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沉默面对甲午战争-->ytgk9999转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9:00:04
日本沉默面对甲午战争



    国际先驱导报驻东京记者蓝建中、记者林非报道 1886年8月,北洋海军的两艘巨型铁甲舰访问日本长崎,士兵们到达目的地后,就开始了一场狂欢,喝酒泡妞,并与日本人发生了严重冲突。熟悉日本的吉林大学教授李晓博士形容这些清兵,就像现在的美国兵一样。长崎的地方官员赶紧正告日本警察,不要招惹这群清兵。
“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还有一种敬畏感,而这种敬畏感在甲午战争后荡然无存。在这之后,‘支那人’彻底变成了一种污辱性称号。甲午战争日对于日本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李晓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但是,日本人却沉默面对这个重要的纪念日,而另一个推动日本走向军国主义的日俄战争纪念日却被日本人频繁提起。甲午战争,在日本被称为“日清战争”。虽然迎来了爆发110周年的日子,但是日本各大媒体似乎已经将这场战争遗忘了。
    《产经新闻》有关日俄战争100周年的记事和评论已经连载多日了,但是对于甲午战争却只字不提。对此,李晓教授分析道:“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居,实际上非常重视中日关系。他们不愿意在这样的问题上刺激中国人敏感的神经。而且,作为日本人来说,他们对战争的正义性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击败中国人固然可喜,但是,毕竟只是亚洲人自己内部的战争,而他们认为击败俄国人是黄种人第一次击败白种人,日本是代表亚洲来反击白种人的侵略。”
    对于甲午战争,日本人虽然表面比较淡漠,但内心非常敏感。《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就此问题打电话询问了一位经历过二战、在大学退休前曾担任过报社记者的日本老人的看法,但是他以在电话里不便接受采访为由婉言谢绝了采访,而记者提出去家里采访时,他又以有事推辞掉了。对于媒体为何对日清战争没有反映,而主要是对日俄战争的关注,记者一位在早稻田大学担任讲师的朋友坦率地说,她并不了解这场战争,但是对于媒体为何只报道日俄战争,而对日清战争非常冷淡,她认为还是因为日俄战争比日清战争重要吧,因为俄国是欧洲的一个大国,而且是白人国家,这场战争确立了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在日本呆过多年的李晓教授对此也有感触,他说,每当要和日本人谈起战争的时候,他们的眼里都会有一种犹疑感,或者避而不谈,或者转移话题。
    当然,日本右翼人士另当别论。在日本的互联网上,各种有关甲午战争的书籍正在销售,内容无外乎歌颂明治天皇的文治武功,强调日清战争提高了日本国民对国家和天皇的认同,扩大了日本在东亚和世界的影响。但是,从书名《侵略亚洲100年——从日清战争到联合国维和行动法派兵》就可以看出,其中也不乏谴责甲午战争者。不过,最醒目的一本还得数比日本人还爱日本的台湾人黄文雄推出的《日本造就了现代中国——日清战争后日本留给中国的莫大遗产》。黄先生赞美甲午战争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断言是甲午战争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日本沉默面对甲午战争



