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转了:中央暗收政府投资 民生投入侧重欠发达地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45:06
http://finance.sina.com.cn/g/20100419/08027776463.shtml

中央暗收政府投资 民生投入侧重欠发达地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9日 08:02  《新世纪》- 财新网

  政府投资缓行

  财政刺激力度趋弱,人们很可能在“不经意”间经历财政刺激政策退出的过程

  □ 本刊记者 霍侃 王长勇 | 文

  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得以巩固,给决策者提供了应对财政金融潜在风险的余地。

  事实上,以政府投资为主的财政刺激政策已显淡出之意。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节奏放慢,为中央投资提供配套的地方政府债券至今尚未开始发行,可视为财政政策扩张力度减弱的信号。

  “刺激差不多结束了。”一位外资银行驻中国的研究部主管向本刊记者表示,目前中国的财政政策边际刺激效果已很微弱。

  对于首季增长11.9%的中国经济,这可能不是坏消息。然而,危机期间,中国大规模政府投资主导的刺激政策,其直接后果是2009年大量投资项目在全国各地密集上马。这意味着刺激政策退出不可戛然而止,而应为本轮扩张平滑收尾做好铺垫。

  中央投资暗收

  “加强政府投资管理,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4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投资政策的态度,继续传递出政府投资逐步弱化的信号。

  这也在一季度的数据中得到体现。今年前三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中央投资增速回落尤其明显,一季度仅增长9.1%,远低于去年同期30.4 %的增速。

  新项目开工开始踩刹车。今年前三个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万亿元,同比增34.5%,与去年同期87.7%高增长下的“大干快上”景象迥异。

  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告诉本刊记者,“4万亿”刺激政策,财政政策起主导作用,货币政策为辅。减少或放缓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新开工项目,是未来刺激政策能否逐步退出、缓解过热风险的关键。

  从资金来源的细微变化,亦可看出中央投资暗收之意。一季度,4.81万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中,国家预算内资金1914亿元,同比增25.3%,占比3.98%。而去年同期,国家预算内投资同比增长104.70%,占比4.41%,所占比重为近年来最高。

  投资增长曲线高低起伏的背后,是国家发改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的节奏明显放缓,且结构发生明显调整。

  2010年是“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实施的第二年,两年共计1.18万亿元的新增中央投资中,今年需安排5722亿元。

  一季度中央投资的下达与危机期间有所不同,直至3月下旬才开始陆续下达地方。目前,国家发改委尚未公布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的总体情况,仅公布了下达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22.28亿元。

  本刊记者从多个地方发改委了解到,3月下旬开始,国家发改委陆续下达了廉租房、水利工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民生工程和公益性项目的投资。比如,甘肃省发改委投资处官员告诉本刊记者,甘肃已经争取到新建廉租房中央预算内投资13.36亿元,投资总量和项目建设规模均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除此之外“还没有其他领域的中央投资”。

  重庆、青海、河北也分别申请到新建廉租房中央预算内投资14.92亿元、12.88亿元和7.87亿元。

  天津市发改委投资处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廉租房建设投资中央“不给天津,东部地区都不给”,天津只有林业、安全饮水、卫生院、社区文化和农业等少量投资。

  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时指出,由于今年中央投资下拨节奏放慢,民生、科技等一些第三产业领域投资增速出现较大幅度放缓。今年前两个月,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9%,增幅同比回落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同比回落9.2个百分点。

  资金闸门收紧

  虽然项目新开工正在降温,但在2009年的项目上马高潮之后,今年政府投资事实上从“主动扩张”转向“被动续建”,后续资金需求依然不小。

  一季度,施工项目15.37万个,计划总投资27.96万亿元,同比增长30.4%,仍为近年同期高位。决策层也深知,一季度经济快速增长“较大程度上还是政策刺激的结果”。

  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司长徐林对本刊记者说,很多项目正在进行,配套压力还是很大。

  此外,中央主动调控的同时,地方投资冲动依然强劲。据本刊记者统计,21个将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在10%以上的省份,都列出了长长的投资计划和拟开工项目名单。

  各省公布的投资增长目标中,东北和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沿海,黑龙江省的投资增速目标最高,为35%,广西、吉林、陕西、甘肃四省区为30%,只有少数省份预期目标低于20%。

