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入人口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11:39:29


首先,请大家搜一下,用任何一个搜索引擎,搜一下人口与失业率的关系?
有吗?没有任何一个经济学家或者教科书说失业率与人口有关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常识就是总需求长期看总是等于总供给,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个国家劳动力多,则消费也多,这是平衡的。
当前我国失业率较高主要是因为消费被人为压制。人均收入不足则消费不足,消费不足则供过于求。

第二,说说老龄化的后果。任何时候,老人都不是你一个人在样,是整个社会在样。如果现在中国每户都是两个年轻人4个老人,那么,试想一下,现在护士有多少?现在医生有多少?现在有的家庭2口养活4口,看起来容易,这是因为我们国家还在人口红利期。年轻人口还是居多。

第三,说说一个孩子的弊病。现在看来一个孩子似乎好养,其代价是,当你老去之后,将面临严重的养老危机。你存在银行的钱只是货币符号,没有相应的生产力,就是废纸一张。如果,劳动力不足,将来面临的是GDP下降,货币贬值,你在银行的钱远远不够你养老。

第四,为什么现在要提?因为我国强大的计划生育的宣传(很多是谎言,有很多人,接受了这种不正确的宣传,现在给他们说正确的,反倒不相信: 如失业率和人口,人口和资源等)将导致我国人口有一个巨大的一胎化惯性。一胎化的恶果,现在还看不出来,等我们看到的时候,往往已经太晚了!那样将面临一代人无法养老,民族结构失衡等等严重的恶果!而与此同时,各位梦寐以求的什么高级白领俱乐部,富裕起来的一代,将永远不会实现!

首先,请大家搜一下,用任何一个搜索引擎,搜一下人口与失业率的关系?
有吗?没有任何一个经济学家或者教科书说失业率与人口有关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常识就是总需求长期看总是等于总供给,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个国家劳动力多,则消费也多,这是平衡的。
当前我国失业率较高主要是因为消费被人为压制。人均收入不足则消费不足,消费不足则供过于求。

第二,说说老龄化的后果。任何时候,老人都不是你一个人在样,是整个社会在样。如果现在中国每户都是两个年轻人4个老人,那么,试想一下,现在护士有多少?现在医生有多少?现在有的家庭2口养活4口,看起来容易,这是因为我们国家还在人口红利期。年轻人口还是居多。

第三,说说一个孩子的弊病。现在看来一个孩子似乎好养,其代价是,当你老去之后,将面临严重的养老危机。你存在银行的钱只是货币符号,没有相应的生产力,就是废纸一张。如果,劳动力不足,将来面临的是GDP下降,货币贬值,你在银行的钱远远不够你养老。

第四,为什么现在要提?因为我国强大的计划生育的宣传(很多是谎言,有很多人,接受了这种不正确的宣传,现在给他们说正确的,反倒不相信: 如失业率和人口,人口和资源等)将导致我国人口有一个巨大的一胎化惯性。一胎化的恶果,现在还看不出来,等我们看到的时候,往往已经太晚了!那样将面临一代人无法养老,民族结构失衡等等严重的恶果!而与此同时,各位梦寐以求的什么高级白领俱乐部,富裕起来的一代,将永远不会实现!


2009年第5期•精彩推荐:人口进程与青年失业的相互关系
作者:[匈牙利]柯瓦奇•拉斯洛(KOVÁCS László) | 最后更新:2009-11-1
  
【摘要】青年失业与生育率有关,与人口迁移也有联系。低生育水平带来的人口失衡,以及平均预期寿命的波动,会导致经济危机,并危及到欧洲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竞争力。养老金和社会保障体系成本的日益上升,会导致退休年龄的推迟。养老金的推后,会造成领取者和青年人的焦虑,导致失业率的上升。减少青年失业的政策,可以调节这一现象带来的全球性消极影响,但是人口问题所带来的后果却是多样和错综复杂的。
【关键词】生育率;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迁移;青年失业;就业政策
  
