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网专题】2011公开赛开始了,走进墨尔本公园,一起了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8:52:44


2011澳大利亚公开赛即将开始!体版搜集整理网上的相关资料,特别推出澳网专题,带领大家走进墨尔本公园,了解澳网,了解澳大利亚网球(谬误之处,敬请指正)。



历史篇

       1904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网球机构官员决定成立澳大拉西亚草地网球协会(the Australasian Lawn Tennis Association)负责筹办每年一届的澳大拉西亚锦标赛(Australasian championships)并共同组队参加戴维斯杯的比赛。
       1905年11月,首届澳大拉西亚锦标赛在墨尔本圣克尔达路(St Kilda Road)艾伯特公园(Albert Park)内的仓库老板板球场(Warehouseman's Cricket Ground)的举行。当时总共有17名男选手参赛,最后罗德尼•希斯(Rodney Heath)夺得了男单冠军。

  澳大拉西亚锦标赛最初一直是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的主要城市之间轮流举行,直到1922年新 西兰退出澳大拉西亚草地网球协会成立自己的网球协会。同年,赛事还增设了女子组和混双的比赛,玛格丽特•莫尔斯沃思(Margaret Molesworth)成为澳网历史上首位女单冠军。
      1927年,赛事更名为澳大利亚锦标赛(Australian Championships)。在1968年网球职业化后,澳网被列为四大公开赛之一,并于1969年正式更名为澳大利亚公开赛(Australian Open)。
  自从1905年举办首届比赛以来,澳网曾先后在墨尔本、悉尼、阿德莱德、布里斯班、珀斯和 新西兰等6个地方举办过。后来由于各界对比赛地点不确定的非议日渐高涨,1972年,赛事组织者决定将比赛固定在一个能够吸引最多的赞助商和观众的城市举 办。结果澳网再次回到并永久落户于其诞生之地墨尔本。接下来的16年里,澳网一直是在墨尔本库扬草地网球俱乐部(the Kooyong Lawn Tennis Club)的场地上举办的。
  1977年,澳网由通常的1月改到12月举办,使得在那一年举办了两届比赛。但由于紧邻圣诞节,赛事时间的改变并没有起到预先设想的效果,所以到了1986年,原定于年底比赛推迟到第二年1月举办。后来这一赛期一直沿用至今。
       随着赛事规模的不断扩大,库扬的场地已经不能满足比赛的要求。1988年,政府斥巨资在墨尔本中央商务区南 边的墨尔本板球场旁新建的费林德斯公园(Flinders Park)网球中心正式启用,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观众人数大幅攀升,有超过26万名观众亲临现场观看比赛,而前一年在库扬网球中心这一数据仅有14 万人。
       也正是在启用新场地后,澳网才由草地改为现在的硬地球场。
       1996年,比赛场地再次扩大,并更名为墨尔本公园。2000年,为了纪念澳大利亚网球英雄,历史上唯一一位两度实现真正的大满贯的罗德•拉沃(Rod Laver),中央球场被命名为罗德•拉沃竞技场。
       而在2003年,中央球场旁的1号球场又以澳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网球选手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Margaret Smith Court)的名字命名为玛格丽特•考特竞技场。
       澳网中央球场独特之处在于它有一个可移动的顶棚,可以根据需要在下雨或是高温等恶劣天气情况下使用。澳网和温网是四大满贯中能够在室内进行比赛的赛事。

2011澳大利亚公开赛即将开始!体版搜集整理网上的相关资料,特别推出澳网专题,带领大家走进墨尔本公园,了解澳网,了解澳大利亚网球(谬误之处,敬请指正)。



历史篇

       1904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网球机构官员决定成立澳大拉西亚草地网球协会(the Australasian Lawn Tennis Association)负责筹办每年一届的澳大拉西亚锦标赛(Australasian championships)并共同组队参加戴维斯杯的比赛。
       1905年11月,首届澳大拉西亚锦标赛在墨尔本圣克尔达路(St Kilda Road)艾伯特公园(Albert Park)内的仓库老板板球场(Warehouseman's Cricket Ground)的举行。当时总共有17名男选手参赛,最后罗德尼•希斯(Rodney Heath)夺得了男单冠军。

  澳大拉西亚锦标赛最初一直是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的主要城市之间轮流举行,直到1922年新 西兰退出澳大拉西亚草地网球协会成立自己的网球协会。同年,赛事还增设了女子组和混双的比赛,玛格丽特•莫尔斯沃思(Margaret Molesworth)成为澳网历史上首位女单冠军。
      1927年,赛事更名为澳大利亚锦标赛(Australian Championships)。在1968年网球职业化后,澳网被列为四大公开赛之一,并于1969年正式更名为澳大利亚公开赛(Australian Open)。
  自从1905年举办首届比赛以来,澳网曾先后在墨尔本、悉尼、阿德莱德、布里斯班、珀斯和 新西兰等6个地方举办过。后来由于各界对比赛地点不确定的非议日渐高涨,1972年,赛事组织者决定将比赛固定在一个能够吸引最多的赞助商和观众的城市举 办。结果澳网再次回到并永久落户于其诞生之地墨尔本。接下来的16年里,澳网一直是在墨尔本库扬草地网球俱乐部(the Kooyong Lawn Tennis Club)的场地上举办的。
  1977年,澳网由通常的1月改到12月举办,使得在那一年举办了两届比赛。但由于紧邻圣诞节,赛事时间的改变并没有起到预先设想的效果,所以到了1986年,原定于年底比赛推迟到第二年1月举办。后来这一赛期一直沿用至今。
       随着赛事规模的不断扩大,库扬的场地已经不能满足比赛的要求。1988年,政府斥巨资在墨尔本中央商务区南 边的墨尔本板球场旁新建的费林德斯公园(Flinders Park)网球中心正式启用,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观众人数大幅攀升,有超过26万名观众亲临现场观看比赛,而前一年在库扬网球中心这一数据仅有14 万人。
       也正是在启用新场地后,澳网才由草地改为现在的硬地球场。
       1996年,比赛场地再次扩大,并更名为墨尔本公园。2000年,为了纪念澳大利亚网球英雄,历史上唯一一位两度实现真正的大满贯的罗德•拉沃(Rod Laver),中央球场被命名为罗德•拉沃竞技场。
       而在2003年,中央球场旁的1号球场又以澳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网球选手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Margaret Smith Court)的名字命名为玛格丽特•考特竞技场。
       澳网中央球场独特之处在于它有一个可移动的顶棚,可以根据需要在下雨或是高温等恶劣天气情况下使用。澳网和温网是四大满贯中能够在室内进行比赛的赛事。


