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建成以后,是不是清朝皇帝的主要办公地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6:39:06
最近看一个圆明园的纪录片,里面讲康熙皇帝最早也是在故宫里面起居办公,但是他嫌这里冬天冷夏天热,就下令建了圆明园,建设工作一直到乾隆年间才算彻底完成。
圆明园里面有山有水,景色要比故宫好得多,而且因为有大面积的水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这里的小气候,因此居住条件要比故宫好很多吧?
最近央视10套的探索节目也说乾隆皇帝基本是在这里起居的。想起来以前上中学时的语文课本,有写故宫的文章,说从雍正皇帝到清朝末年的西太后,他们一般都住在养心殿里面,在里面办公起居的。圆明园和故宫,到底哪个更重要呢?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圆明园1860年被焚以后,西太后年间有没有重建?最近看一个圆明园的纪录片,里面讲康熙皇帝最早也是在故宫里面起居办公,但是他嫌这里冬天冷夏天热,就下令建了圆明园,建设工作一直到乾隆年间才算彻底完成。
圆明园里面有山有水,景色要比故宫好得多,而且因为有大面积的水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这里的小气候,因此居住条件要比故宫好很多吧?
最近央视10套的探索节目也说乾隆皇帝基本是在这里起居的。想起来以前上中学时的语文课本,有写故宫的文章,说从雍正皇帝到清朝末年的西太后,他们一般都住在养心殿里面,在里面办公起居的。圆明园和故宫,到底哪个更重要呢?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圆明园1860年被焚以后,西太后年间有没有重建?
圆明园一般是夏天避暑吧。
worker2006 发表于 2010-12-5 19:23

楼主,请允许我给你说说圆明园。
清朝的圆明园和现在的圆明园遗址和英法联军烧掉的不是一个概念。
康熙修建的是“畅春园”。然后,他的大部分时间就在那里了,并且最终死在那里。康熙把办公地点般的畅春园,王宫大臣也就齐刷刷的在海淀置房产了。雍亲王置的就是圆明园,当然开始叫牡丹台。在畅春园北。雍正即位后,跟他爹一样常驻海淀,并且大修圆明园。这个圆明园就是清朝的圆明园。再后来到了嘉庆为止,在圆明园东又修建了长春园和万春园。我们总能看到的圆明园遗址里的西洋楼残景就来自长春园而不是圆明园。万春园又叫绮春园。为了便于管理清朝将此三园合称“圆明三园”,这个圆明三园就是现在的圆明园遗址公园。但是且慢,在圆明园以西还有个清漪园。清漪园、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畅春园这是五个园子,统统地被英法联军烧了,所以我总是说,火烧圆明园的提法欠妥。慈禧回到北京后,废了畅春园,现在的畅春园原址上是北大清华部分校舍。这老太太集中力量修复了清漪园,改名“颐和园”,入住。八国联军进京又烧杀抢掠一番。慈禧二次回北京后,放弃了重修圆明三园的计划。任其荒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圆明三园就连砖头也没几块了。
如有不对的地方望斧正,毕竟圆明园是不可以说错的。
四库全书一个有七部,分为北四阁和南三阁。北边的分别在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避暑山庄和圆明园。这四个地方很有趣,但并不是什么春夏秋冬的宫殿。清朝的皇帝其实是以北京故宫来作为国家中枢,举行国家级活动。沈阳故宫是老家,总要回去看看,并且是统治东北的中心。避暑山庄并不是主要避暑,木兰围猎也还在其次,主要是联络蒙古,要知道清朝前中期,蒙古人的活动和统治的地方包括外蒙、内蒙、青海、西藏和新疆。所以,承德有蒙藏办公室的作用。倒是圆明园(具体说是西郊宫殿群)才是清朝皇帝的生活办公区。
SeaBrown 发表于 2010-12-5 22:07

其实据说就颐和园重修的水平也比原来下降不少...
SeaBrown 发表于 2010-12-5 22:19

其实当时还不止这些,还包括现在哈萨克,图瓦,贝加尔湖周围很大的一块地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清灭准噶尔,而是清和俄瓜分准噶尔...我们现在的提法当然是说康雍乾都在北方边界上作出让步,这些条约只是基本平等,有些还是有待商榷,不少人甚至说康熙,盛世割地,雍正割得更多...其实这只是现在我们站在蒙古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的立场上来看的,从满清统治者来看,它当然属于外族,在占这些地方的时候,偶们吃肉,留了点儿剩汤剩水给俄国而已,算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了

