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学与陆权战略(新疆75事件后再来读此文就会不是看客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5:18:02
帝国学与陆权战略(高凉陈君的标志性评论)
陆权, 标志性, 帝国, 战略, 评论
帝国学与陆权战略
高凉陈君

  前言

  长期从事帝国学问题的分析研究,早就想以这一话题为中心撰写一篇详细、综合性的分析评论,毕竟在今天的中国关于帝国学方面的研究著作论文还是相当稀少的。尽管也是一家之言,但如果我的工作能够对今天的国人认识全球历史与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有所卑益、有所启发,我想我这么多年来的努力也是非常值得、非常有价值意义的。

  分析研究帝国学问题当然要先从客观正面认识理解帝国学开始。在今天的中国,由于长期受到意识形态方面人为的歧视与误导,帝国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相当负面消极的,毕竟我们一提到、想到“帝国”这一词,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残酷无情的政治军事、乃至经济文明文化层面上的殖民掠夺“等同划一”起来。毫无疑问,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岁月过程中,“帝国”无论作为一个政治概念还是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其在人们的心目中都存在过很多负面消极的形象;因此这就导致到专门分析研究“帝国”问题现象的“帝国学”也备受争论指责起来――要详细分析研究魔鬼们的学问行为,是不是“居心匿测”?!而积极评价帝国与帝国学绝不是荒渺与反动、反革命?!

  因此在今天的中国要想深入分析研究帝国学问题,首要的一条就是必须要破除超越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蕃蓠阻碍――“存在的就是正确的”,既然帝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事物,因此就必然存在其之所以“存在”的客观理由;而帝国学就是一门专著于分析揭示帝国与帝国的统治控制体系如何产生、发展与运行规律的综合性科学。事实上,帝国对外部世界主动进行强制性、侵入性统治控制行为的本质就是一个经典的“利益寻租过程(不仅仅包括有形的经济、种族扩散利益,还包括无形的政治军事、文明文化诸利益)”;因此帝国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的功利性与利益敏感性。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帝国遏尽心力从事大区域地理空间的统治控制事业的本质目的也不过如此而已。明白理解这一切是从事帝国学问题分析研究的核心关键,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从道德审判、意识形态批判的神坛阴影下走出来,从此学会了以平常心态去进行帝国学问题的分析研究;否则的话我们将根本无法透过意识形态所扬起的团团迷雾从而看得更深、想得更远,甚至会进而迷失了我们的历史定位与错乱了我们的国家认同,致使苏联帝国彻底崩溃解体毁灭性“自我否定”灾难再在我们的国家重新上演。由于帝国学是门综合性科学,所涉及到的学术门类为数众多,所涉及到的内容事例也非常广泛,因此一直以来我对自己是否有能够写得出这样的一篇评论心中无底。但是帝国学的分析研究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却又是实在太重要了,面对今天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现实,中国要指望能够实现成功地复兴与崛起,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对人类历史上诸帝国们的兴衰盛亡的深层根源作一番综合性、系统性的分析探寻,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设计出一条适合中国现代化与重新复兴崛起的最优化战略途径道路。

  因此,尽管本人不才、学识低微,但是出于帝国学研究人员固有的历史负责感,我还决定进行一尝试,总决定将本人的陆权战略思想主张整合到这一篇评论中来。当然,这一篇评论仅仅代表本人的见解与主张,而且这些还未必合适与成熟,权当抛砖引玉而已,在此就希望各位读者们能够认真地给予评论与指正了。本评论由两部分所造成,第一部分是帝国学,第二部分是陆权战略,既互为联系,又相对独立。我将尽最大的努力、能力来进行全文的系统整合,以便使本文读起来能流畅些、逻辑结构严密些,但由于写作能力的有限,本文在写作技巧上必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此就万各位读者们能多多指正与包函了!

  陈天

  2005、5、6

  第一编 帝国学

  第一章 帝国产生成长的自然地理基础

  毫无疑问,帝国的产生成长是需要条件的,否则的话我们将无法解释为什么非洲、美洲与及大洋洲就从来没有诞生过对人类文明发展史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的帝国(不包括今天的美国,仅仅就古代史而言)。同样道理,只使在欧亚大陆,也不是所有的地区都能产生对人类历史社会有深远影响价值意义的大国、帝国。根源何在?!这显然与诸地区间客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有着密切深层的联系。

  从帝国学的角度分析而言,帝国的诞生、成长与维持需要足够的人口数量与技术优势(由其是军事技术优势)。那么在人类历史上那些地区能够养活产生得了“足够”的人口数量呢?!这当然是气候宜人、水源充足、土地平坦肥沃(可发展农业生产)的温带、热带大河流域或沿海地区了,事实上人类历史早期的诸文明中心都是诞生于这些地区。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必然会导致到人均有利生境资源空间的迅速萎缩与恶化,因此生存的竞争也必定会迅速激化起来(当然,由于生存的压力,生产技术创新也会受到更多的激励),战争也就注定随之而四起(华夏传说中当年黄帝炎帝之战就属于此种性质)。在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混战的过程中,那些人口相对众多、社会政治组织能力又相对更强更优秀的部落将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进而一统“天下”(铁木真当年就成功地统一了蒙古草原上的诸部落),而那些人口相对稀少、社会政治组织能力薄弱又缺乏一流领袖人物的部落将不得不在竞争中被无情地淘汰并吞掉!
  帝国就是这样在弱肉强食的竞争环境诞生成长起来,无论是在西方的希腊(城邦时代)还是在东方的印度、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在古典时期都经历过这种“天下大乱、列国争雄”的一幕。

  对于构成帝国主体的集团而言,联强并弱、合纵联横、征战四方的目的都为了争夺更多的的生存竞争优势(帝国的扩张有时是被逼、不得不进行的,当年汉帝国之所以必须开拓西域?!就是因为你汉帝国不控制占领西域我匈奴就控制占领矣。与期看着竞争对手东征西讨、越来越强大,不得已只得舍命陪君子、奉陪到底。否则的话,与竞争对手的实力差距越拉越大,最终也必将是死路一条)与经济利润;因此帝国体系天生注定就具有“主动进行帝国统治控制空间范围扩张的本能”。

  关于历史上诸帝国们如何进行其帝国体系扩张的事件,诸历史典籍已经有着太多太多的详细描述,在此我就无意再一一复述了。本人在此最感兴趣的是帝国统治控制体系(与及其文明文化)的持续稳定性――为什么有的帝国能够饱经沧桑、在人类历史岁月中存在得那么恒久(如华夏中国等),而有的帝国存在的时间却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如蒙古帝国等)?!为什么有的帝国能够将其统治控制扩展至无远弗界、广阔无垠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如蒙古帝国等),而有的帝国其统治控制的面积却始终难以大面积扩张(如古印度等)?!根源何在?!我认为这与帝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空间位置有着极大的关系。

  很显然,人本身就是传承社会文明文化最佳、最优秀的一种“载体”;因此任何一个帝国、任何一种文明文化如果其所承载的人口数量越多,那么其抗灾变的能力就将会越强。自然其帝国统治控制体系的“系统稳定性”也将会越优秀,构成帝国核心主体的文明文化经历漫长久远历史岁月保持下来的可能性也将会越大!可是问题就出在这里,因为不同的自然地理与气候环境决心了不同地区间所能承载养活的人口数量的极大不同------气候宜人、雨热同期又地势平坦的大河流域单位面积空间所能承载养活的人口数量是生境恶劣的沙漠、高寒草原的十倍、百倍甚至几百倍;同样道理,在农耕文明时代只使自然气候条件相同如果地理空间面积大小相差悬殊,那么帝国及其文明文化的系统稳定性也是存在极大差异的。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匈奴与汉帝国,由于自然气候环境的差异,草原游牧生产方式的生产率远远比不上中原农业生产方式的生产率;因此尽管匈奴所统治控制的地理空间与汉帝国相差无几,但草原地区人口的承载量极低(相对于农耕平原地区而言),具体到实际统治控制的人口数量上匈奴帝国相对于汉帝国而言就望尘莫及了。诸单于们并非不想彻底灭亡汉帝国,事实上某些雄才大略的匈奴领袖们对汉帝国所发动的军事行动就严重威胁到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但由于匈奴人口数量的相对稀缺,从而限制了匈奴作战军队的人数规模,使得他们缺乏足够的力量与信心立即对汉帝国发动致命性、决定性的军事打击。相反,汉帝国由于拥有数量多得多的人口,自然就拥有了相对雄厚得多的兵源基础――万事具备只欠伟大的领袖人物矣;因此当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走上历史舞台之时也就拉开了匈奴帝国灭亡的序幕!因为仅仅为了维持对西域的统治控制,汉帝国就可以调集高达六十万的士卒去西域垦田经营,而这一切对人口稀缺的匈奴帝国而言实在无喻于天荒夜谭!

  同样道理,相对印度本土文明文化的最终命运结局而言,中国所拥有的辽阔地理空间范围同样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东亚大陆的面积空间要比南亚次大陆的面积空间至少大四倍以上)。事实上在整个人类文明史发展过程中,同为文明古国的中国所受到的外来入侵无论是次数还是规模上都没有比印度少、比印度低!可是为什么东亚的中国始终能够保持得了自身文明文化体系两千余年以来从不间断的发展传承,直至今天中国所用的文字与两千多年前秦汉时代所用的文字都没有革命性的“突变”;而印度的本土文明文化却屡受打击(甚至是灭绝性的打击),今天的印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操英语世界的一部分了呢(印度文明文化严重缺泛持续性的纵向联系)?!原因何在?!我认为这与印度次大陆地理战略回旋空间的固有局限性是脱不了关系的。对于印度次大陆的本土帝国与文明文化而言,由于地理战略回旋空间的狭窄,一旦面临外来强敌的入侵,抵抗不成便只有彻底屈服或彻底毁灭两条路可选择了,根本就不存在其它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相反,对于东亚的中国而言,由于拥有广阔的地理空间可以周旋,因此尽管我们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也屡次受到外来强敌的入侵打击,但“以空间换取时间、积小胜为大胜”,我们最终还是能够“挺”得过来。而只使所有国土空间均彻底沦落入外来入侵势力之手(如元、清时代那样),但同样由于地理空间的广阔无垠、社会人口基数的庞大众多,使得外来入侵势力进行征服的时间被极大延长、进行深入统治控制的程度被极大“稀释”;以致不少外来入侵民族在征服统治中国的漫长岁月过程中,“功业未成“就反被我们所彻底地整合同化掉了(如历史上的鲜卑、辽、西夏那样)!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绝然不同的历史命运结局与现象过程对中国、印度本土文明文化潜意识的深层影响。事实上任何一个深入分析研究过印度古文明文化的人员都会发现印度文明文化中“出世”的倾向相当严重,极端的表现就是“非暴力”思想行为的提出实施与虚无宗教幻觉的追求(如某些宗教教徒们极端的修炼行为);相反,对于中国人而言,我们潜意识里相信的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有枪就是草头王”、“成王败寇”或“修身、治国、平天下”之类的东西,“入世”的倾向极为严重(最极端的莫过于大规模殉葬行为的发生)。是什么原因导致到中印文明文化产生如此严重的分别差异呢?!我认为其核心根源也同样出在印度次大陆地理战略回旋空间的有限狭窄问题上。

  正如前文所说,由于地理战略回旋空间的狭窄使得印度本土文明文化面临外来入侵势力的打击时,一旦失败,除了彻底屈服或彻底毁灭两条路可选择之外别无他法;每一个历史时期面对外来入侵势力的入侵打击时,最终结局均屡次证明了对外来入侵势力进行武力抵抗的绝望性与无效性,如此天长日久自然就在印度文明文化的潜意识中植下了“非暴力”与消极“出世”、回避现实思想行为的种子――开始无论如何努力抗争、最终结果却反正都是“反抗无效”,因此逃僻现实、沉迷宗教修练与自暴自弃就理所当然了!相反,对于东亚的中国而言,由于地理回旋空间的广阔无垠,历史一再印证了对外来入侵势力进行武力抗争的有效性与必要性(如抗匈奴、抗金乃至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等,尽管抗元、抗清并没有在当时就彻底地成功阻止了这些外来入侵政权的建立,但由于后来最终都重新建立了以汉族为核心的新政权,因此这些事情乃一再强化了中国人潜意识中武力抗争的“正当性、必要性与有效性”思想的认同)。因此在我们文明文化的潜意识中对武力抗争思想的认同与崇拜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强化起来了!如此,在我们的社会中“非暴力”思想与消极出世的宗教行为则受到了强烈的遣责与批判,这也是佛教思想在中国始终不能取得帝国官方政府认同的核心根源;相反,强调“出世与治世”的儒家思想在两千余年的漫长历史岁月中则一直得到了帝国官方政府的一至认同与推崇!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固有缺憾导致到帝国统治控制体系难以恒久维持的事件在中东北非的阿拉伯社会同样发生。毫无疑问,在人类历史上中东地区的确屡次建立过诸多极具全球影响力的大帝国,可是为什么今天主体构成同为一个民族的阿拉伯世界却始终不能整合统一为一个政权呢?!这显然也与阿拉伯世界所处的自然地理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

  很久以来,我就对中东地区为什么直到现代居然还存在一个极具有原始社会部落称呼特征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而感到奇怪。直至后来海湾战争的爆发,关于阿拉伯社会具体资料的迅速丰富,我才发现阿拉伯世界并不是如同今天的中国那样,是一个真正高度一体化的民族社会;相反,部落、部族、长老之类的东西在阿拉伯社会里远远不只是海湾阿联酋一国的“固有特产”,只使在外界看来相当“正规化、现代化”的伊拉克、贝鲁特之类国家中,那些只在非洲、美洲、大洋洲原始社会中才存在的部落、部族之类东西在阿拉伯世界依然发挥着实实在在的影响作用!原因何在?!我认为这与阿拉伯世界严酷的沙漠气候与及以游牧经济为核心的传统生产方式是分不开的。因为对比一个真正的农业、工业社会,草原原始游牧生产方式对稳定持续的行政统治控制秩序的要求,相对而言要微弱得多;而且原始的游牧经济生产方式也无法承载养活得了数量规模庞大的社会人口。也就是说在阿拉伯社会的日常生活过程中,人们对于建立一个政治上完全统一一体化的“阿拉伯国家”的要求并不强烈急切、更不认为是生死悠关的重大紧迫问题。相反,由于地广人稀(相对而言)、石油资源丰富,地区部落、部族酋长贵族们更可以借助传统特权与宗族统治控制手段成功地“独揽、独霸”出卖石油资源所带来的绝大部分经济利益,自然就更是坚决、坚定地反对阿拉伯社会的统一与一体化了!

