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老文纪念一下吴天威先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6:57:49


2011年320日昨天是吴天威教授去世六周年,在超大发此文纪念这位老教授。(一开始发帖时没有编辑好,现在编辑好了)
    吴天威教授
— — 一位深爱中华民族的历史学家
胡华玲
    吴天威教授走了。他永远地走了。
    是今年(2005)3月20日,吴教授突然心脏病发作,等送到医院已经是回生乏术。他子女遵照父亲遗言,没为他举行丧礼,也没为他举行追思会,就这样吴教授静悄悄地离开了这个人世。他留下了患了老年痴呆症的老妻,留下了许多受过他启发谆导的人们。
   吴天威教授是辽宁省人,1918年10月15日出生,金陵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马里兰大学历史学博士。在南伊利诺大学历史系教了二十多年书,是史学界公认的研究张学良与西安事变的著名专家学者。1980年后吴教授因鉴于日本在战后一直都没对中国赔偿道歉,并且一而再地修改教科书,企图淹没日军战时烧杀奸掠的暴行,就决心致力维护这一中华民族血泪史的真相。首先,在1990年,吴教授挺身独力创办《日本侵华研究》季刊,宗旨是希望由学术立场,唤起各地政界、学界,及民众从事对日本侵华史的重视及研究,以挽救这段人类史将遭到湮没的危机(见《日本侵华研究》第1期,第3页,1990年2月)。
   然而,要办一份定期季刊,在财务及人力缺乏之下,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我知道其中的辛酸,因为一开始,我就参与《日本侵华研究》编辑工作,当时我们一共有5个人,都是义务服务,除了在香港的谭汝谦教授和在纽约的傅运筹先生外,就是在Corbondale的吴教授,吴夫人孙英哲女士和我。虽然我们三人分工合作负责编辑工作,但是吴教授的负任最重,他不仅得写稿,约稿,审稿,还得到处去为季刊筹款,因为即使出版一本像《日本侵华研究》这样外表“其貌不扬”的刊物,每期仅印刷费就得两三千块美元,实非一般仅靠薪水维生的大学教授能个人负担得起的。吴教授不但向外捐款,叫子女不要送父母任何生日或圣诞节礼物,就把送礼物的钱折算出来给两老用来办《日本侵华研究》,所以每次在捐款人的名单上都有吴家两个儿女的名字。
   同时,每逢《日本侵华研究》该出版的月份里,吴教授和吴太太天天都得忙到深更半夜。我这人生来不能开夜车,只能开早车,所以常常早上三四点爬起来赶工,虽然我家先生埋怨我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但是那段日子里我着实在日本侵华史方面学到了很多东西,所以心中一直都感激吴教授。并且我还得到了一个附带福利,就是常能吃到吴教授在他家后院种的中国蔬菜,原来他最大的消遣就是种种菜。
   除了办《日本侵华研究》外,吴教授还常参与大城里华人组织举办维护抗日史真相的活动。比方说,1994年,日本明仁天皇夫妇访美,吴教授联合在纽约的对日索赔中华同胞会等组织在《纽约时报》上刊登全页大广告,在广告中指责日军战时对中国的烧、杀、奸、掠罪行及对其他亚洲国家的残酷蹂躏。并且痛斥日本政府不但没对受害国及人民道歉赔偿,还一而再地修改教科书,把东京审判的甲级战犯贡拜在靖国神社里,企图抹杀其侵害亚洲的史实真相。同时强调日本在没以行动正式道歉及赔偿前,没资格争取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会的席位(见A Country That Doex Not Recogrise Its Ulrong Cannot Do Right,New York Timer,June 17,1994)。
    吴教授不但参与写《纽约时报》上所登的广告,还带了一车子的日本侵华史方面的资料,大热天里,由伊州的Carbondale开了两天的车,赶到华盛顿参加华人和亚裔代表在白宫前举行的向日皇抗议表威大行游。他在表威抗议的队伍前发表激昂的演讲,接受媒体访问,又领头呼喊口号,高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等爱国歌曲。听说当场不少人都流出了眼泪。
