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大战“和谐” ——两岸思想之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06:40
刘晓波因发起民主宪章罹罪的问题,引起外界侧目,也在台湾引发了昙花一现的关心。

  严格说,台湾主要的关心不在于刘晓波,而在于如何藉由刘晓波说明两岸之间宜独不宜统的立场。想从台湾追踪刘晓波的下场并设法干预营救,可能性是零。

  但只要触及两岸政治未来,引用刘晓波的例子来凸显两岸自由与专制的对比,进而主张永久和平维持现状,机会是百分之百。

  正因为外界总是用某种看似客观的标准看中国,自1949年以来北京就采用了各种理论,试图抗拒外界的指指点点,最早使用也延续至今的,是“和平共处五原则”,1990年代初期短暂用过“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提法,21世纪最耳熟能详的是“和谐世界”。

  这些国际关系原则的不变主轴是,各国应该自己管自己,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北京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防卫性姿态,如今成为台湾人口中的最大威胁。亦即北京若不接受普世的政治文明标准,两岸便不能讨论统一。

  国民党政府就向来喜欢以普世价值作为理由,为其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说项,自超过二十年前民主运动遭到压制以来,台北的大陆政策议程上唯一的议题,就是和平,也就是大陆不要干涉台湾的政治独立。

  就如同北京的和谐世界理论在对外的姿态上固然是防卫性的,但对内与对台湾却充满威胁性那样,台北所追求的和平则也是在肉体上看似防卫,但在精神上又反而充满攻击性。

  比如,国民党领导阶层曾主张,必须等民运获得平反以后才与北京谈政治问题;知识界则有呼吁中国政治文明先达到最低限度的内政道德标准,认为这个标准无关于东西方的差异,之后中国才有资格追求超越西方自由民主的“后自由民主”。

有没有最低道德标准?

  这种主张假设的是,某种最低限度的内政道德标准是普世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则大可各具特色。相较于欧美当今流行的线性史观所认为,各个文明起源本有不同,但终点将会相同;台湾思想界似乎反转了历史进程的多数看法,认为进入共同点只是中点或最低的起点而已,文明的特色将在此前提上开展。这有其创见,值得记录。

  换言之,是否还是可以说,纵使台湾的自由主义言论充满伪善,但能否撇开台独不谈,就中国的政治文明是高是低而论,仍有其客观标准?是否知识界不能因为台湾自由主义的伪善,或国外各界常有双重标准,就替北京找脱辞,而放弃对北京专制统治进行抗争?

  不过,怎知道最低限度标准的中点或起点已经达到,于是可以接着追求属于中国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呢?这个标准会不会随着时代改变?因此是不是还是要透过比较,亦即必须从别人的眼光看自己,才有可能知道是不是跨过最低门槛了?还是,到了没有可以自然而然知道?

  具体说,今天讨论文字狱的问题,问的就是,什么样的压迫是合理正当的?这有没有自然而然的答案?比如,人民绝对不受政府任意介入自己的思想与生活?或人民绝对不受外族侵略?或人民必须相互认同属于同一群体才可以?或人民必须拥有永续生存的环境才可以?

  任何关于最低标准的答案之所以会引起不安,是因为每个地方对于什么算是压迫,或什么样的压迫是合理正当的,说辞各有千秋,与时俱进,甚至因人而异。每每看到与自己不一样的说辞,无异感觉看到魔鬼。

不如问问自己压迫了谁

  自由主义压迫的往往是异文明的对象,不论是否真心诚意相信是要帮助被压迫的人到达最低的内政标准,所以是民族主义眼中的魔鬼。民族主义者压迫的往往是被认为属于自己人的对象,不论是否真心诚意要帮助被压迫的对象抗拒外敌,所以是自由主义眼中的魔鬼。

  但压迫到底合不合理,是否还是问自己比较妥当?这样就不必存在什么共同的所谓最低标准?因此问的问题应该是,自己压迫了谁?而不是某某其他人,如中国或美国压迫了谁?

  我们之中有的不自己反省,总去反省别人,像自由主义琅琅上口的人那样;有的则用反省别人当藉口来对付自己人,像民族主义者自以为是的那样。不都是追求最低限度的内政道德标准吗?