  因此,尽管阿拉伯社会也出了数个如同伊拉克萨达姆这样力图彻底统一阿拉伯社会的人物,但奈何既没天时、亦没在人和、更没有地利(伊拉克国家的陆地面积空间狭窄、因此其人口数量也极有限,相对于整个阿拉伯世界而言简直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仅仅依赖伊拉克国家区区2000余万的人口数量如何有能力排除万难彻底整合统一得了整个庞大、四分五裂的松散阿拉伯世界?!坦率而言,自伊拉克萨达姆帝国走上军事扩张道路之时,其今天的悲剧性结局便早已命中注定!帝国学与陆权战略(高凉陈君的标志性评论)
陆权, 标志性, 帝国, 战略, 评论
帝国学与陆权战略
高凉陈君

  前言

  长期从事帝国学问题的分析研究,早就想以这一话题为中心撰写一篇详细、综合性的分析评论,毕竟在今天的中国关于帝国学方面的研究著作论文还是相当稀少的。尽管也是一家之言,但如果我的工作能够对今天的国人认识全球历史与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有所卑益、有所启发,我想我这么多年来的努力也是非常值得、非常有价值意义的。

  分析研究帝国学问题当然要先从客观正面认识理解帝国学开始。在今天的中国,由于长期受到意识形态方面人为的歧视与误导,帝国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相当负面消极的,毕竟我们一提到、想到“帝国”这一词,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残酷无情的政治军事、乃至经济文明文化层面上的殖民掠夺“等同划一”起来。毫无疑问,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岁月过程中,“帝国”无论作为一个政治概念还是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其在人们的心目中都存在过很多负面消极的形象;因此这就导致到专门分析研究“帝国”问题现象的“帝国学”也备受争论指责起来――要详细分析研究魔鬼们的学问行为,是不是“居心匿测”?!而积极评价帝国与帝国学绝不是荒渺与反动、反革命?!

  因此在今天的中国要想深入分析研究帝国学问题,首要的一条就是必须要破除超越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蕃蓠阻碍――“存在的就是正确的”,既然帝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事物,因此就必然存在其之所以“存在”的客观理由;而帝国学就是一门专著于分析揭示帝国与帝国的统治控制体系如何产生、发展与运行规律的综合性科学。事实上,帝国对外部世界主动进行强制性、侵入性统治控制行为的本质就是一个经典的“利益寻租过程(不仅仅包括有形的经济、种族扩散利益,还包括无形的政治军事、文明文化诸利益)”;因此帝国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的功利性与利益敏感性。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帝国遏尽心力从事大区域地理空间的统治控制事业的本质目的也不过如此而已。明白理解这一切是从事帝国学问题分析研究的核心关键,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从道德审判、意识形态批判的神坛阴影下走出来,从此学会了以平常心态去进行帝国学问题的分析研究;否则的话我们将根本无法透过意识形态所扬起的团团迷雾从而看得更深、想得更远,甚至会进而迷失了我们的历史定位与错乱了我们的国家认同,致使苏联帝国彻底崩溃解体毁灭性“自我否定”灾难再在我们的国家重新上演。由于帝国学是门综合性科学,所涉及到的学术门类为数众多,所涉及到的内容事例也非常广泛,因此一直以来我对自己是否有能够写得出这样的一篇评论心中无底。但是帝国学的分析研究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却又是实在太重要了,面对今天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现实,中国要指望能够实现成功地复兴与崛起,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对人类历史上诸帝国们的兴衰盛亡的深层根源作一番综合性、系统性的分析探寻,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设计出一条适合中国现代化与重新复兴崛起的最优化战略途径道路。

  因此,尽管本人不才、学识低微,但是出于帝国学研究人员固有的历史负责感,我还决定进行一尝试,总决定将本人的陆权战略思想主张整合到这一篇评论中来。当然,这一篇评论仅仅代表本人的见解与主张,而且这些还未必合适与成熟,权当抛砖引玉而已,在此就希望各位读者们能够认真地给予评论与指正了。本评论由两部分所造成,第一部分是帝国学,第二部分是陆权战略,既互为联系,又相对独立。我将尽最大的努力、能力来进行全文的系统整合,以便使本文读起来能流畅些、逻辑结构严密些,但由于写作能力的有限,本文在写作技巧上必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此就万各位读者们能多多指正与包函了!

  陈天

  2005、5、6

  第一编 帝国学

  第一章 帝国产生成长的自然地理基础

  毫无疑问,帝国的产生成长是需要条件的,否则的话我们将无法解释为什么非洲、美洲与及大洋洲就从来没有诞生过对人类文明发展史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的帝国(不包括今天的美国,仅仅就古代史而言)。同样道理,只使在欧亚大陆,也不是所有的地区都能产生对人类历史社会有深远影响价值意义的大国、帝国。根源何在?!这显然与诸地区间客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有着密切深层的联系。

  从帝国学的角度分析而言,帝国的诞生、成长与维持需要足够的人口数量与技术优势(由其是军事技术优势)。那么在人类历史上那些地区能够养活产生得了“足够”的人口数量呢?!这当然是气候宜人、水源充足、土地平坦肥沃(可发展农业生产)的温带、热带大河流域或沿海地区了,事实上人类历史早期的诸文明中心都是诞生于这些地区。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必然会导致到人均有利生境资源空间的迅速萎缩与恶化,因此生存的竞争也必定会迅速激化起来(当然,由于生存的压力,生产技术创新也会受到更多的激励),战争也就注定随之而四起(华夏传说中当年黄帝炎帝之战就属于此种性质)。在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混战的过程中,那些人口相对众多、社会政治组织能力又相对更强更优秀的部落将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进而一统“天下”(铁木真当年就成功地统一了蒙古草原上的诸部落),而那些人口相对稀少、社会政治组织能力薄弱又缺乏一流领袖人物的部落将不得不在竞争中被无情地淘汰并吞掉!
  帝国就是这样在弱肉强食的竞争环境诞生成长起来,无论是在西方的希腊(城邦时代)还是在东方的印度、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在古典时期都经历过这种“天下大乱、列国争雄”的一幕。

  对于构成帝国主体的集团而言,联强并弱、合纵联横、征战四方的目的都为了争夺更多的的生存竞争优势(帝国的扩张有时是被逼、不得不进行的,当年汉帝国之所以必须开拓西域?!就是因为你汉帝国不控制占领西域我匈奴就控制占领矣。与期看着竞争对手东征西讨、越来越强大,不得已只得舍命陪君子、奉陪到底。否则的话,与竞争对手的实力差距越拉越大,最终也必将是死路一条)与经济利润;因此帝国体系天生注定就具有“主动进行帝国统治控制空间范围扩张的本能”。

  关于历史上诸帝国们如何进行其帝国体系扩张的事件,诸历史典籍已经有着太多太多的详细描述,在此我就无意再一一复述了。本人在此最感兴趣的是帝国统治控制体系(与及其文明文化)的持续稳定性――为什么有的帝国能够饱经沧桑、在人类历史岁月中存在得那么恒久(如华夏中国等),而有的帝国存在的时间却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如蒙古帝国等)?!为什么有的帝国能够将其统治控制扩展至无远弗界、广阔无垠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如蒙古帝国等),而有的帝国其统治控制的面积却始终难以大面积扩张(如古印度等)?!根源何在?!我认为这与帝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空间位置有着极大的关系。

  很显然,人本身就是传承社会文明文化最佳、最优秀的一种“载体”;因此任何一个帝国、任何一种文明文化如果其所承载的人口数量越多,那么其抗灾变的能力就将会越强。自然其帝国统治控制体系的“系统稳定性”也将会越优秀,构成帝国核心主体的文明文化经历漫长久远历史岁月保持下来的可能性也将会越大!可是问题就出在这里,因为不同的自然地理与气候环境决心了不同地区间所能承载养活的人口数量的极大不同------气候宜人、雨热同期又地势平坦的大河流域单位面积空间所能承载养活的人口数量是生境恶劣的沙漠、高寒草原的十倍、百倍甚至几百倍;同样道理,在农耕文明时代只使自然气候条件相同如果地理空间面积大小相差悬殊,那么帝国及其文明文化的系统稳定性也是存在极大差异的。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匈奴与汉帝国,由于自然气候环境的差异,草原游牧生产方式的生产率远远比不上中原农业生产方式的生产率;因此尽管匈奴所统治控制的地理空间与汉帝国相差无几,但草原地区人口的承载量极低(相对于农耕平原地区而言),具体到实际统治控制的人口数量上匈奴帝国相对于汉帝国而言就望尘莫及了。诸单于们并非不想彻底灭亡汉帝国,事实上某些雄才大略的匈奴领袖们对汉帝国所发动的军事行动就严重威胁到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但由于匈奴人口数量的相对稀缺,从而限制了匈奴作战军队的人数规模,使得他们缺乏足够的力量与信心立即对汉帝国发动致命性、决定性的军事打击。相反,汉帝国由于拥有数量多得多的人口,自然就拥有了相对雄厚得多的兵源基础――万事具备只欠伟大的领袖人物矣;因此当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走上历史舞台之时也就拉开了匈奴帝国灭亡的序幕!因为仅仅为了维持对西域的统治控制,汉帝国就可以调集高达六十万的士卒去西域垦田经营,而这一切对人口稀缺的匈奴帝国而言实在无喻于天荒夜谭!

