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主义思潮与俄罗斯十年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28:22
激进主义思潮与俄罗斯十年改革


张树华


很高兴到北大与在座的各位就俄罗斯问题进行交流。我也是从校园里走出来的,一到校园非常激动。尤其到了北大,著名的学府,心情更兴奋。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激进主义思潮与俄罗斯十年改革》。


在座的各位可能知道,2001年是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十周年。最近中国学术界召开了很多研讨会,研究苏联解体的原因和苏共垮台的教训。十年过去了,还非常关注。在俄罗斯,去年有一系列值得纪念的日子。为此俄罗斯的各政党和政治力量领导人纷纷撰写文章,发表评论,反思俄罗斯刚刚走过的十年。


俄罗斯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舆论调查中心,叫“全俄社会舆论调查中心”,我手头上有这个调查中心的一份调查结果。这个调查结果显示了俄罗斯老百姓如何评价十年前发生的事件。对于十年前发生的8.19事件,俄罗斯只有10%的人认为十年前的事变是“民主革命的胜利,结束了苏共专权”;25%的人认为这是“一次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灭亡性后果的事件”;45%的被调查者认为这只是“一次高层权力争斗”;另有20%的被提问者表示“难以回答”。但是,多数的意见认为,8.19事件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戈尔巴乔夫被逼宫,苏共党内的保守派企图挽救苏联解体垮台的命运宣布了一次紧急状态,后来反而叶利钦势力得势。从此叶利钦就像过去“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样,以俄罗斯为中心把苏联的权力接管了。


8.19事件后,俄罗斯社会中激进主义思潮完全占据上风,从此俄罗斯走上了长达十年的激进变革之路。下面如果有时间我就讲四个问题,没时间我就讲三个问题。先讲俄罗斯激进主义思潮形成的背景,然后讲一下俄罗斯激进主义思潮的种种表现。再次讲一下俄罗斯激进主义思潮的历史文化根源。第四讲一下普京现在是如何“拒绝激进,冻结革命”的。


在座的各位可能在十年前已经开始关注发生在俄罗斯的改革。如果我们再往前回想,回想80年代的苏联,戈尔巴乔夫是1985年上台的,现在有关他的传记很多。我观察认为这个人是长于演说,拙于实践,是一个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严重的领导人。今天我还和俄罗斯使馆的两个官员讲,善良的人也会做蠢事。他们说,是这样,俄罗斯也经常这样讲。如果用在戈尔巴乔夫身上,他当时可能是抱着善良的目的,最后做了蠢事。现在当然有关他的趣闻也很多。我认为他成了一个很可怜的人。当时80年代中期他上台之后,在改革战略上和策略上频频失误,造成社会中不满情绪剧增,激进思潮日趋浓烈。


我是1990年去莫斯科,在那里渡过了四年,在莫斯科大学读研究生。当时我们从中国过去的人感受俄罗斯的变革印象更深,可能是因为作为旁观者观察问题更清醒。当时,我感觉戈巴尔乔夫思路有问题,苏联社会上政治上越来越炒得过热。举几个例子。当时戈尔巴乔夫为了所谓实行民主,他又把列宁时期“苏维埃”,实际上是人民代表的一个制度搬出来。企图通过选举将执政权力移交到苏维埃制度上。于是,全国有一半是直接选举,一半是苏共、共青团、妇联等等这种党派推举,最后组成了一共有2250人这么一个庞大的议会。当时苏联社会商店里是空空如也,因为当时经济没改革,物价很低,尤其是社会主义长期形成的短缺经济,鸡蛋都打上价格,经济上没有改革,一方面短缺严重,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卢布发得过多,而消费品非常缺少,在这种情况下戈尔巴乔夫却号召大谈政治、民主。当时非常有意思的就是我所在的莫斯科大学,她那非常高的主楼,中间有一些报厅,报刊每天早上八九点钟去买就没了,那些报刊还都是这些很严肃的报刊,像《真理报》、《消息报》所谓这种中央级的大报马上就卖完了,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政治上非常热。在商店里空空如也,面包一会儿就没了,货架上是空的,人们到处排队买东西。但是白天只要商店里有一台电视放着,都是直播“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情况,代表们慷慨激昂地争论,大家也都驻足看。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那些教授,很资深的理论家、思想家也反思,说俄罗斯人忘了排队买面包,非常饥渴地享受着自由的空气。在这种背景下,戈尔巴乔夫步步失误,包括在外交以及国内政策上。特别是由于改革的经济效果不明显,再加上反对派也觉得在停滞不前,戈尔巴乔夫在政治上又改革,打开了封闭之门。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在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更加激进的反对派,他们认为既然苏联制度不如西方,既然想改革这种制度又没有效果,那么只有完全抛弃这种制度,照搬西方那种有效的制度。


内部改革停滞不前,而外部环境对当时的苏联影响很大。一是东欧89年的巨变。社会上对西方存在着片面的了解,老百姓发现资本主义的花花绿绿的生活比70年的苏联制度更优越。于是对70年的道路产生了怀疑,再加上西方的样板效应的影响,人们思想震动极大。当时西方特别是欧盟及时提供所谓人道主义援助,主要是食品。在俄罗斯销售的援助食品,如欧盟援助的葵花子油都打上人道主义援助的字样。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在变动时期,投机的、赶政治潮流的人不少。有的学生摇身一变就当选上人民代表了。比如莫斯科大学一个刚刚上研究生的人,当选上议员之后不久,后来成了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制宪会议主席。整个社会政治情绪非常热。这样,社会中一种革命性的激进主义思潮逐渐占了上风。而在思潮的后面,政治力量也在分化组合。社会中虽然很松散,但却十分广泛的反对派力量打着“反中央集权”、“反苏共一党专制”、“民主、独立、自由”等口号,要求废弃苏共专政、脱离苏联独立、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以叶利钦为首的俄罗斯联邦为代表,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大多数选择了这样一条激进主义的路线。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激进主义思潮越来越浓。


下面我讲一下激进主义思潮的种种表现。我写过一个当代俄罗斯社会思潮的材料,我现在也在主持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就是对当代俄罗斯政治思潮和政治流派的跟踪研究,今年应该结项。社会思潮是一个容易了解,但又很难分清的一个概念。当然要是梳理起来,用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用许多概念来说明一个社会的社会思潮。如可以说是激进主义的、保守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的,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的,等等。我认为,思潮,因为它有时像一个万花筒,非常复杂,可以用许多方法、概念、标准来归纳、滤清。而我为什么要提出一个激进主义思潮呢?我认为激进主义思潮这个词在俄罗斯也好,在西方也好,最多往往也是一个中性以下的词,反正不是褒义词。我认为激进主义思潮是一种思维方式或者行为方式。这里有左倾的,也有右倾的。所以我总结出来激进主义很可能存在于不少党派思想流派之中。


