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的电子战(19-3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23:58
原来贴过23-32的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 ... age%3D1#pid15875158
现在又找到19-22和33-37的,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原来那里不能回复了,一直提示要审核,晕.重新贴出来吧:lol

《国际电子战》杂志在“电子战史话”里连载的文章,偶只在网上找到了19-37的,不知道那位大大手里有其他的呀,分享一下吧:D
原文是PDF文件,这里转换成文本,简单校对下贴出来。

冷战时期的电子战

作者 郭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分割为东、西两部分,分别由苏联和美、英、法占领。1948年6月,苏联中断了柏林与西德之间公路和铁路交通,西柏林的所需物资都要靠美英的运输机补给,东西方对立明显加剧,世界进入冷战时期。这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一直延续到1989年夏天发生的东欧巨变。在本部分所叙述的时段(20世纪40年末到60年代初)内,国家之间发生的每一场冲突无一不与冷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最严重、影响最大的冲突是朝鲜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朝鲜战争虽然规模巨大,斗争残酷,但就电子战而言,无论在装备上还是在战术上,都只能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继续;古巴导弹危机虽然将世界带到核战争的边沿,但时间短暂,无需投入大量的电子战兵力和装备。因此,从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电子战最突出特点不是表现在你死我活的战场,而是作为冷战重要组成部分的,美、苏之间不择手段的电子侦察和似乎永无休止的广播干扰,同时,有远见的电子科学家则埋头技术研究,使战基础技术在冷战中得到电子稳步发展。

十九、历时最长的电子干扰战役

    20世纪40年代末,世界性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并在东欧和亚洲许多国家取得成功,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势力为遏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迅速传播,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周边地区建立了许多的广播电台或广播站,昼夜对苏联及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挑拨和颠覆性广播。参与的广播电台包括美国之音(VOA)英国广播公司(BBC)、自由欧洲广播电台(RFE)、自由广播电台(RL)和德意志韦勒广播电台(DW)等。其中仅美国之音就在欧洲和北非建立了85个广播站,在中波和短波波段上使用了16个不同频率。使用语言包括俄语、波兰语、乌克兰语、立陶宛语、爱沙尼亚语、拉脱维亚语等各种语言,长期保持每周1000余小时的广播。
    作为一种反措施,苏联在国内和东欧各国建立了为数众多的无线电干扰站,最多时每座人口在25
万以上的城市至少配置有1 5部5~20千瓦的干扰机。据西方估计,苏联大约建立了1500个干扰站,其中800个在苏联境内,700个在东欧各国,仅在苏联境内就大约配置了2075部干扰机,工作人员超过5000人。干扰站的大功率干扰机都是针对西方广播电台的频率设计制造的,并且由一个高效的侦听网进行控制。只要美国之音为避开干扰一改变频率,苏联的监视接收机就立即测定出这个新频率,并继续跟踪干扰。地波干扰距离8~15公里,天波干扰距离1500~3000公里。在苏联和东欧各国境内有效收听西方广播的范围大大缩小,仅限于远离城市的农村和广播电台(站)附近地区。可收听的人口减少到未干扰时的4~5.5%,起到了有效的反宣传作用。当然,对广播电台实施干扰的代价也是十分昂贵,据西方估计,苏联用于这些干扰行动的经费每年大约需要3亿美元。
    苏联对西方无线电广播的干扰一直延续到1988年秋才宣告结束,这是电子战历史上时间最长、代价最高的电子干扰战役。原来贴过23-32的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 ... age%3D1#pid15875158
现在又找到19-22和33-37的,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原来那里不能回复了,一直提示要审核,晕.重新贴出来吧:lol

《国际电子战》杂志在“电子战史话”里连载的文章,偶只在网上找到了19-37的,不知道那位大大手里有其他的呀,分享一下吧:D
原文是PDF文件,这里转换成文本,简单校对下贴出来。

冷战时期的电子战

作者 郭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分割为东、西两部分,分别由苏联和美、英、法占领。1948年6月,苏联中断了柏林与西德之间公路和铁路交通,西柏林的所需物资都要靠美英的运输机补给,东西方对立明显加剧,世界进入冷战时期。这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一直延续到1989年夏天发生的东欧巨变。在本部分所叙述的时段(20世纪40年末到60年代初)内,国家之间发生的每一场冲突无一不与冷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最严重、影响最大的冲突是朝鲜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朝鲜战争虽然规模巨大,斗争残酷,但就电子战而言,无论在装备上还是在战术上,都只能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继续;古巴导弹危机虽然将世界带到核战争的边沿,但时间短暂,无需投入大量的电子战兵力和装备。因此,从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电子战最突出特点不是表现在你死我活的战场,而是作为冷战重要组成部分的,美、苏之间不择手段的电子侦察和似乎永无休止的广播干扰,同时,有远见的电子科学家则埋头技术研究,使战基础技术在冷战中得到电子稳步发展。

十九、历时最长的电子干扰战役

    20世纪40年代末,世界性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并在东欧和亚洲许多国家取得成功,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势力为遏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迅速传播,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周边地区建立了许多的广播电台或广播站,昼夜对苏联及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挑拨和颠覆性广播。参与的广播电台包括美国之音(VOA)英国广播公司(BBC)、自由欧洲广播电台(RFE)、自由广播电台(RL)和德意志韦勒广播电台(DW)等。其中仅美国之音就在欧洲和北非建立了85个广播站,在中波和短波波段上使用了16个不同频率。使用语言包括俄语、波兰语、乌克兰语、立陶宛语、爱沙尼亚语、拉脱维亚语等各种语言,长期保持每周1000余小时的广播。
    作为一种反措施,苏联在国内和东欧各国建立了为数众多的无线电干扰站,最多时每座人口在25
万以上的城市至少配置有1 5部5~20千瓦的干扰机。据西方估计,苏联大约建立了1500个干扰站,其中800个在苏联境内,700个在东欧各国,仅在苏联境内就大约配置了2075部干扰机,工作人员超过5000人。干扰站的大功率干扰机都是针对西方广播电台的频率设计制造的,并且由一个高效的侦听网进行控制。只要美国之音为避开干扰一改变频率,苏联的监视接收机就立即测定出这个新频率,并继续跟踪干扰。地波干扰距离8~15公里,天波干扰距离1500~3000公里。在苏联和东欧各国境内有效收听西方广播的范围大大缩小,仅限于远离城市的农村和广播电台(站)附近地区。可收听的人口减少到未干扰时的4~5.5%,起到了有效的反宣传作用。当然,对广播电台实施干扰的代价也是十分昂贵,据西方估计,苏联用于这些干扰行动的经费每年大约需要3亿美元。
    苏联对西方无线电广播的干扰一直延续到1988年秋才宣告结束,这是电子战历史上时间最长、代价最高的电子干扰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