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1世纪的军事布局[注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54:51
凤凰周刊

    美伊战争无疑是一场最具现代意义的全景式实战演示。坐在电视机前观战的各国政治、军事首脑,在为现代武器叹为观止、在为现代战争的毁灭性、残酷性感到震慑的同时,也会暗自衡量本国军队的综合战力。与西方政治领袖之战略意识有所区别的是,中国似乎更注重意识形态对军队的影响,以及人的因素。但从种种迹象看,中国军队亦在与时俱进。于中共十六大及全国十届人大会议上脱颖而出的新一代中央军委人事构成,以及军队体制改革、信息战略和海洋战略确立,“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理论成形等等,都体现了中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军事布局。


                                               依然坚守“党指挥枪”的铁律

    全国十届人大后,江 泽民续兼国家军委主席,曹刚川则接替迟浩田出掌国防部。67岁的曹刚川之能胜出,既有官员“年轻化”的因素,更因为他是解放军装备现代化的关键人物,拥有飞弹研发、总装备部经验。

    在此之前,中央军委、解放军四总部、七大军区各首长已经全部到位。中共中央军委和国家军委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十六大产生新一届中共中央军委组成人员,全部出任新一届国家军委领导人。

    江 泽民留任军委主席,胡锦涛续任军委第一副主席,而江、胡均非军人出身,充分贯彻“党指挥枪”的体制。江泽民以“普通党员”身份继续留任军委主席,此模式类似中国十三大时的邓小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年以来,一直坚守“党指挥枪”铁律,毛泽东时代如是,邓小平时代复如是,江泽民时代亦然。不过,也有人质疑,军委主席江泽民已经不在党内担任任何职务,却依然受到全党的一致拥戴,似乎有“枪指挥党”之嫌。其实,这只是外界的误解,江泽民虽然不再担任党内职务,但是无人怀疑他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正如当年邓小平交出党内外最后一个职务后,依然一言九鼎一样。这就是中国的政治现实,不是常识所能够判断。

    江 泽民出掌中央军委期间,不只是在军中树立其权威,而且对军队结构彻底翻新。13年来,他共擢升64名上将。目前解放军仍服役的上将大约30名左右,部分已届65岁(军委领导人可至70岁)退休年龄。随着军内老帅、老将相继淡出及近年解放军高层人事加速更替,军方派系色彩已日渐式微,难再形成清晰的派系脉络,人事框架也无明显的派系可言,这将有利于军委主席的继任者今后治军。

    新一届中共中央军委和国家军委领导班子中,副主席郭伯雄、曹刚川和委员徐才厚均具备中央委员身分,其中郭、曹二人同时是政治局委员。这三人将是军委业务的实际推动力量,足以决定解放军在未来五年间的走向。不过,由于他们早自2000年年底便开始接管了军委的多数日常业务,因此未来制定的军事政策也不致出现与上一届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和迟浩田太大的不同。


                                               推进“三化”走科技强军之路

    中国军队多年来坚守“三化”目标:“正规化、革命化、现代化”。其中“正规化”的含义相当宽泛,有人将其涵盖面理解为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等等。新一届中央军委班子在年轻化方面确实迈出了一大步。十五届中央军委在组成之时平均年龄为68岁,而新一届军委的平均年龄仅63岁,除了江泽民和曹刚川分别为76岁和67岁外,其它均在60岁左右。

    大军区的正职将领,新升的全部在60岁以下,副职要求在55岁左右。大批40年代出生、60年代入伍的将领取代30年代出生、50年代入伍的将领。中央军委中的职业军人虽然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入伍的,但并不缺乏战争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50岁出头的海、空军副职首长出线,说明这两个专业军种的年轻化比地面集团军更为紧迫。如1950年出生的空军副司令员许其亮获选中央委员、1951年出生的北海舰队司令员丁一平挤进中央候补委员,此二人被视为未来空、海军司令员的最佳人选。