场地篇


venuesaerialshot1.jpg

澳网公开赛的主办地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墨尔本市,墨尔本公园。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作为雷打不动的开门大满贯,球迷们总习惯把它当做一个起点,而墨尔本公园的知名度也就此深入人心。 1988年,当库扬的看台再也负荷不了球迷的热情时,澳网搬家了,搬到了当时建成不久的费林德斯公园国家网球中心里。也许,现在已经没多少人记得这个“费林德斯公园”了,因为在1996年网球中心扩建时,这处毗邻亚拉河、贴着中央商业区(CBD)东南角的绿色地标已经被冠上了一个辨识度更高的名字——墨尔本公园。

    墨尔本,墨尔本公园,这个名字里透着一份美好的祈愿,但在人们习以为常前,却也没少受白眼。“按照这种思路,是不是罗兰·加洛斯就该叫巴黎公园,温布尔登的前头至少也该被冠上伦敦……”更名之初,墨尔本人对这个“新公园”很没好感,抵触情绪可能类似于国人对“旺财”的爱恨纠葛,但渐渐地也就接受了。

    说到墨尔本公园,它的重头大戏无疑就是每年1月的澳网。这不,开门大满贯从下周一就要开打了。从库扬到墨尔本公园,澳网的场地从草地换到了硬地;从2007年到2008年,澳洲人的杰作是把主题绿色刷新为了更养眼的蓝色;至于今年,悬念则终于回到了球员身上。先别忙着历数费德勒的N种可能,在坐上看台之前,游人们其实还有不少闲事可做,譬如赏鸟、踏青。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另类象征,东京的乌鸦、北京的麻雀,墨尔本的选择则更花样繁多,布谷鸟、鹦鹉、天鹅、白鹳、红隼……较为常见就有31种鸟类,再加上为绿色环抱的公园环境,以及即将拉开大幕的澳网,墨尔本公园的魅力值将冲向最高峰。

墨尔本公园的背面,就是墨尔本板球场。

    如果说“墨尔本公园”的这个名字被寄予厚望,希望其有朝一日能成为这座城市乃至整个澳洲最闪亮的体育地标的话,那么它最强大的对手其实就在不远处——墨尔本板球场(MCG)。

    从墨尔本公园到MCG,它们之间其实只隔着几条地铁轨道,通过架设其上的人行步道,游人们可以很方便地通行。相比起网球的时令性热闹来,MCG的热度可谓年中无休,这里每年有超过90天的板球和澳式橄榄球比赛,吸引超过350万的观众。而在那间隙里,各类商业演出同样钟情于此,麦当娜就曾把她的世界巡演带去了那儿。甚至,已故教皇保罗二世在1986年出访墨尔本时,还在MCG举行了一次弥撒。当然,还有一笔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 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

    在经历风雨磨砺和多次修缮之后,MCG的奥运痕迹已被稀释得淡薄了,但那儿的确是墨尔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举办场地。那届奥运会不仅是在南半球举办的第一届奥运会,同时它也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比赛时间,11月22日至12月8日。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话,那位于MCG内的奥运博物馆可就一定不能错过了。去年3月,这处博物馆完成整修重新开放,那里不仅收藏了墨尔本奥运会的火炬,还有索普穿过的连体泳衣、田径冠军弗里曼在悉尼奥运会上穿过的速达服、澳大利亚板球史留下的宽大绿球帽。

    通过照片和影像资料等,你还能回顾奥运史上的一些经典时刻:圣火传递第一次突破15000千米大关,圣火第一次在南半球点燃。此外,博物馆内还设有板球、橄榄球、赛车等其他展区。

    MCG的每一天都很忙碌,圣诞档期的板球对抗赛会让球场沸腾,夏天的板球赛季之后,就是澳式橄榄球赛季的开始。工作人员忙碌地更新草皮,但对花了15澳元买票进场参观的游人来说,这倒是不碍事的。步入MCG的大厅,你会看到墙上挂着几排铁木合制的长椅(形状类似公园里常见的那种),那是板球场重建之前观众席上的长椅。据说之所以悬于大厅,为的就是让坐得舒坦的后来者忆苦思甜。这个说法倒是挺有意思的。

    除了大厅、看台、奥运博物馆、洗手间这些常规地点外,MCG里还“暗藏”着一个藏书达十万册的小型图书馆。不事先做点功课的话,可是会错过这个点的。图书馆里主要收藏板球和橄榄球方面的书籍。这里有一本世界上最小的关于板球的书,还有一整套被称为“板球圣经”的皮革封面板球史书,它详尽记录了板球从1611年以来,在世界各地所有比赛的胜负、规则演变,以及球员名录。

