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诚】大顺政权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失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17:36
摘自顾诚的《南明史》



历史曾经给予李自成为首的大顺政权统一全国的机会。1644年春天,大顺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速接管了包括山海关在内的黄河流域全部疆土,推翻了以朱由检为代表的明朝二百七十七年的统治。摆在李自成面前的任务是怎样才能站稳脚根,实现一匡天下的目的。这一任务实际上取决于两点:一是他应当认识到辽东兴起的满洲贵族建立的清政权是同大顺政权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加强针对辽东的防务是新生的大顺政权存亡的关键。二是在汉族文官武将大批倒向自己的情况下,大顺政权必须在政策上作出重大调整,尽量缩小打击面,由打击官绅地主改为保护他们的利益。这二者是互相关联的。崇祯朝廷的覆亡除了它的腐败以外,主要原因是战略上两线作战,陷于左支右绌的窘境,造成两大对手力量不断的膨胀。大顺政权既然继承了明王朝的“遗产”,避免重蹈崇祯朝廷的覆辙,理应在最大程度上争取汉族各阶层的支持。自明中期以后,缙绅势力已经成为社会上举足轻重的力量,能不能争取到他们的支持直接关系到大顺政权在管辖区内的稳定和遏制并随后解决辽东的民族对抗。

从当时形势分析,大顺政权的领导人如果能够高瞻远瞩,对全国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完全可以采取正确的对策。首先,李自成必须放弃对官绅地主实行的追赃助饷政策,代之以轻徭薄赋、整顿吏治。就财政而言,李自成1643年以前,为维护贫苦农民利益实行三年免赋,以没收明朝藩王家产和对官绅追赃助饷来解决数量日增的军队和政权经费的需要,有其历史的必要性。占领北京以后,接收了明朝皇帝的内帑,没收同朱明王朝关系密切的宗室、国戚、勋贵(指明朝开国、靖难以来所封世袭公、侯、伯爵)、太监的全部家产,可以解决军队和政权的经费,即便需要向官绅士民征派部分赋役,为数也相当有限。只要采取这一措施,就足以赢得绝大多数汉族官绅的支持,结成共同对付满洲贵族的阵线。在这种情况下,清方面临的不是原先腐朽没落的明王朝,而是一个新兴的、充满活力的汉族为主的政权,双方的力量对比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顺政权日益巩固,清方在人口(兵源数量)、物资方面的劣势肯定会越来越明显。

然而,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军领导人并没有依据形势的变化在政策上作出必要的调整。他们仍然以农民利益的维护者自居,在管辖区内继续实行打击官绅地主的追赃助饷政策。学术界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农民起义中建立的政权都是封建政权。李自成起义军从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下半年开始在河南一些府县建立地方政权,1643年在襄阳建立中央政权,次年正月在西安正式立国建号。按照这种观点,甲申三月明王朝的灭亡不是被农民起义推翻,而是为一个新兴的封建政权所代替。可是,持上述观点的人却缺乏把自己的逻辑贯彻到底的勇气,因而陷于自相矛盾的境地。也有的史学工作者认为李自成为首的农民政权推行的“免赋”政策并不是免征而是减免,这是不正确的。大量史实表明,大顺政权(包括其前身)在1644年六月兵败退回西安以前,在广袤的地区内都是以追赃助饷代替按田亩计征的赋税。各地文献都表明大顺政权委派的官员到任后几乎毫无例外地拘拿明朝官绅追赃助饷。如甲申三月,刘芳亮部占领大名府,“布州县伪官,毒掠缙绅”①。进占广平府之“次日,拷掠乡绅,以官职大小定银数之多寡,惨不可言”②。高阳县令王瑞图到任后,“奉贼令逼索乡绅,名曰助饷”③。灵寿县“伪令郭廉持符至灵寿,勒乡绅捐饷,恣为横暴”④。肥县县令石传声下车伊始即“置乡绅于狱,比饷银”⑤。临城县令段献珠履任后,“索饷银,毁坊扁,免荒税”⑥。派往山东的大顺军将领郭升“以精贼数万略行齐鲁,张官置吏,四出赴任,旬日间遍于海岱。……奉其敕追掠缙绅,桁杨接踵,相望于道”⑦。济南府“有户政府从事张琚者,谓之催饷司,拷掠宦家子,俾助饷。其被掠者以万历来科目为断,计三十余家。刑具夹桚外,有铁梨花、吕公绦、红绣鞋之名”⑧。阳信县“夏四月,逆闯伪令搜罗邑绅子弟蠲赀助饷,各五百金,勒限追比”⑨。邹平县令王世传上任后“阳言蠲赀租,刑逼乡官,渐及富户,谓之追饷”①。北京聚集着明朝廷大批中央机构的官员,从三月下旬开始,未被大顺政权选用的官员大抵发往各营追赃助饷,“言卿相所有,非盗上则剥下,皆赃也”②。四月初八日,李自成发现这一举动在政治上已经造成不利影响,下令停止,被押官僚无论完赃与否一律释放,但各地的追赃活动一直延续到大顺军战败西撤为止。与此同时,我们却没有见到大顺政权在甲申五月以前有征收赋税的记载。某些文献由于文字含混给人以大顺政权在退回西安以前就曾征收赋税的印象,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其内容,不难发现所“征”得的银、粮一般都是整数,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按亩计征的赋税不可能是整数,只有追赃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另一种是征发制造军需物品的翎毛(制箭用)、钢铁等,也不能说是正规的赋税制度。这些都说明大顺政权在北京的鼎盛时期没有制定赋税政策,仍然停留在追赃助饷的阶段。

应当承认大顺政权追赃助饷政策的革命性,它证明李自成虽然已经即位称帝,大将们受封侯、伯等爵,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穷苦兄弟,没有放弃维护农民利益的基本宗旨。处于十字路口的大顺政权在关键时刻跟不上形势,陷于茫然失措的境地。李自成一方面采取了部分办法招徕官绅,一方面又大范围地以追赃助饷打击这个阶层。在追赃过程中官绅们巧取豪夺所得的家赀难以保住,而且往往遭到刑拷,官绅体面扫地以尽,这对于大批归附大顺政权的官绅地主来说确实是非始料所及的。官绅地主的归附大顺政权,正是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不惜在政治上变节,把过去痛骂的“闯贼”李自成当作新的靠山。然而,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失望了,明朝廷中央官员被录用的占少数,地方官员由于大顺政权选用的原则是以未曾出仕的举人为重点,吸收的明朝官员所占比例很小,就整个官绅地主而言基本上处于被打击的地位。他们在饱尝铁拳之后,不胜愤慨地说:“是岂兴朝之新政哉,依然流贼而已矣。”①当大顺军所向无敌时,官绅们慑于大顺政权的兵威,一般不敢公开反抗,但已经暗中“人人饮恨,未及发也”②。有一种记载说庶吉士周钟因有文名受到丞相牛金星的重视,他积极参加大顺政权的活动,常说“江南不难平也”。一些明朝官员私下对他说:“闯残杀太甚,万难成事。”周钟回答道:“太祖(指朱元璋)初起亦然。”③其实,朱元璋在天下未定之时是“礼贤下士”的,对官员的大批屠戮和谪戍是在坐稳了皇帝的宝座以后。周钟的比拟并不适当,只是反映了被大顺政权录用的少数官员的一种希望。总之,李自成等大顺军领导人未能依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在接管区内大搞追赃助饷,把业已倒向自己的官绅地主推回到敌对地位,是极不明智的。当人们津津乐道“闯王进京”后如何如何腐化变质终于导致“群众”不满,归于失败的时候,本书作者却认为正是由于李自成为首的大顺政权没有完成封建化的质变,才被汉族官绅勾结满洲贵族所扼杀。

