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老农版《黑暗传》申报非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06:34:15
http://cjmp.cnhan.com/whcb/html/2010-10/25/content_4336306.htm

襄樊老农版《黑暗传》申报非遗
历时9年,大山里淘出汉族创世史诗,令专家拍案叫绝

▲李德扬所整理的民间“骚笑话”手稿。

    文图/记者 史强

    ……………………

    李德扬的家位于群山叠嶂的短峪沟村范家湾,他外表与当地老农无异。但只要谈起当地民间艺术,立即就变得神采奕奕。

    李德扬从小家境贫寒,是当地屈指可数的高中毕业生。

    还在上小学时,他随父母一起下田做农活,就听到有人在地头敲“薅草(hāo cǎo)锣鼓”,一人打鼓,一人敲锣,唱作世事人情,替乡亲舒缓疲劳。10多岁时,李德扬专门拜师学过“采莲船歌”和当地的秧歌,具有一定的文艺功底。

    上世纪90年代,李德扬曾参与过当地的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工作。他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古老的民间艺术因难以找到传承人,面临失传危险,这让他非常痛心。

    9年靠双脚进山寻宝

    从2001年开始,退休在家的李德扬开始对当地此前未经整理的民间文化进行搜集整理,“祖先留下来的东西,要是在我们手上失传了,我觉得对不起祖宗。”李德扬说。

    为了找到健在的民间艺术传承人,李德扬建立了自己的“耳目网”——他将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发动起来,只要发现一位疑似传承人,他都会上门拜访。

    在当地,民间艺人绝大部分都是普通农民,大都居住在非常偏僻的山村里,进去只能依靠步行。寻访蒋家坡村70岁民间艺人李明照时,来回近50里崎岖的山路,他足足走了一天。9年来,靠着自己的双脚,他走访了数百民间艺人,从中找到了18名传承人。

    一些艺人手中保存着古老相传的唱本,李德扬就不厌其烦上门,反复动员对方借出供自己抄录。对于没有唱本、完全靠口口相传、同时自己又不识字的艺人而言,李德扬就要跟着对方一起生活,让对方一句句唱出,自己再记录下来。在74岁歌师余国光处收集《薅草锣鼓》、《丧鼓》等时,100多个唱本他足足花了2天2夜。

    征集到原始资料后,李德扬必须要对众多版本进行整理。9年来,光他收集誊录的当地民歌就有2000多页,手稿所用的信笺纸堆起来有半米多高。

    搜集到特殊版本《黑暗传》

    按照当地传统风俗,家里办丧事时必须要请歌师(艺人)表演“丧鼓”,讲述人类创世神话的《黑暗传》是必唱曲目。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黑暗传》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料逐渐为国家所重视,并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在当地已搜集了七八个版本。

    2006 年,李德扬在56岁的歌师赵发明处抄录民歌“采莲船歌”时,无意中发现赵发明珍藏着一个不知什么年代流传下来的《黑暗传》手抄本,而这个版本是他之前所从未见过的。经过反复做工作,他得以将该版本的《黑暗传》抄录了一份,共4000余字,目前已将资料无偿上交国家。

    “什么是黑暗与混沌,什么时盘古来出生。盘古拿的什么开山斧,日月又怎么上天庭。歌师如果知得这根古,今在鼓上拜师尊”。记者第一眼看到改版的《黑暗传》,不禁为开头磅礴而深邃的意境所震惊。

    保康县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张天荣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仍健在并通晓《黑暗传》的歌师并不多。在之前的普查中,并没有赵发明此人,李德扬的发现非常重要,是当地该项目研究的重大突破。

    “犟”老汉的非遗梦

    张天荣告诉记者,在当地申报的第三批市级非遗项目中,李德扬就有其搜集整理的“民间小调”及赵版《黑暗传》,目前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

    对于自己9年来不图回报的付出,李德扬没有后悔,9年来,他光是花在笔墨纸张上的钱就近2000元,民歌部分的资料抄写出来有2000余页,手稿堆起来近半米高。日前,他将自己9年来的心血全部无私交给相关部门。

    对于未来,老人已经有了计划,趁着自己身体还可以,他准备搞一个《保康民间传奇人物》,“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把工作进行到底”,老汉犟得像个孩子。

    挖掘“骚笑话”