  同样道理,相对印度本土文明文化的最终命运结局而言,中国所拥有的辽阔地理空间范围同样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东亚大陆的面积空间要比南亚次大陆的面积空间至少大四倍以上)。事实上在整个人类文明史发展过程中,同为文明古国的中国所受到的外来入侵无论是次数还是规模上都没有比印度少、比印度低!可是为什么东亚的中国始终能够保持得了自身文明文化体系两千余年以来从不间断的发展传承,直至今天中国所用的文字与两千多年前秦汉时代所用的文字都没有革命性的“突变”;而印度的本土文明文化却屡受打击(甚至是灭绝性的打击),今天的印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操英语世界的一部分了呢(印度文明文化严重缺泛持续性的纵向联系)?!原因何在?!我认为这与印度次大陆地理战略回旋空间的固有局限性是脱不了关系的。对于印度次大陆的本土帝国与文明文化而言,由于地理战略回旋空间的狭窄,一旦面临外来强敌的入侵,抵抗不成便只有彻底屈服或彻底毁灭两条路可选择了,根本就不存在其它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相反,对于东亚的中国而言,由于拥有广阔的地理空间可以周旋,因此尽管我们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也屡次受到外来强敌的入侵打击,但“以空间换取时间、积小胜为大胜”,我们最终还是能够“挺”得过来。而只使所有国土空间均彻底沦落入外来入侵势力之手(如元、清时代那样),但同样由于地理空间的广阔无垠、社会人口基数的庞大众多,使得外来入侵势力进行征服的时间被极大延长、进行深入统治控制的程度被极大“稀释”;以致不少外来入侵民族在征服统治中国的漫长岁月过程中,“功业未成“就反被我们所彻底地整合同化掉了(如历史上的鲜卑、辽、西夏那样)!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绝然不同的历史命运结局与现象过程对中国、印度本土文明文化潜意识的深层影响。事实上任何一个深入分析研究过印度古文明文化的人员都会发现印度文明文化中“出世”的倾向相当严重,极端的表现就是“非暴力”思想行为的提出实施与虚无宗教幻觉的追求(如某些宗教教徒们极端的修炼行为);相反,对于中国人而言,我们潜意识里相信的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有枪就是草头王”、“成王败寇”或“修身、治国、平天下”之类的东西,“入世”的倾向极为严重(最极端的莫过于大规模殉葬行为的发生)。是什么原因导致到中印文明文化产生如此严重的分别差异呢?!我认为其核心根源也同样出在印度次大陆地理战略回旋空间的有限狭窄问题上。

  正如前文所说,由于地理战略回旋空间的狭窄使得印度本土文明文化面临外来入侵势力的打击时,一旦失败,除了彻底屈服或彻底毁灭两条路可选择之外别无他法;每一个历史时期面对外来入侵势力的入侵打击时,最终结局均屡次证明了对外来入侵势力进行武力抵抗的绝望性与无效性,如此天长日久自然就在印度文明文化的潜意识中植下了“非暴力”与消极“出世”、回避现实思想行为的种子――开始无论如何努力抗争、最终结果却反正都是“反抗无效”,因此逃僻现实、沉迷宗教修练与自暴自弃就理所当然了!相反,对于东亚的中国而言,由于地理回旋空间的广阔无垠,历史一再印证了对外来入侵势力进行武力抗争的有效性与必要性(如抗匈奴、抗金乃至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等,尽管抗元、抗清并没有在当时就彻底地成功阻止了这些外来入侵政权的建立,但由于后来最终都重新建立了以汉族为核心的新政权,因此这些事情乃一再强化了中国人潜意识中武力抗争的“正当性、必要性与有效性”思想的认同)。因此在我们文明文化的潜意识中对武力抗争思想的认同与崇拜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强化起来了!如此,在我们的社会中“非暴力”思想与消极出世的宗教行为则受到了强烈的遣责与批判,这也是佛教思想在中国始终不能取得帝国官方政府认同的核心根源;相反,强调“出世与治世”的儒家思想在两千余年的漫长历史岁月中则一直得到了帝国官方政府的一至认同与推崇!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固有缺憾导致到帝国统治控制体系难以恒久维持的事件在中东北非的阿拉伯社会同样发生。毫无疑问,在人类历史上中东地区的确屡次建立过诸多极具全球影响力的大帝国,可是为什么今天主体构成同为一个民族的阿拉伯世界却始终不能整合统一为一个政权呢?!这显然也与阿拉伯世界所处的自然地理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

  很久以来,我就对中东地区为什么直到现代居然还存在一个极具有原始社会部落称呼特征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而感到奇怪。直至后来海湾战争的爆发,关于阿拉伯社会具体资料的迅速丰富,我才发现阿拉伯世界并不是如同今天的中国那样,是一个真正高度一体化的民族社会;相反,部落、部族、长老之类的东西在阿拉伯社会里远远不只是海湾阿联酋一国的“固有特产”,只使在外界看来相当“正规化、现代化”的伊拉克、贝鲁特之类国家中,那些只在非洲、美洲、大洋洲原始社会中才存在的部落、部族之类东西在阿拉伯世界依然发挥着实实在在的影响作用!原因何在?!我认为这与阿拉伯世界严酷的沙漠气候与及以游牧经济为核心的传统生产方式是分不开的。因为对比一个真正的农业、工业社会,草原原始游牧生产方式对稳定持续的行政统治控制秩序的要求,相对而言要微弱得多;而且原始的游牧经济生产方式也无法承载养活得了数量规模庞大的社会人口。也就是说在阿拉伯社会的日常生活过程中,人们对于建立一个政治上完全统一一体化的“阿拉伯国家”的要求并不强烈急切、更不认为是生死悠关的重大紧迫问题。相反,由于地广人稀(相对而言)、石油资源丰富,地区部落、部族酋长贵族们更可以借助传统特权与宗族统治控制手段成功地“独揽、独霸”出卖石油资源所带来的绝大部分经济利益,自然就更是坚决、坚定地反对阿拉伯社会的统一与一体化了!

  因此,尽管阿拉伯社会也出了数个如同伊拉克萨达姆这样力图彻底统一阿拉伯社会的人物,但奈何既没天时、亦没在人和、更没有地利(伊拉克国家的陆地面积空间狭窄、因此其人口数量也极有限,相对于整个阿拉伯世界而言简直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仅仅依赖伊拉克国家区区2000余万的人口数量如何有能力排除万难彻底整合统一得了整个庞大、四分五裂的松散阿拉伯世界?!坦率而言,自伊拉克萨达姆帝国走上军事扩张道路之时,其今天的悲剧性结局便早已命中注定!
第二章 帝国发展进化的自适应调节体系

  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帝国诞生成长所需要的外部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但是仅仅拥有了优良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还不足以产生孕育出具有全球性深远历史影响意义的帝国来,否则的话我们将如何解释在人类古代史岁月中为什么美洲、大洋洲诸气候宜人、水源充足、地势平坦的诸大河流域与及沿海地区却始终无法诞生得出伟大的帝国来呢?!也就是说是什么原因注定了古代社会只有在欧亚大陆上的温带、热带大河流域与及沿海地区才能诞生孕育得出对人类历史社会发展有着巨大推动贡献作用的帝国来呢?!

  关于这个原因的分析研究,美国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已经在其《全球通史》一书中作过相当精辟的论述描绘;但是本人在这里还是决定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研究一下这个问题,那就是必须关注“激励帝国发展进化的自适应调节体系”!

  内因是基本、外因是动力,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分析探寻来自外部世界的刺击与竞争压力(如战争入侵、贸易竞争、移民冲击等)是如何影响着帝国体系自身发展进化的深层机理。毕竟人类社会发展史已经明白无误地表明――凡是缺乏外来刺击与竞争压力的封闭性区域文明文化体系基本上就是发展进化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文明文化体系;而帝国体系也亦同样如此,缺乏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因素与竞争压力帝国体系的发展进化也同样会止足不前!

  可是为什么今天美洲、非洲、大洋洲甚至印度、中东诸地区的本土文明文化体系却要走到面临被西方文明文化体系从整体上彻底整合、同化、替换掉的地步了呢?!事实上对于这些地区的本土文明文化体系而言,它们今天所面临的最紧迫问题已经不是能不能进化发展而是生存――必须要努力想方设法在西风猛烈吹袭的人类社会全球一体化时代中首先确保自身还能“生存得下来”,否则的话其它一切免谈!当本土的语言、文字、文明文化都被英语、英文、西方文明文化所彻底地“替换取代”了之后,当本土的语言、文字都已经迅速地成为了死语言、死文字――还奢谈什么“发展进化”?!当一个区域文明文化体系已经发生了彻底的“系统崩溃”(如同古代西域的楼兰文明、印度的摩享-达罗文明那样),日后再想恢复重建根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很显然这一切疑问就已经牵涉出另一个必须关注的焦点,那就是“文明文化或帝国体系进行自适应调节的能力极限”。当区域文明文化体系、帝国统治控制体系所面临的“灾难突变”已经超出了自身进行自适应调节能力的极限之后,系统的彻底崩溃就会随之而发生――说白了就是体系的死亡!

  到此为止,一切疑问的答案就已经豁然开朗。既然帝国体系的发展进化离不开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与竞争压力,但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与竞争压力又不能过于猛烈与致命,否则的话就将会超出了帝国体系自身进行自适应调节能力的极限,从而引发帝国体系的彻底崩溃解体与灭亡。问题是帝国体系所面临的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打击与竞争压力是无法(也可以说很难)进行“预设与推测”的,在交通落后、信息勾通艰难与“视野有限”的古代社会里就更是如此,也就是说年代越是古老、历史越是遥远帝国体系获得进行持续成长进化的机会与可能性就越有赖于自然天成的优越地理空间与气候环境的“恩泽与支持”!正如前面所说,在古代社会里越是在气候宜人、雨热同期与地势平坦、适宜进行农业耕作的地区所诞生成长起来的文明文化与帝国体系,由于单位面积空间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要远远超过草原、荒漠与森林诸地区,因此在这些温带、热带大河流域(或沿海地区)诞生成长起来的文明文化与帝国体系所具有的“自适应调节能力”、“抗灾变能力”就要远远超越在草原、荒漠与森林诸地区所诞生成长起来的文明文化与帝国体系!

  但是更为重要、更具决定性历史价值意义的是诸大河流域由于人口的充沛、物产的丰铙、信息流动的密集与人际关系的高度复杂化所带来的社会分化从而导致到社会政治组织的产生(如国家、思想流派的诞生等)、分化(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与及从事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手段艺术理论的发展、丰富、成熟与完善!历史已经一再证明,在欧亚大陆大河流域与沿海地区所发展成长起来的诸古老文明文化中心在“社会控制与政治组织方面”所具有的绝对优势是诸草原游牧民族们望尘莫及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希腊、罗马帝国,他们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各自逐渐演化出一套成熟有效的从事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的手段艺术来;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期他们已经有学者开始对帝国统治控制手段艺术进行提纯总结与合法化论证――在东方的中国,这一类典型人物就有孔子、孟子、董仲舒等;而在西方的希腊罗马,这一类典型人物就有伯里克利、柏拉图等;事实已经表明,这些先贤们所发展归纳总结起来的东方儒家思想与西方议会民主理论不仅影响了后来两千余年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更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思维与灵魂,进而在人类文明史上永恒地“定格定局”下来!

  与此相反,尽管后来众多成功地侵入大河流域地区的草原游牧民族们也建立了一系列庞大的王朝帝国,但他们绝大多数都基本完整地继承了古典时代诸帝国的传统文明文化思想与进行帝国统治控制的手段理论。这在东方的中国表现得犹为明显,自秦汉以后,无论是本土的汉民族所建立的王朝还是由北方成功实现了入侵南下的草原游牧民族们所建立的帝国,他们均完全认同了儒家思想在维持王朝帝国从事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方面的作用意义;对于那些成功地夺取了中原地区控制权的北方南下游牧民族而言,他们赖以进行王朝帝国统治控制事业的手段理论完全就是移植了中原汉民族王朝帝国那一套,如儒家思想与中央集权理论。事实上这也是华夏文明文化体系为什么能够如此经受得起漫长岁月风霜吹袭打击始终不曾间断、中断于历史的一个重要根源。否则的话,我们能够想象一个已经完全改信伊斯兰教或者基督教的中国还能恒久固执地守着先人们所遗留下来的古老独特的方块汉字,还不改用拼音字母吗?!而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的埃及人、伊拉克人,今天不也是已经彻底地放弃了他们的传统文字语言而采用了阿拉伯人的文字语言了吗?!
  明白这一切实在太重要了,在人类历史上文明文化与帝国体系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综合系统”间的竞争,而帝国学本质上就是一门真正的系统工程理论!

  毫无疑问,单纯存在先天优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并不足以支撑诞生得出伟大的文明文化与帝国体系来。我个人始终认为来自外部世界的政治剌激、军事入侵与生存竞争压力始终是推动区域文明文化体系(或帝国体系)不得不发展进化的核心源动力(生存的危机激励了政治制度的变革与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

  本人详细分析研究过中国两千余年以来诸王朝帝国政治版图的变迁,我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那就是为什么在漫长的古代历史岁月中华夏诸王朝帝国的实际统治控制范围为什么始终不能成功地俞越自然地理气候环境的阻隔限制而在西部的咸海、北部的贝加尔湖、东部的琉球群岛与及南部的中南半岛诸地区恒久地扎下根来呢?!根源何在?!我认为这一切与农耕文明时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的固有落后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知道,帝国进行大区域地理空间的统治控制事业的本质就是一种“利益寻租行为(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还包括政治军事与推动文明文化、种族发展扩散诸利益)”,也就是说帝国推进统治控制范围的扩张的根本目的就是注定要“唯利是图”。但是由于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生产力的落后有限,帝国从外部世界获得利润的能力并不与帝国统治控制空间范围的无限扩张成正比关系。当帝国统治控制的地理空间范围超出某一临界点之后,随着地理空间距离的增加,交通运输、信息勾通的成本也将迅速增长起来,因而维持帝国对遥远地区进行有效行政统治控制的经济成本代价也会随之而急剧暴涨;也就是说帝国政治军事的过度扩张将会导致帝国统治控制体系进入“亏本运行”的危险境地。如此流血超负荷经营运行,天长日久必将会引发帝国统治控制体系整体上的“贫血与虚脱”,进而导致到帝国肌体免疫力的急剧下降与及抵御应对外部内部突发危机事件能力的迅速衰退;甚至更会因此而滑入恶性循环的险境,导致到爆炸性、并发性灾难事件的持续发生转而引发帝国统治控制体系毁灭性的彻底崩溃瓦解!

