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套分布式GPU超级计算系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18:53:54
<br /><br />来自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4月24日电(记者吴晶晶)我国首套分布式GPU超级计算系统24日在中国科学院建成并正式启用,这标志着我国运用高性能计算解决实际科研与工程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软硬件协同和能效方面进入了国际领先行列。
  据介绍,当今世界高性能计算对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等的作用与日俱增。但在超级计算机的峰值突飞猛进的同时,其投资大、运行维护成本高、使用效率低等问题也日渐突出。中国科学院在财政部专项资金的支持下,成功建立了基于GPU的双精度峰值超过千万亿次、单精度峰值超过三千万亿次的高效能超级计算系统,并与联想和曙光两家公司合作在中科院内不同领域的研究所推广了十套百万亿次系统,从而构建了聚合计算能力近六千万亿次的分布式GPU超级计算系统。该系统满足了广大科技人员对超级计算的实际需求,以低廉的成本和现成的网络设施实现高效的超级计算,形成了一条应用导向、效率优先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超级计算模式。

  目前,中科院过程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天文台等十家用户单位已经利用相关系统开展了高能物理模拟与实验数据分析、天体物理与空间科学研究、石油物探数据分析与油藏开采过程模拟、工业和医学影像处理等方面的应用。该系统还正服务于国家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和多家大型企业。

  据了解,为了推动我国科研装备自主研制,财政部在“十一五”期间安排专项资金在中科院开展了“国家重大科研装备自主研制试点”工作。此套超级计算系统研制过程中,财政部和中科院一起进行了项目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在全国范围部署科研装备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sdw.cc">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hnw.cc">
<link href="http://sdw.cc/q.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hnw.cc/w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P>&nbsp;</P>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P>&nbsp;</P>
推荐→第一投注!!倍率高.!存取速度快.国内最好的投注平台<br /><br />来自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4月24日电(记者吴晶晶)我国首套分布式GPU超级计算系统24日在中国科学院建成并正式启用,这标志着我国运用高性能计算解决实际科研与工程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软硬件协同和能效方面进入了国际领先行列。
  据介绍,当今世界高性能计算对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等的作用与日俱增。但在超级计算机的峰值突飞猛进的同时,其投资大、运行维护成本高、使用效率低等问题也日渐突出。中国科学院在财政部专项资金的支持下,成功建立了基于GPU的双精度峰值超过千万亿次、单精度峰值超过三千万亿次的高效能超级计算系统,并与联想和曙光两家公司合作在中科院内不同领域的研究所推广了十套百万亿次系统,从而构建了聚合计算能力近六千万亿次的分布式GPU超级计算系统。该系统满足了广大科技人员对超级计算的实际需求,以低廉的成本和现成的网络设施实现高效的超级计算,形成了一条应用导向、效率优先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超级计算模式。

  目前,中科院过程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天文台等十家用户单位已经利用相关系统开展了高能物理模拟与实验数据分析、天体物理与空间科学研究、石油物探数据分析与油藏开采过程模拟、工业和医学影像处理等方面的应用。该系统还正服务于国家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和多家大型企业。

  据了解,为了推动我国科研装备自主研制,财政部在“十一五”期间安排专项资金在中科院开展了“国家重大科研装备自主研制试点”工作。此套超级计算系统研制过程中,财政部和中科院一起进行了项目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在全国范围部署科研装备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sdw.cc">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hnw.cc">
<link href="http://sdw.cc/q.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hnw.cc/w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P>&nbsp;</P>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P>&nbsp;</P>
推荐→第一投注!!倍率高.!存取速度快.国内最好的投注平台


在CCTV的《撼天记》第十二集《太空没有梦》已经公开了吧。
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其首飞便遭遇失败。火箭点火起飞后约两秒,火箭飞行姿态出现异常,火箭低头并偏离发射方向向右倾斜。飞行约22 秒,火箭头部坠地,撞到离发射架不到2公里的山坡上,随即发生剧烈爆炸,星箭全部损失,星体和箭体基本没有大的残骸。此次事故共死亡500余人,爆炸地点距发射架1200米,毁伤民房80余间。故障原因后查明为惯性基准大回路里的一个电子元件失效,造成惯性基准无输出。







