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死了英籍毒犯阿克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1:10:51
谁杀死了英籍毒犯阿克毛?

宋鲁郑

    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将走进历史,关系一向稳定的中英之间突然发生争执,而且由于英国首相布朗、英国外交部和众多媒体的强势介入,一下拉抬到国家层面,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里,英国政府竟然十次和中国交涉,最后布朗本人甚至放弃首相之尊,向中国发出请求。其声势不由得令人想起八十年代的马岛战争。然而出乎所有人意外的是,能让当今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英国如此大动干戈的,居然是为了一个毒犯:阿克毛。
2007年9月12日凌晨,英国人阿克毛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杜尚别市携带4公斤海洛因乘坐国际航班抵达新疆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被中国海关安检人员当场查获。 众所周知,毒品犯罪是世界公认的严重犯罪,社会危害极其严重,包括英国在内的各国都深受其害,也都严厉打击。而且这四公斤海洛因足以杀死2.68万人!面对事实这样清楚的严重犯罪,中国依法判处阿克毛死刑,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说远了,是替人类除害,是替英国除害,说近了,则是保卫自己的国民免受毒品的侵害。
然而,就是这样一件无论从法律还是道义都在中国一边的单纯的不能再单纯的刑事案件,却在英国引起别样风波。先是英国驻华使馆通过律师提出对阿克毛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的要求。但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英方提供的材料不足以证明阿克毛有精神病以及阿克毛的家族成员曾经患精神病,自然拒绝了英方的要求。
最后“无计可施”的英国开始打种族牌,刻意渲染这是五十年以来第一个被处决的欧盟身份的西方人。阿克毛的家属则打悲情牌,他的兄弟在平安夜致信中国驻英大使傅莹称:“我们现在请求宽恕与仁慈,我希望你能体会他的孩子失去父亲的悲伤,我失去兄弟的痛苦,或许,影响最大的可能是我的母亲,因为她心脏有问题,我们担心阿克毛被处死会让她承受不住。”。英国首相则大打人道牌。掀起一波波空前的柔中带钢的攻势。然而,中国不为所动,依法执行了死刑,不仅捍卫了中国司法主权,更表示了要让中国国民免除毒品侵害和打击毒品的决心。
阿克毛虽然被处决了,但仍然有很多疑问萦绕在心?英国何以不顾体面,不顾干涉中国司法主权的嫌疑,“全力”营救一个毒犯呢?何以一个堂堂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竟然铩羽而归?究竟是谁杀死了阿克毛?
其实,如果了解西方,便会明白,英国政府根本就不想营救阿克毛,一切都是做秀,阿克毛成为政治人物政治需要的牺牲品。事实上,如果英国政府真的要救阿克毛,非常简单,一是要拿国家利益来交换,二是要幕后操作,绝不可大张旗鼓的运作。