下面我就通过几年来对俄罗斯改革的观察,通过一些领导人的言论及其做法列举一下俄罗斯十年之中激进主义思潮的种种表现。希望在我列举表现时大家也联想,作一下对比,从俄罗斯问题思索一些更深、更广的问题。


一、激进主义思潮的表现就是“主义决定论”。主要表现为以一种抽象的“主义”代替另一种主义,用简单化的口号代替复杂问题的解决。1991年,苏联还没有垮台,叶利钦在纽约大学的演说中曾说:“俄罗斯已经作出了自己最终的选择。俄罗斯不会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会走共产主义道路,它将走美利坚合众国及其他西方文明国家走过的那条文明之路。”90年代初期,自由派代表人物波波夫,他是莫斯科大学经济系主任,他过去研究经济管理,后来当选人民代表,和叶利钦一起是当时民主派的领军人物。后来当选为莫斯科市第一届市长,现在是某党主席,是莫斯科一所民间大学教授。他说:“当前的任务就是抛弃社会主义模式,移植资本主义,用最资本主义的方法改造俄罗斯。”一度为叶利钦之后的俄罗斯第二号人物布尔布利斯,他当时官职叫做国务秘书。他在90年代俄罗斯政坛上是非常活跃、举足轻重的人物,是叶利钦的同乡,从乌拉尔地区来的,过去在一所一般的学院里教科学共产主义,后来通过选举成为第二号人物。他宣称,“资本主义”是目前人类创造出来的虽不是最理想、但却是最好的制度。俄罗斯可以大胆采用,无需任何民族性的修饰。另外,还有后来曾担任过经济部长和总统经济顾问的叶夫根尼.亚辛认为:“俄罗斯已经选择了资本主义。今天我们要做的是在有效的资本主义、无效的资本主义和寡头资本主义之间作出选择。”他说这段话还是比较有新意的。因为俄罗斯现在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俄罗斯自己也说不清楚,是资本主义还是半资本主义,还是一种不伦不类的资本主义,是一种人民的资本主义,还是一种为寡头服务的资本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还是野蛮、犯罪的资本主义。对这个问题还有许多争论,这个问题我先讲到这。很可能我后面讲的一些表现给它的概括不一定准确,但我想举一些例子引起大家思考。


第二个表现是喜欢用宏大的纲领或思想代替改革中复杂而具体的问题,往往以一种神话代替另一种神话。激进主义思想在行动时,不是采取步步为营、突破一点、逐步深入的渐进方式,而是习惯于提出庞大的纲领或计划,企图利用他们设想的模式和定律“一揽子”改造社会。这是俄罗斯一个著名分析家写的,它的标题叫做《政治激进主义是俄罗斯的传统之一》,发表于1996年。我为什么这样列出呢?因为从1985年戈尔巴尔乔夫上台,1989年我到社科院工作,当时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通过许多法令,召开许多大会,而当时中国研究苏联问题基本上就是跟着他的政治局会议,跟着代表大会决议,他的言论发表之后,我们马上组织翻译过来,进行研究,现在看来,这个研究方法是值得商榷的。但当时也只能那么做。当时我们整天翻译他们的《企业法》、《个体劳动法》、《合作社法》等,这是关于经济方面的,政治方面就更多了,每次中央全会之后都是政治的、宪法的、民主化的改革纲领或决议等等。但实际上这些法和纲领的社会效果非常差。包括后来又提出一个500天计划,这是两个比较著名的经济学家,一个还在世,是自由派知识分子的代表,也是一个党派的负责人,还有一个他的导师,叫沙塔林,是苏联科学院的院士,去世了。他们在美国专家的帮助下,给俄罗斯的改革制定了一个“500天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就是500天内苏联经济改头换面,走向发达国家经济面貌。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通过种种纲领到后来的“500天计划”,以及盖达尔的“休克疗法”都是这种激进思潮的具体表现。


第三,激进主义思潮的表现是强调“脱胎换骨”、彻底打碎、号召与过去“决裂”。90年代初,激进派高喊“打倒一功、重新再来”,甚至不惜抛弃苏联及其代表――联邦中央。大家回想,苏联过去是有自己一套的,因为它毕竟管了15个加盟共和国,有自己的权力体系。举一个例子,苏联过去是高度集权和计划的一个国家,苏联说当时的官员占10%,大约几百万,后来苏联没有了,新的俄罗斯成立的国家机关都占了过去的办公地点仍旧不够,过去的苏共中央腾出来了,成了总统的办公厅,克里姆林宫那么多办公室成了总统的地方,过去俄罗斯联邦所在地成了政府,1993年议会被驱赶之后去了原国家计委所在地。过去那么大的管理机关没了之后,俄罗斯官员按人口比例甚至超过了过去。


激进主义提出“置之死地而后生”。举个例子,叶利钦后来在自传中几次表露,既然苏联70年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与西方国家的比赛中败北,既然戈尔巴乔夫改革、完善这种制度的努力也未奏效,那么只有完全抛弃此制度,全面采取和推行西方社会的政策。他认为这种政策不能指望老的苏共官员,只能依靠年轻的一辈。叶利钦称自己将是他们的政治“庇护神”和“保护伞”。与过去决裂也是激进主义表现之一,俄罗斯激进派认为70年建立起来的苏联经济根本无法改革,应当完全拆除。他们提出:“无论是俄罗斯本身还是世界,都不需要俄罗斯建立的工业”。因此,必须把它完全拆除和摧毁。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新的、进步的、符合一切条件的现代工业。为了“建立”和“启动”这样的工业,必须开放俄罗斯市场,进口西方的产品,出口俄罗斯的原料。


在被摧毁的经济废墟上开始实现“原始积累”。那么,俄罗斯的资本是如何原始积累的?我写了一本《俄罗斯私有化,是祸?是福?》的书,书中对俄罗斯一些人怎么暴富的,资本家怎么产生的等作了一些描述。