在CCTV的《撼天记》第十二集《太空没有梦》已经公开了吧。
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其首飞便遭遇失败。火箭点火起飞后约两秒,火箭飞行姿态出现异常,火箭低头并偏离发射方向向右倾斜。飞行约22 秒,火箭头部坠地,撞到离发射架不到2公里的山坡上,随即发生剧烈爆炸,星箭全部损失,星体和箭体基本没有大的残骸。此次事故共死亡500余人,爆炸地点距发射架1200米,毁伤民房80余间。故障原因后查明为惯性基准大回路里的一个电子元件失效,造成惯性基准无输出。







应该没死那么多人。爆炸的位置在山坡上,而冲过了山顶才是居民密集区。

连火箭一级落点的补偿问题都能被JY们拿来说事,要那回真死500人还不直接反水哟。

应该没死那么多人。爆炸的位置在山坡上,而冲过了山顶才是居民密集区。

连火箭一级落点的补偿问题都能被JY们拿来说事,要那回真死500人还不直接反水哟。
那房子,随便找个地震后的录像就行了
另:96年还有戴解放帽的民兵吗?忒土点了。
好像是8死57伤吧,
只死了2个人吧,这两个人还是不守安全纪律,呆在旅馆……
我妻由乃 发表于 2010-4-14 15:36


    死了6个。
火箭落点在一间工程师宿舍楼附近,冲击波直接把一个高级工程师从窗口冲出去挂了。
还有山坡上看实况的老乡也挂了两个,山谷以外的居民区基本无损。
似乎是陀螺仪出问题了?
这个应该是到目前为止天朝失败得最难堪的一次发射了,我都记得隔天看新闻报道时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真是从来没见过水平掠地飞行的火箭。再加上95年爆炸的长二捆,这段时间真是中国航天的低谷啊{:chan:}


后面那一段好像有点假{:3_77:}

后面那一段好像有点假{:3_77:}
前面是真的,后面是假的。
《憾天记》里面有详细情况。
dodge 发表于 2010-4-14 17:07

现在不低谷?去年发射的卫星成功概率多少?
哪次死人不多
移花接木
shthug 发表于 2010-4-14 18:08


    你数一下你的手指头不就知道了
shthug 发表于 2010-4-14 18:08

单就发射来说,95年发射3次,失败1次(星箭俱毁),成功率67%;96年发射4次,失败2次(1次星箭俱毁,1次三级提前关机,卫星未进入预定轨道),成功率50%。这段时间称为低谷没有异议吧?

再看09年,发射6次,失败1次(三级推力不正常,卫星未进入预定轨道,后靠星上发动机变轨成功),成功率83%;10年目前为止发射1次,失败0次,成功率100%。09年虽然是长征系列火箭13年来首尝败绩,但并不能算是低谷吧?
2010年到目前为止两次了,北斗2一次,遥感9一次
这枚火箭装的是IntSat-708,这次失败,对中国拓展国际发射市场的努力构成重大打击。

这枚火箭装的是IntSat-708,这次失败,对中国拓展国际发射市场的努力构成重大打击。
oldboy 发表于 2010-4-14 21:15



    这次失败后面还有8月18日长征三号基本型的失败,算是把排到99年的一揽子合同全废掉了。

一个是推力最大的改型发射失败,一个是发射外星的主力火箭失败,足够打击所有持同步卫星待射的潜在客户。
看看吧,长征火箭的一多半失败都是发生在长三系列。如果按卫星种类分的话,那么除了74年的那次,其它所有的失败均发生在同步卫星发射任务中。

长征系列火箭中,长一全部成功
长二失败1次(1974,返回1)
长二丙全部成功外加一次星未返回(1993,返回15)
长二丁全部成功
长二捆失败2次(1992,澳赛特B2;1995,亚太二号)外加1次紧急关机(1992,澳赛特B1)、
长二F全部成功
长三失败2次(1984,东二01;1996,中星7号)外加1次星未定点(1991,东二甲04)
长三甲全部成功外加1次星未定点(1994,东三01)
长三乙失败2次(1996,国际708;2009,Palapa 1D)外加1次星未定点(2006,鑫诺二号)
长三丙全部成功
长四系列全部成功

被授予“金牌火箭”称号的有长二丙、长三甲和长四乙。
这枚火箭装的是IntSat-708,这次失败,对中国拓展国际发射市场的努力构成重大打击。
oldboy 发表于 2010-4-14 21:15



