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略谈邓尼茨与【狼群绞杀战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9:56:28


1943年1月30日,反对雷德尔“巡洋战术”理论的卡尔.邓尼茨接替了德国海军总司令的职务。邓尼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担任潜艇艇长,指挥单独潜艇在黑海和地中海作战,他对潜艇作战情有独钟。

*邓尼茨在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时指出,德国海军使用潜艇出没于大洋,赋予潜艇袭击敌舰和破坏海上运输线的进攻性作战任务,因为德国作为二等海军国家,海军兵力有限,难以夺取和巩固制海权,没有强大的水面舰队去攻击敌国海军的主力舰队,因而运用潜艇就可以在未取得制海权的条件下对敌国的交通线构成威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人已经有过成功运用潜艇袭击的先河了。1914年9月5日,德国潜艇在近英格兰的苏格兰海岸圣阿不思海岬,击沉了英国的一艘巡洋舰,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潜艇成功的攻击。9月22日,德国潜艇又在胡夫登浅海击沉了英国三艘装甲巡洋舰,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潜艇攻击水面舰艇取得的最大战果。

值得留意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潜艇总是单独行动,单独出发,单独巡逻,单独寻找猎物,单独攻击,单独对抗反潜兵力。虽然德国潜艇在战争中取得巨大战绩,但来自协约国实施护航对策以来,潜艇战便不成其为破坏海上交通的决定性因素。协约国的大批运输船队,外围有强有力的各类军舰进行护航,单独巡逻的潜艇即便能击沉几艘商船,但对于整个船队来说,仍无关紧要,仍然浩浩荡荡地在海上行驶,将作战物资饿生活必需品源源不断地运送到目的地。显然可见,潜艇对付整批运输船队的正确方法,只能集中使用潜艇进行攻击。

1943年1月30日,反对雷德尔“巡洋战术”理论的卡尔.邓尼茨接替了德国海军总司令的职务。邓尼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担任潜艇艇长,指挥单独潜艇在黑海和地中海作战,他对潜艇作战情有独钟。

*邓尼茨在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时指出,德国海军使用潜艇出没于大洋,赋予潜艇袭击敌舰和破坏海上运输线的进攻性作战任务,因为德国作为二等海军国家,海军兵力有限,难以夺取和巩固制海权,没有强大的水面舰队去攻击敌国海军的主力舰队,因而运用潜艇就可以在未取得制海权的条件下对敌国的交通线构成威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人已经有过成功运用潜艇袭击的先河了。1914年9月5日,德国潜艇在近英格兰的苏格兰海岸圣阿不思海岬,击沉了英国的一艘巡洋舰,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潜艇成功的攻击。9月22日,德国潜艇又在胡夫登浅海击沉了英国三艘装甲巡洋舰,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潜艇攻击水面舰艇取得的最大战果。

值得留意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潜艇总是单独行动,单独出发,单独巡逻,单独寻找猎物,单独攻击,单独对抗反潜兵力。虽然德国潜艇在战争中取得巨大战绩,但来自协约国实施护航对策以来,潜艇战便不成其为破坏海上交通的决定性因素。协约国的大批运输船队,外围有强有力的各类军舰进行护航,单独巡逻的潜艇即便能击沉几艘商船,但对于整个船队来说,仍无关紧要,仍然浩浩荡荡地在海上行驶,将作战物资饿生活必需品源源不断地运送到目的地。显然可见,潜艇对付整批运输船队的正确方法,只能集中使用潜艇进行攻击。
冰糖再临人间
488位粉丝
2楼

1938年,邓尼茨就明确的提出,由于由于德国废除了1935年的英德海军协定,英德两国之间存在着紧张状况和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因此,他向海军部 提出建议:“在和平情况下,先以一个支队的潜艇配置于海外,如此可以闪击敌人的重要交通线。”为此,德国海军所面临的根本任务根据迅速建造大批潜艇的要求,立即加速推进扩军规划。