一、引  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欧洲以及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的生育率已经下滑到了历史性的空前最低水平。欧洲的平均生育率是1.5,远远低于维持人口再生产所必需的2.1的总生育率水平,而在一些国家,生育率已经达到最低水平。我们假设,总体而言,在人口决策进程与经济进程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而言,在人口决策进程与青年失业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越来越多的研究文献表明,教育水平越低,导致失业的可能性越高。但是,高等教育的扩张,倾向于掩盖了学习期间的青年失业问题。在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中,失业率有不断攀升的趋势,而熟练的体力工人相反处于劳动力短缺状态。
青年失业不仅对其自身的经济状况,而且对其生活的其他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失业可能会影响其健康状况、组建家庭或建立伙伴关系的决定、生育计划和对未来的期望。
长期的失业在微观层面可能会导致低自尊,以及生育的不确定性和推迟。此外,受影响者的竞争技能和知识可能会愈益弱化。在宏观层面,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可能会因有经验劳动力的缺乏而受到阻碍,而这种状况又归因于长期失业。当欧洲婴儿潮一代达到退休年龄时,有经验的劳动力的短缺,将成为一个问题。在更长的时期内,这种低生育水平——作为失业的后果之一——将会对劳动力的供应,产生无可比拟的影响,这将是欧洲在今后几十年悬而未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欧洲的人口老龄化,将不得不同时面对结构性失业,以及无法满足的劳动力需求。青年失业政策可能会强调劳动力市场的以下方面:给教育系统提出建议,以防止青年失业;建议为成年人开设培训课程,使之学会新的专业。
作为失业后果之一的移民流动受到了特别的关注。流入欧洲的移民一般处于低等和中等教育水平,这些富余劳动力对于欧洲国家的经济运转来说不可或缺,但是也可能导致这些国家低教育水平公民的失业。流出欧洲的移民主要会影响那些失业的高素质专业人士。欧盟国家间的劳动力市场是开放的,那些在2004年前加入欧盟的国家能提供更好的收入条件,这对那些在2004年或者2007年加入欧盟的国家的青年劳动力,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从而导致大量人口从东欧向西欧流动。
日本的情况就不同了:日本的失业率大大低于欧洲平均水平,但生育率却和欧洲一样低。因此,失业只是人口进程中的众多影响因素之一,文化指标在决定人口进程方面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人口统计背景
通过对世界五大洲的比较,可以看出,三个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在人口数量上较1950年经历了一个类似的相对增长。在2050年,这些洲所拥有的人口数量将接近1950年的4倍。非洲的人口增长率被认为最高:2050年,将有比1950年几乎多9倍的人口生活在非洲国家。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欧洲——在2000年前达到一个相对的高峰之后——到2050年,人口数量将比1950年仅仅高出17个百分点。
1950年,欧洲的人口数量(54820万)占了世界总人口的21.6%。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人口数量的绝对值增加了,在2000年达到了72850万,但是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却已经下滑到11.9%。在接下来的50年里,到2050年,欧洲人口数量的绝对值,预期将减少到66420万,只会占到92 亿世界总人口的7.2%。
日本在1950年有8,360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3.3%;这个比例在2000年减少到2.1%,在2050年将会减少到1.1%。尽管在1950年到2000年间,日本人口数量增加了,但是这种增加的速度要比世界总人口增加的速度慢,所以日本人口所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下降了。
欧洲所经历的人口比例的空前下降,不仅相对于世界总人口而言,而且相对于更多的发达国家的人口规模而言:在1950年,欧洲的人口占世界发达国家总人口的67.4%,2000年这个比例是61%,2050年预期将降到53.3%以下。日本的人口规模所占的比例在上述三个时期分别为10.3%、10.6%和8.2%。
欧洲人口数量的不断下降,是由低水平的人口换代生育率引起的,而这种情况无法通过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来补偿。在二战后,欧洲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经历了大幅度的增长,并且这种增长的进程预期会在以后的几十年内持续下去。到2050年,男性人均预期寿命可能会从70.5岁增加到77.8岁;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可能会从78岁增加到84.2岁。西欧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高得更多:在2000年,男性是75.9岁,女性是82岁,到2050年,大约两者都要再提高五岁左右。东欧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比西欧偏低,2000年,东欧国家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是62.3岁,女性是73.7岁,但其增长幅度预期要比西欧国家的大,到2050年会分别上升到71.7岁和79.8岁。在2000年,北欧男性平均预期寿命是75.3岁,女性是80.6岁,预期分别增加到男性81.6岁,女性86.2岁;与西欧的情况相似。南欧在2000年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是75.5岁,到2050年将达到81.3岁;女性在2000年的平均预期寿命是81.6岁,到2050年预期达到87岁。
日本在2000年的平均预期寿命就比欧洲2050年将达到的水平要高。在2000年出生的男性平均预期寿命是78.3岁,女性是85.2岁。在以后的几十年里,日本平均预期寿命的上升幅度也许令人惊讶:到2050年,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预计达到83.3岁,女性达到90.9岁。
从1950年到现在,生育率明显下降了。总生育率从1950年平均每名育龄妇女生育2.66个孩子,减少到现在的1.4个;这一生育率远远低于人口换代所需要的生育水平。东欧国家的生育率曾经最高(平均每名妇女2.66个孩子),北欧国家最低(平均每名妇女2.32个孩子)。相反,到2000年,东欧国家的生育率最低,平均每名妇女1.26个孩子;而北欧的生育率最高,平均每名妇女1.69个孩子。西欧国家在1950年的总生育率是每名妇女2.39个孩子,在2000年是1.58个;南欧在1950年是2.65个,在2000年是1.36个。
日本在1950年的总生育率要比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高。但到2000年,与许多东欧国家和一些南欧国家的情况相似,日本平均每名育龄妇女的生育率从1950年的2.75个下降到1.29个。
欧洲和日本的实际生育率都远低于人口换代所需要的每名妇女生育2.1个孩子的生育率水平:平均每名育龄妇女才生育1.3-1.5个孩子,甚至在欧洲的一些地区,还发现了比这更低的生育率。在未来的几十年里,生育率可能会增加,但是预计还是不能达到人口换代更新的水平。
支撑人口进程的第三个支柱是国际间人口流动的平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大量的移民从欧洲以外的国家迁入欧洲,导致了一些国家生育率的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文化上的紧张。这种生育率的提高可以以法国为例加以说明,每年有相当数量的MSL移居到法国,主要来自马格里布诸国(指北非的一些国家,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尼亚和突尼斯等)。他们为法国的非熟练与熟练体力劳动力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法国维持相对较高的生育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那些完全从欧洲外流入的纯粹的移民之外,还有大量移民是在欧洲国家之间流动的。从东欧流入西欧或北欧国家的移民,对满足流入国的劳动力供给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对于流出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却带来了消极影响。在欧洲,国际净移民率为千分之二。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还是一个移民输出国;在整个80年代,移民的流入与流出基本达到平衡,但从90年代开始,日本变成了一个移民流入国。但与大多数欧洲国家相比,日本的移民政策非常严格,其政策是在以差异限制准入为原则的德国模型的基础上制定的(Yamanaka,2008)[1];现在日本每年的纯移民率为0.4‰。200万外国移居者占日本总人口的大约1.6%,与相当于日本的经济实力的欧洲国家相比,比例要低得多。那些未登记在册的国际移民——大约17万人——同样要比欧洲发达国家的比例低得多。
三、青年失业和人口统计
在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中,青年向成年期的转变(现在比过去周期更长)呈现出相似的模式:青年人拥有第一份工作的年龄更晚了,结婚的平均年限在不断上升,向父母期转变的时间也在不断拉长(Roberts,1997)[2]。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管是欧洲还是日本,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数量急剧上升;但是,那些需要高技能人才的工作机会却未能顺应这一趋势。举个例子,1992年,日本给高中毕业生提供了167万个工作岗位,而在2002年减少到24万个(Inui,2003)。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结婚年龄推迟的现象大量出现,甚至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在找到工作之后依然不结婚,并和父母居住在一起(Miyamoto等,1997)[3]。
在一些欧洲国家,政府给失业的青年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持:包括失业救济金、培训制度、住房补助等等。但是日本政府给失业青年提供的帮助却是很微弱的。在欧洲社会,青年失业依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在日本这个问题也存在。但是,不管是总体失业率,还是青年失业率,日本都比大部分欧洲国家要低(日本青年的失业率大概为10%)。群组规模的缩小——在老龄化社会中很普遍——减少了对青年失业的影响(加拿大从1976年到1998年间的数据证明了这个论点)(Gunderson et al., 2000)[4],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老龄化的长期影响还是消极的。
短期的失业可能被认为对经济的良好运行是有益的。它可以在雇员中创造竞争的氛围,有助于调动经济行为人的积极性。相反的,长期或频繁的失业,会因为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长期消极影响,而阻碍经济发展。
导致欧洲国家人口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又要绕回到青年失业上来。青年时期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到青年的整个人生,导致其产生一些心理转变,涉及从低自尊到消极对待未来诸方面(消极心理因素的累积效果,会导致一些生理问题的产生;在青年期积累的疾病可能会缩短总体平均预期寿命,特别是平均健康预期寿命)。这些因素可能成为组建家庭,或建立稳定的伴侣关系,以及推迟生育诸方面的潜在困难。
在低学历青年女性中,失业对生育存在消极影响,这一点得到了明确证实:那些没有中学文凭,并经历失业的女性,生育孩子的年龄往后推迟了2年。
关于青年失业的人口学结果的经济模型显示,青年失业与生育率相互依存,与人口迁移也有联系:一方面是从欧洲东部迁往欧洲西部,另一方面是跨洲的人口迁移。那些来自欧洲东部的移民在宏观层面上可能会导致流出国经济增长的减少,在个人层面上,会造成不安全感,还会带来表现在生育推迟上的影响。跨洲的人口迁移对吸引欧洲以外的劳动力,主要是非熟练劳动力市场,具有积极影响,但是对高素质劳动力外流到欧洲之外的发达国家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日本的失业青年,不太可能像欧洲的失业青年那样流向国外,邻国的工资水平比日本低得多,语言障碍也阻止了这种流动。
长期的失业会导致失业者健康状况的恶化,还会导致偏差行为的发生。一些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如酗酒、过度吸烟或者药物滥用,以及自杀等,对平均预期寿命的降低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低生育率、移民,以及平均预期寿命的降低所带来的累积效果,预期会表现为今后几十年欧洲人口数量的减少。更低规模的人口数量与老龄化进程,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的经济后果。
四、政策意义与结论
政府为减少青年失业可能采取的干预措施之一,就是推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不仅会直接减少失业,而且会对降低长期失业率起到重要作用。政府不仅需要把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需求纳入考虑之中,还要考虑到后代人口数量的发展与变化。另外一项政策措施,可能集中在帮助青年人寻找和维持第一份工作上。另外,也可以采取措施,创造雇佣的替代形式,如兼职和远程办公。
低生育水平带来的人口失衡,以及平均预期寿命的波动,会导致经济危机,并危及到欧洲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竞争力。养老金和社会保障体系成本的日益上升,会导致退休年龄的推迟。养老金的推后兑付,会造成领取者和青年人的焦虑,因为这会导致失业概率的增加。减少青年失业的政策,可以调节这一现象带来的全球性消极影响,但是人口问题所带来的后果却是多样和错综复杂的。在减少青年失业方面,欧洲和日本所采取的政府政策是不同的:欧洲国家的政府给无业青年提供了很多救济(如培训),但这一制度似乎无效。在日本,政府提供给失业青年的帮助要少得多,但青少年拥有的生活机会却好得多:这一点体现在更高的预期寿命上。不管在欧洲还是日本,低生育率都是青年失业带来的消极后果。

2009年第5期•精彩推荐:人口进程与青年失业的相互关系
作者:[匈牙利]柯瓦奇•拉斯洛(KOVÁCS László) | 最后更新:2009-11-1
  
【摘要】青年失业与生育率有关,与人口迁移也有联系。低生育水平带来的人口失衡,以及平均预期寿命的波动,会导致经济危机,并危及到欧洲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竞争力。养老金和社会保障体系成本的日益上升,会导致退休年龄的推迟。养老金的推后,会造成领取者和青年人的焦虑,导致失业率的上升。减少青年失业的政策,可以调节这一现象带来的全球性消极影响,但是人口问题所带来的后果却是多样和错综复杂的。
【关键词】生育率;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迁移;青年失业;就业政策
  
