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者”大连光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9:59:00
文 | 本刊记者赵明月

我是被这样一条消息“击中”的。

5月12日9时许,大连光洋的一位员工在他的新浪微博上说:“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工地,这里凝聚了一批有理想的人的梦想,四个月后亚洲最大的全地下工厂将竣工,这个地下工厂所生产的高端数控机床将彻底打破欧美日在中国高端市场的垄断地位,让我民族工业挺起来、站起来、硬起来。”微博上附着一张正在施工的地下工厂的图片。

这条寥寥数十字的微博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大连光洋正在建设一个生产高档数控机床的大型地下工厂,这个地下工厂生产的高端数控机床将可以和欧美日巨头抗衡。

围观者对这则微博的评论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有知情者说这个地下工厂的建造工艺是一流的,一定能叫响民族工业。而更多的不知情者则对这条微博持怀疑态度:一家从事高档数控机床研发不过七八年时间、从规模来看尚属中小型企业的公司,为何能有如此大的口气?它的工厂为什么要建在地下呢?

这个消息催促着我启程。打电话过去,大连光洋的工作人员在听说我的采访意图后却表现得很为难——他们并不想面对媒体,此前已经拒绝了所有的采访要求。

没办法,我只得辗转从熟人那里要到了大连光洋董事长于德海的电话号码。电话拨通后我说明来意,并反复劝说他接受我的采访。最后,他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那你过来吧。”于是,我对这家颇有几分神秘的企业的探访开始了!

地下工厂的秘密

坐落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光洋科技分为三个部分,光洋总部在做工控和数控产品制造,光洋博士后工作站负责技术和产品研发,科德数控在做机床装配制造,三足鼎立,相距并不远。据介绍,在光洋开始做机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靠工控养着数控,后来数控开始盈利了,工控和数控又一起支持研发。地下工厂就位于光洋总部和科德数控之间。为了方便交流,于德海还专门规划了一条从地下工厂通往科德数控的地下通道。

年过六旬的于德海留着简单的平头,脸庞瘦削,颧骨突出,皮肤因为早年间的操劳和后来的户外运动显得黝黑粗糙。他的穿着不怎么讲究,一身已经洗得褪色的运动服。他也不怎么说话,沉默的时候显得更加严肃,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于德海在很早之前就开始谋划这个地下工厂了。2006年夏天,他和公司的技术人员去日本考察,参观了一批生产高端数控机床的顶尖公司,其中,马扎克用来生产高精度机床的地下工厂深深刺激了他,回来以后,于德海就决定要建设一个和他们一样的地下工厂,不,甚至比他们还要大。而工厂之所以要建在地下,主要是因为精度是高端数控机床的生命,金属的热胀冷缩自然特性决定了,温度和湿度不稳定的地上环境并不是制造高精度机床的理想环境,地下恒温恒湿的环境是保证高精度机床的制造和装配的最佳选择。这个面积12000余平方米的地下工厂,对各项指标的要求非常精准甚至苛刻:恒温(全年22℃)恒湿(全年55%)高洁净度(10万级)。

那么,大连光洋究竟要生产什么样的机床产品,竟需要如此之高的环境条件?

据介绍,刀具被称为“工业的牙齿”,是直接影响机械加工的关键部件。五轴工具磨床是航空、航天、能源、军工、汽车、机械等行业领域用普通刀具、合金刀具、特种专用刀具加工制造的关键设备,但目前我国此类机床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在于德海的主持下,光洋科技和科德数控联合设计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五轴工具磨床”,打破了国外垄断,一下子就拿到了上亿元的订单。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它不仅效率和精度更高,且价格不到国外产品的2/3。

这个地下工厂正是“五轴工具磨床”的产业化基地,虽然地下工厂项目耗资3.2亿元,几乎相当于光洋去年的全部销售额,但是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厂家能生产这种高档数控机床,所以光洋将国内市场占有率锁定在了30%以上,这就意味着将可以实现10多亿元的销售规模。 “该地下工厂预计将于今年十月份竣工投产,在这里生产的高档数控机床性能决不比国外的差。”于德海告诉《中国机电工业》。

1993年,已经42岁的于德海在大连创立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当时,这家公司从事基本的维修服务,在夹缝中寻求生计。光洋不愿意只赚体力钱,那跟“等死”没什么区别,利用之前积累的技术基础,光洋投入到了数控这片蓝海中去。在国内数控机床企业大多投身于中低端市场的红海,光洋则把目标孤注一掷地投向了几乎被国外企业完全垄断的高端市场。

与跨国巨头之间的较量是一场力量对比悬殊的战争。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光洋虽要面对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却也为自己赢得了未来。今天,他们已经可以提供从控制系统到执行部件等的全套数控产品,在一些领域甚至做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例如,光洋最新研发的“三维激光复合加工机”,可以实现复杂的三维钣金件的加工,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这种每台售价高达4000多万元以上的数控机床,目前已经被预定了五台,成为又一个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

