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意淫之梦—抗战大刀难道是神器?[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6:06:29
写在前面的话:我知道我在网上被(爱国者)千夫所指,也许我写的有不对的地方,但我相信!真实的历史是不能被特定的群体掩盖的!
    一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鼓动了无数人的爱国热情,直到现在网络上还有一群人讨论着中国军队挥舞者抗战大刀是如何在使用刺刀和少量日本刀的日军面前成为他们的梦魇的。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让首先我们来看看抗战大刀是个身摸样的刀,刀重约16斤,长约75厘米(带柄),刀身最宽处大概10厘米,为普通钢铁整条大造,没有使用任何复杂的技术和深加工,刀柄也没有减震技术。
    失策1:重量问题
    冷兵器要加大威力无非有2种方法,其一是通过各种复杂先进的技术和精选制作材料使武器接触敌人身体或防具的那部分更加锐利从而杀伤对手,此法多用于刀剑。其二是通过加大本身重量通过重力加速度来增加破坏力,比如各种战斧战锤等。这里我们就要看一下抗战大刀了,太重了!16斤!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短柄双手刀剑的平均值6到8斤,水平要知道过去比亚洲黄种人强壮的多的欧洲白人使用的双手剑不过8磅(1磅=0.45359千克)左右。如果说过去宁愿牺牲灵活性增加重量是为了破甲的话,那现在呢?难道日军都是铜皮铁骨?几乎不切实际的使用过重的刀剑是其一大失策!不过重量上的失策是可以用其他方面弥补的,但抗日大刀却没有。
    失策2:设计失策
    写到这里肯定有人说双手战斧、战锤等的重量不亚与抗战大刀,所以说使用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双手战斧、战锤等兵器有一个通用的特点—柄长(不是长柄兵器)。那柄长的好处是身摸呢?首先,柄长能让武器机中目标时产生的反震通过长柄的的传导时产生的动能消耗使其让反震力量减少。其次,长柄也使其兵器更容易持握,如果不信大家拿一个随便身摸长东西,比如竹竿,两只手持握中间远比双手握1头要容易的多。反观抗战大刀,柄短是其致命伤!它使本来就因重量而变的使用困难的抗战大刀更不灵活!如果快速挥舞的话一击不中很容易中心不稳而露出破绽,如果被敌人使用其他兵器格挡的话就容易弄伤手腕和虎口而降低挥刀的灵活和力量。要知道即使中国古代使用刀身较重的刀具也给其配上较长的刀柄。如果加厚刀脊的话是能够减小反震的,但这又势加重本就沉重的兵器!
    抗战大刀对日本三棱刺刀
    说道这里使用抗战大刀的中国军队对使用三棱刺刀的日本军队是否战优势呢?听我分析。首先,就杀伤力而言抗战大刀看似占了的优势,实际上因为双方都没有护甲因而在命中要害都能一击致命的情况下抗战大刀并不占优势,而日本军队使用的三棱刺刀是以动作较小的刺击为杀伤手段的,而抗战大刀是以动作幅度较大的砍为主要杀伤手段的,很明显,动作大的那方明显处于劣势,动作大的那一方不但速度慢而且更容易漏出破绽。带步枪的刺刀无论是灵活还是抗震(长木柄)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果说抗战大刀唯一有优势的地方是能有威慑作用。
    抗战大刀对日本刀
    说实话仗打到连指挥官都要提刀上阵的时候就可以说输定了,所以使日本刀的被做掉也在情理之中了,不是身摸抗战大刀神勇无敌。相较三棱刺刀而言日本刀不但制作极为精良有良好的减震方法而且比刺刀多了一个能劈砍的优势,而且重量也要比其轻(2到3斤)。正常1对1的情况抗战大刀是难敌日本刀的,但为了让“爱国者”清醒一下,我就举例他们吹嘘利用重量来让日军连人带刀一起完蛋的情况来分析。首先声明,抗战大刀不是明朝的少林铁棍,前者是以砍削为主的兵器,后者是以砸为主的兵器,而且普通中国军人的力量是不能够和常年习武的少林武僧相媲美的。首先要破坏敌人兵器要以下几点:1.我方兵器要比别人册采材质更坚固。2.我方使用兵器要比挥舞的比别人快。3.我方兵器要比其重。在大部分人看来抗战大刀占了后两条,而日本刀只占地第一条,所以好象抗战大刀处于优势。我承认,如果在使用者力量很大而双方力量大致对等的情况下抗战大刀是能够在损坏自身并震伤手腕(参考前面)的情况下折断日本刀的,如果力量不够日本刀凭借其优秀的性能刀刃就会嵌进抗战大刀里。关键就在这里!使用抗战大刀的不是白痴,由于抗战大刀自身的缺陷使用者要考虑一击不中真摸办?所以使用者大不可能拼尽全力挥刀,而日本刀的使用者在面对抗战大刀时就没有着方面的顾虑因而能全力挥刀。最大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日本刀凭借其优秀的性能刀刃就会嵌进抗战大刀里而展开力量对决。因此日本刀对抗战大刀在攻击多样化,灵活性上也具有很大的优势。
    后话:花费1下午终于写完了,有身摸不对的地方请指出来把。本来怕被骂不想写了,到最后还是不吐不快啊。写在前面的话:我知道我在网上被(爱国者)千夫所指,也许我写的有不对的地方,但我相信!真实的历史是不能被特定的群体掩盖的!
