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旧事--1958年,台军妄图以导弹猎捕大陆战机 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9:18:31


  ■1958年金门炮战期间,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曾爆发过激烈的温州空战,台军使用美制响尾蛇导弹攻击了解放军战机。随着相关档案解密,当年美国向台当局援助响尾蛇导弹的“明星计划”已不再是“不能说的秘密”。

  1958年9月17日,台湾岛内媒体受邀到桃园空军基地,参观因金门炮战紧急进驻的美国空军F-104A战机。这批F-104A配备有响尾蛇导弹,这也是岛内媒体首次见到该款导弹。当时的媒体这样描述响尾蛇导弹:“飞弹长约7英尺(合2.13米)左右,直径5英尺(合1.52米)左右,弹体涂成灰白色。神奇的是,当F-104A追逐一架敌机并射出响尾蛇飞弹时,敌机尾管喷射出的‘热气’,可以引导飞弹射中目标。敌机只要遇上它,就休想躲掉。”

  当时岛内媒体不知道的是,美军直接援助台军的响尾蛇导弹已于8月18日运抵新竹。此前台海已出现紧张局势,大陆和台湾地区进行的“7·29空战”让台军损失两架F-84G,接着又发生“8·7晋江空战”,规模逐渐扩大的空战促使美军高层决定提供响尾蛇导弹,以确保台军的战斗力。
  为了在战术上达成奇袭效果,台空军推行严格的保密措施,特地将接收美援响尾蛇导弹的行动称为“七星演习”,台空军在相关公文中都把响尾蛇导弹和相关装备统称为“明星装备”,响尾蛇导弹代名为“明星武器”。
  第一个接收响尾蛇导弹的是台空军第2战斗机大队,该大队首批受训的飞行员共8名,于9月10日完成训练,平均每名飞行员都进行4次模拟导弹锁定目标训练,即只从耳机中听到锁定信号声,并未发射实弹。与此同时,该大队有20架F-86F战机完成响尾蛇导弹发射架的装配工作,其中15架完成试飞。为加快换装进程,台空军其他大队也派遣人员前往第2大队学习取经。


  1958年9月24日,台空军第2、5、11大队前所未有地实施战术兵器试验,300架飞机分三批飞离桃园机场,多路进入厦门、东山、南澳、温州等地,重点对大陆沿海各海军基地进行强行侵入。其中,台空军第6大队照相侦察中队作战官杨世驹少校驾驶的RF-84侦察机飞往浙江方向,他的后面还有台空军18架F-86掩护,它们多半都携带了响尾蛇导弹。
  据沈卫平所著《金门大战》一书披露,当天上午9时6分,驻浙江的解放军海航2师雷达站发现杨世驹的RF-84沿惯常侦察航线出动,遂按照反侦察机预案,令5团的8架米格-15、6团的8架米格-17F分两批出动拦截。9时31分,5团大队在洞头上空1.3万米高度发现4架F-86,目标看见米格机飞来也不上前迎战,而是一圈一圈地往海边挪动,待米格机接近至10千米左右,才不慌不忙地右转出海,之后也不远去,仍在那里拉磨似地兜圈子。很显然,这批台军战机企图引诱米格-15出海,再等沿沙埕海岸北上的一路F-86从其侧后迂回合击。
  这时,海航2师告知5团机群“坚决不入海作战,迅速回航温州空域”,目的是把敌人拖回大陆上空再打。于是,米格-15机群返航,在温州以南30千米处开始右转弯;当飞机刚刚恢复水平飞行,解放军3号机飞行员张崇德突然看见4号僚机王自重左右摇摆了几下,高度突然急剧下降,当时空中并无敌情,事后战友分析王自重的飞机可能发生机械或者驾驶故障。
  张崇德按下机头,跟踪莫名其妙跌落的4号机,连连呼叫:“4号,发生什么情况?”“4号,注意排除故障!”“4号,救不了就跳伞!”但是4号机飞行员王自重始终不回应。张崇德也没有救援良策,于是在嘱咐完毕后,自己拉起机头去追赶编队。后来,海航2师与地方民兵在温州以南地区展开拉网式调查,结果发现炸碎的4号机和响尾蛇空空导弹残骸,还找到几枚未炸的弹体。
  据当时在温州疗养的解放军某炮艇许艇长回忆,9时45分左右,确有飞机在空中穿梭数次,有人说看见两架追一架,又有说7—8架搅成一团,听到多次连续炮声,并看见空中似有航炮发出的烟团,以后听到两声巨响,类似打雷,空中迸发起两道浓烟许久不散。综合各方面情况大致可以推断,4号王自重排除故障后,单机与台军机群遭遇,双方进行了长达5分钟的激烈空战,最后不幸被导弹击中牺牲。
  由于这是世界空战史上首次使用空空导弹的战例,中国大陆认为这绝不仅仅是一件新式武器被应用到战场,而是美国军事干预台海的明确信号。9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新华社电讯稿《美国侵略者指使蒋机使用响尾蛇导弹》,随文还刊登5幅响尾蛇导弹残骸照片。
  有意思的是,尽管台空军在“9·24空战”中讨得战术便宜,但他们在此战后却停止对大陆的大规模空中攻势,因为解放军空军拥有足够的实力进行消耗,而台空军的家底已坚持不了多久。

