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否小白,驳壳枪在德军的装备情况到底怎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0:33:42
在我个人看来,驳壳枪这东东象佛教一样,本来是舶来品,但却几乎完全中国化了。小时候一直以为盒子炮是中国土生产物,第一次知道驳壳枪是德国毛瑟的时候,下巴都差点掉了。但心里总觉得外国军人拿驳壳枪就像外国人穿汉服、拿筷子一样,总有点不和谐。
    但驳壳枪在其故国的使用情况如何呢?网上搜到的资料似乎有点矛盾,从搜到的图片看,德军应该制式装备过驳壳枪,但具体情况到底如何?有知情老大不妨科普一下。


资料1:http://iask.sina.com.cn/b/6230552.html
    手枪在各国军队中主要是装备各级指挥员,毛瑟C96系列驳壳枪从德国1896年制造出来后就被用来装备连级以下指挥官,一次世界大战时被大量装备德国军队(大约装备15万枝),使用效果不错被很多国家定为连排级指挥官的制式装备,后来德国在1934年开始将鲁格(Luger)P08和华瑟(Walther)P38成为德军的连排军官的制式手枪,取代了相对笨重的毛瑟C96驳壳枪。
    中国之所以在抗战时普遍装备,是因为国民党军队在1926年-1937年国民党政府从德国购买了大约5万枝 Mauser C-96系列驳壳枪配发给连、排级军官(之所以大量购买一是因为德国在淘汰所以便宜,二是因为在北伐前和北伐后国民党军队使用毛瑟驳壳枪觉得比较好),在国共联合抗日后介石从美国得到大量M1911和Browning HP,因此将Mauser C-96 淘汰装备给“八路军”和其控制的敌后游击队,前苏联军队在1920年也大量装备Mauser C-96 配发给连、排军官(大约从德国购买了30万枝左右)到1933年苏联造出Tokarev TT 手枪后到1937年全面配发给连、排军官后,将大量淘汰下来的Mauser C-96“无私援助”给中国的抗日事业,其中部分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
德国在1932年生产了10发固定弹夹的Mauser C-96 711和20发可换弹夹的Mauser C-96 712两枝自动手枪,国民党政府进口了少量的Mauser C-96 711和712装备敢死队。在军阀的帮助下共产党也通过“走私”引进了不少,在抗日小说里常提到的“快慢机大肚匣子”就是Mauser C-96 711,“20响快慢机”“大镜面匣子枪”,就是Mauser C-96 712。
    后来国共双方的兵工厂都大量仿造过毛瑟C96系列驳壳枪,使之成为中国在1950年以前中国军队装备最多、最广泛的手枪。

资料2: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195276.shtml
    驳壳枪,中国又称盒子炮,其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Mauser Military Pistol)。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次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因此在中国也有称为匣枪的。有一种全自动型的,称做快慢机,毛瑟厂则称之为M712速射型(Schnellfeuer),在1931年5月量产。
  在我国很多小说里经常能看到“快慢机”这个词, 而驳壳枪另一个较少人知道的名称是自来得手枪,许多人以为只有速射型称为自来得,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自来得一直是这一类手枪在中国比较正式的通称。
    最早的驳壳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的菲德勒三兄弟(Fidel,Friedrich,and Josef Feederle),利用工作闲暇聊设计出来的。但是该枪最后申请专利者是毛瑟兵工厂的老板,所以驳壳枪也叫毛瑟手枪。
   1896年,毛瑟兵工厂希望能为德国军队生产驳壳枪。但是一直到1939年毛瑟厂停产驳壳枪为止,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采用驳壳枪作为军队的制式武器。在这几十年里毛瑟厂估计大约生产了一百万把的各式各样的驳壳枪。而其他国家仿造生产的数量则几倍于此。
  各国军队不采用驳壳枪并不是因为该枪的质量不好,而是因为它价格太高,而且该枪装备欧洲军队当手枪则尺寸太大,而做为步枪又威力太小了,实在是不上不下,左右为难。
  所谓瑕不掩瑜,驳壳枪真正被使用者所喜爱的是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中,各派军阀相互征战,急需要武器进行作战,而当时的日本控制西方向中国出口军火,但做为手枪的驳壳枪不在此列,因此驳壳枪成为各派武装的首选。在中国反帝反封建和反侵略斗争中人民武装也大量的夺取敌人的武器来武装自己。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鉴于教训,限制了对发展中国家武器的限制,连发步枪类不允许进入发展中国家,但当时毛瑟手枪不在此限,所以可以大量进口,北洋政府,张宗昌等均曾大量购入过此类武器。
   希特勒上台后,大力发展军事力量,为此需要大量的钼、锑等稀有金属,而中国又富有此类物质,当时的国民政府就与德国签了协议,类似于现在的石油换食品吧。不仅如此,比如蒋有大量的德国军事顾问,甚至有全部德式装备的部队,部分军官曾到德国受训等政策。而毛瑟手枪更是大量拥入。
  毛瑟手枪枪身短小,20多厘米,便于携带和隐蔽。所以当时的八路、便衣队、土匪均喜欢此类手枪,更由于其强大的火力,亮剑就有过李云龙和楚云飞等四人以此枪组成交叉火力,将平安县城的大小官员一网打尽的镜头,其火力威猛由此可见一斑。与同期长官们配备的只能用于自杀和杀自己人的勃浪宁手枪相比,确实为名符其实的:盒子炮。
  