    一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鼓动了无数人的爱国热情,直到现在网络上还有一群人讨论着中国军队挥舞者抗战大刀是如何在使用刺刀和少量日本刀的日军面前成为他们的梦魇的。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让首先我们来看看抗战大刀是个身摸样的刀,刀重约16斤,长约75厘米(带柄),刀身最宽处大概10厘米,为普通钢铁整条大造,没有使用任何复杂的技术和深加工,刀柄也没有减震技术。
    失策1:重量问题
    冷兵器要加大威力无非有2种方法,其一是通过各种复杂先进的技术和精选制作材料使武器接触敌人身体或防具的那部分更加锐利从而杀伤对手,此法多用于刀剑。其二是通过加大本身重量通过重力加速度来增加破坏力,比如各种战斧战锤等。这里我们就要看一下抗战大刀了,太重了!16斤!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短柄双手刀剑的平均值6到8斤,水平要知道过去比亚洲黄种人强壮的多的欧洲白人使用的双手剑不过8磅(1磅=0.45359千克)左右。如果说过去宁愿牺牲灵活性增加重量是为了破甲的话,那现在呢?难道日军都是铜皮铁骨?几乎不切实际的使用过重的刀剑是其一大失策!不过重量上的失策是可以用其他方面弥补的,但抗日大刀却没有。
    失策2:设计失策
    写到这里肯定有人说双手战斧、战锤等的重量不亚与抗战大刀,所以说使用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双手战斧、战锤等兵器有一个通用的特点—柄长(不是长柄兵器)。那柄长的好处是身摸呢?首先,柄长能让武器机中目标时产生的反震通过长柄的的传导时产生的动能消耗使其让反震力量减少。其次,长柄也使其兵器更容易持握,如果不信大家拿一个随便身摸长东西,比如竹竿,两只手持握中间远比双手握1头要容易的多。反观抗战大刀,柄短是其致命伤!它使本来就因重量而变的使用困难的抗战大刀更不灵活!如果快速挥舞的话一击不中很容易中心不稳而露出破绽,如果被敌人使用其他兵器格挡的话就容易弄伤手腕和虎口而降低挥刀的灵活和力量。要知道即使中国古代使用刀身较重的刀具也给其配上较长的刀柄。如果加厚刀脊的话是能够减小反震的,但这又势加重本就沉重的兵器!
    抗战大刀对日本三棱刺刀
    说道这里使用抗战大刀的中国军队对使用三棱刺刀的日本军队是否战优势呢?听我分析。首先,就杀伤力而言抗战大刀看似占了的优势,实际上因为双方都没有护甲因而在命中要害都能一击致命的情况下抗战大刀并不占优势,而日本军队使用的三棱刺刀是以动作较小的刺击为杀伤手段的,而抗战大刀是以动作幅度较大的砍为主要杀伤手段的,很明显,动作大的那方明显处于劣势,动作大的那一方不但速度慢而且更容易漏出破绽。带步枪的刺刀无论是灵活还是抗震(长木柄)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果说抗战大刀唯一有优势的地方是能有威慑作用。
    抗战大刀对日本刀
    说实话仗打到连指挥官都要提刀上阵的时候就可以说输定了,所以使日本刀的被做掉也在情理之中了,不是身摸抗战大刀神勇无敌。相较三棱刺刀而言日本刀不但制作极为精良有良好的减震方法而且比刺刀多了一个能劈砍的优势,而且重量也要比其轻(2到3斤)。正常1对1的情况抗战大刀是难敌日本刀的,但为了让“爱国者”清醒一下,我就举例他们吹嘘利用重量来让日军连人带刀一起完蛋的情况来分析。首先声明,抗战大刀不是明朝的少林铁棍,前者是以砍削为主的兵器,后者是以砸为主的兵器,而且普通中国军人的力量是不能够和常年习武的少林武僧相媲美的。首先要破坏敌人兵器要以下几点:1.我方兵器要比别人册采材质更坚固。2.我方使用兵器要比挥舞的比别人快。3.我方兵器要比其重。在大部分人看来抗战大刀占了后两条,而日本刀只占地第一条,所以好象抗战大刀处于优势。我承认,如果在使用者力量很大而双方力量大致对等的情况下抗战大刀是能够在损坏自身并震伤手腕(参考前面)的情况下折断日本刀的,如果力量不够日本刀凭借其优秀的性能刀刃就会嵌进抗战大刀里。关键就在这里!使用抗战大刀的不是白痴,由于抗战大刀自身的缺陷使用者要考虑一击不中真摸办?所以使用者大不可能拼尽全力挥刀,而日本刀的使用者在面对抗战大刀时就没有着方面的顾虑因而能全力挥刀。最大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日本刀凭借其优秀的性能刀刃就会嵌进抗战大刀里而展开力量对决。因此日本刀对抗战大刀在攻击多样化,灵活性上也具有很大的优势。
    后话:花费1下午终于写完了,有身摸不对的地方请指出来把。本来怕被骂不想写了,到最后还是不吐不快啊。
对刀重16斤的说法表示怀疑,要知道明清以来的中国传统刀从来没有那个重量,明代双手刀的重量也就1.4千克,明清腰刀的重量则普遍在1千克以下,很可能不具有代表性.
欧洲双手剑的长度和宽度远比明清刀具要大,足有一人高的日尔曼双手大剑中的大号才3至4千克.一般大刀的规格来讲,是不可能有那么重的