    阿尔伯特公园

    通过电视镜头或者文字描述,人们对阿尔伯特公园的第一印象往往停留在F1赛季揭幕站的了解上。但只要稍稍走近,你就会发现,这个有着150多年历史的公园已经把墨尔本的体育热情全都“囫囵”吞下了。
   阿尔伯特公园,位处墨尔本公园的南面,几步之遥的路程。

    阿尔伯特公园赛道,这条启用于1996的赛道一直担当着为F1赛季揭幕的重任(2006年例外),但除了这个硬邦邦的家伙外,公园里其实还有很多与体育相关的东西。依托于园内的阿尔伯特湖,那儿的水上俱乐部已经走过了138年,现在每到周六,便会有许多爱好者前去参加业余比赛,项目包括皮划艇和帆船。此外,园内还有一个公共高尔夫球场和6个室内体育场馆。

    F1与澳大利亚的结缘始于1985年,在阿德莱德赛道定居了11年之后,这才把举办权交接到了墨尔本。在入驻阿尔伯特公园之初,当地居民对这项高分贝的运动有些抵抗情绪,他们觉得赛车的引擎轰鸣声将惊扰园中鸟类,而且也不够环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墨尔本人还是接受了这个外来户。


从这个图上(画红圈的范围),可以清楚的看到墨尔本版球场(MCG)和阿尔伯特公园的F1环湖赛道
at4-1.jpg

场地篇


venuesaerialshot1.jpg

澳网公开赛的主办地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墨尔本市,墨尔本公园。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作为雷打不动的开门大满贯,球迷们总习惯把它当做一个起点,而墨尔本公园的知名度也就此深入人心。 1988年,当库扬的看台再也负荷不了球迷的热情时,澳网搬家了,搬到了当时建成不久的费林德斯公园国家网球中心里。也许,现在已经没多少人记得这个“费林德斯公园”了,因为在1996年网球中心扩建时,这处毗邻亚拉河、贴着中央商业区(CBD)东南角的绿色地标已经被冠上了一个辨识度更高的名字——墨尔本公园。

    墨尔本,墨尔本公园,这个名字里透着一份美好的祈愿,但在人们习以为常前,却也没少受白眼。“按照这种思路,是不是罗兰·加洛斯就该叫巴黎公园,温布尔登的前头至少也该被冠上伦敦……”更名之初,墨尔本人对这个“新公园”很没好感,抵触情绪可能类似于国人对“旺财”的爱恨纠葛,但渐渐地也就接受了。

    说到墨尔本公园,它的重头大戏无疑就是每年1月的澳网。这不,开门大满贯从下周一就要开打了。从库扬到墨尔本公园,澳网的场地从草地换到了硬地;从2007年到2008年,澳洲人的杰作是把主题绿色刷新为了更养眼的蓝色;至于今年,悬念则终于回到了球员身上。先别忙着历数费德勒的N种可能,在坐上看台之前,游人们其实还有不少闲事可做,譬如赏鸟、踏青。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另类象征,东京的乌鸦、北京的麻雀,墨尔本的选择则更花样繁多,布谷鸟、鹦鹉、天鹅、白鹳、红隼……较为常见就有31种鸟类,再加上为绿色环抱的公园环境,以及即将拉开大幕的澳网,墨尔本公园的魅力值将冲向最高峰。

墨尔本公园的背面,就是墨尔本板球场。

    如果说“墨尔本公园”的这个名字被寄予厚望,希望其有朝一日能成为这座城市乃至整个澳洲最闪亮的体育地标的话,那么它最强大的对手其实就在不远处——墨尔本板球场(MCG)。

    从墨尔本公园到MCG,它们之间其实只隔着几条地铁轨道,通过架设其上的人行步道,游人们可以很方便地通行。相比起网球的时令性热闹来,MCG的热度可谓年中无休,这里每年有超过90天的板球和澳式橄榄球比赛,吸引超过350万的观众。而在那间隙里,各类商业演出同样钟情于此,麦当娜就曾把她的世界巡演带去了那儿。甚至,已故教皇保罗二世在1986年出访墨尔本时,还在MCG举行了一次弥撒。当然,还有一笔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 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

    在经历风雨磨砺和多次修缮之后,MCG的奥运痕迹已被稀释得淡薄了,但那儿的确是墨尔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举办场地。那届奥运会不仅是在南半球举办的第一届奥运会,同时它也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比赛时间,11月22日至12月8日。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话,那位于MCG内的奥运博物馆可就一定不能错过了。去年3月,这处博物馆完成整修重新开放,那里不仅收藏了墨尔本奥运会的火炬,还有索普穿过的连体泳衣、田径冠军弗里曼在悉尼奥运会上穿过的速达服、澳大利亚板球史留下的宽大绿球帽。

    通过照片和影像资料等,你还能回顾奥运史上的一些经典时刻:圣火传递第一次突破15000千米大关,圣火第一次在南半球点燃。此外,博物馆内还设有板球、橄榄球、赛车等其他展区。

    MCG的每一天都很忙碌,圣诞档期的板球对抗赛会让球场沸腾,夏天的板球赛季之后,就是澳式橄榄球赛季的开始。工作人员忙碌地更新草皮,但对花了15澳元买票进场参观的游人来说,这倒是不碍事的。步入MCG的大厅,你会看到墙上挂着几排铁木合制的长椅(形状类似公园里常见的那种),那是板球场重建之前观众席上的长椅。据说之所以悬于大厅,为的就是让坐得舒坦的后来者忆苦思甜。这个说法倒是挺有意思的。