    这次失败后面还有8月18日长征三号基本型的失败,算是把排到99年的一揽子合同全废掉了。

一个是推力最大的改型发射失败,一个是发射外星的主力火箭失败,足够打击所有持同步卫星待射的潜在客户。
看看吧,长征火箭的一多半失败都是发生在长三系列。如果按卫星种类分的话,那么除了74年的那次,其它所有的失败均发生在同步卫星发射任务中。

长征系列火箭中,长一全部成功
长二失败1次(1974,返回1)
长二丙全部成功外加一次星未返回(1993,返回15)
长二丁全部成功
长二捆失败2次(1992,澳赛特B2;1995,亚太二号)外加1次紧急关机(1992,澳赛特B1)、
长二F全部成功
长三失败2次(1984,东二01;1996,中星7号)外加1次星未定点(1991,东二甲04)
长三甲全部成功外加1次星未定点(1994,东三01)
长三乙失败2次(1996,国际708;2009,Palapa 1D)外加1次星未定点(2006,鑫诺二号)
长三丙全部成功
长四系列全部成功

被授予“金牌火箭”称号的有长二丙、长三甲和长四乙。
就是说,全部失败在西昌。

也许是那里的维护问题?
据说是平衡控制系统的两个线接反了,发射的时候火箭稍微向一次倾斜,本来输出控制要纠正,结果越纠正越偏,就整个横了起来

我觉得有一些道理
miliamlau 发表于 2010-4-14 21:17
尽管失败的次数很多,但是媒体很成功的使民众觉得中国的火箭是世界上最可靠的,确实强大
<憾天记>里有,败的有点震撼
《憾天记》里面有详细情况。


编辑掉

编辑掉
绿林好汉 发表于 2010-4-14 22:09

返回式卫星是在酒泉(1974),如果算上风暴系列和开拓者系列,则所有的发射场都有过发射失败纪录,所以也不能说一定是那里的维护问题。

不过西昌的气象条件确实不怎么样,处于雷暴区,高空大气环境复杂,雨季潮湿多降雨,对于发射火箭来说确实不是理想的场所,当初选在那种山沟里更多的是出于保密的考虑吧,随着文昌的建设,西昌最终是要退居二线的。

尽管失败的次数很多,但是媒体很成功的使民众觉得中国的火箭是世界上最可靠的,确实强大
隔夜茶 发表于 2010-4-14 22:29



    嘿嘿,那时候又没有网络,哪像现在这样一有突发事件就报道了?
主要还是消息渠道少,加上那时候关心航天的人还不算多。有时候是报道了但没注意。

对我而言,除了74年和84年那两次实在没赶上,92年的关机,92年的卫星爆炸(当时没解密,只是坊间传言火箭上没有卫星),93年返回式卫星没返回(带了N多老毛100周年纪念品),95年火箭爆炸。有的我看了直播,其他我也都是很快知道的。96年爆炸的直播在半夜,我没看到。倒是97年512成功,媒体大书特书了一番。再后来出现什么情况就都公开了。

另:当时中国人民对航天的自信主要来自于以下几方面
长一、非捆绑型长二和长四的高成功率
亚洲一号成功发射
长二捆变态的性能
媒体的宣传

96年是真的没怎么报道。话说发射失败这东西,按惯例肯定要向航天联合会通报,对外没什么好隐瞒的。主要是对内不想引起猜疑和恐慌,毕竟是和两弹齐名的民族精神象征啊。
还有,就是那时候航天除了提升民族自信心外,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实在太少。我真正对航天感兴趣,要等到97年东方红三号发射成功,全国普及有线电视以后了。
尽管失败的次数很多,但是媒体很成功的使民众觉得中国的火箭是世界上最可靠的,确实强大
隔夜茶 发表于 2010-4-14 22:29



    嘿嘿,那时候又没有网络,哪像现在这样一有突发事件就报道了?
主要还是消息渠道少,加上那时候关心航天的人还不算多。有时候是报道了但没注意。

对我而言,除了74年和84年那两次实在没赶上,92年的关机,92年的卫星爆炸(当时没解密,只是坊间传言火箭上没有卫星),93年返回式卫星没返回(带了N多老毛100周年纪念品),95年火箭爆炸。有的我看了直播,其他我也都是很快知道的。96年爆炸的直播在半夜,我没看到。倒是97年512成功,媒体大书特书了一番。再后来出现什么情况就都公开了。