    全美华人抗议索赔会会长裴泳菱在其文《回顾“六一二向日皇抗议表威行游”》中说:吴天威教授,是真正领导这次表威行游的灵魂人物。(见《日本侵华研究》——全美华人向日皇抗议索赔表威专辑,1994年8月。)
   1995年初美国史密松博物馆在举行二次大战空军史的展览中竟颠倒黑白把日本形容成是大战的受害者,吴教授得知此事以后,愤怒万分,一面撰文反驳抗议,另面认为更应该把日军当年的罪恶史实公诸于世,于是就四方奔走,与美国东西两岸华人团体议商,得到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赞同提供100幅日军七三一细菌部队的珍贵图片,先后在纽约,圣路易,旧金山及洛杉矶展出。原旨在使世人知道日军在侵华时间,不但利用活人惨做无人道的细菌试验,并对中国军民实施细菌战,杀害了数以万计的无辜百姓。吴教授表示藉图片展览把七三一部队的残酷暴行公诸于世,可有力地驳斥日本颠倒黑白地谬论,修正美国某些历史学者“修正主义”史观(有关七三一部队图片在美国展出的情形,请见《侨报》,1995年9月5日及22日;《国际日报》,1995年10月5日;《日本侵华研究》,第23—24期,1995年12月)。
    此外,吴教授还联合中、美、日的学术机构召开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以期集中专家学者们于一堂,进行学术交流,发表论文,讨论中日战史的问题及研究。这个研讨会在吴教授的奔走策动下,自1990年起已先后在香港、北京、台北、东京、旧金山及华盛顿等地举办过。
    虽然吴教授策划启动多项有关维护抗日史真相的活动,但是他还常撰写中英专文及著作,他发表过的文章很多,诸如:《从纽伦堡审判的成功——看东京审判的失败》(见《侨报》,1995年11月12月),《让全世界都知道南京大屠杀的悲剧》(见《传记文学》71卷,第6期,1996;英文(Let The Whole World Know the Nanking Massacre)),Pamphlet,Society for studies Japanese Aggression Ag—sius China,1996),《浅论美国对七三一细菌部队的研究》(见《日本侵华研究》,第21._22期,1995年8月)等文。
   1996年,吴教授到耶鲁神学院图书馆去编选存在该馆有关南京大屠杀时美籍传教士的书信及日记,出版了American Minion—ary Eyes to The Nanking Massacre,1937— —1938(Yole Divin School Library Dccass in of Pudbticotion NO.9.1997)。虽然出版费用是吴教授向金陵大学校友郭俊铄先生捐得,资料也由他亲手编选的(见该书吴教授写的序文,页iii—iv;《日本侵华研究》,第25期,1996年11月),但是后来该书书面上的编者竟是神学院图书馆的Mar The Smolley女士。吴太太为此事很是叫屈,几个朋友和我都觉不平,然而。吴教授却虞之泰然地说:“这么有价值的一手史料能以耶鲁神学院图书馆的名义出版,意义重大,必会引起各界的重视。至于书面上的编者由谁具名,实在不重要,微不足道。”
     同年(1997年),吴教授又和史学家孙宅巍合著了《南京大屠杀——事实及纪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其实,吴教授最大的梦想是在旧金山建立一座永久性的浩劫纪念馆,长期陈列日军侵华的暴行图片文物,报导中华民族滇沛流离的真相,为死于日军屠刀下的同胞们申冤讨回血债,维护公理正义,他要使这段华民族的血流史一代代传留下去,以期引之为诫,谨防这种人类悲剧重演。
    虽然亲友们见吴教授年事已高,都劝他不要再去为建浩劫纪念馆去奔走效命,可是吴教授置之不理,抱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四面八方筹募建馆的基金。