    除了大厅、看台、奥运博物馆、洗手间这些常规地点外,MCG里还“暗藏”着一个藏书达十万册的小型图书馆。不事先做点功课的话,可是会错过这个点的。图书馆里主要收藏板球和橄榄球方面的书籍。这里有一本世界上最小的关于板球的书,还有一整套被称为“板球圣经”的皮革封面板球史书,它详尽记录了板球从1611年以来,在世界各地所有比赛的胜负、规则演变,以及球员名录。

    阿尔伯特公园

    通过电视镜头或者文字描述,人们对阿尔伯特公园的第一印象往往停留在F1赛季揭幕站的了解上。但只要稍稍走近,你就会发现,这个有着150多年历史的公园已经把墨尔本的体育热情全都“囫囵”吞下了。
   阿尔伯特公园,位处墨尔本公园的南面,几步之遥的路程。

    阿尔伯特公园赛道,这条启用于1996的赛道一直担当着为F1赛季揭幕的重任(2006年例外),但除了这个硬邦邦的家伙外,公园里其实还有很多与体育相关的东西。依托于园内的阿尔伯特湖,那儿的水上俱乐部已经走过了138年,现在每到周六,便会有许多爱好者前去参加业余比赛,项目包括皮划艇和帆船。此外,园内还有一个公共高尔夫球场和6个室内体育场馆。

    F1与澳大利亚的结缘始于1985年,在阿德莱德赛道定居了11年之后,这才把举办权交接到了墨尔本。在入驻阿尔伯特公园之初,当地居民对这项高分贝的运动有些抵抗情绪,他们觉得赛车的引擎轰鸣声将惊扰园中鸟类,而且也不够环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墨尔本人还是接受了这个外来户。


从这个图上(画红圈的范围),可以清楚的看到墨尔本版球场(MCG)和阿尔伯特公园的F1环湖赛道
at4-1.jpg


球馆篇


鸟瞰墨尔本公园


venuesaerialshot.jpg

f_grounds.jpg

罗德·拉沃尔球馆(Rod Laver Arena)

老鹰乐队2005墨尔本演唱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罗德·拉沃竞技场(Rod Laver Arena)是一座位于澳洲维多利亚州墨尔本的一座大型网球竞技场,亦是四大满贯之一的澳洲网球公开赛现时的主要举办场地之一。1992年1月,为了纪念两次赢得大满贯的著名网球运动员罗德·拉沃,球场被正式命名为罗德·拉沃竞技场,作为墨尔本公园网球中心的一部分,球场竣工于1988年,最高可容纳14,820名观众同事观看赛事,为世界上上座率最高的网球场地之一。每年亦吸引了大约1500万的游客参观访问。

罗德·拉沃竞技场具有高度的现代科技技术,拥有可伸缩式的屋顶,在天气恶劣的状况下或是夜晚,球场的屋顶通常会遮掩天空,令球场成为一座半室内场地,保护运动员以及观众不受到任何影响。球场亦有装备鹰眼系统,可以准许运动员,特别是网球运动员来使用这一个系统进行更加公正的比赛。球场于2007年曾计划更换硬质地板,这一举措令比赛的风格更加贴近于另外一个大满贯赛事美国网球公开赛。[2]球场位于墨尔本公园网球中心的中央,除了进行最为著名的澳洲网球公开赛外,亦被用来进行室内越野摩托车比赛,音乐会,现场演唱会,2003年开始世界摔角娱乐亦开始在此举办,此外每年亦有许多知名的芭蕾舞节目在此表演。

2007年世界游泳锦标赛在搭建有临时游泳池的罗德·拉沃竞技场进行,游泳池被临时命名为前澳洲游泳名将的名字,Susie O'Neill泳池。此外,罗德·拉沃竞技场亦被作为2000年世界冠军摔角赛的场地以及2006年英联邦运动会的体操比赛场地。

Rod_laver_arena_by_night.jpg


rod_laver_arena.jpg

laverarena.jpg

Rodlaver Arena,Mel.jpg

australia open 016.JPG

australia open 009.JPG

01457338.jpg

罗德拉沃尔球场.jpg


Hisense  Arena

2008年7月21日,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中心的澳网赛事体育馆——沃达丰体育馆更名为“海信体育馆”,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在发达国家以企业名称命名体育场馆,同时也结束了以往在澳大利亚市场只有日韩企业大手笔赞助体育的历史。
这一冠名合作将维持6年。海信将为此次冠名花费数百万美金,墨尔本奥林匹克公园将为海信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包括场馆LOGO更新、更换场馆外路标、网站宣传、VIP客户等等。
海信体育馆由墨尔本奥林匹克公园管理委员会管理,始建于2000年。在这里举行过篮球、体操、网球等各种体育赛事。5月份这里刚刚结束的澳大利亚体操锦标赛暨奥运选拔赛,诞生出澳大利亚体操国家队。该体育馆也是墨尔本当地多家体育俱乐部的主场,每年承办 100多场大型音乐会。香港歌手张学友就在这里成功举办了大型演唱会。

海信球馆也是一座带有顶棚的球场,确保比赛不受天气影响。



海信体育馆.jpg



球馆篇


鸟瞰墨尔本公园


venuesaerialshot.jpg

f_grounds.jpg

罗德·拉沃尔球馆(Rod Laver Arena)