这样一家公司,连同它的创始人,外界却知之甚少。于德海和光洋太神秘了。创业18年来,于德海几乎从未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

可以说,这些年来大连光洋一直在“潜伏”。为了让企业在长远的发展中持续保持创新能力,光洋坚持每年将销售收入总额的1/4用于技术研发。第一个地下工厂的背后是于德海和光洋18年的坚持,也正是这18年的坚持,让他们的技术不断积累,积累到了一个爆发的程度。

“他们曾经卡过我们的脖子”

根植于于德海内心的,是他对技术的迷恋。他的迷恋不仅仅缘于他工程师的出身,而且还来自对中国数控机床产业的忧患。在那些如烟往事中有一些往事并不如烟,于德海内心沉郁了太多的梦想、痛苦和羞辱。

1993年光洋科技成立之初,还是个作坊式的小民营企业,其生存完全依靠为其他企业做配套。一次,光洋购买了一台进口设备,但生产厂商对设备安装地点、使用人员、用途都进行了极其严格的限制,为了防止挪动,还进行了加密上锁,一旦挪动,设备将自动锁死,对方不负任何责任,数百万元的设备立刻变为一堆废铁。于德海明白,对方这么做,目的就是永远不想让中国人掌握核心技术,永远见不得中国机床产业强大起来。

光洋科技最早跨入数控系统领域,源自为英国600集团做配套。当时,英国600集团在大连投资设厂生产数控机床,在大连本地找到光洋为其提供电控系统。正是由于承接了这个项目,使光洋发现我国中高档数控系统全部被国外品牌垄断,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处处受制于人。

于德海遂萌生了研制中国自己的高档数控系统的想法。

在那风云际会的一年里,他开始了他的梦想,开启了一条坎坷却让他感到幸福的道路。“产品替代进口”,是于德海心中简单又坚定的信念。

我国的高档数控系统一直在走重复开发的老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闭门造车开发的产品,可能已经是人家更新换代过几代的淘汰产品。”这是于德海与光洋科技所不愿看到的局面。权衡再三,光洋决定扬公司集成创新能力之长,避重复开发与技术起点低之短,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于德海曾不止在一个场合表明借鉴国外技术的重要性:“在竞技场上,我们本来都已经被远远地甩在后面,难道还要赤着脚赶超么,当然不!”所以他坚持走出国门“攀高结贵”,将目光瞄准行业最前沿的高端技术,整合全球各种优势资源,博采天下之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搞研发。

2005年,光洋科技斥巨资引进了德国一家公司的部分中档数控系统技术,一边消化吸收原有技术,一边应用目前最先进的IC技术和芯片集成技术,进行数控系统的重新规划和设计,两个月内研制出了比德国原有的产品具有更高性价比的高档数控系统产品。

另一方面,光洋科技也在加紧研发自己的专有核心技术,在国内率先在数控领域定义了全数字总线协议通信标准,研制成功了全数字总线开放式高档数控系统。其多轴联动和高速、高精度的运动控制功能,让该数控系统替代了很多“洋货”。于德海表示:“很多企业的创新都聚集在应用技术领域,我们却更执着于推进一些基础技术的进步,因为发展一个产业仅仅在应用技术上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基础技术的突破。”

2006年4月,光洋完成了应用自产五轴联动高档数控系统立式加工中心的整机验证工作。其中,光洋科技自主研发的GTP8000E系列高档开放式数控系统,甚至可实现32轴6通道5坐标联动。但由于国内机械加工企业长期使用进口品牌,对国产数控系统缺乏信任,因此光洋科技在销售自主数控系统时又遇到了新的困难。

怎么办?惟有证明自己的技术和产品。于德海决定两条路齐头并进:一方面积极向机床主机厂推广,另一方面自己购入光机、配置自主数控系统,组成数控机床,以实际加工能力和效果向客户演示和推介数控系统产品。要验证高档数控系统的五轴联动功能和性能,则需要双轴转台和双摆铣头这两种关键功能部件。国内的转台基本是机械式的,精度不够,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高档的双轴转台只能到国外去购买。

没想到这一“买”却“买”出了问题。由于当时力矩电机驱动的转台在国际上属于高新技术,美国的一家企业先是拒绝了他们的购买意向,理由是“你们是中国企业”;继而又向他们提出种种购买限制,包括延长交货期、买方需说明产品用途、提供工艺图纸等。于德海深切地感受到因落后所遭遇的歧视和羞辱,一怒之下回到大连,自己进行双轴转台和双摆铣头的研制工作。后来,光洋科技成功开发出直驱式单轴转台、直驱式双轴转台、直驱式单摆铣头、直驱式双摆铣头,而且还应用直驱式双轴转台和总线式数控系统完成了高速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的研制,通过应用直驱式双摆铣头和总线式数控系统完成了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的研制。

就这样,一方面是源于数控系统验证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光洋科技将业务由数控系统延伸到了数控转台和摆角铣头这些关键功能部件的研制和生产。