在军事部署上,也突出地反映了李自成等大顺军领导人缺乏战略眼光。从万历末年起辽东的满洲贵族军事力量日益崛起,成为明朝廷棘手的课题,而明末农民战争的全过程又是同明清之战交织进行的。为了抵御满洲贵族的进犯,明朝廷多次从陕西三边抽调兵将。按情理说,李自成在西安决策大举东征,以推翻明王朝为目标时,就应当对下一步迎战清军做到胸有成竹。事实却完全相反,他几乎没有意识到清军将是同自己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这首先表现在他在北京地区集结的军队不足以抵御清军大规模的进犯。大批主力部队分布在西北、湖广襄阳等四府、河南等地;进占山西、畿辅、山东以后,兵力进一步分散。这种部署对于稳定大顺政权统治区的局势虽然有积极作用,但是分兵驻防的结果势必造成在京师和京东地区缺乏足够的兵力。例如,李自成在湖广荆襄地区部署了以大将白旺为首的七万兵马,当大顺军向北京推进时,明军左良玉部乘机进攻湖广承天、德安;河南刘洪起等地主武装也同左良玉相呼应,颠覆当地的大顺政权。白旺上书请援,李自成当即决定派绵侯袁宗第带领一支相当庞大的军队由陕西奔赴湖广先击败左良玉部,随即北上河南平定了叛乱,直到大顺军在山海关战败,袁宗第和白旺的军队仍滞留于河南与湖广。这种局部的胜利只是导致了全局的失败。白旺七万之众完全可以牵制住左良玉部,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袁宗第所统右营为大顺军攻城野战的五大主力之一,本应调到北京地区,等到稳定辽东局势以后再回头收拾左良玉等手下败将,是易如翻掌。李自成计不出此,说明他对用兵的轻重缓急缺乏战略头脑。

占领北京以后,李自成的麻痹轻敌思想进一步暴露出来。当时他身边的军队总数大约有十万人,受封侯爵的大将有刘宗敏、李过、刘芳亮、张鼐、谷英,加上明朝投降过来的军队,兵力也还可观。然而奇怪的是,李自成在大同留下了大将张天琳镇守,在真定委任了大将马重僖为节度使,惟独在京东山海关一带没有派遣“老本”嫡系大将去镇守。他的着眼点仅限于招降撒入关内的吴三桂、黎玉田和关门总兵高第,而对关外虎视眈眈的清军却置之度外。开初,李自成对吴三桂、黎玉田率领的辽东官兵和山海关总兵高第的招降进行得很顺利,吴三桂在大顺政权“许以父子封侯”的条件下同黎玉田、高第一道归附大顺政权,吴三桂奉李自成之命率部由永平府前往北京“朝见新主”;黎玉田被委任为大顺政权四川节度使。李自成在招降了辽东和关门明朝官军后,似乎认为京东的问题已经解决,对清廷出兵干涉的危险毫无认识。他在山海关地区的军事部署只是派了几天以前在居庸关投降的明朝总兵唐通率领原部八千兵马接管山海关防务,而没有派大顺军嫡系大将出镇该地区。从他下令吴三桂率部进京和派原驻畿辅地区的明朝投降总兵马科率原部一万兵马同黎玉田一道远征四川来看,证明他根本没有料到清廷利用明朝覆亡必然有分羹之心。似乎在他看来清兵在辽东的用兵和三次深入内地都是明朝的事,大顺政权从未同清军交锋,彼此无怨无仇,可以相安无事。也许是出于这种天真的考虑,他既不派大顺军主力前往山海关一带布防,又把同清军作战最有经验和实力的吴三桂部调来北京(召吴三桂本人入见是一回事,命其率部赴京又是一回事。联系到李自成命马科率部前往四川,很可能是想让吴三桂率部执行南下之类的任务),充分说明李自成对清军即将参加逐鹿中原的严峻形势毫无认识。即使不发生吴三桂叛变,仅凭唐通八千兵马也绝对抵挡不住清军的进犯。何况,李自成进京后,如果对吴三桂安抚得当,并立即派遣大顺军高级将领率主力协同吴军镇守山海关一带,吴三桂叛变的可能性很小,京东的局势也将比较稳定。

许多人轻信了封建史籍对大顺军的污蔑之词,断言李自成进京后领导集团腐化变质,丧失民心,终归失败。这种观点完全不符合事实。且不说不少亲历甲申燕京之变的人士记载大顺军在京期间纪律严明;就以时间而言,三月十九日大顺军进京,四月初十日左右得到吴三桂率部叛变回军攻占山海关,十三日晨李自成、刘宗敏亲率大军离京平叛,其间最大时限为二十三天。中国历史上许多王朝肇建伊始欣欣向荣,若干年之后壮志消磨,出现文恬武嬉的局面;却没有听说过在二十天左右就腐化得丧失战斗力的。再说,大顺军失败撤离北京后,清军入京立即将北京中、东、西三城居民全部逐出,下令剃头,总不会更得民心吧,为什么没有失败呢?可见,大顺政权之所以站不住脚,不是因为领导层变质,失去贫苦群众的支持;恰恰相反,由于它尚未完成质变,继续执行打击官绅地主的政策,引起缙绅们的强烈不满,因而不可能稳定自己的统治区,把汉族各阶层人士结成抗清的一致势力。军事上部署的失误又导致满洲贵族得以勾结汉族官绅,构成对大顺军压倒的优势。说李自成等大顺军领导人因骄致败,是指他们目光短浅,骄傲轻敌;而决不能解释为他们骄奢淫逸。明清之际,中国向何处去?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正确地总结这段历史,才能汲取经验教训,有效地利用我国丰富的社会、政治、军事遗产。









--------------------------------------------------------------------------------

① 康熙十一年《重修大名府志》卷六,《年纪新志》;又见康熙十五年《元城县志》卷一,《年纪》。
② 乾隆十年《永年县志》卷十二,《兵纪》。
③ 雍正八年《高阳县志》卷六,《杂志·兵事》。
④ 康熙二十四年《灵寿县志》卷七,《孝义》;又见同书卷一,《地里》附《纪事》。
⑤ 雍正十年《肥乡县志》卷二,《纪事》。
⑥ 康熙三十年《临城县志》卷八,《述考志·事迹》。
⑦ 乾隆五十三年《德州志》卷十二,艺文,程先贞《何振先传》。
⑧ 乾隆三十七年《历城县志》卷四十一,列传七,《忠烈》。
⑨ 乾隆二十四年《阳信县志》卷三,《灾祥》。
① 康熙三十四年《邹平县志》卷四,《职官》。
② 吴殳、戴笠《怀陵流寇始终录》卷十八。
① 郑廉《豫变纪略》卷六。
② 王度《伪官据城记》,见《荆驼逸史》。
③ 钱■《甲申传信录》卷五。摘自顾诚的《南明史》