一、引  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欧洲以及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的生育率已经下滑到了历史性的空前最低水平。欧洲的平均生育率是1.5,远远低于维持人口再生产所必需的2.1的总生育率水平,而在一些国家,生育率已经达到最低水平。我们假设,总体而言,在人口决策进程与经济进程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而言,在人口决策进程与青年失业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越来越多的研究文献表明,教育水平越低,导致失业的可能性越高。但是,高等教育的扩张,倾向于掩盖了学习期间的青年失业问题。在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中,失业率有不断攀升的趋势,而熟练的体力工人相反处于劳动力短缺状态。
青年失业不仅对其自身的经济状况,而且对其生活的其他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失业可能会影响其健康状况、组建家庭或建立伙伴关系的决定、生育计划和对未来的期望。
长期的失业在微观层面可能会导致低自尊,以及生育的不确定性和推迟。此外,受影响者的竞争技能和知识可能会愈益弱化。在宏观层面,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可能会因有经验劳动力的缺乏而受到阻碍,而这种状况又归因于长期失业。当欧洲婴儿潮一代达到退休年龄时,有经验的劳动力的短缺,将成为一个问题。在更长的时期内,这种低生育水平——作为失业的后果之一——将会对劳动力的供应,产生无可比拟的影响,这将是欧洲在今后几十年悬而未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欧洲的人口老龄化,将不得不同时面对结构性失业,以及无法满足的劳动力需求。青年失业政策可能会强调劳动力市场的以下方面:给教育系统提出建议,以防止青年失业;建议为成年人开设培训课程,使之学会新的专业。
作为失业后果之一的移民流动受到了特别的关注。流入欧洲的移民一般处于低等和中等教育水平,这些富余劳动力对于欧洲国家的经济运转来说不可或缺,但是也可能导致这些国家低教育水平公民的失业。流出欧洲的移民主要会影响那些失业的高素质专业人士。欧盟国家间的劳动力市场是开放的,那些在2004年前加入欧盟的国家能提供更好的收入条件,这对那些在2004年或者2007年加入欧盟的国家的青年劳动力,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从而导致大量人口从东欧向西欧流动。
日本的情况就不同了:日本的失业率大大低于欧洲平均水平,但生育率却和欧洲一样低。因此,失业只是人口进程中的众多影响因素之一,文化指标在决定人口进程方面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人口统计背景
通过对世界五大洲的比较,可以看出,三个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在人口数量上较1950年经历了一个类似的相对增长。在2050年,这些洲所拥有的人口数量将接近1950年的4倍。非洲的人口增长率被认为最高:2050年,将有比1950年几乎多9倍的人口生活在非洲国家。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欧洲——在2000年前达到一个相对的高峰之后——到2050年,人口数量将比1950年仅仅高出17个百分点。
1950年,欧洲的人口数量(54820万)占了世界总人口的21.6%。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人口数量的绝对值增加了,在2000年达到了72850万,但是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却已经下滑到11.9%。在接下来的50年里,到2050年,欧洲人口数量的绝对值,预期将减少到66420万,只会占到92 亿世界总人口的7.2%。
日本在1950年有8,360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3.3%;这个比例在2000年减少到2.1%,在2050年将会减少到1.1%。尽管在1950年到2000年间,日本人口数量增加了,但是这种增加的速度要比世界总人口增加的速度慢,所以日本人口所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下降了。
欧洲所经历的人口比例的空前下降,不仅相对于世界总人口而言,而且相对于更多的发达国家的人口规模而言:在1950年,欧洲的人口占世界发达国家总人口的67.4%,2000年这个比例是61%,2050年预期将降到53.3%以下。日本的人口规模所占的比例在上述三个时期分别为10.3%、10.6%和8.2%。
欧洲人口数量的不断下降,是由低水平的人口换代生育率引起的,而这种情况无法通过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来补偿。在二战后,欧洲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经历了大幅度的增长,并且这种增长的进程预期会在以后的几十年内持续下去。到2050年,男性人均预期寿命可能会从70.5岁增加到77.8岁;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可能会从78岁增加到84.2岁。西欧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高得更多:在2000年,男性是75.9岁,女性是82岁,到2050年,大约两者都要再提高五岁左右。东欧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比西欧偏低,2000年,东欧国家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是62.3岁,女性是73.7岁,但其增长幅度预期要比西欧国家的大,到2050年会分别上升到71.7岁和79.8岁。在2000年,北欧男性平均预期寿命是75.3岁,女性是80.6岁,预期分别增加到男性81.6岁,女性86.2岁;与西欧的情况相似。南欧在2000年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是75.5岁,到2050年将达到81.3岁;女性在2000年的平均预期寿命是81.6岁,到2050年预期达到87岁。
日本在2000年的平均预期寿命就比欧洲2050年将达到的水平要高。在2000年出生的男性平均预期寿命是78.3岁,女性是85.2岁。在以后的几十年里,日本平均预期寿命的上升幅度也许令人惊讶:到2050年,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预计达到83.3岁,女性达到90.9岁。
从1950年到现在,生育率明显下降了。总生育率从1950年平均每名育龄妇女生育2.66个孩子,减少到现在的1.4个;这一生育率远远低于人口换代所需要的生育水平。东欧国家的生育率曾经最高(平均每名妇女2.66个孩子),北欧国家最低(平均每名妇女2.32个孩子)。相反,到2000年,东欧国家的生育率最低,平均每名妇女1.26个孩子;而北欧的生育率最高,平均每名妇女1.69个孩子。西欧国家在1950年的总生育率是每名妇女2.39个孩子,在2000年是1.58个;南欧在1950年是2.65个,在2000年是1.36个。
日本在1950年的总生育率要比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高。但到2000年,与许多东欧国家和一些南欧国家的情况相似,日本平均每名育龄妇女的生育率从1950年的2.75个下降到1.29个。
欧洲和日本的实际生育率都远低于人口换代所需要的每名妇女生育2.1个孩子的生育率水平:平均每名育龄妇女才生育1.3-1.5个孩子,甚至在欧洲的一些地区,还发现了比这更低的生育率。在未来的几十年里,生育率可能会增加,但是预计还是不能达到人口换代更新的水平。
支撑人口进程的第三个支柱是国际间人口流动的平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大量的移民从欧洲以外的国家迁入欧洲,导致了一些国家生育率的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文化上的紧张。这种生育率的提高可以以法国为例加以说明,每年有相当数量的MSL移居到法国,主要来自马格里布诸国(指北非的一些国家,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尼亚和突尼斯等)。他们为法国的非熟练与熟练体力劳动力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法国维持相对较高的生育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那些完全从欧洲外流入的纯粹的移民之外,还有大量移民是在欧洲国家之间流动的。从东欧流入西欧或北欧国家的移民,对满足流入国的劳动力供给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对于流出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却带来了消极影响。在欧洲,国际净移民率为千分之二。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还是一个移民输出国;在整个80年代,移民的流入与流出基本达到平衡,但从90年代开始,日本变成了一个移民流入国。但与大多数欧洲国家相比,日本的移民政策非常严格,其政策是在以差异限制准入为原则的德国模型的基础上制定的(Yamanaka,2008)[1];现在日本每年的纯移民率为0.4‰。200万外国移居者占日本总人口的大约1.6%,与相当于日本的经济实力的欧洲国家相比,比例要低得多。那些未登记在册的国际移民——大约17万人——同样要比欧洲发达国家的比例低得多。
三、青年失业和人口统计
在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中,青年向成年期的转变(现在比过去周期更长)呈现出相似的模式:青年人拥有第一份工作的年龄更晚了,结婚的平均年限在不断上升,向父母期转变的时间也在不断拉长(Roberts,1997)[2]。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管是欧洲还是日本,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数量急剧上升;但是,那些需要高技能人才的工作机会却未能顺应这一趋势。举个例子,1992年,日本给高中毕业生提供了167万个工作岗位,而在2002年减少到24万个(Inui,2003)。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结婚年龄推迟的现象大量出现,甚至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在找到工作之后依然不结婚,并和父母居住在一起(Miyamoto等,1997)[3]。
在一些欧洲国家,政府给失业的青年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持:包括失业救济金、培训制度、住房补助等等。但是日本政府给失业青年提供的帮助却是很微弱的。在欧洲社会,青年失业依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在日本这个问题也存在。但是,不管是总体失业率,还是青年失业率,日本都比大部分欧洲国家要低(日本青年的失业率大概为10%)。群组规模的缩小——在老龄化社会中很普遍——减少了对青年失业的影响(加拿大从1976年到1998年间的数据证明了这个论点)(Gunderson et al., 2000)[4],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老龄化的长期影响还是消极的。
短期的失业可能被认为对经济的良好运行是有益的。它可以在雇员中创造竞争的氛围,有助于调动经济行为人的积极性。相反的,长期或频繁的失业,会因为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长期消极影响,而阻碍经济发展。
导致欧洲国家人口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又要绕回到青年失业上来。青年时期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到青年的整个人生,导致其产生一些心理转变,涉及从低自尊到消极对待未来诸方面(消极心理因素的累积效果,会导致一些生理问题的产生;在青年期积累的疾病可能会缩短总体平均预期寿命,特别是平均健康预期寿命)。这些因素可能成为组建家庭,或建立稳定的伴侣关系,以及推迟生育诸方面的潜在困难。
在低学历青年女性中,失业对生育存在消极影响,这一点得到了明确证实:那些没有中学文凭,并经历失业的女性,生育孩子的年龄往后推迟了2年。
关于青年失业的人口学结果的经济模型显示,青年失业与生育率相互依存,与人口迁移也有联系:一方面是从欧洲东部迁往欧洲西部,另一方面是跨洲的人口迁移。那些来自欧洲东部的移民在宏观层面上可能会导致流出国经济增长的减少,在个人层面上,会造成不安全感,还会带来表现在生育推迟上的影响。跨洲的人口迁移对吸引欧洲以外的劳动力,主要是非熟练劳动力市场,具有积极影响,但是对高素质劳动力外流到欧洲之外的发达国家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日本的失业青年,不太可能像欧洲的失业青年那样流向国外,邻国的工资水平比日本低得多,语言障碍也阻止了这种流动。
长期的失业会导致失业者健康状况的恶化,还会导致偏差行为的发生。一些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如酗酒、过度吸烟或者药物滥用,以及自杀等,对平均预期寿命的降低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低生育率、移民,以及平均预期寿命的降低所带来的累积效果,预期会表现为今后几十年欧洲人口数量的减少。更低规模的人口数量与老龄化进程,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的经济后果。
四、政策意义与结论
政府为减少青年失业可能采取的干预措施之一,就是推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不仅会直接减少失业,而且会对降低长期失业率起到重要作用。政府不仅需要把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需求纳入考虑之中,还要考虑到后代人口数量的发展与变化。另外一项政策措施,可能集中在帮助青年人寻找和维持第一份工作上。另外,也可以采取措施,创造雇佣的替代形式,如兼职和远程办公。
低生育水平带来的人口失衡,以及平均预期寿命的波动,会导致经济危机,并危及到欧洲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竞争力。养老金和社会保障体系成本的日益上升,会导致退休年龄的推迟。养老金的推后兑付,会造成领取者和青年人的焦虑,因为这会导致失业概率的增加。减少青年失业的政策,可以调节这一现象带来的全球性消极影响,但是人口问题所带来的后果却是多样和错综复杂的。在减少青年失业方面,欧洲和日本所采取的政府政策是不同的:欧洲国家的政府给无业青年提供了很多救济(如培训),但这一制度似乎无效。在日本,政府提供给失业青年的帮助要少得多,但青少年拥有的生活机会却好得多:这一点体现在更高的预期寿命上。不管在欧洲还是日本,低生育率都是青年失业带来的消极后果。
对美国经济形势信心“暴跌” 担心退休后钱不够花