做整机,则是对数控系统以及关键功能部件的进一步延伸。2008年初,光洋科技创建了大连科德数控有限公司,专门从事高档数控机床的生产,其中,占据数控机床大部分成本的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完全使用光洋自主研发的产品。至此,光洋科技已打造出一条完整的数控产业链。

最初,科德数控机床推向市场的时候面临着许多困难,为了让科德数控机床能够快速进入市场,企业采用了分期付款、甚至个别用户免费试用的营销方法。随着产品逐渐得到了用户的认可,从2009年初开始,科德数控的营销方式进行了调整,全款提货成为惟一能够被科德数控接受的交易方式,并且当年的订单量较上年度还增长了50%。从免费试用到付全款后提货,表明光洋的数控产品真正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于德海赶了个大早,潜伏数年,终成正果。

“斯巴达克方阵”

形势似乎不错,但技术、市场、管理的各种风险依旧存在,它们就像夜空中的乌鸦,时不时盘旋在光洋的头顶。

以前光洋曾经在研发方面吃过很多苦头,于德海说:“你们现在所看到的是我们成功的一面,这背后是比成功多得多的失败,再认真周全的考虑也难保万无一失,前几年赚个一千万,两千万,三千万,而一个跟头栽下去就可能损失个把亿。”

与其他行业不同,数控作为一个“超级”交叉学科,涉及控制、驱动、电机执行、检测、软件、通信、电子、机械、工艺等众多学科,虽然交叉面很窄,但却有很深的纵深。这个行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而这样的行业性质也决定了松散的管理,断裂的链条将严重掣肘数控企业的创新能力。
2004年,于德海突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彼时的光洋正在面临成立以来最惨痛的一次衰败,因决策方向失误,承载厚望的几个科研项目接连败北,巨额投入血本无归,光洋几近崩溃。

那以后,于德海常说他希望打造一支队伍,像小说《斯巴达克斯》描述的那样,结成一个方阵,当前面的人倒下,后面马上有人补他的位置,阵脚不乱,气势不减。“要能做到这样,那么再大的风浪,我们也会遇险不惊了。”

斯巴达克方阵体现的是一种简单与纯粹,但这种简单又何尝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力量呢?这种简单和纯粹在于德海眼里不仅是指人力上的,也是技术、产业上的。于德海希望把由多元素组成的数控产业,通过某种途径,简单化,直接化,用最纯粹的智慧和勇气,联合起来,战无不胜。

200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系统工程领域管理科学专家王众托的系统工程理论,让于德海“斯巴达克方阵”的梦想开始照进现实。在王众托的指导下,于德海将系统工程理论引入数控产业,一条崭新的道路随即铺开。

2007年,于德海提出数控产业系统工程论,这种理论主张建设完整的数控技术链和产业链,让整机与系统相结合,并把加工工艺技术与控制技术结合在一起。通过一系列的扩张运作,光洋打造了一个从数控系统技术研发、关键零部件制造到机床整机产业化发展的全产业链和全技术链模式,被业界称为“光洋模式”。

“光洋模式”的关键,是建立起了完整的数控技术链和产业链,并将技术创新体系与产业链高效整合在一起,像斯巴达克斯方阵一样严密、周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从而与跨国巨头们展开较量。于德海说:“海德汉是做传感器起家的,然后涉足数控系统、驱动器,这种行业历程体现了,只有拥有一个完整的技术链和产业链条,才能让竞争力有质的提升。”

在技术链建设上,光洋打造了一支180余人、涵盖数控完整技术链条的、多层次多专业的技术创新团队。这个技术团队围绕高端数控产业,将多个相关专业的人才组合到了一起。这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如何能让这些人才实现最佳配合并不容易。光洋通过排列组合成功地让这个技术团队成为一个整体,通过配合迅速拿出方案,创新就在那一刹那闪耀。

“在制定战略的时候,我们整个链条上的人分别把如何执行,如何制定,一招一式都想明白了,把最好的情况,最坏的情况全想清楚了,然后从系统从全局来定。” 于德海一直认为,像斯巴达克方阵一样的全产业链和技术链是光洋能够和国际巨头叫板的关键所在。

斯巴达克方阵,它强调序列和自我牺牲,强调共同的理想和道德的约束。它是于德海的梦想。“我们要树一面旗帜,非常鲜明地写清公司要干什么和怎样去干。愿意跟着一起干的就站到旗帜下来,不愿意干的就离得远一点。” 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振兴民族数控产业。

仅有好的战略及执行力尚不足以完成上述使命,光洋的幸运在于其拥有一对“黄金搭档”。
有时候于德海会问一些懂行的人:“在中国社会的现状下,我们这些人是不是一些理想主义者,想得太好了,离现实太远?”