    国际先驱导报驻东京记者蓝建中、记者林非报道 1886年8月,北洋海军的两艘巨型铁甲舰访问日本长崎,士兵们到达目的地后,就开始了一场狂欢,喝酒泡妞,并与日本人发生了严重冲突。熟悉日本的吉林大学教授李晓博士形容这些清兵,就像现在的美国兵一样。长崎的地方官员赶紧正告日本警察,不要招惹这群清兵。
“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还有一种敬畏感,而这种敬畏感在甲午战争后荡然无存。在这之后,‘支那人’彻底变成了一种污辱性称号。甲午战争日对于日本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李晓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但是,日本人却沉默面对这个重要的纪念日,而另一个推动日本走向军国主义的日俄战争纪念日却被日本人频繁提起。甲午战争,在日本被称为“日清战争”。虽然迎来了爆发110周年的日子,但是日本各大媒体似乎已经将这场战争遗忘了。
    《产经新闻》有关日俄战争100周年的记事和评论已经连载多日了,但是对于甲午战争却只字不提。对此,李晓教授分析道:“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居,实际上非常重视中日关系。他们不愿意在这样的问题上刺激中国人敏感的神经。而且,作为日本人来说,他们对战争的正义性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击败中国人固然可喜,但是,毕竟只是亚洲人自己内部的战争,而他们认为击败俄国人是黄种人第一次击败白种人,日本是代表亚洲来反击白种人的侵略。”
    对于甲午战争,日本人虽然表面比较淡漠,但内心非常敏感。《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就此问题打电话询问了一位经历过二战、在大学退休前曾担任过报社记者的日本老人的看法,但是他以在电话里不便接受采访为由婉言谢绝了采访,而记者提出去家里采访时,他又以有事推辞掉了。对于媒体为何对日清战争没有反映,而主要是对日俄战争的关注,记者一位在早稻田大学担任讲师的朋友坦率地说,她并不了解这场战争,但是对于媒体为何只报道日俄战争,而对日清战争非常冷淡,她认为还是因为日俄战争比日清战争重要吧,因为俄国是欧洲的一个大国,而且是白人国家,这场战争确立了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在日本呆过多年的李晓教授对此也有感触,他说,每当要和日本人谈起战争的时候,他们的眼里都会有一种犹疑感,或者避而不谈,或者转移话题。
    当然,日本右翼人士另当别论。在日本的互联网上,各种有关甲午战争的书籍正在销售,内容无外乎歌颂明治天皇的文治武功,强调日清战争提高了日本国民对国家和天皇的认同,扩大了日本在东亚和世界的影响。但是,从书名《侵略亚洲100年——从日清战争到联合国维和行动法派兵》就可以看出,其中也不乏谴责甲午战争者。不过,最醒目的一本还得数比日本人还爱日本的台湾人黄文雄推出的《日本造就了现代中国——日清战争后日本留给中国的莫大遗产》。黄先生赞美甲午战争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断言是甲午战争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
嗯,思路比较奇特。
路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5 14:30:57编辑过]
<P>甲午战争110周年 现实启示 我们纪念什么?




    导语:吉林大学教授李晓博士说:当时的(110年前)日本人对中国还有一种敬畏感,而这种敬畏感在甲午战争后荡然无存。在这之后,‘支那人’彻底变成了一种污辱性称号。 </P><P> </P><P>    7月7日,几名小游客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参观北洋海军“济远”舰的主炮。该舰在甲午海战中被击沉,其残骸于1988年被打捞出水。坐落在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上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以“国耻纪念地”警示国人。刘公岛是中国第一支海军——清朝北洋海军的诞生地和灭亡地,也是我国近代屈辱史开始的地方。岛上北洋水师提督署等28处建筑于1992年被正式命名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P><P>
中日现有海军实力对比</P><P> 中国海军
日本海军

总人数
约30万人
4.38万

总吨位
共600多艘舰艇,总吨位130多万吨。
共200多艘舰艇,总吨位近100万吨。

船坞登陆舰

2

巡洋舰(8000吨以上)数量

4

驱逐舰数量
19
40

护卫舰数量
33
18

潜艇数量
60(有6艘核潜艇)
23(无核潜艇)