  26日,是中国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也称“敬老节”和“老人节”。但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那些接近退休年龄的老人却正在为今后的生计发愁。美国永明金融集团一项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由于经济状况的脆弱和股票市场的衰退,目前有大约2/3的美国人决定将自己的退休时间推迟至少1年。这其中,有大约27%的人估计要比预期的时间多工作至少5年。(阿南)

  本报讯 根据永明金融集团当地时间22日公布的调查报告,大约有65%的美国人认为自己不会在先前所期望的时间内退休。与去年年底所进行的调查相比,这一数字增长了11%。

  在8月14日~9月14日一个月时间内,永明金融共采访调查了1451名工人。调查报告还显示,有28%的人估计在67岁以后仍然要继续从事全职工作,而在去年年底的调查中,这一数据仅为20%。

  美国永明金融集团的主席韦斯·汤普森认为,“这种变化的速度实在是太惊人了”,“很显然,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要想在67岁或者是65岁退休的可能性恐怕是微乎其微了,许多人都在考虑推迟退休。”汤普森说。

  导致人们推迟退休时间的主要原因在过去一年中开始发生变化。在2008年,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他们退休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保持活力”,这部分人大约占了83%;但在本次调查中,多数人推迟退休时间的主要原因变成了“为生活得更好要赚取更多的钱”,这部分人大约占了84%。

  今年60岁的迪克·博伊斯已经在ibm公司工作了31年。按照迪克原先的打算,他想卖掉自己的房子,然后与妻子一起搬到亚利桑那州提前享受退休生活。但如今,原定于去年1月份退休的迪克还在继续工作。他表示,自己还得再干上几年。

  对将来“没信心”

  事实上,工人们都已经开始为家庭的收支不均、退休计划的延迟以及社会保障感到担忧。汤普森表示:“这是影响人们心理的三个主要因素。”

  本次调查还发现,在美国工作的人们对于当年美国经济形势的信心正在“暴跌”。有大约40%的人自信地声称自己有足够的钱来满足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保障,只有28%的人认为自己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足以满足退休后的生活需要。(阿南)

  给年轻人带来就业压力

  “你会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年老的美国人仍然在工作,但这也意味着美国劳动力质量的整体下降。”汤普森说。

  老年人推迟退休,必然带来与年轻人争夺工作机会的问题,给失业率带来压力。华盛顿布鲁金斯研究所的人口统计学家威廉·弗雷说,由于老年人推迟退休,一些对经验技能要求不高的行业竞争变得极其激烈。

  但这一现象也有积极的一面。老年人退休后挣得越多,他们对社会保险的依赖就越小,从而减轻了包括联邦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的负担。弗雷说,推迟退休的趋势对于科技和医疗等知识型行业也将是一个不错的消息,因为这些行业预计都将面临经验丰富的员工流失的困境。(阿南)
67岁退休啊 是老年人啊

  英国

  2020年

  女性退休年龄将与男性保持一致,即由60岁延长到65岁;

  2024年

  把所有公民退休年龄提高到66岁;

  2044年

  逐步提高至男女均68岁退休。

  德国

  2011年

  把退休年龄从现在的65岁提高到67岁。

  要想解决养老金负担增加的问题,无论喜不喜欢,人们或许都应该回到俾斯麦之前的那个时代,也就是没有所谓的退休年龄,大家不得不在65岁后继续工作。这种回归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但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国家应该从现在就开始为这种局面做好准备,比如取消强制性的退休年龄、允许私人部门雇用老年人等。

  历史

  人们活不到领养老金的年龄

  延长退休年龄在西方已成为大势所趋。欧洲媒体近日发表文章称,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来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法定退休年龄将被“模糊化”,所有人都要被迫工作更长时间。但是,这不一定是坏事。

  在19世纪末的西方,伴随着工业化,德国、瑞典和丹麦最早建立起养老金制度,希望借此提高雇员的忠诚度,避免停工的发生。从事养老金制度研究的巴黎政治学院教授布鲁诺·巴利耶说:“自1929年经济危机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养老金制度的设定,都旨在能保证年老或失去劳动能力的居民获得一定收入。要么像瑞典那样,所有人领取同样金额的养老金,要么像法国那样,按照工资比例发放。”

  19世纪末:

  平均寿命45岁

  值得注意的是,当德国著名政治家俾斯麦在1889年首次为超过70岁的老人引进养老金制度的时候,普鲁士人的平均寿命还只有45岁。到了1935年,美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规定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是65岁,而当时美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62岁。也就是说,过去大部分人都活不到领取养老金的那天。

  现状

  政府养老负担日益增重

  尽管各种预测都表示人类寿命已经接近增长极限,但在过去的每10年中,人类寿命平均都会增加2至3年。百岁老人曾经是那样罕见,而如今光美国就已有10万名。预计到本世纪末,百岁老人应相当于现在的70岁。

  所以,几乎人人都可以活到领取退休金的年龄,大家会变得更老成为事实。在美国,领取养老金的正式年龄是66岁,他们的平均退休年龄是64岁,并预期还可再活16年。上世纪没人想到了这一点,也没考虑到这将给政府和企业带来多大的财务负担。有数据显示,美国在公共养老金方面的支出已经超过了GDP的7%,而在1935年,这一费用仅占GDP的0.2%。对某些国家来说,养老金支出总额到2050年会翻一番,更不用说再加上私人养老金及医疗保险方面的额外支出。