历史曾经给予李自成为首的大顺政权统一全国的机会。1644年春天,大顺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速接管了包括山海关在内的黄河流域全部疆土,推翻了以朱由检为代表的明朝二百七十七年的统治。摆在李自成面前的任务是怎样才能站稳脚根,实现一匡天下的目的。这一任务实际上取决于两点:一是他应当认识到辽东兴起的满洲贵族建立的清政权是同大顺政权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加强针对辽东的防务是新生的大顺政权存亡的关键。二是在汉族文官武将大批倒向自己的情况下,大顺政权必须在政策上作出重大调整,尽量缩小打击面,由打击官绅地主改为保护他们的利益。这二者是互相关联的。崇祯朝廷的覆亡除了它的腐败以外,主要原因是战略上两线作战,陷于左支右绌的窘境,造成两大对手力量不断的膨胀。大顺政权既然继承了明王朝的“遗产”,避免重蹈崇祯朝廷的覆辙,理应在最大程度上争取汉族各阶层的支持。自明中期以后,缙绅势力已经成为社会上举足轻重的力量,能不能争取到他们的支持直接关系到大顺政权在管辖区内的稳定和遏制并随后解决辽东的民族对抗。

从当时形势分析,大顺政权的领导人如果能够高瞻远瞩,对全国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完全可以采取正确的对策。首先,李自成必须放弃对官绅地主实行的追赃助饷政策,代之以轻徭薄赋、整顿吏治。就财政而言,李自成1643年以前,为维护贫苦农民利益实行三年免赋,以没收明朝藩王家产和对官绅追赃助饷来解决数量日增的军队和政权经费的需要,有其历史的必要性。占领北京以后,接收了明朝皇帝的内帑,没收同朱明王朝关系密切的宗室、国戚、勋贵(指明朝开国、靖难以来所封世袭公、侯、伯爵)、太监的全部家产,可以解决军队和政权的经费,即便需要向官绅士民征派部分赋役,为数也相当有限。只要采取这一措施,就足以赢得绝大多数汉族官绅的支持,结成共同对付满洲贵族的阵线。在这种情况下,清方面临的不是原先腐朽没落的明王朝,而是一个新兴的、充满活力的汉族为主的政权,双方的力量对比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顺政权日益巩固,清方在人口(兵源数量)、物资方面的劣势肯定会越来越明显。

然而,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军领导人并没有依据形势的变化在政策上作出必要的调整。他们仍然以农民利益的维护者自居,在管辖区内继续实行打击官绅地主的追赃助饷政策。学术界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农民起义中建立的政权都是封建政权。李自成起义军从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下半年开始在河南一些府县建立地方政权,1643年在襄阳建立中央政权,次年正月在西安正式立国建号。按照这种观点,甲申三月明王朝的灭亡不是被农民起义推翻,而是为一个新兴的封建政权所代替。可是,持上述观点的人却缺乏把自己的逻辑贯彻到底的勇气,因而陷于自相矛盾的境地。也有的史学工作者认为李自成为首的农民政权推行的“免赋”政策并不是免征而是减免,这是不正确的。大量史实表明,大顺政权(包括其前身)在1644年六月兵败退回西安以前,在广袤的地区内都是以追赃助饷代替按田亩计征的赋税。各地文献都表明大顺政权委派的官员到任后几乎毫无例外地拘拿明朝官绅追赃助饷。如甲申三月,刘芳亮部占领大名府,“布州县伪官,毒掠缙绅”①。进占广平府之“次日,拷掠乡绅,以官职大小定银数之多寡,惨不可言”②。高阳县令王瑞图到任后,“奉贼令逼索乡绅,名曰助饷”③。灵寿县“伪令郭廉持符至灵寿,勒乡绅捐饷,恣为横暴”④。肥县县令石传声下车伊始即“置乡绅于狱,比饷银”⑤。临城县令段献珠履任后,“索饷银,毁坊扁,免荒税”⑥。派往山东的大顺军将领郭升“以精贼数万略行齐鲁,张官置吏,四出赴任,旬日间遍于海岱。……奉其敕追掠缙绅,桁杨接踵,相望于道”⑦。济南府“有户政府从事张琚者,谓之催饷司,拷掠宦家子,俾助饷。其被掠者以万历来科目为断,计三十余家。刑具夹桚外,有铁梨花、吕公绦、红绣鞋之名”⑧。阳信县“夏四月,逆闯伪令搜罗邑绅子弟蠲赀助饷,各五百金,勒限追比”⑨。邹平县令王世传上任后“阳言蠲赀租,刑逼乡官,渐及富户,谓之追饷”①。北京聚集着明朝廷大批中央机构的官员,从三月下旬开始,未被大顺政权选用的官员大抵发往各营追赃助饷,“言卿相所有,非盗上则剥下,皆赃也”②。四月初八日,李自成发现这一举动在政治上已经造成不利影响,下令停止,被押官僚无论完赃与否一律释放,但各地的追赃活动一直延续到大顺军战败西撤为止。与此同时,我们却没有见到大顺政权在甲申五月以前有征收赋税的记载。某些文献由于文字含混给人以大顺政权在退回西安以前就曾征收赋税的印象,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其内容,不难发现所“征”得的银、粮一般都是整数,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按亩计征的赋税不可能是整数,只有追赃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另一种是征发制造军需物品的翎毛(制箭用)、钢铁等,也不能说是正规的赋税制度。这些都说明大顺政权在北京的鼎盛时期没有制定赋税政策,仍然停留在追赃助饷的阶段。

应当承认大顺政权追赃助饷政策的革命性,它证明李自成虽然已经即位称帝,大将们受封侯、伯等爵,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穷苦兄弟,没有放弃维护农民利益的基本宗旨。处于十字路口的大顺政权在关键时刻跟不上形势,陷于茫然失措的境地。李自成一方面采取了部分办法招徕官绅,一方面又大范围地以追赃助饷打击这个阶层。在追赃过程中官绅们巧取豪夺所得的家赀难以保住,而且往往遭到刑拷,官绅体面扫地以尽,这对于大批归附大顺政权的官绅地主来说确实是非始料所及的。官绅地主的归附大顺政权,正是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不惜在政治上变节,把过去痛骂的“闯贼”李自成当作新的靠山。然而,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失望了,明朝廷中央官员被录用的占少数,地方官员由于大顺政权选用的原则是以未曾出仕的举人为重点,吸收的明朝官员所占比例很小,就整个官绅地主而言基本上处于被打击的地位。他们在饱尝铁拳之后,不胜愤慨地说:“是岂兴朝之新政哉,依然流贼而已矣。”①当大顺军所向无敌时,官绅们慑于大顺政权的兵威,一般不敢公开反抗,但已经暗中“人人饮恨,未及发也”②。有一种记载说庶吉士周钟因有文名受到丞相牛金星的重视,他积极参加大顺政权的活动,常说“江南不难平也”。一些明朝官员私下对他说:“闯残杀太甚,万难成事。”周钟回答道:“太祖(指朱元璋)初起亦然。”③其实,朱元璋在天下未定之时是“礼贤下士”的,对官员的大批屠戮和谪戍是在坐稳了皇帝的宝座以后。周钟的比拟并不适当,只是反映了被大顺政权录用的少数官员的一种希望。总之,李自成等大顺军领导人未能依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在接管区内大搞追赃助饷,把业已倒向自己的官绅地主推回到敌对地位,是极不明智的。当人们津津乐道“闯王进京”后如何如何腐化变质终于导致“群众”不满,归于失败的时候,本书作者却认为正是由于李自成为首的大顺政权没有完成封建化的质变,才被汉族官绅勾结满洲贵族所扼杀。