“你和陈虎的配合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需的条件。在许多企业的创业史中都有这样的配合。你们已具备了起飞的条件。”一个资深财经媒体人这样回答他。

陈虎,这个被业内称为“老虎”的传奇人物,在科德数控成立后不久便开始以总工程师身份辅政。2007年的寒冬,他和于德海一见如故,惺惺相惜,对彼此的抱负了然于胸,当即,陈虎离开待产的妻子,谢绝美国加州大学的邀请,孤身一人从北京来到大连光洋科技至今。陈虎说当年清华的同班同学中,只有他一个人在数控机床领域坚持了下来,其余或是在国外,或是已经转行。

不久前,陈虎和他的技术团队把办公桌搬到了机床旁,随时将研发成果和数据直接在机床上测试验证。他们正在研发的项目,目标是瞄准世界最高精度的数控系统,在普通滑动导轨的加工中心上,实现定位精度2微米,将和世界顶级水平的数控系统一较高下。

“斯巴达克方阵”把光洋拉上了前行的快车道,光洋下一步要将十多年来积累的技术、成果、人才转化为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各类产品,通过产业化让技术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据了解,前文提到的地下工厂只是光洋产业化项目的第一期,接下来还会有第二、三、四期,准备产业化的产品除了五轴联动工具磨床之外,还有系列化五轴立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系列化五轴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三维激光复合加工机、系列化伺服电机等。这些即将产业化的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光洋产业化之前,国内需求基本上都是靠进口来满足。四期产业化项目完成之后,光洋年产值将突破百亿大关。

“潜行者”的“中国梦”

中国虽是机床制造大国,但在高端数控机床领域却一直没能挺直腰杆。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一份统计显示,2011年在国产机床订单同比下滑20%~30%的前提下,我国高端数控机床产品进口增速仍居高不下,同比增长29.3%。居于金字塔顶端的跨国公司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而我们得到的,只是以价格战、低成本厮杀赚取的微利。

于德海和光洋不愿意只凭体力赚辛苦钱,他知道那样是“等死”。他希望光洋能够通过“孤注一掷”,杀出一条血路、一条活路来。他有时会想:当初受到那么多委屈到底为了什么?如果不是为了远大的理想,他们到底为了什么?

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有一个“中国梦”。他们并非空想,而是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有人曾问于德海:未来光洋是想做强还是想做大?于德海犹豫了半天说:“那还是做强吧。”

8年时间,3亿元的研发投入,今天,他们的努力使中国的数控产业有了很大进步,他们紧追慢赶在某些领域终于可以和国际巨头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光洋已不再是被跨国巨头们冷眼相看的小角色,它开始成长为一位让跨国巨头们感到压力的对手。

2007年12月6日,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的张国宝告诉于德海,他对光洋寄予了厚望。“数控没有几个大企业,光洋是其中之一,也几乎是数控产业中技术最强的。”所以他来和于德海“共商如何支持我们国产品牌的发展,加强我们自己的竞争力”。张国宝对光洋提出的要不要发展自己的产业、要不要保护民族工业的问题颇感兴趣,他回答说:“当然是要的。”

他还告诉下属,要他们同光洋保持密切联系,对光洋的要求要“开绿灯,及时反映,尽力支持。” “光洋现在是数控行业里比较强的公司,还有华中、广数、你们觉得政府应该做什么,应该给企业提供什么样的好环境,你们可以提出来,帮助我们做这方面的工作。”

于德海显然很激动,他说:“今天一是想领将令,一是想拿给养……做事的人,总得有点动力,我们是民营企业,做事情希望得到国家的承认,人民的承认。今天听了这些鼓励,我们往前冲就有了极大的动力。”

于德海曾不止在一个场合表达过他的决心:“我们做这些事的最大动力,就是振兴我们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民族责任感,是国家需要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激励了光洋科技的员工来从事这项事业,我们不是简单的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去完成一份事业。”

在很多高端客户希望科德生产的机床配FANUC系统或者西门子系统的时候,于德海总是第一个说:“不,绝对不行,” ,“如果科德公司做的高档数控机床用的是FANUC、西门子的数控系统,那我们自己的高档数控系统就永远被国外的知名品牌埋没了,就永远没有我们民族品牌走向世界历史舞台的一天了。”于德海宁可损失一些短期利益,也要把企业的长远目标放在首位。因为他明白,虽然这样做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些困难,但这条路必须也只能这样走下去,惟此才能把中国的数控产品品牌树立起来。
比起两年前,现在,于德海已经底气十足。看上去,这个“潜行者”已经赢得了实现“中国梦”的资本。在2011年公司年终总结大会上,于德海慷慨激昂地对新员工说:“光洋是个了不得的企业,因为是天将降大任于光洋,这个天就是中国高端数控机床落后的现实。光洋是年轻人的光洋,你们一定不能辜负光洋创业者对你们的期望,不要辜负中国历史对你们的期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aef20701018otr.html文 | 本刊记者赵明月

我是被这样一条消息“击中”的。

5月12日9时许,大连光洋的一位员工在他的新浪微博上说:“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工地,这里凝聚了一批有理想的人的梦想,四个月后亚洲最大的全地下工厂将竣工,这个地下工厂所生产的高端数控机床将彻底打破欧美日在中国高端市场的垄断地位,让我民族工业挺起来、站起来、硬起来。”微博上附着一张正在施工的地下工厂的图片。

这条寥寥数十字的微博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大连光洋正在建设一个生产高档数控机床的大型地下工厂,这个地下工厂生产的高端数控机床将可以和欧美日巨头抗衡。

围观者对这则微博的评论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有知情者说这个地下工厂的建造工艺是一流的,一定能叫响民族工业。而更多的不知情者则对这条微博持怀疑态度:一家从事高档数控机床研发不过七八年时间、从规模来看尚属中小型企业的公司,为何能有如此大的口气?它的工厂为什么要建在地下呢?

