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的水下核力量(2)摘自《舰载武器》增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3:56:41
对国外相关核潜艇的观点
对中国的战略制定者们来说.马岛之战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远不像场战役那么简单。通过对来自国外的大量信息资料的认真分析.中国研究者撰写出了大量的关于现代海上战争的研究报告。中国对于任何与英国核潜艇发展装备史有关的信息似乎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对核潜艇俱乐部的新成员如印度等国也都十分关注。不过很显然,中国的海军战略家们最关注的还是美国、法国的水下核力量发展.当然对俄罗斯核潜艇部队的建设状况也非常重视。
在较早以前,中国的潜艇设计师们就已经向外界表明他们对美国的潜艇设计风格并不排斥。实际上,中国的第一代核潜艇采用的就是美式风格的水滴型艇体设计.而不是前苏联当时的设计习惯。今天在中国海军战略分析家的论述中,美国潜艇部队“威胁论”的论调随处可见。中国研究者们的著述表明,他们对美国海军所有的满艇研制项目都作常了解,甚至连些最尖端的潜艇研发项目(如“海狼”和。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也毫不陌生。另外,中国人对于美国海军正在实施中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改装为巡航导弹核潜艇的项目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作为美国现役潜艇部队的中坚,“洛杉矶”级核潜艇的性能和越斗力也受到中国分析家足够的关注。实际上,中国人的兴趣是如此广泛,以致连美国国内与核潜艇制造和维护有关的工业组织和造船企业也都在中国的关注之列。
中国分析家们对法国的核潜艇发展情况也非常关心。他们对法国如何充分发挥二次核打击力量威慑的做法给予了很大的关注。2005年9月号的《舰船知识》杂志曾刊登了篇篇幅很长的报告,作者显然是一名对法国潜艇部队有着较深研究的中国海军军官,他曾多欢参观过停泊在布雷斯特港的法国核潜艇。对于法国核潜艇力量在法国国防体系中的地位.文章强谓说“占法国整体核力量的80%”。作者引用了一位法国军事专家的话:法国的弹道导弹和潜艇确保了国家的安全.是国家战略核威慑力量的最重要部分和维护法国国防独立的基石。”在这份报告中,引人注目的内容还包括法国核潜艇的人员配备情况(比如年龄限制.每艘潜艇两组艇员等)、部署状况(采用两艘在战区巡航值班、两艘在战区与基地之间往返、两艘在基地补给休整和维修的模式)、命令和指挥设备、静音技术以及某磐小型攻击型核潜艇的介绍等。
对中国海军来说,俄罗斯核潜艇部队无疑是强熟悉和感到最亲切的水下核力量了,这毫不令人感到吃惊。自上付纪80年代末中、苏(俄)关系解冻开始,这两个有着长久历史友谊、奉行类似战略、具备同样信仰和组织结构的国家之间的关系迅速升温并变得日渐牢固。中国分析人士对最近几年俄罗斯潜艇部队所经历的各种危机都知之甚详。他们曾发表过大量关于。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和其他俄罗斯核潜艇事故的分析文章。中国分析人士强调称,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核潜艇建造速度出现了非常大的下滑.现在的俄罗斯水下核力最已经完全不足以同美国相抗衡了。尽管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俄罗斯核潜艇部队所取得的成就仍然颇为耀眼。1999年的‘中国军事科学杂志上刊登了篇名为‘核时代与戈尔什科夫‘核海军制胜论’》的评论文章.这篇文章对核潜艇对俄罗斯海军的意义大加赞赏:“正是依靠核潜艇,苏联迅速挣脱了不利的地缘政治桎梏.使苏联拥有了一支具备全球作战能力的进攻型海军。”或许是对中国目内关于海军现代化的争论所做出的问应,文章还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某些人宣扬的“核时代海军无用论”在俄罗斯海军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消极影响。
