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炮霸科普:火炮哑弹排弹过程是这样的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01:58
求教炮霸科普:火炮哑弹排弹过程是这样的吗?

最近看电视剧《太平洋》第9集中有个细节:斯莱治所在的迫击炮组在大雨中进行火力支援时,因弹药受潮而出现哑火。炮组成员手动排弹,将迫击炮口逐渐向下倾斜,使哑火炮弹慢慢滑出,然后由人紧紧握住弹体慢慢抽出,并轻轻地放在一旁的地面上。真实地排除哑弹操作是这样吗?放到地面后不拆引信吗?

另外榴弹炮、大口径舰炮、大口径火箭炮,乃至巴祖卡或40火箭筒,如果出现哑弹将如何排弹?是否按引信的不同而用不同的拆解方法?(触发、延时、近炸等等)求教炮霸科普:火炮哑弹排弹过程是这样的吗?

最近看电视剧《太平洋》第9集中有个细节:斯莱治所在的迫击炮组在大雨中进行火力支援时,因弹药受潮而出现哑火。炮组成员手动排弹,将迫击炮口逐渐向下倾斜,使哑火炮弹慢慢滑出,然后由人紧紧握住弹体慢慢抽出,并轻轻地放在一旁的地面上。真实地排除哑弹操作是这样吗?放到地面后不拆引信吗?

另外榴弹炮、大口径舰炮、大口径火箭炮,乃至巴祖卡或40火箭筒,如果出现哑弹将如何排弹?是否按引信的不同而用不同的拆解方法?(触发、延时、近炸等等)
不是打出去的还可以拆引信  保险没解除

打出去的正常都要引爆销毁

八路内战那会炮弹缺,估计要冒险拆
忘了切中主题了 楼主这个迫击炮弹,拿出来换上好的装药就可以了
如果定装弹装填就位后不发火,应将击针复位,再击发一次,若还不发火,应等一分钟后再击发一次,若仍不发火,应小心打开炮闩,退弹 交上级处理(个人估计要引爆销毁)  若发现,只退出药筒,应装填一个新药筒(一般用减装药),把弹丸打掉
如果是分装弹,不发火处理和定装弹类似,退出药筒后再装一个药筒把弹丸打出去
为发射保险还没解除,这个时候危险系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迫击炮倒出来就可以了  榴弹炮  加农炮根据问题的不同又有几种方式处理,如果炮弹没有击发成功最简单,再击发一次,如果还是不响,等一分钟开栓取出来怎么处理既可,  还有种是击发成功,弹头卡在炮管内。那就麻烦了。一是把另外一发炮弹弹头卸掉,再装进去打一发。还不行就是从炮口伸一个工具把弹头上的引信取下来,再把弹头敲出来。
迫击炮因发射药的原因打不响,如电影里那样排出炮身内的弹,俗称“倒弹”。
其它身管火炮,发射后弹丸卡在膛内,一般是用“退弹器”,接在洗把杆子上,从炮口插入人工一点点“铳”出弹丸,退弹器的凹进部分能让开弹丸引信直接推到弹丸前锥部。
喜之狼 发表于 2010-8-15 20:26
让偶想起了PLZ45在科国的一次退蛋:D
sunlibo1986 发表于 2010-8-15 20:44
反正高炮、坦克炮退弹都那德行 [:a3:]
http://qkzz.net/article/8787a190-909d-4738-9409-d00668850c61.htm


  意外留膛
  
  2002年3月3日起,科威特155炮兵营二连开始了每年一度的春季演习。3月7日是实弹射击的第一天。训练十分顺利,全天的训练科目眼看就要结束了。可是就在最后一次齐射时,其它各炮都已发射完毕,唯独8号炮没响。连长与中方教官等一起来到8号炮位,确认是因为装填手操作失误,药包装填过浅,关闩时将药包挤破,无法继续射击,一发炮弹就这样“意外”地被留在了膛内。
  