这个消息催促着我启程。打电话过去,大连光洋的工作人员在听说我的采访意图后却表现得很为难——他们并不想面对媒体,此前已经拒绝了所有的采访要求。

没办法,我只得辗转从熟人那里要到了大连光洋董事长于德海的电话号码。电话拨通后我说明来意,并反复劝说他接受我的采访。最后,他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那你过来吧。”于是,我对这家颇有几分神秘的企业的探访开始了!

地下工厂的秘密

坐落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光洋科技分为三个部分,光洋总部在做工控和数控产品制造,光洋博士后工作站负责技术和产品研发,科德数控在做机床装配制造,三足鼎立,相距并不远。据介绍,在光洋开始做机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靠工控养着数控,后来数控开始盈利了,工控和数控又一起支持研发。地下工厂就位于光洋总部和科德数控之间。为了方便交流,于德海还专门规划了一条从地下工厂通往科德数控的地下通道。

年过六旬的于德海留着简单的平头,脸庞瘦削,颧骨突出,皮肤因为早年间的操劳和后来的户外运动显得黝黑粗糙。他的穿着不怎么讲究,一身已经洗得褪色的运动服。他也不怎么说话,沉默的时候显得更加严肃,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于德海在很早之前就开始谋划这个地下工厂了。2006年夏天,他和公司的技术人员去日本考察,参观了一批生产高端数控机床的顶尖公司,其中,马扎克用来生产高精度机床的地下工厂深深刺激了他,回来以后,于德海就决定要建设一个和他们一样的地下工厂,不,甚至比他们还要大。而工厂之所以要建在地下,主要是因为精度是高端数控机床的生命,金属的热胀冷缩自然特性决定了,温度和湿度不稳定的地上环境并不是制造高精度机床的理想环境,地下恒温恒湿的环境是保证高精度机床的制造和装配的最佳选择。这个面积12000余平方米的地下工厂,对各项指标的要求非常精准甚至苛刻:恒温(全年22℃)恒湿(全年55%)高洁净度(10万级)。

那么,大连光洋究竟要生产什么样的机床产品,竟需要如此之高的环境条件?

据介绍,刀具被称为“工业的牙齿”,是直接影响机械加工的关键部件。五轴工具磨床是航空、航天、能源、军工、汽车、机械等行业领域用普通刀具、合金刀具、特种专用刀具加工制造的关键设备,但目前我国此类机床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在于德海的主持下,光洋科技和科德数控联合设计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五轴工具磨床”,打破了国外垄断,一下子就拿到了上亿元的订单。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它不仅效率和精度更高,且价格不到国外产品的2/3。

这个地下工厂正是“五轴工具磨床”的产业化基地,虽然地下工厂项目耗资3.2亿元,几乎相当于光洋去年的全部销售额,但是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厂家能生产这种高档数控机床,所以光洋将国内市场占有率锁定在了30%以上,这就意味着将可以实现10多亿元的销售规模。 “该地下工厂预计将于今年十月份竣工投产,在这里生产的高档数控机床性能决不比国外的差。”于德海告诉《中国机电工业》。

1993年,已经42岁的于德海在大连创立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当时,这家公司从事基本的维修服务,在夹缝中寻求生计。光洋不愿意只赚体力钱,那跟“等死”没什么区别,利用之前积累的技术基础,光洋投入到了数控这片蓝海中去。在国内数控机床企业大多投身于中低端市场的红海,光洋则把目标孤注一掷地投向了几乎被国外企业完全垄断的高端市场。

与跨国巨头之间的较量是一场力量对比悬殊的战争。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光洋虽要面对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却也为自己赢得了未来。今天,他们已经可以提供从控制系统到执行部件等的全套数控产品,在一些领域甚至做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例如,光洋最新研发的“三维激光复合加工机”,可以实现复杂的三维钣金件的加工,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这种每台售价高达4000多万元以上的数控机床,目前已经被预定了五台,成为又一个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

这样一家公司,连同它的创始人,外界却知之甚少。于德海和光洋太神秘了。创业18年来,于德海几乎从未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

可以说,这些年来大连光洋一直在“潜伏”。为了让企业在长远的发展中持续保持创新能力,光洋坚持每年将销售收入总额的1/4用于技术研发。第一个地下工厂的背后是于德海和光洋18年的坚持,也正是这18年的坚持,让他们的技术不断积累,积累到了一个爆发的程度。

“他们曾经卡过我们的脖子”