    被当成色情文学

    在保康当地,很多人都喜欢讲“吩泡”(段子),其中有一部分因为含有性文化,被当地人称为“骚泡”,很多“骚泡”段子已经相传了上百年,刨去其中的两性部分,很多故事都反映了古代的民俗民风,也是很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因为这类故事的特殊性,它的传承仅限在少数人手上,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李德扬最早发现了这个宝贝,从2009年8月到今年10月,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着手搜集当地的“骚泡”,目前已经收集了162个故事,共7.5万字。

    在他搜集之初,曾想把搜集的资料结印出书,但当出版人员看到样篇后,大惊失色,认为这完全就是色情文学,担心被文化部门查禁,不敢出版。

    令人欣慰的是,在县民间艺术家协会秘书长陈静茂的努力下,该书重现生机,经反复修改,对其中涉及两性的部分加以素化,着重保留其故事性,该书暂定名为《民间骚笑故事汇》,目前已经列入出版日程。

    在书稿封面上,他特意写上了两句话,一句是他的认识“有骚才有趣,有笑方成书”;另一句则是他著书的宗旨“骚而不淫,笑而不俗”。

    22 日,记者带着赵发明版《黑暗传》的复印件找到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黑暗传》知名学者,75岁高龄的华师著名教授刘守华。看到记者资料后,刘守华不禁拍案叫绝,并当场复印留作资料加以收藏。在刘守华拿出的各类《黑暗传》藏本中,赵版显得与其他版本都有所不同。

    刘守华告诉记者,《黑暗传》是流传在保康、房县及神农架地区的民间歌谣唱本,被称为汉族首部历史故事神话长诗,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世界形成、人类起源的历程,融汇了混沌、浪荡子、盘古、女娲、伏羲、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等许多历史神话人物事件。

    目前,《黑暗传》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已基本结束,正处于公示期。

    经仔细判读,刘守华认为,赵版《黑暗传》从混沌创世一直写到到夏朝灭亡,“历史故事序列更为完整”,极为罕见。尤其珍贵的是,该版本的所有者赵发明还能同时演唱,这就尤其难得。刘守华表示,他将立刻亲自与保康县方面联系,敦促将赵发明马上列入非遗传承保护人计划之列。http://cjmp.cnhan.com/whcb/html/2010-10/25/content_4336306.htm

襄樊老农版《黑暗传》申报非遗
历时9年,大山里淘出汉族创世史诗,令专家拍案叫绝

▲李德扬所整理的民间“骚笑话”手稿。

    文图/记者 史强

    ……………………

    李德扬的家位于群山叠嶂的短峪沟村范家湾,他外表与当地老农无异。但只要谈起当地民间艺术,立即就变得神采奕奕。

    李德扬从小家境贫寒,是当地屈指可数的高中毕业生。

    还在上小学时,他随父母一起下田做农活,就听到有人在地头敲“薅草(hāo cǎo)锣鼓”,一人打鼓,一人敲锣,唱作世事人情,替乡亲舒缓疲劳。10多岁时,李德扬专门拜师学过“采莲船歌”和当地的秧歌,具有一定的文艺功底。

    上世纪90年代,李德扬曾参与过当地的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工作。他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古老的民间艺术因难以找到传承人,面临失传危险,这让他非常痛心。

    9年靠双脚进山寻宝

    从2001年开始,退休在家的李德扬开始对当地此前未经整理的民间文化进行搜集整理,“祖先留下来的东西,要是在我们手上失传了,我觉得对不起祖宗。”李德扬说。

    为了找到健在的民间艺术传承人,李德扬建立了自己的“耳目网”——他将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发动起来,只要发现一位疑似传承人,他都会上门拜访。

    在当地,民间艺人绝大部分都是普通农民,大都居住在非常偏僻的山村里,进去只能依靠步行。寻访蒋家坡村70岁民间艺人李明照时,来回近50里崎岖的山路,他足足走了一天。9年来,靠着自己的双脚,他走访了数百民间艺人,从中找到了18名传承人。

    一些艺人手中保存着古老相传的唱本,李德扬就不厌其烦上门,反复动员对方借出供自己抄录。对于没有唱本、完全靠口口相传、同时自己又不识字的艺人而言,李德扬就要跟着对方一起生活,让对方一句句唱出,自己再记录下来。在74岁歌师余国光处收集《薅草锣鼓》、《丧鼓》等时,100多个唱本他足足花了2天2夜。