第四,激进主义思潮非常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以“快变”求“大变、全变”。这就是一个冒进。俄罗斯激进派认为,改革是关系到你死我活的问题,必须加速,抢时间、争速度,快刀斩乱麻,毕其功于一役。盖达尔是叶利钦时期第一个启用的主持经济的代总理,他的副手乌柳卡耶夫曾写道:“1996年的总统选举是一次历史性的和决定命运的事件……就像斯大林同志所说的那样,‘是谁战胜谁?”’。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叫丘拜斯,是叶利钦90年代初改革时从列宁格勒请来的搞私有化的一个人物,西方称他为“俄罗斯私有化之父”,现在成了寡头,是俄罗斯电力公司的总裁。他说:“私有化的目标就是要在俄罗斯建立资本主义,而且是要以突击的速度用几年的时间完成世界上其他国家花了几百年时间才完成的工作”。 丘拜斯还说过,私有化是政治性的任务,必须闪电般完成,目的是拆毁原制度的经济基础,防止复辟。激进主义过于情绪化的表现使得俄罗斯改革派善于摧毁,但却拙于建设。另一方面,改革变成革命性的亢奋,忽视了制度营建和法制建设。俄罗斯这几年非常重视经验教训,照搬了一些西方大框子、空架子,但法律等制度建设是非常滞后”的。


第五个表现是在思维方式上的“两极性”,行动上拒绝中间或妥协。俄罗斯激进主义表现出十分鲜明的两极性,归纳起来即: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正即邪、非社即资、非新即旧。他们往往认为明天定会好于今天,代替“恶”的一定是“善”。我这里引用一个90年代初曾担任莫斯科市经济改革顾问的女经济学家彼娅舍娃的话,她说:“每当我思考俄罗斯复兴之路时,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战后德国阿登纳政府的经济奇迹。社会主义与市场、民主水火不相容’。俄罗斯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以革命的速度实施经济自由化和私有化。取消并禁止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将历史的罪人推上‘审判台’。俄罗斯社会要‘忏悔’。将列宁的遗体迁出埋葬。将所有的共产主义象征物搬进博物馆。等到俄罗斯人蕴藏的商业意识全部释放出来之时,正是俄罗斯的复兴之日。”


这种想法和做法我们当时是亲眼所见。1991年8.19事件后,俄罗斯非常走两极。包括各地的列宁像一夜之间都拆毁了,都运到莫斯科文化公园了。他们还改地名。我们知道,俄罗斯改朝换代后就把列宁格勒改为圣彼得堡,为此还进行社会公决。过去曾叫圣.彼得堡,彼得格勒,彼得堡,列宁格勒,最后公决之后,改为圣彼得堡。这也就涉及其它各方面都要改,花费了许多。当时列宁格勒市长是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主任,叫索布恰克。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更改市名。


第六个表现是对未来的乐观估计和对虚妄的理想的过度追求。俄罗斯激进主义认为,历史总是直线向前发展,过去永远不如现在,而现在不如未来。一旦俄罗斯踏上自由市场的轨道,便会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当时这一点我也切身感受到。虽然俄罗斯大学教员与咱们中国不同。莫斯科大学比较保守,大学生青年也是。就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老师教授还兴致勃勃,觉得当时俄罗斯在改革上超过中国了,马上就走迸发达国家之列了。我还是引用叶利钦第二号人物布尔布利斯的话,他曾直截了当地说:“我认为,改革的社会经济目的可以表述为:建立私有制制度。人人都应生活在一个可以获取自由而无风险并拥有任何私有财产的社会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最近一千年来人们并未想出比这更合乎人性的制度。它虽并不理想,但是正常的。”叶利钦在1992年改革开始时宣布,用半年的时间,也就是到秋天俄罗斯经济便会实现稳定,然后步入增长。在沙塔林和亚夫林斯基为苏联制订的《500天计划》中,宣布用500天的时间完成改革的主要部分。盖达尔曾许诺,要在两年内使自己的改革纲领取得决定性成就。另一激进派代表人物加林娜.斯塔罗伏伊托娃女士则郑重声称,她愿意同西方国家的领导人打赌,说如果采取激进的市场改革纲领,俄罗斯到2000年就可成为世界经济领袖!


第七个表现为忽视社会实际,只破不立,以摧毁代替改革。俄罗斯激进主义认为,原苏联一些加盟共和国是必须扔掉的“包袱”,只有这样新俄罗斯才能轻装前进,进而顺利地融入西方世界。本身这些加盟共和国也愿意独立。叶利钦在《总统笔记》一书中写道:“盖达尔的改革摧毁旧的经济,为宏观经济的好转提供了保证。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不像做外科手术那样漂亮。相反,却带有某种生锈的吱吱声,当带着肉撕下几块报废了的零件和结构时,则发生了断裂的现象。”叶利钦接着说:“俄罗斯历来制抵实验者,在俄罗斯想建成些什么是很困难的,而想摧毁些什么就更困难。”


第八个表现为否定一切、拒绝传统。俄罗斯不仅承载着几百年传统俄罗斯文化,而且也承袭了70年苏联制度和文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涉及几代人。90年代中期,俄罗斯著名的政治学家阿.基瓦在总结激进改革的经验教训时写道:“忽视人民的思想情绪,那它注定要失败的。民主派正是因为忽视了人民最为珍视的那些价值观,所以只能落得失败的下场。仅凭建设资本主义的口号(这一点已经很难引起俄罗斯人的美好联想了),是不能建设好俄罗斯的。这只会在无意中建立起一座新的‘古拉格群岛’。”另外,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瓦季姆.梅茹耶夫在比较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叶利钦的革命时,剖析了激进主义破字当头、抛弃传统的行为。他写道:“非常遗憾的是,这两次时间紧密相连的改革……是把俄罗斯历史上一些纯属偶然的人物,一些不论在文化、宗教和历史方面同俄罗斯历史毫不相干的人物推上了执政者的地位。对这些人来说,俄罗斯的命运不是他们自己的命运,他们与含不同的特点就是精神上的混乱。他们无论在文化素养上还是在其他品质方面,都不足以担当治国重任。”我刚才说戈尔巴乔夫很可怜,有人说他夸夸其谈,当时是看不出来的,我们80年代研究他时还觉得他很神圣。但是从叶利钦开始,俄罗斯开始对领导人有很多笑话,诸如他爱喝醉酒等等。俄罗斯驻华使馆的朋友说,叶利钦很逗,有一次到了中国,想起来非要吃一种小酸果,随从解释了半天,说中国没有才肯罢休。举此例子是想说改革者往往比革命者、建设者更难,需要有更多方面素质。上面提到的俄罗斯这位哲学家接着说:“他们根本不是在俄罗斯土壤里生长出来的。他们完全不懂得俄罗斯的历史和传统。在那次改革之前,这帮人也骂一骂科学共产主义,后来他们读了一点哈耶克的书,于是便开始按照那些即使在西方也早有争论的做法,来摧毁和断送这个巨大的、他们感到格格不入且又不了解的国家。”