  但是,在特定的时期与及特定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帝国对某些遥远荒凉的地区实施政治军事扩张控制,并且不惜血本恒久地将其完全纳入帝国的统治控制范围内却是不得不为之的无奈行为,如当年汉帝国对西域的开拓控制与及今天的俄罗斯对车臣的经营那样!明知在经济利益上无利可图(至少表面上如此),可为什么帝国政府还必须不惜代价血本努力维持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控制呢?!原因何在?!这就必须要在更为宏大的系统范围内进行综合计算分析了。原因其实相当简单,帝国中央政府之所以必须保持对某些特定遥远地区的统治控制,其出发点就是为了能够成功地夺得相对于外来竞争对手或入侵敌人的地缘政治军事优势;因为对这些战略地位至关重要的地区实现统治控制,将会为帝国有效抵御敌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甚至种族入侵渗透赢得极为珍贵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从而为帝国体系的生存发展、应对突发的内外危机事件留下足够的战略回旋空间与时间纵深!也就是说帝国对某些遥远特定地区(相对于帝国内部的精华核心区域而言)进行政治军事的主动界入与统治控制,本质上就是帝国体系的一种“自适应调节行为”、一种谋求“先发制人”的战略运作。否则的话敌方先入为主,进而夺得了居高临下、以“四两拨千斤”的优势地位;而我方就将会主动尽失、处处受制于人,在地缘战略上处于极为被动不利的地步,从而让帝国体系蒙受了很多原来根本不必要付出的巨大政治军事甚至经济代价损失!

  现代史上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当年的苏联帝国对波罗的海三国谋求主权独立行为的暖昧与纵容。事实上以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与及苏联帝国强劲的实力后盾(至少政治军事上如此,北极熊有的就是足以彻底毁灭地球数次的导弹核武器,谁敢对其进行军事上的指手划脚?!惹烦了它就算“打横来”对波罗的三国的独立运动进行残酷无情的镇压,这个世界又有谁能够奈它那一条毫毛),国际社会本来就没有人指望苏联帝国会对波罗的海三国主权独立的要求会有任何的让步,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对此如之奈何!那知俄罗斯居然出了个叶利钦来,居然会大肆鼓吹支持波罗的海三国主权独立的要求――此举实乃自毁长城矣!一挨波罗的海三国主权独立的追求得以成功实现,苏联帝国护卫严密的堤坝立即就被无情地撕开了一道致命的大决口,苏联帝国统治控制下诸多少数民族地区追求“主权独立”的呼声随却风起云涌、不可收拾――有如此良机谁不想好好“赌一把”啊?!赌得成功就可以立即成为“独立元勋、开国总统”,赌不成功拍拍屁股照样又是一条好汉――整个苏联帝国当时谋求独立建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行政单位不下一百多个,中央政府又能对区区“在下”如之奈何?!而“我”只使独立建国不成功至少也可以“扬名世界”呢?!





一旦如此,苏联帝国绝有不立即就“呼啦啦”、彻底崩溃解体之理?!与之相反,如果当年苏联帝国中央政府从一开始就对波罗的海三国追求主权独立的冒险企图进行公开与明白无误的严厉镇压――“出头橼子先烂”、杀鸡儆猴――恐怕历史的发展进程又将是另一番天地了;毕竟以当时苏联帝国的实力与国际政治格局,如果不是苏联中央政府发生人为政策上的重大致命失误,苏联帝国的彻底崩溃将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事实上只使是今天的俄罗斯帝国,其在经济状况上也不见得比苏联帝国时好转多少,只不过是出口自然资源与武器产品所获得的金钱投入到民生方面比例比苏联帝国时代多得多而已――国家经济产出的构成与苏联帝国时代相比根本上就没有革命性的改变(相反,今天拥有海尔、联想、TCL这样大公司的中国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相比,变化可以等同于脱胎换骨)。但是,在今天的普京时代,我们还能够想象俄罗斯帝国还会发生因为人为政策方面的重大失误,从而导致到其帝国体系彻底崩溃解体事件的发生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车臣人马斯哈多夫之死就是最好的证明,因为只使在恐怖袭击与游击战中车臣人与俄罗斯人的死亡比例能达得到一比一(现实中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能,在车臣战争中车臣人的死亡比例是俄罗斯人的3、4倍;而在美国人所发动的第二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人的死亡比例甚至是美国人的30、40倍,100倍),可是车臣人的人口数量还远远没有俄罗斯人的多呢!

  不要以为区区恐怖袭击与游击战争就可以彻底搞垮得了现代帝国,因为历史与现实均已经明白无误地表明――帝国中央政府从现代科学技术的爆炸性发展进步中所获得的武力军事进步能力水平是地区分裂武装组织们所望尘莫及的;越是高度现代化、工业化的帝国就越是如此,事实上这也是近代史以来为什么反政府武装(如游击队)始终无法在西欧、美国、日本这样的国家里长时间存活下来的核心根源。相反,在越是落后、越是贫穷的国家里,地方反政府武装才越有希望与中央政府打成平手!原因无它,皆因帝国体系是一个真正的系统工程,越是高度现代化、工业化的帝国中这一“系统工程”的构成就越复杂,这一系统赖以长时间健康持续运行的内部、外部支撑环境要求就越严格;也就说地区反政府武装们(对于其它的弱小国家而言也一样)就越难对这一体系进行有效的复制。因此他们也就越难以取得赖以生存发展的“系统优势、规模优势(在帝国体系里1+1的结果不会是仅仅等于2,而是等于3、等于4甚至等于30、等于40;这也是帝国体系之所能够赖以进行利益寻租与生存的核心根源,这也帝国崩溃解体后地区整体实力、影响力之所以会迅猛急剧地衰落的核心根源)”!

  正是由于某些遥远地区对帝国体系的安全具有如此重大的战略价值意义,因此华夏历代王朝帝国们均极为注重对边疆地区的开拓经营,因为对于一个长期受到外来入侵异族势力重大安全威胁(由其是北方南下入侵的游牧民族)的中原农耕文明而言,积极构建一个屏护帝国核心农耕区安全的政治军事缓冲地带实乃生存的必须――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个不得不花钱来买平安的问题(而且还不能确保万无一失呢)!由于帝国维持对遥远荒凉的边疆地区进行统治控制在经济层面基本上就是在“亏本经营”(当然,如果古代诸华夏王朝帝国拥有我们今天的科学技术与经济生产力,那么他们对遥远的边疆地区进行统治控制时,经济上恐怕就不可能会是“亏本经营”,可是在农耕文明时代那就只有稳赔不赚了),也就是说帝国在遥远的边疆地带经营一个庞大的政治军事缓冲体系是一个经典的“奢侈行为(但决不是浪费)”,尽管历史与现实已经表明维持如此一个政治军事缓冲体系对于帝国自身的安全发展而言是极为重要,但奈何这样做可是要花费大量白花花的银子的;因此并不任何一个王朝帝国,甚至只使是同一个王朝帝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不一定同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得起帝国中央政府来“玩玩”经营维持一个庞大的政治军事缓冲体系这手“大游戏”的!

  在中国古代史上,中原王朝帝国中央政府就多次因为政治军事与财政实力有限的原因多次放弃过对西域、蒙古高原、中南半岛与黑龙江流域地区的统治控制。如最先将中原王朝政治军事控制权扩张到西域地区的汉帝国,后来也因为国力的日渐衰弱最终不得不放弃了对整个西域地区维持了数百年的统治控制权。同样道理,在清王朝乾隆时期帝国中央政府对天山南北道的叛乱在用兵的决策问题上毫不犹豫,可是到了晚清的李鸿章时期面对阿古柏的叛乱,李中堂却以财力的不第为理由而主张放弃新疆了。从中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到大清帝国的实力在后期岁月的衰弱是何等的急剧与令人震惊(同样的事情也可以见于苏联解体之后所成立的俄罗斯帝国,想当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几十万德军也照样被强大的苏军铁壁合围、徒叹奈何;可是在五十多年之后的车臣格罗兹尼,面对车臣那一班乌合之众的反政府武装,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帝国居然也沦落到束手无策、被迫签订“城下之和”的地步――此实乃让人感慨万千)!

  到此,我们便能很好地理解明白华夏历史上诸王朝帝国们的实际统治控制范围为何始终不能在西达咸海、北至贝加尔湖、东抵琉球、南达中南半岛一线恒久地扎下根来的核心根源。事实上不是不想,而是还处于农耕文明时代的诸王朝帝国们由于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有限,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经济财政实力来支撑帝国行政体系对这些遥远的地区进行实际意义上(而不是形式上的)的长时间统治控制。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清王朝时期帝国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统治控制,尽管拥有完善与维护良好的驿道系统,但只使如此那时候中央政府的军政命令从京师传达到西域边陲的伊犁还是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而信息再从伊犁反遗回京师也同样还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说帝国中枢与遥远边陲的日常信息勾通都已经如此艰难勉强,那么一旦边疆发生突发危机或者叛乱,必须立即调动强力工具进行压制,劳师远征,由于地理空间距离上的遥远与路途的崎岖,恐怕仅仅是后勤保障就足以让帝国的财政体系伤筋动骨好多年了!

  地理空间距离的过于遥远(相对而言)不仅造成了帝国行政统治控制步骤上难以把握一至的时间差,亦同样对帝国的社会统治控制深入程度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的地方土司政权现象。地方土司政权在历史上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说白了就是实实在在的地方土皇帝角色,真正与帝国中央政府“分权共治天下”的角色,而且这种角色还得到帝国中央政府法律上的默认。

  不是说“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吗?!那就要什么看了。如中国历史上的地方土司头人就是世袭化的,土司头人们对辖区内的人事就拥有生杀夺予的大权,也亦同样拥有制订税收、法律的特权……一句话,只要地方土司头人承认王朝帝国中央政府的宗主权、并按时纳贡基本上就可以在自己的辖区内一手遮天与无法无天了。王朝帝国中央政府真的就乐见这些地方土皇帝们的存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否则的话我们就无法理解明清时代帝国中央政府为何要对诸土司政权实施改土归流的政策了。可是在改土归流政策实施之前的漫长历史岁月里,诸土司政权们到底是凭借着何种手段技巧才得以在“真命天子”面前“讨得到半边天、与皇共治天下”的特权呢?!答案当然就是“天高皇帝远、猴子当大王”了,因为中国历史上诸土司政权均是存在于远离中原(王朝帝国统治控制的核心区域)的云贵高原、川康高原与蒙古高原(俗称地方王公)等地区的。

  那么为什么帝国中央政府不派兵去征讨这些地方土皇帝、真正意义上一统天下呢?!不是不想,而是这样做实在不值得;我们只要想想下清帝国时期对诸土司政权强制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时发动了多少次战争,又付出了多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代价时,我们才能够真正明白明清以前诸王朝帝国之所以明智地放弃了对些地方土皇帝发动军事讨伐进而改为施行政治经济拢络的根源――发动军事行动的经济成本实在太大了,而且只使能够取胜也无法获得值得一提的经济利益。因为诸土司政权们都处于遥远的穷山僻壤地区,无多少粮可收、亦无多少钱可纳,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真正的鸡肋矣!因此帝国中央政府也就乐于出让部分统治控制权来换取地方土司头人们对帝国中央政府的忠诚,也就是说土司政权的存在实质上是帝国中央与地区相互妥协的一种产物。相反,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帝国中央政府的整体实力已经大大增强,从帝国躯体上彻底地铲除掉地方土司政权这个寄生土皇帝的时机终于成熟了,至此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土司制度也才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这到底说了什么呢?!那就是帝国的统治控制体系决不能无限地盲目全面扩张,因为帝国体系生存的资源基础、由其是经济基础是有限的。如果帝国统治控制体系无限扩张,那么赖以支撑维持帝国体系生存的经济基础就将会不堪重负进而发生毁灭性崩溃倒塌,从而给帝国体系其它早已暗藏的病因隐患爆炸性扩散与并发恶化带来合适的“机会条件、气候土壤”。如苏联帝国的崩溃解体就是最佳的例子,并不是说苏联帝国以前就不存在可能引发帝国分裂解体的安全隐患,而是能够导致其急剧恶化与爆炸性扩散发展的“气候条件”还没有存在。随着苏联帝国政治军事扩张过度,导致到帝国的经济支持基础不堪重负发生灾难性的崩溃;接着弋尔巴乔夫、叶利钦们在为苏联帝国“治病”时又开错了药方、抓错了药……之如此类的错误一错再错,苏联帝国体系的自适应调节能力迅速走到了极限,最后当苏联帝国部分领导人发现大势不妙,并试图扭转挽救苏联帝国急剧恶化的发展方向时,已经回天泛力了!
第三章 关注如何分配帝国“存在”所带来利益果实

  帝国统治控制体系作为一个政治组织而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因而它的生存发展要有一个能够可持续发展运行的经济体系来支撑维持。由于帝国推进实施大区域地理空间的统治控制事业本质上就是一种利益寻租行为,因此帝国体系的“存在”能够带来多少利益、所带来的利益又将如何进行划分分配就直接关系到帝国的生死存亡了。

