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的电子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5:54:36
冷战时期的电子战,作者郭剑。
《国际电子战》杂志在“电子战史话”里连载的文章,偶觉得比较适合对偶这样的菜鸟科普,不过偶只在网上找到了23-32的,不知道那位大大手里有全本的呀,分享一下吧
原文是4个PDF文件,不过原文件没几张图片,而且扫描后图片全部是黑黑的色块,所以这里就手工转换成文本贴出来。
GOOGLE一下发现郭剑写过一本《电子战行动60例》(解放军出版社07年出版)介绍是“本书收集电子战初创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越战、海湾战争中发生的电子战战例60例,从中折射出电子战对作战行动的巨大影响。”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这个系列文章的扩充单行本。

冷战时期的电子战

作者 郭剑

美军不择手段的电子侦察

二十三、建立永久性地面电子侦察站

        20世纪50年代,美国陆军和空军在与苏联、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周围,如西德、日本、南朝鲜、土耳其、伊朗以及北非的一些国家建立了许多永久性电子侦察站,作为空中侦察的补充,随时监视从各社会主义国家发射的电子信号。最著名的有建在西德奥格斯堡的“象笼”式信号情报侦察站、设在朝鲜南北分界线南朝鲜一侧的“冒险者”电子情报收集站和设在日本最北端宗谷角的电子情报侦察站。最初,这些侦察站都使用空军的机载电子侦察设备,至50年代中期,逐步换装了为地面电子侦
察站专门设计的圆形天线阵测向机,如陆军侦察站的TLR~l(10~10750兆赫)、TLR-3(J波段)、TLR—8 (C~J波段)侦察系统和空军侦察站的FLR—9(A~C波段)、FLR—l2(D~I波段)侦察系统等。此外,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陆军保密局还建立了若干机动通信情报和电子情报分队,监视和跟踪北朝鲜的通信和雷达信号发射情况。 建在东、西德边界地区的电子情报站可直接观察苏军在东德莱茨林格·希
思训练场每年一度的军事演习,先后截获了苏军50年代后期部署在东德的n-35“闩锁”警戒雷达、ПPB—10“硬饼“测高雷达、SA—2防空导弹系统的П—l2“匙架”搜索雷达和“扇歌”火控雷达、COH—9“火罐”高射炮瞄准雷达的信号,甚至还截击到“跟踪盘“迫击炮定位雷达、“长槽”战场监视雷达的信号及炮弹无线电近炸引信信号。
        美军认为,特别有价值的电子侦察站是位于日本北端的宗谷侦察站。那里距萨哈林岛苏联重要海军设施不到60公里,苏联海、空军部队经常在这一地区进行训练演习。因此,截获了许多其他侦察设施难以得到的雷达信号,如“蜂鹿”轰炸机警戒雷达、“固定扫描”和“单扫描”战斗机雷达信号,“遮阳”海岸防御雷达、保护科萨科夫海军基地的火控雷达以及舰载雷达的信号。

二十四、地面与空中电子侦察

        相结合获取苏联遥测情报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地对地弹道导弹技术迅速发展,这些导弹的飞行试验情况成为美国情报机构关注的重点。为此,50年代末,美国陆、海军共同实施一项命名为“地栅特别行动”的联合行动计划,由位于土耳其境内黑海南岸和伊朗境内里海南岸的地面电子侦察站对这些试验进行监视。由于受地平线的限制,这两个地面侦察站无法全部接收苏联弹道导弹的无线电遥测信号,又将3架B-47轰炸机改装为EB-47E电子侦察,用于执行遥测信号接收任务。该机装备4部接收机,其中2部为宽带接收机,覆盖主要关心的遥测信号频率,包括25、6l、66和l00兆赫,及指示“宇宙”卫星绕地球飞行活动情况所用的l0兆赫频率。另2部分别接收19.995兆赫和20.995兆赫信号,这是地面站与卫星联系以及卫星向地面站传送情报的频率。飞机的机头两侧各有一副带整流罩的4.5米长的水平鞭状天线。
        3架EB-47E电子侦察部署在土耳其的因契尔利克空军基地。l954年秋,该机首次执行电子侦察任务。当苏联临近发射远程导弹时(那时将有一种易于辨认的无线电信号模式出现),首架EB-47起飞,向伊朗北部的巡逻线飞行。该航线靠近苏联和阿富汗边界,距秋拉塔姆发射场950公里,在那里飞机大约在l000米高度从西北至东南作巡航飞行。导弹发射后大约需要46秒钟即可升至地平线以上,其信号也在EB47的机载接收机中显现出来。此时要极为小心地保持平直飞行状态,以便以最佳方式接收遥测信号。以后,信号逐渐增强,随着弹道导弹或宇宙密封舱进入下落阶段信号又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各频段接收机操作员对各信道信号进行监视、接收和录音,返回基地后,飞机和地面电子侦察站所获情报一同送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芒廷维尤的国防电子实验室进行分析研究。
        在以后数十年的时间里,美国通过对苏联弹道导弹从地面到空中的电子情报侦察提供了有关苏联导弹性能的非常详细而又极其准确的情报。

二十五、一次由电子欺骗配合的电子侦察行动

        20世纪50年代末,为深入苏联纵深实施电子侦察,美国开始研究代替U-2的新机型,方案之一是研制能以3.3马赫速度在27000米高空飞行的有人驾驶隐身电子侦察机,代号为“牛车”计划。虽然“牛车”原型机采取了许多隐身措施,雷达截面积显著减小,但面对拥有巨型天线的“高王”(П—l4)A波段目标搜索雷达和“扇歌”导弹控制雷达,能否在苏联领土纵深飞行而不被发现仍然是个棘手的问题。通过以前的侦察,美国中央情报局已十分清楚“高王”和“扇歌”雷达的有效辐射功率和对常规飞机而言的空间覆盖范围,但这只给出了答案的一半,还必须查清这些雷达的接收机灵敏度及其操作员的训练水平。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美国中央情报局制定了一个“有效保护”计划,思路是利用电子欺骗手段制造一个假飞机目标,而且使进入受骗雷达显示器的这个“幽灵” 回波看上去必须像一架真实的飞机,
并在显示器上以以假乱真的方式移动。具体方法是:将接收的雷达信号馈入一可变延迟线,通过平滑地改变延迟线的长度模拟目标的距离和速度。由于已经掌握了苏联雷达的功率和覆盖范围,因而可以模拟出任何截面积的飞机,从几乎看不见隐身飞机到可形成大脉冲回波的飞机,也可以模拟以任何高度、速度和航向飞行的飞行物。再通过监视、破译苏联雷达情报报知通信,实时查明苏联雷达操作员能看到的最小雷达回波信号。
        为达到此目的,他们专门研制了“幽灵”信号转发器和电子情报接收机,并组成了一个7人小组,
其中2人负责制造“幽灵”信号,5人负责监听和破译苏联雷达的跟踪报告。对于“高王”警戒雷达,由于辐射信号时间很长,测量其灵敏度比较容易,很快取得了成果。但是,获得“扇歌”导弹制导雷达的参数却是个十分棘手的难题,因为要让它在需要的时刻发射信号是非常困难的。为此,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古巴近海精心策划了一次欺骗行动:
    一天夜里.一艘装备上述专用设备的海军驱逐舰悄悄驶至古巴北部海岸.但保持在雷达地平线以下然后,转发器开始发出“幽灵” 飞机信号,并使之显示在SA一2地空导弹系统的П----1 2“匙架”监视与目标指示雷达的屏幕上“幽灵”信号看上去好像来自基韦斯特的飞行物,正在高速飞向哈瓦那。潜伏在靠近哈瓦那湾水域的一艘潜艇按照预先约定的时间浮出水面,放出几个气球,气球上携带有不同体积的校准金属球。目的是让“匙架”雷达跟踪“来袭”的“幽灵”飞机,期望不久“扇歌”雷达就会开机并对校准金属球实施导弹攻击。被 扇歌”雷达操作员看到的最小的校;隹金属球即是其操作员所能观察到的最小目标的雷达故面积。
        通过这次行动,美国中央报局获得了所需信息,确定了苏联防空雷达探测和跟踪小型目标的能力,为研制隐身侦察飞机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可靠数据。

二十六 几种鲜为人知的电子侦察手段

        50年代初,美国对苏联境内雷达部署和性能的情报尚知之甚少,因此对任何一种能获取苏联境内情报的方法都十分重视,即使成功的希望十分微小,也要决心一试。

一、气球侦察

        美军的首次对苏联的越境电子侦察不是U—2飞机,而是利用无人操纵的气球。这种气球携带雷达信号接收机和记录设备,从西欧升起,在盛行风的推动下横跨苏联大陆,在飞行过程中将接收到的雷达信号记录在仪器上。侦察气球最终飞到太平洋上空时将被美国的雷达跟踪,收到触发信号后施放出记录仪器,由降落伞降落并收回。考虑到有些气球会落到苏联境内,气球上的一切设备都没有厂商铭牌、检验标记和任何其他可辨认其国别的标志,以便遇到麻烦时“可以否认”。
    这种气球大约制造了100个,放飞了20个,但收效甚微,没有得到有价值的情报。失败的原因是,气球横跨苏联领土要飞好几天,到达太平洋上空的机会十分渺茫;即使记录了有用信号而且收回成功,仍然无法知道气球是在何时何地捕获的信号。气球侦察计划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诞生,又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二、利用月球反射收集雷达信号

        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的工程师吉姆·特雷克斯勒提出一种设想:将天线聚焦于月球,借助月球这个巨大反射器的反射功能,间接接受苏联境内雷达发射的回波信号,获取电子情报。
    1949年,为了验证这一设想的可行性,由特雷克斯勒领导的工程师小组在华盛顿附近的布卢普兰
斯布设了一个占地数百英亩的巨大菱形天线阵,天线面向东方,对准月球从苏联境内的地平线升起的
方位。经初步接收试验,收到了苏联境内一部工作在70兆赫警戒雷达的微弱信号。他的设想得到验证,这一创举将电子侦察距离扩大到37.5万公里。但这个系统尚不具备实用价值,它只有在月球处于
相对于苏联雷达和接收天线都是正确的位置时才能有效接收,时间大约为25分钟,而且要等待整整一个太阴月(29天)才有下一个观察同一部雷达的25分钟。
    1951年初,特雷克斯勒在海军研究处长的支持下,在背景电噪声较低的马里兰州印第安黑德武器试验场建立了第二个试验站,并命名为“月球中继工程”。该站的抛物面天线设置在地面上,长78米,宽66米,占地一英亩。抛物面下面用沥青敷设,表面用U形金属钉固定的75厘米网眼金属网覆盖。经试验证明,它可在20~400兆赫频率范围内接收苏联的雷达信号,并能测定其脉冲宽度等参数,而且把有效工作时间提高到40分钟左右。
    第三代“月球反射”系统建立了2个站,一个建在切萨皮克湾海军研究实验室附近,1957年开始工作;第二个建在西弗吉尼亚州的舒格格罗夫。天线为直径45米、可360。旋转的蝶形天线,接收频
率上限为1000兆赫。从月球升上天空直到落于地平线之下的整段时间内,天线都可对其跟踪。收到的
雷达信号馈入灵敏度极高的连续调谐接收机,然后再输入到纸带记录器。第三代系统可测定雷达的频
率、脉冲宽度、脉冲重复频率及雷达天线的扫描图形,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能较精确地测出雷达
的位置,误差在7.5公里以内,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该系统刚开始投入运行就获得了许多
了重要情报,包括测得刚进入服役的П—14“高王”远程警戒雷达的主要参数及部署位置,并首次发现苏联“鸡笼”反弹道导弹雷达的信号。
    虽然“月球反射”系统可获取大量的情报,而且保密、可靠、无风险,也不像地面侦察站和侦察船那样受侦测距离的限制,但由于建造成本较高,在美国国防部一直存在争议,除海军外,从来没有得到国防部和国会的资金支持。因此,规模更大、灵敏度更高、工作频率范围也更宽的第四代系统被
迫取消了,但尽管电子侦察卫星已在迅速发展,现有的第三代系统一直使用到70年代以后。

三、利用苏联雷达情报报知通信获取电子情报

        20世纪50年代,苏联由于偏远地区尚未广泛建立陆上通信网,很多警戒雷达所获情报都是通过高频无线电和“莫尔斯”码向控制中心传送的。这些信息虽然都被加密,但采取措施破解这些密码并非难事。为此,50年代后期,美国空军保密局制定了一个叫做“飞狼”的情报收集行动计划。按照这个计划,美军派遣飞机沿着精心设计的航线在苏联海岸或靠近边境的雷达站上空飞行,并确保苏联雷达能够观察到。这样,苏联雷达站必然会将这些飞机的位置、速度、航向、高度和数量报告控制中心。美军的设在苏联周边国家的地面监视站趁机截获这些报告数据,再由密码专家将截获的数据与预先计划的航迹图相对照,密码便相当容易地被破解出来。由于密码被破解,苏联的新型雷达只要使用,其位置就会暴露无疑。在随后的数十年中,美军通过监视苏联雷达的情报报知通信,不仅准确地掌握了苏联雷达的探测能力,而且密切监视着苏联飞机的活动情况,充分了解了苏联空军部队的战备水平和反应速度。在美军的情报活动中,“飞狼”行动发挥了关键作用。

四、利用雷达的地物反射杂波获取电子情报

        1963年春,美国海军驻日本厚木的VQ—1电子侦察中队的技术人员,根据“用强方性天线获取超灵敏的电子情报能力”的原理,将APR—9电子侦察接收机输入端连接在EC—121M “警戒星”电子侦察飞机APS—20机载雷达的接收机平衡混频器上,其输出馈人3个并联的放大器中,一个信道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另一个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第三个灵敏度较低。信号最终显示在APS—20机载雷达的平面位置显示器上。这样就利用机载雷达的高增益喇叭天线,组成了一个新的高灵敏度电子侦察系统。经试用证明,这个系统不仅可以接收地面雷达直接传来的信号,而且当平面位置显示器的时间扫描基线与地面雷达天线扫描同步时,地面反射的雷达杂波也出现在平面位置显示器上。为了扩展系统的侦察频率范围,又加装了一对用于截获甚高频和特高频雷达信号的全向短线天线和2个截获E/F频段雷达信号的喇叭天线。这个系统被称为“强盗”系统,可覆盖50~4000兆赫。
    1963年6月,“强盗”系统在首次执行侦察任务中就证明了它具有非凡的工作效能,利用通常的平面位置显示器摄影技术拍下被测雷达的地面反射杂波图,而这种图形正是雷达阵地周围地理特征的真实反映,通过计算机处理,即可确定雷达的位置,其定位精度比其他定位手段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定位速度提高了180倍,而且在远离(375公里)被测雷达的空域侦察,不需飞机作任何可能暴露其使命的特殊形式飞行。“强盗” 电子侦察系统的优越性还不限于此,它可根据地面杂波的大小准确地确定雷达的盲区。
    1963年8月,装载“强盗”系统的EC—121M“警戒星” 电子侦察机首次飞赴苏联远东海域进行侦察。飞至海参崴外海大约110公里处,电子侦察军官克里斯曼将其电子侦察接收机依次调到每部雷达的频率上并拍下显示器上的图像。一次飞行就准确测出苏联部署在海参崴海军基地周围8部雷达的具体位置,并重新标定的美军的情报图上。此后,又用4个月的时间,对苏联其他地区及朝鲜和我国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每一部警戒雷达进行校正侦察,以后又在欧洲和中东地区进行了类似的侦察行动。随着系统操作员侦察经验的增加,“强盗”系统的用途进一步扩展。在一次巡逻飞行中,EC—121M“警戒星”电子侦察飞机与苏联海军的一支小舰队相遇。与往常一样,为隐蔽整个舰队的规模和编成,这些舰只在航行中只有一艘舰的导航和搜索雷达开机工作,担负警戒和导航任务,其余雷达都严格保持静默。然而,“强盗”系统捕捉到惟一工作的雷达信号后,编队其他舰只的位置也立即显示出来了,而飞机无需打开雷达暴露自己。此外,该系统还可有效接收飞机所携带的敌我识别器或其他转发器辐射的信号,实现对敌机的连续被动跟踪,同时通过测定飞机上敌我识别器直接发射和海面反射信号的到达时间差,还可相当精确地测出敌机的高度。
    与任何一个新系统一样,“强盗”电子侦察系统也有其局限性。最主要是该系统只适用于对天线
作360o扫描的警戒雷达进行的侦察,由于技术原因,尚不能对扇扫雷达定位。对点头式测高雷达和大多数火控雷达都难以通过上述功能达到侦察目的。