根植于于德海内心的,是他对技术的迷恋。他的迷恋不仅仅缘于他工程师的出身,而且还来自对中国数控机床产业的忧患。在那些如烟往事中有一些往事并不如烟,于德海内心沉郁了太多的梦想、痛苦和羞辱。

1993年光洋科技成立之初,还是个作坊式的小民营企业,其生存完全依靠为其他企业做配套。一次,光洋购买了一台进口设备,但生产厂商对设备安装地点、使用人员、用途都进行了极其严格的限制,为了防止挪动,还进行了加密上锁,一旦挪动,设备将自动锁死,对方不负任何责任,数百万元的设备立刻变为一堆废铁。于德海明白,对方这么做,目的就是永远不想让中国人掌握核心技术,永远见不得中国机床产业强大起来。

光洋科技最早跨入数控系统领域,源自为英国600集团做配套。当时,英国600集团在大连投资设厂生产数控机床,在大连本地找到光洋为其提供电控系统。正是由于承接了这个项目,使光洋发现我国中高档数控系统全部被国外品牌垄断,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处处受制于人。

于德海遂萌生了研制中国自己的高档数控系统的想法。

在那风云际会的一年里,他开始了他的梦想,开启了一条坎坷却让他感到幸福的道路。“产品替代进口”,是于德海心中简单又坚定的信念。

我国的高档数控系统一直在走重复开发的老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闭门造车开发的产品,可能已经是人家更新换代过几代的淘汰产品。”这是于德海与光洋科技所不愿看到的局面。权衡再三,光洋决定扬公司集成创新能力之长,避重复开发与技术起点低之短,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于德海曾不止在一个场合表明借鉴国外技术的重要性:“在竞技场上,我们本来都已经被远远地甩在后面,难道还要赤着脚赶超么,当然不!”所以他坚持走出国门“攀高结贵”,将目光瞄准行业最前沿的高端技术,整合全球各种优势资源,博采天下之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搞研发。

2005年,光洋科技斥巨资引进了德国一家公司的部分中档数控系统技术,一边消化吸收原有技术,一边应用目前最先进的IC技术和芯片集成技术,进行数控系统的重新规划和设计,两个月内研制出了比德国原有的产品具有更高性价比的高档数控系统产品。

另一方面,光洋科技也在加紧研发自己的专有核心技术,在国内率先在数控领域定义了全数字总线协议通信标准,研制成功了全数字总线开放式高档数控系统。其多轴联动和高速、高精度的运动控制功能,让该数控系统替代了很多“洋货”。于德海表示:“很多企业的创新都聚集在应用技术领域,我们却更执着于推进一些基础技术的进步,因为发展一个产业仅仅在应用技术上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基础技术的突破。”

2006年4月,光洋完成了应用自产五轴联动高档数控系统立式加工中心的整机验证工作。其中,光洋科技自主研发的GTP8000E系列高档开放式数控系统,甚至可实现32轴6通道5坐标联动。但由于国内机械加工企业长期使用进口品牌,对国产数控系统缺乏信任,因此光洋科技在销售自主数控系统时又遇到了新的困难。

怎么办?惟有证明自己的技术和产品。于德海决定两条路齐头并进:一方面积极向机床主机厂推广,另一方面自己购入光机、配置自主数控系统,组成数控机床,以实际加工能力和效果向客户演示和推介数控系统产品。要验证高档数控系统的五轴联动功能和性能,则需要双轴转台和双摆铣头这两种关键功能部件。国内的转台基本是机械式的,精度不够,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高档的双轴转台只能到国外去购买。

没想到这一“买”却“买”出了问题。由于当时力矩电机驱动的转台在国际上属于高新技术,美国的一家企业先是拒绝了他们的购买意向,理由是“你们是中国企业”;继而又向他们提出种种购买限制,包括延长交货期、买方需说明产品用途、提供工艺图纸等。于德海深切地感受到因落后所遭遇的歧视和羞辱,一怒之下回到大连,自己进行双轴转台和双摆铣头的研制工作。后来,光洋科技成功开发出直驱式单轴转台、直驱式双轴转台、直驱式单摆铣头、直驱式双摆铣头,而且还应用直驱式双轴转台和总线式数控系统完成了高速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的研制,通过应用直驱式双摆铣头和总线式数控系统完成了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的研制。

就这样,一方面是源于数控系统验证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光洋科技将业务由数控系统延伸到了数控转台和摆角铣头这些关键功能部件的研制和生产。

做整机,则是对数控系统以及关键功能部件的进一步延伸。2008年初,光洋科技创建了大连科德数控有限公司,专门从事高档数控机床的生产,其中,占据数控机床大部分成本的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完全使用光洋自主研发的产品。至此,光洋科技已打造出一条完整的数控产业链。

最初,科德数控机床推向市场的时候面临着许多困难,为了让科德数控机床能够快速进入市场,企业采用了分期付款、甚至个别用户免费试用的营销方法。随着产品逐渐得到了用户的认可,从2009年初开始,科德数控的营销方式进行了调整,全款提货成为惟一能够被科德数控接受的交易方式,并且当年的订单量较上年度还增长了50%。从免费试用到付全款后提货,表明光洋的数控产品真正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于德海赶了个大早,潜伏数年,终成正果。

