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详解国企利润去向:缴税是央企最大贡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20:18
王勇详解国企利润去向:缴税是央企最大贡献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7日 01:43  第一财经日报
  贾华斐 蒋飞

  央企留存利润过多,近来饱受媒体诟病。昨日,在“两会”现场,国资委主任王勇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

  “王主任,你怎么看待央企红利跟老百姓分享的问题,是不是应该把央企的红利上缴再提高一点?”

  王勇说,去年国资委主管央企的毛利是一万多亿元,这个利润还要缴20%的企业所得税,缴完以后剩下8500多亿元。央企有78%的资产是上市的,产生了央企88%的利润,这部分利润属于上市公司股东。那么大概来讲,这些上市公司的股权60%归国有,40%归属于其他投资者,因此,属于投资者的利润就有3000多亿元。

  他说,剩下5000多亿元才是给122家中央国企的母公司的,而企业母公司还要扣除20%多的企业公积金,再上缴国有资本收益600多亿元,母公司能掌握的是2000多亿元。

  王勇表示,这2000多亿元,既要用于企业的发展,还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央企有1200多万职工、700多万农民工、600多万的离退休工人,“这些人的吃饭问题也是民生。过去我们企业办社会,承担了大量的集体责任,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需要逐步消化解决。”

  “在发展方面,我们的中央国企每年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是销售收入的12%;每年的投资达到2.1万亿,中央国企一两千亿的自有资金,还要带动近2万亿的银行借款。如果企业的蛋糕不做大,我们怎么解决发展问题?企业不发展,又怎么走出去,跟跨国企业竞争?把账算一下,并没有多少利润留下来。”王勇表示。

  他说,央企每年上缴的税收是1万多亿元,去年是1.3万多亿元,每年增长20%。这是央企的最大贡献。

  “央企的利润是全体人民的,它的分配按照国家的财政要求,接受全体人民的监督。”王勇表示,作为国务院国资委、作为央企,应该把企业利润做好,增加经营和财务的透明度,让人民觉得这个财产是在为国家、为民生作贡献。

  王勇还回答了产融结合问题,他表示,大型国有企业在实体经济发展时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具备一定条件时要逐步探讨一些产融结合的方式。产融结合不是说企业自己要去办一些银行或者投资公司,而是更多要和金融企业形成战略合作的关系。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307/01439480453.shtml王勇详解国企利润去向:缴税是央企最大贡献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7日 01:43  第一财经日报
  贾华斐 蒋飞

  央企留存利润过多,近来饱受媒体诟病。昨日,在“两会”现场,国资委主任王勇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

  “王主任,你怎么看待央企红利跟老百姓分享的问题,是不是应该把央企的红利上缴再提高一点?”

  王勇说,去年国资委主管央企的毛利是一万多亿元,这个利润还要缴20%的企业所得税,缴完以后剩下8500多亿元。央企有78%的资产是上市的,产生了央企88%的利润,这部分利润属于上市公司股东。那么大概来讲,这些上市公司的股权60%归国有,40%归属于其他投资者,因此,属于投资者的利润就有3000多亿元。

  他说,剩下5000多亿元才是给122家中央国企的母公司的,而企业母公司还要扣除20%多的企业公积金,再上缴国有资本收益600多亿元,母公司能掌握的是2000多亿元。

  王勇表示,这2000多亿元,既要用于企业的发展,还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央企有1200多万职工、700多万农民工、600多万的离退休工人,“这些人的吃饭问题也是民生。过去我们企业办社会,承担了大量的集体责任,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需要逐步消化解决。”

  “在发展方面,我们的中央国企每年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是销售收入的12%;每年的投资达到2.1万亿,中央国企一两千亿的自有资金,还要带动近2万亿的银行借款。如果企业的蛋糕不做大,我们怎么解决发展问题?企业不发展,又怎么走出去,跟跨国企业竞争?把账算一下,并没有多少利润留下来。”王勇表示。

  他说,央企每年上缴的税收是1万多亿元,去年是1.3万多亿元,每年增长20%。这是央企的最大贡献。

  “央企的利润是全体人民的,它的分配按照国家的财政要求,接受全体人民的监督。”王勇表示,作为国务院国资委、作为央企,应该把企业利润做好,增加经营和财务的透明度,让人民觉得这个财产是在为国家、为民生作贡献。