如果楼主知道,一把16斤重的中国大刀,劈砍切剁没有穿盔甲人体的杀伤效果的话,估计就不会写这种没有古兵知识的帖子出来了。并且,16斤的刀重,也并非是什么重到不能去使用的兵器重量。这点上,中国古代的战士,身穿几十斤的厚重战甲,都使用十几斤几十斤甚至超过百斤的武器作战,更何况不穿重甲的情况下,挥舞这种重量的大刀作战了。

如果楼主知道,一把16斤重的中国大刀,劈砍切剁没有穿盔甲人体的杀伤效果的话,估计就不会写这种没有古兵知识的帖子出来了。并且,16斤的刀重,也并非是什么重到不能去使用的兵器重量。这点上,中国古代的战士,身穿几十斤的厚重战甲,都使用十几斤几十斤甚至超过百斤的武器作战,更何况不穿重甲的情况下,挥舞这种重量的大刀作战了。
女侠独孤雯 发表于 2011-3-8 06:30
      就现存于世的古代兵器文物,13 14世纪之前的铁制兵器,全世界各国现存的都是数量稀少的。而中国古代的重装时代,才是使用重武器的主要时期。而中国古代的重装时期,则是隋唐至明朝初期,这一段时期。也因此,由于年代的久远,这也使得现存的这一段中国古代重装重甲重兵器的时期里的古代兵器的数量,十分的稀少和罕见,这就造成了现在几乎见不到中国古代重型武器文物的情况出现了。
就一般士兵来说,大刀与日军白刃作战确实不占上风,这应该是历史事实.
以喜峰口来说,日军在白刃战中损失比较大的一次也是在夜袭中被掏寝室,死了五十余人,其他没有超过这个数的.

对于工业物质条件最为落后的工农红军来说,步枪90%以上没有刺刀,全靠大刀做为白刃战补充,不论战争意志还是平时相关锻炼都比一般国军要强.但在与日军首战中,白刃战仍然落下风.
刀不如刺刀,原因是多方面的.
1:除了平时的训练是否简单实用之外,士兵的心理因素也是重要一方面.古代以刀剑为主要武器的士兵,不论是欧洲剑士,还是日本武士,或者明宋亲兵,都是经过长期锻炼的职业冷兵器战士.他们的心理素质远非一般很少经历白刃战的士兵可比.而一般士兵来说,实战中根本不可能把平时所学的刀法大部分发挥出来.连戚继光也说:平时学得十分,战场发挥出五分,可稳操胜券,能发挥出八分,天下无敌;岳飞也说:临阵时口中有唾,握的住枪就是好兵.