    2000年吴教授因鉴建立永久纪念馆一时难以实现,一面继续为之努力,一面在旧金山附近租屋设立了一个临时纪念馆。当年2月底开幕,首先展览日军遗留在东北的毒气化学武器和七三一部队的活体实验(见The Ghinese Holocaust,Gaen Terey nowsget—terNo.1,Feb,2000)。当时吴家已由我们同住的伊,k~ttJ,镇搬到旧金山附近。我记得周末我打电话到吴家时,吴教授都难得在家,吴太太不是答说天威去纪念馆当工友去了,就是说去纪念馆守店去了。
    今年1月底,我家先生和我到圣荷西(Son Gose)去,吴教授和太太到旅馆看我们,事先我早已知道吴太太得了老年痴呆症,一切饮食起居全仗吴教授亲自照应,虽然她的记忆力几乎全部丧失,但是她一见到我就泪流满面地拥着我,我想在她朦胧的记忆里依旧有我这个二十多年老友的影子。吴教授告诉我们说他计划4月里带太太去北京看最好的中医,希望奇迹出现。吴太太居然冒出了一句说:都是我连累了天威。吴教授马上应道:“怎么能是连累呢?我们夫妻了四五十年,老了就该互相照应。虽然朋友们都劝我把她送到疗养院去,我实在是不忍心,你们知道,我俩共了一辈子的患难。”
吴教授又告诉我们说他4月份去北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继续要向政界及工商界争取建立永久纪念馆的基金,还说:“我已经八十多岁了,今生恐怕是看不到永久纪念馆建成的日子,不过只要我有一口气,我都会去努力到底的。”吴教授要离开我们住的旅馆时,吴太太紧紧握着我的手不放,我要送他们到停车场去,吴教授说天太冷了,怕我会着凉,怎么都
不让我送,我只有站在旅馆门口,看着他扶着老妻走向停车场,直等到俩老的背景消失在我模糊的眼睛里。吴教授深爱中华民族,致力维护日本侵华血泪史的真相,他是美国华人维护抗日战争史草根组织的先驱;是研究日本侵华史的优秀史学家。在他有生之年里,他不知策动了多少维护抗日史的活动,不知启发了多少人,他不知撰写了多少论著,实是鞠躬尽瘁。引用一句吴太太常跟我说的话:老头子真是把命都拼了进去。但
是他却交代子女在他身后不要为他举行丧礼,也不要为他开追思纪念会。他3月20号病逝旧金山以后,没有葬礼,也没有追思会,就这样走了,就这样静悄悄地离开了这个人世。
(作者胡华玲,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历史学博士)

2011年320日昨天是吴天威教授去世六周年,在超大发此文纪念这位老教授。(一开始发帖时没有编辑好,现在编辑好了)
    吴天威教授
— — 一位深爱中华民族的历史学家
胡华玲
    吴天威教授走了。他永远地走了。
    是今年(2005)3月20日,吴教授突然心脏病发作,等送到医院已经是回生乏术。他子女遵照父亲遗言,没为他举行丧礼,也没为他举行追思会,就这样吴教授静悄悄地离开了这个人世。他留下了患了老年痴呆症的老妻,留下了许多受过他启发谆导的人们。
   吴天威教授是辽宁省人,1918年10月15日出生,金陵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马里兰大学历史学博士。在南伊利诺大学历史系教了二十多年书,是史学界公认的研究张学良与西安事变的著名专家学者。1980年后吴教授因鉴于日本在战后一直都没对中国赔偿道歉,并且一而再地修改教科书,企图淹没日军战时烧杀奸掠的暴行,就决心致力维护这一中华民族血泪史的真相。首先,在1990年,吴教授挺身独力创办《日本侵华研究》季刊,宗旨是希望由学术立场,唤起各地政界、学界,及民众从事对日本侵华史的重视及研究,以挽救这段人类史将遭到湮没的危机(见《日本侵华研究》第1期,第3页,1990年2月)。
   然而,要办一份定期季刊,在财务及人力缺乏之下,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我知道其中的辛酸,因为一开始,我就参与《日本侵华研究》编辑工作,当时我们一共有5个人,都是义务服务,除了在香港的谭汝谦教授和在纽约的傅运筹先生外,就是在Corbondale的吴教授,吴夫人孙英哲女士和我。虽然我们三人分工合作负责编辑工作,但是吴教授的负任最重,他不仅得写稿,约稿,审稿,还得到处去为季刊筹款,因为即使出版一本像《日本侵华研究》这样外表“其貌不扬”的刊物,每期仅印刷费就得两三千块美元,实非一般仅靠薪水维生的大学教授能个人负担得起的。吴教授不但向外捐款,叫子女不要送父母任何生日或圣诞节礼物,就把送礼物的钱折算出来给两老用来办《日本侵华研究》,所以每次在捐款人的名单上都有吴家两个儿女的名字。
