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冷战时期苏美核反击机制是如何触发,过程是怎样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51:38


问题1,假设一方主动发动核攻击,领导人用核手提箱发出命令,命令需要经过国防部向发射单位转发,还是直接发到发射单位?在命令传输过程能否进干扰?单位接到命令后是否需要某种双重确认?

问题2,如何判定本国受到核攻击?是探测到敌国发射洲际导弹即判定本国受到核攻击,还是核弹拦截失败后判定,还是核弹在本土爆炸后才算核攻击?

问题3,当判定受到核攻击后,反击机制还需要最高领导人的批准命令吗?还是一但判定,反击机制就自动生效?

如果要最高领导确认,领导身亡或通信受干扰怎么办?

如果无需最高领导确认,是否说明在局势紧张时领导人可以把决定反击权的权力下放给反击的战略部队?如果是这样,战略部队如何确定警报的真假?

问题1,假设一方主动发动核攻击,领导人用核手提箱发出命令,命令需要经过国防部向发射单位转发,还是直接发到发射单位?在命令传输过程能否进干扰?单位接到命令后是否需要某种双重确认?

问题2,如何判定本国受到核攻击?是探测到敌国发射洲际导弹即判定本国受到核攻击,还是核弹拦截失败后判定,还是核弹在本土爆炸后才算核攻击?

问题3,当判定受到核攻击后,反击机制还需要最高领导人的批准命令吗?还是一但判定,反击机制就自动生效?

如果要最高领导确认,领导身亡或通信受干扰怎么办?

如果无需最高领导确认,是否说明在局势紧张时领导人可以把决定反击权的权力下放给反击的战略部队?如果是这样,战略部队如何确定警报的真假?


毛子的死手系统算是比较特殊的
ruce Blair和Valery Yarynich自1993年就开始“宣传”关于死手系统的内容。
死手的正式名称“周界”(Perimeter)系统,昵称:Mertvaya Ruka(Dead Hand,死手)。1984年11月完成最后一次飞行试验后,于1985年投入使用。
“死手”的日常状态是半休眠,危机升级时由一名高级官员启动,对地震、辐射和气压信号进行持续监测。该系统并不是出于“一触即发”的状态,发射需要4个级别的验证:
1,如果被启动,它将监测苏联国土是否遭受核打击。
2,如果确认遭到核打击,则检测与总参谋部的通讯是否正常。苏联的核弹发射在某种程度上高度集中于总参:命令都要经过总参,而且它可以直接接管任意一个发射井的控制权。如果通讯正常,并且有15分钟到1小时的缓冲期(没有进一步的核攻击),“死手”将回到半休眠状态。
3,如果通讯中断,“死手”将把指挥权转给秘密地堡中的执勤人员:可能是下层军官,也可能是某部长(如同美国国情咨文时总有一个部长缺席,躲在一个掩体中以防不测)
4,如果执勤人员(David Hoffman说共有3个人来决定) 决定反击,则执行反击命令。
确认反击主要通过发射通讯/发令火箭。
90年代末西方揭露“死手”的存在后,通行的误解是“全自动”+“已经退役”,不过《死亡之手》(汉译版于今年出版)引用了卡里耶夫的私人档案,得出许多新内容。
现在知道的是“死手”会把控制权交到一个较低层的军官手上,该军官在一个相对保险的地堡里。苏方考虑过全自动系统,不过最后还是加入了一个“决策者”(执剑者的概念来源)。而且“死手”应该是以发射“通讯/发令火箭”为主,由这些火箭来向具体的发射井下令。
最新的说法是俄罗斯很可能还保留着部分“死手”系统,比如定时通讯确认高层存活、若干枚通讯火箭等。
俄官方人士在采访中的说法自相矛盾。
“自动反击”这个概念算60年代美国博弈论+理性威慑理论的早期成果。
跟奇爱博士里的内容相似:苏联没有向美国人透露任何“死手系统”的信息。根据博弈论+理性威慑理论,这等于是自杀:本来可以维护稳定的自动报复系统变成了增加事故的机器。
除了防止美方破坏的考虑外,严守“死手系统”的秘密可能还有稳定军心的作用:它排除了预警后发射的可能,只需要激活“死手”敬候佳音,不必急忙发射,它甚至降低了苏方(防御性)先发制人的需求。