  其实,炮弹留膛算不了什么复杂问题,炮兵射击中并不少见,操作手册中也有专门一节讲留膛弹的处理。最简单的处理办法,就是换一个新药包,重新装填,一炮打出去了事,既安全又简便。可是,这天天色已晚,前方观测所已撤,射击无法进行。专家组建议第二天再打,但科方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坚持进行退弹处理。最后,中方勉强同意科方意见,但特地交待,退弹一定要在中方专家的指导下进行。
  3月8日,星期五,是法定的礼拜日,演习放假半天。当我们人员下午来到阵地时,发现科方已经自行进行了退弹作业。南京炮兵学院的管怀建教官与和平厂工程师李玉林仔细询问了退弹过程,检查了炮膛内的情况,发现退弹用的隔环套在了弹体上,有的橡胶还塞到了弹体与炮膛之间。更为严重的是,经过科方错误的处理之后,引信的状态已不得而知。这样一弄,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射击法已不敢再用,退弹也增加了风险。况且155枣核弹,又尖又长,表面还有非对称分布的舵片,热炮情况下装填炮弹,冷却后炮管与弹丸等于是过盈配合,抱紧力大得完全超出想像。此外,155火炮是加农榴弹炮,身管长达7米,要在这么长的深孔内退出过盈配合的炮弹,难度可想而知。然而这繁重的退弹任务义不容辞地落到了中国专家们的肩上。
  消息传到国内,总部十分重视,立即发动有关工厂征求退弹良策,同时要求驻科威特专家组务必确保退弹安全。
  一场紧张的退弹攻坚战拉开了序幕。
  
  使用退弹器
  
  8日晚间,工作人员试着用常规的退弹办法退弹。装上了退弹器,中科双方十几个人紧抱洗把杆,像擦炮一样齐心协力,铛铛铛铛……,有节奏地撞击着退弹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可是弹在膛中却纹丝不动。
  
  人力不行,改用机械。有人想起了汽车上的千斤顶,一头顶在指挥车上,一头通过洗把杆顶在弹上。1.8吨的千斤顶加力后,洗把杆顶弯了,指挥车后移了,但炮弹在膛内仍岿然不动。8日的退弹以失败告终。
  9日,实弹射击训练继续进行。留膛弹静静地躺在炮管里,专家们双眉紧锁,焦急万分。为了保证洗把杆不弯,他们自制了三个支撑环,为了加大推力,又找来了30吨级的千斤顶,考虑指挥车车体太轻,开来了40吨重的抢救车支撑千斤顶。可是当千斤顶加力后,洗把杆倒是不弯了,然而炮车却被顶着向后移动。留膛弹依然如故。
  科方军械师阿布杜拉建议中方驾驶员开上炮车,用炮管里的洗把杆直接撞击抢救车。专家们认真研究了这个方案,认为太危险,因为留在膛内的是一发实弹真引信,开车撞击时,膛内的退弹器与洗把杆的方向都不好掌握,如果把引信撞坏了或撞响了都是了不得的大事,中国专家否决了这个方案。但科方并不死心,他们自行组织实施。结果洗把杆断了,支撑环碎了……
  下午又组织了一次中科双方的联合作战,科军士兵来了,中国专家组的年轻人,无论是来自工厂还是来自研究所的都来了,30多人齐上阵,试图靠“人多势众”把弹退出来,可是留膛弹却不同情汗水,结果仍然是无功而返。
  10日依旧又折腾了一天。
  
  自制工具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退弹的招数使了一个又一个全不见效,专家组每个人都心急如焚,原军总代表召开了“诸葛亮会”,认真总结了前几天的经验教训,大家取得了两点共识。一是由于科方的误操作,加上冷却后的炮管,其抱紧力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像,原来的常规退弹工具已经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自行设计与制造新的退弹工具。二是借助炮车的外力难以奏效,必须另辟蹊径,另想办法。
  
