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一种俄罗斯民族特有的阴郁(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6:21:15
故事发生在1943年,也就是发生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的这一年,仍处于纳粹德国统治区的白俄罗斯的一个小村庄,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从战场废墟里挖到一支自动步枪,凭着这支枪,他投奔了游击队,因为游击队只收留有枪的人。游击队开拔了,却把少年留了下来。情节介绍到这里,似乎很像一个无论在苏联还是中国都很烂俗的英雄主义的战斗故事。那么,我又有什么理由来讲述这部影片呢?
    
     但是这肯定不是一个小男孩成长为战斗英雄,最后跟随大部队走上胜利征途的故事(《闪闪的红星》?呵呵)。少年带着一个二十岁的女孩回到自己的村庄,却发现母亲和双胞胎妹妹以及全村老少已经被德军全体屠杀了,赤裸的尸体被堆积在屋子后面的墙根下。少年逃到沼泽中的一个小岛上,这里已经聚集了许多附近避难的村民。少年带着枪和三个男子出去寻觅食物,那三人先后被打死,少年被一个老头收留到一个村庄。谁知德军已经开到,决定因为这个村庄有人抵抗而实行报复(其实影片里并未交待这个村庄有人反抗)于是一场新的屠杀开始了。全村老少被关到一个大仓库里,德军向里面扫射、投掷手榴弹、用火焰喷射。少年被德军用手枪顶着脑袋拍照留念,竟然幸免于难。最后这一队德军遭到游击队伏击,愤怒的战士们用子弹把几个俘虏射的像筛子一样。最后少年跟随着游击队消失在莽莽密林里。
    
     其实从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能够感受出不同寻常的阴郁气氛,一种俄罗斯民族特有的阴郁,整体的色调一直偏冷,影调一直偏灰。导演艾·克利莫夫不是像史匹柏一样致力于最准确的像纪录片一样的还原屠杀景象,而是继承了苏联诗电影的传统,将这一个悲惨的故事拍出了一种残酷的诗性。
    
     影片配乐出现了德国国歌、以及莫扎特和瓦格纳的音乐素材,美丽的音乐与残忍的画面创造出一种声画对位。在德军轰炸游击队营地的时候,巨大的爆炸声令少年失聪耳鸣。这个手法会令人联想起《拯救大兵瑞恩》的“奥马哈海滩“里汤汉斯失聪的处理,但是在史匹柏那里,我们感受到的只是逼真的可以理解的生理现象,在克利莫夫这里却是表现出了战争给少年造成的巨大恐怖,并且投射到观者的心灵里。
    
     爆炸的气浪汹涌,卷起泥土飞溅,高约数十米的巨树颓然倒下。仅仅不久之前,少年还和那个女孩在林中细雨里沐浴,他们欢笑着用力的摇着细长的树干,让雨珠倾泻到自己的身上。树干、雨珠、霞光,以及落雨和树叶交织在一起沙沙声,让这密林仿佛拥有了生命一样,而此时此刻,这密林也仿佛受到了炸弹的摧残和蹂躏。
    
     影片的摄影手法很高超,经常使用手提摄影机长时间的跟随人物奔跑,我想其拍摄年代应该在70或80年代,那时的苏联应该没有斯坦尼康,而这种运动的长镜头却出人意料的稳定,从而在技术上达到了非常优美的视觉感受。其中最后一个镜头一直跟随游击队在道路上行进,然后突然甩开游击队独自在密林中穿行,眼见着绕过一棵又一棵树干,然后回到道路上继续跟拍游击队,令人拍案叫绝大呼过瘾。
    
     影片在视觉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的运用主观镜头,开始是所有人物都经常面对镜头说话,有时候镜头代表着另一个人的主观视线,但有时候镜头位置和人物位置并不重合,这就造成了一种间离效果,让观者感受到,人物就是在跟你说话!然后,逐渐的,少年越来越频繁的注视镜头,随着少年所承受的痛苦不断加深,你可以看到他的脸在逐渐苍老。到了影片结尾,是这样一张脸注视着你:额头、眼角和脸颊满布着细密而深刻的皱纹,头发焦黄而且快掉光了,嘴唇干燥得皴裂破皮流着血,眼神充满了悲怆和绝望。这时,观众直接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和撞击,可谓痛彻心肺。
    