    新的军委领导集体素质普遍提高也是有目共睹。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解放军从80年代开始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包括在80年代裁军百万,90年代末再次裁员50万。节省军费,同时提高军队现代化素质。中国军队的改革还包括对主力武器的更新换代、改革军事制度、作战模式和理论等等。用中共军事领导人的话说,就是要提高军队建设方面的“科技含量”。军队建设要逐步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西方军事专家认为,过去20年中国军事战略与战术思想出现了质的飞跃。但也认为中国军队的革命化与另外两个目标存在很大的矛盾。如果要正规化军队就难以变成党的一部分,而只能是国家的军队,要把解放军变成一支精兵,就要脱离生产和政治宣教。

    存在矛盾并不等于影响发展,正如外界认为中国在维护现有政治体制前提下推动经济改革会导致失衡,结果证明只是多虑一样,中国军队的“革命化”似乎也没有影响其正规化功能和现代化建设。


                                              与时俱进推动军队体制改革

    中国政府公布今年的国防预算为1853亿元人民币,增幅仅为9.6%,比去年大幅下降,颇出乎外界所料。西方舆论认为,中国有大量隐藏性军费开支,所以外界难窥全貌。有研究者指,北京在国防科研和购买外国军备上另立帐户,已不是什么秘密。尽管如是,中国今年军费增幅低于双位数,无论怎样看都算是低的。那么,国防预算增幅剧减的原因何在呢?目前看来至少有以下意涵:一、上年增幅大是因为补偿军方取消营业性生产的损失,增加军费确如军方所言也只是弥补军人的待遇收入。二、中国正酝酿进行新一轮大裁军。按新的军队改革构想,军队应从5年前的300万调降为250万,由于精简整编和干部安置的工作繁复浩大,裁军步伐缓慢。江泽民曾在一次军委扩大会议中强调,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因此2010年之前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实现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解决军队规模”。

    香港传媒透露,中国最新的裁军基本思路是“三减”:减机关、减院校、减陆军。裁军的目的是为了优化部队的编成结构,使军兵种比例、战斗部队与保障部队比例等进一步趋向合理,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迈步。

    中国的大军区建制始于五十年代初,沿袭前苏联那一套,优点是有利于防御及政治平衡,缺点是块状结构,容易拉小山头。1985年,邓小平将原来的十大军区合并为七大军区,但是整个三级指挥体制没有改变。1997年,裁军50万,但基本不涉及兵种编制大改革。解放军从班排连营团师军,到野战集团军,到大军区、战区,再到中央的解放军指挥体系,层次繁多,指挥样式陈旧和落后,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需要。今次裁军倘若从改革军队体制入手,意义便非同寻常。

    近年,中国军队加强了军事院校教育改革,激活了 “军事院校重点建设工程”,初步构建起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学科专业体系,全军教学科研信息网初步建成。同时,中国军队还依托国民教育系统培养人才。从2000年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50余所知名学府承担了为军队培养干部的任务。

    目前,中国军队已建立了军官初、中、高三级培训体制和专业技术军官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五个培养层次的培训体系,全军干部经院校培训的达80%以上。全军已拥有三万多名博士、硕士,其中不少已担任师、团职领导。1996年以来,中国军队先后向包括美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派出军事留学人员近千名,相当一部分是师、团职军事指挥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其中美国哈佛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中国军官班,名震一时,成为中国军队开放的一个重要象征。


                                          信息化与海洋战略渐成军事两翼

    美国“倒萨”战争的一件秘密武器就是电子炸弹,而一枚电子炸弹即可瘫痪一中小城市的通讯网络。所以,江泽民在两会期间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式发展。

    事实上,由北京军区组建的中国第一支由高科技专才组成的信息化部队正在筹备中,预计今年在北京附近成军。信息化部队由解放军军事院校毕业生和计算机专才组成,将是中国未来军队的样板。中国军队甚至已研究出比美国更先进的电子干扰和电子轰炸武器。这种武器在未来一旦爆发战争时,将瘫痪敌方的所有电子系统,包括互联网、军事指挥系统等。日前上演并在中国引起反响的电视剧《DA师》,虽然只是虚构,但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中国信息部队的面貌。