第九就是忽视自身经验积累、迷信“自然公理”或概念模式。曾担任俄罗斯政府首任外经贸部部长的阿文,可能是犹太人。有人说,俄罗斯这几年暴发的财团中犹太人特别多。他现在是俄罗斯七大寡头之一。他宣称:“根据经济学家的观点,既然是经济,它就是具有本身规律的一门科学。在经济稳定化方面,所有的国家都是一样的,根本不存在特殊的国家。”就是说就照搬西方的经济学。激进派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验证自己的理论学说,主张快速、大规模地全盘推进改革,拒绝小步、地方性试验。激进派在实施“为改革理论而改革”的同时,实际上陷入了新的理论误区。


激进主义思潮的最后一个也就是第十个表现就是心理上强烈的西方情结、行动上的西化色彩。在俄罗斯,激进主义变革总是与西化思潮密切相连。与西欧相比,历史上俄罗斯总是落后于西方的发展。因此俄罗斯社会总是以一种追赶的形式与欧洲较量。每当俄罗斯社会陷入困境时,缺乏耐心的激进主义便会提出要走出俄罗斯的死胡同,转到西方文明的道路上来。俄罗斯历史学博士阿纳托利.乌特金回忆90年代初期知识分子的心态时指出:“俄罗斯知识分子犯了缺乏耐心和极度傲慢的错误。他们给人们留下了一大团疑问……俄罗斯知识分子在大动荡的前夕的至高无上的准则是:‘我们应该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当时俄罗斯人自称为也已经是文明国家。兹.布热津斯基,波兰裔的美国人,经常对俄罗斯挖苦。他在1991年在一篇题为《俄罗斯的机会》的文章中揭示道:“大多数俄罗斯人都渴望着‘正常化’,他们把正常化等同于政治和经济上的西化……俄罗斯人习惯于或者陷入高度的傲慢,或者陷入极端的自卑,目前正患了自我揭露的瘟疫。他们在自己的命运中看到了命定的历史失败,并绝望地在国外寻找他们的理想。他们希望模仿美国,或者更希望模仿瑞典,因为这个国家把民主与繁荣同社会平等结合起来,他们为此而倾倒。”迷信西方模式、幻想得到西方的援助是激进派选择资本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因。苏联后期的政府总理瓦连京.帕夫洛夫要求西方金融家提供240亿美元,以支持苏联的结构改革。盖达尔指望从西方国家和金融中心为俄罗斯获得200―400亿美元。在沙塔林和亚夫林斯基的《500天计划》纲领中,提出在五年时间内外资向俄投入1500亿美元。可到现在俄罗斯总的吸引外资还不如中国一年的多。


下面我就简单地把对普京上台后的俄罗斯情况作为讲座的最后总结。我列出这样的标题,《普京:拒绝激进冻结革命》。


90年代初期,俄罗斯激进主义赢得了政权的胜利,但在以后十年的制度建设方面却少有建树。世纪之交,普京执掌俄罗斯政权,俄罗斯国内和国际上纷纷猜测普京应该归属什么主义。通过普京一年多执政表明,与人们的期待相反,普京并没有从“主义”入手,而是着手诊治俄罗斯问题。不是轰轰烈烈,而是水滴石穿。普京在大选之前著名的纲领性文件《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指出:“绝大多数人反对激进主义和极端主义”。


  我手头上有一个前不久的社会学调查材料。就是说在提到“革命”一词时,俄罗斯大多数人持否定态度。希望维持来之不易的稳定和妥协。普京在2000年10月接受法国《费加罗报》记者采访时说:“1985年戈尔巴乔夫开始推行改革,到90年代已经演变成一场真正的革命。历次革命,即便是没有流血,最终也要摧毁旧制度。但是总有一天革命要结束,让位于建设事业。俄罗斯今天就是处于这个阶段。”我今天讲座的主要内容就讲到这里。俄罗斯问题是个非常庞大的问题,哪怕从文化和思潮的角度,也能谈很多很多。我主要的目的不仅是让大家对这十年有一个全景性的认识,我只试图从一个角度启发大家的思路,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的话,我有两本书,一本书是98年出的《私有化,是祸?是福?》,这主要写俄罗斯这几年经济上改革问题的。还有一本《过渡时期的俄罗斯社会》。大家可以看一看。我一直认为俄罗斯问题对当今中国有很大借鉴意义。激进主义思潮与俄罗斯十年改革


张树华


很高兴到北大与在座的各位就俄罗斯问题进行交流。我也是从校园里走出来的,一到校园非常激动。尤其到了北大,著名的学府,心情更兴奋。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激进主义思潮与俄罗斯十年改革》。


在座的各位可能知道,2001年是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十周年。最近中国学术界召开了很多研讨会,研究苏联解体的原因和苏共垮台的教训。十年过去了,还非常关注。在俄罗斯,去年有一系列值得纪念的日子。为此俄罗斯的各政党和政治力量领导人纷纷撰写文章,发表评论,反思俄罗斯刚刚走过的十年。


俄罗斯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舆论调查中心,叫“全俄社会舆论调查中心”,我手头上有这个调查中心的一份调查结果。这个调查结果显示了俄罗斯老百姓如何评价十年前发生的事件。对于十年前发生的8.19事件,俄罗斯只有10%的人认为十年前的事变是“民主革命的胜利,结束了苏共专权”;25%的人认为这是“一次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灭亡性后果的事件”;45%的被调查者认为这只是“一次高层权力争斗”;另有20%的被提问者表示“难以回答”。但是,多数的意见认为,8.19事件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戈尔巴乔夫被逼宫,苏共党内的保守派企图挽救苏联解体垮台的命运宣布了一次紧急状态,后来反而叶利钦势力得势。从此叶利钦就像过去“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样,以俄罗斯为中心把苏联的权力接管了。


8.19事件后,俄罗斯社会中激进主义思潮完全占据上风,从此俄罗斯走上了长达十年的激进变革之路。下面如果有时间我就讲四个问题,没时间我就讲三个问题。先讲俄罗斯激进主义思潮形成的背景,然后讲一下俄罗斯激进主义思潮的种种表现。再次讲一下俄罗斯激进主义思潮的历史文化根源。第四讲一下普京现在是如何“拒绝激进,冻结革命”的。


在座的各位可能在十年前已经开始关注发生在俄罗斯的改革。如果我们再往前回想,回想80年代的苏联,戈尔巴乔夫是1985年上台的,现在有关他的传记很多。我观察认为这个人是长于演说,拙于实践,是一个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严重的领导人。今天我还和俄罗斯使馆的两个官员讲,善良的人也会做蠢事。他们说,是这样,俄罗斯也经常这样讲。如果用在戈尔巴乔夫身上,他当时可能是抱着善良的目的,最后做了蠢事。现在当然有关他的趣闻也很多。我认为他成了一个很可怜的人。当时80年代中期他上台之后,在改革战略上和策略上频频失误,造成社会中不满情绪剧增,激进思潮日趋浓烈。