对于目前的俄罗斯海军,中国媒体明显带有很人的好感。《当代海军》杂志曾以《巴伦支海上刮起新‘台风’》为题.着力报道了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德来特里•东斯科伊“号下水的盛况,文中充满了赞美之同和乐观的态度。无独有偶.2001年下水的“阿库拉”颤攻击核潜艇“猎豹”号也引发了中国军事媒体的普遍关注,溢美之词不绝于耳.甚至被冠以“世界上最安静的核潜艇”的桂冠。中国媒体还强调称“猎豹”号核潜艇装各有24枚携带着核弹头的巡航导弹。2002年《舰船知识》杂忐上曾经连续两期连载了一篇模拟俄日爆发海上冲突的设想类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分折和战斗推进过程的洋细描写。根据作者的描述.俄罗斯核潜艇部队最终战胜了日本的反潜力革,使日本海军遭受了严重损失(共计13艘军舰被击沉)。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可能是想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意见——中国也需要这样支实力强人的核潜艇力量。
在中国的海军类军事期刊上.关丁俄罗斯核潜艇部队的文章可谓铺天盖地、俯拾皆是,对各型潜艇的介绍.无论是发展历史还是现今的状况也都极为详尽。比如在2004年刊到2005年,《舰船知识》杂志曾开辟专栏,以每期10~15页的超大篇幅对俄罗斯历史上的各型核潜艇进行了详尽和深入的介绍,每期一个型号,包括“维克托”(v)级、“德尔塔”(D)级和“阿尔法”(A)级核潜艇等。除了文字插述外,还配发了大量的照片以及详细的线图等。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最近的10午里,中国从俄罗斯那里获得了数量巨大的技术数据和帮助.同时也说明了中国海军研究机构对俄罗斯水下核力量的了解深入程度。通过研究这些文章,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海军研究机构的心日中,恐怕没有哪种潜艇能够比俄罗斯。台风”级更令人着迷了。该型核潜艇之所以夸中国分析家如此着迷,并不仅仅在于于它庞大的体型,还在于它功率惊人的核反应堆、不可思议的静奇性能、舒适的艇受生活环境、先进的指挥和控制系统及其高效的作战流程。很显然,对于这样种能够“从俄罗斯控制下的巴伦支海和鄂霍次克海”对敌方目标实施致命绝杀的强大水下作战平台。它的战略意义已经被中国的海军研究员们深刻领悟了。
西方分析家们总是把目光集中在俄罗斯到底向中国销售了多少先进的武器装备上面。但是上述分析表明,他们不应该低估中俄军售过程中潜在的“软件”出¨和技术转让.这些技术和人员转让的意义绝不亚于所谓的“硬件”出口.实际上,对于这些“软件”交易所涵盖的广度和深度目前尚不得而知。
中国核潜艇的主要使命
中国国内的军事文章在谈到本国的核潜艇时并未掩饰它们薄弱的、只具象征意义的战略威慑作用。比如就有人曾认为.发展装备核潜艇对取得联台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有着十分微妙和必然的作用。的确,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核潜艇似乎被视为中国向世界表明其大国身份的重要标志之。在1989年中国成功地试射了JL-1型潜射弹道导弹之后.时任海军司令的刘华清上将在回忆录中写道,“毛主席说过,‘核潜艇万年也要搞出来!我们的核潜艇、潜地导弹都是成功的,在国际上产生了强烈反响。邓小平同志讲过,如果我们没有原子弹、导弹、卫星,就没有今天的国际地位,也不可能形成国际大三角关系。所以发展战略核武器,对国家战略意义是很大的。”(《刘华清回忆录》P476)除了原有的象征意义外,中国的战略家们对海军发展的第二代核潜艇还有什么更高的期望吗?