  3月下旬,湖北省发改委提出的12万亿元投资计划,令各方震惊。安信证券首席经学家高善文认为,尽管总量层面的投资恢复仍不明显,然而零碎的证据似乎暗示,部分地区的地方政府投资出现了较明显的加速。

  中央投资的项目续建和地方新增投资,对资金的胃口都不小。然而,今年多个资金源头的闸门都已收紧。2009年,银行信贷、地方政府债和城投债支撑了投资的空前高涨。目前,这三个管道都趋收紧。

  年初,国务院确定全年新增银行贷款7.5万亿元的目标。从一季度的信贷投放看,按月按季控制贷款规模基本得到严格执行。

  瑞士信贷中国研究主管陈昌华测算,今年7.5万亿元的信贷规模中,约有4万亿元至5万亿元需贷给已开工的续建项目,其他项目仅有2万多亿元,“银根非常紧张”。

  而且,2009年激增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今年成为严格控制的对象。一位地方银监局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银行已经限制了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额度,而且现在不能给总的授信额度,必须贷给具体的建设单位,“但符合贷款条件的建设单位不多。”

  地方政府需承担为中央投资配套资金的主角,但地方财政也捉襟见肘。河北省财政厅厅长齐守印此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2010年该省财政收支情况并不乐观,“矛盾将比2009年更尖锐。”

  简单几个数字可以说明问题。2010年河北省各部门申请由2010年一般预算安排的支出需求共计415.3亿元,是省级一般预算实际可调剂财力的1.7倍。其中,政策性增支134.8亿元,为新增可调剂财力的16倍。

  “哪里来钱呢?”齐守印认为,2010年中央投资项目的地方政府配套情况“也不会怎么改善”。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的地方财政收入依赖土地收入。2009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27万亿元,同比增长43.5%。2010年中央预算安排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1.37万亿元。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连续出台的收缩房贷等政策,将使这部分收入存有变数。

  财政部代理发行的地方债,其指定用途是提供配套资金。2010年,地方债的总规模仍为2000亿元,各省能分得几十亿元不等,这对于地方大量的配套资金缺口,无异于杯水车薪。

  至4月中旬,地方债发行仍未启动。4月9日,财政部组织承销团召开地方政府债券和国债发行工作会议。而去年3月27日,首期地方债已公开招标。

  财政部一位官员告诉本刊记者,今年2000亿元的地方债已经分配到各省,“但目前不能透露具体分配方案和数额。”

  本刊记者获悉,湖北省拟发行地方债86亿元,高于去年的81亿元;河北省拟发行69亿元,比去年多9亿元;财政部核定甘肃发行地方债55亿元,比去年少10亿元。

  海南今年拟发地方债也低于去年的29亿元,为25亿元。海南省财政厅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什么时候发还不清楚,还在走省人大的程序。”

  江苏省财政厅相关官员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数额是中央定的,还没到发行程序,还要走省人大审议预算调整的程序。”

  2010年地方债的使用范围和管理办法也面临调整。去年,财政部制定了《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预算管理办法》,规定地方债期限三年,使用范围主要是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涉及民生的项目建设与配套。

  上述财政部官员透露,今年的管理办法“有变化,还在完善之中”。

  本刊记者了解到,今年地方债将分为三年和五年两种期限,资金将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用于新上项目,且必须优先保障2010年及2009年后两批中央扩大内需项目地方配套,确保不留缺口。

  去年在刺激政策执行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城投债,今年发行前景尚不明朗。一位2009年负责城投债承销发行的券商人士告诉本刊记者,已经转向股票承销,因为今年城投债少了很多,主要是“发改委卡得更严,机构买的也谨慎了”,而且地方债存量较大。

  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司长徐林说,城投公司发债是合规性审查,不是总量控制的概念。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还要进一步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但由于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担忧,对投融资平台融资有一些新的考虑。“几种力量混杂在一起,不好说。”比较明确的一点是,“过去由政府信用支撑的债不能发了。”

  2009年,地方融资平台发行的城投债(包括企业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共计约1800亿元。

  城投公司融资的核心是依靠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向融资平台注入土地,城投公司再以土地使用权为抵押获得贷款、发行债券,且土地使用权的杠杆效应在抵押质押中多次放大。