     少年最后面对污泥中一张希特勒画像,愤怒的一枪枪射击,这时出现了一个精彩的蒙太奇段落,开枪的镜头闪烁在纳粹德国的纪录片之间,但是所有的纪录片都是倒着放的,爆炸后的废墟矍然立起,队伍在向后倒退着行进。这些纪录片的时间顺序也是从战争往前回溯,直到希特勒上台那时,最后突然定格到一张妇人抱着小孩儿的照片上。愤怒的少年也突然停止了射击,呆住了。不用解释也明白,那个小孩儿,就是希特勒!希特勒,也曾经是一个孩子;希魔,也曾经是个人!
    
     影片对战争的血腥描写,有些细节甚为逼真甚至有点自然主义了,令人不忍卒睹。比如一个老头被汽油焚烧后的躯体,那个妆化的,比份子看着还严重,绝对少儿不宜。还有一个人被地雷炸飞后的一只脚,竟然被另一个人捡起来看了看然后甩手扔掉,也让人联想到“奥马哈海滩“里一个士兵捡起自己的一支胳膊。最令人心痛的,就是一头被子弹击中的奶牛,那种濒死的抽搐和哀鸣就已经叫人受不了,竟然还给了一个牛眼的特写,充满了泪水还不断的翻着眼白。我简直怀疑为了拍摄,在现场真的打死了一头牛,这太残忍了!也是我对影片仅有的不满的地方。这要是在今天的西方,是绝对不允许并有法律明令禁止,连我们国家都有观众会为电视剧里砍了树而谴责,害的编导们跳出来解释那是计划内应该砍伐的林木,这正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呀!
    
     影片直译为“来看看(come and see)“,我买到的碟名叫《炎628》。开始不明所以,还以为是军事代号什么的,到最后打出一串字幕才明白,原来在二战时仅白俄罗斯就有628座村庄连同村民被纳粹德国夷为平地。这个“炎“字,大概是日文,有燃烧的意思吧(向懂日语的朋友讨教一下)?那么这个碟名应该是转译。影片里的全村老少几百口,驯顺的被德军赶到大仓库里,即使少年在旁边大叫:“不要进去,你们都会死!“也无济于事,等到他们发现死之将至,为时已晚,悲悯的同时,也真是叫人气恨不已。
    
     尼.亚.别尔嘉耶夫在他的名著《俄罗斯灵魂》一书中说,俄罗斯是一个充满了奴性和驯顺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光投降的俄国士兵就达200万之多,这相当于当时保加利亚或匈牙利全国男性(包括小孩)的总数。捷克斯洛伐克的战俘至多能塞满一幢10层楼房,而俄国的战俘足以在波罗的海和黑海之间牵起一道人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情况更糟,俘虏人数突破500万。德国发动闪击战之初,仅仅在莫斯科方向,就俘虏苏军60万,直到兵临莫斯科城下。幸亏,后来举世闻名的莫斯科保卫战,得力于庞大的国家机器,苏联是守住了。当然,在战争中还是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比如我们小时候熟知的卓娅和舒拉(如今的小孩们,你们当然不知道了,呵呵)。他们被杀后,愤怒的斯大林同志命令:见到杀害他们的德军某团官兵决不接受投降,就地处决!斯大林同志虽然是个暴君,这道命令却是个爷们儿所为!
    
     跟苏联相比,中国恐怕也好不了多少,看看《鬼子来了》,想想抗战时国军汤恩伯部一个师被日军一个班击溃,撵着屁股追,也就甭指望啥了。但是俄罗斯人民和他们的艺术家对战争的反思,却比我们要深刻的多,当他们早已拍出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拍出了《幼儿园》,拍出了《战地浪漫曲》之后多少年,我们还在拍《大决战》。幸亏有个姜文,有个《鬼子来了》,但是我们对战争,对人性的挖掘还远远不够,我想,或许有一天,有人来拍《雪白血红》,那个人会不会是我?故事发生在1943年,也就是发生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的这一年,仍处于纳粹德国统治区的白俄罗斯的一个小村庄,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从战场废墟里挖到一支自动步枪,凭着这支枪,他投奔了游击队,因为游击队只收留有枪的人。游击队开拔了,却把少年留了下来。情节介绍到这里,似乎很像一个无论在苏联还是中国都很烂俗的英雄主义的战斗故事。那么,我又有什么理由来讲述这部影片呢?
    