另:当时中国人民对航天的自信主要来自于以下几方面
长一、非捆绑型长二和长四的高成功率
亚洲一号成功发射
长二捆变态的性能
媒体的宣传

96年是真的没怎么报道。话说发射失败这东西,按惯例肯定要向航天联合会通报,对外没什么好隐瞒的。主要是对内不想引起猜疑和恐慌,毕竟是和两弹齐名的民族精神象征啊。
还有,就是那时候航天除了提升民族自信心外,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实在太少。我真正对航天感兴趣,要等到97年东方红三号发射成功,全国普及有线电视以后了。
lvshoutao 发表于 2010-4-14 19:51

我光记着白云一朵朵,把北斗给忘了,回去面壁思过{:wugu:}

据说是平衡控制系统的两个线接反了,发射的时候火箭稍微向一次倾斜,本来输出控制要纠正,结果越纠正越偏, ...
prcak47 发表于 2010-4-14 22:14


不太像这个原因吧

长三乙更换了新的惯性平台,这个惯性平台在发射前与火箭一直磨合得不太好。好不容易检测没问题了,结果发射时平台的陀螺出了故障“倒台”了。火箭的设计理念中就认为陀螺是不会倒的。结果破天荒地,平台的陀螺倒了,指挥错了,火箭也就跟着倒了。

这个是根据当时记录的惯性平台基准信号反推出来的,《撼天记》有讲。

你说的接错线倒像是神六那次,差点把俯仰和偏航的传感器接反,这个故障在上天前是无法靠电气检测发现的。得益于近乎变态的装配规章,这个问题被当班的工作人员在复查中发现,事后查明是厂家将插头的指示印错,该工作人员记一等功。
据说是平衡控制系统的两个线接反了,发射的时候火箭稍微向一次倾斜,本来输出控制要纠正,结果越纠正越偏, ...
prcak47 发表于 2010-4-14 22:14


不太像这个原因吧

长三乙更换了新的惯性平台,这个惯性平台在发射前与火箭一直磨合得不太好。好不容易检测没问题了,结果发射时平台的陀螺出了故障“倒台”了。火箭的设计理念中就认为陀螺是不会倒的。结果破天荒地,平台的陀螺倒了,指挥错了,火箭也就跟着倒了。

这个是根据当时记录的惯性平台基准信号反推出来的,《撼天记》有讲。

你说的接错线倒像是神六那次,差点把俯仰和偏航的传感器接反,这个故障在上天前是无法靠电气检测发现的。得益于近乎变态的装配规章,这个问题被当班的工作人员在复查中发现,事后查明是厂家将插头的指示印错,该工作人员记一等功。

不是很对

长三乙更换了新的惯性平台,这个惯性平台在发射前与火箭一直磨合得不太好。好不容易检测没 ...
miliamlau 发表于 2010-4-15 00:14


该陀螺的倒台是通俗讲法,意思就是左右输出信号给反了,不代表里面那个陀螺体给翻掉了。当然也不是接线错。
不是很对

长三乙更换了新的惯性平台,这个惯性平台在发射前与火箭一直磨合得不太好。好不容易检测没 ...
miliamlau 发表于 2010-4-15 00:14


该陀螺的倒台是通俗讲法,意思就是左右输出信号给反了,不代表里面那个陀螺体给翻掉了。当然也不是接线错。

该陀螺的倒台,就是左右输出信号给反了
cruelworm 发表于 2010-4-15 00:20

真的是陀螺体翻了。不是你说的左右接反或是2L说的(其实是国外传言)没信号。

“这次故障发生后,中国国际商业发射的主承包商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于1996年2月18日对外公布了由中国航天专家组成的故障分析小组、故障调查委员会和故障审查委员会主要成员名单,并随后公布了调查步骤和进展情况。2月底,中方将故障定位于平台;3月底确定为4种可能的故障模式,即内环力矩马达断线、平台内框卡死、随动环电路故障和环境应力故障模式。此后,中方通过对这四种可能的故障模式进行逐一、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和试验验证,陆续排除了其中三种故障模式的怀疑,5月中旬通过闭合回路半实物仿真实验得出随动环电路故障为最大可能的故障模式的结论。6月17日至7月6日,经延伸分析、试验和元器件解剖检查,最终将故障点定位到元器件上,即随动环伺服回路功率输出模块中的金铝键合点焊接质量退化失效,造成随动环伺服回路没有电流输出,从而导致随动环故障,致使惯性平台倾倒,引起发射失败。”

