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独”具盲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18:48
http://www.zaobao.com/forum/pages2/forum_tw100907a.shtml

龍應臺在北大演講,當時有些看法,本來不想說什麼,最近讀了幾篇評論:《龍應臺:為什麼我們的中國夢如此不同》,《龍應臺的民主盲點》,於是也想談點己見。

  龍應臺是個文人,且是個有濃厚政治傾向的文人,她的思想感情是複雜的,我對她的印象也是複雜的,比如她說希望中國的崛起應該是“文明的崛起”,我非常讚賞,我也希望我們中國的崛起是“文明的崛起”,而且事實上我們正在走“文明的崛起”之路,我們對外反復重申“和平崛起”,對內努力構建 “和諧社會”,這不是“文明的崛起”是什麼?但龍應臺卻看不到中國崛起的良好願景,因而滿懷疑懼地喧囂:“如果說,所謂的大國崛起,它的人民所引以自豪的,是軍事的耀武揚威,經濟的財大氣粗,政治勢力的唯我獨尊,那我寧可它不崛起,因為這種性質的崛起,很可能最終為它自己的人民以及人類社區帶來災難和危險。”對中國大陸崛起的猜疑與敵意表露無遺,關於這點, 宋魯鄭 先生的批駁鏗鏘有力。

  龍應臺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的力量 ——從鄉愁到美麗島》,她似乎對臺灣今天的民主成就沾沾自喜,對大陸的政治體制充滿了仇視,似乎臺灣已是民主文明的典範,足以傲視大陸。《龍應臺的民主盲點》一文一針見血地指出:“臺灣今天的政治,不是民主政治,而是典型的民粹政治。施政不是依據憲法,而是民調,民調決定政府的所行所為。政府推出的政策,一旦受到民調質疑,立刻轉彎 ,向民調方向傾斜,甚至被民調牽著鼻子走。選舉不是選賢與能,而是選人氣,民調決定人氣,人氣決定政黨的提名。”“龍應臺是一個感性重於理性的人,她對臺灣的感情無容置疑,但當她向北大人推銷臺灣民粹式民主時,她是否還記得北大人也是她的同胞,以她的知性與曆練,她疏忽民粹與民主間的分際,是很令人遺憾的。”“龍應臺不但沒有找對臺灣亂的原因,還在為這個亂辯護。如果是學者,是不是要質疑一下學者的嚴謹和學術水準?難道真的是立場決定客觀事實?”

  魯迅說:血管裏流出的是血,水管裏流出的是水。說“龍應臺的民主盲點”、“學術水準”是沒有看清龍應臺血管裏流著怎樣的血。龍應臺是有濃厚的台獨情結的,我在《龍應臺,是誰讓你成了棄兒》,《評龍應臺的“家國認同觀”》等文中對她的台獨言論已有所駁斥。正是因為她對“台獨”情有“獨” 鐘,情人眼裏出西施,所以才“獨”具盲眼,把臺灣民粹式的民主視為鮮花,對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的民主文明進步視而不見。

  龍應臺在演講中大談中國夢、臺灣夢,分明感受到她的中國夢已淡,臺灣夢正濃,她貫穿在《大江大海----1949》中的悲情是演講的基調。“一千枚飛彈對準我家,我哪里還有中國夢啊?”“我的父母那代人在一種‘悲憤’的情結中掙扎著,我這代人在他們鄉愁的國家想像中成長。但是支撐著這個巨大的國家想像下麵,有一個基座,那個基座就是價值的基座。”“那個‘中國夢’顯得那麼虛無飄渺”,“原來啊,我是臺灣人。臺灣人就一塊兒從大夢慢慢轉到小夢的路上來了,開始一起上80年代的民主大課。”

  龍應臺曾說,我對中國大陸有著深切厚重的情感,來自命運血緣,歷史傳統,更來自語言文化。在臺灣生長,我同時發展出與這一條“家國認同”情感線平行並重的執著,那就是對生命的尊重,對人道的堅持,而從這種尊重和堅持衍生出其他的基本價值:譬如主張獨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譬如對貧富不均的不能接受,對國家暴力的絕不容忍,對統治者的絕不信任,譬如對知識的敬重,對庶民的體恤,對異議的寬容,對謊言的鄙視……所以您如果鬧不清我究竟是 “統派”或是“獨派”,不妨這樣試試:臺灣和大陸,哪邊符合我的“價值認同”,就是我的“家國”。哪邊違背我的“價值認同”,就是我離之棄之抵抗之的對象。如果兩邊都符合我的“價值認同”,那就開始討論統一吧。