二十七、一丝不苟的情报分析研究

        情报分析研究是电子情报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但要叙述电子侦察情报是怎样进行研究分析的实为不易。这里只简要介绍美军几个情报分析研究实例,它们真实地体现了美军情报研究人员一丝不苟的研究分析精神。

(一)

      1948年,美国海军情报处的电子战专家比尔·豪在该处的情报档案中寻找苏军雷达照片时,从一张苏军战舰照片上发现该战舰的桅杆上有一个难以辨认的突出物。进一步检查其他照片,在几艘苏联海军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桅杆上也发现同样的突出物,从而引起他的注意。
    他委托海军船务局的一位朋友将照片带到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研究分析。这位朋友回来时带回一篇列有数学方程式和极坐标图的论文,证明那是一部甚高频或特高频通信系统的定向天线。对于这个结论,比尔·豪还是充满疑问,因为电子侦察部门从来没有接收到任何与该天线有关的信号。
    后来,他偶然注意到一艘意大利海军军舰上也有一个类似的东西,作为部分战争赔偿,苏联曾接受过一些意大利军舰,而装有神秘“天线”的正是那些军舰。
    比尔·豪立即请求美国驻罗马海军武官帮助查明那是什么设备。尽管可能会碰钉子,该武官还是拜访了意大利海军有关人员并很快得到答嘉那时一种形状独特的风速表,用来测定相对风速和风向,以便修正舰上火炮射击诸元。

(二)

        另一件事发生的朝鲜战争中。1950年底,中国人民志援军开始在朝鲜和鸭绿江地区部署雷达,这一行动很快被美军驻日本横田第91战略侦察中队的RB—29电子侦察机发现。1951年春,该电子侦察飞机侦测到一个奇特的雷达信号:雷达不时在正常脉冲之间辐射一组不寻常的4脉冲信号。最初,他们认为这4个脉冲可能携带某种数据传输信息,多半是用来指挥战斗机的。要查明这个问题需要对这些信号逐个脉冲进行分析,但侦察中队的ALA—6脉冲分析仪由于阴极射线管的剩磁作用,只能显示几个脉冲的平均值而不能区分脉冲串。
    这一情况报到位于美国巴克斯代尔战略空军司令部,在那里由少校军官李·威尔逊专门设计了一个对脉冲进行逐个分析的系统。该系统由1部APR—4或APR—5A电子侦察接收机、1台无快门高速摄影机、1部极低剩磁性示波器和1部SLA—1脉冲分析仪组成。每当一单个脉冲在示波器上出现时,高速传动装置就带动35毫米胶片以每秒l0米的速度通过摄影机的成像平面,将这个脉冲从头至尾拍摄来。
    这套系统运抵日本横田机场,用了两个星期安装在一架RB—29电子侦察飞机上。这架飞机飞至朝鲜上空对那个奇特雷达信号进行拍摄,拍摄了许多胶片,并立即将这些胶片运回美国进行极为详尽的研究分析。结论是:4个一组的脉冲是由雷达接收机和天线间阻抗失配引起的驻波产生的一种无意效应,与作战指挥无关。对雷达脉冲序列的细节进行全面分析表明,该雷达由于过于老旧,有相当多的脉冲强度不够或呈各种各样的奇形怪状,有时还发射不出脉冲。后来,这套系统成为信号分析工作的常用工具。

(三)

        如上节所述,20世纪50年代苏联弹道导弹的发展引起美国的高度重视。利用设在土耳其和伊朗的地面电子侦察站并专门改装电子侦察飞机进行监视,侦测苏联弹道导弹的应答机信标和遥测发射机发射的信号。通过跟踪导弹的信标信号可判明导弹的射程,但最初却认为无线电遥测信号没有多多大价值,只不过这些信号比较容易接收,也就被记录下来。
    苏联导弹的遥测使用脉位调制体制,在60兆赫频带中的单一频率发射。由于采用时分多路技术,系统含有l6或24个信道,按顺序传送遥测信号。苏联可能认为对各信道的功能进行识别几乎是不可能
的,就是敌方得到了这些信号也不会有什么价值,因此最初并没有加密。
    为了从侦察获得的那些杂乱无章的信号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美过国防电子实验室的工程师们绘制了一张信号与时间的对应曲线图,他们携带这张曲线图去请教火箭专家。一位资深的科学家认为他们所绘制的曲线图与美国的“下士”导弹加速阶段的弹道曲线很相似。稍加分析后,他们发现那正是苏联导弹加速阶段的曲线。通过数学计算,他们找到了通报导弹速度的信道。随后,又找到了通报导弹控制面的信道,以及通报各油箱燃油储量的信道。随着更多的信道功能被识别,并对所掌握的各重要遥测信道的信息进行解析,他们准确地获得了苏联导弹的重量、推力、发射后的加速度以及命中精度等重要情报,甚至可根据这些遥测数据可以设计出与苏联导弹性能相仿的导弹。
    就这样,他们通过对苏联弹道导弹遥测信号的侦察和分析,创造了遥测情报收集学,即现在人所共知的“遥测情报”。

二十八、前苏联对美军实施的电子侦察

      美国对前苏联的电子侦察不择手段,苏联则针锋相对,对美国的侦察一刻也没有停止过。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除沿东西德边界建立多座地面电子侦察站外,苏军最主要的电子侦察手段是图—16D“獾”型电子侦察飞机。该机配有7名经过专门训练的电子侦察操作员和1名雷达军官,每个操作员操作1部侦察接收机、l部脉冲分析仪和1部测量信号到达方向的测向机,主要搜索频段是D波段(1000~2000兆赫)和I/J波段(8000~12000兆赫)。
    在太平洋地区,图—16D “獾”型电子侦察飞机执行任务的典型过程是从勘察加半岛上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起飞,向东飞到指定区域,负责D波段的操作员开始侦测配置在阿留申群岛上的美国搜索雷达信号;随后,飞机在其预定航线上继续飞行,直到I/J波段操作员在耳机中听到火控雷达的节奏更快的“哔、哔”声,便迅速测出雷达的信号参数。当飞机接近美军部署在阿留申群岛的防空导弹射程时,就调转机头,带着录有美军雷达信号和无线电通信信号的磁带飞回基地。飞机一经着陆,就立即将这些宝贵资料送往位于莫斯科郊区丛林中的苏联信号情报勤务中心,在那里由电子战专家进行仔细分析。
    图—16D “獾”型电子侦察飞机也经常到阿拉斯加海域执行任务,侦察美国预警雷达链和海、空
军基地的雷达信号。执行这种任务时,通常由2架飞机实施,飞行速度1000公里/小时,高度9900米。在阿拉斯加上空逗留30分钟,有时深入美国领土达75公里,但保持在“奈克”防空导弹射程之外,遇到美军战斗机立即调转机头返回基地。读者会注意到,前苏联的电子侦察飞机从未被美军击落过,这是其主要原因。
    此外,前苏联使用的电子侦察手段还有专用电子侦察船、摩托化拖网渔船、海洋调查船和潜艇。这些船只经常停留于北约的导弹发射基地、海军编队附近和海军演习海域,侦察美军和北约的雷达和无线电通信信号。冷战时期的电子战,作者郭剑。
《国际电子战》杂志在“电子战史话”里连载的文章,偶觉得比较适合对偶这样的菜鸟科普,不过偶只在网上找到了23-32的,不知道那位大大手里有全本的呀,分享一下吧
原文是4个PDF文件,不过原文件没几张图片,而且扫描后图片全部是黑黑的色块,所以这里就手工转换成文本贴出来。
GOOGLE一下发现郭剑写过一本《电子战行动60例》(解放军出版社07年出版)介绍是“本书收集电子战初创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越战、海湾战争中发生的电子战战例60例,从中折射出电子战对作战行动的巨大影响。”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这个系列文章的扩充单行本。

冷战时期的电子战

作者 郭剑

美军不择手段的电子侦察

二十三、建立永久性地面电子侦察站

        20世纪50年代,美国陆军和空军在与苏联、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周围,如西德、日本、南朝鲜、土耳其、伊朗以及北非的一些国家建立了许多永久性电子侦察站,作为空中侦察的补充,随时监视从各社会主义国家发射的电子信号。最著名的有建在西德奥格斯堡的“象笼”式信号情报侦察站、设在朝鲜南北分界线南朝鲜一侧的“冒险者”电子情报收集站和设在日本最北端宗谷角的电子情报侦察站。最初,这些侦察站都使用空军的机载电子侦察设备,至50年代中期,逐步换装了为地面电子侦
察站专门设计的圆形天线阵测向机,如陆军侦察站的TLR~l(10~10750兆赫)、TLR-3(J波段)、TLR—8 (C~J波段)侦察系统和空军侦察站的FLR—9(A~C波段)、FLR—l2(D~I波段)侦察系统等。此外,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陆军保密局还建立了若干机动通信情报和电子情报分队,监视和跟踪北朝鲜的通信和雷达信号发射情况。 建在东、西德边界地区的电子情报站可直接观察苏军在东德莱茨林格·希
思训练场每年一度的军事演习,先后截获了苏军50年代后期部署在东德的n-35“闩锁”警戒雷达、ПPB—10“硬饼“测高雷达、SA—2防空导弹系统的П—l2“匙架”搜索雷达和“扇歌”火控雷达、COH—9“火罐”高射炮瞄准雷达的信号,甚至还截击到“跟踪盘“迫击炮定位雷达、“长槽”战场监视雷达的信号及炮弹无线电近炸引信信号。
        美军认为,特别有价值的电子侦察站是位于日本北端的宗谷侦察站。那里距萨哈林岛苏联重要海军设施不到60公里,苏联海、空军部队经常在这一地区进行训练演习。因此,截获了许多其他侦察设施难以得到的雷达信号,如“蜂鹿”轰炸机警戒雷达、“固定扫描”和“单扫描”战斗机雷达信号,“遮阳”海岸防御雷达、保护科萨科夫海军基地的火控雷达以及舰载雷达的信号。

二十四、地面与空中电子侦察

        相结合获取苏联遥测情报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地对地弹道导弹技术迅速发展,这些导弹的飞行试验情况成为美国情报机构关注的重点。为此,50年代末,美国陆、海军共同实施一项命名为“地栅特别行动”的联合行动计划,由位于土耳其境内黑海南岸和伊朗境内里海南岸的地面电子侦察站对这些试验进行监视。由于受地平线的限制,这两个地面侦察站无法全部接收苏联弹道导弹的无线电遥测信号,又将3架B-47轰炸机改装为EB-47E电子侦察,用于执行遥测信号接收任务。该机装备4部接收机,其中2部为宽带接收机,覆盖主要关心的遥测信号频率,包括25、6l、66和l00兆赫,及指示“宇宙”卫星绕地球飞行活动情况所用的l0兆赫频率。另2部分别接收19.995兆赫和20.995兆赫信号,这是地面站与卫星联系以及卫星向地面站传送情报的频率。飞机的机头两侧各有一副带整流罩的4.5米长的水平鞭状天线。
        3架EB-47E电子侦察部署在土耳其的因契尔利克空军基地。l954年秋,该机首次执行电子侦察任务。当苏联临近发射远程导弹时(那时将有一种易于辨认的无线电信号模式出现),首架EB-47起飞,向伊朗北部的巡逻线飞行。该航线靠近苏联和阿富汗边界,距秋拉塔姆发射场950公里,在那里飞机大约在l000米高度从西北至东南作巡航飞行。导弹发射后大约需要46秒钟即可升至地平线以上,其信号也在EB47的机载接收机中显现出来。此时要极为小心地保持平直飞行状态,以便以最佳方式接收遥测信号。以后,信号逐渐增强,随着弹道导弹或宇宙密封舱进入下落阶段信号又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各频段接收机操作员对各信道信号进行监视、接收和录音,返回基地后,飞机和地面电子侦察站所获情报一同送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芒廷维尤的国防电子实验室进行分析研究。
        在以后数十年的时间里,美国通过对苏联弹道导弹从地面到空中的电子情报侦察提供了有关苏联导弹性能的非常详细而又极其准确的情报。

二十五、一次由电子欺骗配合的电子侦察行动

        20世纪50年代末,为深入苏联纵深实施电子侦察,美国开始研究代替U-2的新机型,方案之一是研制能以3.3马赫速度在27000米高空飞行的有人驾驶隐身电子侦察机,代号为“牛车”计划。虽然“牛车”原型机采取了许多隐身措施,雷达截面积显著减小,但面对拥有巨型天线的“高王”(П—l4)A波段目标搜索雷达和“扇歌”导弹控制雷达,能否在苏联领土纵深飞行而不被发现仍然是个棘手的问题。通过以前的侦察,美国中央情报局已十分清楚“高王”和“扇歌”雷达的有效辐射功率和对常规飞机而言的空间覆盖范围,但这只给出了答案的一半,还必须查清这些雷达的接收机灵敏度及其操作员的训练水平。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美国中央情报局制定了一个“有效保护”计划,思路是利用电子欺骗手段制造一个假飞机目标,而且使进入受骗雷达显示器的这个“幽灵” 回波看上去必须像一架真实的飞机,
并在显示器上以以假乱真的方式移动。具体方法是:将接收的雷达信号馈入一可变延迟线,通过平滑地改变延迟线的长度模拟目标的距离和速度。由于已经掌握了苏联雷达的功率和覆盖范围,因而可以模拟出任何截面积的飞机,从几乎看不见隐身飞机到可形成大脉冲回波的飞机,也可以模拟以任何高度、速度和航向飞行的飞行物。再通过监视、破译苏联雷达情报报知通信,实时查明苏联雷达操作员能看到的最小雷达回波信号。
        为达到此目的,他们专门研制了“幽灵”信号转发器和电子情报接收机,并组成了一个7人小组,
其中2人负责制造“幽灵”信号,5人负责监听和破译苏联雷达的跟踪报告。对于“高王”警戒雷达,由于辐射信号时间很长,测量其灵敏度比较容易,很快取得了成果。但是,获得“扇歌”导弹制导雷达的参数却是个十分棘手的难题,因为要让它在需要的时刻发射信号是非常困难的。为此,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古巴近海精心策划了一次欺骗行动:
    一天夜里.一艘装备上述专用设备的海军驱逐舰悄悄驶至古巴北部海岸.但保持在雷达地平线以下然后,转发器开始发出“幽灵” 飞机信号,并使之显示在SA一2地空导弹系统的П----1 2“匙架”监视与目标指示雷达的屏幕上“幽灵”信号看上去好像来自基韦斯特的飞行物,正在高速飞向哈瓦那。潜伏在靠近哈瓦那湾水域的一艘潜艇按照预先约定的时间浮出水面,放出几个气球,气球上携带有不同体积的校准金属球。目的是让“匙架”雷达跟踪“来袭”的“幽灵”飞机,期望不久“扇歌”雷达就会开机并对校准金属球实施导弹攻击。被 扇歌”雷达操作员看到的最小的校;隹金属球即是其操作员所能观察到的最小目标的雷达故面积。
        通过这次行动,美国中央报局获得了所需信息,确定了苏联防空雷达探测和跟踪小型目标的能力,为研制隐身侦察飞机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可靠数据。