  毛瑟手枪更是便于从待机状态转变为击发状态,亮剑里有和尚在拔枪的同时从大腿上蹭开机头的场面,铁道游击队中有彭亮在肘部蹭开双枪机头的镜头,我觉的这个动作对于双枪将来说是最为重要的。试想,如果你用双枪,怎样能快速的推弹上膛呢?
  装弹量大更是毛瑟手枪的天生优点,弹容量20发,当时制式步枪的装弹量为5发,且还得打一枪拉一栓。如果用双枪,相当于可以连开40枪,这在战斗中一般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火力强大,生存的比率自然也大。
  毛瑟手枪由于火力强大,枪口较短,在射击时枪口跳动比较明显,一般连开二枪,第三枪的子弹基本上就打不着人了。但在实践中,中国老百姓自然而然的将此问题改善:采用横手持枪。这样的话无论枪口怎样跳动,都是在水平方向,命中率自然提高。所以电影中好动镜头都有这样的情景。相对而言,土匪们是最有创意的,比如凤凰三点头,七点梅花枪之类的(有兴趣的可以阅读,有详细介绍)。也许毛瑟公司在开发此枪的时候,也不会想到会有人将其功能发挥的淋丽尽至吧。
   直到建国初期,随着冲锋枪的大量装备,毛瑟手枪逐渐退出了舞台。作为一种历史的见证,毛瑟手枪参与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内战争,连南昌起义时也是主力。应将此枪作为一种纪念,永存。在我个人看来,驳壳枪这东东象佛教一样,本来是舶来品,但却几乎完全中国化了。小时候一直以为盒子炮是中国土生产物,第一次知道驳壳枪是德国毛瑟的时候,下巴都差点掉了。但心里总觉得外国军人拿驳壳枪就像外国人穿汉服、拿筷子一样,总有点不和谐。
    但驳壳枪在其故国的使用情况如何呢?网上搜到的资料似乎有点矛盾,从搜到的图片看,德军应该制式装备过驳壳枪,但具体情况到底如何?有知情老大不妨科普一下。