   同时,每逢《日本侵华研究》该出版的月份里,吴教授和吴太太天天都得忙到深更半夜。我这人生来不能开夜车,只能开早车,所以常常早上三四点爬起来赶工,虽然我家先生埋怨我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但是那段日子里我着实在日本侵华史方面学到了很多东西,所以心中一直都感激吴教授。并且我还得到了一个附带福利,就是常能吃到吴教授在他家后院种的中国蔬菜,原来他最大的消遣就是种种菜。
   除了办《日本侵华研究》外,吴教授还常参与大城里华人组织举办维护抗日史真相的活动。比方说,1994年,日本明仁天皇夫妇访美,吴教授联合在纽约的对日索赔中华同胞会等组织在《纽约时报》上刊登全页大广告,在广告中指责日军战时对中国的烧、杀、奸、掠罪行及对其他亚洲国家的残酷蹂躏。并且痛斥日本政府不但没对受害国及人民道歉赔偿,还一而再地修改教科书,把东京审判的甲级战犯贡拜在靖国神社里,企图抹杀其侵害亚洲的史实真相。同时强调日本在没以行动正式道歉及赔偿前,没资格争取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会的席位(见A Country That Doex Not Recogrise Its Ulrong Cannot Do Right,New York Timer,June 17,1994)。
    吴教授不但参与写《纽约时报》上所登的广告,还带了一车子的日本侵华史方面的资料,大热天里,由伊州的Carbondale开了两天的车,赶到华盛顿参加华人和亚裔代表在白宫前举行的向日皇抗议表威大行游。他在表威抗议的队伍前发表激昂的演讲,接受媒体访问,又领头呼喊口号,高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等爱国歌曲。听说当场不少人都流出了眼泪。
    全美华人抗议索赔会会长裴泳菱在其文《回顾“六一二向日皇抗议表威行游”》中说:吴天威教授,是真正领导这次表威行游的灵魂人物。(见《日本侵华研究》——全美华人向日皇抗议索赔表威专辑,1994年8月。)
   1995年初美国史密松博物馆在举行二次大战空军史的展览中竟颠倒黑白把日本形容成是大战的受害者,吴教授得知此事以后,愤怒万分,一面撰文反驳抗议,另面认为更应该把日军当年的罪恶史实公诸于世,于是就四方奔走,与美国东西两岸华人团体议商,得到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赞同提供100幅日军七三一细菌部队的珍贵图片,先后在纽约,圣路易,旧金山及洛杉矶展出。原旨在使世人知道日军在侵华时间,不但利用活人惨做无人道的细菌试验,并对中国军民实施细菌战,杀害了数以万计的无辜百姓。吴教授表示藉图片展览把七三一部队的残酷暴行公诸于世,可有力地驳斥日本颠倒黑白地谬论,修正美国某些历史学者“修正主义”史观(有关七三一部队图片在美国展出的情形,请见《侨报》,1995年9月5日及22日;《国际日报》,1995年10月5日;《日本侵华研究》,第23—24期,1995年12月)。
    此外,吴教授还联合中、美、日的学术机构召开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以期集中专家学者们于一堂,进行学术交流,发表论文,讨论中日战史的问题及研究。这个研讨会在吴教授的奔走策动下,自1990年起已先后在香港、北京、台北、东京、旧金山及华盛顿等地举办过。
    虽然吴教授策划启动多项有关维护抗日史真相的活动,但是他还常撰写中英专文及著作,他发表过的文章很多,诸如:《从纽伦堡审判的成功——看东京审判的失败》(见《侨报》,1995年11月12月),《让全世界都知道南京大屠杀的悲剧》(见《传记文学》71卷,第6期,1996;英文(Let The Whole World Know the Nanking Massacre)),Pamphlet,Society for studies Japanese Aggression Ag—sius China,1996),《浅论美国对七三一细菌部队的研究》(见《日本侵华研究》,第21._22期,1995年8月)等文。