二十六 几种鲜为人知的电子侦察手段

        50年代初,美国对苏联境内雷达部署和性能的情报尚知之甚少,因此对任何一种能获取苏联境内情报的方法都十分重视,即使成功的希望十分微小,也要决心一试。

一、气球侦察

        美军的首次对苏联的越境电子侦察不是U—2飞机,而是利用无人操纵的气球。这种气球携带雷达信号接收机和记录设备,从西欧升起,在盛行风的推动下横跨苏联大陆,在飞行过程中将接收到的雷达信号记录在仪器上。侦察气球最终飞到太平洋上空时将被美国的雷达跟踪,收到触发信号后施放出记录仪器,由降落伞降落并收回。考虑到有些气球会落到苏联境内,气球上的一切设备都没有厂商铭牌、检验标记和任何其他可辨认其国别的标志,以便遇到麻烦时“可以否认”。
    这种气球大约制造了100个,放飞了20个,但收效甚微,没有得到有价值的情报。失败的原因是,气球横跨苏联领土要飞好几天,到达太平洋上空的机会十分渺茫;即使记录了有用信号而且收回成功,仍然无法知道气球是在何时何地捕获的信号。气球侦察计划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诞生,又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二、利用月球反射收集雷达信号

        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的工程师吉姆·特雷克斯勒提出一种设想:将天线聚焦于月球,借助月球这个巨大反射器的反射功能,间接接受苏联境内雷达发射的回波信号,获取电子情报。
    1949年,为了验证这一设想的可行性,由特雷克斯勒领导的工程师小组在华盛顿附近的布卢普兰
斯布设了一个占地数百英亩的巨大菱形天线阵,天线面向东方,对准月球从苏联境内的地平线升起的
方位。经初步接收试验,收到了苏联境内一部工作在70兆赫警戒雷达的微弱信号。他的设想得到验证,这一创举将电子侦察距离扩大到37.5万公里。但这个系统尚不具备实用价值,它只有在月球处于
相对于苏联雷达和接收天线都是正确的位置时才能有效接收,时间大约为25分钟,而且要等待整整一个太阴月(29天)才有下一个观察同一部雷达的25分钟。
    1951年初,特雷克斯勒在海军研究处长的支持下,在背景电噪声较低的马里兰州印第安黑德武器试验场建立了第二个试验站,并命名为“月球中继工程”。该站的抛物面天线设置在地面上,长78米,宽66米,占地一英亩。抛物面下面用沥青敷设,表面用U形金属钉固定的75厘米网眼金属网覆盖。经试验证明,它可在20~400兆赫频率范围内接收苏联的雷达信号,并能测定其脉冲宽度等参数,而且把有效工作时间提高到40分钟左右。
    第三代“月球反射”系统建立了2个站,一个建在切萨皮克湾海军研究实验室附近,1957年开始工作;第二个建在西弗吉尼亚州的舒格格罗夫。天线为直径45米、可360。旋转的蝶形天线,接收频
率上限为1000兆赫。从月球升上天空直到落于地平线之下的整段时间内,天线都可对其跟踪。收到的
雷达信号馈入灵敏度极高的连续调谐接收机,然后再输入到纸带记录器。第三代系统可测定雷达的频
率、脉冲宽度、脉冲重复频率及雷达天线的扫描图形,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能较精确地测出雷达
的位置,误差在7.5公里以内,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该系统刚开始投入运行就获得了许多
了重要情报,包括测得刚进入服役的П—14“高王”远程警戒雷达的主要参数及部署位置,并首次发现苏联“鸡笼”反弹道导弹雷达的信号。
    虽然“月球反射”系统可获取大量的情报,而且保密、可靠、无风险,也不像地面侦察站和侦察船那样受侦测距离的限制,但由于建造成本较高,在美国国防部一直存在争议,除海军外,从来没有得到国防部和国会的资金支持。因此,规模更大、灵敏度更高、工作频率范围也更宽的第四代系统被
迫取消了,但尽管电子侦察卫星已在迅速发展,现有的第三代系统一直使用到70年代以后。

三、利用苏联雷达情报报知通信获取电子情报

        20世纪50年代,苏联由于偏远地区尚未广泛建立陆上通信网,很多警戒雷达所获情报都是通过高频无线电和“莫尔斯”码向控制中心传送的。这些信息虽然都被加密,但采取措施破解这些密码并非难事。为此,50年代后期,美国空军保密局制定了一个叫做“飞狼”的情报收集行动计划。按照这个计划,美军派遣飞机沿着精心设计的航线在苏联海岸或靠近边境的雷达站上空飞行,并确保苏联雷达能够观察到。这样,苏联雷达站必然会将这些飞机的位置、速度、航向、高度和数量报告控制中心。美军的设在苏联周边国家的地面监视站趁机截获这些报告数据,再由密码专家将截获的数据与预先计划的航迹图相对照,密码便相当容易地被破解出来。由于密码被破解,苏联的新型雷达只要使用,其位置就会暴露无疑。在随后的数十年中,美军通过监视苏联雷达的情报报知通信,不仅准确地掌握了苏联雷达的探测能力,而且密切监视着苏联飞机的活动情况,充分了解了苏联空军部队的战备水平和反应速度。在美军的情报活动中,“飞狼”行动发挥了关键作用。

四、利用雷达的地物反射杂波获取电子情报

        1963年春,美国海军驻日本厚木的VQ—1电子侦察中队的技术人员,根据“用强方性天线获取超灵敏的电子情报能力”的原理,将APR—9电子侦察接收机输入端连接在EC—121M “警戒星”电子侦察飞机APS—20机载雷达的接收机平衡混频器上,其输出馈人3个并联的放大器中,一个信道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另一个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第三个灵敏度较低。信号最终显示在APS—20机载雷达的平面位置显示器上。这样就利用机载雷达的高增益喇叭天线,组成了一个新的高灵敏度电子侦察系统。经试用证明,这个系统不仅可以接收地面雷达直接传来的信号,而且当平面位置显示器的时间扫描基线与地面雷达天线扫描同步时,地面反射的雷达杂波也出现在平面位置显示器上。为了扩展系统的侦察频率范围,又加装了一对用于截获甚高频和特高频雷达信号的全向短线天线和2个截获E/F频段雷达信号的喇叭天线。这个系统被称为“强盗”系统,可覆盖50~4000兆赫。
    1963年6月,“强盗”系统在首次执行侦察任务中就证明了它具有非凡的工作效能,利用通常的平面位置显示器摄影技术拍下被测雷达的地面反射杂波图,而这种图形正是雷达阵地周围地理特征的真实反映,通过计算机处理,即可确定雷达的位置,其定位精度比其他定位手段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定位速度提高了180倍,而且在远离(375公里)被测雷达的空域侦察,不需飞机作任何可能暴露其使命的特殊形式飞行。“强盗” 电子侦察系统的优越性还不限于此,它可根据地面杂波的大小准确地确定雷达的盲区。
    1963年8月,装载“强盗”系统的EC—121M“警戒星” 电子侦察机首次飞赴苏联远东海域进行侦察。飞至海参崴外海大约110公里处,电子侦察军官克里斯曼将其电子侦察接收机依次调到每部雷达的频率上并拍下显示器上的图像。一次飞行就准确测出苏联部署在海参崴海军基地周围8部雷达的具体位置,并重新标定的美军的情报图上。此后,又用4个月的时间,对苏联其他地区及朝鲜和我国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每一部警戒雷达进行校正侦察,以后又在欧洲和中东地区进行了类似的侦察行动。随着系统操作员侦察经验的增加,“强盗”系统的用途进一步扩展。在一次巡逻飞行中,EC—121M“警戒星”电子侦察飞机与苏联海军的一支小舰队相遇。与往常一样,为隐蔽整个舰队的规模和编成,这些舰只在航行中只有一艘舰的导航和搜索雷达开机工作,担负警戒和导航任务,其余雷达都严格保持静默。然而,“强盗”系统捕捉到惟一工作的雷达信号后,编队其他舰只的位置也立即显示出来了,而飞机无需打开雷达暴露自己。此外,该系统还可有效接收飞机所携带的敌我识别器或其他转发器辐射的信号,实现对敌机的连续被动跟踪,同时通过测定飞机上敌我识别器直接发射和海面反射信号的到达时间差,还可相当精确地测出敌机的高度。
    与任何一个新系统一样,“强盗”电子侦察系统也有其局限性。最主要是该系统只适用于对天线
作360o扫描的警戒雷达进行的侦察,由于技术原因,尚不能对扇扫雷达定位。对点头式测高雷达和大多数火控雷达都难以通过上述功能达到侦察目的。

二十七、一丝不苟的情报分析研究

        情报分析研究是电子情报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但要叙述电子侦察情报是怎样进行研究分析的实为不易。这里只简要介绍美军几个情报分析研究实例,它们真实地体现了美军情报研究人员一丝不苟的研究分析精神。

(一)

      1948年,美国海军情报处的电子战专家比尔·豪在该处的情报档案中寻找苏军雷达照片时,从一张苏军战舰照片上发现该战舰的桅杆上有一个难以辨认的突出物。进一步检查其他照片,在几艘苏联海军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桅杆上也发现同样的突出物,从而引起他的注意。
    他委托海军船务局的一位朋友将照片带到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研究分析。这位朋友回来时带回一篇列有数学方程式和极坐标图的论文,证明那是一部甚高频或特高频通信系统的定向天线。对于这个结论,比尔·豪还是充满疑问,因为电子侦察部门从来没有接收到任何与该天线有关的信号。
    后来,他偶然注意到一艘意大利海军军舰上也有一个类似的东西,作为部分战争赔偿,苏联曾接受过一些意大利军舰,而装有神秘“天线”的正是那些军舰。
    比尔·豪立即请求美国驻罗马海军武官帮助查明那是什么设备。尽管可能会碰钉子,该武官还是拜访了意大利海军有关人员并很快得到答嘉那时一种形状独特的风速表,用来测定相对风速和风向,以便修正舰上火炮射击诸元。

(二)

        另一件事发生的朝鲜战争中。1950年底,中国人民志援军开始在朝鲜和鸭绿江地区部署雷达,这一行动很快被美军驻日本横田第91战略侦察中队的RB—29电子侦察机发现。1951年春,该电子侦察飞机侦测到一个奇特的雷达信号:雷达不时在正常脉冲之间辐射一组不寻常的4脉冲信号。最初,他们认为这4个脉冲可能携带某种数据传输信息,多半是用来指挥战斗机的。要查明这个问题需要对这些信号逐个脉冲进行分析,但侦察中队的ALA—6脉冲分析仪由于阴极射线管的剩磁作用,只能显示几个脉冲的平均值而不能区分脉冲串。
    这一情况报到位于美国巴克斯代尔战略空军司令部,在那里由少校军官李·威尔逊专门设计了一个对脉冲进行逐个分析的系统。该系统由1部APR—4或APR—5A电子侦察接收机、1台无快门高速摄影机、1部极低剩磁性示波器和1部SLA—1脉冲分析仪组成。每当一单个脉冲在示波器上出现时,高速传动装置就带动35毫米胶片以每秒l0米的速度通过摄影机的成像平面,将这个脉冲从头至尾拍摄来。
    这套系统运抵日本横田机场,用了两个星期安装在一架RB—29电子侦察飞机上。这架飞机飞至朝鲜上空对那个奇特雷达信号进行拍摄,拍摄了许多胶片,并立即将这些胶片运回美国进行极为详尽的研究分析。结论是:4个一组的脉冲是由雷达接收机和天线间阻抗失配引起的驻波产生的一种无意效应,与作战指挥无关。对雷达脉冲序列的细节进行全面分析表明,该雷达由于过于老旧,有相当多的脉冲强度不够或呈各种各样的奇形怪状,有时还发射不出脉冲。后来,这套系统成为信号分析工作的常用工具。

(三)

        如上节所述,20世纪50年代苏联弹道导弹的发展引起美国的高度重视。利用设在土耳其和伊朗的地面电子侦察站并专门改装电子侦察飞机进行监视,侦测苏联弹道导弹的应答机信标和遥测发射机发射的信号。通过跟踪导弹的信标信号可判明导弹的射程,但最初却认为无线电遥测信号没有多多大价值,只不过这些信号比较容易接收,也就被记录下来。
    苏联导弹的遥测使用脉位调制体制,在60兆赫频带中的单一频率发射。由于采用时分多路技术,系统含有l6或24个信道,按顺序传送遥测信号。苏联可能认为对各信道的功能进行识别几乎是不可能
的,就是敌方得到了这些信号也不会有什么价值,因此最初并没有加密。
    为了从侦察获得的那些杂乱无章的信号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美过国防电子实验室的工程师们绘制了一张信号与时间的对应曲线图,他们携带这张曲线图去请教火箭专家。一位资深的科学家认为他们所绘制的曲线图与美国的“下士”导弹加速阶段的弹道曲线很相似。稍加分析后,他们发现那正是苏联导弹加速阶段的曲线。通过数学计算,他们找到了通报导弹速度的信道。随后,又找到了通报导弹控制面的信道,以及通报各油箱燃油储量的信道。随着更多的信道功能被识别,并对所掌握的各重要遥测信道的信息进行解析,他们准确地获得了苏联导弹的重量、推力、发射后的加速度以及命中精度等重要情报,甚至可根据这些遥测数据可以设计出与苏联导弹性能相仿的导弹。
    就这样,他们通过对苏联弹道导弹遥测信号的侦察和分析,创造了遥测情报收集学,即现在人所共知的“遥测情报”。