在军事部署上,也突出地反映了李自成等大顺军领导人缺乏战略眼光。从万历末年起辽东的满洲贵族军事力量日益崛起,成为明朝廷棘手的课题,而明末农民战争的全过程又是同明清之战交织进行的。为了抵御满洲贵族的进犯,明朝廷多次从陕西三边抽调兵将。按情理说,李自成在西安决策大举东征,以推翻明王朝为目标时,就应当对下一步迎战清军做到胸有成竹。事实却完全相反,他几乎没有意识到清军将是同自己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这首先表现在他在北京地区集结的军队不足以抵御清军大规模的进犯。大批主力部队分布在西北、湖广襄阳等四府、河南等地;进占山西、畿辅、山东以后,兵力进一步分散。这种部署对于稳定大顺政权统治区的局势虽然有积极作用,但是分兵驻防的结果势必造成在京师和京东地区缺乏足够的兵力。例如,李自成在湖广荆襄地区部署了以大将白旺为首的七万兵马,当大顺军向北京推进时,明军左良玉部乘机进攻湖广承天、德安;河南刘洪起等地主武装也同左良玉相呼应,颠覆当地的大顺政权。白旺上书请援,李自成当即决定派绵侯袁宗第带领一支相当庞大的军队由陕西奔赴湖广先击败左良玉部,随即北上河南平定了叛乱,直到大顺军在山海关战败,袁宗第和白旺的军队仍滞留于河南与湖广。这种局部的胜利只是导致了全局的失败。白旺七万之众完全可以牵制住左良玉部,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袁宗第所统右营为大顺军攻城野战的五大主力之一,本应调到北京地区,等到稳定辽东局势以后再回头收拾左良玉等手下败将,是易如翻掌。李自成计不出此,说明他对用兵的轻重缓急缺乏战略头脑。

占领北京以后,李自成的麻痹轻敌思想进一步暴露出来。当时他身边的军队总数大约有十万人,受封侯爵的大将有刘宗敏、李过、刘芳亮、张鼐、谷英,加上明朝投降过来的军队,兵力也还可观。然而奇怪的是,李自成在大同留下了大将张天琳镇守,在真定委任了大将马重僖为节度使,惟独在京东山海关一带没有派遣“老本”嫡系大将去镇守。他的着眼点仅限于招降撒入关内的吴三桂、黎玉田和关门总兵高第,而对关外虎视眈眈的清军却置之度外。开初,李自成对吴三桂、黎玉田率领的辽东官兵和山海关总兵高第的招降进行得很顺利,吴三桂在大顺政权“许以父子封侯”的条件下同黎玉田、高第一道归附大顺政权,吴三桂奉李自成之命率部由永平府前往北京“朝见新主”;黎玉田被委任为大顺政权四川节度使。李自成在招降了辽东和关门明朝官军后,似乎认为京东的问题已经解决,对清廷出兵干涉的危险毫无认识。他在山海关地区的军事部署只是派了几天以前在居庸关投降的明朝总兵唐通率领原部八千兵马接管山海关防务,而没有派大顺军嫡系大将出镇该地区。从他下令吴三桂率部进京和派原驻畿辅地区的明朝投降总兵马科率原部一万兵马同黎玉田一道远征四川来看,证明他根本没有料到清廷利用明朝覆亡必然有分羹之心。似乎在他看来清兵在辽东的用兵和三次深入内地都是明朝的事,大顺政权从未同清军交锋,彼此无怨无仇,可以相安无事。也许是出于这种天真的考虑,他既不派大顺军主力前往山海关一带布防,又把同清军作战最有经验和实力的吴三桂部调来北京(召吴三桂本人入见是一回事,命其率部赴京又是一回事。联系到李自成命马科率部前往四川,很可能是想让吴三桂率部执行南下之类的任务),充分说明李自成对清军即将参加逐鹿中原的严峻形势毫无认识。即使不发生吴三桂叛变,仅凭唐通八千兵马也绝对抵挡不住清军的进犯。何况,李自成进京后,如果对吴三桂安抚得当,并立即派遣大顺军高级将领率主力协同吴军镇守山海关一带,吴三桂叛变的可能性很小,京东的局势也将比较稳定。

许多人轻信了封建史籍对大顺军的污蔑之词,断言李自成进京后领导集团腐化变质,丧失民心,终归失败。这种观点完全不符合事实。且不说不少亲历甲申燕京之变的人士记载大顺军在京期间纪律严明;就以时间而言,三月十九日大顺军进京,四月初十日左右得到吴三桂率部叛变回军攻占山海关,十三日晨李自成、刘宗敏亲率大军离京平叛,其间最大时限为二十三天。中国历史上许多王朝肇建伊始欣欣向荣,若干年之后壮志消磨,出现文恬武嬉的局面;却没有听说过在二十天左右就腐化得丧失战斗力的。再说,大顺军失败撤离北京后,清军入京立即将北京中、东、西三城居民全部逐出,下令剃头,总不会更得民心吧,为什么没有失败呢?可见,大顺政权之所以站不住脚,不是因为领导层变质,失去贫苦群众的支持;恰恰相反,由于它尚未完成质变,继续执行打击官绅地主的政策,引起缙绅们的强烈不满,因而不可能稳定自己的统治区,把汉族各阶层人士结成抗清的一致势力。军事上部署的失误又导致满洲贵族得以勾结汉族官绅,构成对大顺军压倒的优势。说李自成等大顺军领导人因骄致败,是指他们目光短浅,骄傲轻敌;而决不能解释为他们骄奢淫逸。明清之际,中国向何处去?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正确地总结这段历史,才能汲取经验教训,有效地利用我国丰富的社会、政治、军事遗产。









--------------------------------------------------------------------------------

① 康熙十一年《重修大名府志》卷六,《年纪新志》;又见康熙十五年《元城县志》卷一,《年纪》。
② 乾隆十年《永年县志》卷十二,《兵纪》。
③ 雍正八年《高阳县志》卷六,《杂志·兵事》。
④ 康熙二十四年《灵寿县志》卷七,《孝义》;又见同书卷一,《地里》附《纪事》。
⑤ 雍正十年《肥乡县志》卷二,《纪事》。
⑥ 康熙三十年《临城县志》卷八,《述考志·事迹》。
⑦ 乾隆五十三年《德州志》卷十二,艺文,程先贞《何振先传》。
⑧ 乾隆三十七年《历城县志》卷四十一,列传七,《忠烈》。
⑨ 乾隆二十四年《阳信县志》卷三,《灾祥》。
① 康熙三十四年《邹平县志》卷四,《职官》。
② 吴殳、戴笠《怀陵流寇始终录》卷十八。
① 郑廉《豫变纪略》卷六。
② 王度《伪官据城记》,见《荆驼逸史》。
③ 钱■《甲申传信录》卷五。
就李自成那土匪
拉倒吧
祸国殃民
总结成败得失嘛。
这贴不错

就李自成那土匪
拉倒吧
祸国殃民
柔情如梦 发表于 2010-11-15 20:50


怎么祸国殃民呢,几千万人的国家,上百万人无家可归,这样的政权你支持他?