我是1990年去莫斯科,在那里渡过了四年,在莫斯科大学读研究生。当时我们从中国过去的人感受俄罗斯的变革印象更深,可能是因为作为旁观者观察问题更清醒。当时,我感觉戈巴尔乔夫思路有问题,苏联社会上政治上越来越炒得过热。举几个例子。当时戈尔巴乔夫为了所谓实行民主,他又把列宁时期“苏维埃”,实际上是人民代表的一个制度搬出来。企图通过选举将执政权力移交到苏维埃制度上。于是,全国有一半是直接选举,一半是苏共、共青团、妇联等等这种党派推举,最后组成了一共有2250人这么一个庞大的议会。当时苏联社会商店里是空空如也,因为当时经济没改革,物价很低,尤其是社会主义长期形成的短缺经济,鸡蛋都打上价格,经济上没有改革,一方面短缺严重,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卢布发得过多,而消费品非常缺少,在这种情况下戈尔巴乔夫却号召大谈政治、民主。当时非常有意思的就是我所在的莫斯科大学,她那非常高的主楼,中间有一些报厅,报刊每天早上八九点钟去买就没了,那些报刊还都是这些很严肃的报刊,像《真理报》、《消息报》所谓这种中央级的大报马上就卖完了,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政治上非常热。在商店里空空如也,面包一会儿就没了,货架上是空的,人们到处排队买东西。但是白天只要商店里有一台电视放着,都是直播“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情况,代表们慷慨激昂地争论,大家也都驻足看。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那些教授,很资深的理论家、思想家也反思,说俄罗斯人忘了排队买面包,非常饥渴地享受着自由的空气。在这种背景下,戈尔巴乔夫步步失误,包括在外交以及国内政策上。特别是由于改革的经济效果不明显,再加上反对派也觉得在停滞不前,戈尔巴乔夫在政治上又改革,打开了封闭之门。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在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更加激进的反对派,他们认为既然苏联制度不如西方,既然想改革这种制度又没有效果,那么只有完全抛弃这种制度,照搬西方那种有效的制度。


内部改革停滞不前,而外部环境对当时的苏联影响很大。一是东欧89年的巨变。社会上对西方存在着片面的了解,老百姓发现资本主义的花花绿绿的生活比70年的苏联制度更优越。于是对70年的道路产生了怀疑,再加上西方的样板效应的影响,人们思想震动极大。当时西方特别是欧盟及时提供所谓人道主义援助,主要是食品。在俄罗斯销售的援助食品,如欧盟援助的葵花子油都打上人道主义援助的字样。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在变动时期,投机的、赶政治潮流的人不少。有的学生摇身一变就当选上人民代表了。比如莫斯科大学一个刚刚上研究生的人,当选上议员之后不久,后来成了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制宪会议主席。整个社会政治情绪非常热。这样,社会中一种革命性的激进主义思潮逐渐占了上风。而在思潮的后面,政治力量也在分化组合。社会中虽然很松散,但却十分广泛的反对派力量打着“反中央集权”、“反苏共一党专制”、“民主、独立、自由”等口号,要求废弃苏共专政、脱离苏联独立、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以叶利钦为首的俄罗斯联邦为代表,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大多数选择了这样一条激进主义的路线。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激进主义思潮越来越浓。


下面我讲一下激进主义思潮的种种表现。我写过一个当代俄罗斯社会思潮的材料,我现在也在主持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就是对当代俄罗斯政治思潮和政治流派的跟踪研究,今年应该结项。社会思潮是一个容易了解,但又很难分清的一个概念。当然要是梳理起来,用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用许多概念来说明一个社会的社会思潮。如可以说是激进主义的、保守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的,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的,等等。我认为,思潮,因为它有时像一个万花筒,非常复杂,可以用许多方法、概念、标准来归纳、滤清。而我为什么要提出一个激进主义思潮呢?我认为激进主义思潮这个词在俄罗斯也好,在西方也好,最多往往也是一个中性以下的词,反正不是褒义词。我认为激进主义思潮是一种思维方式或者行为方式。这里有左倾的,也有右倾的。所以我总结出来激进主义很可能存在于不少党派思想流派之中。


下面我就通过几年来对俄罗斯改革的观察,通过一些领导人的言论及其做法列举一下俄罗斯十年之中激进主义思潮的种种表现。希望在我列举表现时大家也联想,作一下对比,从俄罗斯问题思索一些更深、更广的问题。


一、激进主义思潮的表现就是“主义决定论”。主要表现为以一种抽象的“主义”代替另一种主义,用简单化的口号代替复杂问题的解决。1991年,苏联还没有垮台,叶利钦在纽约大学的演说中曾说:“俄罗斯已经作出了自己最终的选择。俄罗斯不会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会走共产主义道路,它将走美利坚合众国及其他西方文明国家走过的那条文明之路。”90年代初期,自由派代表人物波波夫,他是莫斯科大学经济系主任,他过去研究经济管理,后来当选人民代表,和叶利钦一起是当时民主派的领军人物。后来当选为莫斯科市第一届市长,现在是某党主席,是莫斯科一所民间大学教授。他说:“当前的任务就是抛弃社会主义模式,移植资本主义,用最资本主义的方法改造俄罗斯。”一度为叶利钦之后的俄罗斯第二号人物布尔布利斯,他当时官职叫做国务秘书。他在90年代俄罗斯政坛上是非常活跃、举足轻重的人物,是叶利钦的同乡,从乌拉尔地区来的,过去在一所一般的学院里教科学共产主义,后来通过选举成为第二号人物。他宣称,“资本主义”是目前人类创造出来的虽不是最理想、但却是最好的制度。俄罗斯可以大胆采用,无需任何民族性的修饰。另外,还有后来曾担任过经济部长和总统经济顾问的叶夫根尼.亚辛认为:“俄罗斯已经选择了资本主义。今天我们要做的是在有效的资本主义、无效的资本主义和寡头资本主义之间作出选择。”他说这段话还是比较有新意的。因为俄罗斯现在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俄罗斯自己也说不清楚,是资本主义还是半资本主义,还是一种不伦不类的资本主义,是一种人民的资本主义,还是一种为寡头服务的资本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还是野蛮、犯罪的资本主义。对这个问题还有许多争论,这个问题我先讲到这。很可能我后面讲的一些表现给它的概括不一定准确,但我想举一些例子引起大家思考。