一般来说,核潜艇通常被认为具有常规潜艇无法比拟的天生优势:“巨大的作战半径.极强的自持能力(反应堆可以输出几乎无限的电能),强悍的水下航速,出色的下潜深度,(相对来说)较低的噪声水平和强大的武器携载能力”。相比较而言,常规潜艇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外形较为小巧,噪声水平较低.价格比较便宜以及灵话性更益”。正是由于显著的成本差距.一位海军官员通过引述美国研究者的报告发出了如下警告:“一艘核潜艇的价格足以购买几艘,甚至十几艘常规动力潜艇。作为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军费水平还报低.因此海军的核潜艇部队只能维持一个基本的规模。”
1989年,刘华清上将公开表示:“我认为,发展核潜艇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研制战略导弹核潜艇,一个是研制攻击型核潜艇。这两种型号核潜艇都要研制.特别是攻击型核潜艇。随着科技的发展.敌人反潜力量增强,原来用常规潜艇就可以完成的任务,现在困难了.必须研制攻击型核潜艇。”
为了弄清“商”级攻击型核潜艇可能承担的战略使命,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前文中所提到的彭士禄和黄旭华两位院士对核潜艇战术特点和性能优势的论述。对于外界来说,解放军高层对于攻击型核潜艇的真实看法仍是一个谜,但是通过研读黄旭华院士对冷战时期美苏两国攻击型核潜艇所承担的不同使命的分析,我们可以窥知其中之一一。黄院士认为.对于美国来说.攻击型核潜艇是其“全球进攻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对于前苏联来说,攻击型核潜艇的主要使命则是跟踪并伺机猎杀敌方的航母战斗群,从而确保己方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安全。除了两位院士的分析外,1996年6月号的《国防》杂志上还刊登过篇名为《核潜艇的优点及缺点》的分析文章.文章通过对攻击型核潜艇强人的动力系统的深入分析向读者证明了核潜艇的巨大优势。绝对不要小看这一点。强大的动力系统不仅使潜艇具备了使用更多、更复杂电子作战系统的能力,并且还可以显著改善艇员的生活环境,从而大大提高潜艇的水下潜航时间。在作战性能方面.这篇文章认为核潜艇的航速普遍要高于普通的常规动力潜艇.即使被敌方的反潜力量发现,述生的可能性也会更大一些,而且由于吨位更大.抗沉性方面也会更加出色。
在中国关于攻击型核潜艇的军事著作中,几乎都曾提到过这种水下巨鲸的长航时和远洋作战能力特点。正如本文开头所分析的那样,1 993年的“银河”号事件极大地震动了当时的中国高层,并由此加快了新型核潜艇项日的研发速度,最近的一期‘舰船知识》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关于中国核潜艇的讨论文章,文章认为中国的海上贸易交通近几年来出现了惊人的发展,为了适应遮转变,中国的梭潜艇战咯正在进行调整。无独有偶,《现代舰船》杂志上刊登的一篇关于中国潜艇战略的文章也认为:“潜艇是中国海军最主要的远洋作战力量,如何有效保卫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已经成为中国海上安全命题的个重要方面。对于中国海军来说,这也是它的个重要的新使命,“如果核潜艇能够突破岛链封锁”,那么就意味着它们有能力穿透敌方航空反潜力量的拦截而遂行远洋作战任务。人们普遍认为,在缺乏制空权的情况下(这是中国海军实旆远洋作战的最薄弱环节).核潜艇作战和生存能力都耍远远高于普通的柴油动力潜艇。不过总的来说,中国海军还是强调核潜艇定要与其他兵种协调作战,补充其他作战力量的不足.提高整体作战能力。
不过,上面的这些分析文章在展望新一代核潜艇的作战使命方面仍然显得有些保守,比如说,明确指出中国新型核潜艇的作战范围将会限制在“第一岛链”‘即日本岛列岛一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帕劳群岛一线)以内。的确,对于中国海军来说,核潜艇在争夺近海制海权和保卫专属经济区利益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威慑力和重要作用。