  毫无疑问,构成帝国统治控制体系顶端核心的种族、民族(直至家族、个人,如皇族、皇帝等)集团当然就是帝国体系“存在”的最重要“既得利益集团”;因为他们拥有最多、最佳的机会与特权来优先瓜分帝国体系“存在”所带来的种种利益(如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等,极端点甚至可以细分到择偶优先权、生存优先权等等),并且从中获得最为丰厚的份额。与之相反,处于帝国统治控制体系低端的种族、民族集团所能够划分得到的利益就要稀少得多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近代、现代史中实行全球性殖民统治控制的西方诸海洋帝国,如在大英帝国印度殖民地的行政官僚体系中,个人出身的种族血统就直接决定其在官场升迁的命运;因为在印度殖民地政府中绝大部分的中高级职位都是不向印度本土人开放的,也就是说那些丰厚的薪水印度本土人就没有机会去享受(详见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1500年后的世界》)。同样道理,在英属印度殖民地中一切有厚利可图的商业机会也一概全部被英国商人们所垄断独占掉!而在北美洲新成立的美国里,帝国体系“存在”所带来的利益分享上的排他相较之大英、法兰西、荷兰诸老牌帝国同样有过之而不及。例如黑人与及其它有色人种亦同样被长期隔绝于政府、大学乃至商业公司的中高级管理人员阶层以外,而这一切根本就与个人的实力无关,肤色血统就决定命运。

  如果说处于帝国体系低端的种族、民族集团面临的不利处境仅仅是瓜分帝国“存在”所带来的利益份额上的稀少而已,我想大多数集团与个体们还是能够忍受得下去的;因为“蛋糕的瓜分”他们多少还是“有份”的,也就是说他们也是帝国体系存在的既得利益集团之一(对于他们而言帝国体系的存在还是具有建设性作用意义的),只不过所分配到的利益份额相对较少而已。相反,对于那些帝国“存在”利益的获得就是建立在其它种族、民族的利益受到无情掠夺、压制、摧残乃至人身肉体上的毁灭基础上的帝国体系而言,受害种族、民族(对于他们而言帝国体系的存在就有破坏性作用意义)不屈不挠地发动暴力反抗就是注定的命运选择。当然,在相同的一个帝国体系内每一个受到掠夺、压迫的种族、民族所受到的伤害深度都是有差异的,而且每一个种族、民族实力的强弱也是有差别的;因此进行反抗的力度与烈度也是同样有差别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帝国统治控制体系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益的获得,如果帝国体系存在的受害种族、民族进行反抗的力度与烈度过强,那么帝国体系维持正常运行的成本代价就必然迅速剧增,甚至会导致到整个帝国体系的维持运行进入“亏本经营”的恶性循环境地,长此以往血流不止、帝国体系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最终同样会导致到帝国体系的彻底崩溃瓦解――玉石俱焚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的最终覆亡就是最好的证明。相反,如果能够成功地调节缓和帝国体系内受压迫、掠夺与伤害种族、民族与帝国体系存在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关系,努力扩大帝国体系存在的受益群体阶层、强化增进帝国体系内部各不个种族、民族间的“利益共生”关系;努力做大蛋糕,而不是一心想着如何在蛋糕的分配份额上作手脚,细水长流而不是杀鸡取卵,那么帝国体系的生命周期恐怕就将要长得多,而帝国体系运行的稳定性与发展的可预测性也将要同样强得多。

  问题是,并不是所有从事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的帝国们都能真正意识得到这些帝国经略技巧手段的重要性,甚至只使是相同一个帝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这些经略技巧手段的认同实施也是存在重大的差异的。一句话,历史上极度缺乏战略远见、鼠目寸光,总是推行杀鸡取卵式统治控制手段方式的暴发户式帝国多的是。可是大国的生存就有大国的法则、帝国的运行就有帝国的潜规律。无论历史上那些民族、帝国、暴君们曾经是何等的风光一时、目中无人、不可一世,但是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那里的压迫越利害反抗的力度与烈度也越利害――维持帝国统治控制的“成本代价”急剧暴涨、“要大炮不要黄油”,必将导致到整个帝国统治控制体系迅速滑入“亏本经营”的恶性循环境地;而帝国辛辛苦苦从事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所赚取的利润也均由此通通化为乌有――帝国赖以生存的经济财政支持体系收支严重失衡,长此以往必将引发帝国统治控制体系毁灭性的崩溃解体!

  尽管帝国运行的控制原理如此简单,但这一切如果要想真正成为帝国日常决策与大政的核心指导原则,并在帝国实际统治控制的过程中得到明确无误的贯彻执行可就困难重重了。原因无他,皆因帝国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参与其具体运作事务的人员不计其数,而且帝国内部又政治派系林立(争功近利者与目光长远者均有)、各种思想主张“百家争鸣”(极端主义与理性思维同在)――难以调和。可是社会发展进化的规律并不是人的意志所能改变转移得了的(希特勒、波尔布特们的思想主张够变态狂妄了吧,但他们最终还是逃不过彻底失败与毁灭的命运结局),帝国从事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的本质就是一种利益寻租行为;因此推进帝国内部的一体化与利益共生机制,做大帝国存在所能够带来的利益并努力均衡利益分配上的差异,注定就是恒久维持帝国统治控制体系长存最佳、最低成本代价的手段方式。但是决定帝国社会认知基础的是文明文化潜意识与思维定势,这就直接牵涉到帝国的文明文化体系与帝国的统治控制体系如何进行“系统整合”的问题了。
  毫无疑问,不同的文明文化背景出身就决定了诸帝国们世界观、方法论与思维方式上的绝然不同,而世界观、方法论与思维方式的不同则又决定了帝国中央政府在实施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时所采取手段方式上的绝然不同。

  为什么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会对侵略战争的受害者(包括战俘与平民)们进行如此残忍无情的生命掠夺屠杀暴行?!而为什么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与及今天的美利坚帝国在对战争受害者的生命掠夺行动上却要相对“宽容(仅仅是相对而言,决不是绝对)”些呢?!事实上历史与现实中美英人、法国人对落后地区国家民族的傲慢、偏见与歧视比起德意志、日本帝国而言有过之而不及,但在历史与现实上他们的傲慢、偏见与实力上的绝对优势并没有促成他们无法无天地放手对被征服地区人们的性命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与贱踏(相对而言)!根源何在?!我认为这与他们文明文化上绝对的优越感与心理自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美英盎格鲁-撒克逊人与法兰西人而言,他们一直以来就认定其在文明文化上所具有的领先程度、“文明程度”乃至开化程度要远远超越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文明或民族,而且在近代史漫长的殖民地征服与商业开拓过程中,他们屡次轻易就能从对欧洲以外的异族所发动的征服战争中获得巨大的胜利与经济利润,这一些“成就”一再“证明、强化”了他们文明文化上这种优越感与心理自信的认同。他们甚至已经认为他们对“落后、蛮荒”的地区进行殖民开拓与统治控制是对这些地区“愚昧”民族的一种“恩赐”,是引导带领这些地区走进现代文明世界的“导师与功臣”。

  这种“意识认同”一旦确立下,那么帝国统治控制精英阶层对诸殖民地与被征服地区所具有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便急剧增进,而对诸殖民地与被征服地区进行肆意的生命掠夺与贱踏的野蛮行径便会得到相当程度的阻止,甚至会制订相关法律对些行为进行严历的制裁。到此,帝国的政治军事殖民统治控制便开始向文明文化与经济殖民统治控制转变――帝国的文明文化与人种、民族同化整合(一体化)阶段拉开了序幕!很显然,在帝国的文明文化与经济殖民统治控制时期,诸殖民地与被征服地区所获得的利益好处当然要远远比在帝国的政治军事殖民统治控制时期要多得多、而所受到的伤害苦难则要少得多。也就是说诸殖民地与被征服地区已经逐渐能够分享到帝国体系存在所带来的利益了,尽管在数量份额上也许微不足道!坦率而言,这也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大英与法兰西等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之所以能够如此恒久漫长地在人类历史上维持其帝国从事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于不倒的核心根源!

  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西方的诸海权帝国体系,也亦发生在东方的华夏陆权帝国体系。当年秦汉王朝帝国们对西域、岭南、云贵(西南夷地区)、东南、蒙古与及东北诸地区的开拓经营也经历过这么一个由政治军事殖民统治控制向文明文化与经济殖民统治控制转变的过程;不过,由于当年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中原王朝帝国们对这些地区进行彻底的文明文化与种族层面的整合一体化事业一直拖到明清帝国时期才基本说得上大功告成(据说在清帝国乾隆时期,乾隆皇帝与一个来自东北满族地区的举人之类的书生交谈时发现他除了自己的名字以外居然无法用满语进行日常交谈,乾隆对此“大感意外”)!

  相反,在北美洲、大洋洲诸地区,荷兰、大英、法兰西诸海洋帝国们由于拥有相对于华夏中国要先进得多的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水平,因此他们在短短的两三百年时间里就彻底地完成了对这些地区进行文明文化与种族层面上的整合一体化事业。而东方的华夏中国对云贵、东北诸地区实现彻底的文明文化与种族整合一体化事业则反反复复、几乎花了整整两千余年岁月光阴时间,且整合一体化的“深度、广度”还远远比不上英法殖民者在北美的成就呢!我就非常感概,如果没有瓦特、斯蒂芬们所发明的蒸汽机与火车,没有美国太平洋铁路的修通,恐怕今天西雅图微软总部与加州硅谷等地区也许还是印第安人们采集射猎的天堂呢;如此,又何来今天对中国构成重大安全威胁的美利坚帝国的存在?!在此,我不得不承认其实所谓的人类社会全球一体化的本质就是帝国强势文明文化体系全球扩张整合的一体化,反过来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全球一体化的本质就是帝国主义的最高境界!

  相反,作为后起帝国的德意志帝国、日本帝国而言,由于他们成功崛起之前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大英、法兰西诸海洋帝国与及沙皇俄国已经将地球上所能够进行殖民统治的地区都差不多瓜分殆尽了。因此作为后来者的日德两国如果要想成功地重新打造出一个可以与诸老牌帝国们势均力敌、共享蓝天白云下的阳光与土地的地域辽阔的庞大帝国来,注定就必然与诸老牌帝国们产生严重尖锐的战略冲突了。

  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战争的烈度、残酷程度与杀伤能力急剧增长。更重要、更致命的是当其它帝国已经完成从政治军事殖民扩张阶段转向实施文明文化与经济殖民统治阶段时,拥有先进、庞大战争机器的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们却才刚刚踏上实施帝国政治军事殖民扩张阶段的门槛。因此,帝国思维与其“惯性”所具有的巨大杀伤性、破坏性得到充分而残酷无情的展示。当年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大英、法兰西诸海洋帝国们是拿着步枪与装着加农炮的木帆军舰去推进帝国的政治军事殖民扩张的,而今天的德意志帝国、日本帝国们却是操着坦克、轰炸机、战列舰、航空母舰甚至毒气弹、生物武器来推进帝国体系的政治军事殖民扩张的。同样致命的是,当诸老牌帝国们已经相当成功地演化发展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支持实施帝国的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的文明文化体系与手段技巧时,德意志、日本帝国们实施帝国的大区域地理空间控制事业的文明文化理论基础与手段技巧却还处于匈奴、亚述与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时代!德意志、日本帝国在其政治军事殖民扩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冷血、残暴,与及对人性生命的漠视、贱踏与掠夺令发指,所造成的罪行磐竹难书;威廉-夏伊勒在《第三帝国的兴衰》一书中就讽刺阿道夫-希特勒企图要在欧洲重新建立一个庞大的奴隶制帝国!如此的民族、如此的帝国体系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二十世纪的时代绝有不走向彻底的崩溃与毁灭之理?!因此也可以说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是被自己文明文化根基上的落后幼稚与从事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手段技巧上的愚昧无知所彻底打败的;因为帝国统治控制体系是一个真正的系统工程,可是德意志、日本帝国自身的文明文化基础并不足以维持支撑得起这一体系正常与可持续发展地长期运行,因而最终导致到他们帝国体系在二次世界大战的大角逐过程中从此走向了彻底的崩溃瓦解!
第二部分 陆权战略 (待续)




第二编 陆权战略

  第一章 郑和下西洋活动为何虎头蛇尾无果而终

  人类历史上诸帝国们无论是推行海权战略还是陆权战略,其实都取决于帝国体系所处的特定自然地理空间环境与及时代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水平。因为帝国的统治控制体系是一个真正的系统工程,它的存在与运行是有条件要求的、并且注定要受到各种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制约,而科学技术水平要求更高的海权帝国体系就更是如此了。

  为什么明代中国郑和下西洋之壮举最终并没有导致到一个伟大的东方海洋帝国的诞生?!可是为什么达-伽马区区几条远洋巡航探险的小船却可以开启一个全新的历史时代,从此导致到近代诸西方海洋殖民与商业帝国们的决第崛起,并至使西方的文明文化与种族在未来的地球占据了绝对优势的统治地位?!