不好意思,一不留神,打这么多,别是给楼主歪楼了吧...
圆明园是真可惜了,要是留到现在真是不可想象
看过纪录片,感觉搞得太奢侈了!
侨情,人明朝皇帝住故宫怎么没说冬冷夏热来着。就你娇气。
worker2006 发表于 2010-12-5 19:23

圆明园重要

兼回答2楼

一般到冬至前夕才回宫,元旦一过即返园,正月十五和正月十九(燕九)在圆明园山高水长放花炮,场面极其豪华



同治年间曾试图重修圆明园
1860年之后圆明三园残存建筑:

圆明园:
廓然大公(双鹤斋)(圆明园四十景)
紫碧山房(圆明园四十景)
蓬岛瑶台(圆明园四十景)
鱼跃鸢飞(圆明园四十景)
课农轩(原属圆明园四十景当中的北远山村)
慎修思永和知过堂(原属圆明园四十景当中的濂溪乐处)
春雨轩和杏花村(原属圆明园四十景当中的杏花春馆)
顺木天(八方亭)
文昌阁(万方安和景区)
魁星楼(安佑宫景区)
林渊锦镜
藏舟坞
三孔闸



长春园:
海岳开襟
思永斋多宝琉璃塔
西洋楼景区各建筑(已过火)、雕像、喷泉
七孔闸
大东门



绮春园:
大宫门
正觉寺
庄严法界
蔚藻堂
河神庙
惠济祠



同治年间重建的:
圆明园:大宫门、出入贤良门及左右朝房、正大光明殿、安佑宫
(均只差上梁工程)

万春园(绮春园):天地一家春、清夏堂



以上全部建筑(两座水闸及绮春园大宫门、正觉寺除外)均毁于八国联军时期




慈禧及光绪出逃后,当地土匪地痞、以及土著旗营纷纷进入圆明三园,将蓬岛瑶台、海岳开襟、廓然大公等残留下来的完整景区建筑,连同同治年间已经复建的圆明园大宫门、正大光明殿、安佑宫等殿堂,以及各处零星分散的亭台馆阁、木桥等等,统统锯断柱子,然后用大绳拉倒。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交易旺盛。圆明园残存部分,西路多毁于精捷营,北路多毁于河北黄营,长春园多毁于白旗大小营,尤其是镶白旗小营恶棍。

长春园海岳开襟为水中孤岛,1860年时由于英法联军先焚毁了园中船只,因此幸免于难(圆明园福海中的蓬岛瑶台也是一样)。光绪年间慈禧还曾多次到此游幸,并建木板桥一座。由于土匪扬言要拆除此处,因此该处太监首领杨四率领四名守护太监,园户首领周德海率领十名园户,共同防护此处。但是精捷营正白、正黄两营拆匪头目却扬言准于九月七日来拆海岳开襟。于是杨四和周德海等人连忙将木板桥拆去中部一段,并且堆积树枝和沙袋,沙袋后架设大抬枪,并从熙春园(今清华大学内)请来六名快枪手共同防护。九月七日夜间,拆匪果然前来,发现桥板被拆,于是向岛上喊话,责令搭上桥板,否则打过去之后休想活命。之后海岳开襟守护人员与上百名拆匪交火,击毙十余人,其余人逃亡西山。当年农历十月湖水结冰之后,海岳开襟守护人员恐怕敌匪前来报复,于是纷纷辞职。此消息被附近的镶白旗小营首领获知,于是在十月十四日率六十多人占领海岳开襟,存放在岛上殿宇当中的大量陈设箱子被撬开,其中的大量珍宝被一夜抢空;接着搬运岛上的笨重硬木家具,搬运了三日夜。最后将殿宇柱子锯断,用绳子拉倒,将木材劫运了十余日。绮春园大宫门(新宫门)由成府村团练首领率两百多人、七十多支快枪保护,土匪要来拆除此处,谈判破裂后与其发生交战,成府村团练攻入三旗营房,拆匪投降,立誓永不拆除新宫门,这才保存下来。