事实上,“商”级核潜艇项目和台湾问题之闻有着非常清楚和必然的关联:“为保持必要的国防实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必要时以武力粉碎可能发生的分裂国家的‘台独’重大事变,我国近些年加大了引进和自行研制新型常规和拨动力潜艇的步伐,同时对原来的老式潜艇也不断进行升级改造”(《舰载武器》2005年2月号《从中日核潜艇事件看我核潜艇的突防(中)》)。不只是建造速度明显加快.而且连潜艇的建造方式都出现了改变:“中国建造新代攻击核潜艇一改过去先建首艇,经过反复调试再投入小批量生产的惯例。(而是)后续艇几乎与首艇同时开工,只是在吊装反应堆时进度落后。中国此举则迫于周边形势.二则是因为技术比较成熟。新艇艇体结构为中国独立设计.井且在部分常规潜艇上作了试验”(《艇载武器》200 5年3月号《从中日核潜艇事件看我核潜艇的突防》)。把这一切同文章所暗示的台湾问题综合起来考虑,很明显,对于那些严重依赖海运和进口物资的“孤岛型”敌人,中国海军的核潜艇将是袭击其海上补给线的理想选择。
有篇文章分析认为,中国打算效仿俄罗斯核力量的部署方式,将更多的——甚至占总数半的——核弹头部署在核潜艇上面。另一篇报道也表示:“弹道导弹核潜艇本身就具备极强的核反击能力,囡此是一个国家战略核威慑力量的重要体现。”
中国军事专家认为,领海的水文状况对于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研发和装备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对于那些拥有广阔大陆架和均水深较浅的领海的国家(如中国)而言,研发尺寸更小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更符合其领海状况,由于水深较浅.因此大型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较容易被敌方的反潜力量发现,并不太适合在这里部署。中国的战略家们在解释发展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原因时经常提到的几个理由。包括潜艇天生的隐蔽性和水下机动能力使得潜艇成为了目前各国军方公认的“生存率最高的武器”。中国海军正在着力发展弹道导弹核潜艇.其原因就是为了确保大陆的核反击能力.抵消敌方核武器的威胁。同时。保证在爆发地区冲突时,阻止“第三者’直接介入的效果”,有军事媒体载文称中国的核力量被视为阻止华盛顿介入台湾问题的最重的一块砝码,对此作者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坦白:“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国家的核反击力量仍旧不足,因此一旦海峡两岸爆发冲突.美国出兵干涉的可能是很大的。另一篇文章则在说到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研发时强调,“如果有朝日台湾海峡爆发冲突,面对着中国不惜发动一场核大战的决心.美国政府将很难做出出兵干涉台海冲突的决定。”
另有中国分析家撰文指出了弹道导弹核潜艇项目同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之间的直接联系。王逸峰和叶景在其撰写的“从中R核潜艇事件看我核潜艇的突防(下)”一立中明确建议:“面对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性能的不断提升和各种新式反导系统紧锣密鼓的研发,我们当然不能等闲视之,(我们)必须从国情出发采取应对策略。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反制手段就是大力发展突防和打击能力更强的新型战略导弹核潜艇,突破对方导弹防御系统的临界值。”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按照作者的观点,就报有可能会出现。对方的核大棒说不定就会向炎黄子孙头上打来”的严重后果。
不过也有文章对于是否有必要建造这么多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持有不同观点。由于中国长久以来一直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因此有文章认为中国最需要的是生存能力最高的核武器。就这点而言,质量远比数量重要,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确非常符合中国的需要,但是建造数量却不必太多,只要能够保证最低限度的有效核威慑能力即可,像冷战时的美苏两国那样单纯地增加核武器数量的做法是一种莫大的浪费。中国需要建立起一支各部分发展“均衡”的核力量(包括陆基和海基核力量).正如它现在正在建设中的“均衡型”海军一样。