来源:《事实胜于雄辩,谎言不攻自破》——再驳《考克斯报告》
这个是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算官方文本。
http://www.gmw.cn/01gmrb/1999-07/16/GB/18119%5EGM3-1603.htm

考克斯报告虽然很恶心,但也说是随动环的问题,只不过坚持认为中方是在独立调查委员会干预下,才放弃了原来对内环的怀疑,把焦点集中到随动环。


还有《中国航天》2007年11期《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研制回顾》
“火箭起飞2秒后惯性基准发生变化,22秒后撞在附近的山头上,星箭俱毁,惨遭失败。”
如果接反的话应该一开始信号就是错的。

“1996年2月18日,长三乙火箭首发飞行故障分析委员会、调查委员会、审查委员会开始工作,其中分析委员会由长三乙火箭的设计师系统组成。经过3个月挑灯夜战,他们提出了四种可能的故障模式,完成了12大类共125项(次)地面试验及大量的理论分析,终于在5月18日百分之百地复现了故障现象。理论分析与地面仿真试验证明,故障原因是由一只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工艺缺陷,使其功能突然失效,造成平台随动环稳定回路28V供电电路开路,致使惯性基准倾倒,火箭飞行失败。这一结论通过了调查委员会与审查委员会审查认定。在此基础上,又经过3个月的紧张工作,设计师系统提出并且完成了44项256条改进措施,实施前均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按照国际商业发射惯例。研制队伍还向世界上的主要卫星经营保险商进行了故障调查报告宣讲,并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该陀螺的倒台,就是左右输出信号给反了
cruelworm 发表于 2010-4-15 00:20

真的是陀螺体翻了。不是你说的左右接反或是2L说的(其实是国外传言)没信号。

“这次故障发生后,中国国际商业发射的主承包商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于1996年2月18日对外公布了由中国航天专家组成的故障分析小组、故障调查委员会和故障审查委员会主要成员名单,并随后公布了调查步骤和进展情况。2月底,中方将故障定位于平台;3月底确定为4种可能的故障模式,即内环力矩马达断线、平台内框卡死、随动环电路故障和环境应力故障模式。此后,中方通过对这四种可能的故障模式进行逐一、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和试验验证,陆续排除了其中三种故障模式的怀疑,5月中旬通过闭合回路半实物仿真实验得出随动环电路故障为最大可能的故障模式的结论。6月17日至7月6日,经延伸分析、试验和元器件解剖检查,最终将故障点定位到元器件上,即随动环伺服回路功率输出模块中的金铝键合点焊接质量退化失效,造成随动环伺服回路没有电流输出,从而导致随动环故障,致使惯性平台倾倒,引起发射失败。”

来源:《事实胜于雄辩,谎言不攻自破》——再驳《考克斯报告》
这个是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算官方文本。
http://www.gmw.cn/01gmrb/1999-07/16/GB/18119%5EGM3-1603.htm

考克斯报告虽然很恶心,但也说是随动环的问题,只不过坚持认为中方是在独立调查委员会干预下,才放弃了原来对内环的怀疑,把焦点集中到随动环。


还有《中国航天》2007年11期《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研制回顾》
“火箭起飞2秒后惯性基准发生变化,22秒后撞在附近的山头上,星箭俱毁,惨遭失败。”
如果接反的话应该一开始信号就是错的。

“1996年2月18日,长三乙火箭首发飞行故障分析委员会、调查委员会、审查委员会开始工作,其中分析委员会由长三乙火箭的设计师系统组成。经过3个月挑灯夜战,他们提出了四种可能的故障模式,完成了12大类共125项(次)地面试验及大量的理论分析,终于在5月18日百分之百地复现了故障现象。理论分析与地面仿真试验证明,故障原因是由一只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工艺缺陷,使其功能突然失效,造成平台随动环稳定回路28V供电电路开路,致使惯性基准倾倒,火箭飞行失败。这一结论通过了调查委员会与审查委员会审查认定。在此基础上,又经过3个月的紧张工作,设计师系统提出并且完成了44项256条改进措施,实施前均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按照国际商业发射惯例。研制队伍还向世界上的主要卫星经营保险商进行了故障调查报告宣讲,并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miliamlau 发表于 2010-4-14 15:44