毛子的死手系统算是比较特殊的
ruce Blair和Valery Yarynich自1993年就开始“宣传”关于死手系统的内容。
死手的正式名称“周界”(Perimeter)系统,昵称:Mertvaya Ruka(Dead Hand,死手)。1984年11月完成最后一次飞行试验后,于1985年投入使用。
“死手”的日常状态是半休眠,危机升级时由一名高级官员启动,对地震、辐射和气压信号进行持续监测。该系统并不是出于“一触即发”的状态,发射需要4个级别的验证:
1,如果被启动,它将监测苏联国土是否遭受核打击。
2,如果确认遭到核打击,则检测与总参谋部的通讯是否正常。苏联的核弹发射在某种程度上高度集中于总参:命令都要经过总参,而且它可以直接接管任意一个发射井的控制权。如果通讯正常,并且有15分钟到1小时的缓冲期(没有进一步的核攻击),“死手”将回到半休眠状态。
3,如果通讯中断,“死手”将把指挥权转给秘密地堡中的执勤人员:可能是下层军官,也可能是某部长(如同美国国情咨文时总有一个部长缺席,躲在一个掩体中以防不测)
4,如果执勤人员(David Hoffman说共有3个人来决定) 决定反击,则执行反击命令。
确认反击主要通过发射通讯/发令火箭。
90年代末西方揭露“死手”的存在后,通行的误解是“全自动”+“已经退役”,不过《死亡之手》(汉译版于今年出版)引用了卡里耶夫的私人档案,得出许多新内容。
现在知道的是“死手”会把控制权交到一个较低层的军官手上,该军官在一个相对保险的地堡里。苏方考虑过全自动系统,不过最后还是加入了一个“决策者”(执剑者的概念来源)。而且“死手”应该是以发射“通讯/发令火箭”为主,由这些火箭来向具体的发射井下令。
最新的说法是俄罗斯很可能还保留着部分“死手”系统,比如定时通讯确认高层存活、若干枚通讯火箭等。
俄官方人士在采访中的说法自相矛盾。
“自动反击”这个概念算60年代美国博弈论+理性威慑理论的早期成果。
跟奇爱博士里的内容相似:苏联没有向美国人透露任何“死手系统”的信息。根据博弈论+理性威慑理论,这等于是自杀:本来可以维护稳定的自动报复系统变成了增加事故的机器。
除了防止美方破坏的考虑外,严守“死手系统”的秘密可能还有稳定军心的作用:它排除了预警后发射的可能,只需要激活“死手”敬候佳音,不必急忙发射,它甚至降低了苏方(防御性)先发制人的需求。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4-6-28 12:30
毛子的死手系统算是比较特殊的
ruce Blair和Valery Yarynich自1993年就开始“宣传”关于死手系统的内容。  ...

学习了
但有个问题,美国是否会第一波就摧毁了通信导弹,那样还如何向远端的地下发射井阵地下达命令?
红海军发射平台作为二次反击,它的指令又是如何运作的?
2014-6-28 12:58 上传


海军的二次核反击是通过甚长波通信完成的,战略核潜艇会定期上浮到浅水,释放长达几千米的天线,接收甚长波通信的信号。由于流量较小,一般都是简单的几个代码。
和平时期依赖固定甚长波通讯天线,战时有E-6和图142MR一类的对潜通讯中继机。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4-6-28 12:58
通信火箭与普通井基弹道导弹混编,而且美帝一直到苏联解体才知道有这个系统……而且这是最后迫不得已的反 ...
不能释放同步卫星通信浮标么?
raptorlead 发表于 2014-6-28 13:08
不能释放同步卫星通信浮标么?
释放浮标就是作死啊……不过最近各国都在开发红绿激光对潜通讯……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4-6-28 13:09
释放浮标就是作死啊……不过最近各国都在开发红绿激光对潜通讯……
那样专用飞机,浩瀚的大洋中心,怎么联络?
raptorlead 发表于 2014-6-28 13:11
那样专用飞机,浩瀚的大洋中心,怎么联络?
甚长波通信不需要在大洋中心,在美国上空飞,发送信号印度洋一样收到。联络E4数据链都能与E6通讯。
24小时保持一架滞空是为了安全起见,这样一来几乎无法摧毁。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4-6-28 12:58
通信火箭与普通井基弹道导弹混编,而且美帝一直到苏联解体才知道有这个系统……而且这是最后迫不得已的反 ...