  王勇还回答了产融结合问题,他表示,大型国有企业在实体经济发展时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具备一定条件时要逐步探讨一些产融结合的方式。产融结合不是说企业自己要去办一些银行或者投资公司,而是更多要和金融企业形成战略合作的关系。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307/01439480453.shtml
屁话,纳税是义务,你本来就该交税.
回复 2# zjdyxd1


    还要上缴利润给国资委…作为一个国企员工,很是羡慕石油企业…
回复 1# 七苦大师

拿着国有资源给外国投资者,买办不是这么当的。

国企的免费地租,垄断暴利,政策优惠,信贷优势,为何不收税和租呢?这些都是从全国人民的头上剥削而来的,利润的大头居然自己发福利,给投资者去了,那这个国有算什么国有?跟全国人民有一毛钱关系么?
回复 3# 沙人

整个中国的这些所谓牛的国企们(所有都算上)交的税跟私营经济中的个体户和小摊贩一样多,这叫人情何以堪。还不算私营企业。
不要脸也是一种境界
回复 6# jshzzr1983
打脸贴。。。。。。
把财政补贴扣除再算算,,,出现吃惊的负数。。。。。。
国企免费地租?

哪个位面的故事?
话说 我们单位一年纳税也不少 某五大集团下属小水电(18万装机) 一年给地方上的纳税和水资源利用费都在8-9千万……

五大集团 火电实在太拉后腿 水电的效益都要去补贴火电……哎……效益比不上那些私有 或者 单独搞水电的集团……
回复 10# klv

谁让炒个表一年都10万块,所以价值的分配不公。
回复 11# xihe

话说 电网和电厂你分清楚了没?
回复 12# klv
电网跟电厂又如何,他多拿,你少拿嘛。这不很清楚。钱不在生产的,就在渠道处。反正谁垄断谁有发言权。
回复 13# xihe


现在厂网分离以后 电厂就悲剧了 特别是火电 煤炭价格一直飙升 上网价格却没办法升……
并且 电网的待遇 也不是外部传说的那么好……
国企用1/5的劳动力产生了1/3的工商业产值,掌握了40%的企业资本。和国企对比,各路叫唤自己高级的民营不脸红么?
回复 15# guy

整个中国的这些所谓牛的国企们(所有都算上)交的税跟私营经济中的个体户和小摊贩一样多,这叫人情何以堪。还不算私营企业。
政府财政收入的6成来自国企,还要继续打脸么?
私营企业在中国最大的作用是吸收就业,这个国企真赶不上,因为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第三产业吸收就业的能力是制造业脱鞋都追不上的。不过在中国吸收劳力应该说是农业最强
回复 17# guy

不知道是否打脸了。
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77390亿元,国有企业2010年税金19400.6亿元。只占税收的25%。

《国务院国资委2009年回顾》显示,2002年到2009年,中央企业上缴税金从2915亿元增加到11475亿元,年均增长21.62%,累计向国家上缴税金5.4万亿元。通过数据研究可见,国有企业的税负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近年来税负均值为27.3%,是私营企业税负综合平均值的5倍多,是其他企业中税负最高的股份公司的税负平均值的2倍。(《人民日报》8月4日)

  经过几十年的投入和培育,我国国企特别是央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重点领域对国家税收的贡献率逐步提高,已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是国企的成绩,也是国资委的成绩。从垄断到涨价,从高工资到乱收费,在当下国企舆论形象不佳的背景下,国企的这一功劳值得一表。

  但表功归表功,不能打马虎眼。

  “国有企业的税负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难道国企税负重?根据我国税制,除了针对部分贸易部门的出口退税和针对高科技企业的所得税优惠外,税收政策并没有特别向国企以外的企业倾斜。即便是那些税收优惠政策,也并非只针对私企,而是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

  相反,此前有媒体通过A股上市公司年报计算得知,在全部1700多家上市公司中,992家国企的平均税负仅为10%,而私企平均税负达到24%。

  另外,国企税收增速快,并不意味着国企利润就一定减少。从2002年到2009年,中央企业上缴税金从2915亿元增加到11475亿元,这些税收大部分都是在生产、流通环节的税收,而生产、流通环节的税收是要打入成本、成为产品价格的组成部分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税收最终还是由消费者埋单的。

  国企利润没减少,交给国家多少呢?在法国,国有企业在完税后,它的利润要上交50%给国家,像瑞典、丹麦、韩国这些国家,国企利润也要上交三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给国家。而我国国企呢?数据显示:我国央企实现利润从2002年的240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8151亿元,年均增长19%。而累计上缴给国家的才1371亿元,仅占2009年的16.8%。如果将2002年到2009年的央企利润累计起来与上缴给国家的1371亿元相比较,简直不成比例。况且,2006年以前央企一分钱利润也没有上缴给国家。