老鹰乐队2005墨尔本演唱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罗德·拉沃竞技场(Rod Laver Arena)是一座位于澳洲维多利亚州墨尔本的一座大型网球竞技场,亦是四大满贯之一的澳洲网球公开赛现时的主要举办场地之一。1992年1月,为了纪念两次赢得大满贯的著名网球运动员罗德·拉沃,球场被正式命名为罗德·拉沃竞技场,作为墨尔本公园网球中心的一部分,球场竣工于1988年,最高可容纳14,820名观众同事观看赛事,为世界上上座率最高的网球场地之一。每年亦吸引了大约1500万的游客参观访问。

罗德·拉沃竞技场具有高度的现代科技技术,拥有可伸缩式的屋顶,在天气恶劣的状况下或是夜晚,球场的屋顶通常会遮掩天空,令球场成为一座半室内场地,保护运动员以及观众不受到任何影响。球场亦有装备鹰眼系统,可以准许运动员,特别是网球运动员来使用这一个系统进行更加公正的比赛。球场于2007年曾计划更换硬质地板,这一举措令比赛的风格更加贴近于另外一个大满贯赛事美国网球公开赛。[2]球场位于墨尔本公园网球中心的中央,除了进行最为著名的澳洲网球公开赛外,亦被用来进行室内越野摩托车比赛,音乐会,现场演唱会,2003年开始世界摔角娱乐亦开始在此举办,此外每年亦有许多知名的芭蕾舞节目在此表演。

2007年世界游泳锦标赛在搭建有临时游泳池的罗德·拉沃竞技场进行,游泳池被临时命名为前澳洲游泳名将的名字,Susie O'Neill泳池。此外,罗德·拉沃竞技场亦被作为2000年世界冠军摔角赛的场地以及2006年英联邦运动会的体操比赛场地。

Rod_laver_arena_by_night.jpg


rod_laver_arena.jpg

laverarena.jpg

Rodlaver Arena,Mel.jpg

australia open 016.JPG

australia open 009.JPG

01457338.jpg

罗德拉沃尔球场.jpg


Hisense  Arena

2008年7月21日,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中心的澳网赛事体育馆——沃达丰体育馆更名为“海信体育馆”,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在发达国家以企业名称命名体育场馆,同时也结束了以往在澳大利亚市场只有日韩企业大手笔赞助体育的历史。
这一冠名合作将维持6年。海信将为此次冠名花费数百万美金,墨尔本奥林匹克公园将为海信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包括场馆LOGO更新、更换场馆外路标、网站宣传、VIP客户等等。
海信体育馆由墨尔本奥林匹克公园管理委员会管理,始建于2000年。在这里举行过篮球、体操、网球等各种体育赛事。5月份这里刚刚结束的澳大利亚体操锦标赛暨奥运选拔赛,诞生出澳大利亚体操国家队。该体育馆也是墨尔本当地多家体育俱乐部的主场,每年承办 100多场大型音乐会。香港歌手张学友就在这里成功举办了大型演唱会。

海信球馆也是一座带有顶棚的球场,确保比赛不受天气影响。



海信体育馆.jpg



纪录篇

最年轻的冠军:

男子单打:肯·罗斯沃尔(1953年,18岁零2个月)
女子单打:玛蒂娜·辛吉斯(1997年,16岁零3个月)
男子双打:卢·霍德 (1953年,18岁零2个月)
女子双打:米里亚娜·卢西奇(1998年,15岁10个月)
混合双打:维纳斯·威廉斯(1998年,17岁零7个月)

最年长的冠军:

男子单打:肯·罗斯沃尔(1972年,37岁零2个月)
女子单打:西尔玛·隆(1954年,35岁零8个月)
男子双打:诺曼·布鲁克(1924年,46岁零2个月)
女子双打:西尔玛·隆(1956年,37岁零7个月)

卫冕时间最长的单打冠军:

男子单打:罗伊·爱默森(5次,1963-1967)
女子单打:玛格丽特·史密斯(7次,1960-1966)

卫冕时间最长的双打冠军:

男子双打:艾德里安·奎斯特(10次,1935-1950)
女子双打:马丁娜·纳芙拉蒂洛娃和帕姆·施赖弗(7次,1983-1989)

1925年以来男子选手中夺冠的一些纪录:

    * 总夺冠次数最多

    阿德里安·奎斯特(Adrian Quist)(澳大利亚),13次

    * 单打夺冠次数最多

    罗伊·爱默生(Roy Emerson)(澳大利亚),6次

    * 蝉联单打冠军次数最多

    罗伊·爱默生(Roy Emerson)(澳大利亚),5次(1963年-1967年)

    * 双打夺冠次数最多

    阿德里安·奎斯特(Adrian Quist)(澳大利亚),10次

1925年以来女子选手中夺冠的一些纪录:

    * 总夺冠次数最多

    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Margaret Smith Court)(澳大利亚),21次

    * 单打夺冠次数最多

    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Margaret Smith Court)(澳大利亚),11次

    * 蝉联单打冠军次数最多

    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Margaret Smith Court)(澳大利亚),7次(1960年-1966年)

    * 双打夺冠次数最多

    西尔玛·隆(Thelma Long)(澳大利亚),12次

三冠王(单打,双打,混合双打):

男子:约翰·豪克斯(1926年)、吉恩·博罗特拉(1928)、杰克·克劳弗(1932)。
女子:达芙妮·阿克赫斯特(1925年、1928年和1929年)、南希·温·博尔顿(1940年、1947年和1948年)、西尔玛·隆(1952年)、玛格丽特·史密斯(1963年)。

曾获得青少年组单打冠军的澳网单打冠军:

男子:杰克·克劳弗、维维安·麦格拉斯、艾德里安·奎斯特、约翰·布鲁门维奇、迪尼·佩尔斯、弗兰克·塞奇曼、肯·马格利哥、肯·罗斯沃尔、卢·霍德、罗德·拉韦尔、约翰·纽科姆和斯特凡·埃德博格。 女子:琼·哈蒂根、艾米丽·韦斯科特、西尔玛·隆、贝里尔·彭罗斯、玛丽·卡特·赖塔诺、凯利·里德、伊凡·考利和克里斯·欧尼尔。

左手单打冠军:

男子:贺瑞斯·赖斯(1907年)、诺曼·布鲁克斯(1911年)、约翰· 约翰·豪克斯 (1926年)、茂文·罗斯(1954)、罗德·拉韦尔 (1960年、1962年和1969年)、吉米·康纳斯(1974)、吉耶尔姆·维拉斯(1978年12月和1979)、罗斯科·坦纳(1977年)、皮蒂·柯达(1998)。
女子:马丁娜·纳芙拉蒂洛娃(1981年、1983年和1985年)、莫尼卡·塞莱斯 (1991年、1992年、1993年和1996年)。

最初与最后一次夺冠时间间隔最长的单打冠军:

男子:肯·罗斯沃尔(20年、1953年至1972年)。
女子:南希·温·博尔顿(15年、1937年至1951年)。

把对手剃光头的选手:

男子:共有6人打出3局6:0 的比分,他们是:詹姆士·安德森(1925年,第1轮)、佛瑞德·佩里(1935年,四分之一决赛)、约翰·布鲁门维奇(1949年,第1轮)、尼尔·弗罗斯(1953年,第1轮)、马丁·马利根(1960年,第1轮)、理查德·拉塞尔(1966年,第1轮)。
女子:共有13人打出两局6:0 的比分,其中玛丽·皮尔斯2次、玛格丽特·考特4次、温迪·特布尔3次。

非种子选手的冠军:

男子:马克·爱默森(1976年)
女子:克莉斯·欧尼尔(1978年)

仅在国外夺冠的澳大利亚选手:

7位曾在国外获得大满贯却在家乡未能夺冠的澳大利亚选手:尼尔·弗罗斯:3次在澳大利亚获亚军,在英国温布尔登和美国夺冠;佛瑞德·斯托勒:2次在澳大利亚获亚军,在法国和美国夺冠;马尔·安德森:2次在澳大利亚获亚军,在美国夺冠;托尼·罗奇:在澳大利亚只进入半决赛,在法国夺冠;莱斯利·特纳·博里:2次在澳大利亚获亚军,在法国夺冠;帕特·卡西:2次在澳大利亚获亚军,在英国温布尔登夺冠;帕特·拉弗特:在澳大利亚只进入半决赛,在美国夺冠。

轶闻趣事

约翰· 纽科姆在1973年获得澳网冠军前共获得了3个温布尔登冠军和1个美国网球公开赛冠军。

罗伊·格默尔(1921年男单冠军),他是唯一一个在澳大利亚出生却没有参加戴维斯杯的冠军。

1998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见证了5个凭外卡参赛而获得冠军中的2位选手,他们是女双的玛蒂娜·辛吉斯和米里亚娜·卢西奇,以及混双的贾斯廷·吉美尔斯托布和维纳斯·威廉斯。

纪录篇

最年轻的冠军:

男子单打:肯·罗斯沃尔(1953年,18岁零2个月)
女子单打:玛蒂娜·辛吉斯(1997年,16岁零3个月)
男子双打:卢·霍德 (1953年,18岁零2个月)
女子双打:米里亚娜·卢西奇(1998年,15岁10个月)
混合双打:维纳斯·威廉斯(1998年,17岁零7个月)

最年长的冠军:

男子单打:肯·罗斯沃尔(1972年,37岁零2个月)
女子单打:西尔玛·隆(1954年,35岁零8个月)
男子双打:诺曼·布鲁克(1924年,46岁零2个月)
女子双打:西尔玛·隆(1956年,37岁零7个月)

卫冕时间最长的单打冠军:

男子单打:罗伊·爱默森(5次,1963-1967)
女子单打:玛格丽特·史密斯(7次,1960-1966)

卫冕时间最长的双打冠军:

男子双打:艾德里安·奎斯特(10次,1935-1950)
女子双打:马丁娜·纳芙拉蒂洛娃和帕姆·施赖弗(7次,1983-1989)

1925年以来男子选手中夺冠的一些纪录:

    * 总夺冠次数最多

    阿德里安·奎斯特(Adrian Quist)(澳大利亚),13次

    * 单打夺冠次数最多

    罗伊·爱默生(Roy Emerson)(澳大利亚),6次

    * 蝉联单打冠军次数最多

    罗伊·爱默生(Roy Emerson)(澳大利亚),5次(1963年-1967年)

    * 双打夺冠次数最多

    阿德里安·奎斯特(Adrian Quist)(澳大利亚),10次

1925年以来女子选手中夺冠的一些纪录:

    * 总夺冠次数最多

    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Margaret Smith Court)(澳大利亚),21次

    * 单打夺冠次数最多

    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Margaret Smith Court)(澳大利亚),11次

    * 蝉联单打冠军次数最多

    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Margaret Smith Court)(澳大利亚),7次(1960年-1966年)

    * 双打夺冠次数最多

    西尔玛·隆(Thelma Long)(澳大利亚),12次

三冠王(单打,双打,混合双打):

男子:约翰·豪克斯(1926年)、吉恩·博罗特拉(1928)、杰克·克劳弗(1932)。
女子:达芙妮·阿克赫斯特(1925年、1928年和1929年)、南希·温·博尔顿(1940年、1947年和1948年)、西尔玛·隆(1952年)、玛格丽特·史密斯(1963年)。