邓尼茨还在给海军部的备忘录中说道:“用现有的潜艇,加上以现行建造规划为基础的可能的扩充力量还不能说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或则能以相对的压力施加与英国,或则对英国的关键性的补给线施与决定性的打击,我们相信只能给予英国运输队一系列的麻烦罢了。”因此,“应拟定一个紧急计划以保证建造最大可能数目的潜艇,一切可能的手段,正常和不正常的,都必须用来使潜艇部队达到能实现其基本的职能,即从军事上打败英国人。”【节选自《邓尼茨回忆录节选。关于德国潜艇战方面》邓尼茨著】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海军调整了装备建设计划,对潜艇建造重新做了安排,明显提高了潜艇所占的比重。但由于战争的提前爆发,德国在开战前时只拥有57艘潜艇,而在邓尼茨看来,德国至少需要300艘潜艇,才能彻底摧垮英国的海上交通线。由于潜艇数量少且受各种限制,邓尼茨没有把很大的希望寄托在航运破坏上,而是致力于英国海岸附近,港口附近与海运交汇处区域附近进行潜艇攻击。德国潜艇在开战前的分部海域;波罗的海基地10艘;北海基地15艘;北海海域6艘;大西洋海域18艘。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在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当英国向德国宣战仅仅12小时,德国潜艇“U-30”号在爱尔兰的大西洋海域用鱼雷击沉了英国远洋客轮“雅典娜”号。而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明文规定:在无任何警告的情况下,不允许潜艇袭击客轮和商船。
邓尼茨以“袭击敌国武装商船”为借口回答德国元首的询问。希特勒于是下令开禁,同意德国潜艇对“敌国所以商船一经发现即予以击沉”。德国违背了《伦敦海军条约》,就揭开了一场无限制的潜艇战。9月14日,执行反潜巡洋舰的英国“皇家方舟”号,在苏格兰海岸以西的赫布里底群岛被德国潜艇“U-29”号击沉。三天之后,英国航空母舰“无畏”号在爱尔兰附近的海域巡航时,又被“U-29”号击沉。一个月后,德国潜艇“U-47”号潜入苏格兰北部奥克尼群岛的斯卡帕湾,击沉英国海军战列舰“皇家橡树”号。接着,邓尼茨决定对直布罗陀海峡的航运实施打击。大西洋潜艇群出动,分批向爱尔兰西南的作战区进发,并在西班牙、葡萄牙海岸一带活动,搜寻来往于大西洋西北航线的英国运输船。

至1939年末,德国潜艇击沉英国商船114艘,其中有护航舰队保护的运输船5.800艘商船只被击沉了12艘,而没有护航的零星商船就有102艘被击沉。同时,邓尼茨的潜艇有9艘藏入海底,1943年5月19日邓尼茨的小儿子彼得(U-954 的值班驾驶员)在北大西洋罹难。1944年5月,他的另一个儿子克劳斯,在英国沿岸侦察盟军进攻准备迹 象的一艘侦察舰上被打死。当副官报告这一消息时,邓尼茨一言未发,继续伏案工作。

*邓尼茨认为,德国潜艇战虽然取得一定的战果,但潜艇的零星袭击作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不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他不主张把潜艇零零星星的散开在广阔的区域里,德国潜艇部队的目标一定是找到运输队并运用现有少数潜艇集中力量予以英国人沉重的打击。

因为在公海上要找到运输队并非简单的事情,所以邓尼茨决定德国潜艇部队作战必须集中于英国海上交通运输线交叉区域,即英国西南部和直布罗陀海峡附近。如选择英国西南部,有利方面在近便,而不利方面在于英国的基地多,巡逻甚为严密。如选择直布罗陀海峡,不利之点在于远离德国本土,但从德国出发的潜艇航线与商船航线相交,并且直布罗陀海峡是商船航线集中的交点,而英国对直布罗陀海峡的侦查和巡逻,只能来自直布罗陀港和北非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港,因而德国潜艇便于在出击的中途有所收获。
邓尼茨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直摸索运用潜艇进行攻击的战术。1935年,邓尼茨担任德国海军第一个潜艇部队的指挥官时,创造了潜艇群战术。邓尼茨很形象的把这种群体战胜比喻成“狼群战术”。就像野狼群捕食一样,数只潜艇乃至数十只潜艇组成一个群体,对英国的护航运输队进行集中攻击。