    就是两个,一个工人一个设计师
dodge 发表于 2010-4-14 17:07


    新闻居然报了…长二捆纯属星箭共振{:jian:}涉外发射互相藏着掖着…
dodge 发表于 2010-4-14 19:30


    其实可以算部分成功的
miliamlau 发表于 2010-4-14 21:17


    长三甲的卫星未定点和火箭没有半毛钱关系,二饼的也是
哪位科普一下返回15的故事{:jian:}
隔夜茶 发表于 2010-4-14 22:29


    麻烦您,自己拿计算器按一下,看看长征的成功率多少{:jian:}


回复 35# 10号战机


    嘿嘿,原来真打算写1次失败外加1次卫星爆炸来着。不过责任追究下来,需要给火箭和卫星各打五十大板;并且卫星爆炸掀掉了整流罩,火箭在工作时并不是完好的。所以对火箭而言算不得成功。


http://bbs.tiexue.net/post_3060370_1.html
这是我当年在TX的时候贴的截至神七时长征火箭发射记录,那里面火箭没出问题而卫星出问题的才算作部分成功。

回复 35# 10号战机


    嘿嘿,原来真打算写1次失败外加1次卫星爆炸来着。不过责任追究下来,需要给火箭和卫星各打五十大板;并且卫星爆炸掀掉了整流罩,火箭在工作时并不是完好的。所以对火箭而言算不得成功。


http://bbs.tiexue.net/post_3060370_1.html
这是我当年在TX的时候贴的截至神七时长征火箭发射记录,那里面火箭没出问题而卫星出问题的才算作部分成功。
我国10月8日发射的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在太空预定轨道运行8天后,由于卫星故障,未能按计划返回地面。
此次搭载活动是一次纯粹的经济和文化行为。据悉,卫星上搭载了文化用品等17种,共3000多件。计有毛泽东金质像章一枚、纯金铸小佛像两尊、首日封3000枚,另有金戒指、传呼机、激光磁盘、名片等,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

  毛泽东纪念章为纯金制,圆形,直径10公分左右,周边镶嵌着数颗豆粒大的钻石。纪念章是由中国房地产公司委托搭载的,这家公司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特制此种像章20000枚,并逐一编号。搭载上天的这枚标号为“8341”,据讲选取这个标号是缘于人们对这个神秘数字的种种传说引起的格外关注。上天之前,该纪念章已在市场露面,当时标价为53000元人民币。中国房地产公司原定在卫星回收后于10月26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拟请世界各大新闻社记者参加。之后拍卖这枚具有不寻常意义的像章,同时进行系列宣传活动。

  3000枚纪念封由中国邮票总公司提供。这枚纪念封为本次发射而设计,内容反映此次返回式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情况。封上连有一张注明“搭乘我国第15颗返回式卫星在太空运行8天”字样的搭载证书,同时封上加盖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邮局发射当日邮截。为防伪起见,中国卫星发射代理有限公司还在英国订做了一种四层成像的激光全息防伪标志,图案内容为“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及返回式卫星等,寓意“中国航天”。搭载证书、邮戳与防伪标志“三保险”,以证明此枚纪念封不寻常的经历和价值。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星上搭载的两尊小金佛。这两尊小金各重四两半左右,由中国卫星发射代理有限公司自家提供。据该公司发射总经理高栓先生透露,搭载之初并无特别含义,因此物为佛像,公司就此征询了佛教界。中国佛教协会提供信息,如佛像不进行开光典礼,只是一件普通工艺品。开光后便有灵性,若进入太空,则可采集宇宙灵气,就具有非同一般的法力。返回后寺院可请去供奉,佛徒顶礼膜拜,香火一定大盛。为此,公司特与中国佛教协会联系,在北京广济寺做法事三天,对两尊金佛举行了开光仪式。若此举成功,将大大弘扬佛法。

  除上述物品外,另有一帧录有电视片《中国体育之歌》的激光磁盘,中国卫星发射代理有限公司部分成员及友人名片,及金表、金戒指、BP机等具有较高价值的礼品,均由该公司提供。

  16日笔者在成都卫星回收指挥部耳闻目睹了整个回收过程。15时20分,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消息,因卫星姿态失控,卫星再入点火后未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被制动火箭反推至更高的轨道之中。

    算经济账算大发了……卫星给算丢了。
有人就说是太祖不愿意卫星落在走资派手里。
后来那卫星掉到了靠澳大利亚的太平洋海域,有人说象征着太祖能上九天揽月,能下五洋捉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