你的公民在国外犯罪,就想空口白牙要回人来?这对于一个有着丰富外交经验的英国来说是不可能不明白的。大家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两名法国特工炸沉绿色和平组织轮船“彩虹勇士号”,结果事发被捕,被新西兰政府判刑入狱。后来,法国不惜动用各种外交资源,甚至正常的贸易手段都被派上用场,软硬兼施才不光彩的将人救回。英国就想动动嘴皮子,就将人接回?太过一厢情愿了吧。如果过去的事忘了,想想正在英国前殖民地加拿大避难的犯罪分子赖昌兴吧。
其次,英国做为一个老练、圆滑的老牌外交大国,对各国国情自然是了如指掌,知道和不同的国家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象中国这样强调面子的国家,你这样大张旗鼓的营救,还不等于是把阿克毛往绞刑架上推啊?就算中国有可能有心放他一马,英国这样张扬,中国除了执行死刑也别无他法。更何况,英国也知道中英之间的历史恩怨。1840年首场东西冲突中英之战就是为了(英国向中国贩卖)毒品,现在英国又借毒品犯生事,还不是火上浇油啊?而且就是中英之战之后,西方才在中国建立了治外法权,中国的司法主权逐渐丧失。可资借鉴的是,事件炒作起来之后,90%多的网民支持中国判处死刑,面对这样的民意,有哪个政府还会让步呢?
最后,如果英国什么都“不懂”,它如果真的想救人,也有变通的办法。比如说阿克毛是英国的特工人员,出于打击罪犯的需要携带了毒品,依然有回旋的余地。更何况,英国外交不乏这样的“务实”先例。沙特和英国的军购出现腐败案,由于事涉沙特皇室,英国政府就以国家利益为名中止了司法调查。如果英国真的还“不懂”,再看看法国的军购弊案。法国国防部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开放档案,所有的犯罪嫌疑人当场无罪释放。这个时候,英法两国政府都不缺乏智慧嘛。
显然,英国政府根本就不想营救阿克毛,除了想借机消费阿克毛之死。首相布朗可以展现自己是亲民的领导人,尽了力,而且中国越是处死阿克毛,越是可以反衬布朗的光辉形象,这对民意支持率已经很低的布朗来说,自然是白捡的便宜。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媒体的渲染,突出种族牌,贬损一下崛起势头旺盛的中国。阿克毛之死可以给英国和布朗本人带来这么多政治利益,英国还怎么会不乐观其成呢?
只是可怜的阿克毛,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直到死的一刻还在感念英国的民主政府和民选的领导人布朗。
当然,有人担心处死阿克毛,是否会影响中英关系。因为英国表现的很“愤怒”:布朗以最强烈的言词谴责中国,并对中国不理会英方持续要求赦免的请求表示惊诧及失望----这种愤怒很真实,但还是在做秀而已。可以明明白白的讲,中英关系根本不会受影响,英国怎么会因为一个根本就没当回事的毒犯影响到中英关系呢?否则以英国的智慧和国力,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十个阿克毛也救过来了。我甚至都想,之所以中国这么长时间才执行死刑,是一直在等英国来拿条件来交换呢。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890130.html谁杀死了英籍毒犯阿克毛?