谢谢
以前看国家地理频道,一直以为美国的ssn能在第一时间,苏联的ssbn上浮到发射深度之前就实施攻击,后来才听人解惑,美国的ssn其实是在苏联ssbn第一轮射击之后才能锁定攻击,之前其实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在北冰洋覆冰区,冷战结束前美国海军一直对苏联的ssbn快速发射能力质疑,实际上ssbn也不可能像左轮手枪一样一口气连续发射。直到87年一次红海军的演习,一艘德尔塔演示了快速发射能力,对美国的震动还是蛮大的,可惜很快冷战就结束了。另有一说法,美国认为台风的布置结构其实不利于快速发射,对于美国的ssn来说全速冲进攻击区的时间是有保证的,当然在那种噪音下后卫的红海军ssn表现至关重要了。
但那也意味着,无论美国海军怎么努力,苏联第二轮反击还是有弹头打到美国的大城市。只是不知道红海军对其损失率和损失速度的评估,其各艇上弹载计算机输入的目标分配就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了……
长波电台在,ssbn的二次反击基本就是无解的,只是看多少个弹头落上来了。爆发核战前的局势演进足够让全数ssbn安静潜航进入射击阵地,那种低噪音下,ssn基本也是无能为力的。
我想这就是美国认为它并不一定需要类似死手系统的原因吧!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4-6-28 12:58
通信火箭与普通井基弹道导弹混编,而且美帝一直到苏联解体才知道有这个系统……而且这是最后迫不得已的反 ...


谢谢
以前看国家地理频道,一直以为美国的ssn能在第一时间,苏联的ssbn上浮到发射深度之前就实施攻击,后来才听人解惑,美国的ssn其实是在苏联ssbn第一轮射击之后才能锁定攻击,之前其实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在北冰洋覆冰区,冷战结束前美国海军一直对苏联的ssbn快速发射能力质疑,实际上ssbn也不可能像左轮手枪一样一口气连续发射。直到87年一次红海军的演习,一艘德尔塔演示了快速发射能力,对美国的震动还是蛮大的,可惜很快冷战就结束了。另有一说法,美国认为台风的布置结构其实不利于快速发射,对于美国的ssn来说全速冲进攻击区的时间是有保证的,当然在那种噪音下后卫的红海军ssn表现至关重要了。
但那也意味着,无论美国海军怎么努力,苏联第二轮反击还是有弹头打到美国的大城市。只是不知道红海军对其损失率和损失速度的评估,其各艇上弹载计算机输入的目标分配就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了……
长波电台在,ssbn的二次反击基本就是无解的,只是看多少个弹头落上来了。爆发核战前的局势演进足够让全数ssbn安静潜航进入射击阵地,那种低噪音下,ssn基本也是无能为力的。
我想这就是美国认为它并不一定需要类似死手系统的原因吧!
wenci 发表于 2014-6-28 13:18
谢谢
以前看国家地理频道,一直以为美国的ssn能在第一时间,苏联的ssbn上浮到发射深度之前就实施攻击 ...
美国的空基指挥系统生存性不亚于死手
wenci 发表于 2014-6-28 12:42
学习了
但有个问题,美国是否会第一波就摧毁了通信导弹,那样还如何向远端的地下发射井阵地下达命令? ...
47年苏联红军更名为苏联军队。70年代已经没有红海军一说了。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4-6-28 13:14
甚长波通信不需要在大洋中心,在美国上空飞,发送信号印度洋一样收到。联络E4数据链都能与E6通讯。
24小 ...
其实应该反过来设计,潜艇当失去联系的时候,自动判断是发生核战争了,直接发射武器
美国的空基指挥系统生存性不亚于死手
苏联也有空中指挥平台,死手只是备份之备份,以策万全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4-6-28 12:30
毛子的死手系统算是比较特殊的
ruce Blair和Valery Yarynich自1993年就开始“宣传”关于死手系统的内容。  ...


看来对于是否受核攻击苏联的标准是核弹在本土爆炸

那么Tg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定义是什么?从敌国发射弹道导弹开始,算不算敌国 “使用核武器”?中国反击的核导弹在敌方已经发射,但还没进入领空时是不是可以发射了?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4-6-28 12:30
毛子的死手系统算是比较特殊的
ruce Blair和Valery Yarynich自1993年就开始“宣传”关于死手系统的内容。  ...


