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又要废掉某些人的一个关于J10设计来源于以色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00:00

因为最后一段是刘梧泉在沈飞时与俄罗斯搞的三翼面战斗机的预研合作项目,跟J10没关系,如果看全文, ...
银灰 发表于 2010-4-20 22:11

关于以下这段
1984年~1986年间,我参加了对外技术合作,总体方案论证工作,参与机、尾翼结构方案论证及飞机重量技术会谈。通过一系列的设计研讨活动,与外国专家共同完成了结构初步设计,形成了三个翼面结构的初步设计方案。此间主持了与外方专家对前缘机动襟翼结构的共同设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认为解释为1984年-1986年间J10的方案论证也并无不妥,很简单三个翼面结构,并不是指3翼面,而是指一个翼面,做了三套该翼面结构的评估方案。只是某些人看帖不仔细,哪家的J10的方案,是主翼+尾翼的结构方案呀,要说,也是当年借鉴F16的沈飞版J10方案吧。当然个人觉得这件事说的事情,参合了J8II/J8III也不一定。所以,显然某些人将刘梧泉的该段文章,作为现在成飞版本J10初期设计阶段,甚至气动布局,是来源于国外合作的证据,这是不能成立的
而且上述文章,并不能说明沈飞版J10号或J8或J7倚重外部力量做设计,其实有几份文献,以及雷强、李中华、当头一砖等人都早说明了,我的观点也是,当初我们引进的是分析问题,问题求解的新办法新思路,没有依赖国外做设计(所谓自主设计,而不是请国外的设计公司委托拿出设计方案),但是为了验证我们自己探索的设计方法,设计思路和计算结果,需要参考国外成熟的开发经验,即需要用国外公司坚持的研发方法,对同样一种设计方案计算过,比比两者的方案,结果有没有差别差距,如果没有,说明我们走在了正确的技术道路上,如果有差别,就要分析和请教,找出导致结果差距的原因(是谁的原因)。在一来一往中,技术人员往往能得到极大的启发和提高。掌握住:
1 国内外全新的气动、结构理论的实践(并在实践中验证了对错,取长补短)
2 掌握了全新的开发计算工具和使用方法,培养了一个团队知道怎么用(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工具,知道了用途就可以自己开发,国内基本都这么做的,当然对于一些通用工具能卖更好,国家也来者不惧)
3 了解了一些全新的设计思路,以及这样解决问题的好处(其实真正的技术,最关心的前沿问题是这个,有明确的方向,实践起来摸索出具体方法是很容易的,这也是从跟踪到追赶突围的最关键环节)。

从上文来看,刘工和老外实际对接的是结构设计,结构设计往往需要先确定很多外围细节,包括气动,这部分是不是有老外参与工作,基本没提(刘工是参加了对外技术合作,总体方案论证工作,参与机、尾翼结构方案论证及飞机重量技术会谈,对于一些人,可以理解为对外技术合作是包含总体方案论证的,当然另外一些人不会这样理解)。结构设计中,形成了三个翼面结构的初步方案,这里我的理解是一个翼面出了3套具体的解决方案(可能是针对三个翼型也不一定)。这里刘工提到的无论是机翼、尾翼或是千元机动襟翼,都是出于结构设计层面。

这里要说一下,结构设计,特别是三代机为代表的飞机,由于大量采用了复合材料,新型金属材料,结构件衔接方式(这些往往是材料属性和加工方式导致的),外形和内部的曲面加工更多(以前的老工艺精度和复杂曲面加工能力不强),又有更多的减重要求,这就对结构设计要求很高(如以前一个大型金属连接件,可以做成实心的,但是现在用新金属材料,还有减重要求,就要在整块材料上挖空挖洞,刻槽,这样就会减少金属的使用量,达到减重目的,但是关键问题来了,怎么挖洞,怎么刻槽,这些以什么原则来做,才能保证不出问题,这就需要引进先进的分析技术和思想),在国外,当年已经开始了计算机辅助的结构设计技术,疲劳寿命的现代评估方法,结构强度的整体分析技术(计算机辅助),甚至是加工工艺和方法与结构强度的关系都被科学的联系到一起做分析。而结构这些分析,又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都是用金钱、时间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设计先进的战斗机,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弄人家一套图纸,一个样板来测绘,依葫芦画瓢的抄。最核心的是把这些支持设计的先进分析方法、工具、设计思路搞到手,自己弄明白。以后做任何产品都能自己干。