现代军队来说,根本不能指望士兵有古代那样充分的冷兵器锻炼条件和战场心理准备,不论日军,共军,还是西方军队,不乏拥有勇气意志之辈,白刃战拼刺术的教程疏途同归,就是强调士兵对十分简单的动作下意识反应能力.

2:一寸长,一寸强这个很重要.三八刺连枪带刀的长度有1.6米,只有少数专业双手流刀剑才能超过这个长度,一般使用的单刀根本没这个长度.而且,刀剑需要比较大的挥舞空间,不太有利于多人协同作战.
抗战前白刃战,工农红军比较重视单刀
但是到了抗战之后,就开始专门研究刺枪术了.

太平战争爆发前与日军的白刃战,也只有长矛比较好使.
女侠独孤雯 发表于 2011-3-8 07:10

      中国大刀在抗战时期厉不厉害,请看日本人专为防中国大刀的“护脖器”这个东西。日本人搞出的“护脖器”是整个二战中,唯一的独此一个的,专门为防御冷兵器时代武器,而特别设计制造的防具(“护脖器”的作用,仅仅是防止中国大刀刀术中的抹脖子战术的,真被结结实实的大刀砍上,根本防不住被砍掉脑袋。而即使这种东西的作用,根本不大,日本人还是搞出来给军队用了。因此,这也足见日本人对当时中国大刀的恐惧程度了)。
女侠独孤雯 发表于 2011-3-8 07:23

        抗战前工农红军的武器十分缺乏,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以大刀长矛等冷兵器来武装军队。而抗战的时候,中国军队里的武器也是十分缺乏的,所以只能以大刀这种冷兵器来武装军队。而一旦中国军队武器充足了,是绝对不会去使用大刀长矛这类吃亏的冷兵器来打现代战争的。这点可以看看,解放战争时期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那还有使用大刀长矛作战的事情。
女侠独孤雯 发表于 2011-3-8 07:20

    单纯的以冷兵器时代的观点来看,使用长矛长枪的古代部队(骑兵除外),并不见得就是国家的精锐部队。而使用重型长柄刀的古代部队,则绝对是国家的精锐部队。而这就能说明,在古代冷兵器战争中,长柄刀和长枪到底谁比较厉害了。长柄刀特别是重量重的长柄刀,其他不说仅仅是制造工艺和制造成本来看,就远远超过普通长枪的制造成本。如果长柄刀,远没有长枪厉害,那国家怎么还会去大量的造这种既不实用又成本高的武器出来大量的去武装军队?再者,搞长枪密集军阵,这在古代世界任何国家,都是很简单的事情。而长柄刀部队则不同,使用长柄刀的战士,是必须由身体素质强壮的战士,经过长期的专门的长柄刀训练练习后才行的。也因此,如果长柄刀实战威力不如长枪的话,那中国古代军队里,就根本不会去搞这种既费训练时间,又费人才资源的兵种出来的。
别意淫了,一般的双手武器,最多4KG。4KG以上,纯属就是仪仗队摆POSE的东西了。

刺刀比大刀猛,原因是杀伤力——砍伤刺死。砍对方十几刀,只要不是因为失血过多或者砍中了要害,基本都能活下来。刺刀就不痛了,刺进去2寸基本上不死也立刻失去战斗力。

拿破仑时代,骑兵被马刀砍了十几下还能继续作战的,有的是。
平衡德鲁伊 发表于 2011-3-8 07:55

        木制的长矛杆,是很容易被长柄刀砍断枪杆的。步兵长柄刀部队,绝对是肉搏冲长枪兵密集军阵的克制兵种部队。短的刀,也能砍断长枪枪柄,但是短刀太短,打斗起来武器长度上,很吃亏。而长柄刀的长度,正好弥补和增加刀对枪时候的优势。

别意淫了,一般的双手武器,最多4KG。4KG以上,纯属就是仪仗队摆POSE的东西了。

刺刀比大刀猛,原因是杀 ...
平衡德鲁伊 发表于 2011-3-8 07:55


       你以为,大刀这种武器的威力跟街上流氓打架用的西瓜刀一样吗。在古代战场上,只要被刀砍一定程度的大口子,就会造成失血过多或伤口感染等等严重后果。毕竟,古代时是没有输血和抗感染药的。连对伤口缝针,也出现的不早。古代战士,一旦战争中被刀剑等武器打出大的口子,就一般只能用烙铁来烙伤口(古代的金创药,对付小小的弓箭射出来的伤口,都有一顶难度,更何况是刀剑等砍出的大口子了)。而这种治疗方式,那可能真正的活活痛死古代战争中很多很多人的。
别意淫了,一般的双手武器,最多4KG。4KG以上,纯属就是仪仗队摆POSE的东西了。

