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第一次日元升值和日本高速增长时代的结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58:37
随便写点历史回顾,也有自己的一点看法。

1971年的日元升值(对美元升值17%),并不是孤立的美日两国之间的汇率调整,而是整个西方货币系统的大调整的一部分。不到两年之后的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系统的最后崩溃,以及石油危机导致的战后最大经济危机的到来,实际上结束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高速增长经济“黄金时代”。

二战之后,以美国为核心确立了西方各国国际货币的布雷顿森林系统。其总体结构是以美元盯住黄金(每盎司35美元的固定金价维持了30多年),各国货币则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比如360日元兑1美元的汇率维持了20多年)。基础在于美国经济的绝对优势,从生产力和黄金储备上都是如此。也正是如此,美元才有了“美金”的代称。
布雷顿体系维持的时期,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的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是日本创造了持续20年的高速发展,经济的年实际增长率平均达到10%。但是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又加上石油危机的冲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普遍陷入低潮,直到“新经济”时期。但是,即使是前些年“新经济”的最高潮,也很难和“黄金时代”相比。

1971年的“尼克松冲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因为美国国际收支的赤字问题,美国宣布了若干紧急措施,比如冻结物价,削减援助等,其中对他国冲击最大的是打破了二战后自由贸易的规则,加征10%的普遍临时进口关税。美国的实际意图是以临时关税为筹码,逼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以此来解决美国的贸易赤字问题。
美国被逼到走这一步,是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美国的绝对经济优势已经不再稳固。从长期历史观点看,美国的绝对优势不仅是因为自身的强大,也是因为二战把其他国家的经济打垮了。而随着20年的高速发展,美国的优势相对削弱了。从当时看,美国陷入了越南战争,大量的美元在丛林中付诸流水,从而导致美国的经济竞争力下降。由此,美元的地位开始动摇,贸易赤字只是表现之一。
美国贸易赤字从60年代后期起持续扩大,对应的就是日本和德国的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因此日元和马克的汇率成了重要问题。在1971年前,几任总统都有过“保卫美元”的临时措施。
美国的这种单边行动,理所当然遭到其他国家抗议。在主要国家财长会议上,大家一起围攻美国,说美国的贸易赤字要从自身找原因,最直接方法就是实施紧缩财政。但是这对尼克松政府来说,显然要付出国内的政治代价。所以美国坚决不干。
最后的妥协结果就是1971年底的史密森氏学会协议,美元对黄金贬值(每盎司从35美元到38美元),各主要货币分别对黄金调整,基本上都对美元升值,其中日元升值幅度最大,从1:360变成了1:308。应该说这个调整还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下的。

日本内部在贸易黑字失控后,其实也考虑过主动的日元升值,但是在日元1:360从战后就没变过,大家都是能拖就拖的态度。结果就一直拖到了1971年美国走投无路之下,祭出“尼克松冲击”的大杀器。
在日元升值之后,日本的本能反应就是出口会遭到重大打击,为了避免经济冲击,因而采取了大规模的积极财政政策,减税和增加投资一起用上。后来田中角荣的“日本列岛改造论”更是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结果反而是导致了投机过热,特别是地价飞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加剧。本来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利息紧缩金融是常用对策,但是一是担心导致日元再次升值,二来担心在冲击之后会导致衰退,结果这些措施都没有力度。这样一来,通货膨胀就始终没有遏制住。
同时期,美国的经济政策也是这种扩张性的。没有谁愿意实施紧缩,付出政治代价。另外,美国继续在越南的泥潭里面慢慢往外拔。这样一来,美国的通货膨胀也在继续(等于美元继续贬值),经济竞争力也仍旧低迷,结果就是缓解了的美国贸易赤字再次出现并扩大。而且各国都陷入通货膨胀中,调整余地都很小。
这些因素交织起来,最终导致了仅仅持续1年多一点的史密森氏学会协议在1973年无法维持,各国放开了汇率,固定汇率制垮台,西方各主要经济大国进入了持续至今的浮动汇率制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货币体系从此完全崩溃,其实美元从此也不应该再称为“美金”了。