就好像你学习,一个是拿了本教科书,从原理到例题都自己做,自己搞明白了,不管考试怎么出题,都知道能求出答案。一个是抄答案,抄人家的论证的过程,抄来抄去,其实为什么一直都搞不明白。因为光有答案没有书,没搞明白是怎么来的,当然抄了白抄。
我们的各种资料上说的,都是引进的这些辅助设计技术,思想,工具。这些没什么不对,也谈不上什么不是自主设计。你想,你设计一个玩具(比如迪士尼),需要加工外壳,加工一些关键零件,你找外面的模具手板公司帮你设计内部结构,帮你评估结构的合理性。那就是说这个玩具就不是你的专利,不是你的设计了吗?你请外界来做结构设计,评估结构设计,只是借鉴他们专业的意见罢了,那些说实话都是基础工业水平的一环,不过是做消费类工业品的多点,做飞机工艺的少点,但是本质上没有差别。对于国产飞机而言,我们不就是细节结构,咨询了一下外国人,借外国人的成熟的商用技术来验证自己新探索的技术路线是不是走对了。这有错吗?这也是抄?说实话,现在工业生产已经专业化了,我就知道一个航发的在找外部技术合作(找的是国内民营的),一些结构件就让民营的提一些结构设计参考意见,难道这也算是航发所能力不足引入外来技术?(其实真正重要的技术是不外包的,但是发动机上那么多重要的部分,处理机加工的细节有很多道理和学问,周边部分自己折腾不过来的时候,找别的专业人士处理也很正常)


一些人就不明白这里面的道理,任何一个真正玩技术的人,都知道什么是本专业最关心的核心技术。设计歼十的时候,中国技术人员早过了抄的阶段了,已经是关心具体怎么干了,怎么正向设计了。好的技术绝对不满足于临摹/抄,因为那是侮辱他的智商和自尊,是承认中国人不行是东亚病夫的代名词。这种人敢于创新,能解决实际问题,取得技术突破,拥有现实的技术成就,这种技术才能通过国家技术人才储备机制的层层选拨,进到一个较高的技术领导层面。这种人指导之下,就不会有抄而不学的可能,一定是以学为主,向人请教。看看10号的工程,引入的技术体系和思路,都可以清晰的表面,国家的意图是自主设计,学他人之长。这些配套体系和系统,哪个是可以简单抄就可以抄出来的?印度人不聪明吗?以前没钱吗(以前的印度和中国比)?为什么他们抄不出来,我们抄得出来?不在于人的能力差异,在于国家意志和直接领导的操作模式。抄Lavi?抄以色列?美帝把F16搬十架过来也抄不了(三代机实际已经不可能考测绘来防了)。我们就是学习西方航空大国所有的成功和成熟的经验,为己所用。我们学习的是设计分析方法和使用工具以及研发思路,而不是也不需要弄个实体产品过来抄。

有些人根本不懂技术研发,或者说这些技术就是混世的,自己没有创造能力,工作能力,只懂得抄,才会以为别人的工作,也和他们一样是抄出来的。
因为最后一段是刘梧泉在沈飞时与俄罗斯搞的三翼面战斗机的预研合作项目,跟J10没关系,如果看全文, ...
银灰 发表于 2010-4-20 22:11