  對這段言論,我在《評龍應臺的“家國認同觀”》一文中說:就算今天的臺灣是當年的延安,“民主聖地”,但毛澤東只是稱延安為“邊區政府”,並沒有認定“這就是我的家國”,要脫離中華民國,自立“延安共和國”。 倘若“價值認同”就可以作為分裂國家的理由,那麼我們可以找出一千個理由來分裂國家,人人都可以豎起“獨立”的大纛,那麼這世界就永無寧日。

  正是基於這樣的思想情感和政治傾向,所以龍應臺語氣咄咄:“誰在乎‘大國崛起’?至少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文明刻度——你這大國怎麼對待你的弱勢與少數,你怎麼包容意見不同的異議分子。”“誰又在乎‘血濃於水’?至少我不那麼在乎。如果我們對於文明的尺度完全沒有共識,如果我們在基座的價值上根本無法對話,‘血濃於水’有意義嗎?”

  對龍應臺的“兩不在乎”, 宋 先生的批判也很精彩,在此我想請問 龍應臺 女士:難道海峽兩岸“價值的基座”就截然對立水火不容嗎?難道“我們對於文明的尺度”真的就“完全沒有共識”嗎?龍應臺所認同的“價值觀”難道不也是中國大陸的追求嗎?龍應臺發表過許多台獨言論,這是大陸人所共知的,但依然能堂而皇之在北大演講,而且就是在這個講臺毫無顧忌的傾訴了對大陸的斥責,這不正說明大陸能尊重“獨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對知識的敬重,對異議的寬容”嗎?大陸不是正在朝著這樣的價值觀邁進嗎?近些年來屢屢發生的所謂文案,詩案,歌案,書案,跨省追捕,進京抓記者,都在輿論的聲討中得以伸張,這不都說明大陸的民主自由人權等基本價值觀正在與人類共同的價值觀趨於一致嗎?臺灣的這引起價值元素就盡善盡美嗎?在臺灣只有談“獨”的自由,卻沒有談“統”的自由,這算是“獨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對異議的寬容”嗎?

  龍應臺以“價值基座”為盾牌根本否認“血濃於水”,與此前的以“價值認同”否認“家國認同”就是一條血管裏流出來的血,說白了就是“獨管”裏流出來的“獨液”!

  作為有良知有民族認同有社會責任感的知名作家,龍應臺如果真的希望中國崛起,關心大陸的政治改革,對大陸的體制弊端提出尖銳的批評,大陸同胞是歡迎的。但如果以價值基座為由,誇大分歧,誤導臺灣同胞,加深臺灣同胞與中國大陸的疏離感,為台獨分子的分裂行徑鳴鑼開道,挑起海峽兩岸骨肉相殘,這是不得人心的,也是不能得逞的。如果以臺灣民粹式的民主為榮向大陸推銷,只會讓大陸同胞對這種民主敬而遠之。

  海峽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源,誰讓你出生在這片國土上,這是無法改寫的,誰讓你是黃皮膚黑頭發,這是無法洗白的。海峽兩岸目前在政治體制上有差異,並不等於價值觀基座有根本對立,只不過是目前臺灣的民主進程先行了一步,龍應臺是頗受大陸讀者歡迎的作家,她的書賺足了大陸少男少女的錢,如果認為大陸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那就應該努力推介海外進步的民主生活方式,推動大陸的民主進程,謀求全民族的共同自由幸福,拒絕“血濃於水”,拒絕 “家國認同”,只想裂島自封,置大陸同胞的“苦難”於不顧,那豈不是太對不起你的那些忠實讀者太自私太喪失天良嗎?

  值得玩味的是龍應臺所痛恨詛咒的“大國崛起觀”正好給今天的美國畫像,你看,美國今天全世界到處駐軍,誰不聽話就打誰,公然把航空母艦開到我們家門口,這不是“軍事的耀武揚威”嗎?美國在金融危機之際每年動用那麼龐大的軍費研製屠殺人類的武器,這不是“經濟的財大氣粗”嗎?美國可以“先發制人”,可以繞過聯合國對他國開戰,這不是“政治勢力的唯我獨尊”嗎?對此龍應臺該如何向我解釋?龍應臺難道也視而不見?