    与信息化齐头并进的是海洋战略。近年来,江泽民反复要求中国海军要充分认识海洋战略的地位,提高近海综合作战能力。解放军海军司令员石云生亦声称,把台湾纳入范围的近海防御战略是在江泽民的要求下得以贯彻的。向外表达台湾本身的防御问题已成为中国近海防御的一个战略支柱。

    中国军队正在从大陆军队向海洋军队转型,并且速度迅速。海空军相对陆军的比例正在扩大,军费也迅速增加。舰艇的吨位从3500吨增加到国产6000吨,而且从俄罗斯进口近7000吨的现代级驱逐舰。军舰吨位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好,意味着中国海军正处在从沿海延伸到近海的过程中。

    解放军激活海洋战略,首先是来自于危机意识。一些过去平和的小国,在美国的纵容下夺取中国的岛屿和石油,威胁中国的沿海信道和国家安全。美国的盟国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新加坡以及台湾地区,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围堵中国,就连印度也把军舰开进了南中国海。

    其次是感受到周边威胁。美国发展战区导弹防御网的计划进一步加深中国对“围堵”的忧虑。美国坚持有接近中国海岸的绝对通航和飞行自由,甚至包括侦察机的飞行自由。美国国防部最近一份报告的结论是,以海上为基地的系统是战区导弹防御成功的必要条件。

    中国军队立足于海洋战略的另一个主要动机是石油。

    东南亚国家已在中国宣称历来拥有主权的地区开凿大约一百二十口油井,每年产量一百万吨以上。中国军事高层声称,军事较弱的国家正在利用中国的容忍和自制悄悄地盗取中国的石油。由于越南加入东协、美国结束禁运并与越南重建关系、以及东协内部对中国意图的忧虑日增并且蔓延到其它国家,中国现在多半是采取政治守势。中国一边加强与东协的联系,以便对抗来自于西方的控制、束缚、围堵或破坏,一边扩张海军力量,用实力发声。


                                           从“人民战争”到“积极防御”

    检视中国数十年来的军事理论,可以“三部曲”概括之,也就是从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到邓小平的“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理论,再到江泽民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理论。三次飞跃,其实代表着中国军队现代化进程,尽管最终仍然隐含“人民战争”的痕迹。人民战争思想起源于30年代,中共军队基本上是依靠这个思想战胜了日本,摧毁了蒋介石政权。但这种理论并非是灵丹妙药,在韩战中,中国军队损失惨重即是例证,结果造成人民战争思想消沉。

    这种消沉状态并没有持续多久,到了60年代,由于中苏交恶,珍宝岛燃起战火,使得中国的“人民战争”思想再度复苏,成为中国对抗超强来犯的有效手段。70年代末,“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理论应运而生,这还应该感谢与苏联交恶。由于“修正主义”的苏联军事技术的稳定提升,其火力精准度、射程与摧毁力皆令中国军队望尘莫及。中国战略家发现如果苏联发动无预警的攻击,其具有空前毁灭潜力的现代化武器装备,特别是核武,将可对中国军事、经济与政治中心发动灾难性后果的攻击。而“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使解放军拥有预备方案,可因应未来非全面性入侵的安全威胁。

    解放军经过多次大幅精简,形成目前的三种兵力结构:一是数量少但配备高科技武器的兵力,可弹性部署因应区域性危机;二是为数庞大,但配备中低级科技武器的兵力,主要在维护国内安定;三是适度的核武部队,以对其他核武国家维持适当的核子吓阻。为了弥补上述兵力结构的不足,中国亦积极致力于建构有效率的国家动员制度以及民兵制度。这种结构初步完成了“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或“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体制,“人民战争”依然是中国军事思想的灵魂。

    而今伊拉克战争又起,与第一次海湾战争比较起来,此次高科技运用于战争更广泛、更成熟,电子技术亦在战场显示更大的效力。当中国新一代政治、军事领袖通过电视画面看过这场战争的演绎过程之后,不知是对伊拉克农民用步枪击落一架美国武装直升机的情节难以忘怀呢,还是对英美联军协同作战、穿透力极强的立体打击印象深刻。凤凰周刊