  作为一位帝国学战略研究人员,我向来并不对某些孤立单一的历史事件本身多感兴趣,亦更不会费心劳神地对这些事件的发生时间与地点进行具体的考证;相反,我向来对导致到这些历史事件之所以能够发生的宏观环境与深层根源的追根究底、分析探寻非常重视。一直以来,我都在对比研究实力庞大雄厚的明王朝帝国郑和下西洋之举为何虎头蛇尾、无果而终,而实力、财力相对微不足道的区区葡萄牙却能够随着达-伽马的足迹从此走向建立全球性海洋殖民与商业帝国的深层根源。为什么具有恒久陆地帝国体系经营岁月、从事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经验异常丰富老练的中原王朝帝国,并不尝试随着郑和庞大舰队的南下从而将帝国的统治控制范围扩张到其足迹所致的整个区域呢(如随后的葡萄牙、西班牙那样)!原因何在?!我想核心原因还是出在明帝国时期我们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生产力水平的有限落后问题。正如前文所说,帝国从事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的本质就是一种经济寻租行为;但是以明帝国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生产力水平,根本就不足以支撑得起帝国跨海越洋对遥远的地区进行殖民统治控制事业。

  我详细地分析研究过以农耕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在热带地区发展进行农业生产所要面临的种种问题与收益比率,分析结果却让我非常失望――在铁与铁器农具产量还极为低下的明帝国时期,人们拿什么去对付中南半岛、马来群岛的茂密热带丛林?!当然是火了,但是刀耕火种的生产率又几何?!我想想大家只要到海南岛的山区里看一看就可想而知了(那些地区今天还是贫困区呢)。到此,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坦率而言,以明帝国时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跨海越洋进行殖民统治开拓本来就是没有多少经济油水可捞的事情。当然进行海洋贸易还是有利可图的,但是由于中国的瓷器与及丝绸之类的产品均是世界上独一的东南;西方人、阿拉伯人维持转手贸易渠道的畅通还来不及呢,根本上就不存在有可能被武力封锁,不得输出的安全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些“奢侈品”的贸易流通对帝国体系的海洋扩张并不能形成强烈有效的刺激要求,就如同今天的波音、空客,金三角的毒品根本不必担心产品的出口渠道有可能会被切断的道理一样。更为重要的是到了明王朝中后朝,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又开始对王朝帝国的安全带来了致命性的威胁,土木堡之战,甚至连明皇帝都落入了瓦剌人之手中――套句英法七年战争中法国魁北克殖民地被围、总督蒙卡尔姆向法国国防部请求紧急缓助所得到的回答“一个人主屋失火不会先去救马厩”――身在中原本土的朱家王朝帝国尚且已经到了生死悠关的极度危险时期,还能指望帝国中央政府再浪费大量银子继续推动进行根本上就是“血本无归、亏本经营”的下西洋之举?!

  相反,对于随后推进海洋殖民商业贸易扩张的葡萄牙而言,其本身就是欧洲一个以航海商业贸易为主要经济生存方式的民族,长期以来就一直进行着北海与地中海间的运输与贸易,对于他们而言,长时间持续进行海上航线与贸易对象的探险本来就维持自身生存发展的一种要求(套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预研”)。也就是说葡萄牙持续进行海上探险活动的功利目标是非常明确与坚定的,而且葡萄牙探险队的规模、人员配置的经济适宜性极为明确――数条船,百来个、至多两三百个船员,决不铺张浪费。反观明帝国时期郑和的下西洋活动,其政治性目的要远远超过经济性目的,其船队、人员规模的配置完全是出于农耕陆权帝国“宣扬国威”的目的要求来进行,损资甚巨、花钱无数,奢侈铺张之极!问题就出在这里,由于葡萄牙帝国所进行海上探险的功利性目标既明确、且非常讲研经济适宜性,因此葡萄牙帝国多则数年、少则每一年都派出船队在辽阔的大西洋上进行持续的探险活动(这种探险行动此后基本上成为近代诸西方海洋帝国们的“标致”,从葡萄牙、西班牙一直延续到荷兰、大英、法兰西,有官方记录的全球海上探险活动五百年来高达上万次,而且越到后期规模越大、频率越高,并一直持续到今天为止),成就显著却又经济实惠,而且帝国的统治控制体系一直就随着地理探险的新发现而延伸,并将其建设成为赢利性的商业贸易据点与进行新一轮殖民探险的前进基地(葡萄牙的亚速尔、安哥拉、果阿、索科特拉、澳门、东帝纹之类的殖民据点就一直维持了三四百年之久)……一句话,葡萄牙帝国的海上探险扩张事业进入了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明帝国的海上探险活动则由于缺乏经济赢利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亏本经营、流血运行,最终被迫终止就是理所当然了。否则的话“硬撑”下去,就会伤筋动骨、动摇了帝国统治控制体系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恐怕不必要再等到满清入关,明王朝帝国统治控制体系就已经从内部开始发生彻底的崩溃解体了!

  第二章 “平台的优越”――美英海洋帝国集团最终胜出的根源

  导致到葡萄牙帝国海洋扩张事业得以成功的根源也是导致到其在全球海洋霸权争夺战中最终落败的根源,本土地小人也少的葡萄牙帝国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支撑其帝国体系与西班牙、荷兰、大英、法兰西这些后起帝国们进行长时间的全球制海权争夺。因为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而言,葡萄牙帝国这个“系统平台”实在太小、大单薄了,随着荷兰、大英、法兰西这些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生产力更先进、更具殖民商业扩张活力,而且社会人口也更多的“帝国平台”的出现,葡萄牙帝国的海洋霸主地位地被取而代之就是无法回避的结局。出于同样的原因,其后西班牙、荷兰两帝国的海洋霸权也相继让位于实力更强的大英与法兰西。至于大英帝国之所以能够彻底战胜法兰西帝国,从此夺取了全球海洋霸主地位的原因,也同样是“系统平台”竞争的最终结果。

  毫无疑问,在十七、十八世纪时期,如果从帝国的综合实力方面来比较,英法两国的差距并不十分明显。但由于法国身处欧洲大陆,其国家安全形势要远比国土孤悬海外的岛国英国要复杂得多,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同样多得多;因此法国命中注定就要建立一支相当强大的陆军力量来随时应对国家可能面临的来自欧洲大陆上的安全威胁――这是帝国体系的“自适应调节机制”所决定的,因为欧洲大陆确实强国林立,法兰西帝国所面临来自陆上的安全威胁时刻存在,没有强大的陆军作战部队法国根本就无法指望能够在欧洲长久地生存得下来;那么其它的就一切免谈了!如果仅仅是帝国的注意力、军事力量不得不“分心”、分散的原因,法国的海上力量也未必会比大英帝国差多少,因为法国的地理面积空间要比英国大、人口也要比同期的英国要多;因此只要适当调节下军费开支的份额,法国在海军力量上未必会与大英帝国形成绝对的差距!

  致命的原因在于法兰西帝国决策上的失误,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1500年后的世界》一书中就认为法国由于历史上的根源形成了过多界入欧洲事务的传统。那么这到底又意味着什么呢?!这就关系到帝国统治控制体系扩张“成本代价”的高低与及赢利能力的强弱问题了。我在《丛林迷途――关注帝国扩张的成本代价》一文中就明确指出――在近代、现代史中帝国们推进欧亚大陆上的政治军事扩张事业的“成本代价”要远远高于从事海上(专指非洲、大洋洲、美洲这些地区)殖民事业扩张的“成本代价”。根源何在?!皆因亚欧大陆诸民族国家的文明文化与社会政治的发展进化程度、先进程度要远远高于非洲、美洲与及大洋洲诸地区的原始部落社会;因此要想成功地征服这些地区所要付出的政治军事“成本代价”可就要高昂得多了!

  很不幸的是,地处西欧的法兰西帝国真的就选择了以欧洲大陆本土作为进行帝国扩张的核心方向――这个决策甚至一直坚持到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崛起,法国从此丧失掉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优势时为止。与此相反,大英帝国就要精明得多了,大英帝国从一开始就明白从事海上扩张的极端重要性;原因无他,皆因非洲、美洲、大洋洲与及亚洲绝大多数地区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均要远远落后于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发源地、社会经济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欧洲大陆;也就是说这些地区民族国家抵抗外来入侵异族势力的能力水平极为低下,套用秦朝司马错的话来说不过是“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详见《战国策》、秦策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章),反过来说在这些地区推进帝国殖民统治扩张事业的“成本代价”相对于在欧洲大陆而言就要低得多了,甚至可以说是“一本万利、无本净利”。

  历史事实完全证明了大英帝国选择的正确性与远见卓识,我们只要看看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时期在欧洲大陆所发动的历次战争中付出了多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代价,到头来最终却得到了些什么――还不是“六出祁来无寸土”,同样一无所有?!不仅如此,法兰西帝国最终战败,拿破仑自己反被流放到大洋洲遥远的圣赫勒岛去了。与此相反,大英帝国一心专著于海外殖民与商业事业的开拓发展,只要欧洲能够保持住“均势平均”就基本放手不管了。因此无论是在非洲、美洲还是在大洋洲、亚洲均频频得手,而且帝国政治军事的扩张、殖民地体系的开拓控制的“成本代价”亦实在低得惊人(恐怕在整个十七、十八世纪大英帝国在所有海外战场所损失的作战人员都比不上拿破仑进军莫斯科那一次战争所损失的人员多)――真可谓赚得盘满钵满矣!

  当法兰西帝国在英法七年战争中被打败、接着在“拿破仑战争”中又被决定性地打败,随后普鲁士(德意志)帝国崛起,法兰西帝国终于彻底地失去了在全球海洋上与大英帝国进行全面角逐的一切有利政治军事与经济条件基础!相反,大英帝国在这一段时间内则在全球范围内大肆进行殖民地体系的扩张开拓,并且大量向诸被征服的地区移民,从而将帝国的统治控制在文明文化与种族层面上永恒地“定格定局”下来――北美洲、大洋洲与及南非等地区从此均发展成为操英语世界的一部分,而且全球范围内含有盎格鲁―撒克逊人基因血统的人口数量也急剧增长起来……一句话,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发展为地球上占优势的种族(数量上也许有差距,但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层面上绝对如此,这种优势甚至一直维持到今天、乃至可以预见的将来)、英语文明文化发展为地球上最强势的文明文化的基础,都是在这一时期所打下来的。这时的大英帝国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身处欧洲的帝国,而是已经逐渐演化为一个庞大的全球性海洋帝国集团――历史影响力之深远恒久,在人类社会漫长文明史岁月中堪称空前!
第三章 详解德意志、日本与及苏联帝国挑战美英海洋帝国全球海洋霸权失败的根源。

  但是,帝国间实力的发展增长是不平衡的,随着德意志帝国统一的完成,挟持其人口的众多、科学技术的先进与工业生产实力的雄厚,德意志也迅速走上了推进殖民地体系扩张与发展全球性商业贸易的帝国道路。问题是这时为止,地球上可以进行殖民统治控制的地区差不都被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与及沙皇俄国们瓜分完毕了,由其是那些物产富饶、油水丰厚的地区均早已通通落入全球海洋的霸主――大英帝国之手中了;而作为后起的帝国,德意志只不过在非洲、大洋洲与及亚洲“分到”一些残渣冷饭而已(相对而言),与大英帝国几乎占据全球陆地面积空间五分之一的庞大帝国体系相比,数量上简值微不足道!

  更重要的是其时以大英、法兰西帝国为核心的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早已经形成瓜分全球殖民的“不成文游戏规则”:那就是本着本先到者先得、再配以“适当”的弱肉强食法则(说白了就是大国得多、小国分少,但“到场者”人人有份)――凡是来自西方的帝国,只要“到场”都可以在殖民地的瓜分过程中分到与自身实力相称的一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列强们对非洲大陆的瓜分,事实上以大英、法兰西帝国们实力的强劲雄厚,他们完全可以将葡萄牙、比利时之类的小国们从瓜分非洲大陆的“饭桌”上彻底地轰出去。但他们却没有这样做,葡萄牙、比利时之类的小帝国都在非洲的瓜分过程中获得了相当的面积份额。不仅如此,只使是对于先前与大英帝国有仇,并有过剧烈战争冲突的西班牙、荷兰,战败后他们遍布全球的众多殖民地也绝大多数维持得以保存下来,他们从事进行全球性商业贸易的权利也没有被彻底剥夺……

  明白这一切的深层作用意义实在太重要了,因为到此为止大英、法兰西两帝国显然逐渐发展成为西方诸海洋帝国们事实上的当然“领袖”了(在西方世界的地位就相当于春秋时期齐、晋两国相对于华夏列国的地位);在英、法两强的带领下,西方诸海洋帝国们无论新老还是大小,或多或少都能够分享到从事进行全球殖民与商业贸易所带来的种种利益好处。也就是说作为全球海洋的霸主,大英帝国已经逐渐与葡萄牙(殖民地孟买,就是作为葡萄牙公主的嫁妆带到英国的)、西班牙、荷兰、比利时与及法兰西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组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了相互间紧密联系的“一体化共生体系”(典型的例子还有著名的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成立)!