  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仅全国84个重点城市抵押土地面积就净增5.1万公顷,抵押贷款净增774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5.5%和59.7%。

  2009年新增土地抵押贷款率为50%,风险尚在可控范围之内。但国土资源部调控和监测司司长刘随臣提醒,要警惕土地抵押贷款风险。目前,中央和地方已经意识到这点。4月13日,湖北银监局提出,禁止开发商用土地做抵押品获得贷款。如果其他省份也逐步禁止土地抵押贷款,将会对城投公司融资带来实质影响。

  平滑收尾求解

  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收紧信贷和严格把关城投债,无疑都是正确的。但另一层担忧是,这种环境下,是否会出现地方融资平台资金链断裂、在建项目难以为继的风险?宏观调控的最终目的,还是为此轮财政扩张政策尽早平滑收尾做好铺垫。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财政政策退出,很可能是与1998 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成功之后相仿的“淡出”方式,即低调处理,扩张力度渐降,使社会各方在“不经意”间经历政府政策“退出”的过程。

  具体而言,可以从国债结构和投资方向的调整开始。贾康建议,2010年可按实际需要适当减发长期建设国债,而流动性较强的中短期国债要重点发展,而且国债应首先支持已开工项目的续建,严格控制新项目建设。

  地方财政有限的资源分配也可以更加优化。“想办的事情太多,得按照轻重缓急、比较效益高低,对各种支出‘排队’,先保证重要的、紧急的、比较效益高的,其他的往后排。”齐守印说。

  2010年,河北省级支出预算安排,将摒弃原来侧重增量调整、存量基本不动的预算平衡办法,实行比较彻底的零基预算,即打破各类口各部门原有“基数”,严格遵循优先保工资、保社会保障、保基本运转、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的顺序。

  此外,地方政府举债也需要进一步梳理规范。目前,对地方政府融资有几种思路:财政部倾向于以省为单位发政府债券,控制地方投融资平台融资;央行认为,应该发规范的市政债;发改委则希望规范发展城投债。

  从2009年的情况看,如果完全用省级政府债券替代地方投融资平台,省级政府每年发行两三万亿元的债才够用,而且需要按各省的债务情况进行信用评级,作为债券定价依据。

  目前看来,省级政府尚不具备这样大规模发债的条件。2009年,地方政府债发行才迈出第一步,而且是以中央政府信用为基础,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并代理还本付息。

  根据4月9日公布的《财政部代理发行2010年地方政府债券招投标和考核规则的通知》,今年地方债发行中,地方信用差异进一步被“抹平”。去年,前九期地方债是各省单独发行,4月23日开始打包发行,但也会在招标之前公布“发债包”中各省债券的规模。

  根据2010年的新规则,如果多个省份地方债合并招标发行,招投标和债权托管选择结束后,财政部才会通知各中标承销团成员向各省份应缴发行款数额。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地方债发行的透明度打了折扣,且各省自身的债务信用差异基本由中央债信替代。

  徐林认为,由省政府发债、再往下分的方式,交易成本较高,由于很多项目是市县执行的,分配并非完全按照明确的量化标准,容易出现“拍脑袋”决策。

  “一刀切”地限制地方融资平台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贾康一直主张对地方融资机制进行正确引导。他建议,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中,可以探索通过使用国债资金注资入股地方性企业集团,形成或增加其资本金,进而吸引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融资,发挥财政政策应追求的“乘数效应”。

  徐林认为,要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发展,今年首先应该做的是,建立地方债务风险管理的系统,在摸清各省存量债务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债务风险率(地方政府累计债务除以地方政府综合财政收入),并建立“还旧借新”的机制,把债务余额控制在一定水平上。

  “对于中国,我觉得债务风险率定150%比较合适。”徐林说,这样,在建项目的资金就有了保障,债务风险也不会放大,它就能延续下去。

  此外,中央和地方投资项目也需要作出调整。陈昌华认为,今年全年贷款几乎难以控制在7.5万亿元,“每一年贷款都超过,今年为什么例外?”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停止上新项目,可能还要把老项目延期,如果做不到砍项目,起码做到拖项目。

  本刊记者冯哲对此文亦有贡献http://finance.sina.com.cn/g/20100419/08027776463.shtml

中央暗收政府投资 民生投入侧重欠发达地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9日 08:02  《新世纪》- 财新网