刺刀比大刀猛,原因是杀 ...
平衡德鲁伊 发表于 2011-3-8 07:55


       你以为,大刀这种武器的威力跟街上流氓打架用的西瓜刀一样吗。在古代战场上,只要被刀砍一定程度的大口子,就会造成失血过多或伤口感染等等严重后果。毕竟,古代时是没有输血和抗感染药的。连对伤口缝针,也出现的不早。古代战士,一旦战争中被刀剑等武器打出大的口子,就一般只能用烙铁来烙伤口(古代的金创药,对付小小的弓箭射出来的伤口,都有一顶难度,更何况是刀剑等砍出的大口子了)。而这种治疗方式,那可能真正的活活痛死古代战争中很多很多人的。
两位教主自娱自乐,很有意思啊。
也难为原作者对显而易见的定论问题,都能扯出这么一堆错误。
NC文.....
回复 8# 沉睡的人


    压根就没这玩意,是记者捏造的。  国军将领还专门打电话训斥过
这个早有了公论,还争个啥,全世界列强都NC了?
一种临时性装备被yy,然后被反yy。
最大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日本刀凭借其优秀的性能刀刃就会嵌进抗战大刀里而展开力量对决。
说实话这个没看懂,日本刀嵌进抗战大刀里展开力量对决?怎么力量对决?两个人对着扭?日本刀相对薄且长,这不是找不自在吗?
抗战时候的主要是日军刺刀和国军的大刀吧。
除了西北军自创了对刺刀的刀法(一开始刀头下耷,在大腿位置,等对方突刺以后,大刀上抬,借助刀背磕开日军枪杆,然后顺势劈下),大多数时候大刀是不占便宜的。
但是若论杀伤,刺刀一刀和大刀的一刀,一个洞和一条胳膊也未必就差多少。
沉睡的人 发表于 2011-3-8 07:47

古代也有规定,比如唐代:禁止民间拥有长矛和弩箭,但是不禁弓箭和刀剑
对于民间所持有的武器,刀剑要比长矛长枪一类宽松.
因此说弓和刀剑属于这样一种兵器:不容易快速形成战斗力,但是发展前景比较好.


满塞,女王大战教主;funk

不过这次,偶偏向女王这边。女王满塞:Q

满塞,女王大战教主;funk

不过这次,偶偏向女王这边。女王满塞:Q
沉睡的人 发表于 2011-3-8 09:11
古代用于军阵的刀剑不论是欧洲的双手剑还是日本武士刀,大部分是柄在一尺以上,刃在三尺以上的双手武器.而抗战时期的那种大刀属于单刀双手用,显然不是这一类.
刀剑的问题在于如果力量不够,不要说身穿盔甲的人,就是身穿厚重一些的衣服也会给杀伤效果大打折扣.

而且从创伤学上来说,三棱刺伤是最难以自然愈合,总容易导致失血短时间内过多的一种伤口.
{:jian:}
实在太欢乐了。
难为楼主认真写这么多,支持一下原创:D
按照惯例这种帖子亮点在回帖
日军使用三棱刺刀?难道是我OUT了,可我记得无论是三八式还是九九式步枪都是单刃刺刀啊……
:D 三棱刺刀不是解放后PLA的装备吗,怎么变成日本人的了
中国人第一次真正了解日本刀是在明朝,当时倭寇入侵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猖獗一时,他们手中的刀十分锋利,能轻易的削断明军手中的长枪,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便称这种刀为“倭刀”。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命人大量仿制装备军队,“倭刀”的威力可见一斑.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中的各级军官都持有日本刀,杀伤了大量的抗日军民。巧合的是,两次战争中中国人都用了同一种武器对抗日本刀,那就是--大刀。尤其是在抗战中,29军的大刀队用大刀创下了辉煌的战绩,让日本鬼子闻风丧胆,33年3月11日长城喜峰口一战,大刀队歼灭日军3000,连日军炮兵大佐服部亦成刀下之鬼。当时日报评论:自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以外,而遭60年来未有之侮辱。