“斯巴达克方阵”

形势似乎不错,但技术、市场、管理的各种风险依旧存在,它们就像夜空中的乌鸦,时不时盘旋在光洋的头顶。

以前光洋曾经在研发方面吃过很多苦头,于德海说:“你们现在所看到的是我们成功的一面,这背后是比成功多得多的失败,再认真周全的考虑也难保万无一失,前几年赚个一千万,两千万,三千万,而一个跟头栽下去就可能损失个把亿。”

与其他行业不同,数控作为一个“超级”交叉学科,涉及控制、驱动、电机执行、检测、软件、通信、电子、机械、工艺等众多学科,虽然交叉面很窄,但却有很深的纵深。这个行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而这样的行业性质也决定了松散的管理,断裂的链条将严重掣肘数控企业的创新能力。
2004年,于德海突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彼时的光洋正在面临成立以来最惨痛的一次衰败,因决策方向失误,承载厚望的几个科研项目接连败北,巨额投入血本无归,光洋几近崩溃。

那以后,于德海常说他希望打造一支队伍,像小说《斯巴达克斯》描述的那样,结成一个方阵,当前面的人倒下,后面马上有人补他的位置,阵脚不乱,气势不减。“要能做到这样,那么再大的风浪,我们也会遇险不惊了。”

斯巴达克方阵体现的是一种简单与纯粹,但这种简单又何尝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力量呢?这种简单和纯粹在于德海眼里不仅是指人力上的,也是技术、产业上的。于德海希望把由多元素组成的数控产业,通过某种途径,简单化,直接化,用最纯粹的智慧和勇气,联合起来,战无不胜。

200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系统工程领域管理科学专家王众托的系统工程理论,让于德海“斯巴达克方阵”的梦想开始照进现实。在王众托的指导下,于德海将系统工程理论引入数控产业,一条崭新的道路随即铺开。

2007年,于德海提出数控产业系统工程论,这种理论主张建设完整的数控技术链和产业链,让整机与系统相结合,并把加工工艺技术与控制技术结合在一起。通过一系列的扩张运作,光洋打造了一个从数控系统技术研发、关键零部件制造到机床整机产业化发展的全产业链和全技术链模式,被业界称为“光洋模式”。

“光洋模式”的关键,是建立起了完整的数控技术链和产业链,并将技术创新体系与产业链高效整合在一起,像斯巴达克斯方阵一样严密、周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从而与跨国巨头们展开较量。于德海说:“海德汉是做传感器起家的,然后涉足数控系统、驱动器,这种行业历程体现了,只有拥有一个完整的技术链和产业链条,才能让竞争力有质的提升。”

在技术链建设上,光洋打造了一支180余人、涵盖数控完整技术链条的、多层次多专业的技术创新团队。这个技术团队围绕高端数控产业,将多个相关专业的人才组合到了一起。这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如何能让这些人才实现最佳配合并不容易。光洋通过排列组合成功地让这个技术团队成为一个整体,通过配合迅速拿出方案,创新就在那一刹那闪耀。

“在制定战略的时候,我们整个链条上的人分别把如何执行,如何制定,一招一式都想明白了,把最好的情况,最坏的情况全想清楚了,然后从系统从全局来定。” 于德海一直认为,像斯巴达克方阵一样的全产业链和技术链是光洋能够和国际巨头叫板的关键所在。

斯巴达克方阵,它强调序列和自我牺牲,强调共同的理想和道德的约束。它是于德海的梦想。“我们要树一面旗帜,非常鲜明地写清公司要干什么和怎样去干。愿意跟着一起干的就站到旗帜下来,不愿意干的就离得远一点。” 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振兴民族数控产业。

仅有好的战略及执行力尚不足以完成上述使命,光洋的幸运在于其拥有一对“黄金搭档”。
有时候于德海会问一些懂行的人:“在中国社会的现状下,我们这些人是不是一些理想主义者,想得太好了,离现实太远?”

“你和陈虎的配合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需的条件。在许多企业的创业史中都有这样的配合。你们已具备了起飞的条件。”一个资深财经媒体人这样回答他。

陈虎,这个被业内称为“老虎”的传奇人物,在科德数控成立后不久便开始以总工程师身份辅政。2007年的寒冬,他和于德海一见如故,惺惺相惜,对彼此的抱负了然于胸,当即,陈虎离开待产的妻子,谢绝美国加州大学的邀请,孤身一人从北京来到大连光洋科技至今。陈虎说当年清华的同班同学中,只有他一个人在数控机床领域坚持了下来,其余或是在国外,或是已经转行。

不久前,陈虎和他的技术团队把办公桌搬到了机床旁,随时将研发成果和数据直接在机床上测试验证。他们正在研发的项目,目标是瞄准世界最高精度的数控系统,在普通滑动导轨的加工中心上,实现定位精度2微米,将和世界顶级水平的数控系统一较高下。

