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战略核力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0:32:31
中国是继美、苏、英、法之后第5个拥有导弹核武器的国家,中国核力量的发展也一直为世界所关注。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核力量是国家机密,中国当然也不会自我泄密。各国尤其是美、英等国家及相关报刊,无一例外都对此十分感兴趣,纷纷作了报道和估计,有时互相差距也很大。根据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及一些美国、英国有关专家的研究、报道和分析,对中国核力量的估计大致如下:


关于核弹头数量——美国核战略专家威廉·阿金和理查德·菲尔德蒙认为,中国大约有251-331枚核弹头。日本古森久80年代中期撰文透露,美国官方对中国核力量的估计是弹头总数约225~300枚。(简氏情报评论)2001年1月刊文称,中国目前拥有可供作战的核弹头数量是375枚。更有甚者,美国<原子能科学家公告)从1964年至1998年逐年列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核国家核弹头的储备数,从1980-1998年中国核弹头数目依次为280、330、360、380、415、425、425、415、430、435(直到1994年)425、400、400、425枚。英国<国际海军)刊登的布拉德利·哈恩的文章(中国的核威慑)中说:“中国在核炸弹和导弹核弹头生产方面,1970年达到200枚,1976年底超过500枚,到1979年各种规格的核弹头已超过700枚。按平均年产70枚估算,到1981年初约有875枚”,“中国已经生产了(至1986年)约1250枚核武器。一份估算报告分析了中国核武器分配比例:核炸弹约占44%,战略导弹约占34%,战术导弹约占20%,核地雷约占2%。也就是说战略导弹核弹头的数量约425枚。”


关于弹头当量——从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至1984年的29次核试验中可看出,中国核弹头当量可分为三个档次。一是万吨级,有小于1万吨,17~2万吨,2万吨,2万—4万吨级等。二是10万吨级,有10万-20万吨、20万-30万吨、30万-50万吨级等。三是百万吨级,有100万吨、300万吨、400万吨。美国国防部和议会文件则认为是2万—4万吨当量的原子弹和100万-500万吨当量的氢弹。


陆基战略导弹力量——中程弹道导弹“东风3号”是一种“自行设计、单级可储存液体燃料”导弹,1972年首次部署(一说1970年),射程2 700千米(一说2 500千米),投掷重量4 400磅,弹头当量200万吨,部署数量65~85枚(一说85-125枚)。洲际弹道导弹“东风4号”:1978年部署,射程7 000千米(一说4 750千米),投掷重量4 400磅,弹头当量300万吨(一说1万-300万吨),据说已生产30枚。这是中国第一个部署在地下井内的使用可储存液体燃料的多级导弹,作战部署5~10枚,并猜测它只是全射程洲际导弹的前身。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号”:1981年部署,射程为12000 千米,投掷重量4400磅,弹头当量400万~500万吨,部署在加固的地下井内,数量5-10枚。1984年美国国防部情报局报告说:“也许中国已制造了另外50枚导弹(亦报道可能生产100~150枚),但尚未决定作为实战部署的导弹还是作为空间发射飞行器使用。”到了1999年,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在一份报告说“中国目前部署了约20枚洲际弹道导弹”,美国也一再声称:“中国有约20枚可达美国不少地区的洲际导弹,到2015年还可增加数十枚,包括二三十枚机动导弹。”在中国洲际导弹“东风-31”试验发射成功后,美国极为关注,纷纷载文报道和预测。2000年9月6日,美国《华盛顿时报》发表题为<中国准备部署第一批机动洲际弹道导弹)的报道称:“中国不久将部署第一批机动洲际导弹,其预计射程5 520-6 400英里(8 800-10 200千米)之间,足可以命中美国西部。”美国中央情报局副局长在8月24日的讲话中也说,中国正在“对其战略导弹力量进行现代化”,逐渐摆脱对大约20枚远程洲际弹道导弹的依赖,转而“研制和部署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并说“东风-31”将在年底前首获作战能力,“可能只装配一枚弹头”,还说射程更远(8000英里)的“东风-41”也在研制过程中。