     但是这肯定不是一个小男孩成长为战斗英雄,最后跟随大部队走上胜利征途的故事(《闪闪的红星》?呵呵)。少年带着一个二十岁的女孩回到自己的村庄,却发现母亲和双胞胎妹妹以及全村老少已经被德军全体屠杀了,赤裸的尸体被堆积在屋子后面的墙根下。少年逃到沼泽中的一个小岛上,这里已经聚集了许多附近避难的村民。少年带着枪和三个男子出去寻觅食物,那三人先后被打死,少年被一个老头收留到一个村庄。谁知德军已经开到,决定因为这个村庄有人抵抗而实行报复(其实影片里并未交待这个村庄有人反抗)于是一场新的屠杀开始了。全村老少被关到一个大仓库里,德军向里面扫射、投掷手榴弹、用火焰喷射。少年被德军用手枪顶着脑袋拍照留念,竟然幸免于难。最后这一队德军遭到游击队伏击,愤怒的战士们用子弹把几个俘虏射的像筛子一样。最后少年跟随着游击队消失在莽莽密林里。
    
     其实从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能够感受出不同寻常的阴郁气氛,一种俄罗斯民族特有的阴郁,整体的色调一直偏冷,影调一直偏灰。导演艾·克利莫夫不是像史匹柏一样致力于最准确的像纪录片一样的还原屠杀景象,而是继承了苏联诗电影的传统,将这一个悲惨的故事拍出了一种残酷的诗性。
    
     影片配乐出现了德国国歌、以及莫扎特和瓦格纳的音乐素材,美丽的音乐与残忍的画面创造出一种声画对位。在德军轰炸游击队营地的时候,巨大的爆炸声令少年失聪耳鸣。这个手法会令人联想起《拯救大兵瑞恩》的“奥马哈海滩“里汤汉斯失聪的处理,但是在史匹柏那里,我们感受到的只是逼真的可以理解的生理现象,在克利莫夫这里却是表现出了战争给少年造成的巨大恐怖,并且投射到观者的心灵里。
    
     爆炸的气浪汹涌,卷起泥土飞溅,高约数十米的巨树颓然倒下。仅仅不久之前,少年还和那个女孩在林中细雨里沐浴,他们欢笑着用力的摇着细长的树干,让雨珠倾泻到自己的身上。树干、雨珠、霞光,以及落雨和树叶交织在一起沙沙声,让这密林仿佛拥有了生命一样,而此时此刻,这密林也仿佛受到了炸弹的摧残和蹂躏。
    
     影片的摄影手法很高超,经常使用手提摄影机长时间的跟随人物奔跑,我想其拍摄年代应该在70或80年代,那时的苏联应该没有斯坦尼康,而这种运动的长镜头却出人意料的稳定,从而在技术上达到了非常优美的视觉感受。其中最后一个镜头一直跟随游击队在道路上行进,然后突然甩开游击队独自在密林中穿行,眼见着绕过一棵又一棵树干,然后回到道路上继续跟拍游击队,令人拍案叫绝大呼过瘾。
    
     影片在视觉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的运用主观镜头,开始是所有人物都经常面对镜头说话,有时候镜头代表着另一个人的主观视线,但有时候镜头位置和人物位置并不重合,这就造成了一种间离效果,让观者感受到,人物就是在跟你说话!然后,逐渐的,少年越来越频繁的注视镜头,随着少年所承受的痛苦不断加深,你可以看到他的脸在逐渐苍老。到了影片结尾,是这样一张脸注视着你:额头、眼角和脸颊满布着细密而深刻的皱纹,头发焦黄而且快掉光了,嘴唇干燥得皴裂破皮流着血,眼神充满了悲怆和绝望。这时,观众直接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和撞击,可谓痛彻心肺。
    
     少年最后面对污泥中一张希特勒画像,愤怒的一枪枪射击,这时出现了一个精彩的蒙太奇段落,开枪的镜头闪烁在纳粹德国的纪录片之间,但是所有的纪录片都是倒着放的,爆炸后的废墟矍然立起,队伍在向后倒退着行进。这些纪录片的时间顺序也是从战争往前回溯,直到希特勒上台那时,最后突然定格到一张妇人抱着小孩儿的照片上。愤怒的少年也突然停止了射击,呆住了。不用解释也明白,那个小孩儿,就是希特勒!希特勒,也曾经是一个孩子;希魔,也曾经是个人!
    