曾获得青少年组单打冠军的澳网单打冠军:

男子:杰克·克劳弗、维维安·麦格拉斯、艾德里安·奎斯特、约翰·布鲁门维奇、迪尼·佩尔斯、弗兰克·塞奇曼、肯·马格利哥、肯·罗斯沃尔、卢·霍德、罗德·拉韦尔、约翰·纽科姆和斯特凡·埃德博格。 女子:琼·哈蒂根、艾米丽·韦斯科特、西尔玛·隆、贝里尔·彭罗斯、玛丽·卡特·赖塔诺、凯利·里德、伊凡·考利和克里斯·欧尼尔。

左手单打冠军:

男子:贺瑞斯·赖斯(1907年)、诺曼·布鲁克斯(1911年)、约翰· 约翰·豪克斯 (1926年)、茂文·罗斯(1954)、罗德·拉韦尔 (1960年、1962年和1969年)、吉米·康纳斯(1974)、吉耶尔姆·维拉斯(1978年12月和1979)、罗斯科·坦纳(1977年)、皮蒂·柯达(1998)。
女子:马丁娜·纳芙拉蒂洛娃(1981年、1983年和1985年)、莫尼卡·塞莱斯 (1991年、1992年、1993年和1996年)。

最初与最后一次夺冠时间间隔最长的单打冠军:

男子:肯·罗斯沃尔(20年、1953年至1972年)。
女子:南希·温·博尔顿(15年、1937年至1951年)。

把对手剃光头的选手:

男子:共有6人打出3局6:0 的比分,他们是:詹姆士·安德森(1925年,第1轮)、佛瑞德·佩里(1935年,四分之一决赛)、约翰·布鲁门维奇(1949年,第1轮)、尼尔·弗罗斯(1953年,第1轮)、马丁·马利根(1960年,第1轮)、理查德·拉塞尔(1966年,第1轮)。
女子:共有13人打出两局6:0 的比分,其中玛丽·皮尔斯2次、玛格丽特·考特4次、温迪·特布尔3次。

非种子选手的冠军:

男子:马克·爱默森(1976年)
女子:克莉斯·欧尼尔(1978年)

仅在国外夺冠的澳大利亚选手:

7位曾在国外获得大满贯却在家乡未能夺冠的澳大利亚选手:尼尔·弗罗斯:3次在澳大利亚获亚军,在英国温布尔登和美国夺冠;佛瑞德·斯托勒:2次在澳大利亚获亚军,在法国和美国夺冠;马尔·安德森:2次在澳大利亚获亚军,在美国夺冠;托尼·罗奇:在澳大利亚只进入半决赛,在法国夺冠;莱斯利·特纳·博里:2次在澳大利亚获亚军,在法国夺冠;帕特·卡西:2次在澳大利亚获亚军,在英国温布尔登夺冠;帕特·拉弗特:在澳大利亚只进入半决赛,在美国夺冠。

轶闻趣事

约翰· 纽科姆在1973年获得澳网冠军前共获得了3个温布尔登冠军和1个美国网球公开赛冠军。

罗伊·格默尔(1921年男单冠军),他是唯一一个在澳大利亚出生却没有参加戴维斯杯的冠军。

1998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见证了5个凭外卡参赛而获得冠军中的2位选手,他们是女双的玛蒂娜·辛吉斯和米里亚娜·卢西奇,以及混双的贾斯廷·吉美尔斯托布和维纳斯·威廉斯。


数字篇

     1:2009的澳网,纳达尔战胜费德勒夺冠,第一次夺得了澳网冠军,这也是他首个硬地大满贯冠军,纳达尔也成为首个夺得澳网的西班牙球员,与此同时,当时排名世界第一的纳达尔也征服了所有类型的球场。

     2: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在新西兰举行过两次。

     5: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有5座城市曾举办过澳网。

     6:澳大利亚人罗伊-爱默生保持着男单冠军的纪录,他一共获得过六次冠军。

     7:1960年-1966年之间,澳大利亚传奇选手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共蝉联了七次单打冠军。

     9:在新的赛制被引入澳网之前,澳网一共进行了9届。

     10:1906年,仅有10位选手参加澳网比赛争夺冠军。

     20:直至2008年,澳网更换比赛场地材质,使用了一种名为Plexicushion的球速更快的场地将取代原有的场地Rebound Ace,这种场地也与美网赛场更加接近。Rebound Ace是著名的AV Syntec公司的代表产品,并从1988年起成为澳网正式比赛用地,一共在澳网使用了20年。

     50:澳网期间,部分中心球场内的温度高达50度。

     60:澳网的电视观众中亚洲观众约占60%。

     68:每届澳网,共有68场轮椅组的比赛。2002年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增加轮椅项目,从而成为第一个举办残疾人网球比赛的大满贯赛事。

     194:澳网女子选手发球时的最高时速是194千米/小时,这个纪录是由美国选手威廉姆斯姐妹所创造。

     231:澳网男子选手发球时的最高时速是231千米/小时,美国选手邓特在2006年创造了这一惊人纪录。

     314:20009年澳网半决赛中,纳达尔经历五盘大战战胜了沃达斯科,这场史诗般的比赛耗时314分钟,也一举成为澳网史上历时最长的鏖战。

     1905:作为四大公开赛之一,澳网创办于1905年,是大满贯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澳网最早称为澳大利亚冠军锦标赛,1927年更名为澳大利亚冠军锦标赛,直到1969年才更名为澳大利亚公开赛,从而正式成为四大满贯的赛事之一。