    征集到原始资料后,李德扬必须要对众多版本进行整理。9年来,光他收集誊录的当地民歌就有2000多页,手稿所用的信笺纸堆起来有半米多高。

    搜集到特殊版本《黑暗传》

    按照当地传统风俗,家里办丧事时必须要请歌师(艺人)表演“丧鼓”,讲述人类创世神话的《黑暗传》是必唱曲目。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黑暗传》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料逐渐为国家所重视,并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在当地已搜集了七八个版本。

    2006 年,李德扬在56岁的歌师赵发明处抄录民歌“采莲船歌”时,无意中发现赵发明珍藏着一个不知什么年代流传下来的《黑暗传》手抄本,而这个版本是他之前所从未见过的。经过反复做工作,他得以将该版本的《黑暗传》抄录了一份,共4000余字,目前已将资料无偿上交国家。

    “什么是黑暗与混沌,什么时盘古来出生。盘古拿的什么开山斧,日月又怎么上天庭。歌师如果知得这根古,今在鼓上拜师尊”。记者第一眼看到改版的《黑暗传》,不禁为开头磅礴而深邃的意境所震惊。

    保康县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张天荣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仍健在并通晓《黑暗传》的歌师并不多。在之前的普查中,并没有赵发明此人,李德扬的发现非常重要,是当地该项目研究的重大突破。

    “犟”老汉的非遗梦

    张天荣告诉记者,在当地申报的第三批市级非遗项目中,李德扬就有其搜集整理的“民间小调”及赵版《黑暗传》,目前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

    对于自己9年来不图回报的付出,李德扬没有后悔,9年来,他光是花在笔墨纸张上的钱就近2000元,民歌部分的资料抄写出来有2000余页,手稿堆起来近半米高。日前,他将自己9年来的心血全部无私交给相关部门。

    对于未来,老人已经有了计划,趁着自己身体还可以,他准备搞一个《保康民间传奇人物》,“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把工作进行到底”,老汉犟得像个孩子。

    挖掘“骚笑话”

    被当成色情文学

    在保康当地,很多人都喜欢讲“吩泡”(段子),其中有一部分因为含有性文化,被当地人称为“骚泡”,很多“骚泡”段子已经相传了上百年,刨去其中的两性部分,很多故事都反映了古代的民俗民风,也是很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因为这类故事的特殊性,它的传承仅限在少数人手上,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李德扬最早发现了这个宝贝,从2009年8月到今年10月,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着手搜集当地的“骚泡”,目前已经收集了162个故事,共7.5万字。

    在他搜集之初,曾想把搜集的资料结印出书,但当出版人员看到样篇后,大惊失色,认为这完全就是色情文学,担心被文化部门查禁,不敢出版。

    令人欣慰的是,在县民间艺术家协会秘书长陈静茂的努力下,该书重现生机,经反复修改,对其中涉及两性的部分加以素化,着重保留其故事性,该书暂定名为《民间骚笑故事汇》,目前已经列入出版日程。

    在书稿封面上,他特意写上了两句话,一句是他的认识“有骚才有趣,有笑方成书”;另一句则是他著书的宗旨“骚而不淫,笑而不俗”。

    22 日,记者带着赵发明版《黑暗传》的复印件找到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黑暗传》知名学者,75岁高龄的华师著名教授刘守华。看到记者资料后,刘守华不禁拍案叫绝,并当场复印留作资料加以收藏。在刘守华拿出的各类《黑暗传》藏本中,赵版显得与其他版本都有所不同。

    刘守华告诉记者,《黑暗传》是流传在保康、房县及神农架地区的民间歌谣唱本,被称为汉族首部历史故事神话长诗,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世界形成、人类起源的历程,融汇了混沌、浪荡子、盘古、女娲、伏羲、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等许多历史神话人物事件。

    目前,《黑暗传》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已基本结束,正处于公示期。

    经仔细判读,刘守华认为,赵版《黑暗传》从混沌创世一直写到到夏朝灭亡,“历史故事序列更为完整”,极为罕见。尤其珍贵的是,该版本的所有者赵发明还能同时演唱,这就尤其难得。刘守华表示,他将立刻亲自与保康县方面联系,敦促将赵发明马上列入非遗传承保护人计划之列。
看成了暗黑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