第二个表现是喜欢用宏大的纲领或思想代替改革中复杂而具体的问题,往往以一种神话代替另一种神话。激进主义思想在行动时,不是采取步步为营、突破一点、逐步深入的渐进方式,而是习惯于提出庞大的纲领或计划,企图利用他们设想的模式和定律“一揽子”改造社会。这是俄罗斯一个著名分析家写的,它的标题叫做《政治激进主义是俄罗斯的传统之一》,发表于1996年。我为什么这样列出呢?因为从1985年戈尔巴尔乔夫上台,1989年我到社科院工作,当时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通过许多法令,召开许多大会,而当时中国研究苏联问题基本上就是跟着他的政治局会议,跟着代表大会决议,他的言论发表之后,我们马上组织翻译过来,进行研究,现在看来,这个研究方法是值得商榷的。但当时也只能那么做。当时我们整天翻译他们的《企业法》、《个体劳动法》、《合作社法》等,这是关于经济方面的,政治方面就更多了,每次中央全会之后都是政治的、宪法的、民主化的改革纲领或决议等等。但实际上这些法和纲领的社会效果非常差。包括后来又提出一个500天计划,这是两个比较著名的经济学家,一个还在世,是自由派知识分子的代表,也是一个党派的负责人,还有一个他的导师,叫沙塔林,是苏联科学院的院士,去世了。他们在美国专家的帮助下,给俄罗斯的改革制定了一个“500天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就是500天内苏联经济改头换面,走向发达国家经济面貌。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通过种种纲领到后来的“500天计划”,以及盖达尔的“休克疗法”都是这种激进思潮的具体表现。


第三,激进主义思潮的表现是强调“脱胎换骨”、彻底打碎、号召与过去“决裂”。90年代初,激进派高喊“打倒一功、重新再来”,甚至不惜抛弃苏联及其代表――联邦中央。大家回想,苏联过去是有自己一套的,因为它毕竟管了15个加盟共和国,有自己的权力体系。举一个例子,苏联过去是高度集权和计划的一个国家,苏联说当时的官员占10%,大约几百万,后来苏联没有了,新的俄罗斯成立的国家机关都占了过去的办公地点仍旧不够,过去的苏共中央腾出来了,成了总统的办公厅,克里姆林宫那么多办公室成了总统的地方,过去俄罗斯联邦所在地成了政府,1993年议会被驱赶之后去了原国家计委所在地。过去那么大的管理机关没了之后,俄罗斯官员按人口比例甚至超过了过去。


激进主义提出“置之死地而后生”。举个例子,叶利钦后来在自传中几次表露,既然苏联70年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与西方国家的比赛中败北,既然戈尔巴乔夫改革、完善这种制度的努力也未奏效,那么只有完全抛弃此制度,全面采取和推行西方社会的政策。他认为这种政策不能指望老的苏共官员,只能依靠年轻的一辈。叶利钦称自己将是他们的政治“庇护神”和“保护伞”。与过去决裂也是激进主义表现之一,俄罗斯激进派认为70年建立起来的苏联经济根本无法改革,应当完全拆除。他们提出:“无论是俄罗斯本身还是世界,都不需要俄罗斯建立的工业”。因此,必须把它完全拆除和摧毁。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新的、进步的、符合一切条件的现代工业。为了“建立”和“启动”这样的工业,必须开放俄罗斯市场,进口西方的产品,出口俄罗斯的原料。


在被摧毁的经济废墟上开始实现“原始积累”。那么,俄罗斯的资本是如何原始积累的?我写了一本《俄罗斯私有化,是祸?是福?》的书,书中对俄罗斯一些人怎么暴富的,资本家怎么产生的等作了一些描述。


第四,激进主义思潮非常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以“快变”求“大变、全变”。这就是一个冒进。俄罗斯激进派认为,改革是关系到你死我活的问题,必须加速,抢时间、争速度,快刀斩乱麻,毕其功于一役。盖达尔是叶利钦时期第一个启用的主持经济的代总理,他的副手乌柳卡耶夫曾写道:“1996年的总统选举是一次历史性的和决定命运的事件……就像斯大林同志所说的那样,‘是谁战胜谁?”’。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叫丘拜斯,是叶利钦90年代初改革时从列宁格勒请来的搞私有化的一个人物,西方称他为“俄罗斯私有化之父”,现在成了寡头,是俄罗斯电力公司的总裁。他说:“私有化的目标就是要在俄罗斯建立资本主义,而且是要以突击的速度用几年的时间完成世界上其他国家花了几百年时间才完成的工作”。 丘拜斯还说过,私有化是政治性的任务,必须闪电般完成,目的是拆毁原制度的经济基础,防止复辟。激进主义过于情绪化的表现使得俄罗斯改革派善于摧毁,但却拙于建设。另一方面,改革变成革命性的亢奋,忽视了制度营建和法制建设。俄罗斯这几年非常重视经验教训,照搬了一些西方大框子、空架子,但法律等制度建设是非常滞后”的。


第五个表现是在思维方式上的“两极性”,行动上拒绝中间或妥协。俄罗斯激进主义表现出十分鲜明的两极性,归纳起来即: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正即邪、非社即资、非新即旧。他们往往认为明天定会好于今天,代替“恶”的一定是“善”。我这里引用一个90年代初曾担任莫斯科市经济改革顾问的女经济学家彼娅舍娃的话,她说:“每当我思考俄罗斯复兴之路时,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战后德国阿登纳政府的经济奇迹。社会主义与市场、民主水火不相容’。俄罗斯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以革命的速度实施经济自由化和私有化。取消并禁止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将历史的罪人推上‘审判台’。俄罗斯社会要‘忏悔’。将列宁的遗体迁出埋葬。将所有的共产主义象征物搬进博物馆。等到俄罗斯人蕴藏的商业意识全部释放出来之时,正是俄罗斯的复兴之日。”


这种想法和做法我们当时是亲眼所见。1991年8.19事件后,俄罗斯非常走两极。包括各地的列宁像一夜之间都拆毁了,都运到莫斯科文化公园了。他们还改地名。我们知道,俄罗斯改朝换代后就把列宁格勒改为圣彼得堡,为此还进行社会公决。过去曾叫圣.彼得堡,彼得格勒,彼得堡,列宁格勒,最后公决之后,改为圣彼得堡。这也就涉及其它各方面都要改,花费了许多。当时列宁格勒市长是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主任,叫索布恰克。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更改市名。


第六个表现是对未来的乐观估计和对虚妄的理想的过度追求。俄罗斯激进主义认为,历史总是直线向前发展,过去永远不如现在,而现在不如未来。一旦俄罗斯踏上自由市场的轨道,便会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当时这一点我也切身感受到。虽然俄罗斯大学教员与咱们中国不同。莫斯科大学比较保守,大学生青年也是。就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老师教授还兴致勃勃,觉得当时俄罗斯在改革上超过中国了,马上就走迸发达国家之列了。我还是引用叶利钦第二号人物布尔布利斯的话,他曾直截了当地说:“我认为,改革的社会经济目的可以表述为:建立私有制制度。人人都应生活在一个可以获取自由而无风险并拥有任何私有财产的社会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最近一千年来人们并未想出比这更合乎人性的制度。它虽并不理想,但是正常的。”叶利钦在1992年改革开始时宣布,用半年的时间,也就是到秋天俄罗斯经济便会实现稳定,然后步入增长。在沙塔林和亚夫林斯基为苏联制订的《500天计划》中,宣布用500天的时间完成改革的主要部分。盖达尔曾许诺,要在两年内使自己的改革纲领取得决定性成就。另一激进派代表人物加林娜.斯塔罗伏伊托娃女士则郑重声称,她愿意同西方国家的领导人打赌,说如果采取激进的市场改革纲领,俄罗斯到2000年就可成为世界经济领袖!