关于以下这段
1984年~1986年间,我参加了对外技术合作,总体方案论证工作,参与机、尾翼结构方案论证及飞机重量技术会谈。通过一系列的设计研讨活动,与外国专家共同完成了结构初步设计,形成了三个翼面结构的初步设计方案。此间主持了与外方专家对前缘机动襟翼结构的共同设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认为解释为1984年-1986年间J10的方案论证也并无不妥,很简单三个翼面结构,并不是指3翼面,而是指一个翼面,做了三套该翼面结构的评估方案。只是某些人看帖不仔细,哪家的J10的方案,是主翼+尾翼的结构方案呀,要说,也是当年借鉴F16的沈飞版J10方案吧。当然个人觉得这件事说的事情,参合了J8II/J8III也不一定。所以,显然某些人将刘梧泉的该段文章,作为现在成飞版本J10初期设计阶段,甚至气动布局,是来源于国外合作的证据,这是不能成立的
而且上述文章,并不能说明沈飞版J10号或J8或J7倚重外部力量做设计,其实有几份文献,以及雷强、李中华、当头一砖等人都早说明了,我的观点也是,当初我们引进的是分析问题,问题求解的新办法新思路,没有依赖国外做设计(所谓自主设计,而不是请国外的设计公司委托拿出设计方案),但是为了验证我们自己探索的设计方法,设计思路和计算结果,需要参考国外成熟的开发经验,即需要用国外公司坚持的研发方法,对同样一种设计方案计算过,比比两者的方案,结果有没有差别差距,如果没有,说明我们走在了正确的技术道路上,如果有差别,就要分析和请教,找出导致结果差距的原因(是谁的原因)。在一来一往中,技术人员往往能得到极大的启发和提高。掌握住:
1 国内外全新的气动、结构理论的实践(并在实践中验证了对错,取长补短)
2 掌握了全新的开发计算工具和使用方法,培养了一个团队知道怎么用(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工具,知道了用途就可以自己开发,国内基本都这么做的,当然对于一些通用工具能卖更好,国家也来者不惧)
3 了解了一些全新的设计思路,以及这样解决问题的好处(其实真正的技术,最关心的前沿问题是这个,有明确的方向,实践起来摸索出具体方法是很容易的,这也是从跟踪到追赶突围的最关键环节)。

从上文来看,刘工和老外实际对接的是结构设计,结构设计往往需要先确定很多外围细节,包括气动,这部分是不是有老外参与工作,基本没提(刘工是参加了对外技术合作,总体方案论证工作,参与机、尾翼结构方案论证及飞机重量技术会谈,对于一些人,可以理解为对外技术合作是包含总体方案论证的,当然另外一些人不会这样理解)。结构设计中,形成了三个翼面结构的初步方案,这里我的理解是一个翼面出了3套具体的解决方案(可能是针对三个翼型也不一定)。这里刘工提到的无论是机翼、尾翼或是千元机动襟翼,都是出于结构设计层面。

这里要说一下,结构设计,特别是三代机为代表的飞机,由于大量采用了复合材料,新型金属材料,结构件衔接方式(这些往往是材料属性和加工方式导致的),外形和内部的曲面加工更多(以前的老工艺精度和复杂曲面加工能力不强),又有更多的减重要求,这就对结构设计要求很高(如以前一个大型金属连接件,可以做成实心的,但是现在用新金属材料,还有减重要求,就要在整块材料上挖空挖洞,刻槽,这样就会减少金属的使用量,达到减重目的,但是关键问题来了,怎么挖洞,怎么刻槽,这些以什么原则来做,才能保证不出问题,这就需要引进先进的分析技术和思想),在国外,当年已经开始了计算机辅助的结构设计技术,疲劳寿命的现代评估方法,结构强度的整体分析技术(计算机辅助),甚至是加工工艺和方法与结构强度的关系都被科学的联系到一起做分析。而结构这些分析,又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都是用金钱、时间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设计先进的战斗机,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弄人家一套图纸,一个样板来测绘,依葫芦画瓢的抄。最核心的是把这些支持设计的先进分析方法、工具、设计思路搞到手,自己弄明白。以后做任何产品都能自己干。