  政府投资缓行

  财政刺激力度趋弱,人们很可能在“不经意”间经历财政刺激政策退出的过程

  □ 本刊记者 霍侃 王长勇 | 文

  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得以巩固,给决策者提供了应对财政金融潜在风险的余地。

  事实上,以政府投资为主的财政刺激政策已显淡出之意。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节奏放慢,为中央投资提供配套的地方政府债券至今尚未开始发行,可视为财政政策扩张力度减弱的信号。

  “刺激差不多结束了。”一位外资银行驻中国的研究部主管向本刊记者表示,目前中国的财政政策边际刺激效果已很微弱。

  对于首季增长11.9%的中国经济,这可能不是坏消息。然而,危机期间,中国大规模政府投资主导的刺激政策,其直接后果是2009年大量投资项目在全国各地密集上马。这意味着刺激政策退出不可戛然而止,而应为本轮扩张平滑收尾做好铺垫。

  中央投资暗收

  “加强政府投资管理,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4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投资政策的态度,继续传递出政府投资逐步弱化的信号。

  这也在一季度的数据中得到体现。今年前三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中央投资增速回落尤其明显,一季度仅增长9.1%,远低于去年同期30.4 %的增速。

  新项目开工开始踩刹车。今年前三个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万亿元,同比增34.5%,与去年同期87.7%高增长下的“大干快上”景象迥异。

  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告诉本刊记者,“4万亿”刺激政策,财政政策起主导作用,货币政策为辅。减少或放缓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新开工项目,是未来刺激政策能否逐步退出、缓解过热风险的关键。

  从资金来源的细微变化,亦可看出中央投资暗收之意。一季度,4.81万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中,国家预算内资金1914亿元,同比增25.3%,占比3.98%。而去年同期,国家预算内投资同比增长104.70%,占比4.41%,所占比重为近年来最高。

  投资增长曲线高低起伏的背后,是国家发改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的节奏明显放缓,且结构发生明显调整。

  2010年是“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实施的第二年,两年共计1.18万亿元的新增中央投资中,今年需安排5722亿元。

  一季度中央投资的下达与危机期间有所不同,直至3月下旬才开始陆续下达地方。目前,国家发改委尚未公布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的总体情况,仅公布了下达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22.28亿元。

  本刊记者从多个地方发改委了解到,3月下旬开始,国家发改委陆续下达了廉租房、水利工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民生工程和公益性项目的投资。比如,甘肃省发改委投资处官员告诉本刊记者,甘肃已经争取到新建廉租房中央预算内投资13.36亿元,投资总量和项目建设规模均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除此之外“还没有其他领域的中央投资”。

  重庆、青海、河北也分别申请到新建廉租房中央预算内投资14.92亿元、12.88亿元和7.87亿元。

  天津市发改委投资处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廉租房建设投资中央“不给天津,东部地区都不给”,天津只有林业、安全饮水、卫生院、社区文化和农业等少量投资。

  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时指出,由于今年中央投资下拨节奏放慢,民生、科技等一些第三产业领域投资增速出现较大幅度放缓。今年前两个月,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9%,增幅同比回落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同比回落9.2个百分点。

  资金闸门收紧

  虽然项目新开工正在降温,但在2009年的项目上马高潮之后,今年政府投资事实上从“主动扩张”转向“被动续建”,后续资金需求依然不小。

  一季度,施工项目15.37万个,计划总投资27.96万亿元,同比增长30.4%,仍为近年同期高位。决策层也深知,一季度经济快速增长“较大程度上还是政策刺激的结果”。

  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司长徐林对本刊记者说,很多项目正在进行,配套压力还是很大。

  此外,中央主动调控的同时,地方投资冲动依然强劲。据本刊记者统计,21个将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在10%以上的省份,都列出了长长的投资计划和拟开工项目名单。

  各省公布的投资增长目标中,东北和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沿海,黑龙江省的投资增速目标最高,为35%,广西、吉林、陕西、甘肃四省区为30%,只有少数省份预期目标低于20%。