  2050年:

  两人供养一个老人

  同时,老龄化的加速还伴随着两个人口学意义上的变化。首先,在大部分发达国家,女性不再生育足够多的孩子以维持人口总量,这一趋势可能是许多年轻人所乐意看到的,但大部分国家的政府并不希望如此。另外,二战后出生的婴儿潮一代正步入退休年龄。1950年,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对应每一个65岁的人,会有7个甚至以上的20至64岁的人,即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7:1。而目前,这一比例已升为4:1。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升至2:1,在日本和意大利,甚至将达到1.5:1。届时,多数发达国家将无力负担养老金计划,养老金支出将大幅减少。

  解决养老金负担的几种办法

  移民难补劳动力缺失

  也许有人认为,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缺口可以由发展中国家的移民填补,这一想法听上去不错。但是,事实上,这些移民早已占据了发达国家缓慢的人口增长中的一大部分。如果人口老龄化按照预期发展下去的话,劳动力市场的缺口会急剧增大,移民数量必须达到目前的许多倍才能填补。如果出现老龄化问题的国家一直执行当前的移民限制政策,如像近期欧洲议会选举所讨论的那样,那么,寄希望于移民来解决这一问题是不大可能的。

  企业重新雇用老年人

  一直以来,许多年轻的公司雇员会对年老的雇员持有偏见。他们并不总是没有理由的:需要消耗体力的工作自然而然地远离中年群体,而年纪大的人也往往不能很好地学会新技术。然而,过了退休年龄的人并不一定要从事和以前同样的工作。

  事实上,一些国家的雇员和企业早有举措。例如在日本,养老金并不像西方其他国家那样容易得到。因此,许多六七十岁的老人仍在勤奋工作。类似日立那样的大公司有一整套方法重新雇用超过退休年龄的职员,不过工作量会有所不同,薪水也会较低。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的企业主不那么灵活。但一些积极的变化正在部分企业出现。像美国的沃尔玛、英国的百安居甚至麦当劳已开始雇用退休人员,因为顾客们往往认为年长的员工更友好,也更能帮到人。同时,技术人员的缺乏也开始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过去一两年,德国工程师的短缺迫使企业主纷纷召回年老的工人。预计到2020年,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开始萎缩,企业主的选择余地会更小。

  延迟退休能获更多养老金

  而对年老的员工而言,他们中的许多人事实上也更愿意继续工作而非退休。根据《金融时报》的调查,大部分美国人、英国人和意大利人愿意延迟退休以获得更多的养老金(不过德国人对此没有太大兴趣)。这说明,只要工作并不是太繁重,很多人乐于在家以外的地方得到身心上的满足和收获。尤其是大量出生于婴儿潮时期的人表示,他们并不想就此引退。当然,他们希望工作时间能更短一点。但是,如果他们想继续工作,就得被迫接受薪水的下降。

  政府鼓励“渐进”式退休

  现在的问题是,出现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政府能保证社会在这一不可避免的调整中平稳过渡吗?

  事实证明,过去不少人口政策是十分愚蠢的,例如所谓“创造新岗位”的计划,鼓励年老的员工更早退休。根据不少人口经济学家的论证,老年人延迟退休并不会对新增人口就业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

  当然,另外一些政策在目前看来则是有积极意义的,比如鼓励移民、推动私人储蓄及改善医疗保障。而美国已经开始实行的“禁止规定强制性退休年龄”无疑是明智的,这相当于创造出一种条件,让人们以更加“渐进”的方式来退休,从而减轻社会负担。总而言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必须要推迟。

  英、美、德等国近年来陆续推出一系列政策,希望在未来将居民退休年龄推迟至67岁或68岁。但这还不足以适应寿命延长的形势,70岁也许可能会更合适。迄今为止,发达国家里只剩下丹麦仍然对领取养老金年龄制订十分严格的政策。

  部分国家养老金制度

  德国:鼓励发展“补充养老保险”

  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包括法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三部分,后两者又被称为“补充养老保险”。

  法定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雇主和雇员缴费,费率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此外,法定养老保险每年还获得国家补贴,总额约占当年养老保险总支出的五分之一。在德国,所有雇员都是法定养老保险的义务参保人,自由职业者如医生、律师、艺术工作者等一般参加私人养老保险。

  德国大力鼓励企业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与法定养老保险不同的是,企业养老保险采取“直接支付原则”,即职工在工作期间积攒了多少企业养老保险,退休后他就能得到相应数额的养老金。

  私人养老保险是自愿的,并且也能得到国家补贴。目前,德国法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所支付养老金的比例大约分别为70%、20%和10%。

  英国:为低收入者提供制度保障

  英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由国家养老金计划和私人养老金计划构成。

  近年来,英国政府推行了养老金领取者的最低收入保障,将其从1997年的每周68.80英镑提高到如今的每周114英镑。此外,养老金领取者的收入也持续增长。

  老龄人中的贫困人口是英国政府关注的主要目标人群之一。政府通过提供与个人经济状况挂钩的福利,通过为有60岁以上老人的家庭提供冬季取暖费以及为有7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提供免费电视收视执照等方式帮助贫困人群。60岁以上老人可以享受的与经济状况挂钩的主要福利是养老金信用、市政福利和住房福利。此外,需要照顾的残疾老人还可以享受补贴。

  瑞士:养老金总额达薪水60%

  瑞士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在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互为补充的三支柱模式上。

  瑞士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一支柱是由国家提供的基本养老保险。这是一种强制性保险,旨在保证退休老人、遗属和残疾人的基本生活费用。

  瑞士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二支柱是由企业提供的“职业养老保险”。第二支柱和第一支柱所提供的养老金总和可达到投保者退休前全部薪水的60%左右,足以使退休老人保持较高的生活水平。

  瑞士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三支柱是各种形式的个人养老保险,这是对第一和第二支柱的补充,以满足个人的特殊需要。所有在瑞士居住的人都可以自愿加入个人养老保险。

  美国:养老责任多方承担

  在美国,养老责任由政府、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共同承担。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在职人员把工资所得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障税”上交给政府,用于发放给已退休者、残疾人以及他们的家属,在职者退休之后便可以从社会保障制度中享有相应的福利。

  政府资料显示,美国目前约有1.63亿在职人员参加了社会保障体系,占全国所有在职人员的96%。在职人员退休后获得社会保障福利的多少视其工作时间长短、缴纳社保税数额以及退休年龄而定。

  专家观点 延迟退休年龄对年轻人是把"双刃剑"

  专家资料:

  张展新: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保障研究室副主任

  发达国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缓解养老金压力,纷纷延长退休年龄,怎样看待这种政策?它会对老年人和年轻人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报为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广州日报: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渐加深,不少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都认为,延长退休年龄是让养老金制度维持正常的唯一方法。是这样吗?

  张展新:这是一个重要方法。延长退休年龄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养老金收支失衡。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养老金的供应者人数下降,而享受者增多。但是,这并不是唯一方法。政府还可以想办法提高年老者的劳动力,让他们回来工作。因为随着寿命的延长,事实上许多已经退休的人还有能力继续工作。

  广州日报:有人认为,这对于老年人来说,意味着和现在相比的福利减少。但是,根据《金融时报》的调查,大部分美国人、英国人和意大利人愿意延迟退休以获得更多的养老金。怎么看延长退休年龄对老年人的影响?

  张展新:这取决于养老金的给付水平,各国的给付政策不尽相同。对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来说,如果给付水平仍能保持现在的标准的话,老年人的福利不会受很大影响。比如德国,政府事实上并没有强行规定一定要延长退休年龄,而是说不让提前退休,这在以前是允许的。也就是说,它只是比之前的退休政策更加严格一些,以适应形势变化。当然,会有一部分不想继续工作的人会觉得被干预。

  从全社会的角度而言,只要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晚退休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广州日报:照这样发展下去,退休制度会就此终结吗?