资料1:http://iask.sina.com.cn/b/6230552.html
    手枪在各国军队中主要是装备各级指挥员,毛瑟C96系列驳壳枪从德国1896年制造出来后就被用来装备连级以下指挥官,一次世界大战时被大量装备德国军队(大约装备15万枝),使用效果不错被很多国家定为连排级指挥官的制式装备,后来德国在1934年开始将鲁格(Luger)P08和华瑟(Walther)P38成为德军的连排军官的制式手枪,取代了相对笨重的毛瑟C96驳壳枪。
    中国之所以在抗战时普遍装备,是因为国民党军队在1926年-1937年国民党政府从德国购买了大约5万枝 Mauser C-96系列驳壳枪配发给连、排级军官(之所以大量购买一是因为德国在淘汰所以便宜,二是因为在北伐前和北伐后国民党军队使用毛瑟驳壳枪觉得比较好),在国共联合抗日后介石从美国得到大量M1911和Browning HP,因此将Mauser C-96 淘汰装备给“八路军”和其控制的敌后游击队,前苏联军队在1920年也大量装备Mauser C-96 配发给连、排军官(大约从德国购买了30万枝左右)到1933年苏联造出Tokarev TT 手枪后到1937年全面配发给连、排军官后,将大量淘汰下来的Mauser C-96“无私援助”给中国的抗日事业,其中部分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
德国在1932年生产了10发固定弹夹的Mauser C-96 711和20发可换弹夹的Mauser C-96 712两枝自动手枪,国民党政府进口了少量的Mauser C-96 711和712装备敢死队。在军阀的帮助下共产党也通过“走私”引进了不少,在抗日小说里常提到的“快慢机大肚匣子”就是Mauser C-96 711,“20响快慢机”“大镜面匣子枪”,就是Mauser C-96 712。
    后来国共双方的兵工厂都大量仿造过毛瑟C96系列驳壳枪,使之成为中国在1950年以前中国军队装备最多、最广泛的手枪。

资料2: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195276.shtml
    驳壳枪,中国又称盒子炮,其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Mauser Military Pistol)。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次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因此在中国也有称为匣枪的。有一种全自动型的,称做快慢机,毛瑟厂则称之为M712速射型(Schnellfeuer),在1931年5月量产。
  在我国很多小说里经常能看到“快慢机”这个词, 而驳壳枪另一个较少人知道的名称是自来得手枪,许多人以为只有速射型称为自来得,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自来得一直是这一类手枪在中国比较正式的通称。
    最早的驳壳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的菲德勒三兄弟(Fidel,Friedrich,and Josef Feederle),利用工作闲暇聊设计出来的。但是该枪最后申请专利者是毛瑟兵工厂的老板,所以驳壳枪也叫毛瑟手枪。
   1896年,毛瑟兵工厂希望能为德国军队生产驳壳枪。但是一直到1939年毛瑟厂停产驳壳枪为止,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采用驳壳枪作为军队的制式武器。在这几十年里毛瑟厂估计大约生产了一百万把的各式各样的驳壳枪。而其他国家仿造生产的数量则几倍于此。
  各国军队不采用驳壳枪并不是因为该枪的质量不好,而是因为它价格太高,而且该枪装备欧洲军队当手枪则尺寸太大,而做为步枪又威力太小了,实在是不上不下,左右为难。
  所谓瑕不掩瑜,驳壳枪真正被使用者所喜爱的是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中,各派军阀相互征战,急需要武器进行作战,而当时的日本控制西方向中国出口军火,但做为手枪的驳壳枪不在此列,因此驳壳枪成为各派武装的首选。在中国反帝反封建和反侵略斗争中人民武装也大量的夺取敌人的武器来武装自己。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鉴于教训,限制了对发展中国家武器的限制,连发步枪类不允许进入发展中国家,但当时毛瑟手枪不在此限,所以可以大量进口,北洋政府,张宗昌等均曾大量购入过此类武器。
   希特勒上台后,大力发展军事力量,为此需要大量的钼、锑等稀有金属,而中国又富有此类物质,当时的国民政府就与德国签了协议,类似于现在的石油换食品吧。不仅如此,比如蒋有大量的德国军事顾问,甚至有全部德式装备的部队,部分军官曾到德国受训等政策。而毛瑟手枪更是大量拥入。
  毛瑟手枪枪身短小,20多厘米,便于携带和隐蔽。所以当时的八路、便衣队、土匪均喜欢此类手枪,更由于其强大的火力,亮剑就有过李云龙和楚云飞等四人以此枪组成交叉火力,将平安县城的大小官员一网打尽的镜头,其火力威猛由此可见一斑。与同期长官们配备的只能用于自杀和杀自己人的勃浪宁手枪相比,确实为名符其实的:盒子炮。
  