除了拆毁殿宇外,当地土匪又砍伐园内所有珍贵花木,就地挖窑烧炭。绮春园河神庙西边的一大片黄柏林就是这时被砍伐殆尽的,海岳开襟附近的松柏大树也被砍伐一空。圆明园的大小树木基本上被砍伐干净,只有西北角花神庙的一棵大杨树,拆匪举斧欲砍时忽然倒地猝死,众匪大惧,以此树为树神,挂红灯笼祭祀,这才残留下来(大跃进时期被砍伐用来炼钢)。

此外,西洋楼的全部铜铸物品(十二生肖兽首、十犬逐鹿、猴打伞、大水法喷水狮子头等铜雕,及养雀笼铜网、水车房铜管、铜活)也是这一时期被洗劫的,长春园多宝琉璃塔也毁于此时
民国及日据时期是“石劫”,主要是军阀富商拆运园内各处遗址上的太湖石、北太湖石、青片石、黄石,拆运西洋楼遗址雕塑建筑,用于点缀自家园林。此外颐和园事务所当时靠出售圆明园残物过日子,空车进去,随便装满意车东西(不许砍树),出门交一块钱。圆明园里的方砖、条石、屋瓦、虎皮石围墙、地下的柏木钉、铜管等等,都在此时被挖掘殆尽。园内各处汉白玉台基被砸碎,成为碾米作坊用的白砂粒。

50年代初有计划以圆明园遗址为中科院植物园所在地,可惜没能实现。如果当时园子被植物园占用,则大跃进直至文革当中的“土劫”、“水劫”应该可以得免

圆明园毁园还耕的过程是从日占时期开始的,但当时平山填湖数量极少,主要是土著园户后代利用平地种粮,开垦面积也不大。1949年之后毁园情况加剧。长春园七孔闸、运料门、圆明园三孔闸、绮春园五孔石桥等建筑遗迹均毁于50年代以后。三年饥荒时期人口大量流入,大规模地平山、填湖、造地、砍树、拆遗址、盖房子,修建了公社一级的马场、养猪场、养鸡场、养鸭场、大型的面包厂、海淀区供销社的土产部、印刷装订厂、机械修造厂、民兵打靶场等等。绮春园西南部的绿满轩和畅和堂两处水中岛屿就是北大的老师“挂职锻炼”学农种田时平毁的,先向水中抛入大量假山石,然后再把岛上的土山全部拆平垫入水中,最后造出了一块面积不大的农田。后来干脆动用了推土机,长春园西部与福海东部残存的圆明园最后一小片杏花林,花神庙一带最后残留的一些杏花春雨、碧潭云影之类自然野景的小景区,都在大跃进时期被当地生产队彻底平毁
明宫每年用冰一百(一)十三万四千余斤,康熙时为三万一千余斤
同学 发表于 2010-12-6 11:27

参考玉泉山例

得国之初,香山为劳动大学,玉泉山为中央军委,颐和园为中央党校,均停止对游人开放

玉泉山至今仍不对公众开放,颐和园东边的自得园和升平署至今仍为中央党校南院

圆明园不烧,也许会被定为国务院所在地

不过到时候老百姓也许可以去中海和南海公园游玩了(如果不被北京市政府占用的话)

以圆明园-海淀-三里河-玉渊潭为南北轴心建设新北京,则北京城墙也许也能保住了:D:D

楼主,请允许我给你说说圆明园。
清朝的圆明园和现在的圆明园遗址和英法联军烧掉的不是一个概念。
康熙修建的是“畅春园”。然后,他的大部分时间就在那里了,并且最终死在那里。康熙把办公地点般的畅春园,王宫大臣也就齐刷刷的在海淀置房产了。雍亲王置的就是圆明园,当然开始叫牡丹台。在畅春园北。雍正即位后,跟他爹一样常驻海淀,并且大修圆明园。这个圆明园就是清朝的圆明园。再后来到了嘉庆为止,在圆明园东又修建了长春园和万春园。我们总能看到的圆明园遗址里的西洋楼残景就来自长春园而不是圆明园。万春园又叫绮春园。为了便于管理清朝将此三园合称“圆明三园”,这个圆明三园就是现在的圆明园遗址公园。但是且慢,在圆明园以西还有个清漪园。清漪园、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畅春园这是五个园子,统统地被英法联军烧了,所以我总是说,火烧圆明园的提法欠妥。慈禧回到北京后,废了畅春园,现在的畅春园原址上是北大清华部分校舍。这老太太集中力量修复了清漪园,改名“颐和园”,入住。八国联军进京又烧杀抢掠一番。慈禧二次回北京后,放弃了重修圆明三园的计划。任其荒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圆明三园就连砖头也没几块了。
如有不对的地方望斧正,毕竟圆明园是不可以说错的。
SeaBrown 发表于 2010-12-5 22:07



