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3000年前的服饰(鄯善洋海古墓截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30:29
1.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1.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新疆鄯善县的洋海古墓 破解欧亚草原文明的钥匙
   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0-d1004913828.html
    洋海古墓位于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乡洋海夏村西北、火焰山南麓的戈壁沙漠地带。几百座墓葬主要分布在相对独立的三片黄土梁上,西片、东片、南片共计5.4万平方米。从2003年3月到5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在洋海墓地共发掘了509座墓葬。据专家考证,洋海古墓产生在距今2000—3000多年前,大约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墓葬折射贫富差距
    500多座墓葬的布局疏密相宜,井然有序。墓葬形制多种多样,有椭圆形竖穴墓、长方形竖穴墓、长方形竖穴袋状墓、竖穴单偏室墓和竖穴双偏室墓,这说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当时人们的住所已由半地穴式改为地面上建筑。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逝去的人在另一世界的住所也不能老是单间,那就一室一厅吧,单纯的竖穴墓就由此过渡到竖穴偏室墓,可以看出,在这个过程中贫富开始分化,偏室墓的规模差距也越来越悬殊,而这种分化和差距实则是人间生活分化和差距的折射。
    青铜器的出土让考古工作者们喜出望外,此前,专家们一直苦于在吐鲁番盆地找不到属青铜时代的实物材料,洋海古墓的发现和发掘填补了此项空白。
    萨满巫师“盛装”亮相
    500多座墓葬出土的人骨大多保存完好,有一具保存完好的男性干尸格外引人瞩目:他头戴羊皮帽,额头上系有彩色毛绦带,左右耳戴着耳环,颈下戴着绿松石项链,内穿翻领彩色毛布衣,脚穿皮靴,靴帮上捆绑毛绦带,上系由铜管和铜铃装饰组成的“胫铃”。该男子右手握着缠了铜片的短木棍,左手握着木柄青铜斧,手臂旁放置木钵,完全是一副萨满巫师的装束。2006年12月,吐鲁番地区文物局还举行了隆重的萨满巫师“脱衣”的仪式———由相关专家为其揭取身上的衣物以做进一步的研究,引起媒体的热烈关注。
    随葬品中发现大麻
    在洋海西片的一座椭圆形竖穴二层台墓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中年男性,还见一成年女性的骨架。墓中随葬品除了彩陶杯、彩陶罐、马鞭、马辔头、弓箭袋及弓箭外,还发现有皮编草篓和大木臼,里面都装有大麻籽叶,经鉴定,这些大麻距今2475年。
    大麻和萨满巫师的发现使人们惊奇地发现:在人类早期,人们已普遍用大麻作为致幻剂来和神灵进行沟通。它也印证了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洛多德关于草原游牧民族吸食大麻的记载。
    美丽的箜篌
    洋海古墓出土的器物之多也让人叹为观止,最引人注目的要算两件竖箜篌了。竖箜篌基本保存完好,是用整块胡杨木刻挖而成,长60.6厘米,由音箱、颈、弦杆和弦组成。音箱上口平面呈长圆形,底部正中有三角形发音孔,口部蒙羊皮。蒙皮正中竖向穿一根加工好的柽柳棍,再用5个小枝等距分别穿在竖棍下,枝、棍交叉呈“十”形露出蒙皮,再分别引一根用羊肠衣做的琴弦到弦轴上。
    据考古资料显示,竖箜篌发源于西亚美索不达米亚,最早存在于古代巴比伦、埃及、希腊的音乐中。竖箜篌传入我国中原的时代,最早有文字记载是在东汉。在新疆,考古工作者1996年在且末的扎滚鲁克墓地发掘、出土过三件竖箜篌实物,时代为公元前5世纪前后。
    据考证,洋海和且末两地出土的竖箜篌形制与埃及、西亚所见的箜篌十分接近,应起源于西亚。洋海古墓那只保存了皮面连接弦的部件,弥足珍贵。它证明,西域早于后汉灵帝600年—700年前就有了竖箜篌,而公元前后由西域传入中原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未解之谜有待破解
    洋海古墓带给人们的惊喜远不止于此,通过对古墓出土的毛纺织品纹饰及纺织技法的研究,学者、专家们发现,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苏格兰呢”居然早在遥远的青铜时代就由西向东传到了吐鲁番盆地。而通过对出土的陶器、木器等器物装饰图案及马具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整个欧亚草原的文明极其相似。据专家考证,洋海古墓出土的不少东西都与远古游牧民族的起源地之一——阿尔泰山周围曾经出土的文物相吻合。有意思的是,在洋海古墓也出土了战国时代的丝绸,这说明在西方文明东渐的同时,东方文明也在向西传播;说明在张骞凿空西域之前,以间接贸易的形式所进行的文化交流就已经形成——它证明了“前丝绸之路”的存在。
    洋海古墓如同一把钥匙,蕴含着欧亚草原文明的所有秘密,其中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正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索研究。
    (注:本文采写过程中,得到了吐鲁番地区文物局长李肖博士及新疆文物考古所吕恩国教授的倾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洋海古墓出土文物图选自《吐鲁番文物精粹》一书。
颜色好惊艳,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织物怎么样保存,才能保证永不褪色,一个是古人如何添加颜色。