  毛瑟手枪更是便于从待机状态转变为击发状态,亮剑里有和尚在拔枪的同时从大腿上蹭开机头的场面,铁道游击队中有彭亮在肘部蹭开双枪机头的镜头,我觉的这个动作对于双枪将来说是最为重要的。试想,如果你用双枪,怎样能快速的推弹上膛呢?
  装弹量大更是毛瑟手枪的天生优点,弹容量20发,当时制式步枪的装弹量为5发,且还得打一枪拉一栓。如果用双枪,相当于可以连开40枪,这在战斗中一般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火力强大,生存的比率自然也大。
  毛瑟手枪由于火力强大,枪口较短,在射击时枪口跳动比较明显,一般连开二枪,第三枪的子弹基本上就打不着人了。但在实践中,中国老百姓自然而然的将此问题改善:采用横手持枪。这样的话无论枪口怎样跳动,都是在水平方向,命中率自然提高。所以电影中好动镜头都有这样的情景。相对而言,土匪们是最有创意的,比如凤凰三点头,七点梅花枪之类的(有兴趣的可以阅读,有详细介绍)。也许毛瑟公司在开发此枪的时候,也不会想到会有人将其功能发挥的淋丽尽至吧。
   直到建国初期,随着冲锋枪的大量装备,毛瑟手枪逐渐退出了舞台。作为一种历史的见证,毛瑟手枪参与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内战争,连南昌起义时也是主力。应将此枪作为一种纪念,永存。
  图片看不见,请补充。此贴移动轻兵器版面会有更好的跟帖。
用的不多的。德国人喜欢瓦尔特p38和卢格
小批量装备了一批,反响一般。
后来生产的大量存货由于中国急于引进就都给中国了,甚至西班牙生产的都是给中国的!
枪是好枪,但不太符合西方人的使用习惯。
但在中国却如鱼得水。中国军民创造性的发明了“斜着出枪,横着打”的使用技术,涌现了双枪老太婆等一批使用该枪传奇人物。百米之内打个钱币也不是啥大事!
影响力超高,甚至解放后还有老将军对其念念不忘,军工竟然研制了80式冲锋手枪作为其化身!{:jian:}
shayubin 发表于 2009-12-24 10:42

我觉得倒不是“不太符合西方人的使用习惯”,而是西方人冲锋枪更普及些的缘故。
这个枪在欧美地位很尴尬,当手枪用它太大太重不方便,当冲锋枪或者卡宾枪用,它的火力和射程又不足。再加上它结构复杂、造价高昂,从来就没有军队对它有兴趣。
之所以在中国流行,并不是因为什么日本控制军火进口,而是因为中国军队都没什么钱,装备不起大量的冲锋枪或卡宾枪,于是只好用这个射程、射速比手枪要好的C96来充数了。
papop 发表于 2009-12-24 10:47

我说的不适合西方人的使用习惯可能不太准确。具体原因应该是
1. 该枪价格太高,
2. 装备欧洲军队当手枪则尺寸太大,
3. 作为冲锋枪又不易控制枪口上跳,
4. 全自动射击前须将木制枪匣组合到枪身上作为枪托,以控制枪口上跳,操作复杂,携行较难。
 
不上不下、左右为难。
后来德国在战争末期拼凑的人民冲锋队有使用过


最新型短管毛瑟手枪:D
在那个卡宾枪和冲锋枪都很笨重的年代,毛瑟手枪应该是很适合做PDW的,只是操控上可能不如美军的M1卡宾枪
ps:建议楼主把加粗部分字体设为红色,这样在大段文字里更醒目。毛瑟手枪在国外军队的装备情况,楼主还是去查外文资料的好

最新型短管毛瑟手枪:D
在那个卡宾枪和冲锋枪都很笨重的年代,毛瑟手枪应该是很适合做PDW的,只是操控上可能不如美军的M1卡宾枪
ps:建议楼主把加粗部分字体设为红色,这样在大段文字里更醒目。毛瑟手枪在国外军队的装备情况,楼主还是去查外文资料的好
很少很少
驳壳枪只有在中国是最多的
听说当时好像有武器禁令重武器买不进来而驳壳枪火力猛 又有连发版本可以带替冲锋枪
shayubin 发表于 2009-12-24 11:08