大顺政权的失败,最主要的是在政治上没有拉拢地主阶级,军事上,李自成属于流民帅,战略、战术水平与满清政权相比差很多
所以从政治上,军事上,都比不上,失败不可避免了。
就李自成那土匪
拉倒吧
祸国殃民
柔情如梦 发表于 2010-11-15 20:50


怎么祸国殃民呢,几千万人的国家,上百万人无家可归,这样的政权你支持他?

大顺政权的失败,最主要的是在政治上没有拉拢地主阶级,军事上,李自成属于流民帅,战略、战术水平与满清政权相比差很多
所以从政治上,军事上,都比不上,失败不可避免了。
从集团的人才组成\战略眼光等因素上看,大顺、南明和满清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上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hahagege 发表于 2010-11-17 01:02 AM


    崇祯祸国殃民
李自成张献忠是人民的大救星
行了吧
柔情如梦 发表于 2010-11-17 09:58

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吗
人的知识不可能面面具到,虚心一点哦
hahagege 发表于 2010-11-17 01:22 PM


    嗯嗯
我虚心接受您的教导
一是他应当认识到辽东兴起的满洲贵族建立的清政权是同大顺政权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加强针对辽东的防务是新生的大顺政权存亡的关键-----哥,李自成不是穿越过去的,他怎么想得到这事?!当时汉族没人认为满人有入主中原之志,满人自已也不认为,他们只是想进北京抢点钱,后来没想到汉族这么烂才鼎定中原的!
cqx7711cqx7711 发表于 2010-11-18 14:09

先说一下,这是顾诚的文章。


如果李自成没意识到满清人的威胁,真是太遗憾了,从万历年间开始,后金和明朝做对,到天启年间,不仅辽东尽归对手,蒙古也被满人征服,崇祯时代,清人四次入关,横扫京畿,连山东都遭了殃,只是当时的满人还没有灭亡明朝的打算罢了。不论是对明朝的威胁还是以往交锋的战绩看,满人都远胜于李自成的农民军。所以崇祯在辽边的兵力一向是最精锐的,为了解锦州之围,连剿匪干将洪承畴都派过去了,这一切,李自成难道一无所知?他怎么就那么自信满人对自己不会构成威胁呢,还非要穿越。
从对待辽边的态度看,崇祯比李自成有远见,只是两线作战,顾此失彼罢了。杨嗣昌曾说过“攘外必先安内”,即用类似年贡的方式向满清求和,腾下手来全力对付起义军,不知道是行不通还是崇祯不愿意放下架子,反正当时没被采纳。


个人认为崇祯未必不想和虏,他希望在明军打个大胜仗满洲受到削弱之后和虏。毕竟判断评估满洲对明的威胁,主要不是看皇太极的和平意愿,而是取决于满洲的军事实力。只要满洲保持强大的军事实力,即使达成某某之盟,崇祯照样不敢把关宁铁骑的主力放到关内。
松山之战的主要问题是崇祯和总督的战略分歧,其次是洪承畴的指挥能力。 如果洪承畴能够在皇太极的主力到来之前打败围困锦州的满洲军队,崇祯就会利用这个机会与满洲媾和。
李自成太缺乏对中国形势的全盘把握,而且缺乏战略眼光。在一片石之败后,他应该以山西为中心组织抗清。顺军主力退往陕西是个败招。
总之,在明军重创满洲军队之前,“攘外必先安内”行不通

个人认为崇祯未必不想和虏,他希望在明军打个大胜仗满洲受到削弱之后和虏。毕竟判断评估满洲对明的威胁,主要不是看皇太极的和平意愿,而是取决于满洲的军事实力。只要满洲保持强大的军事实力,即使达成某某之盟,崇祯照样不敢把关宁铁骑的主力放到关内。
松山之战的主要问题是崇祯和总督的战略分歧,其次是洪承畴的指挥能力。 如果洪承畴能够在皇太极的主力到来之前打败围困锦州的满洲军队,崇祯就会利用这个机会与满洲媾和。
李自成太缺乏对中国形势的全盘把握,而且缺乏战略眼光。在一片石之败后,他应该以山西为中心组织抗清。顺军主力退往陕西是个败招。
总之,在明军重创满洲军队之前,“攘外必先安内”行不通
洪承畴在当时已经是最可用的人了,他能做到那种地步就算不错吧。以野战来说,明军始终都不是满清人的对手,只有袁崇焕可以凭着坚城利炮取得“大捷”,后来清军改变战术,由强攻变成长期围困,凭借的就是你明军不敢和我野战的信心。这种情况下,清军的战术很奏效,洪承畴知道对手的厉害,要徐图渐进,可是锦州的围不解,朝廷怎么能坐得住呢?看着祖大寿自生自灭吗?洪承畴只能找清军决战,可是祖大寿龟缩城里不敢出战,完全把希望寄托在援兵上,洪承畴的手下又各怀鬼胎,决战没打,人就跑的差不多了,他的失败就是必然了。即使这样,皇太极也吓了一跳,几乎拉来了所有的精锐,这也算很给洪承畴面子了。可见,崇祯如果抱着打个大胜仗的想法再求和,基本没什么可能,只有趁着当时的清军还没有抢夺明朝江山的想法的时机,重金贿赂,委屈求和,只要争取个三、五年的时间,不是没有消灭起义军的可能的。最大的障碍其实是那些投到东北的汉人,他们南下争江山的愿望比满人还强烈,像范文程,就是一例。这些人是需要明政府做点工作的,所以我觉得,能尽量的拖延时间,尽快的腾出更多的精力去摆平起义军,是当时不错的选择。


皇太极有没有抢夺明朝江山的想法,史书没有说。但我认为皇太极是个雄才大略的人物,他不会满足于满洲独立,不会满足于小富即安。因为从历史上看,北方民族在没有耗尽其攻势能量前,采取的是尽最多的力气和最大的可能夺取中原王朝的土地、人口。北方民族停止的时候,往往是力量已经消耗到和中原王朝基本持平、无法再进一步前进的时候。比如南北朝,比如辽国。只要北方民族觉得还有力气就会继续进攻,不给中原王朝喘息的机会,比如金国,比如蒙古。可以说,北方民族建立的王朝的国运取决于在其初期所扩张的地盘。
那满洲有没有耗尽他们的力量?远远没有。因此皇太极的媾和企图就要审慎对待,万一明军在对李自成的战争中失败或者两败俱伤。满洲会不会继续履行和约。