二十八、前苏联对美军实施的电子侦察

      美国对前苏联的电子侦察不择手段,苏联则针锋相对,对美国的侦察一刻也没有停止过。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除沿东西德边界建立多座地面电子侦察站外,苏军最主要的电子侦察手段是图—16D“獾”型电子侦察飞机。该机配有7名经过专门训练的电子侦察操作员和1名雷达军官,每个操作员操作1部侦察接收机、l部脉冲分析仪和1部测量信号到达方向的测向机,主要搜索频段是D波段(1000~2000兆赫)和I/J波段(8000~12000兆赫)。
    在太平洋地区,图—16D “獾”型电子侦察飞机执行任务的典型过程是从勘察加半岛上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起飞,向东飞到指定区域,负责D波段的操作员开始侦测配置在阿留申群岛上的美国搜索雷达信号;随后,飞机在其预定航线上继续飞行,直到I/J波段操作员在耳机中听到火控雷达的节奏更快的“哔、哔”声,便迅速测出雷达的信号参数。当飞机接近美军部署在阿留申群岛的防空导弹射程时,就调转机头,带着录有美军雷达信号和无线电通信信号的磁带飞回基地。飞机一经着陆,就立即将这些宝贵资料送往位于莫斯科郊区丛林中的苏联信号情报勤务中心,在那里由电子战专家进行仔细分析。
    图—16D “獾”型电子侦察飞机也经常到阿拉斯加海域执行任务,侦察美国预警雷达链和海、空
军基地的雷达信号。执行这种任务时,通常由2架飞机实施,飞行速度1000公里/小时,高度9900米。在阿拉斯加上空逗留30分钟,有时深入美国领土达75公里,但保持在“奈克”防空导弹射程之外,遇到美军战斗机立即调转机头返回基地。读者会注意到,前苏联的电子侦察飞机从未被美军击落过,这是其主要原因。
    此外,前苏联使用的电子侦察手段还有专用电子侦察船、摩托化拖网渔船、海洋调查船和潜艇。这些船只经常停留于北约的导弹发射基地、海军编队附近和海军演习海域,侦察美军和北约的雷达和无线电通信信号。
二十九、古巴导弹危机中的电子战

        1959年,古巴人民在菲德尔·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了巴蒂斯塔傀儡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的古巴人民共和国,执行疏美亲苏政策,美国对此恨之入骨。1961年4月,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的猪湾入
侵事件惨遭失败,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前苏联总理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又火上浇油,开始实施在古巴建立弹道导弹发射基地的冒险行动,从而引发了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夏末,美国海军“玛拉”号电子侦察船前往加勒比海实施例行侦察,在古巴岛附近海域侦测到一个异乎寻常的雷达信号。经分析、识别,初步判定这是苏联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制导雷达的信号,美国上下大为震惊。
    为证实这一判断,美国海、空军派出电子侦察飞机到加勒比海进行全面侦察,同时在佛罗里达半岛南端架起高灵敏度侦察接收机,天线全部指向古巴,古巴所有与外界联络的无线电通信都成为被侦
收、监视的对象。与此同时,还连续派出U-2高空侦察机、RF一8“十字军战士”低空侦察机进行照相侦察。8月,发现2个已建好的SA-2防空导弹发射阵地,还有6个阵地正在加紧修建中;l0月,发现在古巴西部的圣克里斯托瓦尔附近有一个中程弹道导弹发射阵地已经竣工,其他地区的3个阵地正在探照灯照射下昼夜施工。这些导弹的最大射程约1500公里,可携带核弹头,已对美国南部的许多重要目标构成严重威胁。
    据有关报告称,这些导弹和其他军事装备是在夜间通过公路运输的,可观察这些活动的飞机只有RB—66B侦察轰炸机。但要执行这种任务必须飞越SA—2地空导弹防御地域,为保证飞机的安全,为飞机加装电子干扰设备的紧急行动开始了:
    1 0月20日,星期六。美国国防部负责电子对抗装备的杰里森萨鲍少校与其妻子在外面参加一个晚会刚回到家,立即被召到空军副部长办公室,那时已是夜间1 1点。副部长命令他,必须在两天之内为4架RB—66B各安装2个装有ALT—6B干扰机的ALQ—51电子干扰吊舱。但这些干扰机和吊舱在哪里, 当时在场的却没有一个人知道。
    杰里森萨鲍少校和他的一个同伴从后半夜开始,几乎连续不断地打电话询问,直至星期日下午才了解到飞机、吊舱、干扰机和安装人员所在地,而且分散在海、空军的不同单位,再派飞机一一去接都来不及。他命令一架正在空中飞行中的C—124运输机立即改变航线,去莫古角收集吊舱和干扰机,并将它们连同由海军技师组成的安装小组一起运往位于佛罗里达州的桑福德海军航空站;同时,命令4架RB—66B轰炸机也立即飞往桑福德,等待安装。第一架飞机到达时已是星期一的凌晨1点。技术人员一到马上开始安装。
    星期一傍晚6点,安装完第一架;午夜1 2点,安装完另2架。到第二天清晨,最后一架安装完毕。随后,立即进行调整测试。当每部干扰机都辐射出噪声信号时,飞机也发动起来,等待起飞命令。
        从这个简短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军电子对抗部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变能力和办事效率。
    至l0月下旬,通过短期夜以继日的侦察,查明苏联已在古巴部署了42座中程弹道导弹发射架,其中l2座已配好制导雷达,最初发现的雷达信号正是弹道导弹制导雷达的信号。此外,还部署了144枚SA—2地空导弹,42架伊尔—28喷气式轰炸机、42架米格一21战斗机和几艘导弹快艇。
    据此,肯尼迪总统下令实施“海上检疫”行动:严密封锁古巴周围海域,任何装载武器的船只,不管其国籍如何,都不允许进入古巴,直至苏联政府同意从该岛国撤除其中程弹道导弹和其他进攻性武器。同时宣称:他的政府将把任何从那里向本半球任何一点发射的导弹都一律看作是苏联对美国的进攻,而任何这类行动都不可避免地引发美国对苏联领土的全力报复。在以后的5天里,世界处于一场核战争的边缘。美国战略空军部队和洲际弹道导弹部队取消一切休假,进入24小时戒备状态。执行代号为“彩色圆帽”警戒任务的战略轰炸机起飞架次急剧增加并对苏实施“电子恫吓”行动:满载核武器的B—52战略轰炸机从美国本土沃纳罗宾斯空军基地起飞,向亚速尔群岛进发,在接近西班牙时加油,随后在从西西里岛到塞浦路斯之间的地中海来回飞行。机上的电子战军官操作高频通信机,以超出通常需要量一倍的频度发送位置报告,对苏联的侦听人员造成数量众多的战略轰炸规随时都可能对苏发动一场核攻击的印象。
    l0月27日,一架U一2侦察机在古巴上空被S A—2导弹击落,危机达到了极点。但在第二天,即28日,苏联总理尼基塔·赫鲁晓夫宣布,他已下令拆除在古巴建立的弹道导弹发射阵地并将导弹运回苏联,允许美国侦察机拍摄导弹运出古巴的照片。持续了几周的古巴危机突然结束了,它以赫鲁晓夫的冒险行动开始,又以他的无条件妥协告终,在当时的国际事务中成为一大笑谈。

三十、美国战略空军突防时的“敢死队”战术

        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战略空军的B—47、B—52战略轰炸机,依仗其优越的飞行性能,都采用高空突防战术,以避开高射炮的攻击。到60年代初,苏联的SA—1、SA—2地空导弹进入服役,美军还没有可有效对抗这些新武器的电子干扰设备,高空突防具有极大危险性,不得不转向低空突防。只有B—58战略轰炸机,可在16500米高空,以超过2倍音速的冲刺速度穿过目标周围防御体系,当时苏联的战斗机对其无能为力,担负要地防空的武器也难以对付,因此仍采取高空突防战术。
    1962~1963年,苏联的防空导弹部署迅速向纵深发展,不仅用于要地防御,也用于地域防御。随着防御地域面积和纵深的增大,B—58高空突防的生存能力也成了严重问题。这是因为B—58在16500米高空以超过2马赫的速度飞行,发动机耗油量极大,在作战条件下,其冲刺距离最多只能到600公里,而苏联的许多重要目标,其前面的地空导弹防御区都超出了这一冲刺距离。如果由于缺少燃油而被迫在敌方导弹防区内的高空减速到亚音速飞行,它就与B—47、B—52一样易于遭到攻击。因此,B—58也被迫与其他轰炸机一起,从低空对苏防控体系实施突防。
    到1963年末,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的所有轰炸机的电子战装备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必须由专用电子干扰飞机护航。如果护航干扰飞机也随队低空飞行,有效掩护范围将大大缩小。为此,美军采用了他们自己戏称为“敢死队”的突防战术:由第801空军师的EB—47E随队干扰型电子战飞机从高空突破,充当“敢死队”,吸引敌方雷达和防空系统的注意力,掩护满载炸弹的B—47、B—52和B—58轰炸机趁机悄悄从低空突入。EB—47装备l6部ALT—6B瞄准式噪声干扰机(分别覆盖E/F、G/H/I、D
波段)、1部ALT—7(覆盖90~800兆赫)与1部ALT—8B(覆盖750~1200兆赫)扫频噪声干扰机、2部ALE—1箔条投放设备和l部APS—54雷达告警接收机,在高空施放强电子干扰信号并投放箔条,支援轰炸机实施低空突防。EB—47随队干扰飞机上的电子战军官之一托尼·布利斯中尉不无感慨地说:“我们这支‘敢死队’的任务是发射电子干扰信号和投放箔条,把敌防空体系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要支援多达3次的向苏联境内突破。按照命令,只要还有油,就要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之间来回飞行。虽然我们相信能飞抵那里,但我们无一人打算生还。”

三十一、在逼真的电磁环境中进行装备试验和部队训练

        如何检验电子战装备的干扰效果和提高电子战军官的操作水平,是电子战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美军在5 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归结起来就是在逼真的电磁环境中进行电子战装备试验和部队训练。

一、武器评价试验

        1958年,美国为了评价其武装力量的有效性,精心制定了一个叫做“武器评价试验”的计划。首次武器评价试验在8月进行,目的是评价其防空系统遭到有电子干扰支援的轰炸机攻击时保卫大城市的能力。战略空军以芝加哥和波士顿防空区为背景,采用大范围渗透和各种电子对抗战术来对抗地面控制截击雷达和“奈基”防空导弹系统。战略空军司令部和陆军防空司令部都意识到如果在演习中失败,可能对本司令部带来严重后果,使这次武器评价试验演变为两军种之间毫不留情的竞争。为此,参演双方对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战略空军将其EB—47护航干扰飞机装上了最新的实验性干扰机和足够多的箔条。干扰机包括QRC—103(A波段)、QRC—76和QRC——114(D波段)及QRC—49、95、96(E/F波段)返波管阻塞干扰机,对付防空系统的搜索雷达;另有1部ALQ—101N段转发式干扰机,专门对付“奈基”系统的目标跟踪雷达。
    陆军自知其雷达抗干扰能力较差,立即拨出专款为其雷达加装预选器、宽一限一窄电路、短时常
数电路和其他反干扰措施。
    演习开始时,由l5架B—47和EB—47组成的攻击编队从加拿大北部指定地点起飞,由南向北穿过由各型雷达组成的远方预警线,向他们的目标前进。演习中,干扰效果由于飞机与雷达的相对位置和各雷达操作员的技能不同,有时效果明显,有时无效。芝加哥西北罗克河一带地区,EB—47的干扰使“奈基”防空系统的目标指示雷达测不出距离,但目标跟踪雷达仍能发现目标。随着干扰飞机的逐渐接近,干扰信号遮蔽了雷达屏幕,但有经验的雷达操作员仍能透过干扰跟踪飞机。其他地区的雷达受到的干扰更为严重,“奈基” 系统的雷达操作员大部分时间跟踪的是箔条回波,而真正的轰炸机飞过雷达站到达目标区。但时间稍长,他们就可从移动速度的不同将飞机从箔条回波中区别出来,实施十分有效的拦截了。另外,从低空突防轰炸机防空系统的雷达始终没有发现。
    首次武器评价试验证明:慢速扫描干扰掩护高空突防飞机是无效的,从而增强了美战略空军研制新型电子战装备的紧迫感低空突防是战胜敌方地空防御导弹的的有效战 只有在逼真的电磁环境中对操作员进行严格训练,才是提高干扰和反干扰作战能力的有效方法。美军的武器评价试验达到了“一箭三雕”的目的,后来又进行了多次,每次都有巨大收获。

二、研制和配置苏联防空模拟器

        20世纪50年代后期,苏联的SA—1、SA—2地面防空导弹系统先后装备部队,对美国空军突防作战构成巨大威胁。为了由针对性的研制对抗装备和在逼真的电磁环境中训练干扰机操作员,美军根据已获情报,先后研制和部署了“莫霍克河”雷达和“木然凝视”雷达、SADS—2“二代苏联防空模拟器”及“打火石”雷达,分别作为SA—1系统“哟哟”制导雷达和SA一2系统“扇歌”制导雷达的代用设备。这些模拟雷达分别配置在埃格林空军基地和桑德斯联合公司的梅里马克电子对抗试验场,并根据获取的新情报不断改进,使其尽可能与实际的制导雷达相近。后三种模拟雷达在研制对付SA—2防空导弹的干扰设备和训练对抗装备操作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后来美军在越南战场上的作战行动具有深刻的影响。

三、电子战评估模拟器

        1960年之前,对电子干扰效果的评估几乎都是通过观察被干扰雷达荧光屏上的图像确定的。这种评估方法尽管很有用,但其结果带有极大的主观性,而且都取决于雷达操作员技术水平的高低。为了建立干扰评估的客观标准,并在严格的规定和控制条件下进行电子干扰装备与训练评估,通用动力公司在沃思堡建立了一个“电子战评估系统”,利用仪表设备记录各种测试参数,如在不同距离上转发式欺骗干扰机的发射功率进入模拟SA—2雷达天线的总量,据此与在同一距离上的飞机表面回波进行比较,从而客观地反映干扰效果。
    1962年,科内尔大学根据空军的要求,对电子战评估系统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可转换各种调制方
式和功率电平的通用干扰模拟器,用计算机模拟导弹飞行轨迹。利用新的系统,操作员可记录有干扰和无干扰条件下模拟雷达的跟踪误差,再把它们编入计算机中的导弹程序,测出导弹偏差距离。这个模拟器考虑了苏联整个防空导弹系统,包括火控雷达、导弹及其制导系统。用这种方法进行测试和评估的有效程度比以前的方法高得多,它们的差别就如同医生站在一、二米外看病人和走到病人跟前叩诊和听诊之间的不同。
    1964年,电子战评估系统更名为“空军电子战评估模拟器”。这个模拟器不仅帮助美国空军深入了解干扰和欺骗过程,正确评估干扰(无论用于装备测试还是干扰训练)的效果,而且可提供对抗各种雷达的最佳信号形式,发现了许多有效对抗苏联防空导弹系统所用边跟踪边扫描雷达的方法。同年,赖特空军发展中心又研制了“动态电磁环境模拟器”,这是美国最早的多功能信号环境模拟器。动态电磁环境模拟器可在实验室内模拟实时多重威胁电子战射频环境,每秒能产生100万或100多万个脉冲,而且所有的脉冲都非常准确。该模拟器可在地图上标绘出一百多部威胁雷达的位置,然后用一架飞机“飞”过这个环境,它就会显示出这架飞机在飞过这个环境各个位置时所听到的信号。使用证明,这是一种对进行调查研究极有价值的模拟工具。
    这些模拟器开创了在实验室内进行高效率电子战系统测试和作战训练的新时代,一直使用了几十年。
三十二、电子战技术稳步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认为,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电子技术领域能与之抗衡,现有的电子战装备在十年内不会遇到挑战。因此,新电子战装备的研制基本停顿下来。但有远见的电子科学家还是将有限的精力和资金投入电子战基础技术的研究,特别是电子战装备专用元、器件的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为后来电子战装备的稳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前苏联越来越多的新型雷达装备部队,特别是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以及U一2高空侦察机被击落,美军从自我陶醉中清醒过来,重新唤起对电子战的高度重视,从此电子战的发展进入一个长盛不衰的新阶段。