宋鲁郑

    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将走进历史,关系一向稳定的中英之间突然发生争执,而且由于英国首相布朗、英国外交部和众多媒体的强势介入,一下拉抬到国家层面,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里,英国政府竟然十次和中国交涉,最后布朗本人甚至放弃首相之尊,向中国发出请求。其声势不由得令人想起八十年代的马岛战争。然而出乎所有人意外的是,能让当今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英国如此大动干戈的,居然是为了一个毒犯:阿克毛。
2007年9月12日凌晨,英国人阿克毛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杜尚别市携带4公斤海洛因乘坐国际航班抵达新疆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被中国海关安检人员当场查获。 众所周知,毒品犯罪是世界公认的严重犯罪,社会危害极其严重,包括英国在内的各国都深受其害,也都严厉打击。而且这四公斤海洛因足以杀死2.68万人!面对事实这样清楚的严重犯罪,中国依法判处阿克毛死刑,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说远了,是替人类除害,是替英国除害,说近了,则是保卫自己的国民免受毒品的侵害。
然而,就是这样一件无论从法律还是道义都在中国一边的单纯的不能再单纯的刑事案件,却在英国引起别样风波。先是英国驻华使馆通过律师提出对阿克毛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的要求。但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英方提供的材料不足以证明阿克毛有精神病以及阿克毛的家族成员曾经患精神病,自然拒绝了英方的要求。
最后“无计可施”的英国开始打种族牌,刻意渲染这是五十年以来第一个被处决的欧盟身份的西方人。阿克毛的家属则打悲情牌,他的兄弟在平安夜致信中国驻英大使傅莹称:“我们现在请求宽恕与仁慈,我希望你能体会他的孩子失去父亲的悲伤,我失去兄弟的痛苦,或许,影响最大的可能是我的母亲,因为她心脏有问题,我们担心阿克毛被处死会让她承受不住。”。英国首相则大打人道牌。掀起一波波空前的柔中带钢的攻势。然而,中国不为所动,依法执行了死刑,不仅捍卫了中国司法主权,更表示了要让中国国民免除毒品侵害和打击毒品的决心。
阿克毛虽然被处决了,但仍然有很多疑问萦绕在心?英国何以不顾体面,不顾干涉中国司法主权的嫌疑,“全力”营救一个毒犯呢?何以一个堂堂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竟然铩羽而归?究竟是谁杀死了阿克毛?
其实,如果了解西方,便会明白,英国政府根本就不想营救阿克毛,一切都是做秀,阿克毛成为政治人物政治需要的牺牲品。事实上,如果英国政府真的要救阿克毛,非常简单,一是要拿国家利益来交换,二是要幕后操作,绝不可大张旗鼓的运作。
你的公民在国外犯罪,就想空口白牙要回人来?这对于一个有着丰富外交经验的英国来说是不可能不明白的。大家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两名法国特工炸沉绿色和平组织轮船“彩虹勇士号”,结果事发被捕,被新西兰政府判刑入狱。后来,法国不惜动用各种外交资源,甚至正常的贸易手段都被派上用场,软硬兼施才不光彩的将人救回。英国就想动动嘴皮子,就将人接回?太过一厢情愿了吧。如果过去的事忘了,想想正在英国前殖民地加拿大避难的犯罪分子赖昌兴吧。
其次,英国做为一个老练、圆滑的老牌外交大国,对各国国情自然是了如指掌,知道和不同的国家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象中国这样强调面子的国家,你这样大张旗鼓的营救,还不等于是把阿克毛往绞刑架上推啊?就算中国有可能有心放他一马,英国这样张扬,中国除了执行死刑也别无他法。更何况,英国也知道中英之间的历史恩怨。1840年首场东西冲突中英之战就是为了(英国向中国贩卖)毒品,现在英国又借毒品犯生事,还不是火上浇油啊?而且就是中英之战之后,西方才在中国建立了治外法权,中国的司法主权逐渐丧失。可资借鉴的是,事件炒作起来之后,90%多的网民支持中国判处死刑,面对这样的民意,有哪个政府还会让步呢?
最后,如果英国什么都“不懂”,它如果真的想救人,也有变通的办法。比如说阿克毛是英国的特工人员,出于打击罪犯的需要携带了毒品,依然有回旋的余地。更何况,英国外交不乏这样的“务实”先例。沙特和英国的军购出现腐败案,由于事涉沙特皇室,英国政府就以国家利益为名中止了司法调查。如果英国真的还“不懂”,再看看法国的军购弊案。法国国防部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开放档案,所有的犯罪嫌疑人当场无罪释放。这个时候,英法两国政府都不缺乏智慧嘛。
显然,英国政府根本就不想营救阿克毛,除了想借机消费阿克毛之死。首相布朗可以展现自己是亲民的领导人,尽了力,而且中国越是处死阿克毛,越是可以反衬布朗的光辉形象,这对民意支持率已经很低的布朗来说,自然是白捡的便宜。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媒体的渲染,突出种族牌,贬损一下崛起势头旺盛的中国。阿克毛之死可以给英国和布朗本人带来这么多政治利益,英国还怎么会不乐观其成呢?
只是可怜的阿克毛,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直到死的一刻还在感念英国的民主政府和民选的领导人布朗。
当然,有人担心处死阿克毛,是否会影响中英关系。因为英国表现的很“愤怒”:布朗以最强烈的言词谴责中国,并对中国不理会英方持续要求赦免的请求表示惊诧及失望----这种愤怒很真实,但还是在做秀而已。可以明明白白的讲,中英关系根本不会受影响,英国怎么会因为一个根本就没当回事的毒犯影响到中英关系呢?否则以英国的智慧和国力,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十个阿克毛也救过来了。我甚至都想,之所以中国这么长时间才执行死刑,是一直在等英国来拿条件来交换呢。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890130.html
英籍毒贩死刑之争,谁是赢家?
丁咚 文