看来对于是否受核攻击苏联的标准是核弹在本土爆炸

那么Tg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定义是什么?从敌国发射弹道导弹开始,算不算敌国 “使用核武器”?中国反击的核导弹在敌方已经发射,但还没进入领空时是不是可以发射了?
看来对于是否受核攻击苏联的标准是核弹在本土爆炸

那么Tg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定义是什么?从敌国 ...
无论中还是苏还是俄,敌弹在空中了就是算受到核攻击并有权核反击的了

YmzgB 发表于 2014-6-29 06:45
无论中还是苏还是俄,敌弹在空中了就是算受到核攻击并有权核反击的了


可是很多人强调中国的 "二次反击" 要求导弹发射单位在敌人核攻击后的生存性

如果敌人发射自己也跟着发射,双方的导弹都在头顶飞,那中国强调的应该是前期预警能力(你开枪后我在最短时间内紧接着开枪),发射具的生存性则强调在敌方发射前(在敌方开枪前自己的枪不会被打掉)
YmzgB 发表于 2014-6-29 06:45
无论中还是苏还是俄,敌弹在空中了就是算受到核攻击并有权核反击的了


可是很多人强调中国的 "二次反击" 要求导弹发射单位在敌人核攻击后的生存性

如果敌人发射自己也跟着发射,双方的导弹都在头顶飞,那中国强调的应该是前期预警能力(你开枪后我在最短时间内紧接着开枪),发射具的生存性则强调在敌方发射前(在敌方开枪前自己的枪不会被打掉)

YmzgB 发表于 2014-6-29 06:45
无论中还是苏还是俄,敌弹在空中了就是算受到核攻击并有权核反击的了


还有一个问题,美帝强调导弹的精度大部分是为了打导弹发射井,小部分打地下指挥所,打城市不需要多高精度

那么如果对方在美国发射后紧接着发射,打固井的精度就没必要了,因为那里只留下一个空井


我的理解是冷战时预警系统不够先进,要等敌人的导弹差不多落下才知道自己被攻击,所以美帝可以玩偷袭,趁苏联还没发现一波打掉苏联的发射井和导弹

以冷战时期预警系统来说,雷达可以探测到临近空间分离的弹头(当时还没红外卫星,探测不到上升段),那么留下的时间只有几分钟,这时固井的弹是来不及发射了,但公路机动的弹可以马上转移几公里(以时速60公里,5分钟算)


YmzgB 发表于 2014-6-29 06:45
无论中还是苏还是俄,敌弹在空中了就是算受到核攻击并有权核反击的了


还有一个问题,美帝强调导弹的精度大部分是为了打导弹发射井,小部分打地下指挥所,打城市不需要多高精度

那么如果对方在美国发射后紧接着发射,打固井的精度就没必要了,因为那里只留下一个空井


我的理解是冷战时预警系统不够先进,要等敌人的导弹差不多落下才知道自己被攻击,所以美帝可以玩偷袭,趁苏联还没发现一波打掉苏联的发射井和导弹

以冷战时期预警系统来说,雷达可以探测到临近空间分离的弹头(当时还没红外卫星,探测不到上升段),那么留下的时间只有几分钟,这时固井的弹是来不及发射了,但公路机动的弹可以马上转移几公里(以时速60公里,5分钟算)

看来对于是否受核攻击苏联的标准是核弹在本土爆炸

那么Tg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定义是什么?从敌国 ...
首先如果按你所说的模式,很容易误判。更何况美帝还拥有空基战略核打击能力,战争情况下会保持数架滞空……冷战时期B52挂载核武器在北极转悠是常态,按你的想法这个世界核战争都几千场了……
无论中还是苏还是俄,敌弹在空中了就是算受到核攻击并有权核反击的了
不是在空中,而是确定己方为被攻击目标。
昨天BTV军情解码老张同志谈到了这个问题。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4-6-29 09:25
不是在空中,而是确定己方为被攻击目标。

那就是在飞行中段确认美国导弹射会向中国或俄罗斯?可是中俄临近,这误判怎么办

漫天雪飞 发表于 2014-6-28 19:23
47年苏联红军更名为苏联军队。70年代已经没有红海军一说了。


这么叫习惯了,而且更有感觉
一些西方文章,里面仍旧习惯称Soviet red Navy,虽然英语的称谓是Soviet Navy
也有些分析家喜欢称Admiral Gorshkov‘s Navy,这个名字有点长了,但其实更带感
漫天雪飞 发表于 2014-6-28 19:23
47年苏联红军更名为苏联军队。70年代已经没有红海军一说了。