海军作战飞机
250
250

海军直升机
25
150
</P><P>
(来源:美国《简氏防务周刊》2002年数据)</P><P>
甲午海战:我们纪念什么? </P><P>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林非报道 200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海战过去110年后的早上,刘英名和他的母亲走进了位于刘公岛的甲午战争纪念馆。他在纪念馆的一个角落里,看见了“勿忘国耻”四个字,并把它们念了出来。 </P><P>    “我们纪念甲午海战,就是为了时刻提醒我们,勿忘国耻。”刘英名对记者说。 </P><P>    纪念仅止与此吗?冯昭奎先生说,不。身为国内知名的日本问题研究专家,冯昭奎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中国人并没有完全从那场战争中吸取教训,有些东西虽然也想到了,但是并没有努力去做。 </P><P>仍然需要坚持科技为本 </P><P>      同样是对战争的反省和纪念,冯昭奎举例说,日本国内在反省二战失败的原因时,思路非常清晰,认为二战的失败就是科技的失败。从此以后,日本开始在科技上投入巨大力量,世界科技强国的地位已经勿庸置疑。前些时候,日本研究出了世界上运算能力最强的计算机,引得美国的《时代》周刊用了十几个页码予以报道。而中国国内并没有对此事予以太多的关注。 </P><P>     冯昭奎指出,很多人认为甲午海战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政治腐败,但是,科技实力不济同样不可忽视。联系当前中国的许多先进设备仍然需要进口,我们应当引起相应的重视。 </P><P>    他告诉本报记者,中国现在已经成了“世界工厂”,“但真正有多少东西的核心技术是我们自己的?”中国国内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也有一定的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早已令人耳熟能详。但是,更多的是喊口号,热血沸腾,而日本在科技上的投入已经超过了GDP的3%,中国尚且不到1%。 </P><P>     除此以外,在投入程度并不充足,科技水平并不高的情况下,中国科学界的道德建设同样令人担忧。中国科学院近日完成名为《我国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基本分析和建议》的咨询报告,抨击中国科学界存在“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盗名欺世”“屈从权力”“学术霸道”“权学交易”“心态浮躁”“科研欺诈”等八宗罪,直指中国科学界“道德沦丧”。而在去年,曾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东南大学校长顾冠群被指剽窃和抄袭国外论文也是轰动一时。 </P><P>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认为,学术腐败、科技届“道德沦丧”与政治的大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单纯指责科技界和国家不重视科技并不全面。    </P><P> </P><P>    7月7日,几名小游客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参观北洋海军的鱼雷。</P><P>政治上的反省依旧必要 </P><P>    曾经在日本呆过多年的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主任李晓教授就对本报记者说:“110年前,中日甲午海战的大背景就是两个国家同时开始的近代化改革,但是走的路子完全不一样。中国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日本走的则是全盘西化的道路。最后的结果是日本击败了中国。110年后,中国人仍然面临着这样的命题,我们也仍然在批判‘全盘西化’,但是一个可以注意到的事实是,日本在成为发达国家后,他的民族文化保护是亚洲国家里做得最好的。” </P><P>    李晓教授说,其实,中国的改革在改革开放后也逐渐开始全面化,刚开始是经济,现在政治体制改革也在逐步开始,而其中加入WTO,参与到整个世界体系中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另一位专家也对本报记者指出,中国应该从1894年被日本击败的现实中吸取教训,身为当时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腐败。而目前官员中存在的一些腐败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政治体制上如何更好地使国家得到发展,无论任何时代都是一个必须不断探讨的命题。他认为“当时造成战争失败的一些原因近年来甚至也有一些苗头,当然程度上没有那么严重”。尽管今非昔比,但是以史为鉴能够让中国发展得更好。 </P><P>    众所周知,修建颐和园的款项很多都是从北洋海军的军费中挪用的。据统计,这些钱足够再组建10个北洋海军。一个突出的事例是,撞沉“致远舰”的日舰“吉野号”原来就是中国在诺丁汉船厂定购的,但是由于缺乏经费,才被日本所购买。联系到前段事件的审计风暴,大量的款项被各级政府机关挪用或者截留,这位专家反问记者:“你说这是吸取教训了吗?我觉得还是口号比较多,我们并不缺乏纪念日,而是缺乏纪念日背后的反思。” </P><P>    这位专家又举了一个例子,当时,北洋海军陷入浴血奋战之际,南洋海军却在一旁看热闹。“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宏观调控不力,地方割据,各自为战。而中国今年以来在经济过热上的调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中间也出现了像铁本事件这样的不和谐音符,其他诸如三农问题,拆迁问题仍有不少得不到解决,这其中地方保护主义的因素仍然存在。这些其实都是我们要从甲午战争中吸取的教训。”</P><P></P><P>    2004年7月8日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国耻不忘,警示千年 这是北洋海军提督署大门(7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