圆明园始建于雍正朝,当时已有题名二十八景,实有三十余景

乾隆扩建至四十景

长春园为乾隆时兴建,预定为太上皇退位后居住之所,以含经堂建筑群为核心

绮春园主体是康、雍时期怡亲王的交辉园,乾隆三十五年收回,成为御园,并且并入大学士傅垣的春和园。嘉庆朝扩建,并入了庄敬公主的含晖园(乾隆时曾并入绮春园、嘉庆初年赐庄敬公主,嘉庆十六年公主死后收回)和成亲王的西爽村花园。万春园是同治十二年慈禧下令重建时改的名字

长春园东南有熙春园,原为皇亲赐园,乾隆三十二年收为御园,属圆明园管辖,与长春园之间有复道相连。道光时分为两园,西半部赐皇四子(咸丰),改名近春园,东半部赐皇弟绵恺(惇亲王,后由道光第五子继嗣),仍名熙春园,咸丰即位后因不可独享御园之名而改名清华园

绮春园之南为春熙院,也是御园。最早为明朝米万钟的勺园,康熙时为弘雅园,北半部在乾隆时改名淑春园。在乾隆四十五年收为御园,改名春熙院,归圆明园。春熙院的东北部在嘉庆时期分赐庄静公主(非庄敬公主),改名镜春园,西北部划给皇五子绵愉,改名鸣鹤园。春熙院的南半部(北大未名湖、石舫一带)后来由乾隆赐予和珅,改回淑春园原名,嘉庆时没收,改赐给睿亲王,名为墨尔根园。至于弘雅园的南半部则改为集贤院,是大臣值宿休息和招待外国使臣的国宾馆

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熙春园和春熙院统归圆明园管事大臣管辖,合称为圆明园五园。但囊括五园的时间很短,后来嘉庆、道光将其中的两园分赐皇亲,就仍只剩下了圆明三园





英法联军焚烧的包括圆明三园、畅春园及附属的西花园、澄怀园(翰林花园)、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等等,均为御园

圆明园周围的镜春园、鸣鹤园、近春园、清华园等王公园林在此时未被焚毁(蔚秀园除外)。同治年间重修圆明园时,还曾拆毁近春园等处的残余建筑以获取木料。鸣鹤园为惠亲王绵愉后人居住,在清亡后被徐世昌“借用”,徐拆除其中建筑运回自己老家盖花园。内务府怕西郊其余各园林遭到同样命运,将各园园契分赐给各王公作为私产(载涛得朗润园、载沣得蔚秀园、载振得承泽园等等),多数王公在经济来源中断后把园子卖给燕京大学作为校园使用
楼主,请允许我给你说说圆明园。
清朝的圆明园和现在的圆明园遗址和英法联军烧掉的不是一个概念。
康熙修建的是“畅春园”。然后,他的大部分时间就在那里了,并且最终死在那里。康熙把办公地点般的畅春园,王宫大臣也就齐刷刷的在海淀置房产了。雍亲王置的就是圆明园,当然开始叫牡丹台。在畅春园北。雍正即位后,跟他爹一样常驻海淀,并且大修圆明园。这个圆明园就是清朝的圆明园。再后来到了嘉庆为止,在圆明园东又修建了长春园和万春园。我们总能看到的圆明园遗址里的西洋楼残景就来自长春园而不是圆明园。万春园又叫绮春园。为了便于管理清朝将此三园合称“圆明三园”,这个圆明三园就是现在的圆明园遗址公园。但是且慢,在圆明园以西还有个清漪园。清漪园、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畅春园这是五个园子,统统地被英法联军烧了,所以我总是说,火烧圆明园的提法欠妥。慈禧回到北京后,废了畅春园,现在的畅春园原址上是北大清华部分校舍。这老太太集中力量修复了清漪园,改名“颐和园”,入住。八国联军进京又烧杀抢掠一番。慈禧二次回北京后,放弃了重修圆明三园的计划。任其荒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圆明三园就连砖头也没几块了。
如有不对的地方望斧正,毕竟圆明园是不可以说错的。
SeaBrown 发表于 2010-12-5 22:07