    美伊战争无疑是一场最具现代意义的全景式实战演示。坐在电视机前观战的各国政治、军事首脑,在为现代武器叹为观止、在为现代战争的毁灭性、残酷性感到震慑的同时,也会暗自衡量本国军队的综合战力。与西方政治领袖之战略意识有所区别的是,中国似乎更注重意识形态对军队的影响,以及人的因素。但从种种迹象看,中国军队亦在与时俱进。于中共十六大及全国十届人大会议上脱颖而出的新一代中央军委人事构成,以及军队体制改革、信息战略和海洋战略确立,“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理论成形等等,都体现了中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军事布局。


                                               依然坚守“党指挥枪”的铁律

    全国十届人大后,江 泽民续兼国家军委主席,曹刚川则接替迟浩田出掌国防部。67岁的曹刚川之能胜出,既有官员“年轻化”的因素,更因为他是解放军装备现代化的关键人物,拥有飞弹研发、总装备部经验。

    在此之前,中央军委、解放军四总部、七大军区各首长已经全部到位。中共中央军委和国家军委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十六大产生新一届中共中央军委组成人员,全部出任新一届国家军委领导人。

    江 泽民留任军委主席,胡锦涛续任军委第一副主席,而江、胡均非军人出身,充分贯彻“党指挥枪”的体制。江泽民以“普通党员”身份继续留任军委主席,此模式类似中国十三大时的邓小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年以来,一直坚守“党指挥枪”铁律,毛泽东时代如是,邓小平时代复如是,江泽民时代亦然。不过,也有人质疑,军委主席江泽民已经不在党内担任任何职务,却依然受到全党的一致拥戴,似乎有“枪指挥党”之嫌。其实,这只是外界的误解,江泽民虽然不再担任党内职务,但是无人怀疑他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正如当年邓小平交出党内外最后一个职务后,依然一言九鼎一样。这就是中国的政治现实,不是常识所能够判断。

    江 泽民出掌中央军委期间,不只是在军中树立其权威,而且对军队结构彻底翻新。13年来,他共擢升64名上将。目前解放军仍服役的上将大约30名左右,部分已届65岁(军委领导人可至70岁)退休年龄。随着军内老帅、老将相继淡出及近年解放军高层人事加速更替,军方派系色彩已日渐式微,难再形成清晰的派系脉络,人事框架也无明显的派系可言,这将有利于军委主席的继任者今后治军。

    新一届中共中央军委和国家军委领导班子中,副主席郭伯雄、曹刚川和委员徐才厚均具备中央委员身分,其中郭、曹二人同时是政治局委员。这三人将是军委业务的实际推动力量,足以决定解放军在未来五年间的走向。不过,由于他们早自2000年年底便开始接管了军委的多数日常业务,因此未来制定的军事政策也不致出现与上一届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和迟浩田太大的不同。


                                               推进“三化”走科技强军之路

    中国军队多年来坚守“三化”目标:“正规化、革命化、现代化”。其中“正规化”的含义相当宽泛,有人将其涵盖面理解为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等等。新一届中央军委班子在年轻化方面确实迈出了一大步。十五届中央军委在组成之时平均年龄为68岁,而新一届军委的平均年龄仅63岁,除了江泽民和曹刚川分别为76岁和67岁外,其它均在60岁左右。

    大军区的正职将领,新升的全部在60岁以下,副职要求在55岁左右。大批40年代出生、60年代入伍的将领取代30年代出生、50年代入伍的将领。中央军委中的职业军人虽然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入伍的,但并不缺乏战争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50岁出头的海、空军副职首长出线,说明这两个专业军种的年轻化比地面集团军更为紧迫。如1950年出生的空军副司令员许其亮获选中央委员、1951年出生的北海舰队司令员丁一平挤进中央候补委员,此二人被视为未来空、海军司令员的最佳人选。