     影片对战争的血腥描写,有些细节甚为逼真甚至有点自然主义了,令人不忍卒睹。比如一个老头被汽油焚烧后的躯体,那个妆化的,比份子看着还严重,绝对少儿不宜。还有一个人被地雷炸飞后的一只脚,竟然被另一个人捡起来看了看然后甩手扔掉,也让人联想到“奥马哈海滩“里一个士兵捡起自己的一支胳膊。最令人心痛的,就是一头被子弹击中的奶牛,那种濒死的抽搐和哀鸣就已经叫人受不了,竟然还给了一个牛眼的特写,充满了泪水还不断的翻着眼白。我简直怀疑为了拍摄,在现场真的打死了一头牛,这太残忍了!也是我对影片仅有的不满的地方。这要是在今天的西方,是绝对不允许并有法律明令禁止,连我们国家都有观众会为电视剧里砍了树而谴责,害的编导们跳出来解释那是计划内应该砍伐的林木,这正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呀!
    
     影片直译为“来看看(come and see)“,我买到的碟名叫《炎628》。开始不明所以,还以为是军事代号什么的,到最后打出一串字幕才明白,原来在二战时仅白俄罗斯就有628座村庄连同村民被纳粹德国夷为平地。这个“炎“字,大概是日文,有燃烧的意思吧(向懂日语的朋友讨教一下)?那么这个碟名应该是转译。影片里的全村老少几百口,驯顺的被德军赶到大仓库里,即使少年在旁边大叫:“不要进去,你们都会死!“也无济于事,等到他们发现死之将至,为时已晚,悲悯的同时,也真是叫人气恨不已。
    
     尼.亚.别尔嘉耶夫在他的名著《俄罗斯灵魂》一书中说,俄罗斯是一个充满了奴性和驯顺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光投降的俄国士兵就达200万之多,这相当于当时保加利亚或匈牙利全国男性(包括小孩)的总数。捷克斯洛伐克的战俘至多能塞满一幢10层楼房,而俄国的战俘足以在波罗的海和黑海之间牵起一道人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情况更糟,俘虏人数突破500万。德国发动闪击战之初,仅仅在莫斯科方向,就俘虏苏军60万,直到兵临莫斯科城下。幸亏,后来举世闻名的莫斯科保卫战,得力于庞大的国家机器,苏联是守住了。当然,在战争中还是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比如我们小时候熟知的卓娅和舒拉(如今的小孩们,你们当然不知道了,呵呵)。他们被杀后,愤怒的斯大林同志命令:见到杀害他们的德军某团官兵决不接受投降,就地处决!斯大林同志虽然是个暴君,这道命令却是个爷们儿所为!
    
     跟苏联相比,中国恐怕也好不了多少,看看《鬼子来了》,想想抗战时国军汤恩伯部一个师被日军一个班击溃,撵着屁股追,也就甭指望啥了。但是俄罗斯人民和他们的艺术家对战争的反思,却比我们要深刻的多,当他们早已拍出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拍出了《幼儿园》,拍出了《战地浪漫曲》之后多少年,我们还在拍《大决战》。幸亏有个姜文,有个《鬼子来了》,但是我们对战争,对人性的挖掘还远远不够,我想,或许有一天,有人来拍《雪白血红》,那个人会不会是我?
<P>中国60年前的战争电影是最高峰了,以后就惨不忍睹</P>
同意楼上的观点
那里可以看到这部电影?
<P>后人对战争的反省还是不够,从我们抗战影片的拍摄就看得出,没拍出一些深层次的内容,只有杀敌的快感而已... ....</P>
<P>应该说,现在人在逐渐的走向理智,电影也是。</P><P>就象核辐射 说的一样,反思、理性、真诚。</P>
<P>可惜现在中国的电影导演、演员们没几个能够称得上是艺术家的了</P>
<P>中国的,恩,还欠提高.</P>
我也认为俄罗斯人有一种特别的忧郁情绪。。。。甚至他们的暴躁也来源于此。。。可能是源于他们的历史和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