据12月28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29日是中国依法处决英国毒贩阿克毛的日子。英国在最后时刻展开了与中国的“疯狂谈判”。BBC称,在过去6个月内,英国政府曾就阿克毛的案件同中国进行了10次交涉,英国驻华大使在一天前前往新疆探监,但迄今中国拒绝了所有关于免除他死刑的呼吁。阿克毛家人也打着“亲情牌”,又是要向中国领导人递交请求书,又是要向中国人大提交申请,还要申请中国最高法院复审。配合这些行动的是英国媒体在本土对阿克毛“悲情”的渲染。《独立报》27日报道称,阿克毛的兄弟阿克巴-沙伊克在平安夜致信中国驻英大使傅莹称:“我们现在请求宽恕与仁慈,我希望你能体会他的孩子失去父亲的悲伤,我失去兄弟的痛苦,或许,影响最大的可能是我的母亲,因为她心脏有问题,我们担心阿克毛被处死会让她承受不住。”
据此可以看出,围绕中国判决英国毒贩阿克毛死刑问题,英国政府、英国媒体和阿克毛家人与中国政府进行了密集的交涉和公关,期冀中国政府采用行政干涉的手段,对阿克毛网开一面,免除他的死刑。但中国政府显然不为所动,决心对中国司法机构的判决不予干涉,尊重其依照中国法律进行的审判活动。笔者观察,之所以中英双方能够就阿克毛死刑问题展开如此长时间的博弈,实际上凸显了中西在司法独立、死刑与人权以及个体生命价值的观念差异和不同追求。
在英国政府看来,中国政府拥有强大的影响力,足以影响司法审判的结果,潜在含义是,中国司法并不真正独立,受行政权影响较大,因此才一再试图通过外交施压和政府公关的方式,敦促中国政府运用影响力,改变司法审判的结果。决定英国政府这么做的理由,一是国内部分政治势力、人权组织和毒贩家人共同形成的强大压力;二是缘于西方世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体现了西方价值观,即使是罪犯,当他的生命遭到威胁时,由政府出面帮助其解除生命威胁,可说责无旁贷;三是欧洲早已废除死刑,因此即使在国外遭遇死刑判决,也是其难以接受的。英国媒体有意识地在此问题上配合政府和罪犯家人的行动,价值观因素不可忽视,但也说明,他们仍然带着老眼光看待中国,看待中国的司法制度和刑罚制度。
英国工党政府下大力气对中国政府进行攻关,明显想迎合国内部分政治势力和部分选民的意图,争取这部分选票和政治支持;同时展现对公民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和不赞成死刑的立场。英国媒体就此推波助澜,一方面怀着吸引公众眼球的商业目的,另一方面也是其尊崇西方价值观和死刑观的体现。而对于阿克毛的家人来说,免除阿克毛死刑符合其维护其人生命的利益诉求,因此,不遗余力敦促英国政府和媒体对中国政府进行施压,大打人情牌,希望中国法外留情,是其必然选择。在阿克毛死刑问题上,英国有关各方无疑都按照自己的角色要求进行了“合乎情理”的努力。对于案件的结果,感到悲痛的乃是阿克毛之家人。英国政府和媒体并无多大干系,但通过其在此次案件审判过程中的“积极作为”,虽然结果并无实质扭转,虽然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但无疑树立了其负责任的形象,无损于其作为赢家在此次博弈中获益。
中国政府在此问题上的坚定立场是十分明智的。西方国家一直指责中国司法不独立,动辄以司法独立为由对中国的司法审判活动进行干涉或为自身的行为进行辩护。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加拿大政府对待赖昌星案的暧昧态度:以三权分立为由,拒绝影响加司法机构在引渡赖昌星到中国问题上松口,乃至赖昌星案旷日持久,不见分晓。同为英联邦国家,英国不可能不知道赖昌星案,但一直未敦促加政府对司法机构施加影响引渡赖昌星,却在阿克毛贩毒案上奉行双重标准,企图让中国政府压服司法机构。对中国政府来说,阿克毛案是其向西方展示尊重司法独立、支持司法独立的大好机会,自然不容错过。越是西方施加强大压力,越是具有强大的宣传效应,通过此案扩大中国在世界上的正面的司法形象。由此看来,中国政府也是赢家。
对于中国公众而言,唯一期待的是,中国政府在此案中体现的对司法的“不干涉主义”,也能贯彻到国内的司法工作中,确保司法活动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若能如此,那么公众才是英籍毒贩死刑之争的最大赢家!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879315.html
英国人又在义务帮中宣部搞宣传笼络人心还不自知,居然还自以为得计。我真是汗一个先{:3_79:}
中宣部还是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甚至内战也不咋地了,这种文章应该加大对外宣传呀,宣传战对宣传战,总对内说这些干嘛,多好个机会,可以狠骂一下英国的政客们
吕宁思:阿克毛被处死与西方政客的人权秀

重要新闻,在中国被控走私毒品罪的英国人阿克毛·沙伊克今天在乌鲁木齐被注射执行死刑,成了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被处死的第一位欧洲公民。英国首相布朗对于中国没有赦免阿克毛表示震惊。而中国的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中国依法处理此事,希望英国要理性的看待。

阿克毛贩毒处死英首相表惊诧

解说:走私毒品罪名成立的英国公民阿克毛周二在乌鲁木齐被注射执行死刑,英国首相布朗通过外交部发表声明,以最强烈的言词谴责对中国不理会英方持续要求赦免阿克毛的请求表示惊诧及失望。外交大臣米利班德也发表声明称,这起案件中阿克毛的个人特殊情况没有被考虑。对于英方的批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阿克毛一案属于独立刑事案件,阿克毛各种权利及待遇都得到了应有的保障。