“斯巴达克方阵”把光洋拉上了前行的快车道,光洋下一步要将十多年来积累的技术、成果、人才转化为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各类产品,通过产业化让技术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据了解,前文提到的地下工厂只是光洋产业化项目的第一期,接下来还会有第二、三、四期,准备产业化的产品除了五轴联动工具磨床之外,还有系列化五轴立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系列化五轴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三维激光复合加工机、系列化伺服电机等。这些即将产业化的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光洋产业化之前,国内需求基本上都是靠进口来满足。四期产业化项目完成之后,光洋年产值将突破百亿大关。

“潜行者”的“中国梦”

中国虽是机床制造大国,但在高端数控机床领域却一直没能挺直腰杆。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一份统计显示,2011年在国产机床订单同比下滑20%~30%的前提下,我国高端数控机床产品进口增速仍居高不下,同比增长29.3%。居于金字塔顶端的跨国公司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而我们得到的,只是以价格战、低成本厮杀赚取的微利。

于德海和光洋不愿意只凭体力赚辛苦钱,他知道那样是“等死”。他希望光洋能够通过“孤注一掷”,杀出一条血路、一条活路来。他有时会想:当初受到那么多委屈到底为了什么?如果不是为了远大的理想,他们到底为了什么?

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有一个“中国梦”。他们并非空想,而是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有人曾问于德海:未来光洋是想做强还是想做大?于德海犹豫了半天说:“那还是做强吧。”

8年时间,3亿元的研发投入,今天,他们的努力使中国的数控产业有了很大进步,他们紧追慢赶在某些领域终于可以和国际巨头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光洋已不再是被跨国巨头们冷眼相看的小角色,它开始成长为一位让跨国巨头们感到压力的对手。

2007年12月6日,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的张国宝告诉于德海,他对光洋寄予了厚望。“数控没有几个大企业,光洋是其中之一,也几乎是数控产业中技术最强的。”所以他来和于德海“共商如何支持我们国产品牌的发展,加强我们自己的竞争力”。张国宝对光洋提出的要不要发展自己的产业、要不要保护民族工业的问题颇感兴趣,他回答说:“当然是要的。”

他还告诉下属,要他们同光洋保持密切联系,对光洋的要求要“开绿灯,及时反映,尽力支持。” “光洋现在是数控行业里比较强的公司,还有华中、广数、你们觉得政府应该做什么,应该给企业提供什么样的好环境,你们可以提出来,帮助我们做这方面的工作。”

于德海显然很激动,他说:“今天一是想领将令,一是想拿给养……做事的人,总得有点动力,我们是民营企业,做事情希望得到国家的承认,人民的承认。今天听了这些鼓励,我们往前冲就有了极大的动力。”

于德海曾不止在一个场合表达过他的决心:“我们做这些事的最大动力,就是振兴我们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民族责任感,是国家需要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激励了光洋科技的员工来从事这项事业,我们不是简单的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去完成一份事业。”

在很多高端客户希望科德生产的机床配FANUC系统或者西门子系统的时候,于德海总是第一个说:“不,绝对不行,” ,“如果科德公司做的高档数控机床用的是FANUC、西门子的数控系统,那我们自己的高档数控系统就永远被国外的知名品牌埋没了,就永远没有我们民族品牌走向世界历史舞台的一天了。”于德海宁可损失一些短期利益,也要把企业的长远目标放在首位。因为他明白,虽然这样做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些困难,但这条路必须也只能这样走下去,惟此才能把中国的数控产品品牌树立起来。
比起两年前,现在,于德海已经底气十足。看上去,这个“潜行者”已经赢得了实现“中国梦”的资本。在2011年公司年终总结大会上,于德海慷慨激昂地对新员工说:“光洋是个了不得的企业,因为是天将降大任于光洋,这个天就是中国高端数控机床落后的现实。光洋是年轻人的光洋,你们一定不能辜负光洋创业者对你们的期望,不要辜负中国历史对你们的期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aef20701018otr.html
火箭发动机的喷管,大型柴油机的曲轴,高档汽车的发动机等等,没有一个能离开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也是我国科技重大专项的04专项,极其重要。
必须在高端数控机床领域打破美欧日的垄断地位,才能确保国家的战略安全,否则,洲际导弹和核武器都有可能受制于人,一定要把国产高端数控机床的全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全部突破,这样才能实现赶超美欧的目的!
大国重器里就有它。
机械工业哪里是几年就能提升的?


机床这东西,我一加工的同事说,比如加工中心,用个5年刚过磨合期,未来10几年稳定使用才算正常,希望大连光洋不要学海尔,售后最强。

机床这东西,我一加工的同事说,比如加工中心,用个5年刚过磨合期,未来10几年稳定使用才算正常,希望大连光洋不要学海尔,售后最强。
eeyylx 发表于 2014-2-18 18:11
吹吹吹。中国人就知道吹
问一句这位哪国人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