皇太极有没有抢夺明朝江山的想法,史书没有说。但我认为皇太极是个雄才大略的人物,他不会满足于满洲独立,不会满足于小富即安。因为从历史上看,北方民族在没有耗尽其攻势能量前,采取的是尽最多的力气和最大的可能夺取中原王朝的土地、人口。北方民族停止的时候,往往是力量已经消耗到和中原王朝基本持平、无法再进一步前进的时候。比如南北朝,比如辽国。只要北方民族觉得还有力气就会继续进攻,不给中原王朝喘息的机会,比如金国,比如蒙古。可以说,北方民族建立的王朝的国运取决于在其初期所扩张的地盘。
那满洲有没有耗尽他们的力量?远远没有。因此皇太极的媾和企图就要审慎对待,万一明军在对李自成的战争中失败或者两败俱伤。满洲会不会继续履行和约。
历史上金国和宋最终媾和是在女真与宋长期战争形成力量平衡以后。
总之,入侵和防御存在一个利益转换线,媾和只会在此利益转换线附近,不会发生在入侵一方力量充沛的时候


明军能不能和清军野战?我认为可以。比如洪承畴的军队在解围锦州的前期,曾经迫使多尔衮转入营寨防守。但洪承畴没有继续进攻,而是想步步为营。也就是说他没有决战的决心,企图使满洲疲惫撤退。为什么?洪承畴是害怕失败。可他没有考虑到皇太极会以主力前来决战。洪承畴对屯粮又缺乏保护,导致屯粮被满洲所夺。
洪承畴失去了打败多尔衮的机会,又丢了粮草。在压力下,他像个赌徒一样,企图孤注一掷来翻本。竟然在失去战机的情况下,想和皇太极决战。这时候,洪承畴失去了部下的信任,导致松山大败。
先患得患失,后孤注一掷,洪承畴的能力不适合统帅。

明军能不能和清军野战?我认为可以。比如洪承畴的军队在解围锦州的前期,曾经迫使多尔衮转入营寨防守。但洪承畴没有继续进攻,而是想步步为营。也就是说他没有决战的决心,企图使满洲疲惫撤退。为什么?洪承畴是害怕失败。可他没有考虑到皇太极会以主力前来决战。洪承畴对屯粮又缺乏保护,导致屯粮被满洲所夺。
洪承畴失去了打败多尔衮的机会,又丢了粮草。在压力下,他像个赌徒一样,企图孤注一掷来翻本。竟然在失去战机的情况下,想和皇太极决战。这时候,洪承畴失去了部下的信任,导致松山大败。
先患得患失,后孤注一掷,洪承畴的能力不适合统帅。
李自成一心想着回陕西吃羊肉泡馍, 他根本不是开国之主的料
他手下那些刘宗敏, 牛金星, 那一个能堪大用

有头脑的就一个李岩, 还是有智商缺情商的书生意气

这样的队伍注定是昙花一现的乌合之众
这段文字主要有两个大问题,太理想化了。
1.李自成的军队没有与清军交手的经验,那时候的信息水平也不像现在这样,一个完全不了解的政权你怎么认定

它是圆的、扁的,方的、长的?不了解情报的情况下直接认定清国是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是不是武断了?

2.如果认定清国是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那么是否考虑到与清军作战不能一战而定,演变为长期的战略相持怎么

办?主力牵制在长城一线,其他地方无力平定怎么办?(从历史经验看,同崛起的少数民族政权作战没有速战速

决的)是否会形成类似于五代十国,南北朝那样的局面?南明,四川张献忠,北方大顺,关外清国。清顺火拼,

其他两方稳定政权了呢?然后在战乱区是否会形成很多小国家呢?一旦形成这样的局面可就不是短时间结束的,

搞不好会形成一两百年的相持局面,近代中国可就不是这样子了。
五代十国的政权现象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清国相当于少数民族政权,顺相当于五代各国,南方各国变为西和

南明政权,其国家稳定下来更有力量,更有能力抵御北方进攻(可以参考三国,南宋)。


回bighouse 朋友:


你觉得洪承畴不适合做统帅,可在我看来,洪应该是当时清能派得出的最好的将领了____明末时代,除了他,还有卢象升。可当时卢象升已经死了。

洪承畴在宁锦大战中开始打得不错,这个不错也不足以解锦州之围,当时的情况是洪的手下人心不齐,战斗意志高的都是陕西帮的人,其特长是善于车阵,野战的水平还比不上关宁军。这种情况下,洪就是想决战也未必下得了决心,这可是关乎明生死存亡的大事,他谨慎点也不是说不过去啊。如果洪承畴真的在前面的战斗中取得明显优势,以他多年的经验,不会看不清形势吧?

我个人总觉得退守山海关不是不可行的事,宁锦防线,在当时是个吸血无底洞,看地图就知道,这一带孤悬在外,为了保有它,明可以说倾尽国力,在狭窄的区域内部署重兵,粮饷补给都十分困难,即使算上海上通道,也是应付不暇。还有,宁锦防线过于狭长,除了临海的那一面,其它的三个方向都是清人攻击的目标,其补给线是战时明显的漏洞,你想维护都不知从那下手。满清就不同了,它征服了整个蒙古,特别是内蒙,整个宁锦防线的外围都是自己的领地,只要突破一点,就可以截断明军的补给,这个隐患又怎么能消除呢?明朝与其为了有个战略的缓冲地不惜耗尽国力,还不如屯精兵于山海关防线,其军事压力虽有所增大,但后勤压力大大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也相应减少,这个对解决当时的经济困境不是也有好处吗?消极防守固然不好,可只要能集中兵力,充分发挥火力优势,外加上山海关多年经营的城坚地利的优势,清兵也未必能够拿下。可惜啊,当时这样的主张肯定是受排挤的。

回bighouse 朋友:


你觉得洪承畴不适合做统帅,可在我看来,洪应该是当时清能派得出的最好的将领了____明末时代,除了他,还有卢象升。可当时卢象升已经死了。

洪承畴在宁锦大战中开始打得不错,这个不错也不足以解锦州之围,当时的情况是洪的手下人心不齐,战斗意志高的都是陕西帮的人,其特长是善于车阵,野战的水平还比不上关宁军。这种情况下,洪就是想决战也未必下得了决心,这可是关乎明生死存亡的大事,他谨慎点也不是说不过去啊。如果洪承畴真的在前面的战斗中取得明显优势,以他多年的经验,不会看不清形势吧?