中国许多学者认为.要想维持有效的海基核成慑力量,单单依靠几艘性能先进的二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是不够的。一位中共中央党校学员曾发表过篇名为“国际战咯通道研究”的分析文章。文章警告说,如果中国海军没有能力在关键时刻对那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海上通道实现有效控制的话,那么一日爆发战争,中国海军的战舰很有可能会遭到敌人的围堵、追击、牵制和阻截。这么来,我们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就会被围困在近海海域而无法实施有效的核反击,中国的海军核威慑力将大打折扣。”对国外相关核潜艇的观点
对中国的战略制定者们来说.马岛之战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远不像场战役那么简单。通过对来自国外的大量信息资料的认真分析.中国研究者撰写出了大量的关于现代海上战争的研究报告。中国对于任何与英国核潜艇发展装备史有关的信息似乎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对核潜艇俱乐部的新成员如印度等国也都十分关注。不过很显然,中国的海军战略家们最关注的还是美国、法国的水下核力量发展.当然对俄罗斯核潜艇部队的建设状况也非常重视。
在较早以前,中国的潜艇设计师们就已经向外界表明他们对美国的潜艇设计风格并不排斥。实际上,中国的第一代核潜艇采用的就是美式风格的水滴型艇体设计.而不是前苏联当时的设计习惯。今天在中国海军战略分析家的论述中,美国潜艇部队“威胁论”的论调随处可见。中国研究者们的著述表明,他们对美国海军所有的满艇研制项目都作常了解,甚至连些最尖端的潜艇研发项目(如“海狼”和。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也毫不陌生。另外,中国人对于美国海军正在实施中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改装为巡航导弹核潜艇的项目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作为美国现役潜艇部队的中坚,“洛杉矶”级核潜艇的性能和越斗力也受到中国分析家足够的关注。实际上,中国人的兴趣是如此广泛,以致连美国国内与核潜艇制造和维护有关的工业组织和造船企业也都在中国的关注之列。
中国分析家们对法国的核潜艇发展情况也非常关心。他们对法国如何充分发挥二次核打击力量威慑的做法给予了很大的关注。2005年9月号的《舰船知识》杂志曾刊登了篇篇幅很长的报告,作者显然是一名对法国潜艇部队有着较深研究的中国海军军官,他曾多欢参观过停泊在布雷斯特港的法国核潜艇。对于法国核潜艇力量在法国国防体系中的地位.文章强谓说“占法国整体核力量的80%”。作者引用了一位法国军事专家的话:法国的弹道导弹和潜艇确保了国家的安全.是国家战略核威慑力量的最重要部分和维护法国国防独立的基石。”在这份报告中,引人注目的内容还包括法国核潜艇的人员配备情况(比如年龄限制.每艘潜艇两组艇员等)、部署状况(采用两艘在战区巡航值班、两艘在战区与基地之间往返、两艘在基地补给休整和维修的模式)、命令和指挥设备、静音技术以及某磐小型攻击型核潜艇的介绍等。
对中国海军来说,俄罗斯核潜艇部队无疑是强熟悉和感到最亲切的水下核力量了,这毫不令人感到吃惊。自上付纪80年代末中、苏(俄)关系解冻开始,这两个有着长久历史友谊、奉行类似战略、具备同样信仰和组织结构的国家之间的关系迅速升温并变得日渐牢固。中国分析人士对最近几年俄罗斯潜艇部队所经历的各种危机都知之甚详。他们曾发表过大量关于。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和其他俄罗斯核潜艇事故的分析文章。中国分析人士强调称,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核潜艇建造速度出现了非常大的下滑.现在的俄罗斯水下核力最已经完全不足以同美国相抗衡了。尽管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俄罗斯核潜艇部队所取得的成就仍然颇为耀眼。1999年的‘中国军事科学杂志上刊登了篇名为‘核时代与戈尔什科夫‘核海军制胜论’》的评论文章.这篇文章对核潜艇对俄罗斯海军的意义大加赞赏:“正是依靠核潜艇,苏联迅速挣脱了不利的地缘政治桎梏.使苏联拥有了一支具备全球作战能力的进攻型海军。”或许是对中国目内关于海军现代化的争论所做出的问应,文章还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某些人宣扬的“核时代海军无用论”在俄罗斯海军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消极影响。