  响尾蛇导弹在“9·24空战”中的表现也震动了遥远的苏联,苏联援华军事总顾问阿尔希波夫是最先得到消息的人,他从解放军同事那里了解到,战斗中,有几枚响尾蛇导弹在发射后没有爆炸,落在温州农田里,被农民发现后交给解放军。
  阿尔希波夫的消息引起莫斯科的高度兴趣,因为苏联的空空导弹技术非常落后,刚刚提供给米格-19PM战斗机使用的K-5空空导弹根本无法与响尾蛇媲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直接向北京发出请求,并以增加对华供应R-2中程弹道导弹资料为代价,最终向中方讨得一枚构造较为完整的响尾蛇导弹。
  如今,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仍珍藏着“9·24空战”中遗留的响尾蛇导弹,但它们只剩下一副空壳,内部设备和炸药早已被中苏专家拿去研究了。

摘自《上海译报》 王菁普/文

  ■1958年金门炮战期间,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曾爆发过激烈的温州空战,台军使用美制响尾蛇导弹攻击了解放军战机。随着相关档案解密,当年美国向台当局援助响尾蛇导弹的“明星计划”已不再是“不能说的秘密”。

  1958年9月17日,台湾岛内媒体受邀到桃园空军基地,参观因金门炮战紧急进驻的美国空军F-104A战机。这批F-104A配备有响尾蛇导弹,这也是岛内媒体首次见到该款导弹。当时的媒体这样描述响尾蛇导弹:“飞弹长约7英尺(合2.13米)左右,直径5英尺(合1.52米)左右,弹体涂成灰白色。神奇的是,当F-104A追逐一架敌机并射出响尾蛇飞弹时,敌机尾管喷射出的‘热气’,可以引导飞弹射中目标。敌机只要遇上它,就休想躲掉。”

  当时岛内媒体不知道的是,美军直接援助台军的响尾蛇导弹已于8月18日运抵新竹。此前台海已出现紧张局势,大陆和台湾地区进行的“7·29空战”让台军损失两架F-84G,接着又发生“8·7晋江空战”,规模逐渐扩大的空战促使美军高层决定提供响尾蛇导弹,以确保台军的战斗力。
  为了在战术上达成奇袭效果,台空军推行严格的保密措施,特地将接收美援响尾蛇导弹的行动称为“七星演习”,台空军在相关公文中都把响尾蛇导弹和相关装备统称为“明星装备”,响尾蛇导弹代名为“明星武器”。
  第一个接收响尾蛇导弹的是台空军第2战斗机大队,该大队首批受训的飞行员共8名,于9月10日完成训练,平均每名飞行员都进行4次模拟导弹锁定目标训练,即只从耳机中听到锁定信号声,并未发射实弹。与此同时,该大队有20架F-86F战机完成响尾蛇导弹发射架的装配工作,其中15架完成试飞。为加快换装进程,台空军其他大队也派遣人员前往第2大队学习取经。