我个人总觉得退守山海关不是不可行的事,宁锦防线,在当时是个吸血无底洞,看地图就知道,这一带孤悬在外,为了保有它,明可以说倾尽国力,在狭窄的区域内部署重兵,粮饷补给都十分困难,即使算上海上通道,也是应付不暇。还有,宁锦防线过于狭长,除了临海的那一面,其它的三个方向都是清人攻击的目标,其补给线是战时明显的漏洞,你想维护都不知从那下手。满清就不同了,它征服了整个蒙古,特别是内蒙,整个宁锦防线的外围都是自己的领地,只要突破一点,就可以截断明军的补给,这个隐患又怎么能消除呢?明朝与其为了有个战略的缓冲地不惜耗尽国力,还不如屯精兵于山海关防线,其军事压力虽有所增大,但后勤压力大大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也相应减少,这个对解决当时的经济困境不是也有好处吗?消极防守固然不好,可只要能集中兵力,充分发挥火力优势,外加上山海关多年经营的城坚地利的优势,清兵也未必能够拿下。可惜啊,当时这样的主张肯定是受排挤的。


回复 22# 哈揖


  1  洪承畴的问题
  军队主帅有不同性格,谨小慎微或莽撞激进,这本来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无论什么性格,主帅必须服从于上级所赋予的任务。当时崇祯已经山穷水尽,要么他彻底放弃锦州,继续从前的消极防御(在过去的历史中,这种消极防御的代价太大了,满洲军队多次入塞,河北山东残破),也就是说消极防御此路不通。 唯一的选择就是赌国运,以明军的最为完整的战斗力放手一搏,杀出一条血路。只要明军能歼灭有一定规模的满洲军队,使满洲的军事扩张就此画个句号,崇祯就能够和虏,在不用担心满洲违约的情况下,放心地把关宁军放到关内。可是,洪承畴没有这么去做,相反,他步步为营,希望对手多尔衮撑不下去自行撤退。试想一下,假如多尔衮撤退了,锦州得救了,明军的战略困境解除了没有?当然没有,满洲还会再来,只要实力没有大损,他们有的是时间。如果,洪承畴不赞成崇祯的战略决定,他大可辞职,或请求转为他任。可是洪承畴没这么做,以优势兵力消灭满洲军的部分兵力(多尔衮部),洪承畴必须完成这个战略目标,他辜负了国家的期望。

2.锦州的问题。 弃守锦州防守山海关是个缓解问题的方案,但不解决明朝的战略困境。从直隶地区的兵要地理来看,其本身的形胜并不完固,也就是说直隶的安危依赖对外围地带的控制。顾祖禹曾说:“燕都之形胜不足峙”,“燕都僻处一隅,关塞之防日不瑕接,卒旅奔命…… 下尺之一符,征兵于四方,恐救未至国先亡矣。”如果决策撤至山海关,还不如干脆迁都。

3.满洲民族的问题。 明代的满洲民族类似古代的斯巴达、中世纪的诺曼人和现代的车臣人,作为一个民族,当时的满洲总体是个单一的奴隶主阶级(如果不愿意用阶级这个词,就用集团这个词)。这不同于同时代的荷兰英格兰等海洋民族,也不同于后时代的日本俄罗斯半工业化半农业民族,海洋民族的特点是以贸易据点来逐渐控制其他国家的经济命脉,半工业化半农业民族的特点是通过蚕食,逐渐消化战利品通过积累和促进自身的工业化进程来进行下一步的扩张。而像满洲这样的奴隶主集团除了掠夺本身什么也不会,这就决定了他的成长是爆发性的,这种民族未来的命运完全取决于初期的扩张速度和扩张能量,满洲在初期的扩张能量未消耗完之前一定不会满足于岁币之类财政贿赂,所以在这种优势情况下皇太极的媾和非常不合常规,对此要高度警惕。崇祯必须在重创满洲军队之后才能议和。

回复 22# 哈揖


  1  洪承畴的问题
  军队主帅有不同性格,谨小慎微或莽撞激进,这本来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无论什么性格,主帅必须服从于上级所赋予的任务。当时崇祯已经山穷水尽,要么他彻底放弃锦州,继续从前的消极防御(在过去的历史中,这种消极防御的代价太大了,满洲军队多次入塞,河北山东残破),也就是说消极防御此路不通。 唯一的选择就是赌国运,以明军的最为完整的战斗力放手一搏,杀出一条血路。只要明军能歼灭有一定规模的满洲军队,使满洲的军事扩张就此画个句号,崇祯就能够和虏,在不用担心满洲违约的情况下,放心地把关宁军放到关内。可是,洪承畴没有这么去做,相反,他步步为营,希望对手多尔衮撑不下去自行撤退。试想一下,假如多尔衮撤退了,锦州得救了,明军的战略困境解除了没有?当然没有,满洲还会再来,只要实力没有大损,他们有的是时间。如果,洪承畴不赞成崇祯的战略决定,他大可辞职,或请求转为他任。可是洪承畴没这么做,以优势兵力消灭满洲军的部分兵力(多尔衮部),洪承畴必须完成这个战略目标,他辜负了国家的期望。

2.锦州的问题。 弃守锦州防守山海关是个缓解问题的方案,但不解决明朝的战略困境。从直隶地区的兵要地理来看,其本身的形胜并不完固,也就是说直隶的安危依赖对外围地带的控制。顾祖禹曾说:“燕都之形胜不足峙”,“燕都僻处一隅,关塞之防日不瑕接,卒旅奔命…… 下尺之一符,征兵于四方,恐救未至国先亡矣。”如果决策撤至山海关,还不如干脆迁都。

3.满洲民族的问题。 明代的满洲民族类似古代的斯巴达、中世纪的诺曼人和现代的车臣人,作为一个民族,当时的满洲总体是个单一的奴隶主阶级(如果不愿意用阶级这个词,就用集团这个词)。这不同于同时代的荷兰英格兰等海洋民族,也不同于后时代的日本俄罗斯半工业化半农业民族,海洋民族的特点是以贸易据点来逐渐控制其他国家的经济命脉,半工业化半农业民族的特点是通过蚕食,逐渐消化战利品通过积累和促进自身的工业化进程来进行下一步的扩张。而像满洲这样的奴隶主集团除了掠夺本身什么也不会,这就决定了他的成长是爆发性的,这种民族未来的命运完全取决于初期的扩张速度和扩张能量,满洲在初期的扩张能量未消耗完之前一定不会满足于岁币之类财政贿赂,所以在这种优势情况下皇太极的媾和非常不合常规,对此要高度警惕。崇祯必须在重创满洲军队之后才能议和。
清军入塞和宁锦防线无关啊,他们每次都是绕开这一防线,由山西那边过来的,也就是说,宁锦——山海关防线即使存在,也抵挡不了满族的入侵,其没有趁机灭亡明朝的原因,一般都认为是皇太极觉得时机还不成熟,明朝的实力还算雄厚,也许还有一旦围攻北京不下,后勤没法保障的原因吧。

满清的攻坚能力不算很强,明军的防守实力也绝不弱,宁远不过一弹丸小城,袁崇焕仍然可以凭火力优势击退敌手。祖大寿无论是坚守大凌河还是锦州,满洲人都没能强攻下来,只能靠长期围困的办法消耗对手,这都说明,比这些地方更坚固的多的山海关不是不能防的。况且满情人强攻山海关,其后勤补给也绝对是大问题,拖得时间长了,它也受不了的。
顺民心,招百姓,我不如贼。为今之计,必任贤抚民......