就好像你学习,一个是拿了本教科书,从原理到例题都自己做,自己搞明白了,不管考试怎么出题,都知道能求出答案。一个是抄答案,抄人家的论证的过程,抄来抄去,其实为什么一直都搞不明白。因为光有答案没有书,没搞明白是怎么来的,当然抄了白抄。
我们的各种资料上说的,都是引进的这些辅助设计技术,思想,工具。这些没什么不对,也谈不上什么不是自主设计。你想,你设计一个玩具(比如迪士尼),需要加工外壳,加工一些关键零件,你找外面的模具手板公司帮你设计内部结构,帮你评估结构的合理性。那就是说这个玩具就不是你的专利,不是你的设计了吗?你请外界来做结构设计,评估结构设计,只是借鉴他们专业的意见罢了,那些说实话都是基础工业水平的一环,不过是做消费类工业品的多点,做飞机工艺的少点,但是本质上没有差别。对于国产飞机而言,我们不就是细节结构,咨询了一下外国人,借外国人的成熟的商用技术来验证自己新探索的技术路线是不是走对了。这有错吗?这也是抄?说实话,现在工业生产已经专业化了,我就知道一个航发的在找外部技术合作(找的是国内民营的),一些结构件就让民营的提一些结构设计参考意见,难道这也算是航发所能力不足引入外来技术?(其实真正重要的技术是不外包的,但是发动机上那么多重要的部分,处理机加工的细节有很多道理和学问,周边部分自己折腾不过来的时候,找别的专业人士处理也很正常)


一些人就不明白这里面的道理,任何一个真正玩技术的人,都知道什么是本专业最关心的核心技术。设计歼十的时候,中国技术人员早过了抄的阶段了,已经是关心具体怎么干了,怎么正向设计了。好的技术绝对不满足于临摹/抄,因为那是侮辱他的智商和自尊,是承认中国人不行是东亚病夫的代名词。这种人敢于创新,能解决实际问题,取得技术突破,拥有现实的技术成就,这种技术才能通过国家技术人才储备机制的层层选拨,进到一个较高的技术领导层面。这种人指导之下,就不会有抄而不学的可能,一定是以学为主,向人请教。看看10号的工程,引入的技术体系和思路,都可以清晰的表面,国家的意图是自主设计,学他人之长。这些配套体系和系统,哪个是可以简单抄就可以抄出来的?印度人不聪明吗?以前没钱吗(以前的印度和中国比)?为什么他们抄不出来,我们抄得出来?不在于人的能力差异,在于国家意志和直接领导的操作模式。抄Lavi?抄以色列?美帝把F16搬十架过来也抄不了(三代机实际已经不可能考测绘来防了)。我们就是学习西方航空大国所有的成功和成熟的经验,为己所用。我们学习的是设计分析方法和使用工具以及研发思路,而不是也不需要弄个实体产品过来抄。

有些人根本不懂技术研发,或者说这些技术就是混世的,自己没有创造能力,工作能力,只懂得抄,才会以为别人的工作,也和他们一样是抄出来的。
土鸡的研究精神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回复 1# 中华土鸡
我经常会对LZ的码字能力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3_94:}
回复 1# 中华土鸡


    你的那个丝带平显的大坑填了没?
土鸡!先填坑!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 ... id=77858&page=2