第七个表现为忽视社会实际,只破不立,以摧毁代替改革。俄罗斯激进主义认为,原苏联一些加盟共和国是必须扔掉的“包袱”,只有这样新俄罗斯才能轻装前进,进而顺利地融入西方世界。本身这些加盟共和国也愿意独立。叶利钦在《总统笔记》一书中写道:“盖达尔的改革摧毁旧的经济,为宏观经济的好转提供了保证。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不像做外科手术那样漂亮。相反,却带有某种生锈的吱吱声,当带着肉撕下几块报废了的零件和结构时,则发生了断裂的现象。”叶利钦接着说:“俄罗斯历来制抵实验者,在俄罗斯想建成些什么是很困难的,而想摧毁些什么就更困难。”


第八个表现为否定一切、拒绝传统。俄罗斯不仅承载着几百年传统俄罗斯文化,而且也承袭了70年苏联制度和文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涉及几代人。90年代中期,俄罗斯著名的政治学家阿.基瓦在总结激进改革的经验教训时写道:“忽视人民的思想情绪,那它注定要失败的。民主派正是因为忽视了人民最为珍视的那些价值观,所以只能落得失败的下场。仅凭建设资本主义的口号(这一点已经很难引起俄罗斯人的美好联想了),是不能建设好俄罗斯的。这只会在无意中建立起一座新的‘古拉格群岛’。”另外,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瓦季姆.梅茹耶夫在比较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叶利钦的革命时,剖析了激进主义破字当头、抛弃传统的行为。他写道:“非常遗憾的是,这两次时间紧密相连的改革……是把俄罗斯历史上一些纯属偶然的人物,一些不论在文化、宗教和历史方面同俄罗斯历史毫不相干的人物推上了执政者的地位。对这些人来说,俄罗斯的命运不是他们自己的命运,他们与含不同的特点就是精神上的混乱。他们无论在文化素养上还是在其他品质方面,都不足以担当治国重任。”我刚才说戈尔巴乔夫很可怜,有人说他夸夸其谈,当时是看不出来的,我们80年代研究他时还觉得他很神圣。但是从叶利钦开始,俄罗斯开始对领导人有很多笑话,诸如他爱喝醉酒等等。俄罗斯驻华使馆的朋友说,叶利钦很逗,有一次到了中国,想起来非要吃一种小酸果,随从解释了半天,说中国没有才肯罢休。举此例子是想说改革者往往比革命者、建设者更难,需要有更多方面素质。上面提到的俄罗斯这位哲学家接着说:“他们根本不是在俄罗斯土壤里生长出来的。他们完全不懂得俄罗斯的历史和传统。在那次改革之前,这帮人也骂一骂科学共产主义,后来他们读了一点哈耶克的书,于是便开始按照那些即使在西方也早有争论的做法,来摧毁和断送这个巨大的、他们感到格格不入且又不了解的国家。”


第九就是忽视自身经验积累、迷信“自然公理”或概念模式。曾担任俄罗斯政府首任外经贸部部长的阿文,可能是犹太人。有人说,俄罗斯这几年暴发的财团中犹太人特别多。他现在是俄罗斯七大寡头之一。他宣称:“根据经济学家的观点,既然是经济,它就是具有本身规律的一门科学。在经济稳定化方面,所有的国家都是一样的,根本不存在特殊的国家。”就是说就照搬西方的经济学。激进派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验证自己的理论学说,主张快速、大规模地全盘推进改革,拒绝小步、地方性试验。激进派在实施“为改革理论而改革”的同时,实际上陷入了新的理论误区。


激进主义思潮的最后一个也就是第十个表现就是心理上强烈的西方情结、行动上的西化色彩。在俄罗斯,激进主义变革总是与西化思潮密切相连。与西欧相比,历史上俄罗斯总是落后于西方的发展。因此俄罗斯社会总是以一种追赶的形式与欧洲较量。每当俄罗斯社会陷入困境时,缺乏耐心的激进主义便会提出要走出俄罗斯的死胡同,转到西方文明的道路上来。俄罗斯历史学博士阿纳托利.乌特金回忆90年代初期知识分子的心态时指出:“俄罗斯知识分子犯了缺乏耐心和极度傲慢的错误。他们给人们留下了一大团疑问……俄罗斯知识分子在大动荡的前夕的至高无上的准则是:‘我们应该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当时俄罗斯人自称为也已经是文明国家。兹.布热津斯基,波兰裔的美国人,经常对俄罗斯挖苦。他在1991年在一篇题为《俄罗斯的机会》的文章中揭示道:“大多数俄罗斯人都渴望着‘正常化’,他们把正常化等同于政治和经济上的西化……俄罗斯人习惯于或者陷入高度的傲慢,或者陷入极端的自卑,目前正患了自我揭露的瘟疫。他们在自己的命运中看到了命定的历史失败,并绝望地在国外寻找他们的理想。他们希望模仿美国,或者更希望模仿瑞典,因为这个国家把民主与繁荣同社会平等结合起来,他们为此而倾倒。”迷信西方模式、幻想得到西方的援助是激进派选择资本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因。苏联后期的政府总理瓦连京.帕夫洛夫要求西方金融家提供240亿美元,以支持苏联的结构改革。盖达尔指望从西方国家和金融中心为俄罗斯获得200―400亿美元。在沙塔林和亚夫林斯基的《500天计划》纲领中,提出在五年时间内外资向俄投入1500亿美元。可到现在俄罗斯总的吸引外资还不如中国一年的多。