  3月下旬,湖北省发改委提出的12万亿元投资计划,令各方震惊。安信证券首席经学家高善文认为,尽管总量层面的投资恢复仍不明显,然而零碎的证据似乎暗示,部分地区的地方政府投资出现了较明显的加速。

  中央投资的项目续建和地方新增投资,对资金的胃口都不小。然而,今年多个资金源头的闸门都已收紧。2009年,银行信贷、地方政府债和城投债支撑了投资的空前高涨。目前,这三个管道都趋收紧。

  年初,国务院确定全年新增银行贷款7.5万亿元的目标。从一季度的信贷投放看,按月按季控制贷款规模基本得到严格执行。

  瑞士信贷中国研究主管陈昌华测算,今年7.5万亿元的信贷规模中,约有4万亿元至5万亿元需贷给已开工的续建项目,其他项目仅有2万多亿元,“银根非常紧张”。

  而且,2009年激增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今年成为严格控制的对象。一位地方银监局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银行已经限制了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额度,而且现在不能给总的授信额度,必须贷给具体的建设单位,“但符合贷款条件的建设单位不多。”

  地方政府需承担为中央投资配套资金的主角,但地方财政也捉襟见肘。河北省财政厅厅长齐守印此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2010年该省财政收支情况并不乐观,“矛盾将比2009年更尖锐。”

  简单几个数字可以说明问题。2010年河北省各部门申请由2010年一般预算安排的支出需求共计415.3亿元,是省级一般预算实际可调剂财力的1.7倍。其中,政策性增支134.8亿元,为新增可调剂财力的16倍。

  “哪里来钱呢?”齐守印认为,2010年中央投资项目的地方政府配套情况“也不会怎么改善”。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的地方财政收入依赖土地收入。2009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27万亿元,同比增长43.5%。2010年中央预算安排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1.37万亿元。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连续出台的收缩房贷等政策,将使这部分收入存有变数。

  财政部代理发行的地方债,其指定用途是提供配套资金。2010年,地方债的总规模仍为2000亿元,各省能分得几十亿元不等,这对于地方大量的配套资金缺口,无异于杯水车薪。

  至4月中旬,地方债发行仍未启动。4月9日,财政部组织承销团召开地方政府债券和国债发行工作会议。而去年3月27日,首期地方债已公开招标。

  财政部一位官员告诉本刊记者,今年2000亿元的地方债已经分配到各省,“但目前不能透露具体分配方案和数额。”

  本刊记者获悉,湖北省拟发行地方债86亿元,高于去年的81亿元;河北省拟发行69亿元,比去年多9亿元;财政部核定甘肃发行地方债55亿元,比去年少10亿元。

  海南今年拟发地方债也低于去年的29亿元,为25亿元。海南省财政厅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什么时候发还不清楚,还在走省人大的程序。”

  江苏省财政厅相关官员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数额是中央定的,还没到发行程序,还要走省人大审议预算调整的程序。”

  2010年地方债的使用范围和管理办法也面临调整。去年,财政部制定了《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预算管理办法》,规定地方债期限三年,使用范围主要是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涉及民生的项目建设与配套。

  上述财政部官员透露,今年的管理办法“有变化,还在完善之中”。

  本刊记者了解到,今年地方债将分为三年和五年两种期限,资金将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用于新上项目,且必须优先保障2010年及2009年后两批中央扩大内需项目地方配套,确保不留缺口。

  去年在刺激政策执行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城投债,今年发行前景尚不明朗。一位2009年负责城投债承销发行的券商人士告诉本刊记者,已经转向股票承销,因为今年城投债少了很多,主要是“发改委卡得更严,机构买的也谨慎了”,而且地方债存量较大。

  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司长徐林说,城投公司发债是合规性审查,不是总量控制的概念。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还要进一步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但由于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担忧,对投融资平台融资有一些新的考虑。“几种力量混杂在一起,不好说。”比较明确的一点是,“过去由政府信用支撑的债不能发了。”

  2009年,地方融资平台发行的城投债(包括企业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共计约1800亿元。

  城投公司融资的核心是依靠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向融资平台注入土地,城投公司再以土地使用权为抵押获得贷款、发行债券,且土地使用权的杠杆效应在抵押质押中多次放大。

  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仅全国84个重点城市抵押土地面积就净增5.1万公顷,抵押贷款净增774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5.5%和59.7%。