一、电子战专用元器件的出现

    截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电子战装备使用的元器件几乎与雷达、通信相同。然而,众所周知,电子战装备对元器件的要求与其他设备大不相同:必须有更宽的频带,更大的频率搜索范围、搜索速度和变频速率。也就是说,元器件的发展成为制约电子战装备性能提高的关键。50年代中后期,新型元器件的突破性进展对电子战技术和装备的复兴具有深远意义。

    行波管

    行波管是利用电子流与沿慢波行进的电磁波之间相互作用进行放大的一种微波电子管,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它的特点是工作频带宽、噪声小、调谐速度快、便于调制和输出功率高。低功率行波管在电子侦察接收机上使用时,不仅提高了微弱信号的信噪比,而且能在2000兆赫范围内的任一部分进行扫描,扫描速度比原来的机械扫描提高了近2000倍,大大提高了截获概率,如1952年采用行波管研制的s—120接收机可覆盖0.5~4000兆赫,每秒钟扫描30次,能在整个监视频谱范围内快速显示信号的存在及其频率和幅度高功率行波管用于电子干扰机,在某些频段上峰值功率可达5千瓦,平均功率l50瓦,其优越性还在于用这种行波管可研制出覆盖倍频程的转发式干扰机,而且可提供多种欺骗方式。

    返波管

    电磁波行进方向与电子流方向相反的行波管称作返波管,它的特点与行波管相似。返波管又分为O型返波管和M型返波管两种O型返波管输出功率有限,用于电子侦察接收机,可覆盖很宽的频谱范围,如1953年用O型返波管作电子调谐振荡器研制的APR—7试验性电子侦察接收机,覆盖频率达20~30千兆赫;M型返波管可产生较高的输出功率,且具有很高的效率,到60年代初,使用这种管子研制的干扰机可在宽达250兆赫的频带内辐射阻塞式噪声干扰,结束了只有瞄准式噪声干扰的历史。

    宽带天线

    天线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能量的装置,如果天线失配,发射或接收的能量就会大打折扣。至50年代中期,仍然没有适当的宽带天线,每次频率调整都必须由一个训练有素的操作员重新调整天线阻抗,使雷达干扰机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50年代中期,宽带天线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美国伊利诺大学研制成一种平面螺旋天线,能在大于一个倍频程的带宽内进行电磁波辐射,而且在改变频率时无需调整阻抗。在此基础上又研制出多种方向性和无方向性天线,对数周期天线就是其中一种。这些宽带自适应匹配天线的研制成功,对电子战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没有这种天线,再好的功率管也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
    此外,在此阶段中,晶体管、印制电路板也达到实用阶段。这些新器件的出现,为电子侦察、电子干扰自动化和转发式欺骗电子干扰机的研制和小型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预示着电子战技术和装备将出现一个新的飞跃。

二、电子侦察逐步实现自动化

    1956年之前,电子侦察的标准设备是窄带超外差接收机,靠人工调谐、人工记录,速度慢、效率低,更严重的缺陷是对威胁大、时间短暂的火控雷达信号经常丢失。因此,迫切需要自动化的侦察接收机。自动化电子侦察接收机的最初尝试是美国联邦电话实验室研制的APD—4电子情报系统。该系统采用2部超外差接收机,覆盖30~10750兆赫,天线系统是由36或38个喇叭组成的天线阵,提供360度方位覆盖。用胶片记录,对短暂信号有很高的截获概率和测向精度,大大提高了信息获取速度。缺点是尚需人工对时、调整增益和处理记录的数据。第一种自动化的电子侦察系统是美国梅尔帕公司1961年研制成功的ALD—4电子情报系统,装备RB—47H电子侦察飞机。这是一种包括200个信道的晶体视频接收机,覆盖100~16000兆赫。采用2部球形龙伯透镜天线,每副天线由15个传感器提供信号方位信息。测得的数据转换为数字格式,记录在磁带上,返回地面后由计算机处理。这个系统的侦察能力比以前所有的系统都有显著提高。
    美国航空仪表实验室1958年开始研制的ASD—7才算是真正的全自动化电子情报收集系统。该系统由机载系统、地面处理系统和试验设备三部分组成。机载系统命名为ASD—1,包括2组自动化接收机:一组为宽开式晶体视频接收机,接收雷达主瓣信号;另一组由10部10兆赫带宽的超外差接收机组成,每部覆盖一个倍频程,接收雷达副瓣和尾瓣信号。天线阵列由紧紧靠在一起的几副平面螺旋天线组成,采用幅度和相位比较技术测向。系统由特宽频带记录器记录信号, 由计算机对信号进行比较、分类,存储在记录磁带上。特别重要的信号显示在屏幕上,以便做进一步分析。该系统1961年开始进行飞行试验,1967年正式在RC—135B飞机上服役。至此,大约经历了20年的电子情报收集自动化研究宣告完成。电子情报收集自动化带来了电子侦察的高效能,有人形象地比喻说如果将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的人工侦察效能比作一辆自行车,APD—4就像一辆私人小轿车,ALD—4像一辆公共汽车,而ASD-1则是一列高速行进的火车。

三、自动化欺骗式干扰机问世

    从20世纪50年代初,半自动和自动化电子干扰系统成为美国电子战技术研究的重点,到5o年代中期已取得重大进展,先后突破了自动搜索一跟踪一锁定一干扰和速度门拖引、距离门拖引及角度欺骗等基本技术,并研制出第一套自动搜索~锁定一干扰系统ALQ—3,但由于价格昂贵且可靠性不高而没有进行生产。
    1957年夏天,美国海军委托桑德斯公司研制的转发式欺骗干扰机进入飞行试验阶段。该系统采用三级行波管放大,输出功率l000瓦。由一条同轴电缆和第四个行波管组成的存储回路,使接收的雷达信号保持一短暂时间,以便用调制器对信号进行“窜改”后再发射出去。该系统既可产生逆锥扫欺骗干扰,对付多部圆锥扫描目标跟踪雷达;也可产生多个距离门拖引干扰,同时对付多部雷达;可自动回答雷达信号,无需人工操作。试飞证明,这两种欺骗干扰结合使用时,会使雷达天线猛烈震动,产生的效果是破坏性的,没有一部雷达能继续跟踪飞机。该系统1958年投入生产,并正式命名为ALQ—19。ALQ—19仅能干扰E/F波段的跟踪火控雷达,为对付苏联的I波段机载截击雷达,又研制了ALQ—32逆锥扫跟踪遮断器,l960年7月,与ALQ—l9一起装备海军的A3D攻击机。这是最早的欺骗式干扰设备,它改变了所有在役的雷达干扰机都是窄带噪声干扰机的历史,成为航空电子战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以后,在此基础上又研制了ALQ—41/42/43/51机载欺骗干扰机和ULQ—6舰载转发式干扰机,其中ALQ—4l和ALQ—5l成为美国海军攻击机首批制式防御性电子对抗装备。
    在电子干扰向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惨痛教训。美国战略空军委托斯佩里陀螺仪公司为其新一代喷气式战略轰炸机B—52研制的ALQ—27全自动噪声/欺骗双模干扰机,由于要求过多、过高,超出了当时技术所能达到的极限,以致费时3年,耗资1.4亿美元(当时这是一笔巨款),耗尽当时战略空军的电子战经费预算,不仅研制的设备不能使用,而且在战略空军各部门之间引发了尖锐矛盾。失败的阴影在美国电子战技术研究行业延续了几十年。

四、专用电子干扰飞机的发展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就使用电子干扰飞机(如美国陆军航空兵的B-29“豪猪”、英国的“斯特林”飞机)支援轰炸机部队作战,但那都是临时改装的,战后机上的电子战设备即被拆除,恢复为真正的轰炸机。1953年,美国战术空军装备了首批5架B—26“侵略者”和l架B—25“米切尔”电子战飞机,其主要电子战装备是APR—4、APR—5电子侦察接收机和一些电子干扰机与无源干扰箔条投放器,由于干扰机功率小,覆盖频带窄,实际上并不具备支援干扰能力,只能用于操作员训练。l958年,美国战略空军为掩护其轰炸机编队,将60架B—47轰炸机改装成EB—47E“蓝色摇篮”随队干扰飞机。该机最初装备l8部ALT一6B可调谐噪声干扰机,后来改为9部覆盖E/F波段的ALT—6B、1部覆盖G/H/I波段的ALT—6B、1部覆盖D波段的ALT—6B可调谐噪声干扰机及l部覆盖30~2l0兆赫的ALT—7甚高频通信干扰机和1部覆盖E/F波段的ALT—8B扫频干扰机。这些干扰机在技术上并无多大改进,仍然靠多部干扰机参差调谐来覆盖需要干扰的频段,但发射功率已有所提高。到1962年,EB—47E被EB—57代替。EB—57E装备的部分设备已具备自动搜索U锁定干扰能力,干扰能力进一步提高。因当时无激烈战斗,多用于电子战训练。

五、电子干扰吊舱的诞生

    在此阶段中,电子战领域另一个重要发展是电子干扰吊舱的应用。战斗机和攻击机内部空间有限,装入电子战设备存在很多困难,将电子战设备装在吊舱内,挂在飞机下方,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50年代初,美国海军将ALT—2噪声干扰机及其天线装在一个专门设计的副油箱状的吊舱内,挂在AD“空中袭击者”电子干扰型飞机的机翼下进行试验,并在训练中用其执行随队干扰任务。这是作战飞机首次使用电子干扰吊舱。1957年,B—47轰炸机安装了一对长约4.2米、叫做“梯城”的外挂吊舱,每个吊舱装有4部ALT—6B干扰机。这种吊舱虽然生产数量较少,但它开创了高速作战飞机装备电子干扰吊舱的历史。1963年,通用电气公司为战斗轰炸机研制了一种更为有效的QRC一160电子干扰吊舱,这是最早的实用型吊舱,生产了150套。但是,这批吊舱运到战术空军部队却遭到意外冷遇,他们把它直接送进了仓库,后来几乎被完全遗忘了,直至美军深深地卷入越南战争,才在仓促中把它们找出来使用,但大部分已经发霉、损坏。

六、投放器及箔条的发展

    在朝鲜战争中,美军投放箔条使用的仍然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生产的A—6箔条投放器。这种投放器靠机械机构将箔条包拖拉到运送箔条滑轨上,经常发生故障,连续投放时,有50%的箔条投放不出去。
    50年代中期,美国赖特空军发展中心开始研制一种前向发射箔条火箭,这种火箭将箔条发射到飞机前方270米处并形成箔条云。经试验,效果良好。这个系统改进后被命名为ALE—9,这是第一种采用爆破方式快速布撒箔条的实用系统。60年代初生产的ALE—24投放器采用电气一机械投放方式,箔条不再捆扎,装备在B—52G/H战略轰炸机上。在此段时间内,美国W ·L·马克斯森公司还研制了一种用液压和压缩空气投放箔条的设备,命名为ALE16,成为B—58轰炸机上的专用设备。
    箔条本身也取得了一定进步。50年代初,用切割成一定长度和宽度、不粘连、能快速散开的铝箔条代替了纸质箔条,铝箔条一直使用到60年代初。l954年开始研究玻璃纤维箔条,这种箔条是在玻璃纤维的表面涂上金属涂层制成的,但如果涂层不均匀,这些偶极子就会粘连在一起。玻璃纤维箔条在此阶段中虽未获成功,但为以后箔条的研制工作开创了一条新路。在此阶段中出现的另一种无源干扰器材也值得一提,那就是雷达诱饵无人机。这种雷达诱饵无人机携带雷达回波增强器,其回波接近一架轰炸机,用于诱骗敌方的防空系统。如1958年试飞的“绿鹌鹑”喷气动力诱饵无人机,翼展1.5米,长3.5米,从B—52发射后,以高亚音速按预编程航线飞行,最大航程达375公里。

七、红外电子战技术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l954年,美国研制出红外寻的导弹,并认为苏联不久也会生产出类似的武器,因而开始慎重开展红外对抗的研究。最初,研究工作在红外告警接收机、闪光红外干扰源、牵引式红外诱饵和投放式红外诱饵四个方面进行。红外告警接收机由于缺乏有效消除虚警的信号处理系统而未能获得突破性进展,闪光红外干扰源和牵引式红外诱饵由于不适于作战使用而放弃。因此,投放式红外诱饵就作为研究的重点,并认为这是高速轰炸机防御红外寻的导弹的最佳选择。
    早期的红外诱饵弹由等量的镁和硝酸钠混合剂制成,由170克此种混合剂制成的诱饵弹可燃烧8秒钟,可在每单位立体角内产生500瓦能量,工作波长2~2.5微米,正好与目标频谱的范围相符。因为早期的红外寻的头使用硫化铅作敏感元件,在1.8~2.5微米波长灵敏度最高。l956年6月,在埃格林空军基地进行首次红外诱饵弹飞行试验。这次试验证实了预想的大部分结论,表明只要诱饵在恰当的时间点火,就能使红外制导导弹偏离目标。但由于最初的诱饵弹燃烧时间很短,诱饵必须刚好在射出之前点火,因此试验时曾将投放飞机的蒙皮撕裂,还使一架T-33目标无人机付出了代价。
    后来又用镁和泰氟隆(即聚四氟乙烯)差不多等量混合剂制成的诱饵弹进行试验,其工作波长为1.8
~5.4微米,3l5克材料制成的诱饵弹能在单位立体角内产生l3千瓦的峰值输出功率,燃烧时间达22秒,性能有了较大改进。
    l961年,第一种投入使用的红外诱饵弹投放系统ALE—20开始在B—52战略轰炸机上服役。该系统的发射管在待发状态下指向下方,在诱饵弹离开管座并沿发射管下降时开始拉绳点火。问题的关键仍然是把握正确的点火时间,点火过早诱饵就会跑出导弹视场,点火过晚诱饵弹就不能将导弹拖离足够的距离。由于红外寻的导弹的探测问题没有解决,操作员还只能靠连续发射诱饵弹的方法实施防御。换句话说,在此段时间内,红外诱饵的有效使用,仍在等待有效的红外告警接收机的诞生。
]]
强淫啊!:victory:
原帖由 蟑螂炖豆腐 于 2007-10-13 00:10 发表
好文章阿!
:victory: :victory:


维普上有全文
知识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地理 >> 世界现代史 >>
冷战时期的电子战——复兴的年代 ( 作者:郭剑)
http://www.cqvip.com/zhishifl/renwen/lishi/shijiexd ...