在这种动荡情况下,日本制定了5年平均实际增长率9.3%的计划来刺激经济,以图在动荡中维持已经习惯了的高速增长。由此带来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被认为是可以承受和控制的。其实这也是当时其他主要西方经济国家的共同选择,因此全球的通货膨胀都比较严重。
然后,最后致命一击来到了。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祭出了石油武器,石油价格迅速翻番。这一击把通货膨胀立刻推向失控,同时又带来了经济危机,生产下降。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一起到来,形成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20多年中第一次出现了年度负增长。
当年的人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高速增长就此一去不复返了。此后,温和增长和“滞胀”的交替成了70~8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主题。但是,东亚各出口导向国家在80年代却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期”,发展的不平衡以另外一种形式继续表现。随便写点历史回顾,也有自己的一点看法。

1971年的日元升值(对美元升值17%),并不是孤立的美日两国之间的汇率调整,而是整个西方货币系统的大调整的一部分。不到两年之后的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系统的最后崩溃,以及石油危机导致的战后最大经济危机的到来,实际上结束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高速增长经济“黄金时代”。

二战之后,以美国为核心确立了西方各国国际货币的布雷顿森林系统。其总体结构是以美元盯住黄金(每盎司35美元的固定金价维持了30多年),各国货币则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比如360日元兑1美元的汇率维持了20多年)。基础在于美国经济的绝对优势,从生产力和黄金储备上都是如此。也正是如此,美元才有了“美金”的代称。
布雷顿体系维持的时期,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的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是日本创造了持续20年的高速发展,经济的年实际增长率平均达到10%。但是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又加上石油危机的冲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普遍陷入低潮,直到“新经济”时期。但是,即使是前些年“新经济”的最高潮,也很难和“黄金时代”相比。

1971年的“尼克松冲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因为美国国际收支的赤字问题,美国宣布了若干紧急措施,比如冻结物价,削减援助等,其中对他国冲击最大的是打破了二战后自由贸易的规则,加征10%的普遍临时进口关税。美国的实际意图是以临时关税为筹码,逼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以此来解决美国的贸易赤字问题。
美国被逼到走这一步,是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美国的绝对经济优势已经不再稳固。从长期历史观点看,美国的绝对优势不仅是因为自身的强大,也是因为二战把其他国家的经济打垮了。而随着20年的高速发展,美国的优势相对削弱了。从当时看,美国陷入了越南战争,大量的美元在丛林中付诸流水,从而导致美国的经济竞争力下降。由此,美元的地位开始动摇,贸易赤字只是表现之一。
美国贸易赤字从60年代后期起持续扩大,对应的就是日本和德国的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因此日元和马克的汇率成了重要问题。在1971年前,几任总统都有过“保卫美元”的临时措施。
美国的这种单边行动,理所当然遭到其他国家抗议。在主要国家财长会议上,大家一起围攻美国,说美国的贸易赤字要从自身找原因,最直接方法就是实施紧缩财政。但是这对尼克松政府来说,显然要付出国内的政治代价。所以美国坚决不干。
最后的妥协结果就是1971年底的史密森氏学会协议,美元对黄金贬值(每盎司从35美元到38美元),各主要货币分别对黄金调整,基本上都对美元升值,其中日元升值幅度最大,从1:360变成了1:308。应该说这个调整还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下的。

日本内部在贸易黑字失控后,其实也考虑过主动的日元升值,但是在日元1:360从战后就没变过,大家都是能拖就拖的态度。结果就一直拖到了1971年美国走投无路之下,祭出“尼克松冲击”的大杀器。
在日元升值之后,日本的本能反应就是出口会遭到重大打击,为了避免经济冲击,因而采取了大规模的积极财政政策,减税和增加投资一起用上。后来田中角荣的“日本列岛改造论”更是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结果反而是导致了投机过热,特别是地价飞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加剧。本来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利息紧缩金融是常用对策,但是一是担心导致日元再次升值,二来担心在冲击之后会导致衰退,结果这些措施都没有力度。这样一来,通货膨胀就始终没有遏制住。
同时期,美国的经济政策也是这种扩张性的。没有谁愿意实施紧缩,付出政治代价。另外,美国继续在越南的泥潭里面慢慢往外拔。这样一来,美国的通货膨胀也在继续(等于美元继续贬值),经济竞争力也仍旧低迷,结果就是缓解了的美国贸易赤字再次出现并扩大。而且各国都陷入通货膨胀中,调整余地都很小。
这些因素交织起来,最终导致了仅仅持续1年多一点的史密森氏学会协议在1973年无法维持,各国放开了汇率,固定汇率制垮台,西方各主要经济大国进入了持续至今的浮动汇率制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货币体系从此完全崩溃,其实美元从此也不应该再称为“美金”了。