  于是李玉林教官与管怀建工程师开始画图设计,其他人积极备料。科方在科威特的工业区找到了一个简陋的机加车间,贺长涛同志带领管怀建、李玉林以及翻译杨达聪开始了夜战。车间条件很差,只有几台旧车床, 刀具还不全,又没有铣床,陪我们的只有一个叙利亚技师,干活全靠我们自己。为了加工四个直径152毫米的支撑环,下料就把人难坏了,直径152毫米的实心棒料,没有下料机,只能夹在车床上用手锯锯,四个人轮流干,折腾了一夜,终于在11日凌晨7点半完成了整套工具的加工。


  3月11日,实弹射击进入了最后一天,一大早专家们满怀信心带着自己制造的工具来到了炮阵地。这套工具是一个5米多长、外径89毫米、内径73毫米的钢管。为了增加刚度,外面套了四个外径152毫米、厚30毫米的支撑环,钢管的一端套过引信直接与弹体的锥形部接触,一端通过垫块与螺旋退弹器丝杠相连,丝杠的螺母抵在从炮口制退器喷火孔插入的挡板上,期望转动丝杠前进来推动钢管,进而将炮弹顶出去。当然,实施这个方案也是有风险的,那就是担心弹壁的刚度和强度不够。如果不够,弹体发生变形或破损,会不会引起弹内炸药的爆炸。为了慎重起见,他们请求国内协助计算并获得了批准。然而试验并不如愿。螺旋退弹器的丝杠转动后,钢管的确在前进,然而弹还是没有动。取出钢管一瞧,钢管的远端被弹体撑大了,退弹工作再一次受挫。
  
  摘除引信
  
  3月12日是演习撤收的日子,回顾此次演习,一切都很顺利,车辆故障出奇的少。部队按计划从靶场撤回到营房,无垠的沙漠中只剩下了8号炮静静地躺在那里。
  
  负责退弹工作的管怀建教官与李玉林工程师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这两位年轻人在历次实弹射击与训练中都是炮阵地上最忙碌最辛苦的人,既要负责技术战术指导,又要负责排除故障,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这次为了排除这发留膛弹,他们绞尽脑汁,经受了一次次挫折的考验与折磨,眼圈黑了,人也瘦了,但斗志从来没有减退过。
  现在,几乎所有的办法都用过了,就剩最后一招了,那就是先摘除引信,再退弹。这是不到万不得已不用的无奈之举。因为技术状态不明的引信,摘除它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大家对此方案进行了仔细研究,并找引信装填手来仔细询问了装引信的过程,还让他重复演示,据此设计了摘除引信的工具,大家分头准备。
  退弹的挫折在牵动着国内总部的高层。他们多处求援,后来找到了石家庄军械学院火炮教研室。2001年火炮室成功处理了122榴弹炮留膛故障,方法就是摘除引信退弹。这个消息传到科威特,更加坚定了专家组退弹的信心。
  3月13日,专家组兵分两路,一路准备退弹的工具,一路早早来到了沙漠腹地准备摘除引信。这一天,代办处原军总代表王岩副代表来了,炮兵营的营长、连长都来了。大家都以十分焦急的心情,盼望着今天的成功。
  专家们按研究好的方案,将钢管已经涨大的那端的内侧,用胶皮粘上,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钢管送向炮管深处,接近引信时再用猛劲使胶皮把引信紧紧抱住,接着用自制的专用工具慢慢地转动钢管。嗨!引信松动了,很快被拧下来了。阵地上一阵欢呼雀跃。取出引信一看,吓了众人一大跳。引信头部已经开花。科方退弹时,已把触发引信的火帽引爆,多亏引信的保险机构安全可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成功退弹
  