    新的军委领导集体素质普遍提高也是有目共睹。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解放军从80年代开始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包括在80年代裁军百万,90年代末再次裁员50万。节省军费,同时提高军队现代化素质。中国军队的改革还包括对主力武器的更新换代、改革军事制度、作战模式和理论等等。用中共军事领导人的话说,就是要提高军队建设方面的“科技含量”。军队建设要逐步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西方军事专家认为,过去20年中国军事战略与战术思想出现了质的飞跃。但也认为中国军队的革命化与另外两个目标存在很大的矛盾。如果要正规化军队就难以变成党的一部分,而只能是国家的军队,要把解放军变成一支精兵,就要脱离生产和政治宣教。

    存在矛盾并不等于影响发展,正如外界认为中国在维护现有政治体制前提下推动经济改革会导致失衡,结果证明只是多虑一样,中国军队的“革命化”似乎也没有影响其正规化功能和现代化建设。


                                              与时俱进推动军队体制改革

    中国政府公布今年的国防预算为1853亿元人民币,增幅仅为9.6%,比去年大幅下降,颇出乎外界所料。西方舆论认为,中国有大量隐藏性军费开支,所以外界难窥全貌。有研究者指,北京在国防科研和购买外国军备上另立帐户,已不是什么秘密。尽管如是,中国今年军费增幅低于双位数,无论怎样看都算是低的。那么,国防预算增幅剧减的原因何在呢?目前看来至少有以下意涵:一、上年增幅大是因为补偿军方取消营业性生产的损失,增加军费确如军方所言也只是弥补军人的待遇收入。二、中国正酝酿进行新一轮大裁军。按新的军队改革构想,军队应从5年前的300万调降为250万,由于精简整编和干部安置的工作繁复浩大,裁军步伐缓慢。江泽民曾在一次军委扩大会议中强调,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因此2010年之前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实现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解决军队规模”。

    香港传媒透露,中国最新的裁军基本思路是“三减”:减机关、减院校、减陆军。裁军的目的是为了优化部队的编成结构,使军兵种比例、战斗部队与保障部队比例等进一步趋向合理,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迈步。

    中国的大军区建制始于五十年代初,沿袭前苏联那一套,优点是有利于防御及政治平衡,缺点是块状结构,容易拉小山头。1985年,邓小平将原来的十大军区合并为七大军区,但是整个三级指挥体制没有改变。1997年,裁军50万,但基本不涉及兵种编制大改革。解放军从班排连营团师军,到野战集团军,到大军区、战区,再到中央的解放军指挥体系,层次繁多,指挥样式陈旧和落后,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需要。今次裁军倘若从改革军队体制入手,意义便非同寻常。

    近年,中国军队加强了军事院校教育改革,激活了 “军事院校重点建设工程”,初步构建起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学科专业体系,全军教学科研信息网初步建成。同时,中国军队还依托国民教育系统培养人才。从2000年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50余所知名学府承担了为军队培养干部的任务。

    目前,中国军队已建立了军官初、中、高三级培训体制和专业技术军官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五个培养层次的培训体系,全军干部经院校培训的达80%以上。全军已拥有三万多名博士、硕士,其中不少已担任师、团职领导。1996年以来,中国军队先后向包括美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派出军事留学人员近千名,相当一部分是师、团职军事指挥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其中美国哈佛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中国军官班,名震一时,成为中国军队开放的一个重要象征。


                                          信息化与海洋战略渐成军事两翼

    美国“倒萨”战争的一件秘密武器就是电子炸弹,而一枚电子炸弹即可瘫痪一中小城市的通讯网络。所以,江泽民在两会期间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式发展。

    事实上,由北京军区组建的中国第一支由高科技专才组成的信息化部队正在筹备中,预计今年在北京附近成军。信息化部队由解放军军事院校毕业生和计算机专才组成,将是中国未来军队的样板。中国军队甚至已研究出比美国更先进的电子干扰和电子轰炸武器。这种武器在未来一旦爆发战争时,将瘫痪敌方的所有电子系统,包括互联网、军事指挥系统等。日前上演并在中国引起反响的电视剧《DA师》,虽然只是虚构,但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中国信息部队的面貌。