  此战之后日军废止了明治以来华而不实的西洋式指挥刀,改而佩日本刀。在一对一的情况下,日本刀面对中国大刀并不占有优势,大规模白刃战时大刀更显威力。

  比较一下这两种刀就会发现:日本刀刀身很窄,但由于采用精钢作为原料,锻造及淬火的工艺十分精良,因而强度很高;刀刃锋利,波浪形的刀纹清晰可见;刀鞘及护手的外形精美,被世界各地的收藏家视为珍品。反观中国大刀,通体由整块钢铁打造,钢质一般;刀身特别是刀头部分较宽,刀尖呈上斜形类似《武经总要》中所描写的“前锐后斜”的宋代手刀;长柄末端有一圆环。虽然大刀无论在钢质,刀刃,工艺及外形上都比不上日本刀,但是大刀是根据实战须要而诞生的,钢质和工艺的要求低使得任何一个农村铁匠都能制造;宽厚的刀身让锋利的日本刀也对他无可奈何;在砍劈时运用自身重量来弥补刀刃的不足,所以在与日本刀的战斗中并不吃亏。



总结:因地制宜适合自身技术水准和装备水平的中国大刀给鬼子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恐怖映像。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大刀虽然不是神器,却是一件有效的武器
bohun_46845f705bb17861.jpg
bohun_46855d21acb61504.jpg
bohun_46855739933d7856.jpg

中国人第一次真正了解日本刀是在明朝,当时倭寇入侵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猖獗一时,他们手中的刀十分锋利, ...
hugh8504 发表于 2011-3-8 18:15



         在中国古代的宋朝,就有文人在写诗歌“赞美”日本刀(当然,这只仅仅限于不懂军事和战争的文人。而当时,全中国大战争状态下的军队将领和武士,却从没有一个人是使用这种日本的垃圾刀,在战场作战的)(当时在中国的战乱的战场上,士兵大都是穿重甲作战的。锋利型的轻型日本刀,在这种战争条件状态下,根本不适合也不适用于重装化的中国战争中)。到明朝时,中国军队装备开始出现大变革,传统的重装化中国军队,开始转变成为轻装的火器话的新军队。这时候,锋利型的轻型日本刀,就有了在中国存在和运用的可能性了(中国明朝使用的,仿日本式的“戚家刀”,其实比日本刀来的更实际和更适合于战争。这点上,中国的“戚家刀”,完全可以作到大规模的战争化海量装备国家军队。但日本人自己的日本刀,却根本做不到大规模的武装这一时期的日本军队这点)(再有就是,当时戚继光组建的抗倭军队,其实是明朝临时搞出来的民兵,地方杂牌部队。早期初级的戚家军的武器装备,其实都是最垃圾最差的临时搞出来的非明朝正规军常规军械的武器装备。也因此,才会出现,对战时吃日本刀武器上的亏这种事情。并且,还有可能是戚继光为了给自己的新建立部队想朝廷要军费,人为和故意的捏造日本刀所谓的厉害,好弄来更多的朝廷军费。在这点上,当时跟倭寇作战的部队,不仅仅是戚继光一支部队。如果日本刀真的那样厉害,那为什么其它的明朝抗倭将领,都没有出现奏章上报什么日本倭刀怎么怎么厉害这种事情)。并且,就明朝时期的日本刀和中国刀的比较,日本刀只是在碰到中国的长枪部队时,所表现出来的砍长枪柄的锋利和灵活性,让戚继光感到这种刀的优点(轻性刀的优点)。但真正的日本刀碰上中国刀,则并不见得日本刀能占到中国军刀什么优势。明朝万历时期的朝鲜战场上,日本刀跟中国刀的对决,就没见过什么日本刀有什么胜过中国军刀的事情出来。
中国人第一次真正了解日本刀是在明朝,当时倭寇入侵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猖獗一时,他们手中的刀十分锋利, ...
hugh8504 发表于 2011-3-8 18:15