   1996年,吴教授到耶鲁神学院图书馆去编选存在该馆有关南京大屠杀时美籍传教士的书信及日记,出版了American Minion—ary Eyes to The Nanking Massacre,1937— —1938(Yole Divin School Library Dccass in of Pudbticotion NO.9.1997)。虽然出版费用是吴教授向金陵大学校友郭俊铄先生捐得,资料也由他亲手编选的(见该书吴教授写的序文,页iii—iv;《日本侵华研究》,第25期,1996年11月),但是后来该书书面上的编者竟是神学院图书馆的Mar The Smolley女士。吴太太为此事很是叫屈,几个朋友和我都觉不平,然而。吴教授却虞之泰然地说:“这么有价值的一手史料能以耶鲁神学院图书馆的名义出版,意义重大,必会引起各界的重视。至于书面上的编者由谁具名,实在不重要,微不足道。”
     同年(1997年),吴教授又和史学家孙宅巍合著了《南京大屠杀——事实及纪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其实,吴教授最大的梦想是在旧金山建立一座永久性的浩劫纪念馆,长期陈列日军侵华的暴行图片文物,报导中华民族滇沛流离的真相,为死于日军屠刀下的同胞们申冤讨回血债,维护公理正义,他要使这段华民族的血流史一代代传留下去,以期引之为诫,谨防这种人类悲剧重演。
    虽然亲友们见吴教授年事已高,都劝他不要再去为建浩劫纪念馆去奔走效命,可是吴教授置之不理,抱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四面八方筹募建馆的基金。
    2000年吴教授因鉴建立永久纪念馆一时难以实现,一面继续为之努力,一面在旧金山附近租屋设立了一个临时纪念馆。当年2月底开幕,首先展览日军遗留在东北的毒气化学武器和七三一部队的活体实验(见The Ghinese Holocaust,Gaen Terey nowsget—terNo.1,Feb,2000)。当时吴家已由我们同住的伊,k~ttJ,镇搬到旧金山附近。我记得周末我打电话到吴家时,吴教授都难得在家,吴太太不是答说天威去纪念馆当工友去了,就是说去纪念馆守店去了。
    今年1月底,我家先生和我到圣荷西(Son Gose)去,吴教授和太太到旅馆看我们,事先我早已知道吴太太得了老年痴呆症,一切饮食起居全仗吴教授亲自照应,虽然她的记忆力几乎全部丧失,但是她一见到我就泪流满面地拥着我,我想在她朦胧的记忆里依旧有我这个二十多年老友的影子。吴教授告诉我们说他计划4月里带太太去北京看最好的中医,希望奇迹出现。吴太太居然冒出了一句说:都是我连累了天威。吴教授马上应道:“怎么能是连累呢?我们夫妻了四五十年,老了就该互相照应。虽然朋友们都劝我把她送到疗养院去,我实在是不忍心,你们知道,我俩共了一辈子的患难。”
吴教授又告诉我们说他4月份去北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继续要向政界及工商界争取建立永久纪念馆的基金,还说:“我已经八十多岁了,今生恐怕是看不到永久纪念馆建成的日子,不过只要我有一口气,我都会去努力到底的。”吴教授要离开我们住的旅馆时,吴太太紧紧握着我的手不放,我要送他们到停车场去,吴教授说天太冷了,怕我会着凉,怎么都
不让我送,我只有站在旅馆门口,看着他扶着老妻走向停车场,直等到俩老的背景消失在我模糊的眼睛里。吴教授深爱中华民族,致力维护日本侵华血泪史的真相,他是美国华人维护抗日战争史草根组织的先驱;是研究日本侵华史的优秀史学家。在他有生之年里,他不知策动了多少维护抗日史的活动,不知启发了多少人,他不知撰写了多少论著,实是鞠躬尽瘁。引用一句吴太太常跟我说的话:老头子真是把命都拼了进去。但
是他却交代子女在他身后不要为他举行丧礼,也不要为他开追思纪念会。他3月20号病逝旧金山以后,没有葬礼,也没有追思会,就这样走了,就这样静悄悄地离开了这个人世。
(作者胡华玲,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历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