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瞄”上了巡航导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8:04:53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076/84133/12482186.html

他“瞄”上了巡航导弹

2010年08月19日08:41  来源:《解放军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天刚蒙蒙亮,北京军区某防空旅导弹测试工程师杨菊忠接到一个电话——由他主持编写的我军第一部防空兵旅团训练大纲正式通过了总部和专家的评审,这是他和战友们400多个日夜合力攻关的结果。消息传来,编修组的成员乃至全旅上下无不欢呼雀跃,从不轻易流露情感的杨菊忠忍不住泪眼蒙蒙。

  编写这部防空兵旅团训练大纲,杨菊忠付出的艰辛努力是他当初并未想到的。

  为了集中精力干好这项工作,杨菊忠把一张行军床搬进了办公室。光是防空信息化方面书籍和世界发达国家防空兵现状知识,他就研读了一个月时间。信息化作战理论、复杂电磁环境知识等数百种与信息化训练密切相关的书籍资料堆满了不大的空间。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困倦至极才在床上躺一会儿,一睁开眼就争分夺秒地研读、草拟。在紧迫的时间里,他还先后20余次赴总部和防空兵指挥学院取经、到全军多个防空旅广泛调研,最终确立了防空兵旅团训练大纲总体框架结构。

  对于杨菊忠和他的编修组成员来说,这部防空兵旅团训练大纲编写时间紧迫、经验不足,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那段日子,人们常常看到杨菊忠办公室窗口的灯火通宵不熄,沉吟思索的背影伫立窗前。清晨分工碰头会上,看到墙角刚刚收起的行军床、塞满烟头的烟灰缸和他浮肿充血的双眼,战友们知道杨菊忠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就是靠着这股韧劲,这个从山沟里走出来的农村娃,24年后的今天已成为一名防空部队信息化专家。

   2000年部队首次测试国产地空导弹能不能抗击巡航导弹,杨菊忠时任导弹营营长。当时只有中专学历的他心里特没底,经请示旅里同意,他远赴相关科研院所登门求教。他随身备着纸和笔,看到墙上的图纸就快速描绘下来,听到专家说到点子上了,赶紧记录下来。他借来巡航导弹的资料片,一遍遍研究巡航导弹的飞行特性和出没规律,并把所有记录全都整理装订成册。半年下来,演算草稿和记录足足堆了半米高,他终于推导出了“某型地空导弹抗击巡航导弹射击公式”,创造性地提出导弹易受地物干扰难题的解决方案。

  尘土飞扬的大漠,实弹射击开始了。4发导弹全部命中目标!他率领的导弹营开创了国产导弹成功抗击巡航导弹的先河。

  如今,杨菊忠已连续13年参与全军信息化建设重大任务。忆及当年拜师学艺的日子,他说那是自己一辈子都受用不尽的财富。那时防空旅还没有导弹行家,每次导弹发射都少不了请科研院所和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做“保姆”。这使他这个“老兵”很尴尬:“穿便服的专家打,穿军装的我们站着看,丢不起那个人呐!”

  24年矢志不渝!防空旅的装备换了一批又一批,官兵走了一茬又一茬。以杨菊忠的年龄和学历,本该已经被淘汰了好几茬。可他在信息化浪潮中激流勇进,实现了一次次了不起的人生跨越。(本报记者 郭建跃 通讯员 武元晋)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076/84133/12482186.html

他“瞄”上了巡航导弹

2010年08月19日08:41  来源:《解放军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天刚蒙蒙亮,北京军区某防空旅导弹测试工程师杨菊忠接到一个电话——由他主持编写的我军第一部防空兵旅团训练大纲正式通过了总部和专家的评审,这是他和战友们400多个日夜合力攻关的结果。消息传来,编修组的成员乃至全旅上下无不欢呼雀跃,从不轻易流露情感的杨菊忠忍不住泪眼蒙蒙。

  编写这部防空兵旅团训练大纲,杨菊忠付出的艰辛努力是他当初并未想到的。

  为了集中精力干好这项工作,杨菊忠把一张行军床搬进了办公室。光是防空信息化方面书籍和世界发达国家防空兵现状知识,他就研读了一个月时间。信息化作战理论、复杂电磁环境知识等数百种与信息化训练密切相关的书籍资料堆满了不大的空间。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困倦至极才在床上躺一会儿,一睁开眼就争分夺秒地研读、草拟。在紧迫的时间里,他还先后20余次赴总部和防空兵指挥学院取经、到全军多个防空旅广泛调研,最终确立了防空兵旅团训练大纲总体框架结构。

  对于杨菊忠和他的编修组成员来说,这部防空兵旅团训练大纲编写时间紧迫、经验不足,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那段日子,人们常常看到杨菊忠办公室窗口的灯火通宵不熄,沉吟思索的背影伫立窗前。清晨分工碰头会上,看到墙角刚刚收起的行军床、塞满烟头的烟灰缸和他浮肿充血的双眼,战友们知道杨菊忠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就是靠着这股韧劲,这个从山沟里走出来的农村娃,24年后的今天已成为一名防空部队信息化专家。

   2000年部队首次测试国产地空导弹能不能抗击巡航导弹,杨菊忠时任导弹营营长。当时只有中专学历的他心里特没底,经请示旅里同意,他远赴相关科研院所登门求教。他随身备着纸和笔,看到墙上的图纸就快速描绘下来,听到专家说到点子上了,赶紧记录下来。他借来巡航导弹的资料片,一遍遍研究巡航导弹的飞行特性和出没规律,并把所有记录全都整理装订成册。半年下来,演算草稿和记录足足堆了半米高,他终于推导出了“某型地空导弹抗击巡航导弹射击公式”,创造性地提出导弹易受地物干扰难题的解决方案。

  尘土飞扬的大漠,实弹射击开始了。4发导弹全部命中目标!他率领的导弹营开创了国产导弹成功抗击巡航导弹的先河。

  如今,杨菊忠已连续13年参与全军信息化建设重大任务。忆及当年拜师学艺的日子,他说那是自己一辈子都受用不尽的财富。那时防空旅还没有导弹行家,每次导弹发射都少不了请科研院所和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做“保姆”。这使他这个“老兵”很尴尬:“穿便服的专家打,穿军装的我们站着看,丢不起那个人呐!”

  24年矢志不渝!防空旅的装备换了一批又一批,官兵走了一茬又一茬。以杨菊忠的年龄和学历,本该已经被淘汰了好几茬。可他在信息化浪潮中激流勇进,实现了一次次了不起的人生跨越。(本报记者 郭建跃 通讯员 武元晋)
军报奉命官泄?
这个八股文实在是把喜闻乐见的群众当弱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