维普上的不是全文啊
教育网很好下的啊
原帖由 汗水制造器 于 2007-10-14 12:28 发表

维普上的不是全文啊
教育网很好下的啊


教育网有比这个多的吧,你下来贴出来多好,造福下大家吧.
期盼全文!:D :D
占个位置慢慢学习
全文啊,全文啊,千万不要烂尾楼啊:hug: :hug: :hug:
增加19-22和33-37:D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分割为东、西两部分,分别由苏联和美、英、法占领。1948年6月,苏联中断了柏林与西德之间公路和铁路交通,西柏林的所需物资都要靠美英的运输机补给,东西方对立明显加剧,世界进入冷战时期。这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一直延续到1989年夏天发生的东欧巨变。在本部分所叙述的时段(20世纪40年末到60年代初)内,国家之间发生的每一场冲突无一不与冷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最严重、影响最大的冲突是朝鲜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朝鲜战争虽然规模巨大,斗争残酷,但就电子战而言,无论在装备上还是在战术上,都只能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继续;古巴导弹危机虽然将世界带到核战争的边沿,但时间短暂,无需投入大量的电子战兵力和装备。因此,从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电子战最突出特点不是表现在你死我活的战场,而是作为冷战重要组成部分的,美、苏之间不择手段的电子侦察和似乎永无休止的广播干扰,同时,有远见的电子科学家则埋头技术研究,使战基础技术在冷战中得到电子稳步发展。

十九、历时最长的电子干扰战役

    20世纪40年代末,世界性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并在东欧和亚洲许多国家取得成功,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势力为遏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迅速传播,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周边地区建立了许多的广播电台或广播站,昼夜对苏联及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挑拨和颠覆性广播。参与的广播电台包括美国之音(VOA)英国广播公司(BBC)、自由欧洲广播电台(RFE)、自由广播电台(RL)和德意志韦勒广播电台(DW)等。其中仅美国之音就在欧洲和北非建立了85个广播站,在中波和短波波段上使用了16个不同频率。使用语言包括俄语、波兰语、乌克兰语、立陶宛语、爱沙尼亚语、拉脱维亚语等各种语言,长期保持每周1000余小时的广播。
    作为一种反措施,苏联在国内和东欧各国建立了为数众多的无线电干扰站,最多时每座人口在25
万以上的城市至少配置有1 5部5~20千瓦的干扰机。据西方估计,苏联大约建立了1500个干扰站,其中800个在苏联境内,700个在东欧各国,仅在苏联境内就大约配置了2075部干扰机,工作人员超过5000人。干扰站的大功率干扰机都是针对西方广播电台的频率设计制造的,并且由一个高效的侦听网进行控制。只要美国之音为避开干扰一改变频率,苏联的监视接收机就立即测定出这个新频率,并继续跟踪干扰。地波干扰距离8~15公里,天波干扰距离1500~3000公里。在苏联和东欧各国境内有效收听西方广播的范围大大缩小,仅限于远离城市的农村和广播电台(站)附近地区。可收听的人口减少到未干扰时的4~5.5%,起到了有效的反宣传作用。当然,对广播电台实施干扰的代价也是十分昂贵,据西方估计,苏联用于这些干扰行动的经费每年大约需要3亿美元。
    苏联对西方无线电广播的干扰一直延续到1988年秋才宣告结束,这是电子战历史上时间最长、代价最高的电子干扰战役。

二十、朝鲜战场上的电子干扰

    1950年6月25日,朝鲜北南战争爆发。27日,美军假借联合国名义侵入朝鲜,并悍然霸占我台湾,轰炸我东北,严重威胁我国安全。l0月25日,我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展开了一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神圣战争。经3年多的较量,美军被迫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议上签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朝鲜战争。
    战争初期,无论朝鲜还是鸭绿江我国一侧,都没有部署雷达,美国飞机无需干扰掩护,就可随心所欲地攻击北朝鲜的任何一个目标,最多也就是偶尔遇到效能极低的目视瞄准高射炮射击。1951年春,北朝鲜开始部署第一批雷达,其中包括PCY—2、П—3“邓博”警戒雷达和COH—2(松—2)高炮瞄准雷达。此后,雷达的数量和型号逐渐增多,加之我米格—15战斗机部队逐渐壮大,仅在1951年4月12日的一次战斗中就将空袭新义州铁路桥的美军B—29“超级堡垒”轰炸机击落3架,击伤7架。在朝鲜战场上,美军飞机为所欲为的日子已成过去。
    1951年4月,美国远东空军针对这种新情况,制定了一个政策性文件,除派出电子侦察飞机加强电子侦察,查明我方的雷达部署和性能外,准许对在朝鲜和沿鸭绿江我国一侧部署的雷达实施瞄准式干扰。为避免暴露其电子战实力,仍不允许使用无源干扰箔条,同时,除非得到专门授权,只允许对平壤地区的65~85兆赫频段的雷达实施阻塞式干扰。
    虽然美军使用的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老旧电子战装备,如APT—1、—2、—4、—5和ARQ—8等,但用来对抗同样是“二战”时期生产的苏联雷达,还是取得了明显效果,飞机损失开始下降。1951年11月29日的典型战例,充分说明了电子干扰的作用:
    美军第19联队的一架B—29轰炸机攻击朝鲜南市,遭到高射炮的猛烈射击。最初,高射炮用目视瞄准,炮弹在飞机的后方爆炸。大约过5O
秒钟后,炮瞄雷达开始跟踪飞机,高射炮火十分精确地跟着飞机走。飞机上的电子战军官用ARQ—8在71兆赫、用APT—1在155兆赫实施干扰,高射炮火立即变得不准确了。由于机上的电子设备互扰严重,导航系统也被干扰阻塞,使飞机偏离轰炸航路。因此,干扰45秒后,必须关闭干扰机,以便修正航向。停止干扰后,爆炸的炮弹又逐渐接近飞机,过45秒后,高射炮火又恢复了原来的准确性,干扰机又开始干扰45秒钟。就这样干扰45秒,停顿45秒,使高射炮始终不能命中飞机。
    在朝鲜战争中,美军使用的电子战装备都是临时从仓库中提出,仓促拼凑出来的,数量也十分有限,根本不能保证每架轰炸机都能装备干扰机。同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防空部队,采用雷达控制的探照灯照射敌机,由战斗机实施攻击的战术,屡屡挫败美军的轰炸机群。如1952年6月10日夜间,美军第19轰炸机大队的4架B—29飞机轰炸朝鲜郭山铁路桥,在接近目标时,我军由雷达控制的24部探照灯突然开灯,将美军轰炸机套在强烈的光束之内,再由12架米格喷气式战斗机利用灯光实施攻击。结果,2架轰炸机被击落、1架受重伤,只有实施电子干扰的那一架没有受到损伤。
    郭山战斗之后,为了降低我军探照灯与战斗机配合作战的效能,美军的轰炸机只有在目标区有云层覆盖的夜间才出动实施攻击;同时,从1952年9月起允许使用无源干扰箔条,并在3.5~5兆赫频段对我地空通信实施干扰。9月30日夜,美军飞机对位于中朝边界的朝鲜清化镇南山里化工厂实施攻击。首先派出若干架B—29佯攻水丰发电站,以分散我防空部队注意力;由3架B—29轰炸机飞临目标上空,投放空爆炸弹,压制我防御部队,然后在附近空域盘旋飞行,施放干扰;用7架B—26组成压制探照灯编队,施放杂波干扰并投放无源干扰箔条,使我方探照灯不能跟踪实施攻击的轰炸机。在干扰的掩护下,由45架B一29“超级堡垒”轰炸机组成的主力攻击编队,沿鸭绿江两岸高射炮火力间隙飞行进入轰炸航路,在施放有源干扰和投放箔条的同时,从高空对该工厂实施攻击。这次攻击有效地摧毁了南山里化工厂,并命中朝鲜人民军医院,炸死514人,炸伤151人,而美军只有几架B—29被打出几个窟窿,但没有一架被击落。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官方出版的《远东空军司令部电子对抗史》指出:如果没有电子对抗的支援,美军B—29轰炸机的损失数可能是实际损失的3倍。朝鲜战争中电子战的意义还不限于此,它就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重现唤起了西方对电子战的重视。

美军不择手段的电子侦察

    美军一向高度重视对苏联的电子侦察,特别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的新型雷达和防空导弹越来越多地装备一线部队,对美军的轰炸机突防构成严重威胁,美国更是竭尽全力搜集和跟踪苏联防御部署上的任何一点变化,使电子侦察成为冷战时期电子战行动的主要内容。在此阶段中,美军除改装多型电子侦察飞机、建立许多电子侦察站,对前苏联和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昼夜不停的常规电子侦察外,还采取了多种鲜为人知的电子侦察手段,并获得了大量的电子情报。

二十一、常规飞机外围侦察

    美军对前苏联的侦察,实际上早在1946年就开始了,不过那时的侦察行动不是按预先精心制定的计划进行,而常常是按调查特定目标的特定方案进行的。如1947年问,美陆军航空兵的一架C—47运输机因迷航误入东德,尽管当时浓云密布,还是受到苏军高射炮的准确射击。情报部门需要查明,这是否意味着苏联已在其占领区部署了火控雷达。为此,将2架B—17轰炸机各装上2部APR—4电子侦察接收机、1部APA—17和1部APA—24测向机,派C—47到被攻击的地区进行侦察。结果,在那里发现了1部工作在570兆赫的原德国“维尔茨堡”雷达,并进行了交叉定位。这是美军对苏首次有成效的空中电子侦察。此后,以这两架飞机为基础,组建了一个电子侦察中队,担负沿东、西德边界至波罗的海一线的对苏电子侦察任务。
    1947年5月,美国空军将1架B—29轰炸机改装为电子侦察机,并命名为“靶机”,部署在阿拉斯加的拉德机场,负责对苏联西伯利亚北部和东部沿海实施电子侦察。B—29电子侦察飞机装备APR—4、APR—5、ARR—5、ARR—7侦察接收机、APA—17测向机、APA—11信号分析仪和3部通信侦察接收机,覆盖频率范围0.55~3300兆赫。机组成员l4人,他们经常改变航线,力求使苏联人不能预测其行动。围绕西伯利亚海岸线经过8次100多小时的侦察飞行,查明了西伯利亚滨海地区的雷达位置、覆盖范围及其盲区。机上的一位电子侦察军官曾经回忆在这些侦察中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6月24日,我们飞往阿留申群岛西端的谢米亚岛,次日从那里出发,经堪察加半岛,沿千岛群岛实施侦察。经过11小时飞行后,在日本横田平安着陆。”
   “我们正在安闲地享受着紧张工作后的舒适生活,突然觉察到机场工作人员都十分紧张,有2架B—17海空救援飞机携带救生艇呼啸着飞上天空。我们心神不安地议论着:‘哎呀,哪个倒霉鬼掉到海里去了!’后来才知道,他们这是去营救我们。”
   “原来,为了隐蔽飞行目的,我们住飞行计划上填写的是假飞机编号,真编号本应用密报发送给横田。但由于机场工作的失误,用于识别该机编号的那份密报没有发出。横田机场指挥官见计划中的飞机久未到达,以为飞机出了事故,这是他们采取的紧急救援措施。”
    利用德国西部通往西柏林的窄中走廊实施侦察是美军了解苏联部署在东德的雷达的最佳途径。1947年9月,B—29电子侦察机转场到西德的吉伯尔施塔特机场,并加装了1部APR—9微波接收机,沿此空中走廊执行电子侦察任务。按计划,他们沿南边的空中走廊飞向柏林,在柏林上空折向西北,沿北边的空中走廊飞向汉堡;然后,向相反的方向飞回起飞机场。沿这条航线实施侦查要冒极大的风险,有几次,苏军的战斗机就在美军侦察飞机的左右两侧十几米处与其并排飞行。他们互相盯着看,十多分钟后,苏军战斗机脱离,都没有实施攻击。1948年6月,苏联中断了德国西部通往柏林的陆路交通后,美军将电予侦察飞机编入装载补给品的运输机编队,但他们在柏林不能着陆。因为电子侦察飞机安装着各种天线,外观与运输机绝然不同,而按照协议,必须允许苏联军官在柏林美方机场的指挥塔台上观察飞机的起飞和降落。为避免政治上的麻烦,他们到达柏林上空时就进行呼叫,说起落架出了故障,这样地面引导员就会将这架电子侦察机编入离开这座城市的运输飞机编队中。时间稍长,苏联军官也察觉到其中的奥秘。有时他们会故意对美军机场引导员说:“你们飞机的起落架是否又要发生故障了?”通过这些侦察,发现了几个新雷达阵地,但没有发现新的雷达。
    进入20世纪50年代,东西方紧张局势逐步加剧,美军电子侦察飞机不受攻击的状况随之结束。1950年4月8日,美国海军的一架VP—26“私掠船”飞机从西德威斯巴登机场起飞,去波罗的海上空遂行电子侦察任务,在拉脱维亚上空被苏联战斗机拦截,当其拒绝迫降后被击落,l0名机组人员全部丧生。这是首次被苏军击落的美军电子侦察飞机。
    随着苏联新型雷达的不断出现,数量逐渐增多,美国空、海军先后改装了十多种型号的电子侦察飞机,如空军的RB—29、RB—50G、RB—
47H、RB—57D—2、C—47、C—130A和RB—66C,海军的A3D—lQ、P4M—lQ、P2V—7S、P5M—2、EC—l2lM等,其中RB—47H已初步具备自动电子
侦察能力,是最早的喷气式电子侦察飞机。尽管这些飞机的侦察能力大大加强,侦察范围扩大到地中海、黑海,出动也更为频繁,但仍然只能在苏联、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外围实施侦察,所获情报毕竟有限,特别是苏联的新型雷达大多部署干远离边境的重要城市和要地周围,在外围是侦察不到的。为此美军制定了一个大胆的冒险计划——实施越境侦察。