  而在这一“平台体系”的有效保障下,加之社会经济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个全新的经济制度终于走上了历史的前台,并且立即显示了其勃勃的生机与适用能力――无论是在诸西方海洋帝国的欧洲本土母国之间,还是在他们与其殖民地之间,甚至是殖民地与殖民地之间,贸易的往来、生产的整合、商业的流通都爆炸性地发展并繁荣起来了!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之间经济上的横向整合与一体化共生关系,开启了一个全新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与商业流通“平台体系”,为西方诸殖民与商业贸易帝国们带来了滚滚的经济利润。甚至连丹麦、瑞典等远离殖民统治控制事业第一线的北欧国家,都拜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推进从事全球殖民统治控制事业所摧生缔造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全球商业贸易体系之福,在非洲、印度与及东方的中国大发其财(详细过程请分析研究丹麦“大北公司”的经营发展史,而著名的汇丰银行成立之初也有丹麦资本的加入)!

  与此相反,作为后起新兴帝国的德意志由于急剧地推进其全球殖民与商业贸易事业的扩张,与大英、法兰西、荷兰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的全球战略利益产生剧烈的冲突与矛盾,而其咄咄逼人的海外野心与行动,对所有老牌海洋帝国们的切身“既得利益”均构成了严重的安全威胁。也就是说德意志帝国是作为一个西方全球殖民统治控制与商业贸易体系“既成游戏规则”的破坏者的形象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因此,随着德意志帝国与大英、法兰西等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在争夺全球制海权、殖民地统治控制权方面的冲突矛盾愈发尖锐,战争的阴云在欧洲大陆迅速积聚笼罩时,所有的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甚至包括新兴的美国),出于自身海外战略利益的考虑都不约如同地站到了大英、法兰西帝国这一边而对抗着势单力薄的德意志帝国!如此,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事实上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战斗力与指挥艺术都要高于、强于其对手,奈何大英、法兰西与及苏俄就是拥有丰厚得多的各种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相对于德国而言),而且还拥有源源不断的来自海外诸殖民地的物资甚至作战人员的支援。与此相反,由于地理位置的不佳与战略纵深的有限,德意志帝国的海军水面舰只战时都被英国海军无情地封锁压制于本土,与海外的一切贸易往来也均被彻底断绝!最终好汉难敌四手、蚁多困死象,德意志帝国就这样在与众多的对手所进行的“群斗”过程中被活活地拖死、拖跨――两次世界大战均是如此!

  至于东方的日本帝国,也同德意志帝国差不多。在初期打着脱亚入欧的幌子倒也着实大赚了一笔,在西方列强们的容忍下并吞了朝鲜与中国的台湾。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又见风驶舵乘机夺取了德国在亚洲、太平洋上的所有殖民地。如果就此而止,也许到今天上述诸地区均演化为操日语世界的一部分也许是未定之天!自然日本人在全球一体化加速发展的今天的世界地位也就不可同日而言了。只可惜日本利令智昏,太过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不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更直接向美英帝国集团开刀!事实上只使单单在中国战场,面对国民党漫长的阵地战、共产党广阔无垠的游击战,日本已经逐渐显露出战线过长、兵员不足的致命缺憾了。可是日本人对这一切视而不见――东袭夏威夷珍珠港、西击英属孟加拉与斯里兰卡,北侵美国阿留申群岛、南炸澳大利亚达尔文港。全方位扩张出击自然就全方位树敌、全方位作战!以日本帝国本土区区7300余万的人口数量、程度有限的工业化规模水平,如何对抗得了“整个世界(至少是三分之二个世界)”?!加之其统治控制手段经验极度野蛮、残暴、无知又幼稚,被占领地区形形式式的抵抗活动风起云涌――维持帝国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的“成本代价”急剧暴涨,帝国体系内外交困、处处奔命、血流不止、伤迹累累!到了二战未期,由于油舱、货船被大量击沉(马来西亚波罗洲有的就是石油,但是日本帝国此时就是已经无法将其运回本土来进行炼制了),以至日本不得不炼松根油(即用松树的木头来提炼柴油、汽油)来支撑前线作战――这不能不说是日本帝国真正的悲衰!

  可悲的是只使到了今天,石原慎太朗之流还不知道(或者不敢正视)导致到日本帝国走向彻底失败的深层根源。他们还以为他们的日本帝国、他们的大和文明文化体系有多么的了不起、有多么的“伟大”与世界领先;根本无视了人类社会迅猛发展的全球一体化现实与趋势,还在鼓吹什么日本人种优越论、顽固排外,让参与缔造人类社会一体化进程的机遇一次次白白浪费流逝掉!时移势迁、今时今天,日本人手上已经没有多少能够改变得了人类历史运转方向的资本了,从人口、文明文化再到政治军事与经济,乃至方方面面,日本曾经的优势都在迅速地消逝!不要以为还有TOYOTA、SONY、HONDA日本就可以改变得了地球的运转方向,帝国学是一个真正系统工程,今天的日本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均已经彻底地丧失了重建其帝国体系的内外环境与条件;因为今天日本周边国家的实力与二战之前相比均发生了“质变”,日本如果企图再次推动其帝国体系对周边地区进行政治军事上的大规模扩张,其“成本代价”就是日本帝国将准备在三十分钟内从地球上彻底地消失吧!

  因此,日本帝国争夺全球海洋霸权之所以彻底失败的核心根源,说到底还是出在其帝国“系统平台”力量的单薄与基础的薄弱问题上,而且日本更缺乏对庞大的帝国体系进行成功的“整合与一体化”的能力技巧(相反,华夏中国与美英帝国集团这方面的能力水平就要高得多、杰出得多了)。因此尽管日本帝国在战争过程中凶猛异常、不入人伦,但这并不能使日本帝国豺狼般单薄的躯体迅速“突变”发展成为拥有猛虎雄狮那般庞大的身躯与力量,从而成为“百兽之王”足以处于全球政治军事食链的顶端!反过来也可以说是日本肤浅、无知、幼稚与野蛮兽性的文明文化基因注定了日本无法发展进化出政治军事影响力足以恒久遍及全球的庞大帝国体系来!一句话,日本帝国失败的核心根源还是“系统平台”的失败。

  说到苏联,则就简单多了。220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空间尚嫌不足,还要西控东欧、东制蒙古、南侵阿富汗――“要在温暖的印度洋上洗期靴子,永远不再脱下夏装”!可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苏联帝国并不能从这一切努力中获得什么实际上的经济利益好处,毕竟苏联帝国自身并不缺乏多少自然矿产资源,而且这些地区的自然气候环境条件也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也就是说苏联在这些地区推进帝国统治控制体系的扩张,实质上是在“亏本经营”。

  同样道理,出于意识形态与争霸方面的考虑,苏联帝国对朝鲜、越南、古巴、安哥拉与及中东诸多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援助。但是除了中东诸产油国以外,苏联帝国不惜血本进行军事援助的国家绝大部分都属于经济上相当贫穷落后的国家,根本就无力支付得走购买这武器所需要的资金费用;因此苏联帝国在这一过程中也就白白地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资金与经济资源。相反,苏联的对手美利坚帝国的盟友们绝大多数就要有钱得多了,因此美国尽管也同样对他们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援助,但至少都能收回生产研制这些武器装备的工本费,根本就不存在亏本的问题。

  至于苏联帝国同样不惜血本进行的大规模海军军备竞赛,那就实在是多余之举了。苏联帝国所实施的计划经济体制本来就极度缺乏从外部世界获得经济利润的能力,以“黑、大、呆、粗”为标致的苏联产品如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得过西方国家的产品?!苏联帝国更没有美英帝国集团那么多商业利益遍及全球的庞大跨国公司体系,也同样没有遍布全球的侨民体系需要苏联帝国必须建立一支庞大的海军力量来进行保护。因此苏联帝国庞大海军舰队的建立在本质上与当年中国郑和下西洋舰队的建立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奢侈”与注定要亏本经营的浪费行为。与此相反,美英帝国集团由于拥有遍及全球的庞大跨国公司、商业利益与及殖民地体系,因此维持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的存在就是理所当然的问题,而且众多的跨国公司每年从海外市场所赚取的利润都不知有几千个亿美元。也就是说美英帝国集团庞大的军费支出就可以从中得到相当程度的弥补抵消,至少“亏本浪费”的规模程度要比苏联帝国的要小得多!

  明白了这一切我们将能够很好地理解苏联帝国最终为何走向彻底崩溃解体的核心根源。坦率而言,与西方所进行的冷战与军备竞赛的确“挤占挪用”了苏联帝国大量的经济资源与社会生产力,导致到其国内民生工程的投入屡屡受到了人为的忽视,最终远远落后于人们生活发展的需求。在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苏联的普通老百姓们还要为买到区区的一些食品与日用品不得不在商店门口没完没了进行长时间的排队等候,这样的生活方式难道就足以证明得了苏联体体制的先进性?!

  苏联时代的领导人没法解释得清楚,苏联帝国崩溃解体之后新成立的俄罗斯的领导人还是无法解释得清楚,否则的话今天的俄罗斯社会早应富如西方世界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那么根源何在?!我认为问题就是出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毫无疑问,苏联帝国的科学技术(由其是军事科学技术)并非不先进,但是僵化、极度缺乏从外部世界获得经济利润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及死板、漠视对人性关怀的政治体制却阻碍了科学技术向实际生产力转变,向人民大众所急需的食品与生活用品的生产所转变――人们急需用于填肚子的面包没有,可是吃不了的导弹核武器、坦克却造了一大堆!



但是为什么苏联帝国的决策阶层必须要制造那么多无用的武器(进行国防事业的投资建设本身并没有错,但决不能盲目与无限制地大规模扩充军备,“够用”就行了。做得过多、规模做得过大,边制效益就会迅速递减,甚至会进入“亏本经营、流血运行”的境地,如此反而真正危急了国家的安全)、并维持那么庞大的军队,却丝毫不关心低层百姓生活质量的改进呢?!此乃是苏联的权贵阶层出于向外界“宣示”苏联帝国依然“强大”,从而“证明”苏联体制的“优越性”;进而指望以此来麻痹苏联底层的老百姓,认为他们依然是苏联“英明伟大的领导人”;从而得以长期霸占住国家拥有种种特权待遇的各级党政高位(苏联帝国各级领导人所拥有的种种特权远非今天的中国人所能想象,在莫斯科甚至某些公路都划出“特供领导人专用的车道”,其它人只使平时也一概不能行驶,真可谓比皇帝还要无法无天矣)――享受苏联帝国统治控制体系“存在”所能够带来的种种利益!到此,苏联帝国各级普遍“特权化、贵族化”的党政领导阶层就脱化为苏联帝国“存在”的既得利益集团,而苏联帝国广大的底层老百姓们则沦落为苏联帝国“存在”的受害阶层了。

  可是大国就有大国生存的法则、帝国运行就有帝国的潜规律。本来努力做大蛋糕、积极缩小帝国“存在”所带来的利益的分配差异、全力推进帝国社会内部的整合一体化共生关系就是维持帝国统治控制体系恒久长存的核心关键;可是在苏联帝国的晚期,随着各级党政机构普通的特权化、贵族化,苏联帝国内部的利益分配矛盾迅速尖锐激化起来了。一方面广大老百姓为了一日三餐不得不在各式各样的商店门前日晒雨淋、没完没了没希望地排着长龙(“蛋糕”人为地做得太小与太少了);而苏联帝国的各级权贵人物则按行政等级的高低,优哉悠地出入各级“特供商店”,假日则到全国各地“特供”的、风景秀丽的度假别墅区游玩过日;除此之外,国家所余下来的经济资源就一股脑儿地投入到无谓、纯属浪费的庞大军备竞赛中去,却听任广大老百姓们挣扎于温饱之中而无动于忡……长此以往,苏联帝国的统治控制体系绝有不摇摇欲坠、危机四伏之理?!如果苏联帝国后期的领导人能够充分认识到这问题严重危害性,努力削除苏联各级党政机构的特权,积极均衡帝国内部利益分配上的不均,再引入市场经济体制、开放社会,那么苏联帝国实现中国式转变并非不无可能!只可惜当年上台的是叶利钦之流人物,根本就弄不清苏联帝国所面临的问题是些什么,不管三七二十一,别洛韦日森林大笔一挥就立即宣判了苏联帝国的“死刑”。可悲的是这样做依旧没能解决苏联体制所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只不过苏联帝国时期所存在的各式各样的特权、权贵人物现在摇身一变,变为各种各样“新式”的政治经济寡头而已!