  张展新:不一定。如果人口老龄化高峰过去了,养老压力不那么大了,政策也可以考虑回调。这种政策的调整既与人口结构有关,也与老、中、青各年龄群体的利益有关,需要进行民主辩论。

  广州日报:这一政策看上去应该会遭到年轻人的否定。因为他们可能遇到一些工作岗位,尤其是重要工作岗位的减少或者延缓开放机会的问题。

  张展新:肯定有这个问题,但不会太严重。首先,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劳动力总供给是下降的,之所以延长退休年龄的一个原因也在于劳动力供给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且,延长退休年龄后,老年人真的顶了这么多岗位吗?不一定。晚退休的问题与年轻人就业升职的问题之间不一定有直接联系,这需要经过具体研究和严谨分析。年轻人失业的问题全世界都有,原因十分复杂,不能一对一地简单理解。

  从另一方面来说,老年人继续工作,反而能缓解年轻人在支付养老金方面的压力。所以,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对年轻人来讲是把双刃剑。

  广州日报:有其他更好的解决方法吗?

  张展新:制订更加开放的移民政策。但这也会遭到国内政治力量的阻挠。我认为还是要大力开发本国的劳动力市场,这主要针对那些没有工作也不想工作的人,而不是指失业群体。政府需要通过制订各种政策来提高劳动市场的参与率。另外,在西方发达国家,许多人因为可以指望社会保障才不去就业,因此,政府还需要对福利政策进行改革。事实上部分国家已开始这么做了。

http://news.sohu.com/20090705/n264986438.shtml
国人口发展不能做“美国梦”
中国人口发展不能做“美国梦”
发信站天益社区(http://bbstecncn面人口研究
本文链接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340176


中国人口发展不能做“美国梦”

张压缩人口规模的人中李小平先生是独树一帜的。他提出200年中将中国人口缩减到3亿立论的依据基本是两个一是有美国为例美国国土面积与中国相当只有3亿人口是世界强国富国;二是人均占有资源量多就可以提高效率也就会提高人均财富量。李先生的观点值得重视一是高层有人欣赏基层计生网站也有宣传俨然是计划生育的理论专家;二是这种极端思想会衬托出流的稳定低生育水平理论的中庸稳妥。
其实李先生是做一个不切实际的美国梦。先就人口来说美国建国200年人口从390万增加到3亿多增长了近100倍。除了保持较高的出生率美国不停地吸收移民。移民的特点一是年轻能适应工作需要具有较高生育率二是输出国接受过较好教育美国利用了免除教育费用的高素质劳动力。美国20-39岁黄金劳动年龄的人口始终占较高的比重可以说美国几乎一直处于人口红利期。中国不可能重复美国人口形成的过程要想和美国人数相同李先生就要求单从数量上把中国13-15亿人尽快减少到3亿人口。生育率已趋于下降时再加李先生的总和生育率为1的极限要求从严控制意味着每代出生人数较上一代减少50%不用100年总人口就可能降到3亿以内。但这是严重畸形的沙漏型人口大抵60岁以上老年人占了40%以上40-59岁的人占30%以上20-39岁黄金劳动年龄人口不足20%0-19岁的青少年不足10%。国家经济活力、创新力、适应力都将严重削弱就算如李先生所想的70岁都可以成为劳动力但是六七十岁的人能干好二三十岁的人所做的工作吗再说70岁的人还必须劳动李先生所梦想的诗意、美学、休闲、浪漫的生活又将安沙漏型的人口将意味着人口继续萎缩并伴随经济和社会的萎缩何来富国强国的可能、何来可持续发展?
美国之所以富强有多种因素比人口因素更突出的是它的地缘政治优势、它建国时就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它二战以后的霸权(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它可以垄断全球的战略物质资源它可以人均年消耗石油25桶占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0-40%它可以吸引全球学术和科技精英人才所以我们不能设想人口数量和它一样就可以做成“美国梦”有些方面更要拒绝“美国梦”。再说人均占有资源和环境当然同条件下人少比人多占有多。但全球化的今天人均资源多的并不就于国家富强人均资源少的也不于不能发展富强李先生想必心知肚明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值得注意的是已超过3亿人口的美国并没有致力于停止人口增长据预测2050年将超过4亿。李先生最理想的资源富有的国家澳大利亚也致力增加人口其鼓励生育的口号是“为爸爸生一个为妈妈生一个为国家生一个”同时从未停止选择性地接受移民。加拿大也大抵如是。按照李先生的观点日本的人均资源少最应当减少人口而现日本却开展一场“举国参与的人口加法革命”抗老催生以应对人口老化和人口负增长。全球面临人口老化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除中国外都致力提高生育率而不是为了提高人均占有资源任由人口老化而萎缩难道还不值得深思吗 我们不用李先生所标榜的劳动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只看事实。人均占有资源最多的可能是童话小说中的鲁宾孙那是效率最低的一个人的世界。人类很长历史时期人口数远低于现代人口数的十分之一显然是现代人均占有资源少比古代人均占有资源多更富裕幸福。美国人口200年中增加了近100倍现美国人肯定比200年前更富裕幸福。英国1785-1994年的200多年中人口和劳动力增长了5倍;近一世纪中人均工作时间 减少一半;人均产量增加13倍;每小时劳动生产率提升23倍。四个要发达国家(英、法、德、美1820-1994年间人口增长6倍而他们综合的GDP(以恒定价格计算增加90倍及人均产量增加15倍。[1]这说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资源减少反而提高了效率增加了富裕和幸福。
现代人口并不是一个个原子状态的个体存不是同质的物品的堆积。而是存于年龄性别不同、文化职业技术水平不同、社会族群关系不同的物质生产组织、人口生产组织、消费生活组织和社会生活组织之中是由人口的种种组织结构形成分工合作的高效率的人类社会生态从而保持人类自身的繁衍、世代更替保持社会物质生产和消费的发展逐步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不考虑人口社会各方面结构的均衡长期追求压缩人口数量的单一目标必然破坏社会的常组织结构不顾一切固执执行将导致国家民族文明的毁灭至少也是一场严重的灾难。这就是为什么国家只提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从不提压缩人口规模;这就是为什么面临老化的国家都忧心忡忡积极努力提高出生率。李先生爱用假想来证明他的理论例如假设中国9亿农民飞离地球假设一个村子一半的人飞往月球余下的人会如何富裕幸福这都不过是无法执行和验证的梦想。我提一点现实的问题李先生解答。我国改革开放中各地发展不平衡人口本已相对稠密的东南沿海吸收了大量内地劳动力显然降低了当地人均占有资源的水平。上一世纪80 年代确实曾经把流动人口(当时数量不多)当作盲流遣返原籍李先生现能不能说服这些城市和地方政府把这些农民工和打工者全部遣返原籍呢?实际上已经不可逆转了因为这些人实际已经成了当地生产组织、生活组织的一部分并帮助当地创造了更多的财富。没有数千万外来务工者广东就不是现的广东广东户籍人口不足8000万现自称有11000万人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浙江省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还吸收外来打工人口1100万预计2020年以前将迁入500多万浙江却成了全国最富的省份之一。城市如深圳、上海、北京都吸收外来打工者500-1000万虽然这些还没有户籍的人仿佛是偶然路过的飘萍但作为一个整体他们已经是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已经离不开他们了他们确实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人只能基于中国国情解决中国的问题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解决面临的13-15亿人口的生存权、发展权、生育权、教育权问题让人们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为必然由13-15亿人口包括他们的各种结构形成物质生产组织、人口生产组织、生活消费组织、社会生活组织共同构成的社会生态。如果长期单一追求压缩人口规模势必破坏社会整体的和谐与均衡发展目前已经出现和可以预见的是出生性别比失衡、人口老化严重、劳动力缺乏、养老保障困难实际情况恐怕要严重得多。比如教育行业小学已由80多万所减至30多万所不少希望小学因为生源不足刚建起来不久就废弃不用相应的是一批教师失业。随后将是中学和高院校会有相同的遭遇。再如建筑行业现按13-15亿人的需求建设城市和农村如李先生设想3亿人口不足100年后农村几乎要全盘废弃城市人口也要减少五分之二建筑行业还有多少需求和市场建筑行业的萎缩必将导致其上下行游业的萎缩。可以说各行各业都会出现需求和市场萎缩唯独养老业需要大量费用却是纯消费没有利润回报的开支。所以长期压缩人口规模必将使人口结构遭到破坏和扭曲使经济停滞和倒退最终导致全社会的灾难甚至国家民族的灭亡。
每个国家有不同的国情也就有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中国人口发展不可能走美国的路我们要坚决拒绝人口发展的“美国梦”。
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最近透露的这一信息引起各方关注。(《新京报》11月6日)