颜色好惊艳,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织物怎么样保存,才能保证永不褪色,一个是古人如何添加颜色。
土鳖不是屎壳郎 发表于 2010-9-30 16:11

这个要请专家回答了。

俺猜,主要是当地气候始终干燥,才有可能将这些织物保存至今吧。

古人的颜色,一为矿物,二为植物,三为动物(如古罗马从某种海贝中提取紫色颜料,用来染中国进口的丝绸)。

——感谢版主贴上文字说明!
颜色好惊艳,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织物怎么样保存,才能保证永不褪色,一个是古人如何添加颜色。
土鳖不是屎壳郎 发表于 2010-9-30 16:11

这个要请专家回答了。

俺猜,主要是当地气候始终干燥,才有可能将这些织物保存至今吧。

古人的颜色,一为矿物,二为植物,三为动物(如古罗马从某种海贝中提取紫色颜料,用来染中国进口的丝绸)。

——感谢版主贴上文字说明!
中亚被血洗几次尤其是蒙古人那次,迷太多了。
回复 4# 海客


    第一个问题是指发掘后怎么才能保存。
haihun 发表于 2010-9-30 16:54
蒙古人来时,这个古墓所代表的族群应该早就不在了。
土鳖不是屎壳郎 发表于 2010-9-30 17:00
哦,这个不知道。


前些年去湖北省博物馆,里面有很多大幅的、刚掘开的楚墓照片,里面的棺椁、丝绸的色彩和图案,那叫一个惊艳。

不过一见风就变色了,一瞬间的美,只能在照片中才能永恒……
IMG_3247.JPG

前些年去湖北省博物馆,里面有很多大幅的、刚掘开的楚墓照片,里面的棺椁、丝绸的色彩和图案,那叫一个惊艳。

不过一见风就变色了,一瞬间的美,只能在照片中才能永恒……
IMG_3247.JPG
kpi 发表于 2010-9-30 17:17
可能和保存环境有关。南方古墓的东西,多数是浸润在潮湿而无氧环境中的,出土后会很快氧化或脆化吧?
海客 发表于 2010-9-30 17:09


    中亚有点规模的古城市大多在蒙古人手里毁掉,尚且不说村落之类的。
青海省的都兰出土了很多汉唐的古丝绸和棉麻植物,人种是吐谷浑?记不太清楚了。
那些织物的色彩图案也极其惊艳,不过关注的人少。而且那边很多古墓都被盗掘,目的就是搜寻这些古织物,国外很多机构都收藏的有。

洋海的织物还是以几何形为主,都兰的晚了千年左右,已经演变为以花样为主。


这些人是塞人,在蒙古人之前,匈奴突厥之流已经把这些人给血洗了,蒙古人的时候,中亚早已突厥化了

这些人是塞人,在蒙古人之前,匈奴突厥之流已经把这些人给血洗了,蒙古人的时候,中亚早已突厥化了
细看某些纺织品的纹路,三千年前和现在竟然一模一样,古人和现代人有一样的审美情趣。有没有人专门研究过纹路?


不懂编织。据片子里的女考古学家介绍,有所谓“平纹”、“斜纹”之分。

不懂编织。据片子里的女考古学家介绍,有所谓“平纹”、“斜纹”之分。


这个地方确实有着迷一样的历史。4000年前,这里就有古欧罗巴人种聚居,从事游牧和农耕,有古老的小麦种植。

其语言为“吐火罗”语,奇怪的是,据考证,该语言是印欧语系的西支,即跟西欧的语言更相类似。典型的遗迹为“小河墓地”,前些年出土了著名的“小河公主”干尸,一望而知为典型的白种女性。

后来,这里陆续又有印度或波斯的亚利安人迁入,但他们的语言为印欧语系的东支了。这个现象很有意思:一种印欧语系西支语言,在印欧人种分布的最东端形成了一个“语言孤岛”。

