提问,如果让你指出未来的道路怎么走,请问你能答出吗?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52:38
RT,我很想闹明白,为什么各个国家基本上都有已知的道路可以走了,走到好的结果是什么,坏的结果是什么,都有答案,该规避什么,该选择什么,都有教训。
不过,你问,这片土地该怎么走呢?我看了看大多数人的发言,无人指出该怎么走,或者具体怎么办,只知道说TG一定会走好,云云。很多实际的操作方法都没有,也没有什么意义,远没有其他的一整套制度来得易执行,虽然结果不知道好坏,但是其他制度,至少知道该怎么做。但是现在TG,却是打破旧制度,可是新制度的未来在哪里呢?

看来,也是瞎子摸黑走路,怎么就知道,掉不进去坑呢?何况,步子迈的比别人都大。RT,我很想闹明白,为什么各个国家基本上都有已知的道路可以走了,走到好的结果是什么,坏的结果是什么,都有答案,该规避什么,该选择什么,都有教训。
不过,你问,这片土地该怎么走呢?我看了看大多数人的发言,无人指出该怎么走,或者具体怎么办,只知道说TG一定会走好,云云。很多实际的操作方法都没有,也没有什么意义,远没有其他的一整套制度来得易执行,虽然结果不知道好坏,但是其他制度,至少知道该怎么做。但是现在TG,却是打破旧制度,可是新制度的未来在哪里呢?

看来,也是瞎子摸黑走路,怎么就知道,掉不进去坑呢?何况,步子迈的比别人都大。
中国只有走毛泽东的道路才有未来!
上党校读研时的记性残片,原创分属各科导师(谁说的已经全记不清了),至于有没有记也不敢保证。也有部分是个人的观点,正确性更是无从谈起。

在经济层面
    1、坚持制造业主导,作为一个人均资源短缺又志在吞噬天地的大国,我们必须坚持以制造业为主导。
    2、坚持加大科教投入,尤其要克服过度节省的惯性思想,要舍得烧钱,也要容忍必要的浪费。
    3、完善制造业的内部良性竞争机制,进一步市场化,允许私有资本在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只要它能玩得转,飞船潜艇都随它造。
    4、坚持金融、媒体、交通、水利等具有强大外部性效应的公共经济行业的国有主导属性,必须把这些足以左右经济发展形势又可以侵吞制造业资本的行业牢牢掌握在政府手里。(当然也不是完全不放开,但一定要有个限度,比如私营小型贷款企业就可以放开,但想在中国出现私营的华尔街就不行)
    5、不要过多的关注服务业,把该监管和部分监管好,放手让其自由发展就行了。
    6、推进税收改革,中央与地方合理分税,近期应主推资源矿产税的改革;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合理增加所得税占总税收的比重(既要合理加重富人的税负,也要注意不要把富人都赶跑喽)
    7、进一步理顺土地所有权,尤其是要严格控制土地使用属性并分清卖地和租地之间的区别。个人建议对住宅用地应该是永久买卖,对大型商业用地则是租赁(以保证地方财政收入),在确保耕地用途不改变的前提下允许其合理流转。
    8、推进国企改革,完善红利上缴制度,建立专业化的国企监管机构,分清所有权、经营权、资本股和人身股,国企高管应公开竞争上岗,以其任期内对企业和国家的贡献(简单来说就是纳税和上缴红利)来决定高管的薪金收入。
    9、其他什么加强社保力度,城镇化、工资改革之类的,这个应该是有共识的东东,就不多说了

至于政治层面上。无非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民主化、法制化。
    1、坚持一党制,加强党内民主。中共有近8000万党员,比绝大多数国家的选民都多,而且是有组织、有纪律的,人员素质也相对较高(只是相对),完全有条件在党内加大民主建设,让全体党员选总书记也可以考虑一下嘛。
   2、法制化的关键是有法必依,不能有效执行的法律法规干脆就不要出台。或者说在制订法律法规干脆就无耻一些,别考虑什么国际观瞻之类的破玩意,是怎么做的就怎么订。有毛病的法律以后边执行力修改都都比有法不依要强些。

   行政方面:
   1、按需合理编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数量,控制冗长自然是必要的,但人手不够也很糟糕,目前我国的基层机关的确很缺人(看看有多少协警就能一叶知秋了)
   2、在行政机关内(尤其是直面群众的办事机关)引起竞争机制。,打破区域管辖,让群众自由选择,再根据业务量对各机构进行考评的奖罚(如某市有3个区,就有3个区级工商局,打破区域管辖,让群众自由选择到服务态度好效率高的工商所办事,然后再根据各所的业务量进行考评和人事、经济上的奖罚)。
  (该思路是导师多次提到的,虽然个人认为操作起来很难,但也觉得是个思考方向所以就写出来了。后来另有人把这一思路引申到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改革上,倒是觉得靠谱一些:逐步打破学区制,按学校招生数量分配经费,鼓励好学校吞并差学校,当某一学校分校过多时再合理拆分,再进入下一个循环的竞争,动态提高社会整体教学水平。学区要一时难以全部打破,则可以从调整相邻学区来逐步操作)
注册人权监督员 发表于 2011-4-11 10:07

现在基本不是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