对于目前的俄罗斯海军,中国媒体明显带有很人的好感。《当代海军》杂志曾以《巴伦支海上刮起新‘台风’》为题.着力报道了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德来特里•东斯科伊“号下水的盛况,文中充满了赞美之同和乐观的态度。无独有偶.2001年下水的“阿库拉”颤攻击核潜艇“猎豹”号也引发了中国军事媒体的普遍关注,溢美之词不绝于耳.甚至被冠以“世界上最安静的核潜艇”的桂冠。中国媒体还强调称“猎豹”号核潜艇装各有24枚携带着核弹头的巡航导弹。2002年《舰船知识》杂忐上曾经连续两期连载了一篇模拟俄日爆发海上冲突的设想类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分折和战斗推进过程的洋细描写。根据作者的描述.俄罗斯核潜艇部队最终战胜了日本的反潜力革,使日本海军遭受了严重损失(共计13艘军舰被击沉)。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可能是想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意见——中国也需要这样支实力强人的核潜艇力量。
在中国的海军类军事期刊上.关丁俄罗斯核潜艇部队的文章可谓铺天盖地、俯拾皆是,对各型潜艇的介绍.无论是发展历史还是现今的状况也都极为详尽。比如在2004年刊到2005年,《舰船知识》杂志曾开辟专栏,以每期10~15页的超大篇幅对俄罗斯历史上的各型核潜艇进行了详尽和深入的介绍,每期一个型号,包括“维克托”(v)级、“德尔塔”(D)级和“阿尔法”(A)级核潜艇等。除了文字插述外,还配发了大量的照片以及详细的线图等。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最近的10午里,中国从俄罗斯那里获得了数量巨大的技术数据和帮助.同时也说明了中国海军研究机构对俄罗斯水下核力量的了解深入程度。通过研究这些文章,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海军研究机构的心日中,恐怕没有哪种潜艇能够比俄罗斯。台风”级更令人着迷了。该型核潜艇之所以夸中国分析家如此着迷,并不仅仅在于于它庞大的体型,还在于它功率惊人的核反应堆、不可思议的静奇性能、舒适的艇受生活环境、先进的指挥和控制系统及其高效的作战流程。很显然,对于这样种能够“从俄罗斯控制下的巴伦支海和鄂霍次克海”对敌方目标实施致命绝杀的强大水下作战平台。它的战略意义已经被中国的海军研究员们深刻领悟了。
西方分析家们总是把目光集中在俄罗斯到底向中国销售了多少先进的武器装备上面。但是上述分析表明,他们不应该低估中俄军售过程中潜在的“软件”出¨和技术转让.这些技术和人员转让的意义绝不亚于所谓的“硬件”出口.实际上,对于这些“软件”交易所涵盖的广度和深度目前尚不得而知。
中国核潜艇的主要使命
中国国内的军事文章在谈到本国的核潜艇时并未掩饰它们薄弱的、只具象征意义的战略威慑作用。比如就有人曾认为.发展装备核潜艇对取得联台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有着十分微妙和必然的作用。的确,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核潜艇似乎被视为中国向世界表明其大国身份的重要标志之。在1989年中国成功地试射了JL-1型潜射弹道导弹之后.时任海军司令的刘华清上将在回忆录中写道,“毛主席说过,‘核潜艇万年也要搞出来!我们的核潜艇、潜地导弹都是成功的,在国际上产生了强烈反响。邓小平同志讲过,如果我们没有原子弹、导弹、卫星,就没有今天的国际地位,也不可能形成国际大三角关系。所以发展战略核武器,对国家战略意义是很大的。”(《刘华清回忆录》P476)除了原有的象征意义外,中国的战略家们对海军发展的第二代核潜艇还有什么更高的期望吗?