  显然,将职工退休年龄延迟5年,可以让职工在工作岗位上多“自食其力”5年,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策略,可以为政府减少5年的养老金支出,全国职工加起来,这是一个庞大而惊人的数字。无疑,政府可以因此而从中得益。但是,这种延时退休的做法,显然会让已经步入老年的职工力不从心。就像一台旧机器一样,60岁年龄的老人,已经到了接近“报废”的年龄,能否再坚持5年,这是个未知数。若是延长5年退休,我估计,很多人可能等不到退休,生命将将终结。不难看出,延迟5年退休,可以帮助政府减轻财政负担。但是,这种做法却有点像撂挑子。
  劳动社会保障权是公民拥有的基本权利之一,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更是人权保障的应有之义。随着人口老龄化,各国均面临养老保险基金不足的问题。近年来,欧洲许多国家努力提高女性的退休年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财政状况。比如英国从2010年起,女性的退休年龄将由目前的60岁提高到男性相同的65岁,这项调整措施估计每年将可省46亿英镑。美国、日本、德国等也将退休年龄进行延迟。、

  虽然推迟退休年龄是“国际趋势”,但是,一些推迟退休年龄的国家人口平均寿命均高于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如澳洲、冰岛、日本、瑞典及瑞士男性的平均寿命亦达79岁;加拿大、摩纳哥及新加坡等地男性寿命为78岁;英、法、德男性亦有77岁;美国及古巴等男士寿命则为75岁,相比之下,中国男性平均寿命只有71岁。女性的平均寿命各国均比较高,如西班牙、澳洲、法国、意大利及瑞士等地的女性平均活至84岁;英国及美国妇女一般寿命分别为81岁及80岁;中国女性则为74岁。

  与这些国家比,尽管国人的退休年龄偏低,但是,他们所能享受到的养老金年头却低于这些国家。如果延迟退休年龄,显然,国人的养老保险金将大打折扣。打个比方:一个职工如果在25岁开始工作,从参加工作的那天起开始缴纳养老保险金,他要到65岁退休,才能享受养老金。其间,他要缴纳40年的养老保险金,退休后,按照国人的平均寿命71年,他只能享受6年的养老金,这40年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加上产生的利息,远远超过他所享受的保险金金额。这显然是得不偿失。如果一个保障制度,不能起到保障的作用,那么,这个制度就等同于虚设,是虚伪的甚至是阴险的。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强调退休年龄上与“国际接轨”,一些专家的建议是荒唐的!

  近年来,一些专家往往从减轻国家财政压力、养老保险金缺口等方面来考虑,站着说话不腰疼,建议推迟退休年龄,比如2006年,知名国情研究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已增加二十多岁,建议适当延长劳动者退休年龄,男女均延长到六十三岁或六十五岁,甚至更长年龄,对个体、私营从业者的退休年龄则不做限制。这样做,当然可以减少退休人数总数和养老金总额,增加全社会财富总量。但是,这些专家在建议推迟退休年龄的时候,却忽略了国人的平均寿命问题,尽管近年来国人的平均寿命有了提高,但是,这根本就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因此,延迟退休年龄的做法必须慎重。

  所幸的是,劳动部门权威人士表示,目前没有收到相关征求意见通知,更没有相关文件出台,所谓的推迟退休年龄应该是一些专家所做的相关课题提出的方案而已。其实,早在2005年,劳动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司长焦凯平就表示,设计退休年龄必须统筹考虑社会保险与就业,因此,应该本着慎重的态度。

  社会保险是人类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进步的必然现象。在欧洲,社会保险立法被看作是继1804年法国民法典之后的又一个法制建设里程碑,因为它创造了更广泛的社会权利,使每个公民平等地公享社会财富。目前,我国的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对公民尚缺乏有效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专家应该考虑如何去完善保障制度,如何让每个公民平等地公享社会财富,而不应该是建议政府“撂挑子”!


现在 30-45岁的人 不要再想退休后怎么过。先想过60岁怎么工作吧。请你时刻准备好70岁以后退休。

现在 30-45岁的人 不要再想退休后怎么过。先想过60岁怎么工作吧。请你时刻准备好70岁以后退休。
人口教众为什么就不能面对资源有限这个问题呢?比如:淡水,粮食,石油。。。。。。


回复 8# GSTSQZLXF


    事实上,我很愿意探讨这个问题,并将此说法归结于无聊的谎言


请看以下数据:
我国人均耕地 : 126 世界225个国家中居中
以下是发达国家:
日本  0.04
西德   0.12
荷兰   0.06
英国   0.12
比利时  0.08

印度  0.21
印度尼西亚  0.12
中国  0.09
菲律宾  0.13  
埃及 0.05

由此可见,国家富裕程度与耕地多少并无直接联系!
耕地的价值不但与耕地面积有关,还与其它的一些因素有关,比如气候因素、地形因素、土壤因素。而且,我国的0.09公顷,比之英国的0.12公顷有过之而无不及,英国因气候寒冷,很多地方一年一熟,而我国大部分地方为一年凉薯

回复 8# GSTSQZLXF


    事实上,我很愿意探讨这个问题,并将此说法归结于无聊的谎言


请看以下数据:
我国人均耕地 : 126 世界225个国家中居中
以下是发达国家:
日本  0.04
西德   0.12
荷兰   0.06
英国   0.12
比利时  0.08

印度  0.21
印度尼西亚  0.12
中国  0.09
菲律宾  0.13  
埃及 0.05

由此可见,国家富裕程度与耕地多少并无直接联系!
耕地的价值不但与耕地面积有关,还与其它的一些因素有关,比如气候因素、地形因素、土壤因素。而且,我国的0.09公顷,比之英国的0.12公顷有过之而无不及,英国因气候寒冷,很多地方一年一熟,而我国大部分地方为一年凉薯
再说石油!
你自己提这个,别怪我打脸

日本,德国,卢森堡。。。。人均石油占有量均远远小于我国!

有人问,如果中国富裕了,那么世界石油够用么?

此话乃天下第一胡扯!
第一,石油乃不可再生资源,总也不够用,现今就是太平洋都是石油,也有用尽的一天
第二,中国不用,就不许别人用么?你不崛起,印度人也会崛起,只有犯贱的han人才会有这种奇谈怪论!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300立方米,居世界第109位,同样,这个排名也在世界处于中游

切问,其余100多个国家都不搞计划生育,为什么我们排名高的要搞?

不仅如此,占有我国用水大头的农业用水,其效率仅有发达国家的50%(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3/23/content_1379365.htm
而且,现在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模式,让我国工业单位GDP用水也远远超过发达国家!

随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其单位GDP用水程度不是增加的,而是减少的。
我们完全可以在这样的资源下创造更好的生活,凭什么搞计划生育?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300立方米,居世界第109位,同样,这个排名也在世界处于中游

切问,其余100多个国家都不搞计划生育,为什么我们排名高的要搞?

不仅如此,占有我国用水大头的农业用水,其效率仅有发达国家的50%(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3/23/content_1379365.htm)
而且,现在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模式,让我国工业单位GDP用水也远远超过发达国家!

随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其单位GDP用水程度不是增加的,而是减少的。
我们完全可以在这样的资源下创造更好的生活,凭什么搞计划生育?


由于长期受不良的,和反科学的政治宣传,我国现在很多人民群众产生了对人口问题的错误的想法

我们并不期待有一个高明的统治者,但求民族智慧的开启,能早日意识到这是一个祸国殃民的政策

我们很期待有人反对我们,这样我们的贴子就能盖上高楼,能让更多的人看见

我们并不期待能够转化死硬分子,但求能让更多人相信真理

反对是件好事,说明我们的立场和错误的谎言是有分别的,也更能让群众受教育

--------------我入教的原因

同样,我也期待更多相信我们真理的朋友能够加入这个教,广泛动员和宣传,别怕别人反对,被别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被人带帽子是好事不是坏事!