外交部:中国依法处决阿克毛

姜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中国的司法机关一直是严格按照中国的法律和法律程序独立加以处理的。

解说:姜瑜强调,中国的司法独立不容干涉,希望英方理性处理事件,以免影响中英关系。

姜瑜:我们重视中英关系,我们不希望此事影响两国关系,所以我们也希望英方能够理性的看待,能够不为两国关系制造新的障碍。

解说:53岁的阿克毛2007年在新疆乌鲁木齐机场被边检人员发现携带四公斤海洛因,被法院依法判处死刑。但是他家人提出阿克毛患有精神病,上星期阿克毛提出申诉,最高人民法院最终宣布维持原判。法院认为,阿克毛向中国境内走私数量巨大的海洛因,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英方提供的材料不足以证明阿克毛有精神病,阿克毛本人也没有提供相关材料,并无理由对阿克毛的精神状态产生怀疑。北京有民众认为,中国处理手法没有不妥。

可圈可点

吕宁思:我们刚刚得到的法新社的消息,法国星期二也谴责中国处决一名他们所称有精神病的英国毒贩,并且表示法国和英国完全团结一致,对于处决表示强烈的遗憾。

我们知道阿克毛·沙伊克是两年前在新疆因为携带四公斤重的海洛因被捕,两年来对于这起案子的审判,中国司法当局是非常小心认真严肃和细致的。最后还是确认其罪行,按照中国的法律死刑。事过境迁,今天可圈可点已经不是阿克毛是否去死的问题,而是想说几句围绕死刑一事从英国的缓刑组织到唐宁街的10号,一直到英国的舆论,现在又加了法国的舆论。

西方的传统与政客的人权秀

吕宁思:他们兴起了一阵求情与批评和谴责的风浪,那么现在中国以法律尊严维持原判,激起了英方强烈不满,法国随声附和。布朗首相发出对中国的强烈谴责,外交部也发表了声明。围绕阿克毛之死,中英关系进而是不是还有中国和欧洲的关系会否受到影响?在下想可能还不至于,至少中期是不会的。我想这应该是欧洲这些国家早已经预料到的结局,中国不会妥协。

英国政界、舆论界一直是坚持努力求情到最后一刻,也尽心了,也做到了。做到什么了?做到了对西方人权价值观的一种诉求。西方国家领袖为一名普通公民大动干戈出面求情,要体现出一种社会公民文化的传统,确实是传统,或者说人权观念的一种传统。不仅仅是英国首相,欧美其他国家的领袖也常常会为了一个小兵,一个小记者,一个小平民而大做宣扬。在电影上我们早就看到过《拯救大兵雷恩》,不久前我们还看到过澳大利亚的总理和外交部长对于澳洲力拓公司的中国职员胡士泰被捕的关心。我们也看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亲自到平壤带回来两名女记者,这些确实都是一些传统。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这些领袖们的背后,有舆论、民意的压力,而他们也乐于借此机会表达他们的理念,或者说做做秀。

当然我们说西方政客他们做人权的秀,我们并没有贬低的意思,也不是在这里做批判。确实我们可以说他不是虚情假意,这是他们作为政客必须的责任之一。而这一切做的也是很真诚的,使得这些国家的国民很有归属之感。但是值得有些把自己国家国民的先假设为坏人的一些小国家去借鉴。http://news.ifeng.com/opinion/ph ... 926_1492664_1.shtml
期冀中国政府采用行政干涉的手段,对阿克毛网开一面,免除他的死刑。
放人以后,马上就回头说中国政府干预司法独立。
将拯救为世界和平而战的大兵和为一个毒贩子开脱求情等同起来,这的确使我等中国草民打开西方民主的眼界!
自己国家的人落在外国手中,不管是做什么的,能捞回来最好,捞不回来喊两嗓子也比一声不吭强
换成中国也应该这么干
我是中间派 发表于 2009-12-30 13:39

要区分情况,对一个毒贩子绝对不能这样做
如果中国人在国外因贩毒被抓判死刑也实属正常
毒贩子也一样,主要是表明一种态度
我是中间派 发表于 2009-12-30 13:44


对毒贩子不能这样。
一个会鼓励毒贩子,另一个这实际上是追求治外法权。对没有外交豁免权的人要求治外法权缺乏法理依据。而且道德上也站不住。
还是死于“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