    在中国驳壳枪连发时是横着拿的枪中上跳就变成了横扫。。。。。。。
驳壳枪好像是枪口下跳啊
mapyucep 发表于 2009-12-24 13:20

这枪应该是这么用的
“中国人想出了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不仅解决了枪口上跳难题,而且将它转化为全自动速射的扫射优势——枪手右手持握驳壳枪,将枪机扳至速射档,手心向上举枪,伸向左前方,扣动扳机,枪口的上跳作用使驳壳枪从枪手左前方扫射至右前方;手心向下举枪时从右前方扫射至左前方;”
这个枪当手枪用,太大太贵了.
欧洲人拿驳壳枪的,只记得逃亡雅典娜中出现过。
supercommander 发表于 2009-12-24 13:09

这是那个不惜曼还魂???


问题本身并不“小白”。驳壳枪在同盟国 (Central Power)的装备情况,并不是很清
楚。甚至可以说是很不清楚。

同盟国中的两个国家,曾大量装备驳壳枪:德国,奥匈。数量总体可以估算,从1914年
到1917年,7.63毫米驳壳枪生产了约26万支,1916-1918年,9毫米生产了约14万支。
这约40万支枪,大部分是同盟国军枪。二十年代初,军剩7,63毫米大量出口。9毫米
曾是魏玛警枪,这些警枪大部分在1924年淘汰,少部分一直用到二十年代末。

驳壳枪在纳粹时期的使用情况比较复杂,还有待研究。

问题本身并不“小白”。驳壳枪在同盟国 (Central Power)的装备情况,并不是很清
楚。甚至可以说是很不清楚。

同盟国中的两个国家,曾大量装备驳壳枪:德国,奥匈。数量总体可以估算,从1914年
到1917年,7.63毫米驳壳枪生产了约26万支,1916-1918年,9毫米生产了约14万支。
这约40万支枪,大部分是同盟国军枪。二十年代初,军剩7,63毫米大量出口。9毫米
曾是魏玛警枪,这些警枪大部分在1924年淘汰,少部分一直用到二十年代末。

驳壳枪在纳粹时期的使用情况比较复杂,还有待研究。
alex182 发表于 2009-12-24 17:19 没错
要是驳壳枪有个好枪托也许会好过些。
有个电影,一战澳洲骑兵的,骑兵当时装备了毛瑟手枪。

没错
supercommander 发表于 2009-12-24 20:31

哦~~~N年没见到这种号称可以电子变射速的冲锋手枪了。
没错
supercommander 发表于 2009-12-24 20:31

哦~~~N年没见到这种号称可以电子变射速的冲锋手枪了。
电影上来说, 国外使用驳壳枪的,有苏联国内战争时期的双方(很多片子都有,与纳干转轮的数量不相上下),罗马尼亚铁卫军(以前引进的警官系列,例如<复仇>),土耳其军中的德军军官(铁骑雄师), <第5元素>开始的考古学家的助手,<逃往雅典娜>中的光头

英国著名首相丘及尔,在布尔战争期间,作为战地记者,也带了驳壳枪

一战的时候,德军基层军官的手枪,是P08吧
中国在北洋政府军阀混战时期就大量装备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讲到保尔想找朱赫来要几发子弹,结果朱爽快地把一支毛瑟和两个装满的弹夹给了他,“我知道你早就看上了”,引发周围群众极大羡慕
一部意大利人拍的《罗马大屠杀》中,

党卫军枪决人质时就是用二十响的驳壳。
甚至解放后还有老将军对其念念不忘,军工竟然研制了80式冲锋手枪作为其化身


P1-80.JPG

说滴这玩意吧
这个80式实在是太囧了,也不知道内部构造和驳壳枪有什么区别。
是囧啊还不如驳壳呢
不是制式装备,很多是家传的或者自购的,德国人的制式手枪是P38。。。
ttslslyh 发表于 2009-12-25 18:16

也不是那么囧,只不过因为是国货,所以山寨的违和感更强些而已。感觉和苏联的APS冲锋手枪、捷克的61型是一个性质,APS和德国HK公司的VP70也都有一个匣枪套。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还开发过新型号的冲锋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