这么叫习惯了,而且更有感觉
一些西方文章,里面仍旧习惯称Soviet red Navy,虽然英语的称谓是Soviet Navy
也有些分析家喜欢称Admiral Gorshkov‘s Navy,这个名字有点长了,但其实更带感
那就是在飞行中段确认美国导弹射会向中国或俄罗斯?可是中俄临近,这误判怎么办
弹道计算还是可以判断出来是攻击谁的
不是在空中,而是确定己方为被攻击目标。
有语境,不需要多说也能理解吧
还有一个问题,美帝强调导弹的精度大部分是为了打导弹发射井,小部分打地下指挥所,打城市不需要多高精 ...
因为美D的贪婪与野心,美D是首先提出加强核弹精度并用以攻击对方发射装置的,之后苏联才发展了核迎击战略,使美D明白进一步加强核进攻力量不会给美D带来核战胜利,而只会增加误判并引发互扔核弹毁灭美D自己的概率
我兔 发表于 2014-6-29 08:27
可是很多人强调中国的 "二次反击" 要求导弹发射单位在敌人核攻击后的生存性

如果敌人发射自己也跟着 ...

这个是从法理上,
TB的政策是不首先用核武,
在对方针对TB的核武发射后,
TB就有权进行核反击,
这是符合不首先使用原则的

但是在具体战术上,
由于TB没有建设完整的袭击预警系统
所以实际实行的仍是落地反击为主的方法
这就要求提高载具的生存性
这也是符合TB现状的
因为历史原因,TB在九0年前没有怎么发展针对美D的井基核武
这使得与拥有大量井基导弹的苏/俄相比
TB的空中核反击的价值并没有那么大
但是将来随着TB核作战力量的增强,
这些战术方面的内容都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
事实上,由于中俄在此方面所面对态势的相似性,
苏/俄的战术体系
对TB未来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借签意义


我兔 发表于 2014-6-29 08:38
还有一个问题,美帝强调导弹的精度大部分是为了打导弹发射井,小部分打地下指挥所,打城市不需要多高精 ...

换言之,
是美D先发展高精度核导弹企图攻击苏/俄核发射装置
苏/俄才发展核反击策略予以有力回击的

另一方面,
固井是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发射的
而公路机动转移几公里,
仍有可能被敌人的火力覆盖所摧毁


YmzgB 发表于 2014-6-29 15:12
换言之,
是美D先发展高精度核导弹企图攻击苏/俄核发射装置
苏/俄才发展核反击策略予以有力回击的
你的话完全颠覆了国内军坛的共同认识:

固井=完全等死,根本无用,浪费资源
公路好一点
最好是潜艇
我兔 发表于 2014-6-29 20:32
你的话完全颠覆了国内军坛的共同认识:

固井=完全等死,根本无用,浪费资源

其实从世界军事理论及实践发展来说,
国内军坛的说法才是非主流呢

——————当然,最主要的不是怎么说的人多
而是理性探讨,对不对?




我兔 发表于 2014-6-29 08:27
可是很多人强调中国的 "二次反击" 要求导弹发射单位在敌人核攻击后的生存性

如果敌人发射自己也跟着 ...
中国二次反击强调生存性是因为中国不像苏联有完善的卫星预警体系,很大可能是核弹落地了才知道收到核攻击
我兔 发表于 2014-6-29 20:32
你的话完全颠覆了国内军坛的共同认识:

固井=完全等死,根本无用,浪费资源
其实只要发现敌人的导弹,2分钟就可以将固井中的导弹打出去。
生存性完全取决于战场感知能力。(打一个空井没用)
由此说来美国的固井生存性最高
我兔 发表于 2014-6-29 20:32
你的话完全颠覆了国内军坛的共同认识:

固井=完全等死,根本无用,浪费资源
抗核加固过的固井生存能力一点不低

核弹头如果命中精度不够很难有效摧毁
我兔 发表于 2014-6-29 20:32
你的话完全颠覆了国内军坛的共同认识:

固井=完全等死,根本无用,浪费资源
固井的精度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