     1908:1908年,美国人亚历山大成为了首个获得澳网冠军的非东道主选手。

     1976:1976年是澳洲人最后一次在本土夺冠,在此之后澳洲人5次决赛之旅均遭败绩。

     1922:在澳网最初的17年里,比赛只是男人们的天下,直到1922年,随着女选手的加盟,澳网比赛才真正意义上走向了完整。

     1969:在1968年网球职业化后,澳网被列为四大公开赛之一,并于1969年正式更名为澳大利亚公开赛。

     2005:澳网度过了其百年生日。不过这是历史上第93届比赛,其中因为两次世界大战停办了8年,1977年举办了2届,而1986年又停办了1年。百年澳网的比赛总奖金达到创纪录的1910万澳元,其中男女单打冠军奖金为120万澳元。

     2007:鹰眼系统在2007年的澳网比赛中首次亮相。

     4000:每届澳网平均使用球的数量。

     5000:1988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斥资5000万美元在墨尔本公园建成一座具有20世纪先进设施的网球中心,可容纳15000名观众在现场观看比赛。澳网就此落户墨尔本公园。中心球场的天花板由两块各重350吨的水泥板组成,如比赛时下雨,这两块由电脑控制的天花板可在20分钟里使球场从露天转为室内。

     62,885:2008年澳网观众日均是62,885人,这也创造了所有大满贯赛事观众数量之最。

     164,416:2006年澳网观众共吃掉了164,416个冰激凌。

     1,197,739:澳网单打冠军的奖金数是1,197,739美元。

     2.1亿:澳网每年为维多利亚政府带来2.1亿澳币的经济收入,提供3760个全职工作机会。

数字篇

     1:2009的澳网,纳达尔战胜费德勒夺冠,第一次夺得了澳网冠军,这也是他首个硬地大满贯冠军,纳达尔也成为首个夺得澳网的西班牙球员,与此同时,当时排名世界第一的纳达尔也征服了所有类型的球场。

     2: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在新西兰举行过两次。

     5: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有5座城市曾举办过澳网。

     6:澳大利亚人罗伊-爱默生保持着男单冠军的纪录,他一共获得过六次冠军。

     7:1960年-1966年之间,澳大利亚传奇选手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共蝉联了七次单打冠军。

     9:在新的赛制被引入澳网之前,澳网一共进行了9届。

     10:1906年,仅有10位选手参加澳网比赛争夺冠军。

     20:直至2008年,澳网更换比赛场地材质,使用了一种名为Plexicushion的球速更快的场地将取代原有的场地Rebound Ace,这种场地也与美网赛场更加接近。Rebound Ace是著名的AV Syntec公司的代表产品,并从1988年起成为澳网正式比赛用地,一共在澳网使用了20年。

     50:澳网期间,部分中心球场内的温度高达50度。

     60:澳网的电视观众中亚洲观众约占60%。

     68:每届澳网,共有68场轮椅组的比赛。2002年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增加轮椅项目,从而成为第一个举办残疾人网球比赛的大满贯赛事。

     194:澳网女子选手发球时的最高时速是194千米/小时,这个纪录是由美国选手威廉姆斯姐妹所创造。

     231:澳网男子选手发球时的最高时速是231千米/小时,美国选手邓特在2006年创造了这一惊人纪录。

     314:20009年澳网半决赛中,纳达尔经历五盘大战战胜了沃达斯科,这场史诗般的比赛耗时314分钟,也一举成为澳网史上历时最长的鏖战。

     1905:作为四大公开赛之一,澳网创办于1905年,是大满贯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澳网最早称为澳大利亚冠军锦标赛,1927年更名为澳大利亚冠军锦标赛,直到1969年才更名为澳大利亚公开赛,从而正式成为四大满贯的赛事之一。

     1908:1908年,美国人亚历山大成为了首个获得澳网冠军的非东道主选手。

     1976:1976年是澳洲人最后一次在本土夺冠,在此之后澳洲人5次决赛之旅均遭败绩。

     1922:在澳网最初的17年里,比赛只是男人们的天下,直到1922年,随着女选手的加盟,澳网比赛才真正意义上走向了完整。

     1969:在1968年网球职业化后,澳网被列为四大公开赛之一,并于1969年正式更名为澳大利亚公开赛。

     2005:澳网度过了其百年生日。不过这是历史上第93届比赛,其中因为两次世界大战停办了8年,1977年举办了2届,而1986年又停办了1年。百年澳网的比赛总奖金达到创纪录的1910万澳元,其中男女单打冠军奖金为120万澳元。

     2007:鹰眼系统在2007年的澳网比赛中首次亮相。

     4000:每届澳网平均使用球的数量。

     5000:1988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斥资5000万美元在墨尔本公园建成一座具有20世纪先进设施的网球中心,可容纳15000名观众在现场观看比赛。澳网就此落户墨尔本公园。中心球场的天花板由两块各重350吨的水泥板组成,如比赛时下雨,这两块由电脑控制的天花板可在20分钟里使球场从露天转为室内。

     62,885:2008年澳网观众日均是62,885人,这也创造了所有大满贯赛事观众数量之最。

     164,416:2006年澳网观众共吃掉了164,416个冰激凌。

     1,197,739:澳网单打冠军的奖金数是1,197,739美元。

     2.1亿:澳网每年为维多利亚政府带来2.1亿澳币的经济收入,提供3760个全职工作机会。


2011男子单打签表(战报板)

1区.jpg2区.jpg3区.jpg4区.jpg

2011男子单打签表(战报板)

1区.jpg2区.jpg3区.jpg4区.jpg


女子签表及战报表

女子签表及战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