圆明园始建于雍正朝,当时已有题名二十八景,实有三十余景

乾隆扩建至四十景

长春园为乾隆时兴建,预定为太上皇退位后居住之所,以含经堂建筑群为核心

绮春园主体是康、雍时期怡亲王的交辉园,乾隆三十五年收回,成为御园,并且并入大学士傅垣的春和园。嘉庆朝扩建,并入了庄敬公主的含晖园(乾隆时曾并入绮春园、嘉庆初年赐庄敬公主,嘉庆十六年公主死后收回)和成亲王的西爽村花园。万春园是同治十二年慈禧下令重建时改的名字

长春园东南有熙春园,原为皇亲赐园,乾隆三十二年收为御园,属圆明园管辖,与长春园之间有复道相连。道光时分为两园,西半部赐皇四子(咸丰),改名近春园,东半部赐皇弟绵恺(惇亲王,后由道光第五子继嗣),仍名熙春园,咸丰即位后因不可独享御园之名而改名清华园

绮春园之南为春熙院,也是御园。最早为明朝米万钟的勺园,康熙时为弘雅园,北半部在乾隆时改名淑春园。在乾隆四十五年收为御园,改名春熙院,归圆明园。春熙院的东北部在嘉庆时期分赐庄静公主(非庄敬公主),改名镜春园,西北部划给皇五子绵愉,改名鸣鹤园。春熙院的南半部(北大未名湖、石舫一带)后来由乾隆赐予和珅,改回淑春园原名,嘉庆时没收,改赐给睿亲王,名为墨尔根园。至于弘雅园的南半部则改为集贤院,是大臣值宿休息和招待外国使臣的国宾馆

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熙春园和春熙院统归圆明园管事大臣管辖,合称为圆明园五园。但囊括五园的时间很短,后来嘉庆、道光将其中的两园分赐皇亲,就仍只剩下了圆明三园





英法联军焚烧的包括圆明三园、畅春园及附属的西花园、澄怀园(翰林花园)、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等等,均为御园

圆明园周围的镜春园、鸣鹤园、近春园、清华园等王公园林在此时未被焚毁(蔚秀园除外)。同治年间重修圆明园时,还曾拆毁近春园等处的残余建筑以获取木料。鸣鹤园为惠亲王绵愉后人居住,在清亡后被徐世昌“借用”,徐拆除其中建筑运回自己老家盖花园。内务府怕西郊其余各园林遭到同样命运,将各园园契分赐给各王公作为私产(载涛得朗润园、载沣得蔚秀园、载振得承泽园等等),多数王公在经济来源中断后把园子卖给燕京大学作为校园使用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0-12-9 02:12

好像 圆明园  和 故宫 也就 相距十多公里
气候竟有相差 如此 之大
回复 16# likebird


    故宫里面没有很大的水源和水泡,而圆明园有所以气温可能要舒适些。
cxatwc 发表于 2010-12-9 21:01

中   南  北   什刹海  四个水湖  不有水嘛
故宫房屋多   没有  海淀 那边  开阔   景色  也没  园子好  倒是事实
回复 18# likebird


    内宫水不多
    说到底还是康老爷子喜欢,要不然怎么不回宫住。
cxatwc 发表于 2010-12-9 21:35
确实  上有所好啊
现在有一种说法,当时扩建修建圆明园是为了拉动内需。

不是我说的,是听别人说的
回复 21# 军事搞手


    那时候有内需的概念吗?貌似这是商品经济时代的产物,那时候还是小农经济呢,自给自足的拿来的内需说。
其实,我觉得当时规划北京城,就应该搞个仿古的模式

内朝,外朝 三大殿, 就修建在 原来的北京城外边,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0-12-9 02:15

口胡之至!咋这么说我们的伟光正呢!

用前朝官衙是勤政俭行,爱国恤民的大好事。何况还是前前朝的。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0-12-9 02:12

嗯,明朝很奢侈,满清很节俭~~~~您老满意了吧。。

请拿历史事实来说话。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0-12-9 02:12

乃还是比比乾隆时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