一般来说,核潜艇通常被认为具有常规潜艇无法比拟的天生优势:“巨大的作战半径.极强的自持能力(反应堆可以输出几乎无限的电能),强悍的水下航速,出色的下潜深度,(相对来说)较低的噪声水平和强大的武器携载能力”。相比较而言,常规潜艇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外形较为小巧,噪声水平较低.价格比较便宜以及灵话性更益”。正是由于显著的成本差距.一位海军官员通过引述美国研究者的报告发出了如下警告:“一艘核潜艇的价格足以购买几艘,甚至十几艘常规动力潜艇。作为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军费水平还报低.因此海军的核潜艇部队只能维持一个基本的规模。”
1989年,刘华清上将公开表示:“我认为,发展核潜艇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研制战略导弹核潜艇,一个是研制攻击型核潜艇。这两种型号核潜艇都要研制.特别是攻击型核潜艇。随着科技的发展.敌人反潜力量增强,原来用常规潜艇就可以完成的任务,现在困难了.必须研制攻击型核潜艇。”
为了弄清“商”级攻击型核潜艇可能承担的战略使命,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前文中所提到的彭士禄和黄旭华两位院士对核潜艇战术特点和性能优势的论述。对于外界来说,解放军高层对于攻击型核潜艇的真实看法仍是一个谜,但是通过研读黄旭华院士对冷战时期美苏两国攻击型核潜艇所承担的不同使命的分析,我们可以窥知其中之一一。黄院士认为.对于美国来说.攻击型核潜艇是其“全球进攻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对于前苏联来说,攻击型核潜艇的主要使命则是跟踪并伺机猎杀敌方的航母战斗群,从而确保己方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安全。除了两位院士的分析外,1996年6月号的《国防》杂志上还刊登过篇名为《核潜艇的优点及缺点》的分析文章.文章通过对攻击型核潜艇强人的动力系统的深入分析向读者证明了核潜艇的巨大优势。绝对不要小看这一点。强大的动力系统不仅使潜艇具备了使用更多、更复杂电子作战系统的能力,并且还可以显著改善艇员的生活环境,从而大大提高潜艇的水下潜航时间。在作战性能方面.这篇文章认为核潜艇的航速普遍要高于普通的常规动力潜艇.即使被敌方的反潜力量发现,述生的可能性也会更大一些,而且由于吨位更大.抗沉性方面也会更加出色。
在中国关于攻击型核潜艇的军事著作中,几乎都曾提到过这种水下巨鲸的长航时和远洋作战能力特点。正如本文开头所分析的那样,1 993年的“银河”号事件极大地震动了当时的中国高层,并由此加快了新型核潜艇项日的研发速度,最近的一期‘舰船知识》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关于中国核潜艇的讨论文章,文章认为中国的海上贸易交通近几年来出现了惊人的发展,为了适应遮转变,中国的梭潜艇战咯正在进行调整。无独有偶,《现代舰船》杂志上刊登的一篇关于中国潜艇战略的文章也认为:“潜艇是中国海军最主要的远洋作战力量,如何有效保卫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已经成为中国海上安全命题的个重要方面。对于中国海军来说,这也是它的个重要的新使命,“如果核潜艇能够突破岛链封锁”,那么就意味着它们有能力穿透敌方航空反潜力量的拦截而遂行远洋作战任务。人们普遍认为,在缺乏制空权的情况下(这是中国海军实旆远洋作战的最薄弱环节).核潜艇作战和生存能力都耍远远高于普通的柴油动力潜艇。不过总的来说,中国海军还是强调核潜艇定要与其他兵种协调作战,补充其他作战力量的不足.提高整体作战能力。
不过,上面的这些分析文章在展望新一代核潜艇的作战使命方面仍然显得有些保守,比如说,明确指出中国新型核潜艇的作战范围将会限制在“第一岛链”‘即日本岛列岛一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帕劳群岛一线)以内。的确,对于中国海军来说,核潜艇在争夺近海制海权和保卫专属经济区利益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威慑力和重要作用。事实上,“商”级核潜艇项目和台湾问题之闻有着非常清楚和必然的关联:“为保持必要的国防实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必要时以武力粉碎可能发生的分裂国家的‘台独’重大事变,我国近些年加大了引进和自行研制新型常规和拨动力潜艇的步伐,同时对原来的老式潜艇也不断进行升级改造”(《舰载武器》2005年2月号《从中日核潜艇事件看我核潜艇的突防(中)》)。不只是建造速度明显加快.而且连潜艇的建造方式都出现了改变:“中国建造新代攻击核潜艇一改过去先建首艇,经过反复调试再投入小批量生产的惯例。(而是)后续艇几乎与首艇同时开工,只是在吊装反应堆时进度落后。中国此举则迫于周边形势.二则是因为技术比较成熟。新艇艇体结构为中国独立设计.井且在部分常规潜艇上作了试验”(《艇载武器》200 5年3月号《从中日核潜艇事件看我核潜艇的突防》)。把这一切同文章所暗示的台湾问题综合起来考虑,很明显,对于那些严重依赖海运和进口物资的“孤岛型”敌人,中国海军的核潜艇将是袭击其海上补给线的理想选择。