二十二、高空飞机越境侦察

    1950~1954年期间,美国上层机构对空军用常规飞机在苏联境外进行电子侦察的结果很不满意,将对苏联的电子侦察任务转交给中央情报局。1954年11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决定研制U—2高空远程电子侦察飞机,实施越境侦察。这种飞机全身喷涂黑漆,绰号“黑色女侦探”,飞行高度在21000米以上,创造了飞行高度的世界记录,用光学手段很难发现,当时任何一种防空武器都不能对其造成威胁。到50年代后期,机上的侦察设备除长焦距、高分辨率相机外,主要电子侦察设备有QRC—192自动晶体视频接收机,覆盖2000~4000兆赫,具有测频、测向能力;改进型宽带自动晶体视频接收机,覆盖1000~14000兆赫;通信情报搜集系统,包括3部扫描接收机和1部三通道磁带记录仪,覆盖100~150兆赫;由多部接收机组成的“IV型”电子情报截获系统,覆盖150~40000兆赫。
    1956年7月4日,U—2飞机首次执行越境侦察任务。飞机从威斯巴登起飞,在德国境内升上高空,然后沿一条迂回航线飞越莫斯科、列宁格勒和苏联波罗的海海岸,最后安全返回。飞机所获得的电子情报使美国情报部门大吃一惊,他们首次获知苏联的雷达从东德一直延伸到苏联境内,而且密度相当大。第二次飞行后,苏联外交部向美国国务院递交了一份措辞强烈的秘密抗议。之所以用秘密方式抗议,这是因为苏联那时还无法击落这种高空侦察飞机而又不愿公开承认。当时苏联采取的措施是,发现U—2飞机入侵后,除用老式雷达进行跟踪外,就是将其余雷达全部关机,仅此而已。
    到1960年初,苏联的SA—1、SA—2防空导弹已开始装备部队,新式战斗机也装备了空对空导弹,对U—2越境侦察构成了威胁。为安全起见
,该机又加装了代号为“格兰格盒”的E/F波段逆锥扫转发式欺骗干扰机。
    1960年5月1日,驾驶员弗兰西斯·加里·鲍尔斯驾驶一架U—2飞机执行越境侦察任务。他的行程是从土耳其阿达纳附近的因契尔利克空军
基地起飞,到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机场稍事休息并补充燃油后,正式开始横穿苏联国境的极其艰难的旅程。从伯沙瓦机场起飞后,鲍尔斯预定以“Z”字形航线飞行,越过阿富汗的喀布尔,途经阿拉尔斯克、乌拉尔斯克、斯大林格勒,转向阿拉尔斯克,再转向西北,经车里雅宾斯克、基洛夫市、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摩尔曼斯克海军基地,然后穿过芬兰、瑞典,最后在挪威的博多着陆。全程6100余公里,飞行时速740公里,计划飞行8个多小时。这条航线正好飞越靠近斯维尔德洛夫和普列谢茨克的苏联重要洲际弹道导弹试验场。
    鲍尔斯进入苏联领空后不久,就被苏联的雷达发现并跟踪。当他航程过半,进入苏联腹地1950公里,开始向斯维尔德洛夫接近时,突然听到一阵沉闷的轰隆声,天空变成橘红色。接着他听到飞机后下方一声爆炸,随即右翼掉落,飞机旋转着急剧向下跌落。他急忙挣出座位,打开降落伞,刚一着地,就被苏联平民抓获,送交检察机关,被判10年徒刑。
    这是U一2首次被击落,也是苏联在作战中首次使用地对空制导武器成功摧毁高空侦察机的战例。U—2飞机虽然装备有工作在E/F波段的“格兰格盒”欺骗式干扰机,但它采用逆锥扫工作方式,且只能向飞机后方辐射功率,对采用边扫描边跟踪体制的SA一2地空导弹制导雷达无能为力。
    U—2飞机被击落后,艾森豪维尔总统下令停止使用这种飞机飞越苏联领空,但美军对苏联的越境侦察并没有结束,仅在此后几个星期,美
国的第一颗电子侦察卫星即发射升空,开始了从太空侦察苏联和世界其他国家电子情报的行动,一直延续至今。
又找到了19-22,33-37的.不过怎么这个帖子似乎不能恢复了:Q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分割为东、西两部分,分别由苏联和美、英、法占领。1948年6月,苏联中断了柏林与西德之间公路和铁路交通,西柏林的所需物资都要靠美英的运输机补给,东西方对立明显加剧,世界进入冷战时期。这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一直延续到1989年夏天发生的东欧巨变。在本部分所叙述的时段(20世纪40年末到60年代初)内,国家之间发生的每一场冲突无一不与冷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最严重、影响最大的冲突是朝鲜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朝鲜战争虽然规模巨大,斗争残酷,但就电子战而言,无论在装备上还是在战术上,都只能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继续;古巴导弹危机虽然将世界带到核战争的边沿,但时间短暂,无需投入大量的电子战兵力和装备。因此,从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电子战最突出特点不是表现在你死我活的战场,而是作为冷战重要组成部分的,美、苏之间不择手段的电子侦察和似乎永无休止的广播干扰,同时,有远见的电子科学家则埋头技术研究,使战基础技术在冷战中得到电子稳步发展。

十九、历时最长的电子干扰战役

    20世纪40年代末,世界性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并在东欧和亚洲许多国家取得成功,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势力为遏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迅速传播,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周边地区建立了许多的广播电台或广播站,昼夜对苏联及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挑拨和颠覆性广播。参与的广播电台包括美国之音(VOA)英国广播公司(BBC)、自由欧洲广播电台(RFE)、自由广播电台(RL)和德意志韦勒广播电台(DW)等。其中仅美国之音就在欧洲和北非建立了85个广播站,在中波和短波波段上使用了16个不同频率。使用语言包括俄语、波兰语、乌克兰语、立陶宛语、爱沙尼亚语、拉脱维亚语等各种语言,长期保持每周1000余小时的广播。
    作为一种反措施,苏联在国内和东欧各国建立了为数众多的无线电干扰站,最多时每座人口在25
万以上的城市至少配置有1 5部5~20千瓦的干扰机。据西方估计,苏联大约建立了1500个干扰站,其中800个在苏联境内,700个在东欧各国,仅在苏联境内就大约配置了2075部干扰机,工作人员超过5000人。干扰站的大功率干扰机都是针对西方广播电台的频率设计制造的,并且由一个高效的侦听网进行控制。只要美国之音为避开干扰一改变频率,苏联的监视接收机就立即测定出这个新频率,并继续跟踪干扰。地波干扰距离8~15公里,天波干扰距离1500~3000公里。在苏联和东欧各国境内有效收听西方广播的范围大大缩小,仅限于远离城市的农村和广播电台(站)附近地区。可收听的人口减少到未干扰时的4~5.5%,起到了有效的反宣传作用。当然,对广播电台实施干扰的代价也是十分昂贵,据西方估计,苏联用于这些干扰行动的经费每年大约需要3亿美元。
    苏联对西方无线电广播的干扰一直延续到1988年秋才宣告结束,这是电子战历史上时间最长、代价最高的电子干扰战役。
]]
貌似我们东海被美帝电子欺骗那次也是这样的吧?
帮你个忙

复兴的年代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进入多事之秋,局部战争连绵不断。从l965年至1986年,先后爆发了美国侵越战争、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第三、第四次中东战争、英阿马岛战争和美军两次突袭利比亚战争。特别是越南战争,美、越双方在电磁领域展开的生死搏斗,将电子战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潮。
       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朝鲜战争时期,电子战还是极少数技术发达国家的专利的话,那么越南战争中电子战的作用已为世界各国公认,确立了电子战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普及。电子战真正进入复兴的年代。在此阶段中,电子战最显著的特点是由主要对付防空高炮控制雷达转为重点对抗各型导弹的制导系统,包括防空导弹、反舰导弹和空空导弹,特别是由雷达控制的防空导弹和高射炮组成的防空系统,而通信电子战仍局限于测向和定位。在技术上,噪声/欺骗双模干扰机、反辐射导弹、红外对抗措施以及专用大功率远距离支援干扰飞机先后投入战场,电子战装备也向数字化、小型化和系统化迈出了一大步。

越南战场上电磁领域的生死搏斗

       1961年5月,美国公开破坏“日内瓦协议”,扶持南越傀儡政权,在越南南方发动令人发指的特种战争;1964年8月,又借口“北部湾事件”,悍然轰炸越南港口和海军设施,将侵略战火扩大到越南北方。越南人民在中国和世界其它爱好和平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奋起抗击美国侵略者,从而开始了持续八年之久的抗美救国战争。

三十三.战争初期美军飞机损失惨重

       战争初期,越南北方的防空设施十分落后,仅有少量的警戒雷达和高射炮控制雷达及为数不多的米格—l7战斗机。主要雷达型号包括PYC—2、П—8、П—9、П—l2、П—15、П—20、SCR-270、“硬
饼”币口COH—4、COH—9、“炮盘”币口SCR-584等,总数不过70部。在美军看来,这些雷达大部已经过时。
       在美军方面与以往由战略空军担负轰炸任务不同,对越南目标的攻击主要由战术空军和海军舰载航空兵实施。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虽然美国的电子战技术取得很大进步,但真正装备部队的设备却很少。特别是在太平洋空军,已交付的电子战装备在部队遇到冷遇,被直接运到冲绳仓库,一线飞机上几乎完全没有装备电子战设备。因此,在战争初期,尽管美军的战斗机十分先进,面对落后的北越防空武器,仍然损失惨重。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65年头7个月里,北越的高炮部队就击落美国空军和海军的F—100、F—105等喷气式飞机5l架。世界最先进的作战飞机却被十分落后的武器击败了。
       据美军侦察,1965年春,北越开始修建SA—2防空导弹阵地。6月,河内地区的部分导弹阵地进入待机状态。为此,告诫其飞机驾驶员要注意这些导弹发射阵地。
       7月24日,美国太平洋空军派出8架最新的F—4C “鬼怪”式战斗机为F—105轰炸攻击机编队护航,对位于河内北边的克芝兵工厂实施攻击。这些飞机由1架RF—66C电子侦察机伴随飞行,任务是在目标区以西一定距离作盘旋飞行,监视越方的雷达频率,为攻击编队提供非常情况警报。
       飞机编队在浓厚的云层中飞行,不得不收拢队形,保持目视距离。当攻击编队飞临目标地域时,RB—66C电子侦察机上的电子战军官突然清晰地听到“扇歌”雷达发出的鸟鸣般的声音,立即通过无线电警戒信道向编队发出警报信号暗语:“蓝钟响了!”但是,攻击飞机什么也没有发现,紧张的气氛又恢复了平静。
       5分钟后,“蓝钟响了”警报信号再次响起,但仍然没有发现敌方活动,好像又是一场虚惊。驾驶员焦虑的情绪刚一放松,突然,“鬼怪”式2号机驾驶员发现,一个象电线杆一样的东西从下面的云层中冒出,向编队右侧直冲过来。他依靠条件反射,猛拉飞机急转弯,避开了那个东西。随即一声巨响,导弹在编队附近爆炸。他逃过了一劫,但4号机却没能幸免,瞬间被炸成碎片,一名驾驶员当即死亡,另一名受重伤,跳伞后当了俘虏。
       SA—2防空导弹在越南首次参战就取得击落1架、击伤3架当时号称世界最先进喷气式战斗机的辉煌战果,使美国空、海军指挥官大为震惊。1965年8月l3日,美国空军参谋长约翰·麦康奈尔下令由空军作战需求局局长挂 巾,空军参谋部、各一级司令部和工业界、科学界的代表参加,组成一特别委员会,代号“萨姆特遣队”,分析SA—2系统“杀伤链“的工作过程,研究对付SA—2防空导弹的战术和对抗措施。从此以后,越南战场上的电子斗争都是紧紧围绕着降低和保持SA—2导弹系统的作战效能展开的。

三十四.美军寻求攻击SA—2系统屡战屡败

       在本阶段所覆盖的历史时期中,对抗SA—2防空导弹系统的需求在美军电子战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需求又导致美军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对SA—2导弹系统实施多方面攻击,力求遏制它的作战效能。为便于了解美军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措施,有必要先简要介绍一下该系统的工作过程。
       SA—2防空导弹系统是前苏联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产品,标准的火力单元是防空营,3个营组成一个团。每个防空营装备1部“扇歌B”边扫描边跟踪雷达、6座导弹发射架,每鹰发射架装6枚导弹,另有6枚待装导弹。此外,系统还包括指挥控制车、发电机和敌我识别询问系统。每个团配有1部П—l2“匙架A”或1部П—l5“平面”目标指示雷达,为系统提供目标距离、方位和大致高度信息。系统具有一定机动能力,可3小时拆收完毕,6小时重新进入作战状态。
       SA—2防空导弹系统的大致作战过程是:目标指示雷达搜索、发现目标并进行识别,判明来袭飞机的距离、方位、大致高度和航线,提供给“扇歌”雷达操作员;“扇歌”雷达根据这些数据调整其方位和仰角,捕捉到目标飞机后即实施跟踪,并准确判明其位置和航线,导弹控制计算机计算出位于飞机前方的命中点;导弹在飞向命中点过程中,“扇歌”雷达通过发射上行信号触发导弹上的应答信标,控制计算机根据导弹发问的下行信标信号跟踪导弹在空中的运动通过测量导弹和目标飞机的相对位置,计算机产生一系列制导信号,修正导弹航线,引导导弹拦截:当导弹头部的雷达近炸引信探测到飞机进入导弹有效杀伤范围时,即发出点火信号,引爆导弹。这些环节其中任何一个发生故障或受到干扰,导弹的攻击行动就会失败。
       此外,为避免SA—2导弹系统被美军摧毁,越南利用地形地物对阵地巧妙伪装,设置了许多有源、无源假目标,从1965~1966年,修建了150多个预备阵地,供导弹系统转移使用。
       对美军而言,要有效对抗这种新威胁,需要研制专门的电子战系统,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战争又不能因此而停止,美国战术空军不得不尽最大努力,靠现有系统和针对SA—2系统的弱点改变战术来实施作战行动。
1.“铁腕”行动
       美军认为,SA—2导弹最薄弱的就是导弹发射阵地,摧毁导弹制导雷达、与导弹有关的其他任何关键装置或装在导弹发射架上的导弹,都会使导弹发射阵地失去效能。另外,导弹在推进阶段结束后,雷达才开始发射制导信号,也就是说目标在9公里外导弹系统才能实施有效攻击。为避免被导弹摧毁,美军指挥官确定攻击飞机从低空接近导弹阵地。
       1965年7月27日,美国太平洋空军从驻泰国呵叻基地的第l8战斗机联队派出54架F—105战斗轰炸机,对击落“鬼怪”式战斗机的SA—2导弹阵地及附近营房实施攻击,代号为“铁腕”行动。同时由RF—101侦察机在该地区上空进行武装侦察,以寻找其他导弹设施。
       攻击飞机编队以每小时1200公里速度,从1200米高度飞向日标,计划到达轰炸肮路起点时高速爬升至3100米,查明目标后实施俯冲攻击。但1200米正好是中等口径高射炮的杀伤范围,飞机尚未进入目标区就遭到高射炮的猛烈攻击。结果损失了6架F—105战斗攻击机和l架RE—101侦察机。据返航的飞机驾驶员报告称,他们对2个导弹阵地对造成严重破坏,但照相侦察表明,他们攻击的那些雷达和导弹发射架都是引诱他们进入高炮射程内的木制假目标。
       8月11~l3日,美国海军舰载机部队再次实施“铁腕”行动,搜索导弹发射阵地,结果不仅一无所获,反而白白葬送了6架A—4E攻击机。
2.“左钩”行动
       美国太平洋空军虽连遭失败,但并不死心。从8月21日开始,又采取了另一种战术—“左钩”行动:首先从空中发射一架“火蜂”无人机,按预编程序从高空飞至导弹防区,引诱导弹系统采取行动;派出3架RB—66C电子情报飞机,在导弹防区外围绕着几个相距甚远的圆形航线巡航,随时接收“扇歌”雷达的发射信号,并确定其阵地方位数据然后将所获中继到一架EC—121空中指挥所飞机,在那 进行计算定位后,把导弹发射阵地的位置数据传送给在空中待命,准备马上实施攻击的F—105飞机编队。
    第一次行动导弹发射部队未作任何反应。第二次行动于8月31日实施,一部“扇歌”被引诱开机,确定了阵地位置。但当F一105攻击 机到达指定位置准别攻击时,却找 到导弹阵地的踪影,只好胡乱丢下炸弹返航。9月16日,美军第三次实施“左钩”行动,攻击飞机又被高炮击落2架,且仍未发现导弹发射阵地。
3.“野鼬鼠”行动
       1965年10月,美国太平洋空军根据“萨姆特遣队”提出的一条建议,组建了一支特别战斗机部队。这支部队装备经过改装的F—100F战斗轰炸机,携带针对SA—2导弹系统紧急研制的“引向标”和IR—133专用电子侦察接收机,负责搜寻导弹制导雷达信号,并标出它们的位置,引导常规战斗轰炸机部队实施攻击。行动代号“野鼬鼠”,而F—100F成为第一代“野鼬鼠” 飞机。
    这支部队首先在埃格林空军基地以SADS—1“扇歌”雷达模拟器为目标进行多次实验性飞行训练,11月下旬飞抵泰国呵叻空军基地,编入第6234战术战斗机联队。
       12月1日,“野鼬鼠”飞机首次执行作战任务,SA—2导弹系统未作任何反应,以后几次也是如此。12月19日,1架F一100F“野鼬鼠”飞机引导一个F—105战斗轰炸机小队遂行攻击导弹阵地任务,“野鼬鼠”飞机的接收机显示器上清楚地表明攻击小队正在“扇歌”雷达上空飞过,但由于阵地的精心伪装,谁也没有发现导弹发射阵地的任何迹象,只好携弹返航。
       12月20日凌晨,2架“野鼬鼠”飞机引导20架攻击飞机飞向河内东北的武庙铁路桥。低低的云层迫使攻击飞机降至1200米以下飞行。在接近该机场时,“野鼬鼠”飞机上的侦察接收机收到了“扇歌”雷达的信号并开始引导。但在引导过程中,第一架“野鼬鼠”飞机被高射炮击中起火,驾驶员跳伞后一名阵亡,一名被俘。另有一架F—105战斗轰炸机也被击落,大桥却安然无恙。“野鼬鼠”飞机这个“捕食者”瞬时间变成SA—2的猎物,“ 功未身先死”,幸存机组人员的沮丧心情可想而知。
       美国太平洋空军搜寻、攻击SA—2防空导弹系统的作战行动屡遭挫败,使飞机驾驶员恐慌不安和极度紧张。他们形容SA—2导弹“就像一部收割机,残酷地挥舞着割刀,没有预警,毫无怜悯,令人畏惧。”北越防空部队则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有时发射制导信号,但不发射导弹;有时又不发射制导信号(将发射信号馈入假负载),直接发射导弹,使美军驾驶员猝不及防。美军指挥官深深感到北越的导弹阵地不是可轻易对付的目标。他们将对导弹阵地的攻击过程形象地比喻为训狮人训狮:“我们的武器只是一把鞭子,进入的却是装着6只雄狮的兽笼(指每个导弹营的6座发射架)。训练需要非常细心,十分周全,同时还需要超乎寻常的勇气。一招出错,就可能是最后的错误。”
UID427 帖子14 精华0 积分0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9 小时 注册时间2007-6-24 最后登录2007-11-1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anan12
36℃ 发烧友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6#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1-10 10:26  只看该作者
三十五、对SA—2导弹系统制导信号的侦察