  2009年新增土地抵押贷款率为50%,风险尚在可控范围之内。但国土资源部调控和监测司司长刘随臣提醒,要警惕土地抵押贷款风险。目前,中央和地方已经意识到这点。4月13日,湖北银监局提出,禁止开发商用土地做抵押品获得贷款。如果其他省份也逐步禁止土地抵押贷款,将会对城投公司融资带来实质影响。

  平滑收尾求解

  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收紧信贷和严格把关城投债,无疑都是正确的。但另一层担忧是,这种环境下,是否会出现地方融资平台资金链断裂、在建项目难以为继的风险?宏观调控的最终目的,还是为此轮财政扩张政策尽早平滑收尾做好铺垫。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财政政策退出,很可能是与1998 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成功之后相仿的“淡出”方式,即低调处理,扩张力度渐降,使社会各方在“不经意”间经历政府政策“退出”的过程。

  具体而言,可以从国债结构和投资方向的调整开始。贾康建议,2010年可按实际需要适当减发长期建设国债,而流动性较强的中短期国债要重点发展,而且国债应首先支持已开工项目的续建,严格控制新项目建设。

  地方财政有限的资源分配也可以更加优化。“想办的事情太多,得按照轻重缓急、比较效益高低,对各种支出‘排队’,先保证重要的、紧急的、比较效益高的,其他的往后排。”齐守印说。

  2010年,河北省级支出预算安排,将摒弃原来侧重增量调整、存量基本不动的预算平衡办法,实行比较彻底的零基预算,即打破各类口各部门原有“基数”,严格遵循优先保工资、保社会保障、保基本运转、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的顺序。

  此外,地方政府举债也需要进一步梳理规范。目前,对地方政府融资有几种思路:财政部倾向于以省为单位发政府债券,控制地方投融资平台融资;央行认为,应该发规范的市政债;发改委则希望规范发展城投债。

  从2009年的情况看,如果完全用省级政府债券替代地方投融资平台,省级政府每年发行两三万亿元的债才够用,而且需要按各省的债务情况进行信用评级,作为债券定价依据。

  目前看来,省级政府尚不具备这样大规模发债的条件。2009年,地方政府债发行才迈出第一步,而且是以中央政府信用为基础,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并代理还本付息。

  根据4月9日公布的《财政部代理发行2010年地方政府债券招投标和考核规则的通知》,今年地方债发行中,地方信用差异进一步被“抹平”。去年,前九期地方债是各省单独发行,4月23日开始打包发行,但也会在招标之前公布“发债包”中各省债券的规模。

  根据2010年的新规则,如果多个省份地方债合并招标发行,招投标和债权托管选择结束后,财政部才会通知各中标承销团成员向各省份应缴发行款数额。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地方债发行的透明度打了折扣,且各省自身的债务信用差异基本由中央债信替代。

  徐林认为,由省政府发债、再往下分的方式,交易成本较高,由于很多项目是市县执行的,分配并非完全按照明确的量化标准,容易出现“拍脑袋”决策。

  “一刀切”地限制地方融资平台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贾康一直主张对地方融资机制进行正确引导。他建议,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中,可以探索通过使用国债资金注资入股地方性企业集团,形成或增加其资本金,进而吸引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融资,发挥财政政策应追求的“乘数效应”。

  徐林认为,要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发展,今年首先应该做的是,建立地方债务风险管理的系统,在摸清各省存量债务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债务风险率(地方政府累计债务除以地方政府综合财政收入),并建立“还旧借新”的机制,把债务余额控制在一定水平上。

  “对于中国,我觉得债务风险率定150%比较合适。”徐林说,这样,在建项目的资金就有了保障,债务风险也不会放大,它就能延续下去。

  此外,中央和地方投资项目也需要作出调整。陈昌华认为,今年全年贷款几乎难以控制在7.5万亿元,“每一年贷款都超过,今年为什么例外?”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停止上新项目,可能还要把老项目延期,如果做不到砍项目,起码做到拖项目。

  本刊记者冯哲对此文亦有贡献
湖北那个16万亿估计要杯具了……;P
湖北那个16万亿估计要杯具了……;P
晚了点吧
wxever 发表于 2010-4-19 11:26

国企都吃饱了去年

今年收手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