海基和空基核力量——1988年9月15日和27日,中国在自行研制的核潜艇上连续两次成功发射潜地弹道导弹。据悉,核潜艇和潜射导弹部队1990年拥有“夏”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2艘(一说1艘),每艘装有12枚单弹头、当量200万吨、射程2 200-3 000千米的C$S-N-3(“巨浪—1”)潜射导弹(亦有报道当量207~100万吨,数量26-38、50枚)。中国弹道导弹核潜艇生产仍在缓慢进行之中,据报道,另有3艘“夏”级导弹核潜艇正在建造之中。中国拥有约120架轰—6(H-6)中程轰炸机(一说110-150架、100架),1968-1969年服役,作战半径2 180千米(一说航程5 900千米),最大速度0.91马赫,载弹重9吨,可携带2枚(一说1-3枚)2万吨级核弹。据估计,共有近150枚供飞机投放的核弹。轰—6是中国于1959年以苏联图-16轰炸机为样机,经多年艰苦努力于1968年生产出来的。显然,随着90年代中国空中加油机的研制成功,轰—6的作战半径将会扩大,作为中国“三位一体”中第三支核力量(还包括可携带核炸弹的超音速攻击机强—5)已经成为捍卫国家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


据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一份报告称:从1993年10月到1994年10月的一年间,中国就进行了三次核试验,表明90年代中期中国第二代小型、机动、突防、安全、可靠的核武器的发展已进入最后的阶段,并加紧采用多弹头,绝大多数导弹将用固体推进剂代替液体推进剂,增大射程。报告中还宣称,中国在今后15年内部署的第二代核武力的规模将会是现在的3-5倍。


在打击目标上,由于是后发制人,数量有限,与超级核大国相比在质量上也处于劣势,只能选择“最怕打”而又“最好打”的面目标和软目标,只能实施重点反击,这也是法国、英国等中等核国家普遍采用的核打击战略,并非中国的发明和专利。重点反击体现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歼灭战思想和现代战争的特点,是扬长避短、以劣胜优、从实际出发的正确战法。战略目标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军事目标,如军事基地、导弹发射井、武器库、指挥中心、军用机场、重兵集结地等,一是潜在军事目标,如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大型港口等物资供应基地、大型兵器军备生产厂、重要工业中心等。前者一般为点目标、硬目标,后者一般为面目标、软目标。中等核国家应首选后一类目标。反击这些目标军政影响大,最能“打疼”对方,而对导弹核武器的精度要求不高,又能“打准”。只有打得准才能打疼,显然对制止战争更有利。

http://www.baihuay.com中国是继美、苏、英、法之后第5个拥有导弹核武器的国家,中国核力量的发展也一直为世界所关注。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核力量是国家机密,中国当然也不会自我泄密。各国尤其是美、英等国家及相关报刊,无一例外都对此十分感兴趣,纷纷作了报道和估计,有时互相差距也很大。根据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及一些美国、英国有关专家的研究、报道和分析,对中国核力量的估计大致如下:


关于核弹头数量——美国核战略专家威廉·阿金和理查德·菲尔德蒙认为,中国大约有251-331枚核弹头。日本古森久80年代中期撰文透露,美国官方对中国核力量的估计是弹头总数约225~300枚。(简氏情报评论)2001年1月刊文称,中国目前拥有可供作战的核弹头数量是375枚。更有甚者,美国<原子能科学家公告)从1964年至1998年逐年列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核国家核弹头的储备数,从1980-1998年中国核弹头数目依次为280、330、360、380、415、425、425、415、430、435(直到1994年)425、400、400、425枚。英国<国际海军)刊登的布拉德利·哈恩的文章(中国的核威慑)中说:“中国在核炸弹和导弹核弹头生产方面,1970年达到200枚,1976年底超过500枚,到1979年各种规格的核弹头已超过700枚。按平均年产70枚估算,到1981年初约有875枚”,“中国已经生产了(至1986年)约1250枚核武器。一份估算报告分析了中国核武器分配比例:核炸弹约占44%,战略导弹约占34%,战术导弹约占20%,核地雷约占2%。也就是说战略导弹核弹头的数量约425枚。”


关于弹头当量——从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至1984年的29次核试验中可看出,中国核弹头当量可分为三个档次。一是万吨级,有小于1万吨,17~2万吨,2万吨,2万—4万吨级等。二是10万吨级,有10万-20万吨、20万-30万吨、30万-50万吨级等。三是百万吨级,有100万吨、300万吨、400万吨。美国国防部和议会文件则认为是2万—4万吨当量的原子弹和100万-500万吨当量的氢弹。