下面我就简单地把对普京上台后的俄罗斯情况作为讲座的最后总结。我列出这样的标题,《普京:拒绝激进冻结革命》。


90年代初期,俄罗斯激进主义赢得了政权的胜利,但在以后十年的制度建设方面却少有建树。世纪之交,普京执掌俄罗斯政权,俄罗斯国内和国际上纷纷猜测普京应该归属什么主义。通过普京一年多执政表明,与人们的期待相反,普京并没有从“主义”入手,而是着手诊治俄罗斯问题。不是轰轰烈烈,而是水滴石穿。普京在大选之前著名的纲领性文件《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指出:“绝大多数人反对激进主义和极端主义”。


  我手头上有一个前不久的社会学调查材料。就是说在提到“革命”一词时,俄罗斯大多数人持否定态度。希望维持来之不易的稳定和妥协。普京在2000年10月接受法国《费加罗报》记者采访时说:“1985年戈尔巴乔夫开始推行改革,到90年代已经演变成一场真正的革命。历次革命,即便是没有流血,最终也要摧毁旧制度。但是总有一天革命要结束,让位于建设事业。俄罗斯今天就是处于这个阶段。”我今天讲座的主要内容就讲到这里。俄罗斯问题是个非常庞大的问题,哪怕从文化和思潮的角度,也能谈很多很多。我主要的目的不仅是让大家对这十年有一个全景性的认识,我只试图从一个角度启发大家的思路,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的话,我有两本书,一本书是98年出的《私有化,是祸?是福?》,这主要写俄罗斯这几年经济上改革问题的。还有一本《过渡时期的俄罗斯社会》。大家可以看一看。我一直认为俄罗斯问题对当今中国有很大借鉴意义。


叶利钦、盖达尔那帮人是真心实意投靠西方的,可惜冰冷的现实把他们撞得头破血流。到头来只能选择前苏共间谍普金这么个民族主义者来收拾残局。

叶利钦、盖达尔那帮人是真心实意投靠西方的,可惜冰冷的现实把他们撞得头破血流。到头来只能选择前苏共间谍普金这么个民族主义者来收拾残局。
感觉苏联解体就是把苏联的家当砸个干干净净,然后重新建设俄罗斯。。。。。
果然是革命啊。。。。。。
东方也好西方也好,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民富国强.
damo56030 发表于 2010-3-25 16:32


    可人家政治上是正确的,立起了“现代民主国家”的牌坊;P
感觉毛子做事儿都比较容易极端,
不过话说回来了,
毛子从来都不傻。
{:cha:}
肥兔子 发表于 2010-3-25 17:42


    立了这牌坊还不是照样是西方的敌人。。。
肥兔子 发表于 2010-3-25 17:42


    和三哥比还是有差距的
教训呀!
如今毛子国有经济占总体比重比TG还高的多,讽刺啊。
9527周 发表于 2010-3-25 18:12

三哥的一亿国民表示肯定。{:3_83:}
苏联的杯具就是改革缺乏计划性,动辄搞什么"500天纲要",想一步登天,再加上联盟内部民族分裂势力高涨,最终解体不可避免
至于苏共,其实早就已经声名狼藉了
叶利钦禁止"苏共在俄罗斯境内活动"时,1900万苏共党员站出来反对的寥寥无几,谁都知道苏共这条破船是迟早要沉没的
导致现在俄罗斯的落魄 跟苏联时代经济发展方向有巨大关联 太多的军工产业了 这跟体制应该是没关系的  不打仗 苏联迟早玩完  不管俄罗斯是什么体制 注定是西方的对头 也是中国的对手  大国之间从来都是利益 如果没有中国 说不定三哥就会成为老美的压制目标了
revolutionzz 发表于 2010-3-25 19:22
人家讨论的主要就是苏联解体后的破事。。。。。{:cha:}
说实在的 这个世界上 主体民族政府支持分裂的还真不多见 老毛算一个
revolutionzz 发表于 2010-3-25 19:22


    无论是兴衰,在上面折腾的都是那些人。。。
前面折腾跨苏联,后面就开始摟钱,和TG国内的官僚一个货色
假如明天TG垮台,第一抱MD大腿的也会是现在台上的这些人
JUESPARK 发表于 2010-3-25 19:42


    话说,苏联内部分裂,主要是军队和地方诸侯,而普通民众因为对苏联没有好感而坚持打酱油造成的
qnxchina 发表于 2010-3-25 20:30
苏联民众对特权阶级们很是反感
MOMI 发表于 2010-3-25 20:32
他们对这些特权阶级转眼间又变成资产阶级没有预见性{:3_90:}
JUESPARK 发表于 2010-3-25 19:42


    这玩意还不是为了利益,俄罗斯觉得自己经济比那些穷兄弟发达吗,却要做他们奶牛,供他们喝血,穷兄弟们觉得老子只能给你做原材料输出地,亏死了。大家都觉得亏了,自然就散了。毛子觉得解体是为了丢包袱自己赞成。
老叶当时的算盘把独联体的军队都抓到自己手中,小兄弟们不干,又想甩包袱又想控制军队,老叶太高估自己RP了。
damo56030 发表于 2010-3-25 16:32
就是嘛,哪里是改革,分明是社会革命嘛!
忘了说,这个是01-02年的文章..
以前看过戈尔巴乔夫时期主管意识形态的雅克夫列夫的书,通篇是对西方政治术语的反复梦呓,面对严重的政治经济局面以为换个牌坊就可以百病消除,以为换张皮就可以和西方共存共荣。
肥兔子 发表于 2010-3-25 17:42
这对TG来说是好事啊,否则PLAAF的筷子从哪里来?
苏联的民族政策也是各民族分崩离析的原因
上面好多条听起来特别想现在网络上的某种动物
你们太天真了
叶派真的是想投靠西方吗?
西方人都从来不这样认为
所谓经济改革的过程  也就是一次私有化的过程
过去苏联的干部们 通过经济改革摇身一变成为了资本家和资本主义政治家
为了披上合法的外衣和获得国际环境的支持 改革打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的幌子
这样的改革必然导致民不聊生 因为把属于人民的财产掠夺到少数人手中 类似英国的圈地运动
而随后 俄罗斯的当权派们就把这一切的责任推给了万恶的西方阴谋家
叶利钦能从阿尔法的枪口下进入莫斯科 站在坦克上发动革命 难道真的会一心投靠西方?
熊可从来都是狡猾的动物
李药师 发表于 2010-4-7 03:55

pathetic Russians..
俄罗斯还是专心买能源吧


比TG房地产占GDP20%强

比TG房地产占GDP20%强
李药师 发表于 2010-4-7 03:55


    说的靠谱,只是“过去苏联的干部们 通过经济改革摇身一变成为了资本家和资本主义政治家”这应该说成,改革之前就以完成,60年代不就叫苏修了吗,改革后只是明确在确认一次罢了
苏修不是这个意思
集权之后的军阀,类似清之后的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