身为堂堂历史版主,请多读几本书,不要瞎下结论好不?
如果退守山海关那么等于此天险为敌我共有是无关矣,而且不是计算防不防得住敌人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核心防线天天被敌人冲击只能祈祷它真的固若金汤,就算山海关不可攻破,清军只要在宁锦布置偏师然后绕道进攻北京,关宁铁骑连回防都不敢,毕竟山海关就是最后一道防线,把国家名族的命运放在一个关卡上太危险了,就好像守江必守淮,宇文泰守黄河一定要守住玉璧要塞一样,就那么退到防线最后的核心区域而不设缓冲区域那绝对受不住,你看历史上面哪个就那么守长江黄河守住的?
回复 26# qmsqms

我把我的想法先理顺一下,就当是为崇祯出主意,替古人担忧了,说的不对也无所谓,都是玩呗。

在农民军还没有成大气候的时候,可以想想办法向满清求和,办法就是杨嗣昌的那套,重金贿赂,年年纳贡。如果满情人答应媾和,也要多加提放,可以设立缓冲区,双方不得越雷池一步,否则,仍能迅速转入备战状态。

此招如能奏效,明朝可以利用此时机加紧消灭起义军,为自己争取时间。

如果满情人不答应媾和,就干脆放弃宁锦防线,全力死守山海关,如果清军来攻,明当在死守的同时,从海路出发骚扰清军的后方补给线,前提是明必须加强水师建设,这算是一种积极一点的防守吧。

这种情况下明仍然要面对两个方面的战争,所以在打的同时,应该着手把注意力转向南方,在淮河和长江一线建立防御阵地,提前做好南下的一切准备。如果既能防御住北方的满清,又能彻底消灭起义军为最好,如果前方吃紧,不堪重负的话,关宁军迅速从海上撤往南方的防御阵地,把北方让出来,形成满清、起义军和明三方对峙的局面,明必须及时转向,和起义军达成妥协,互相支援,让满清不敢轻举妄动,这样的话,新的三国时代就到来了。

明有没有可能和起义军达成妥协呢?有,此时异族入侵,同仇敌忾是一种本能,南明小朝廷就这么做过,可惜为是太晚了。

以上说的这些纯属架空,权当娱乐吧。
中国历史上就两个人成功,一个刘邦、一个朱元璋


重复

重复

四月四日范文程专门上奏:
乃者有明,流氛踞于西土,水路诸寇环于南服,兵民煽乱于北陲,我师燮伐东 ...
龙共文 发表于 2010-11-20 09:48 AM



    扣帽子前先调查清楚
还堂堂历史版主呢
第一次来历史版?
没看过版主列表?
会忽悠百姓就不祸国殃民了?
什么逻辑
”顺民心,招百姓“,蒋不如毛
我照样说毛祸国殃民
到现在都还有为李自成张献忠叫好的
真是可笑
敢情杀李自成的是南明特种部队
张献忠杀的是四川八旗
四月四日范文程专门上奏:
乃者有明,流氛踞于西土,水路诸寇环于南服,兵民煽乱于北陲,我师燮伐东 ...
龙共文 发表于 2010-11-20 09:48 AM



    扣帽子前先调查清楚
还堂堂历史版主呢
第一次来历史版?
没看过版主列表?
会忽悠百姓就不祸国殃民了?
什么逻辑
”顺民心,招百姓“,蒋不如毛
我照样说毛祸国殃民
到现在都还有为李自成张献忠叫好的
真是可笑
敢情杀李自成的是南明特种部队
张献忠杀的是四川八旗
回复 24# 哈揖
回复 27# 哈揖
北直隶的兵要地理特点是关隘险要,无论独石口、墙子岭,还是喜峰口、山海关,肯定比锦州险要,但问题在于关隘太多了,千里关塞之防,防不胜防。黄宗羲说:“崇祯间岁岁戒严,上下精神毙于寇,……,江南之民命竭于输挽,太府之金钱,靡于河道,皆都燕之为害。”北京的地理形势就是这样,要想保卫北京,必须控制外围,山西,古北口外的坝上高原、绥远地区,还有辽西走廊。当时明朝已经丢了正北方的内蒙绥远地区,要是再丢辽西走廊,北京就朝不保夕,离瓮中之鳖只差一个山西。
如果明朝不敢在锦州和部分满洲军队决战,明朝就是慢性自杀。如果要放弃宁锦收缩山海关,还不如索性迁都。这样朝不保夕的首都已经失去了意义。

试问,中国历史上有过和约的维持不靠实力而靠对方的善意和诚信吗?
试问,假如明军主力和李自成交战,清军毁约入塞,明军有足够的时间勤王吗?


回复 30# 柔情如梦

是啊,大清朝不忽悠百姓,也不祸国殃民,比孙大炮强太多了。
勤劳的康熙,人民的好皇帝乾隆

回复 30# 柔情如梦

是啊,大清朝不忽悠百姓,也不祸国殃民,比孙大炮强太多了。
勤劳的康熙,人民的好皇帝乾隆
柔情如梦 发表于 2010-11-20 13:22
”顺民心,招百姓“,蒋不如毛
我照样说毛祸国殃民
》》》你是无知无识的黄口小儿。

到现在都还有为李自成张献忠叫好的
真是可笑
敢情杀李自成的是南明特种部队
张献忠杀的是四川八旗..
》》》你哪只眼看到我为张献忠叫好?至于李自成,阁下是朱明贪官的种呢还是满清八旗的后代,咬牙切齿地骂被逼上梁山,反抗暴政的英雄?
龙共文 发表于 2010-11-20 03:34 PM


    哎哟喂
还英雄
行行行
李自成太平天国都是英雄
您继续崇拜去吧
我是无知无识的黄口小儿
恕不奉陪
bighouse 发表于 2010-11-20 03:27 PM


    不明白您说的什么意思
恕我理解能力有限
柔情如梦 发表于 2010-11-20 15:37
冷笑,说不出个四五六来,靠撒泼打滚,你充什么蒜。
回复 35# 柔情如梦


    这意思还不明白,赞美大清朝啊
柔情如梦 发表于 2010-11-15 20:50
在阁下的眼里,老百姓啊,士兵啊就该宁愿啃树皮,吃观音土,卖儿卖女,交不出钱被当官的活活打死,也不该面对暴政奋起反抗,否则就是“祸国殃民”? 这时候咋不见你们大骂中国农民“顺民”,“愚味”,“麻木”了?
柔情如梦 发表于 2010-11-20 15:37
以现在为例,山西黑矿工事件,若是奴隶矿工发生暴动,把那些老板砸死,把房子烧了,把钱抢了,由于矿工们怨毒太深,知识,可能把个别无辜的老板也打死了,他们的家人也牵连了,老板的小蜜二奶也被轮着玩玩了。后来矿工的暴动被那些老板镇压了,于是有些拿了钱的“学者专家文人墨客狗腿子”啊就大肆渲染暴动时矿工是多么野蛮,多么残暴,多么没人性,多么地痞流氓。。。至于黑心老板是怎么压榨摧残人家的么那些“学者专家文人墨客狗腿子”就只当是天经地义正常无视的了。
明末就是一个大的黑煤矿,农民起义军就是暴动的奴隶矿工,你就是那种“学者专家文人墨客狗腿子”的货色。
怎么感觉这帖子没有中心了?
    其实也不是北京附近就关隘险要,再好那也是在自己家门口的防线天天被敌人冲击只要稍有不慎就完了,那真的只能迁都了,崇祯之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心也是因为他也知道退守山海关那等于放弃与清军的战略均势之后连和约都不可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