  尹全業http://www.zaobao.com/forum/pages2/forum_tw100907a.shtml

龍應臺在北大演講,當時有些看法,本來不想說什麼,最近讀了幾篇評論:《龍應臺:為什麼我們的中國夢如此不同》,《龍應臺的民主盲點》,於是也想談點己見。

  龍應臺是個文人,且是個有濃厚政治傾向的文人,她的思想感情是複雜的,我對她的印象也是複雜的,比如她說希望中國的崛起應該是“文明的崛起”,我非常讚賞,我也希望我們中國的崛起是“文明的崛起”,而且事實上我們正在走“文明的崛起”之路,我們對外反復重申“和平崛起”,對內努力構建 “和諧社會”,這不是“文明的崛起”是什麼?但龍應臺卻看不到中國崛起的良好願景,因而滿懷疑懼地喧囂:“如果說,所謂的大國崛起,它的人民所引以自豪的,是軍事的耀武揚威,經濟的財大氣粗,政治勢力的唯我獨尊,那我寧可它不崛起,因為這種性質的崛起,很可能最終為它自己的人民以及人類社區帶來災難和危險。”對中國大陸崛起的猜疑與敵意表露無遺,關於這點, 宋魯鄭 先生的批駁鏗鏘有力。

  龍應臺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的力量 ——從鄉愁到美麗島》,她似乎對臺灣今天的民主成就沾沾自喜,對大陸的政治體制充滿了仇視,似乎臺灣已是民主文明的典範,足以傲視大陸。《龍應臺的民主盲點》一文一針見血地指出:“臺灣今天的政治,不是民主政治,而是典型的民粹政治。施政不是依據憲法,而是民調,民調決定政府的所行所為。政府推出的政策,一旦受到民調質疑,立刻轉彎 ,向民調方向傾斜,甚至被民調牽著鼻子走。選舉不是選賢與能,而是選人氣,民調決定人氣,人氣決定政黨的提名。”“龍應臺是一個感性重於理性的人,她對臺灣的感情無容置疑,但當她向北大人推銷臺灣民粹式民主時,她是否還記得北大人也是她的同胞,以她的知性與曆練,她疏忽民粹與民主間的分際,是很令人遺憾的。”“龍應臺不但沒有找對臺灣亂的原因,還在為這個亂辯護。如果是學者,是不是要質疑一下學者的嚴謹和學術水準?難道真的是立場決定客觀事實?”

  魯迅說:血管裏流出的是血,水管裏流出的是水。說“龍應臺的民主盲點”、“學術水準”是沒有看清龍應臺血管裏流著怎樣的血。龍應臺是有濃厚的台獨情結的,我在《龍應臺,是誰讓你成了棄兒》,《評龍應臺的“家國認同觀”》等文中對她的台獨言論已有所駁斥。正是因為她對“台獨”情有“獨” 鐘,情人眼裏出西施,所以才“獨”具盲眼,把臺灣民粹式的民主視為鮮花,對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的民主文明進步視而不見。

  龍應臺在演講中大談中國夢、臺灣夢,分明感受到她的中國夢已淡,臺灣夢正濃,她貫穿在《大江大海----1949》中的悲情是演講的基調。“一千枚飛彈對準我家,我哪里還有中國夢啊?”“我的父母那代人在一種‘悲憤’的情結中掙扎著,我這代人在他們鄉愁的國家想像中成長。但是支撐著這個巨大的國家想像下麵,有一個基座,那個基座就是價值的基座。”“那個‘中國夢’顯得那麼虛無飄渺”,“原來啊,我是臺灣人。臺灣人就一塊兒從大夢慢慢轉到小夢的路上來了,開始一起上80年代的民主大課。”

  龍應臺曾說,我對中國大陸有著深切厚重的情感,來自命運血緣,歷史傳統,更來自語言文化。在臺灣生長,我同時發展出與這一條“家國認同”情感線平行並重的執著,那就是對生命的尊重,對人道的堅持,而從這種尊重和堅持衍生出其他的基本價值:譬如主張獨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譬如對貧富不均的不能接受,對國家暴力的絕不容忍,對統治者的絕不信任,譬如對知識的敬重,對庶民的體恤,對異議的寬容,對謊言的鄙視……所以您如果鬧不清我究竟是 “統派”或是“獨派”,不妨這樣試試:臺灣和大陸,哪邊符合我的“價值認同”,就是我的“家國”。哪邊違背我的“價值認同”,就是我離之棄之抵抗之的對象。如果兩邊都符合我的“價值認同”,那就開始討論統一吧。

  對這段言論,我在《評龍應臺的“家國認同觀”》一文中說:就算今天的臺灣是當年的延安,“民主聖地”,但毛澤東只是稱延安為“邊區政府”,並沒有認定“這就是我的家國”,要脫離中華民國,自立“延安共和國”。 倘若“價值認同”就可以作為分裂國家的理由,那麼我們可以找出一千個理由來分裂國家,人人都可以豎起“獨立”的大纛,那麼這世界就永無寧日。

  正是基於這樣的思想情感和政治傾向,所以龍應臺語氣咄咄:“誰在乎‘大國崛起’?至少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文明刻度——你這大國怎麼對待你的弱勢與少數,你怎麼包容意見不同的異議分子。”“誰又在乎‘血濃於水’?至少我不那麼在乎。如果我們對於文明的尺度完全沒有共識,如果我們在基座的價值上根本無法對話,‘血濃於水’有意義嗎?”