  到1965年10月,美军通过反复侦察和其他情报渠道,已获得了SA-2导弹系统工作方式、弹道特征、“扇歌”制导雷达性能及其弱点等许多情报,但对研制对抗装备最关键的制导信号,包括上行链路信号、下行链路信号及雷达近爆引信信号尚一无所知。如上所述,“扇歌”雷达对导弹发射的上行信号触发导弹的应答信标;从导弹返回的下行应答信号被雷达接收后送入发射计算机,使后续发射信号能跟踪空中的导弹运动。导弹上的近爆引信雷达信号,在目标进入导弹杀伤范围时引爆导弹战斗部。这些信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各种原因,截获这些信号极为困难:它们的发射功率很小,特别是导弹的近爆引信雷达仅在导弹前方发射很窄的波束,而且在导弹到达目标前不久才开始发射。弹头一旦引爆,发射立即停止,时间极短。唯一能截获全部所需信号的装备,就是被导弹成功攻击的目标本身,即瞬间就要在空中爆炸的飞机。
  为了获取这些信号,美国中央情报局制定了一项叫做“联合奋斗”的侦察计划。为实施这个具有想象力的计划,专门改装了几架“瑞安147E”(Ryan147E)无人机,为其装上可覆盖雷达制导信号、导弹应答信号和导弹引信雷达使用频率的接收机及用来转发接收信号的发射机。同时,每架无人机携带一台雷达回波增强器,使其能产生类似于攻击飞机的目标回波,诱骗SA—2导弹系统实施攻击。
  即使是这样周密的计划也不是能轻易获得成功的。1965年初首次实施“联合奋斗”行动,由美国空军的一架DC—130母机在空中向北越SA一2导弹防空区发射了一架经过改装的“瑞安147E”无人机,第55战略侦察联队的一架RB—47电子情报飞机在北部湾上空的安全空域巡逻,随时准备记录从无人机上发回的信号。可是,它等了半天毫无所获,越南的防空导弹未作任何反应。
     10月12日实施的第二次行动也仅取得部分成功。一个SA—2导弹阵地对无人机发射了导弹,无人机截获到“扇歌”制导雷达发送给导弹的制导信号,包括俯仰角、偏航角、横滚机动指令信号,以及导弹发回的下行链路引信信号,并将这些信号成功地发送到EB—47E电子情报飞机。但是,就在导弹引爆雷达刚要开机的关键时刻,无人机发生故障,停止发送信号。10月底实施的第三次行动,结果大致相同。经无人机改装公司的工程师们检查分析认为,原因是电子设备产生的大量热量使机内狭小的空间急剧升温,从而导致发射机故障,停止发射信号。
     随后几个月,负责改装的公司据此对无人机上的电子设备进行紧急改进,1966年2月3日实施第四次“联合台斗”行动。这次行动严格按计划进行,一架DC—130母机向位于清化的导弹防空区发射了一架经过改进的“瑞安147E”无人机,SA—2导弹阵地向无人机发射了2枚导弹,它们在无人机旁边爆炸,将其炸得粉碎。然而,这架无人机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不仅把全部上行和下行链路信号,而且也把美军长期以来苦苦寻求的近炸引信信号完完全全地传送到等待中的RB—47E电子情报飞机。
     美军经过几次“自我牺牲”式的电子侦察,终于全部掌握了SA—2导弹系统的信号特征,并证实导弹发射后4秒钟地面控制系统开始发射制导信号。这个数据极为重要,它提供了导弹已在飞行中的最确凿的证据,只要研制一部简单的告警接收机接收此信号,就可以为攻击飞机驾驶员提供实施机动和躲避导弹攻击的宝贵时间;同时,也为有针对性地研制干扰机提供了可靠依据。更重要的是,在越南战争后的20多年中,这种电子侦察方式成为西方用于对付敌方防空导弹系统的典型战术,并相继在1982年的以一叙“贝卡谷之战”、1986年美军“奔袭利比亚之战”以及1990年的“海湾战争”中应用,并取得巨大成功。

三十六、“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的荣与辱

     1966年春天,美国海军研制成功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并投入越南战场。作为第一代反辐射导弹,“百舌鸟”尚有许多缺陷,主要是射程近(12公里),无记忆能力,杀伤威力小。尽管如此,它的研制成功和服役,使电子战从单纯的“软”杀伤手段转化为“软”、“硬”兼备的作战能力。这是电子战概念和内涵的一个重大发展,在电子战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战术使用上,由于“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的
     最大射程与SA—2防空导弹的最大攻击距离(19.5公里)有一定差距,为减小发射飞机遭受攻击的可能性,驾驶员需采取上仰攻击方式发射“百舌鸟”导弹:发射前,飞机加速飞行,接着成30度爬升,使导弹获得最大动能;发射后,导弹在空中按抛物线型弹道飞行,进入雷达波束后,沿波束飞向目标并降落到雷达上。这样,不但将导弹射程增大到I6公里,而且更陡峭的导弹弹道还可大大增加对雷达的杀伤概率。
      “百舌鸟”反辐射导弹1966年4月18日首次用于作战行动。在此次作战中,由一架挂载“百舌鸟”的F—100F“野鼬鼠”飞机引导3架F—105D战斗轰炸机攻击越南洞海附近的COH—9“火罐”高炮控制雷达。“野鼬鼠”飞机上的电子侦察接收机截获到该雷达信号,并对准雷达方向发射了反辐射导弹。虽然由于云层覆盖无法看到攻击效果,但是雷达沉默了,而且再也没有听到它恢复发射信号。1966年5月,F—100F“野鼬鼠”飞机被体积更大、速度更快、性能更好的F—105F代替,机内加装了1部WR—300导弹发射告警接收机和1个导弹发射告警指示灯,并在“野鼬鼠学院”专门训练了一批机组人员。新的“野鼬鼠一1飞机采用的战术是:F—105F“野鼬鼠”携带2枚“百舌鸟”导弹和2枚直径约7厘米的火箭,引导携带2枚“百舌鸟”导弹“百舌鸟”反辐射导弹上仰发射弹道示意圈的F—105D进入上仰攻击阵位,并告知其机
组人员发射导弹的时间。
       6月6日至7月5日,美国太平洋空军驻泰国呵叻空军基地的“野鼬鼠”飞机中队对河内以北的SA—2导弹阵地实施了几次攻击,摧毁了1部目标指示雷达、1部“扇歌”制导雷达和1个导弹发射阵地。
       经过几个月的战斗之后,北越防空部队逐渐摸清了“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的弱点和战术,采取了两项反措施一是利用假负载使雷达在辐射能量很少的情况下达到满功率运行,缩短“扇歌”雷达从准备状态到发射状态的转换时间,从而减少敌方的侦测时间,待敌机进入SA—2防空导弹有效作战距离后,迅速将雷达功率切换到天线上并立即发射防空导弹,既增强了攻击的突然性,又减小了被攻击的可能性;二是在“野鼬鼠”飞机爬升发射反辐射导弹后立即关机,使导弹失去目标。越南防空部队使用这种战术,仅在7月6日至8月中旬的战斗中,就将携带反辐射导弹的F—105F“野鼬鼠”飞机击落5架,占其改装总数的二分之一,而防空导弹阵地却毫发无损。更使美军感到沮丧的是,在海防附近的一次战斗中,由于越方雷达突然关机,“百舌鸟”反辐射导弹失去目标,飞向正在北越海岸线外行驶的美国海军“沃登”号导弹驱逐舰。在距该舰大约30米高时,近炸引信引爆弹头,烧红的弹片雨点般地射向“沃登”号的甲板,割断了电力线,摧毁了雷达天线,并造成1人死亡,9人重伤,全舰几乎陷于瘫痪。
       这是电子战史上首次发生的反辐射导弹造成的“白相残杀”事件,它告诫人们,在有己方部队作战的区域发射自动寻的武器,具有极大的危险性,一旦失去目标,就会对敌方与己方构成同等程度的威胁。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不能用“野鼬鼠”飞机被击落和偶而发生的“白相残杀”事件来否定“百舌鸟”反辐射导弹在电子战史上的重要地位。“扇歌”雷达关机后,虽然“百舌鸟”导弹会失去目标,但攻击飞机也就可以安全通过导弹防御地带。据战后1973年美国空军保密局的一份专题调查报告称,“从1967年3月1日至1968年3月31日,由于“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的使用,使越南地空导弹的发射率降低了90%之多,攻击飞机得以顺利达到目标区,等于达到了压制效果。”

三十七、电子干扰吊舱编队传奇

       1965年10月,美国太平洋空军已调进5架EB—66B和9架EB—66C支援干扰飞机,但机上装备的仍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研制的小功率干扰机,仍无法完全压制“扇歌”边扫描边跟踪雷达,有经验的SA—2导弹系统操作员可透过干扰信号控制一枚或多枚导弹攻击目标。美军有20多年电子战工作经验的英吉·豪根提出了一个叫做“电子干扰吊舱编队”的战术,他设想用4架F—105战斗轰炸机各挂载2部QRC—160—1A电子干扰吊舱编队飞行,每架飞机占据“扇歌”雷达一个相邻的分辨单元,当4架飞机同时实施噪声干扰时,雷达操作员看到的是4个相距很近而又互相重叠的干扰脉冲,无法精确测定目标的距离和仰角,从而在攻击编队周围造成范围大约有3.4立方公里的不确定空域,这样必然会大大降低SA—2导弹系统的命中率。
       从1965年l0月至1966年2月,在美国埃格林空军基地以最优先的任务,用电子干扰吊舱编队对抗SADS—1“扇歌”雷达模拟器,进行试验和作战评估。试验证明,这种干扰吊舱编队方式确实可有效压制“扇歌”雷达。并通过实验确定编队相邻飞机之间的横向间距和垂直距离均为1000~1500英尺。后来根据经验。最高处和最低处的飞机垂直距离减至750英尺时,对干扰效果也不会产生多大影响。
       但是,1966年7月,当QRC—160—lA电子干扰吊舱紧急调运到太平洋空军第7航空队并要求其对干扰吊舱编队进行灾战训练时,却出乎意外地遭到战斗机部队的拒绝,发生了如本“史话”序言中所述的故事。到1966年l0月,飞机继续遭受巨大损失,几乎到了难以继续作战的程度。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干扰吊舱编队终于被第7航空队接受。在此后的3个月中,美军飞机的损失率下降到未采用该编队之前的三分之一。
       然而,往往一种电子战技术或战术对付敌方的某一种武器是十分有效的,但用来对付另一种武器却是无效的,甚至会带来更大的危险。尽管电子干扰吊舱编队对付SA—2防空导弹系统时可为飞机提供有效保护,但其编队飞机的横向和垂直间距对较小,观察能力和作战灵活性受到限制。到1966年后期,北越防空部队在战斗中逐渐发现这种编队方式既不利于实施机动,也不便于互相掩护的弱点。于是,在1966年12月,派出装备“环礁”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的米格—21战斗机对美军干扰吊舱编队实施拦截,结果2架F—105被击落,其余被迫弃弹逃命。
       当然,美军也不是吃素的为了报复北越的米格战斗机,驻泰国乌纹空军基地的第6战术战斗机联队精心策划了一个电了欺骗行动。他们悄悄将QRC—160—1A干扰吊舱装在多架性能更好、速度更快的F—4C“鬼怪”式战斗机上,以干扰吊舱编队方式编队,速度、高度与F—10战斗轰炸机相同,同时发射与F—105一样的干扰和敌我识别信号,使用相同的无线电通信程序和呼号,沿着F—105飞机编队通常使用的入侵航线飞行,使北越防空部队从雷达屏幕上观察就象一支F—105入侵部队。如果米格飞机实施拦截,就利用F—4C的性能优势予以狠狠打击。
       1967年1月2日,第8战术战斗机联队开始实施他们的电子欺骗作战行动。14架F—4C战斗机分成东、西两个小队,在EB—66C支援干扰飞机和EC—121雷达监视飞机的警戒和掩护下,分别奔向河内东边的海防机场和米格战斗机基地福安机场。东小队途中遇到浓厚的云层,被迫放弃此次行动。西小队在飞临福安机场时,低空云层覆盖,3000米高空却天气晴朗,对地面观察人员辨别编队的真实组成造成困难,对欺骗行动十分有利。
       北越部队指挥官根据各种迹象判断,误以为仍然是F—105电子干扰吊舱编队前来实施攻击,紧急起飞8架米格—21和米格—17战斗机迎击。米格—17在云层之下指定空域盘旋飞行,时刻准备在想象中的F—105俯冲穿过云层攻击目标时猛扑上去。米格—21则继续爬高,穿过云层,准备在云层之上的晴空攻击敌机。美军的F—4C凭借其机载雷达能更早发现目标的优势占据有利位置。就在米格—21刚冒出云层时,突然遭到“麻雀”导弹的连续攻击。殊死的激烈交锋持续了大约13分钟,北越领队小队4架米格—21飞机的全部和第二小队的长机被击落,其他3架夺路逃逸并安全返回。美国太平洋空军利用电子欺骗5:0大获全胜,终于报了一箭之仇。这对年轻的越南空军是一个严重打击,在此之后的几个星期,米格—21飞机没有参加战斗,目的是对驾驶员进一步进行空中格斗训练。
多谢楼上:victory:
不过还有前面的19-22,谁去转贴出来吧: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