  
  现在引信摘除了,最大的安全隐患排除了。这样就不再需要顶推弹体的锥部,可以直接顶推弹口部。于是工作人员迅速安装好了退弹工具。下面的任务就是拧动螺旋退弹器的丝杠,由于留膛弹被炮管抱得很紧,丝杠的阻力很大,拧动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扳手的力臂加长了一次又一次,一位身材高大的科威特士兵也有了用武之地,他一会儿像玩单杠一样跳上杠杆往下压,一会儿又弯下腰用肩扛着杠杆往上抬。与此同时,和平厂的孙福同志在炮尾用撬杠不断地撬弹的尾部。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突然,螺旋退弹器失去了阻力,留膛弹松动了。成功了!管怀建教官赶忙跳上炮车,打开接弹器,并改用洗把杆小心翼翼地把弹顶出炮膛,炮弹终于掉进接弹器。小管抱起炮弹走下炮车,大家一拥而上,把他紧紧围住。人人热泪盈眶,炮兵营长一手抚摸着这令人烦心多日的炮弹,一手用手机向炮兵司令报告了故障排除的好消息。随后他特地与管怀建、李玉林一起合影留念,感谢他们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
这样折腾一次,不知道身管还能不能用?  又紧了一把
迫击炮出现哑弹后不是马上排除 排弹视情况定
大哥,在我军历史上、包括现在也有一种诙谐的说法,叫作“小钢炮,瞎胡闹,打不响,往外倒”,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当然,实际处理起来不是这么简单,我记得以前在某本教材上看到如果迫击炮弹不发火,要在间隔一定时间之后,使用木棒猛击迫击炮身管数次,依旧不发火的情况下才能往外倒。倒的时候必须两人操作,前方一人双手虚握箍住炮口(两手之间要留出弹头引信部位的空间,所以叫虚握,这个手型我不好描述,呵呵),后方一人缓慢抬高迫炮尾部,使弹丸缓慢下滑至炮口,前方一人接住炮弹后进行相应处置即可。
科金懦夫死鸡 发表于 2010-8-15 21:14


    兵器知识{:jian:}
  科方军械师阿布杜拉建议中方驾驶员开上炮车,用炮管里的洗把杆直接撞击抢救车。专家们认真研究了这个方案,认为太危险,因为留在膛内的是一发实弹真引信,开车撞击时,膛内的退弹器与洗把杆的方向都不好掌握,如果把引信撞坏了或撞响了都是了不得的大事,中国专家否决了这个方案。但科方并不死心,他们自行组织实施。结果洗把杆断了,支撑环碎了……

这帮子坦克坏了就祷告的强人是不是念念有词之后就干了这么逆天的事,风帽不给挤破了才是有鬼了.........{:wugu:}汗如雨下......
感觉那个老汉推车的方法应该在炮车后面再顶个车,前面的车也是两辆顶着。也许就成了。
迫击炮,瞎胡闹,打不响,往外倒!
飞鸿踏雪 发表于 2010-8-16 10:48

飞鸿退过哑弹米?{:3_83:}
回复 6# 喜之狼 迫击炮最难得不是单发排弹,而是两发甚至多发,当年土鳖某部曾经有一牛人将三发100迫弹重复装填到一门炮里。。。。。后来找了俩敢死队员冒死一发发的倒了出来。。。。。这个真是的特例被某作者写进了某部小说里后来还拍成了电视剧
回复 16# 夜孤灯明 一发好说,三发放进一个炮筒里就成了梦魇了。。。。不能倒也不能拆。。。。。。
毛子的迫击炮炮口装有防复装装置解决了此问题
回复 20# 号角 土鳖的这个案例发生在文革期间。。。。。。。。
号角 发表于 2010-8-16 12:15

我们的也有,还更先进
科金懦夫死鸡 发表于 2010-8-15 21:14
从前看过。

如果全文属实的话,那帮科威特人的祖宗可惨了,不知要被中国技术支持人员F**K几千几万遍;P
科金懦夫死鸡 发表于 2010-8-15 21:14

对火炮结构完全不了解,想问问,这种留膛的情况,可以先卸下炮管再进行处理吗?那么长一根炮管在前面挡着,真碍事儿啊。
黑暗梦魇 发表于 2010-8-16 17:08