由于长期受不良的,和反科学的政治宣传,我国现在很多人民群众产生了对人口问题的错误的想法

我们并不期待有一个高明的统治者,但求民族智慧的开启,能早日意识到这是一个祸国殃民的政策

我们很期待有人反对我们,这样我们的贴子就能盖上高楼,能让更多的人看见

我们并不期待能够转化死硬分子,但求能让更多人相信真理

反对是件好事,说明我们的立场和错误的谎言是有分别的,也更能让群众受教育

--------------我入教的原因

同样,我也期待更多相信我们真理的朋友能够加入这个教,广泛动员和宣传,别怕别人反对,被别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被人带帽子是好事不是坏事!
cardinalwu 发表于 2009-11-25 08:53


    欢迎加入
我认为当务之急并不是多生孩子,而是深挖洞,广积粮,准备早打,大打,打核大战。

既然我们人类只有被人口总量绑架的命运,中国人口13亿时控制不了,30亿,50亿的时候就能控制了吗?未来中国必然要出去抢夺资源,而其他国家人口也被绑架,也要抢夺资源。日本的人均耕地是小,不过麻烦去查查,世界第一大纯粮食进口国是谁。粮食是不是可以根据需求想多生产就能多生产的。日本现在年进口粮食多少?进口石油多少?中国达到日本的人口密度,按照同样的水平,年要进口粮食多少?石油多少?

这些粮食和石油谁来提供?提供不了怎么办?是我们不过了,还是要杀人,抢地抢粮?


所以,为了50-100年里,以对对方种族灭绝为目的的核大战、生化大战绝对不可避免。

我国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政策是否正确呢?如果将来种族都被灭绝了,发展经济有什么用呢?所以我觉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将政策重点放在准备打核大战身上。一是囤积核弹,而是大力发展核潜艇。最重要的是,早大挖、广挖三防设施,在国内广泛设立基因、科技悲愤点。迎接后核战时代的来临。


总之,我们人类已经被总人口绑架了,总人口必须增加,增加后带来的问题,不管怎样,你还是必须增加,不断增加,一直增加。只要你一停止增加,就将面临人口结构的问题。    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就是早打,大打,打核战,打生化战,打基因战,通过战争解决矛盾。
我为什么加入核战教?其依据是根据对人类发展基本方向的科学判断。

希望更多的朋友加入核战教,广为宣传,消除不明真相群众的误解。

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是否正确呢?我觉得就是个屁。  将来打仗,拼的是拳头,核战拼的是谁洞挖得深。将来的核战,不会存在接受投降一说,因为大家的目的是互相种族灭绝,抢占对方的资源。印第安人就算你经济搞得再好,也会被欧洲人灭绝的。

把握人类正确发展方向,加入我核战教,信核战,得永生。
我觉得问题的根源,并不是我国有13亿或者15亿人口的时候,资源够不够用。
还要考虑到我国有50亿,100亿人口时够不够用。

我国13亿人口时控制人口数量和密度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我国有50亿人口,有100亿人口的时候,就能解决了吗?
所以,即使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住了1000亿人口,也必须继续增长,否则将遇到结构性问题。

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就是发动核大战、生化大战、基因大战。毁灭敌人,占领敌人的地盘,或者被敌人毁灭。我们当然不像被敌人毁灭,所以,必须提早准备全面战争。
看来只有增加了:D
我佩服MHZD教主的执着
GSTSQZLXF 发表于 2009-11-25 09:27

          必须的。
      人口一减少,必须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人口结构拉,老龄化啦。
      人口的底线必须是保证世代传承,也就是保证不减少。

     13亿人口的时候必须增加,3000亿人口的时候也一样。总之,你丫就是被人口总数必须增加绑架了。
     所以,大战不可避免,早准备大打,早打,大核、生化、基因、反物质大战,为子孙后代争取生存的权利
我国现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是否目光短浅?
是否应该以准备军事斗争为中心,实施先军战略,值得商榷。
我们将迎来机器人大发展的时代!
GSTSQZLXF 发表于 2009-11-25 09:27


    恭喜你被洗脑成功;P加入了神教
mhzd 发表于 2009-11-25 08:22


    这篇报道不是“某专家”说的吗?怎么就变成“有关部门”了?多生教主别乱改关键的几个字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最近透露的这一信息引起各方关注。
回复 14# 英国病人


    恕我直言,您对我的观点的理解,完全是歪曲的!

不进行计划生育不等于鼓励生育!

事实上,我国即便是现在鼓励生育也无法恢复到人均生育率2.1这一基本水平,当然以后等MSL占多数的时候,还是可以的
回复 16# 英国病人


    我再说一遍,你这样是恶意的歪曲!

我国现在面临的不是人口增多,而是老龄化严重的严峻现实!

你这样的讨论完全是歪曲事实和歪曲我的观点的
唉,自己顶一下,睡觉去了,明天再来宣传


宅男们由于污染和生活习惯的恶果,还没孩子的话不一定生的出来,或者因为工资低养不起~
所以在这里谈生多生少都是瞎扯,回去挣钱和壮阳去吧:D

宅男们由于污染和生活习惯的恶果,还没孩子的话不一定生的出来,或者因为工资低养不起~
所以在这里谈生多生少都是瞎扯,回去挣钱和壮阳去吧:D
cardinalwu 发表于 2009-11-25 10:29

     人口是只能增加的,因为不增加必然会老龄化。
   so,必须一直增加。
回复 29# 英国病人


请注意,前面的定语是严重!
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像这么严重的老龄化,将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你们的方法就是曲解,好像我们人口教就是要鼓励多生一样。
这是完全错误的,是恶意的误解

请注意,前面的定语是严重!
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像这么严重的老龄化,将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你们的方法就是曲解,好像我们人口教就是要鼓励多生一样。
这是完全错误的,是恶意的误解
cardinalwu 发表于 2009-11-25 15:25


      请问,不多生怎么解决老龄化问题?直接处死老年人?
    你从一开始就是双重标准,以日本的人均耕地面积比中国少来证明发展水平与人口密度无关。
    那我是否可以用日本老龄化程度世界第一来证明发展水平与人口密度无关呢?

    如果你说解决人口结构问题与控制人口数量不矛盾,你为什么反对控制人口数量呢?你既然不反对控制人口数量,那么请你明确指出。别两边便宜都占了。
请注意,前面的定语是严重!
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像这么严重的老龄化,将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你们的方法就是曲解,好像我们人口教就是要鼓励多生一样。
这是完全错误的,是恶意的误解
cardinalwu 发表于 2009-11-25 15:25


      请问,不多生怎么解决老龄化问题?直接处死老年人?
    你从一开始就是双重标准,以日本的人均耕地面积比中国少来证明发展水平与人口密度无关。
    那我是否可以用日本老龄化程度世界第一来证明发展水平与人口密度无关呢?

    如果你说解决人口结构问题与控制人口数量不矛盾,你为什么反对控制人口数量呢?你既然不反对控制人口数量,那么请你明确指出。别两边便宜都占了。
看来我们已经被人口数量必须增长绑架了,未来核、生化、基因、反物质大战不可避免。我国应积极备战,早做准备
英国病人 发表于 2009-11-25 15:38

谁说的要暴人口了??这里没人要求暴人口。。而且也暴不起来


回复 31# 英国病人


    我说过要消灭老龄化问题了么?

你回贴之前能不能用眼睛看看,而不是用你疯狂的头脑胡乱写一气!

老龄化是正常的,伴随科技进步,事实上,世界人口一直在变老。
我值的是这种人为的,急速的,严重的老龄化

如果你这次听不懂的话,我只好假设你根本不懂中文

回复 31# 英国病人


    我说过要消灭老龄化问题了么?

你回贴之前能不能用眼睛看看,而不是用你疯狂的头脑胡乱写一气!

老龄化是正常的,伴随科技进步,事实上,世界人口一直在变老。
我值的是这种人为的,急速的,严重的老龄化

如果你这次听不懂的话,我只好假设你根本不懂中文
{:yan:}天意啊……{:yan:}
回复 32# 英国病人
病人啊
你跟这帖子里的人口教徒们认真就正中他们下怀了
66281445 发表于 2009-11-25 15:43
就是有人喜欢扩大,大多数反对计划生育的人,多数是反对独生子女政策,要求放宽到两胎。总体维持人口总数,不要带来激烈的大起伏的人口动荡。正常的人口替换率有什么不对。
回复 36# 万字军骑士

总有人回跳出来的,比如你
回复 38# cardinalwu
你又算个什么东西?
万字军骑士 发表于 2009-11-25 02:59


    大家看,这就是计划生育的素质!
这直接证明了计划生育的谬误,一个如此之人,竟然没被计划掉,可见此政策如何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