  對龍應臺的“兩不在乎”, 宋 先生的批判也很精彩,在此我想請問 龍應臺 女士:難道海峽兩岸“價值的基座”就截然對立水火不容嗎?難道“我們對於文明的尺度”真的就“完全沒有共識”嗎?龍應臺所認同的“價值觀”難道不也是中國大陸的追求嗎?龍應臺發表過許多台獨言論,這是大陸人所共知的,但依然能堂而皇之在北大演講,而且就是在這個講臺毫無顧忌的傾訴了對大陸的斥責,這不正說明大陸能尊重“獨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對知識的敬重,對異議的寬容”嗎?大陸不是正在朝著這樣的價值觀邁進嗎?近些年來屢屢發生的所謂文案,詩案,歌案,書案,跨省追捕,進京抓記者,都在輿論的聲討中得以伸張,這不都說明大陸的民主自由人權等基本價值觀正在與人類共同的價值觀趨於一致嗎?臺灣的這引起價值元素就盡善盡美嗎?在臺灣只有談“獨”的自由,卻沒有談“統”的自由,這算是“獨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對異議的寬容”嗎?

  龍應臺以“價值基座”為盾牌根本否認“血濃於水”,與此前的以“價值認同”否認“家國認同”就是一條血管裏流出來的血,說白了就是“獨管”裏流出來的“獨液”!

  作為有良知有民族認同有社會責任感的知名作家,龍應臺如果真的希望中國崛起,關心大陸的政治改革,對大陸的體制弊端提出尖銳的批評,大陸同胞是歡迎的。但如果以價值基座為由,誇大分歧,誤導臺灣同胞,加深臺灣同胞與中國大陸的疏離感,為台獨分子的分裂行徑鳴鑼開道,挑起海峽兩岸骨肉相殘,這是不得人心的,也是不能得逞的。如果以臺灣民粹式的民主為榮向大陸推銷,只會讓大陸同胞對這種民主敬而遠之。

  海峽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源,誰讓你出生在這片國土上,這是無法改寫的,誰讓你是黃皮膚黑頭發,這是無法洗白的。海峽兩岸目前在政治體制上有差異,並不等於價值觀基座有根本對立,只不過是目前臺灣的民主進程先行了一步,龍應臺是頗受大陸讀者歡迎的作家,她的書賺足了大陸少男少女的錢,如果認為大陸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那就應該努力推介海外進步的民主生活方式,推動大陸的民主進程,謀求全民族的共同自由幸福,拒絕“血濃於水”,拒絕 “家國認同”,只想裂島自封,置大陸同胞的“苦難”於不顧,那豈不是太對不起你的那些忠實讀者太自私太喪失天良嗎?

  值得玩味的是龍應臺所痛恨詛咒的“大國崛起觀”正好給今天的美國畫像,你看,美國今天全世界到處駐軍,誰不聽話就打誰,公然把航空母艦開到我們家門口,這不是“軍事的耀武揚威”嗎?美國在金融危機之際每年動用那麼龐大的軍費研製屠殺人類的武器,這不是“經濟的財大氣粗”嗎?美國可以“先發制人”,可以繞過聯合國對他國開戰,這不是“政治勢力的唯我獨尊”嗎?對此龍應臺該如何向我解釋?龍應臺難道也視而不見?

  尹全業
跟思维混乱的女人一番见识作甚
对这么老的女人没胃口,
其实象龙应台这样的真台独,正在给大陆人灌输一个似是而非的歪理
民主 = 就要接受台独
两岸统一 = 接受专制
回复 4# happywar
正解.
happywar 发表于 2010-9-8 00:36

她是国民党通过途径争取到的软实力影响中国,和中国在意识形态、民/主 人/权方面博弈的文人棋子。国民党还有其它一些棋子:比如媒体;和台湾有着正当和不正当利益联系的大陆官员 ;军购问题......
之所以引用这篇文章是因为作者总结了一些文中提到的反对龙观点得的文章,大家可以依题目找出来看看。
happywar 发表于 2010-9-8 00:36


    俺赞同这个总结。。。
    看过这个龙女人的一些文章,俺觉得这个龙女人不仅偏激、固执,而且还真实思维混乱了,和一个偏激的老巫婆没两样
龙应台这样的台独分子,
不得好死!!
e8098 发表于 2010-9-8 07:33
正好对20左右岁的年轻人的脾气,一股FQ味,不讲道理只讲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