  其结果,北京的和谐政治与台湾的和平政策虽然都是慈眉善目,然而对彼此造成不可避免的威胁。他们想必都觉得无辜,对待彼此好像什么都没有做,如何引发对方的疑惧?这样的无辜感,势必为他们之间口号战争的升高,推波助澜。

作者是台湾大学教授刘晓波因发起民主宪章罹罪的问题,引起外界侧目,也在台湾引发了昙花一现的关心。

  严格说,台湾主要的关心不在于刘晓波,而在于如何藉由刘晓波说明两岸之间宜独不宜统的立场。想从台湾追踪刘晓波的下场并设法干预营救,可能性是零。

  但只要触及两岸政治未来,引用刘晓波的例子来凸显两岸自由与专制的对比,进而主张永久和平维持现状,机会是百分之百。

  正因为外界总是用某种看似客观的标准看中国,自1949年以来北京就采用了各种理论,试图抗拒外界的指指点点,最早使用也延续至今的,是“和平共处五原则”,1990年代初期短暂用过“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提法,21世纪最耳熟能详的是“和谐世界”。

  这些国际关系原则的不变主轴是,各国应该自己管自己,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北京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防卫性姿态,如今成为台湾人口中的最大威胁。亦即北京若不接受普世的政治文明标准,两岸便不能讨论统一。

  国民党政府就向来喜欢以普世价值作为理由,为其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说项,自超过二十年前民主运动遭到压制以来,台北的大陆政策议程上唯一的议题,就是和平,也就是大陆不要干涉台湾的政治独立。

  就如同北京的和谐世界理论在对外的姿态上固然是防卫性的,但对内与对台湾却充满威胁性那样,台北所追求的和平则也是在肉体上看似防卫,但在精神上又反而充满攻击性。

  比如,国民党领导阶层曾主张,必须等民运获得平反以后才与北京谈政治问题;知识界则有呼吁中国政治文明先达到最低限度的内政道德标准,认为这个标准无关于东西方的差异,之后中国才有资格追求超越西方自由民主的“后自由民主”。

有没有最低道德标准?

  这种主张假设的是,某种最低限度的内政道德标准是普世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则大可各具特色。相较于欧美当今流行的线性史观所认为,各个文明起源本有不同,但终点将会相同;台湾思想界似乎反转了历史进程的多数看法,认为进入共同点只是中点或最低的起点而已,文明的特色将在此前提上开展。这有其创见,值得记录。

  换言之,是否还是可以说,纵使台湾的自由主义言论充满伪善,但能否撇开台独不谈,就中国的政治文明是高是低而论,仍有其客观标准?是否知识界不能因为台湾自由主义的伪善,或国外各界常有双重标准,就替北京找脱辞,而放弃对北京专制统治进行抗争?

  不过,怎知道最低限度标准的中点或起点已经达到,于是可以接着追求属于中国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呢?这个标准会不会随着时代改变?因此是不是还是要透过比较,亦即必须从别人的眼光看自己,才有可能知道是不是跨过最低门槛了?还是,到了没有可以自然而然知道?

  具体说,今天讨论文字狱的问题,问的就是,什么样的压迫是合理正当的?这有没有自然而然的答案?比如,人民绝对不受政府任意介入自己的思想与生活?或人民绝对不受外族侵略?或人民必须相互认同属于同一群体才可以?或人民必须拥有永续生存的环境才可以?

  任何关于最低标准的答案之所以会引起不安,是因为每个地方对于什么算是压迫,或什么样的压迫是合理正当的,说辞各有千秋,与时俱进,甚至因人而异。每每看到与自己不一样的说辞,无异感觉看到魔鬼。

不如问问自己压迫了谁

  自由主义压迫的往往是异文明的对象,不论是否真心诚意相信是要帮助被压迫的人到达最低的内政标准,所以是民族主义眼中的魔鬼。民族主义者压迫的往往是被认为属于自己人的对象,不论是否真心诚意要帮助被压迫的对象抗拒外敌,所以是自由主义眼中的魔鬼。

  但压迫到底合不合理,是否还是问自己比较妥当?这样就不必存在什么共同的所谓最低标准?因此问的问题应该是,自己压迫了谁?而不是某某其他人,如中国或美国压迫了谁?

  我们之中有的不自己反省,总去反省别人,像自由主义琅琅上口的人那样;有的则用反省别人当藉口来对付自己人,像民族主义者自以为是的那样。不都是追求最低限度的内政道德标准吗?

  其结果,北京的和谐政治与台湾的和平政策虽然都是慈眉善目,然而对彼此造成不可避免的威胁。他们想必都觉得无辜,对待彼此好像什么都没有做,如何引发对方的疑惧?这样的无辜感,势必为他们之间口号战争的升高,推波助澜。

作者是台湾大学教授
统不统一是靠大陆的实力说话的,又不是靠所谓的价值观说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