练葵花宝典么!
LZ精神可嘉,可是字也多了点吧
;P 同样不好意思的告诉大家,土鸡同学再次向大家展示了下什么叫不懂装懂的胡扯;P 刘悟泉12.JPG刘悟泉14.JPG
等着看土鸡这次怎么个圆法吧{:cha:}
techiekun 发表于 2010-4-27 22:45
呵呵,你先搞清楚,是谁在那边挖的坑,陷在坑里面的是黑豹,一个20年前的模拟电视墙的对比,就已经说明某人都懂什么样的技术了。那是我土鸡的坑吗?哈哈。
综合显示的事情,我稍后有空会专门写的。你若有空就把以前我写的SmartMFD的文章翻出来看看。因为我写综显的时候还会再提,把思路给所有人串起来。
真正的技术高手,看到这里就明白了(所谓点到即止,内行人看门道),明白的人,都知道我开那篇帖子是观察到哪些细节,我在开头的两篇帖子里面已经定调了,就是我会分析出什么问题和结果。从图片分析技术的关键现象(就是简单的一个画面透露出太多的后面硬件技术处理的细节了),实际那篇帖子已经都说明了,也有很多网友都发现和意识到了。后面的细节分析对于了解技术的人,已经是呼之欲出了,也不重要了。你以为我挖了坑?那是你不懂技术。因为你需要人把细节知识一点点嚼碎喂给你吃,你才会明白。懂这行的人,看到我告诉别人他发现画面叠加处理的细节差异,并表示不同的现象决定不同的后果(硬件体系),能敏锐的嘲弄黑豹,把20年前模拟电视墙的技术拿出来糊弄人,敢说自己每一个正向设计的评估过程都能提出数种技术解决方案选择,并阐述其优势劣势好坏的时候。就知道我是不会给自己挖坑的。你还放心,那个话题我还有深度的技术观点没暴露。比起我技术涉猎的范围,分析一个问题考虑的技术领域多少?我的对手只提出一个所谓硬件的接缝拼接技术(其实细节技术什么也没扯,尽扯嘘的了),另外就是拼接屏幕的电视墙显示技术,这些人都没搞清楚,电视墙的画面分割和拼接和上述机载综显的要求有多大差别,硬件构成有多少差别?这帮人能把20年前模拟视频的图像分割的细节原理阐述清楚吗?技术需求的差异说明白吗?硬件构成的差异说清楚吗?不就是找张电视墙的图片,就敢说机载综显技术不过如此吗。你问问,黑豹敢往下接着自己的论点说吗?当晚他发现苗头不对,早就开始躲话题了。
中华土鸡 发表于 2010-4-27 23:34
哈哈,我帮你帖连接;P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 ... ghlight=&page=6
我让你办的事呢?{:2_62:}
hbao 发表于 2010-4-27 23:22
你还是先去把1984-1986年间,刘梧泉和外国专家共同完成的机翼结构设计的差别说清楚。
你不要忘了,J10是没有尾翼的。你们要硬说那是10号的设计方案,就只能扯是沈飞的F16版J10方案了,你明白吗?
有尾翼的成飞有J7,沈飞是J8I/II系列和当年的J10方案,前缘机动襟翼是谁。j7e什么时候设计的?你比谁都清楚吧,我们公开是96年,但设计可使很早的。再说当年还有个S7
说白了,稍微明白一点的人,其实都清楚,84-86年当年实际进不了详细设计,也就不可能扯到做结构的细节问题上。
呵呵,所以你不用着急我土鸡“圆谎”的问题,先把你和离子鱼挖的坑填平了再说
中华土鸡 发表于 2010-4-27 23:34
哈哈,本菜对那个帖子没有啥观点,本菜的一贯的观点就是你是个不求甚解,不懂装懂的大忽悠。
这个帖子再次证明本菜观点的正确性,连人家的回忆录也没有好好看过,瞎胡扯个什么劲呀,呵呵;P
LZ的坑哪真是。。。鸡毛一个,鸡骨一个,鸡头一个。。比得上曹阿瞒了。
hbao 发表于 2010-4-27 23:43
要贴就从第一页让人看起。
看看你们一向如何搅混水。把楼歪掉的。
你也好意思吹牛说,你每次讨论都让我遁走了。
看看我和你讨论的话题,原始议题,你几次敢坚持下去的,每次都把话题扯远,想办法抓一个末枝问题,来对对手人格诋毁,否定一切。
你除了这个伎俩就没有其他高招了吗?要我统计一下,历来我和你开的话题,你有几次能在开楼的话题本身讨到便宜?哪次不是把话题扯到十万八千里外的?贴一个集中式显控的技术论文,最后话题就能变成被你打倒,变成某派的证据说我土鸡吹嘘自己几岁就会汇编,这种无聊幼稚的把戏,你玩出来丢不丢人。你平时就自恋自以为是惯了,为啥你会以为当头一砖不回你的帖子就是默认你的观点,就是遁走?人家后来否认你跑哪里去了?
呵呵,别太自以为是了。
填完旧坑再开挖新坑吧。

对于老是有坑不填的向来BS。不论是谁!
好执着………
hjjonnet 发表于 2010-4-27 23:48
。。。。这个是什么典故啊?小的没看过三国........
pupu 发表于 2010-4-27 23:44