         在中国古代的宋朝,就有文人在写诗歌“赞美”日本刀(当然,这只仅仅限于不懂军事和战争的文人。而当时,全中国大战争状态下的军队将领和武士,却从没有一个人是使用这种日本的垃圾刀,在战场作战的)(当时在中国的战乱的战场上,士兵大都是穿重甲作战的。锋利型的轻型日本刀,在这种战争条件状态下,根本不适合也不适用于重装化的中国战争中)。到明朝时,中国军队装备开始出现大变革,传统的重装化中国军队,开始转变成为轻装的火器话的新军队。这时候,锋利型的轻型日本刀,就有了在中国存在和运用的可能性了(中国明朝使用的,仿日本式的“戚家刀”,其实比日本刀来的更实际和更适合于战争。这点上,中国的“戚家刀”,完全可以作到大规模的战争化海量装备国家军队。但日本人自己的日本刀,却根本做不到大规模的武装这一时期的日本军队这点)(再有就是,当时戚继光组建的抗倭军队,其实是明朝临时搞出来的民兵,地方杂牌部队。早期初级的戚家军的武器装备,其实都是最垃圾最差的临时搞出来的非明朝正规军常规军械的武器装备。也因此,才会出现,对战时吃日本刀武器上的亏这种事情。并且,还有可能是戚继光为了给自己的新建立部队想朝廷要军费,人为和故意的捏造日本刀所谓的厉害,好弄来更多的朝廷军费。在这点上,当时跟倭寇作战的部队,不仅仅是戚继光一支部队。如果日本刀真的那样厉害,那为什么其它的明朝抗倭将领,都没有出现奏章上报什么日本倭刀怎么怎么厉害这种事情)。并且,就明朝时期的日本刀和中国刀的比较,日本刀只是在碰到中国的长枪部队时,所表现出来的砍长枪柄的锋利和灵活性,让戚继光感到这种刀的优点(轻性刀的优点)。但真正的日本刀碰上中国刀,则并不见得日本刀能占到中国军刀什么优势。明朝万历时期的朝鲜战场上,日本刀跟中国刀的对决,就没见过什么日本刀有什么胜过中国军刀的事情出来。

中国人第一次真正了解日本刀是在明朝,当时倭寇入侵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猖獗一时,他们手中的刀十分锋利, ...
hugh8504 发表于 2011-3-8 18:15



        日本刀在古代战争中,根本就是一种不能大规模武装国家军队的垃圾武器。你拿古代日本刀来跟中国刀比,难道只比较刀的锋利程度?中国古代不是没有锋利无比的顶级宝刀,但制造成本高昂的武器,能被当作规模化的武装国家军队的武器吗?!古代中国战场上,每个士兵几乎都有随身佩带的短刀长刀。而古代日本军队里,你有见过成一万人以上规模的全日本刀装备部队的军队或军团吗!造一把质量合格好一点的日本刀,需要起码90天的时间。在战争中,日本刀这种锋利型的轻型刀,一旦战场损坏,就根本没有时间修理或重新回炉打造。而制造一把中国刀,只需要很短的时间。熟练的工匠,一天就能打好几把中国刀出来。并且,大量生产的时候,绝对可以进行流水化的大规模大批量量产的。中国刀,是真正的为了古代的战争为了战场需要,而设计和构思出来的古代战争中的高战争性价比武器。
中国人第一次真正了解日本刀是在明朝,当时倭寇入侵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猖獗一时,他们手中的刀十分锋利, ...
hugh8504 发表于 2011-3-8 18:15



        日本刀在古代战争中,根本就是一种不能大规模武装国家军队的垃圾武器。你拿古代日本刀来跟中国刀比,难道只比较刀的锋利程度?中国古代不是没有锋利无比的顶级宝刀,但制造成本高昂的武器,能被当作规模化的武装国家军队的武器吗?!古代中国战场上,每个士兵几乎都有随身佩带的短刀长刀。而古代日本军队里,你有见过成一万人以上规模的全日本刀装备部队的军队或军团吗!造一把质量合格好一点的日本刀,需要起码90天的时间。在战争中,日本刀这种锋利型的轻型刀,一旦战场损坏,就根本没有时间修理或重新回炉打造。而制造一把中国刀,只需要很短的时间。熟练的工匠,一天就能打好几把中国刀出来。并且,大量生产的时候,绝对可以进行流水化的大规模大批量量产的。中国刀,是真正的为了古代的战争为了战场需要,而设计和构思出来的古代战争中的高战争性价比武器。
主要是人人都有大刀王五刀法,就OK了。当然日军也不能用枪炮,只能拼刺刀的情况下。
大砍刀在正规轻武器不足而且质量也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作为特种补充武器是不错的。其实不能要求乡下铁器铺里敲出来的大砍刀要达到古代的优秀兵器的水平,它只要能够在抗战的形成一种可以大量生产的局面让民众有一种在某些特殊领域依旧有兵器可依赖的感觉就非常优秀地完成历史使命了。

如果说这刀不适应实战,那更大程度是因为时代已经改变了。顺便补充一句,很多西方军队在实战中的突发近战中未必一定有时间上刺刀,这个时候,枪托和单兵铁锹都是特殊情况下的优秀兵器。忘记是哪国士兵的单兵铁锹了,其实边缘经常被磨锋利用来当大砍刀用的……
真正的倭刀尤其是家传宝刀这种根本就不适合作为军用武器,首先鲁棒性就差远了
「池田屋事件」,「新撰組」傾巢而出,將當時的 "討幕派" 份子打過焦頭爛額。一場激戰過後,眾組員