据介绍,这说明“小河人”(可能就是后来的龟兹、焉耆和月氏)应该是发源于黑海北岸的古欧洲人种,其向西迁徙的部分,后来就成为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等;向东迁徙的,就是4000年前的“小河”文明(姑且这么叫)了。中间又隔着后来的印度亚利安人等族群。

4000年前的“小河公主”
2005112123727925_oZFh0J3jag4s.jpg

这个地方确实有着迷一样的历史。4000年前,这里就有古欧罗巴人种聚居,从事游牧和农耕,有古老的小麦种植。

其语言为“吐火罗”语,奇怪的是,据考证,该语言是印欧语系的西支,即跟西欧的语言更相类似。典型的遗迹为“小河墓地”,前些年出土了著名的“小河公主”干尸,一望而知为典型的白种女性。

后来,这里陆续又有印度或波斯的亚利安人迁入,但他们的语言为印欧语系的东支了。这个现象很有意思:一种印欧语系西支语言,在印欧人种分布的最东端形成了一个“语言孤岛”。

据介绍,这说明“小河人”(可能就是后来的龟兹、焉耆和月氏)应该是发源于黑海北岸的古欧洲人种,其向西迁徙的部分,后来就成为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等;向东迁徙的,就是4000年前的“小河”文明(姑且这么叫)了。中间又隔着后来的印度亚利安人等族群。

4000年前的“小河公主”
2005112123727925_oZFh0J3jag4s.jpg
非我族类衣冠

非我族类衣冠
明如日月 发表于 2010-10-1 15:18

这里有包括中原族裔在内的古代服饰图(出土的)——

http://zgls.5d6d.com/thread-595-1-1.html

http://www.51fashion.com.cn/FashionNews/2007-5-23/107628.html
非我族类衣冠
明如日月 发表于 2010-10-1 15:18

这里有包括中原族裔在内的古代服饰图(出土的)——

http://zgls.5d6d.com/thread-595-1-1.html

http://www.51fashion.com.cn/FashionNews/2007-5-23/107628.html
3000年前的布料竟然也如此漂亮!
者再次证明了人是迁徙动物
土鳖不是屎壳郎 发表于 2010-10-1 09:21

      尤其那个格子布,没有标注的话就是一个常见的现代纺织品...


汉人的服饰,可能因为气候土壤等原因,保存不太多。但存留下来的少数织物,也足以反映出古人生活的精彩绚丽,很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

战国 褐地“女五氏”矩纹锦:
战国 褐地“女五氏”矩纹锦 .jpg

汉 黄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 :
汉 黄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 .jpg

汉 朱色菱纹罗手套
汉 朱色菱纹罗手套 .jpg

宋 金黄色牡丹莲花童子纹绫
宋 金黄色牡丹莲花童子纹绫 .jpg

明 黄褐色花格纹绫单衣
明 黄褐色花格纹绫单衣.jpg

明 山形纹绫夹衣
明 山形纹绫夹衣 .jpg

汉人的服饰,可能因为气候土壤等原因,保存不太多。但存留下来的少数织物,也足以反映出古人生活的精彩绚丽,很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

战国 褐地“女五氏”矩纹锦:
战国 褐地“女五氏”矩纹锦 .jpg

汉 黄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 :
汉 黄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 .jpg

汉 朱色菱纹罗手套
汉 朱色菱纹罗手套 .jpg

宋 金黄色牡丹莲花童子纹绫
宋 金黄色牡丹莲花童子纹绫 .jpg

明 黄褐色花格纹绫单衣
明 黄褐色花格纹绫单衣.jpg

明 山形纹绫夹衣
明 山形纹绫夹衣 .jpg
古人的智慧真是难以想象,
回复 16# 海客
史前的新疆土著白人没有文字传世,如何判断他们的语种,所以我对他们属于西印欧语支表示怀疑
nihua 发表于 2010-10-3 14:37
关于吐火罗人和吐火罗语,这个问题确实当复杂,俺实在说不全,有几个链接可以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173469.htm
海客 发表于 2010-10-4 16:11
兄台,据新的DNA分析发现,小河公主其实已经是黄白混血了。以下是消息出处: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17/020617382844s.shtml
PS,个人一直对中亚的种族、民族变迁很感兴趣,希望今后能与兄台做这方面的交流。谢谢
佚名 发表于 2010-10-4 21:25
兄台果然认真,佩服。如果DNA的证据表面,“小河美女”确实是黄白混血的话,几乎就颠覆了以往认为的塔里木地区,在前4000—前3000年时只有印欧种东伊朗人的结论。个人对这些“小河美女”的DNA标记感兴趣,但是该文没有给出信息,比较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