有篇文章分析认为,中国打算效仿俄罗斯核力量的部署方式,将更多的——甚至占总数半的——核弹头部署在核潜艇上面。另一篇报道也表示:“弹道导弹核潜艇本身就具备极强的核反击能力,囡此是一个国家战略核威慑力量的重要体现。”
中国军事专家认为,领海的水文状况对于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研发和装备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对于那些拥有广阔大陆架和均水深较浅的领海的国家(如中国)而言,研发尺寸更小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更符合其领海状况,由于水深较浅.因此大型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较容易被敌方的反潜力量发现,并不太适合在这里部署。中国的战略家们在解释发展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原因时经常提到的几个理由。包括潜艇天生的隐蔽性和水下机动能力使得潜艇成为了目前各国军方公认的“生存率最高的武器”。中国海军正在着力发展弹道导弹核潜艇.其原因就是为了确保大陆的核反击能力.抵消敌方核武器的威胁。同时。保证在爆发地区冲突时,阻止“第三者’直接介入的效果”,有军事媒体载文称中国的核力量被视为阻止华盛顿介入台湾问题的最重的一块砝码,对此作者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坦白:“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国家的核反击力量仍旧不足,因此一旦海峡两岸爆发冲突.美国出兵干涉的可能是很大的。另一篇文章则在说到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研发时强调,“如果有朝日台湾海峡爆发冲突,面对着中国不惜发动一场核大战的决心.美国政府将很难做出出兵干涉台海冲突的决定。”
另有中国分析家撰文指出了弹道导弹核潜艇项目同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之间的直接联系。王逸峰和叶景在其撰写的“从中R核潜艇事件看我核潜艇的突防(下)”一立中明确建议:“面对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性能的不断提升和各种新式反导系统紧锣密鼓的研发,我们当然不能等闲视之,(我们)必须从国情出发采取应对策略。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反制手段就是大力发展突防和打击能力更强的新型战略导弹核潜艇,突破对方导弹防御系统的临界值。”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按照作者的观点,就报有可能会出现。对方的核大棒说不定就会向炎黄子孙头上打来”的严重后果。
不过也有文章对于是否有必要建造这么多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持有不同观点。由于中国长久以来一直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因此有文章认为中国最需要的是生存能力最高的核武器。就这点而言,质量远比数量重要,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确非常符合中国的需要,但是建造数量却不必太多,只要能够保证最低限度的有效核威慑能力即可,像冷战时的美苏两国那样单纯地增加核武器数量的做法是一种莫大的浪费。中国需要建立起一支各部分发展“均衡”的核力量(包括陆基和海基核力量).正如它现在正在建设中的“均衡型”海军一样。
中国许多学者认为.要想维持有效的海基核成慑力量,单单依靠几艘性能先进的二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是不够的。一位中共中央党校学员曾发表过篇名为“国际战咯通道研究”的分析文章。文章警告说,如果中国海军没有能力在关键时刻对那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海上通道实现有效控制的话,那么一日爆发战争,中国海军的战舰很有可能会遭到敌人的围堵、追击、牵制和阻截。这么来,我们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就会被围困在近海海域而无法实施有效的核反击,中国的海军核威慑力将大打折扣。”
海基核武器天朝还是不给力啊
抄书挺辛苦的啊!顶一顶!
超级大垃圾 发表于 2011-2-21 10:15


    是的,楼主辛苦,谢谢啊!
楼主辛苦,谢谢啊!
为楼主抄书的精神,顶一下
093,094到现在还是镜中花水中月,相当不给力啊,我想有点信心都不行啊
额,有(1)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