    谁??办什么事?
yankee 发表于 2010-4-28 00:02

曹阿瞒72疑冢。就是说至少挖了72个坑,且每个坑都足够把自己放下去!
1988年初,巴基斯坦国防部拒绝了成都飞机工业公司与格鲁曼公司联合提出的"佩刀"2改进方案,认为3亿美元的发展费用过高
伟大的HBao。你先把这段解释一下。
看看上面刘工对外合作折腾的是谁?那个正常布局,有前缘机动襟翼设计的是J10还是佩刀2/S7。
人家回忆录写的是什么?罔你们还敢自称技术派考据派,就这么个论证j10的技术外援的论据,都如此不靠谱了。也不知道你们那些言辞凿凿的证据是怎么来的。
中华土鸡 发表于 2010-4-27 23:55
====为什么要从第1页贴起? 人家回忆录的第1页与您这次胡扯又没有什么关系,我贴的这2段足够告诉大家你1楼的帖子是没有好好看过人家回忆录的胡扯,就足够了,呵呵;P
====我们历来争论的帖子不少,是否需要我把这些帖子的连接找出来给大家看看,不难找的,呵呵
====欢迎您找几个什么我不能在开耧话题本身驳斥您的忽悠的帖子,等着看哦,哈哈;P
====关于当头一砖的问题,我再次告诉你,除非你拿到别人授权,否则别拿别人说话,自己出丑,何必还要拉上别人呢,呵呵;P
个人觉得,讨论问题就要像土鸡,认真,用论据说话。不管对错,他也认认真真的去思考了问题。相反看某些贵宾,觉得土鸡不对就认认真真的反驳就好了,或者你看不起土鸡,可以不用理他,何必进行人身攻击呢?
个人意思,请勿跨省。
hjjonnet 发表于 2010-4-28 00:07
你放心,我有空会专门写那个综显的问题,到时候,看看谁丢人,我才不怕被你们诋毁冤枉呢。你们越折腾越好,我越高兴,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当我文章写出来,丢出的细节知识观点把人看傻的时候。就不是我的悲剧,而是我对手的悲剧了。你明白吗?我现在巴不得骂我骂得越狠,旁观者看到最后。就会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懂技术搞技术的人,在CD上被攻击成这样。攻击他的人说过什么有价值的技术观点,就是丢丢图?扯两句概念,细节狗屁都没有。
哈哈,知道我土鸡之前说过的话的含义了吧:笑到最后,笑得最甜。所以我现在绝对欢迎你们继续捣乱,继续挖苦。我有没有料我心里最清楚,我也知道怎样能让我的对手一点点的彻底破产。
现在其他不说,先让离子鱼和黑豹,原本帖的谎。说说清楚,这个“有机翼、有尾翼、有前缘机动襟翼,但没半句话提到鸭翼的飞机”是啥飞机,是什么飞机的方案?你们总不会说,刘工年纪大了糊涂了,硬把鸭翼和尾翼弄混了吧。
还敢耀武扬威的把这当成j10的论据,说自己懂航空?飞机细节方案都没确定下来,就开始飞机细节局部结构设计?这样大的疏漏也还敢提,笑掉我土鸡的大牙了。
xiaopan226 发表于 2010-4-28 00:14
我帖的刘老的回忆录可是中文的哦,如果您看不懂呢,可以问下身边的朋友,如果您是看懂了,我觉得您还这么说是很滑稽的事情
如果您是看也没有看就这么说,我觉得很可悲
顺便说下,这个帖子第7楼,就是我上的论据!
中华土鸡 发表于 2010-4-28 00:08

哈哈,还在忽悠呀;P
很不幸的告诉您,超7项目80年代不属于611,而是132的,呵呵;P
屠老关于超7的文章早就出来了,自己不会找来好好看一下呀;P
十二 歼十飞机的预研和设计   我就纳闷了,到你这怎么又扯到佩刀和巴基斯坦了,莫非超大上的那么多中国人除了你,其他中国人就不知道中国人写的回忆录上的那个大标题和内容是什么意思?
围观某鸡。。。。。。。。。
而和格鲁曼的合作则是1987年才开始的,呵呵;P
hbao 发表于 2010-4-28 00:23