汗,弹留膛的意思也就是弹丸卡在了炮管中间
北极之光 发表于 2010-8-16 17:11

那我再小白的问问,可以直接把炮管卸下另行处理吗?比如在战时可以换根炮管让火炮继续保持战斗力,然后卡弹的炮管另行处理?是不是更换炮管的动作有引爆炮弹的风险?
黑暗梦魇 发表于 2010-8-16 17:08

啥办法都没得时候就真得找个厉害的水刀去切开炮管了............
嚎叫的鹰 发表于 2010-8-15 14:24

那几种特殊的:模块化火箭炮卸除发射箱、非模块化取出火箭弹(引信应该没解除,危险的是固体发动机的发火管可能发火
大口径舰炮同陆炮、不用找地方引爆直接丢入海
40火卸下换掉,拿去排爆
巴祖卡是一次性火箭,哑弹你就扔了赶快跑吧:L

迫击炮特殊之处在于其底火和发射药都集成在弹体内,外加的是模块化的增程药包(其实是一片片的感觉,套在迫击炮弹大头后面尾翼前面的细腰上),所以一旦不发火,不能像分装弹那样换个药包把它打出去,除了倒出来也没辙了。
黑暗梦魇 发表于 2010-8-16 17:19

炮弹留膛时更换炮管是绝对不可能的,那样风险是非常的大,其实也根本没有必要
另外,一般来说更换炮管只有营、团级修理所才能完成,而且费时费力,需要大量专用器具
真没办法就拆了炮管引爆的了。

迫击炮哑弹一般都不用人接了,找一处断崖,直接倒到下面去。:victory::D
Haku2004 发表于 2010-8-16 17:37

嗯,一切把弹也给切炸喽
飞鸿踏雪 发表于 2010-8-16 17:04

未击发和击发后未出膛简直是两个层次不同的境遇
小白好奇,为啥不用电热套加热炮弹滞留的地方,只要不到退火的温度就好, 让炮管变宽松了再顶 ?
回复 34# 夜寝倭酋皮


    退火温度。。。炮弹不会炸?
Haku2004 发表于 2010-8-16 17:50


       迫击炮特殊之处在于其底火和发射药都集成在弹体内??

      迫击炮弹的尾管内装的是基本药管,其实就是个传火管,内有底火和少量的发射药。以160迫击炮为例, 基本药管的发射药只有65克;而 1号装药(1个附加药包的发射药是345克)。条令禁止使用只安装了基本药管而未装附加药包的迫击炮弹射击。
ls5212 发表于 2010-8-16 23:45

我这里有个言辞不明之处,谢谢指出,因为各口径迫击炮肯定是不一样的。我是顺口就接着楼主说的美国 太平洋一片里的M2 六〇轻迫说的。
一般而言,迫击炮口径越大,基本发射药所占的重量比例越小,甚至纯粹按重量算都要小--我具体知道的迫击炮装药数量不多,新的还不如老的更熟悉,就还说二战吧。M2所配M49炮弹,我记得基本药管有二十几克的装药,而药包只有几克;是可以不带药包直接打的。而同为那个时期的八一毫米的M43却只有8克的装药、一定要加药包。
只有在中口径,大口径上,指望用基本药管去作为“0号”是不切实际的,基本药管才仅作为点燃药包和使迫击炮在一定气压而非常压的情况下开始走内弹道的高压燃气制造器。总的来说基本药管不是纯粹的传火管。
飞鸿踏雪 发表于 2010-8-17 09:55


    极限的飞鸿?
飞鸿踏雪 发表于 2010-8-17 11:05

文史还在?不是被删了吗?我转业了,那地方就不去了。
那个家伙,太好收买了。
飞鸿踏雪 发表于 2010-8-17 11:05

飞鸿老大的老大!!!{:3_94:}
回复 19# 红外6904


    是打越南的时候的事吗?


   平时不紧张应该不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