  1958年9月24日,台空军第2、5、11大队前所未有地实施战术兵器试验,300架飞机分三批飞离桃园机场,多路进入厦门、东山、南澳、温州等地,重点对大陆沿海各海军基地进行强行侵入。其中,台空军第6大队照相侦察中队作战官杨世驹少校驾驶的RF-84侦察机飞往浙江方向,他的后面还有台空军18架F-86掩护,它们多半都携带了响尾蛇导弹。
  据沈卫平所著《金门大战》一书披露,当天上午9时6分,驻浙江的解放军海航2师雷达站发现杨世驹的RF-84沿惯常侦察航线出动,遂按照反侦察机预案,令5团的8架米格-15、6团的8架米格-17F分两批出动拦截。9时31分,5团大队在洞头上空1.3万米高度发现4架F-86,目标看见米格机飞来也不上前迎战,而是一圈一圈地往海边挪动,待米格机接近至10千米左右,才不慌不忙地右转出海,之后也不远去,仍在那里拉磨似地兜圈子。很显然,这批台军战机企图引诱米格-15出海,再等沿沙埕海岸北上的一路F-86从其侧后迂回合击。
  这时,海航2师告知5团机群“坚决不入海作战,迅速回航温州空域”,目的是把敌人拖回大陆上空再打。于是,米格-15机群返航,在温州以南30千米处开始右转弯;当飞机刚刚恢复水平飞行,解放军3号机飞行员张崇德突然看见4号僚机王自重左右摇摆了几下,高度突然急剧下降,当时空中并无敌情,事后战友分析王自重的飞机可能发生机械或者驾驶故障。
  张崇德按下机头,跟踪莫名其妙跌落的4号机,连连呼叫:“4号,发生什么情况?”“4号,注意排除故障!”“4号,救不了就跳伞!”但是4号机飞行员王自重始终不回应。张崇德也没有救援良策,于是在嘱咐完毕后,自己拉起机头去追赶编队。后来,海航2师与地方民兵在温州以南地区展开拉网式调查,结果发现炸碎的4号机和响尾蛇空空导弹残骸,还找到几枚未炸的弹体。
  据当时在温州疗养的解放军某炮艇许艇长回忆,9时45分左右,确有飞机在空中穿梭数次,有人说看见两架追一架,又有说7—8架搅成一团,听到多次连续炮声,并看见空中似有航炮发出的烟团,以后听到两声巨响,类似打雷,空中迸发起两道浓烟许久不散。综合各方面情况大致可以推断,4号王自重排除故障后,单机与台军机群遭遇,双方进行了长达5分钟的激烈空战,最后不幸被导弹击中牺牲。
  由于这是世界空战史上首次使用空空导弹的战例,中国大陆认为这绝不仅仅是一件新式武器被应用到战场,而是美国军事干预台海的明确信号。9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新华社电讯稿《美国侵略者指使蒋机使用响尾蛇导弹》,随文还刊登5幅响尾蛇导弹残骸照片。
  有意思的是,尽管台空军在“9·24空战”中讨得战术便宜,但他们在此战后却停止对大陆的大规模空中攻势,因为解放军空军拥有足够的实力进行消耗,而台空军的家底已坚持不了多久。

  响尾蛇导弹在“9·24空战”中的表现也震动了遥远的苏联,苏联援华军事总顾问阿尔希波夫是最先得到消息的人,他从解放军同事那里了解到,战斗中,有几枚响尾蛇导弹在发射后没有爆炸,落在温州农田里,被农民发现后交给解放军。
  阿尔希波夫的消息引起莫斯科的高度兴趣,因为苏联的空空导弹技术非常落后,刚刚提供给米格-19PM战斗机使用的K-5空空导弹根本无法与响尾蛇媲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直接向北京发出请求,并以增加对华供应R-2中程弹道导弹资料为代价,最终向中方讨得一枚构造较为完整的响尾蛇导弹。
  如今,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仍珍藏着“9·24空战”中遗留的响尾蛇导弹,但它们只剩下一副空壳,内部设备和炸药早已被中苏专家拿去研究了。

摘自《上海译报》 王菁普/文
直径1.52米应该是带弹翼的数据吧,要不然那就是高八尺,体宽也是八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