在这种动荡情况下,日本制定了5年平均实际增长率9.3%的计划来刺激经济,以图在动荡中维持已经习惯了的高速增长。由此带来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被认为是可以承受和控制的。其实这也是当时其他主要西方经济国家的共同选择,因此全球的通货膨胀都比较严重。
然后,最后致命一击来到了。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祭出了石油武器,石油价格迅速翻番。这一击把通货膨胀立刻推向失控,同时又带来了经济危机,生产下降。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一起到来,形成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20多年中第一次出现了年度负增长。
当年的人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高速增长就此一去不复返了。此后,温和增长和“滞胀”的交替成了70~8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主题。但是,东亚各出口导向国家在80年代却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期”,发展的不平衡以另外一种形式继续表现。
中国现在和当时日本的区别:
1。日本到1971年已经是发达国家了,中国现在还是个欠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不到50%。
2。日本汇率20多年不动,而中国汇率变动多次,处于浮动状态,而且前几年才上涨了10%以上。
3。中国对美的依附程度比日本对美要低。

当然,现在的形势和1971-1973年类似的地方也不少。
好文章要顶 {:hao:}

历史总是在相似中轮回的,但是目前的形势和71年相比最大区别在于,中国有挑战美国霸权的整体能力、而日本没有,因为日本无论从战略纵深、人口、资源等各方面都不具备成为世界霸权的条件。
从地缘上看,身处中俄夹缝的日本连地区霸权的资格都不具备。所以日美关系的变化,从本质上看属于资本集团的内部矛盾,通俗来说就是团伙内讧的性质。因此美国可以容忍日本一定程度的叛逆或者挑战,但是不会对它赶尽杀绝,甚至某种程度上还会对其纵容和扶持。二战后~70年代日本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日本“技术立国”的国策,同时美国的市场和技术转移也起了巨大的作用,使得日本迅速完成了工业的再累积(明智维新到二战的物质累积已经在战争中消耗的差不多了,仅剩的最珍贵的财富就是人,因为人是观念、技术和经验的载体,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这种再累积的表面现象就是经济高速增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框架为这种增长提供了一个较为平稳的外部环境。
但是中国不同,因为中国具有挑战美国世界霸权的条件。美国的国家利益是寄托在其世界霸权的基础上的,面对可能挑战其根本利益的对手——中国,美国要么遏制要么让位。遏制中国的发展、并通过各种手段将中国的发展潜力摧毁、最终沦为美国的附庸,完成新古典所谓的“世界分工”是美国的最优选择。因此美国的对华政策也是基于这一最优选择制定的,这一点上与美国的对日政策有着本质的不同。

日本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只不过借鉴的时候要结合国情深入细致的研究一下问题的实质。日美关系可以是依附、但是中美关系绝对不能是依附,除非我们愿意接受美国制定的“世界分工”、沦为别人棋盘上的棋子。
各国政府基于短期的政治考虑而采取的政策,往往会导致经济上更大的灾难。
这次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国家的赤字财政就是个问题,把通货膨胀积压下了。相比之下,中国仗着以前欠债少,尚可撑一下子。但是这种典当后代的毒瘾,实在是不宜长久。
rottenweed 发表于 2010-4-1 10:30


很多人,包括专家都说今天的中国和当时的日本不同,主要表现在中国城市化率不到50%,从而得到经济危机中的中国与经济危机中的日本结局不同的结论。但从没人解释过,为什么在大部分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这个不同点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难道只是为了信心?或者说经济危机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破不了防?
城市化率低,工业化尚未完成,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差得远。。。看看灵魂的超级机器和超级工程贴,中国的真正爆发大约是从本世纪初开始,到现在还不到十年,我们起码要到20年代初才能达到相当于日本70初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