    要他继续打脸,我们围观
hbao 发表于 2010-4-28 00:09
呵呵。我说了,你把所有帖子都找出来,让大家看看,从几年前起,你们就是怎么歪楼的更好。至于当头一砖,呵呵当头一砖是回答我的话的时候提到的。我为啥不能提?
你们几个在军迷心中现在是什么形象自己清楚,我土鸡,本来就没名没分,我也没兴趣做老大。再怎么被人诋毁都没关系。我不急,我懂不懂技术,大家慢慢就会知道了。事实证明一切,我装不了的。

现在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本帖主要的议题是:我土鸡扬言废掉了你们提出的刘梧泉的回忆录里面的一段话,而这段话被你们作为j10是引入外来技术设计的一个官方人士证据的论点。我做到没有,你要觉得我没做到,很简单就请给出你们的论据与理由。
PS:本土鸡本来不喜欢用这一招对付人,因为土鸡的宗旨是科普技术知识,所以喜欢扯到哪里说哪里,但是某些人实在太喜欢把自己歪楼的成果作为自己的战利品,所以本土鸡只好没事提醒一下大家,核心论点是什么
放在十二、歼10飞机的预研和设计 里头的,前后前是J10研制相关内容的一段内容居然可以被先解释成为什么沈飞的各种飞机,后被解释成87年才开始合作的超7,实在是太奇妙了,哈哈;P
坐下来继续看土鸡和黑豹掐,这种帖子养分高.
土鸡的坑越来越多了哦、、、、、、、、、、、、、、、
biandianzhan 发表于 2010-4-28 00:25
原来你们只看标题,不看内文的。标题提到J10预研,所有提到的工作就是预研了吗?
得了J10的飞控软件的确是以色列的。
从1983年到1989年,巴基斯坦在“佩刀”2项目上总共花费和支出了6000多万美金,但却连一架样机、一部雷达或者发动机都没有得到,飞机甚至连设计都没有完成。这是对巴基斯坦国防部的一次重大打击。
87年是项目招标确定合作方和合作方的方案。之前的工作早就开始了。
文章你慢慢读吧。
中华土鸡 发表于 2010-4-28 00:08

哈哈,还在忽悠呀;P
超7项目87年开始和格鲁曼合作,机翼前缘是前缘缝翼,而把前缘缝翼改为前缘机动襟翼则是米高扬1992年底提出来的,呵呵;P
来,现在再给大家说说,“有前缘机动襟翼设计的是J10还是佩刀2/S7”吧;P
hbao 发表于 2010-4-28 00:22
你的论据就是人家的标题,不允许别人做铺垫和陈述。
稍微了解航空工业设计情况的就明白,当年84-86年,根本进入不到主翼的细节设计阶段。详细设计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大家自己想。而且之前说样机的文章当时已经说了。
中华土鸡 发表于 2010-4-28 00:29
你当然没有做到,我已经把很清楚的证据提供了,相信但凡看得懂中文的人全能看明白;P
您既然要求给些连接,呵呵,本菜就满足你一下吧;P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 ... p;extra=&page=2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 ... ghlight=&page=6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php?tid=700956&highlight=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 ... ghlight=&page=2
够不? 不够还有,多得是呢,哈哈;P
hbao 发表于 2010-4-28 00:31
哈哈。我之前提沈飞,是接续银灰的话,说要解释成J10的结构设计,也是可以的,常规布局的J10只能解释成沈飞仿F16的J10版本。顺下来我就说,从某种角度,解释为J8II/III(所谓三翼面以及有前缘机动襟翼)的合作。我说错了吗,解读错了吗?你黑豹再好好想想。
至于87年才开始和格鲁曼合作S7,呵呵,不好意思,我贴出来的资料(现代兵器),讲述了很多细节,呵呵,有人说打脸?关键问题是,我就是把脸贴在某人的掌心里,你真打得了吗?有本事打吗?
打没打脸,自己一派造势说是没用的。看看这个证据日后还有没有人敢提就明白了。
和某些人打仗,我辩论的核心议题,有几个被推翻的?有几个最后还有人能维护住的?最后对手推翻来推翻去,推翻的不过是枝末细节,只能提升到靠人格污蔑攻击取得精神胜利了。高,果然是高,果然是不败的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