  综上,国企有成绩,可表于国人。但千万别骄傲,因为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国企还差得远。(王贵民)
国企真实利润为负的真相 (2011-03-06 22:40:05)转载
标签: 杂谈       
国有企业由于其庞大的资产规模、丰厚的利润数字,并且把持着所有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使之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的最中坚力量。石油、电信、金融等大型国企,在规模上都曾一度直逼世界第一,比肩欧美各大产业巨头。

然而,现如今,国企的“美誉度”却也达到了历史低点,民众早已经将国企视之为阻碍结构转型和改善民生的罪魁。那么,国企一系列神话式的利润增长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真相?

3月2日,天则经济研究所发表的报告为我们揭开了谜底。报告认为,考虑到土地、融资和资源等成本较低,2001年到2008年,国有企业实际上没有实现利润。表面上看,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这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积获得利润总额为49174.8亿元,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为7.68%。但是,“若从账面财务数据中还原企业的真实成本,并对政府补贴和因行政垄断所致的超额利润予以扣除,按此测算的国有企业真实绩效,2001年至2008年,国有企业没有盈利,平均的真实净资产收益率为-6.2%”。

无独有偶,近期得出类似结论的不单单是民间性质的天则经济研究所。全国政协委员高明华,向正在召开的政协会议上也提交了《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的报告,称“国企的资产扩张和账面利润主要来自于税收、信贷、资源租等隐性补贴,2001年到2008年间这三项补贴总计高达6万亿元,而同期国企的利润总和只有4.9万亿元”。

相信上述两份报告的计算结论会让所有民众大跌眼镜。这意味着近十年的国企改革白忙活一场,表面上看起来早已经市场化、集团化,并且已经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国企,不过是被这系列看起来“时髦”的制度所掩盖,其本质依然是我们熟悉的十年前的那个国企。

要知道,国企能有今天的表面光鲜,是建立在巨额财政补贴、低融资成本和土地及资源租金等政策优惠,和国进民退愈演愈烈这一大的产业环境中取得的。如果刨除这两大背景,国企奇迹还能存在吗?

最明显地例子是,2003年四大行剥离了数万亿元的不良资产,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消化,同时央行以再贷款的形式回流。没两年,国有银行纷纷改头换面,财务报表出奇的好看。这是典型的政策红利,催生所谓的国企奇迹。

不错,过去十年,中国经济规模翻了两番,国企功不可没。但是,与此同步的是货币信贷的急速扩张。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银行系统发疯的信贷增量,国企匪夷所思地进入民企领地。而天量信贷的大部分依然是被国企获得。就连地方政府都能够为国企担保,动辄让银行安排数亿、数十亿的贷款。

之所以近几年新增贷款年年维持高增长,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国企能够轻易地获得低利率的信贷支持。与之对应的则是中小企业普遍遭遇融资难,产业生存空间小,不得不放弃实业,民间资本只能以热钱的形式游离于资产市场。

虽然国企的疯狂扩张,我们找不到任何一点学理和实证意义上的理由,无论是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还是庞罗斯巴德、熊彼特等领衔的奥地利学派,都早已经建构了企业理论的全部框架,来论证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和种种弊端。但是国企凶猛、民企萎缩却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故事。固然2005年和2010年,相继出台了新旧“36条”来促进民资的发展,但是至今更多的是停留在纸面和口头上,现实当中民企依然十分艰难。

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各界几乎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实施了股份制改造,建立董事会制度,让国外资本带来先进的管理技术,我们就能极大程度地提升国有企业的效率。如今的现实告诉我们,国企无奇迹,低下的资源配置效率、高昂的行政成本、无孔不入的寻租正在在吞噬着改革奇迹的成果。

正如经济学家吴敬琏近期在《中国改革》撰文所言,“以各级政府为主导,通过直接控制的国有垄断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不但使经济效率降低,而且使腐败孳生,民怨沸腾”。

如果接下来中国经济不能打破国企的行政垄断,取消无偿或低价耗费国有资源的特权,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国有企业的行为,那么我们极有可能会迅速再迎来一场国企危机。当信贷泡沫不得不结束的时候,银行系统的改革也就毁于一旦。一切的故事或许都将从头再来。(本文作者倪金节为专注于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研究的财经作家,最近一本书是《好泡沫还是坏泡沫?》。)

见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