陆基战略导弹力量——中程弹道导弹“东风3号”是一种“自行设计、单级可储存液体燃料”导弹,1972年首次部署(一说1970年),射程2 700千米(一说2 500千米),投掷重量4 400磅,弹头当量200万吨,部署数量65~85枚(一说85-125枚)。洲际弹道导弹“东风4号”:1978年部署,射程7 000千米(一说4 750千米),投掷重量4 400磅,弹头当量300万吨(一说1万-300万吨),据说已生产30枚。这是中国第一个部署在地下井内的使用可储存液体燃料的多级导弹,作战部署5~10枚,并猜测它只是全射程洲际导弹的前身。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号”:1981年部署,射程为12000 千米,投掷重量4400磅,弹头当量400万~500万吨,部署在加固的地下井内,数量5-10枚。1984年美国国防部情报局报告说:“也许中国已制造了另外50枚导弹(亦报道可能生产100~150枚),但尚未决定作为实战部署的导弹还是作为空间发射飞行器使用。”到了1999年,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在一份报告说“中国目前部署了约20枚洲际弹道导弹”,美国也一再声称:“中国有约20枚可达美国不少地区的洲际导弹,到2015年还可增加数十枚,包括二三十枚机动导弹。”在中国洲际导弹“东风-31”试验发射成功后,美国极为关注,纷纷载文报道和预测。2000年9月6日,美国《华盛顿时报》发表题为<中国准备部署第一批机动洲际弹道导弹)的报道称:“中国不久将部署第一批机动洲际导弹,其预计射程5 520-6 400英里(8 800-10 200千米)之间,足可以命中美国西部。”美国中央情报局副局长在8月24日的讲话中也说,中国正在“对其战略导弹力量进行现代化”,逐渐摆脱对大约20枚远程洲际弹道导弹的依赖,转而“研制和部署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并说“东风-31”将在年底前首获作战能力,“可能只装配一枚弹头”,还说射程更远(8000英里)的“东风-41”也在研制过程中。


海基和空基核力量——1988年9月15日和27日,中国在自行研制的核潜艇上连续两次成功发射潜地弹道导弹。据悉,核潜艇和潜射导弹部队1990年拥有“夏”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2艘(一说1艘),每艘装有12枚单弹头、当量200万吨、射程2 200-3 000千米的C$S-N-3(“巨浪—1”)潜射导弹(亦有报道当量207~100万吨,数量26-38、50枚)。中国弹道导弹核潜艇生产仍在缓慢进行之中,据报道,另有3艘“夏”级导弹核潜艇正在建造之中。中国拥有约120架轰—6(H-6)中程轰炸机(一说110-150架、100架),1968-1969年服役,作战半径2 180千米(一说航程5 900千米),最大速度0.91马赫,载弹重9吨,可携带2枚(一说1-3枚)2万吨级核弹。据估计,共有近150枚供飞机投放的核弹。轰—6是中国于1959年以苏联图-16轰炸机为样机,经多年艰苦努力于1968年生产出来的。显然,随着90年代中国空中加油机的研制成功,轰—6的作战半径将会扩大,作为中国“三位一体”中第三支核力量(还包括可携带核炸弹的超音速攻击机强—5)已经成为捍卫国家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


据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一份报告称:从1993年10月到1994年10月的一年间,中国就进行了三次核试验,表明90年代中期中国第二代小型、机动、突防、安全、可靠的核武器的发展已进入最后的阶段,并加紧采用多弹头,绝大多数导弹将用固体推进剂代替液体推进剂,增大射程。报告中还宣称,中国在今后15年内部署的第二代核武力的规模将会是现在的3-5倍。


在打击目标上,由于是后发制人,数量有限,与超级核大国相比在质量上也处于劣势,只能选择“最怕打”而又“最好打”的面目标和软目标,只能实施重点反击,这也是法国、英国等中等核国家普遍采用的核打击战略,并非中国的发明和专利。重点反击体现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歼灭战思想和现代战争的特点,是扬长避短、以劣胜优、从实际出发的正确战法。战略目标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军事目标,如军事基地、导弹发射井、武器库、指挥中心、军用机场、重兵集结地等,一是潜在军事目标,如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大型港口等物资供应基地、大型兵器军备生产厂、重要工业中心等。前者一般为点目标、硬目标,后者一般为面目标、软目标。中等核国家应首选后一类目标。反击这些目标军政影响大,最能“打疼”对方,而对导弹核武器的精度要求不高,又能“打准”。只有打得准才能打疼,显然对制止战争更有利。

http://www.baihu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