    与信息化齐头并进的是海洋战略。近年来,江泽民反复要求中国海军要充分认识海洋战略的地位,提高近海综合作战能力。解放军海军司令员石云生亦声称,把台湾纳入范围的近海防御战略是在江泽民的要求下得以贯彻的。向外表达台湾本身的防御问题已成为中国近海防御的一个战略支柱。

    中国军队正在从大陆军队向海洋军队转型,并且速度迅速。海空军相对陆军的比例正在扩大,军费也迅速增加。舰艇的吨位从3500吨增加到国产6000吨,而且从俄罗斯进口近7000吨的现代级驱逐舰。军舰吨位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好,意味着中国海军正处在从沿海延伸到近海的过程中。

    解放军激活海洋战略,首先是来自于危机意识。一些过去平和的小国,在美国的纵容下夺取中国的岛屿和石油,威胁中国的沿海信道和国家安全。美国的盟国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新加坡以及台湾地区,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围堵中国,就连印度也把军舰开进了南中国海。

    其次是感受到周边威胁。美国发展战区导弹防御网的计划进一步加深中国对“围堵”的忧虑。美国坚持有接近中国海岸的绝对通航和飞行自由,甚至包括侦察机的飞行自由。美国国防部最近一份报告的结论是,以海上为基地的系统是战区导弹防御成功的必要条件。

    中国军队立足于海洋战略的另一个主要动机是石油。

    东南亚国家已在中国宣称历来拥有主权的地区开凿大约一百二十口油井,每年产量一百万吨以上。中国军事高层声称,军事较弱的国家正在利用中国的容忍和自制悄悄地盗取中国的石油。由于越南加入东协、美国结束禁运并与越南重建关系、以及东协内部对中国意图的忧虑日增并且蔓延到其它国家,中国现在多半是采取政治守势。中国一边加强与东协的联系,以便对抗来自于西方的控制、束缚、围堵或破坏,一边扩张海军力量,用实力发声。


                                           从“人民战争”到“积极防御”

    检视中国数十年来的军事理论,可以“三部曲”概括之,也就是从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到邓小平的“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理论,再到江泽民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理论。三次飞跃,其实代表着中国军队现代化进程,尽管最终仍然隐含“人民战争”的痕迹。人民战争思想起源于30年代,中共军队基本上是依靠这个思想战胜了日本,摧毁了蒋介石政权。但这种理论并非是灵丹妙药,在韩战中,中国军队损失惨重即是例证,结果造成人民战争思想消沉。

    这种消沉状态并没有持续多久,到了60年代,由于中苏交恶,珍宝岛燃起战火,使得中国的“人民战争”思想再度复苏,成为中国对抗超强来犯的有效手段。70年代末,“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理论应运而生,这还应该感谢与苏联交恶。由于“修正主义”的苏联军事技术的稳定提升,其火力精准度、射程与摧毁力皆令中国军队望尘莫及。中国战略家发现如果苏联发动无预警的攻击,其具有空前毁灭潜力的现代化武器装备,特别是核武,将可对中国军事、经济与政治中心发动灾难性后果的攻击。而“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使解放军拥有预备方案,可因应未来非全面性入侵的安全威胁。

    解放军经过多次大幅精简,形成目前的三种兵力结构:一是数量少但配备高科技武器的兵力,可弹性部署因应区域性危机;二是为数庞大,但配备中低级科技武器的兵力,主要在维护国内安定;三是适度的核武部队,以对其他核武国家维持适当的核子吓阻。为了弥补上述兵力结构的不足,中国亦积极致力于建构有效率的国家动员制度以及民兵制度。这种结构初步完成了“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或“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体制,“人民战争”依然是中国军事思想的灵魂。

    而今伊拉克战争又起,与第一次海湾战争比较起来,此次高科技运用于战争更广泛、更成熟,电子技术亦在战场显示更大的效力。当中国新一代政治、军事领袖通过电视画面看过这场战争的演绎过程之后,不知是对伊拉克农民用步枪击落一架美国武装直升机的情节难以忘怀呢,还是对英美联军协同作战、穿透力极强的立体打击印象深刻。
近来老说济南军区将要栽掉。

不知真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