“狼群战术”包含一系列的运动,类似水面战术编队的方式进行,旨在发现敌人踪迹,与敌保持接触,以凹形弧阵包围运输队,然后召唤整个编队实施集中攻击。1937年,邓尼茨在波罗的海第一次举行大规模演习,检验“狼群战术”的攻击力量。1938年,邓尼茨又在北海组织了同等规模的“狼群战术”进攻演习。1939年,邓尼茨出任德国潜艇部队的司令后,又亲自在北大西洋伊比利亚半岛与比斯开湾之间举行了大规模的“狼群战术”的临战演习,以大西洋为海战战场成功地实施了以指挥与编组、搜索敌运输队、结集潜艇、进行突然攻击等一系列战术动作为内容的合群战术演习,最终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制胜原则奠定了基础。

1940年夏,邓尼茨正式开始组织“狼群战术”的潜艇合作战。邓尼茨竭力主张潜艇战,不仅因为他本人具有娴熟的潜艇作战经验,而是因为英国独霸北海的制海权。开战以后,英国在挪威海南部,设得兰群岛、奥克尼群岛对北海实施远程封锁,同时在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阻拦德国舰艇南下,德国舰艇进出北海具有巨大的危险性。

1940年6月,德国潜艇以法国的港口为基地,在英国西南海域击沉了英国商船58艘,从而开创了潜艇战的“快乐时光”的秋收序幕。7月,邓尼茨坐镇法国西北部的洛里昂潜艇基地,亲自指挥大西洋潜艇群在苏格兰以西罗卡尔海滩进行了“狼群战术”潜艇战。当一艘德国潜艇发现英国护航运输队时,并不急于进攻,而是隐蔽在水下跟踪,将护航运输队的编队,航向,航速等重要数据,向坐镇洛里昂的邓尼茨汇报。邓尼茨指挥潜艇群进行合围,先击沉或打跑护航舰艇,尔后消灭运输队。
邓尼茨又连续几次出击英国的护航运输队,取得了极大的成果。在采用“狼群战术”潜艇战的四个月,邓尼茨的大西洋潜艇群共击沉英国商船217艘。同时,德国也损失了6艘潜艇,在罗卡尔海滩附近游猎的前提只有6艘。当邓尼茨发现德国潜艇的补充数量赶不上损失数量时,他决定尽量避免与英国护航运输队周旋,而尽可能去袭击独立航向的单只商船。


1941年春,邓尼茨再一次组织大规模的“狼群战术”潜艇战,对加拿大东南角新斯科尔半岛的哈里法斯克港起航至英国的全程护航运输队进行昼夜追杀。但是,这次“狼群战术”潜艇群作战中,邓尼茨却痛失了“U-47”“U-99”“U-100”号三艘王牌潜艇。邓尼茨不得不暂时放弃对海运频繁的北大西洋航向实施“狼群战术”潜艇战,开始采用“吨位战”。

所谓的“吨位战”,就是这样一种观念,当敌国的某一海域的护航力量明显增强的时候,德国潜艇的攻击可能获利甚丰,但德国潜艇也可能遭到重大损失,因此德国潜艇集中于敌国防御力薄弱的海域,这样就可以较小的代价击沉敌国商船更多的吨位。

邓尼茨估计,德国潜艇每个月平均击沉敌国70万吨的商船,就可以使敌国舰船损失数量明显超过新造的舰船数量,进而逐渐扼杀敌国的战争经济。据统计,德国潜艇在大西洋航线,1939年的后四个月,击沉商船114艘,约合4.2万吨,平均每一个1万吨;1940年击沉商船462艘,约合14.5万吨,平均每个月18万吨;1941年前10个月(后2个月基本停止行动),击沉商船365艘,约合190.7万吨,平均每个月19万吨;1942年,击沉商船1,038艘,约合575.4万吨,平均每个月48万吨。
德国大西洋潜艇群的“吨位战”虽然没有达邓尼茨所预期的目标,但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战果。据统计,英国新造舰船仅仅能补充损失舰船的45%,英国进口物资下降到战前的42%,英国的海上运输交通线面临重大的威胁。邓尼茨开展的“吨位战”集中力量打击同盟国海上运输薄弱的海域,也就是缺乏护航舰艇且航空力量所不能及的海域,被称为“黑坑”。