都將刀劍交給修理研磨師「源龍齋俊永」修補。「俊永」對這批刀劍的損毀程度作了頗詳細的記錄,不單

止令後世對於日本刀劍在實戰中的性能和表現有更清晰的了解,更直指多名組員的 "名刀" 的真偽。
以下為一部份較有趣的記錄:
局長「近藤勇」的「虎徹」。(見上文)
副長「土方歲三」的「堀川國廣」,刃長 (日制) 一尺九寸五分,真品卻只有一尺八寸,所以必然是偽物


一番隊 副長助勤「沖田總司」的「菊一文字」(!),本應是當時的國寶 (!!),怎會跑到「沖田總司」的

手中?偽物!
(以下有關損傷的記錄:)
- 一番隊 副長助勤「沖田總司」的「加賀清光」... 「鋩子」折斷。
- 二番隊 副長助勤「永倉新八」的「播州住手柄山氏繁」... 「鋩子」折斷。
- 三番隊 副長助勤「齋藤一」的「攝州住池田鬼神丸國重」... 小傷無數。
- 四番隊 副長助勤「松原忠司」的「加州住藤島友重」... 大傷四處,小傷十九處。
- 五番隊 副長助勤「武田觀柳齋」的「越前住常陸守兼植」... 小傷六處。
- 六番隊 副長助勤「井上源三郎」的「奧州白河住兼常」... 無損。
- 八番隊 副長助勤「藤堂平助」的「上總介兼重」... 「物打」小傷十一處,近「鍔」卻有大傷四處,

無藥可救。此刀得到「俊永」極高的評價,若能保存至今,勢必是無價的珍品。
- 十番隊 副長助勤「原田左之助」的 「江府住興友」... 「物打」小傷七處,近「鍔」大傷兩處。
此外,隊士「淺野藤太郎」的「武州重住藤原是一」,「島田魁」的 「奧州仙台住源兵衛國包」,「三

品仲治」的 「備州長船住藤原祐平 」和「佐佐木藏之丞」的「越中住兼明」出現了彎曲情況;隊士「篠

塚岸三」所用佩刀「雲州住家貞 」的「物打」折斷,都是較少見的損傷形式。

經過「池田屋事件」,能夠絲毫無損的刀劍有六番隊 副長助勤「井上源三郎」的「奧州白河住兼常」,

隊士「川島勝司 」的「越中住兼明」和隊士「葛山武八郎」的「濃州關住兼家」,都是「美濃傳」的「

兼」門的作品;還有「隊士松本喜三郎」的「攝州尼崎住雲仙子貞秀」和「近藤周平」的「作州津山住城

慶子正明」都能保持無損:D
高田洗马蒋志清 发表于 2011-3-8 20:37

       这证明,日本刀是真正垃圾刀花瓶刀
回复 33# 雪千寻


    据家父教诲,工兵锹不用刻意去磨,拿去用一阵子自然就开了刃了……
而且看一些杂七杂八的战报,貌似苏联兵和美国大兵都喜欢在白刃战中用这家伙。

另外不知道工兵的另一件神器——短柄十字镐怎么样,会不会和骑砍里的军用锄一样顺手……
日本刀中能达到5胴切,6胴切,7胴切的刀的锋利程度和量产的大马士革刀比呢
实则到安土—桃山时代,一般的足轻也都能弄至少一把刀带着。不过主战武器是枪、弓、铁炮,所以刀就像现在步兵自费配的手枪一样,不用当回事提的,尤其是上不了不太计较细节的史料。

现代写新闻稿或者二战的史料,提到步兵,会交代他们有多少步枪,多少机枪,多少迫击炮,可是未必提他们有多少多功能刺刀和手枪;提到空军,会交代他们有多少飞机,多少导弹,可是未必提他们有多少PDW。

反过来说,对作战部队的武器记载越详细的,通常是越穷的军队……比如早期TG武装的战报……
回复 36# haartman0083


    某抗美援朝老兵回忆录里提到过用十字镐给美国兵开瓢的经历
cvatg 发表于 2011-3-8 20:59


       在古代战争中,士兵是穿铁盔甲的。所以,古代日本刀中的5胴切、6胴切、7胴切等宝刀,仅仅以切肉来衡量刀锋利有杀伤威力的作战,很明显是片面的。这点上,中国古代和世界其它国家和地方的宝刀宝剑,都是以砍金属质地物件或敌人盔甲,来衡量刀的锋利和威力的。这就可以看出其中实战状上的优劣比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