这样,潜艇作战的范围不断向西扩大,据统计1942年,德国潜艇在米国东海岸附近击沉商船85艘,约合53.5万吨;在墨西哥击沉商船65艘,约合31万吨;在加勒比海击沉运输船131艘,约合70.2万吨;在巴西海域击沉商船12艘,约合9,3万吨。

米国海军对方德国潜艇的袭击,先是采用派飞机和水面舰艇在海上搜索和巡逻的办法,基本没有什么效果,后来采用了飞机和水面舰队护航系统后才,才逐渐缓解了潜艇的威胁,与此同时,邓尼茨决定将潜艇攻击的重点转向中大西洋,袭击那些缺乏严密掩护的运输船队。

1943年1月,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召开了同盟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就如何对付邓尼茨潜艇战进行了战略部署。会议一致同意,“同盟国的首要任务是联合起来击败德国的潜艇战”。随后,同盟国又在华盛顿召开了大西洋运输队会议,对保卫大西洋运输线的任务作了分工;英国和加拿大负责对北大西洋运输船队的护航;米国负责中大西洋运输队的护航(从加拿大东南角新斯科舍半岛的哈利法克斯港以南的港口前往地中海和南大西洋的连锁运输舰队)。

同盟国采取统一协调作战的方法胡,德国潜艇击沉的数量在逐渐下降。1943年前十个月,共击沉运输船317艘,约合186吨,平均每个月19万吨,比1942年下降了29万吨。从1943年11月到1945年5月,19个月在大西洋击沉商船135艘,约合70.8万吨,平均每月不足4万吨。同时,德国潜艇的损失数量却从1942年的平均每月损失约7艘上升为1943年到1945年平均每月损失约22艘,与同期德国新建造的潜艇每个月数量相当。这样,大西洋争夺战的形式和性质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同盟国由护航防御转变成“诱杀战术”,歼灭“狼群”的进攻作战,德国由以“狼群战术”绞杀同盟国生命线的潜艇战术转变成了反“潜艇”的防御作战。
对此,邓尼茨毫不掩饰的说:“在战争的目前阶段,必须首先考虑的不是战争的胜利,而是潜艇和潜艇艇员的生存问题。”【选自《大海战》尼米兹.波特著】1943年,由于米国的参战,德国潜艇在北大西洋海域的活动逐渐减少,至1944年德国潜艇基本被赶出了北大西洋,德国潜艇唯一可以活动的地区仅限于印度洋,并且也是冒着极大的危险,往往是由来无回。德国派往这些海域的45艘潜艇,有34艘被击沉,其中多数并不是在战争中丧失的,而是在途中被击毁的。

邓尼茨由潜艇部队司令升任海军总司令后,视野大开,开始通过战争全局,超越了以往狭隘的潜艇战观念,全面调动海军兵力进行积极作战。但是,由于英国掌握着大西洋,北海,地中海等海战场的制海权,德国水面舰队力量薄弱,邓尼茨只好运用得心应手的潜艇群绞杀同盟国的生命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国拥有潜艇57艘,战争期间新建造潜艇1,118艘。虽然从1943年开始德国潜艇损失数量剧增,但新造数量总体上略高于损失数量。1943年,新造船292艘,损失237艘;1944年,新造船283艘,损失238艘;1945年,新造船59艘,损失145艘。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潜艇虽然损失了781艘,特别是战争后期,在同盟国的护航舰队、水面舰队及航空兵的联合打击下,邓尼茨无法将潜艇战继续下去,他本人也遗憾的说:“我承认潜艇战已经彻底失败了。”但潜艇一直是德国最得力和最有效的作战工具。难怪英国首先丘吉尔说:“战争中唯独使我真正害怕的是德国潜艇的威胁。”【选自《大海战》尼米兹.波特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