  因此,苏联帝国崩溃解体的根源看似相当复杂,但本质依然是“系统平台”竞争失败的问题。事实上从帝国学与全球一体化的角度而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所具的优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所无法比拟的,详情请见本人《再探苏联崩瓦解的根源――浅析计划经济体制的致命蔽端与缺陷》一文。


  第四章 陆权战略――中国低成本崛起的最优化战略决择

  作为后起的新兴帝国,德、日、苏(俄)三国力图打破美英帝国集团对全球海洋霸权垄断独占的努力最终最彻底失败了,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上面所提及的无疑都是最为关键的。日、德两国资源有限,对海外的依赖极大,尽管他们曾经努力争夺过,但奈何美英帝国集团的实力更为强大、雄厚与持续恒久!原因就在于美英集团经营海外事业历史悠久,先人一步深入控制了资源丰富的北美洲、大洋洲、印度与及非洲、中东大部分地区,并且牢牢地撑控了全球海洋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意义的群岛、海峡要津(如直布罗陀、新加坡、马尔他、南非与福克兰群岛等);在从事海外殖民统治控制事业方面,远在德、日、苏三个后起帝国开始实施海权战略扩张之前就已经在全球各个角落复制克隆出一大批讲英语的社会群落!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极为成功出色地包融了法兰西、荷兰与及葡萄牙、西班牙之类传统海洋帝国们的海外利益,并与他们在经济上逐渐紧密地联结为一个整体。

  因此,面对美英海洋帝国集团如此雄厚的军事实力基础、遍及全球的殖民地与传统海洋帝国联盟支撑体系,德意志、日本帝国又如何能战胜之?!也难怪希特勒当年曾愤怒地骂丘吉尔――“你们都可以躲到美洲去”!至于苏联帝国与美英海洋帝国集团的对抗,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其彻底失败的命运早已注定,因为美英海洋帝国集团所拥有的经济优势与及“经济体制平台”优势根本就是苏联帝国所望尘莫及的;因此也可说美苏冷战美国的最终胜利其实就是美国“体系平台”的胜利!

  很明显,对于今天的华夏中国而言,我们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同样没有足够的实力与美英海洋帝国集团进行全球性主导控制权的争夺;由其是在海洋上我们无论如何努力也决无可能长久地控制得了印度洋、太平洋,更不要说是大西洋、北冰洋了;因为我们所要面对竞争对手不仅仅是美英集团,他们的背后还有整个西方白种人世界,还有日本、新加坡与印度这样的死党盟友呢(美英帝国集团的结盟吸引力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毕竟美英集团是一个比我们中国更强大、更有钱的主)!如果我们连至关重要的海洋运输通道都无法彻底撑握控制得了,那么我们就更无希望跨海越洋恒久地占有控制得了整个非洲、大洋洲甚至中东诸地区了!

  坦率而言,与美英集团的“帝国系统平台”相比较,我们的“系统平台”根本就没有任何整体上的优势可言,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科技上,我们都不得不承认我们与他们存在巨大的差距。但帝国体系作为一个真正的系统工程,我们无所作为敌人对手们就会迅速地将其政治军事统治控制体系扩张至我们的家门口,一旦他们在这些对于我国的国家安全具有决定性战略价值意义的地区安顿、扎下根来时,我们日后恐怕就将不得不多付出十倍、百倍甚至上千掊的成本代价才有可能将其所带来的严重安全威胁彻底地清除得掉。这一笔账我们可必须认认真真地计算一下啊――甲午战争深远、惨痛的影响教训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彻底清醒过来?!当然,由于我们“系统平台”实力的有限与基础的单薄,我们的确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与美英海洋帝国集团展开全球性的竞争,由其是成本代价极其高昂的全球海权战略体系的竞争。因此,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人类社会全球一体化这个重大的历史机遇我们华夏集团绝有坐视不管之理?!我们无法控制得了遥远的海洋(因此注定不能有效地保碍我们海上贸易运输的恒久安全),但我们却绝对有能力在周边的蒙古、中南半岛、中亚与及朝鲜诸地区保持得了恒久的相对优势控制能力。毕竟在这些地区我们拥有相对于美英帝国集团绝对的地理、人口与及经济政治优势。既然无望建立得了一个全球性的海权华夏文明文化体系,那么建立一个局部性的陆权华夏文明文化体系在这个地球上恐怕就没人能够阻止得了我们。只使是当今地球上实力最为雄厚的美英海洋帝国集团,他们也注定拿不出大量的人口移居到中亚、蒙古与及中南半岛这些贫穷、遥远与荒凉的地区来与我们长时间进行地区一体化主导控制权的争夺!

  因此,我国对外交往的重心必须逐渐转移回到我们中国周边的中南半岛、中亚与及蒙古、朝鲜等地区来;毕竟只使日后不得不与美英帝国集团发生严重军事冲突,一切海上贸易往来均被彻底封锁切断,在这些地区我们还至少可以指望找得到松树头!那么如何来加强我国在周边地区的存在呢?!首要的条件当然就是必须尽快修通好我国直达各边疆地区的战略性公路、铁路网络了;由于我国拥有长达18000多公里的陆上边界线,美国根本就没有彻底地封锁切断得了我国与邻国保持陆上交通贸易往来的军事能力。因此一旦日后我国的海上运输线被彻底切断,我们还有陆上运输线可以借重矣。但是这一切工作却必须尽快提前做好,否则的话临时抱佛脚可就被得多了;再说路通财通,修通好陆上边陲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还可以帮助这些僻远荒凉的地区成功地实现脱贫致富呢!其次是必须及早对诸周边地区进行战略卡位、营造合适我国进行战略性长远投资的社会政治与文明文化环境(至少什么做,方法多种多样,我就不必多言了)。第三就是必须积极推进我国与周边地区进行文明文化与种族方面的整合一体化进程。坦率而言,相对于诸周边地区我国的经济、文明文化优势是明白无误的,但是直到今天为止我们还远远没有利用好这一切有利资源;由其是我国愈来愈严重的社会性别比例失衡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必须多多从这方面进行长远的策划与综合考虑!

  重视周边地区的开拓并非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全面放弃在非洲、中东等地区有利可图事业的进行,但必须内外有别。由于我们根本无法控制得全球制海权,那么我们就不应在遥远、跨海越洋的地区进行大规模、长时间才能见的战略投资了,因此一旦重大冲突战争的到来,就算我们在非洲南美开出了金山银山我们也没法冲破得了重重海上封锁线将其运回国内进行加工利用。相反,如果是在我国邻近的周边地区,我们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顾虑了,我们所投入的每一分钱我们都有能力确保这一分钱最终均为我们所用。但如果是在非洲、中东、大洋洲与及南美洲,这些国家就会完全有可能屈从美国的政治军事压力与及经济引诱,从而我国断交、进而将我们投资的矿藏工厂收归国有或者恶意贱卖――我们又能如之奈何?!我们的海军舰队能够开得到非洲、大洋洲与南美洲去为我国“讨回公道”吗?!

  因此,尽管缔造建立华夏区域性陆权战略体系还存在很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已经没有选择拖延的余地了;如果我国还不抓住今天相对和平的有利时机及早进行战略布局与深入行动,使之能及早建成、并发挥应有的作用的话;一旦我们与美利坚帝国的战略冲突矛盾迅速激化起来,我们必将处处受制于人,甚至会重渡德意志、日本被美英海洋帝国集团活活困死、拖死的复辙。因此,不得不明之、慎之矣!
第三章 详解德意志、日本与及苏联帝国挑战美英海洋帝国全球海洋霸权失败的根源。

  但是,帝国间实力的发展增长是不平衡的,随着德意志帝国统一的完成,挟持其人口的众多、科学技术的先进与工业生产实力的雄厚,德意志也迅速走上了推进殖民地体系扩张与发展全球性商业贸易的帝国道路。问题是这时为止,地球上可以进行殖民统治控制的地区差不都被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与及沙皇俄国们瓜分完毕了,由其是那些物产富饶、油水丰厚的地区均早已通通落入全球海洋的霸主――大英帝国之手中了;而作为后起的帝国,德意志只不过在非洲、大洋洲与及亚洲“分到”一些残渣冷饭而已(相对而言),与大英帝国几乎占据全球陆地面积空间五分之一的庞大帝国体系相比,数量上简值微不足道!

  更重要的是其时以大英、法兰西帝国为核心的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早已经形成瓜分全球殖民的“不成文游戏规则”:那就是本着本先到者先得、再配以“适当”的弱肉强食法则(说白了就是大国得多、小国分少,但“到场者”人人有份)――凡是来自西方的帝国,只要“到场”都可以在殖民地的瓜分过程中分到与自身实力相称的一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列强们对非洲大陆的瓜分,事实上以大英、法兰西帝国们实力的强劲雄厚,他们完全可以将葡萄牙、比利时之类的小国们从瓜分非洲大陆的“饭桌”上彻底地轰出去。但他们却没有这样做,葡萄牙、比利时之类的小帝国都在非洲的瓜分过程中获得了相当的面积份额。不仅如此,只使是对于先前与大英帝国有仇,并有过剧烈战争冲突的西班牙、荷兰,战败后他们遍布全球的众多殖民地也绝大多数维持得以保存下来,他们从事进行全球性商业贸易的权利也没有被彻底剥夺……

  明白这一切的深层作用意义实在太重要了,因为到此为止大英、法兰西两帝国显然逐渐发展成为西方诸海洋帝国们事实上的当然“领袖”了(在西方世界的地位就相当于春秋时期齐、晋两国相对于华夏列国的地位);在英、法两强的带领下,西方诸海洋帝国们无论新老还是大小,或多或少都能够分享到从事进行全球殖民与商业贸易所带来的种种利益好处。也就是说作为全球海洋的霸主,大英帝国已经逐渐与葡萄牙(殖民地孟买,就是作为葡萄牙公主的嫁妆带到英国的)、西班牙、荷兰、比利时与及法兰西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组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了相互间紧密联系的“一体化共生体系”(典型的例子还有著名的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成立)!

  而在这一“平台体系”的有效保障下,加之社会经济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个全新的经济制度终于走上了历史的前台,并且立即显示了其勃勃的生机与适用能力――无论是在诸西方海洋帝国的欧洲本土母国之间,还是在他们与其殖民地之间,甚至是殖民地与殖民地之间,贸易的往来、生产的整合、商业的流通都爆炸性地发展并繁荣起来了!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之间经济上的横向整合与一体化共生关系,开启了一个全新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与商业流通“平台体系”,为西方诸殖民与商业贸易帝国们带来了滚滚的经济利润。甚至连丹麦、瑞典等远离殖民统治控制事业第一线的北欧国家,都拜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推进从事全球殖民统治控制事业所摧生缔造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全球商业贸易体系之福,在非洲、印度与及东方的中国大发其财(详细过程请分析研究丹麦“大北公司”的经营发展史,而著名的汇丰银行成立之初也有丹麦资本的加入)!

  与此相反,作为后起新兴帝国的德意志由于急剧地推进其全球殖民与商业贸易事业的扩张,与大英、法兰西、荷兰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的全球战略利益产生剧烈的冲突与矛盾,而其咄咄逼人的海外野心与行动,对所有老牌海洋帝国们的切身“既得利益”均构成了严重的安全威胁。也就是说德意志帝国是作为一个西方全球殖民统治控制与商业贸易体系“既成游戏规则”的破坏者的形象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因此,随着德意志帝国与大英、法兰西等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在争夺全球制海权、殖民地统治控制权方面的冲突矛盾愈发尖锐,战争的阴云在欧洲大陆迅速积聚笼罩时,所有的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甚至包括新兴的美国),出于自身海外战略利益的考虑都不约如同地站到了大英、法兰西帝国这一边而对抗着势单力薄的德意志帝国!如此,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事实上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战斗力与指挥艺术都要高于、强于其对手,奈何大英、法兰西与及苏俄就是拥有丰厚得多的各种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相对于德国而言),而且还拥有源源不断的来自海外诸殖民地的物资甚至作战人员的支援。与此相反,由于地理位置的不佳与战略纵深的有限,德意志帝国的海军水面舰只战时都被英国海军无情地封锁压制于本土,与海外的一切贸易往来也均被彻底断绝!最终好汉难敌四手、蚁多困死象,德意志帝国就这样在与众多的对手所进行的“群斗”过程中被活活地拖死、拖跨――两次世界大战均是如此!

  至于东方的日本帝国,也同德意志帝国差不多。在初期打着脱亚入欧的幌子倒也着实大赚了一笔,在西方列强们的容忍下并吞了朝鲜与中国的台湾。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又见风驶舵乘机夺取了德国在亚洲、太平洋上的所有殖民地。如果就此而止,也许到今天上述诸地区均演化为操日语世界的一部分也许是未定之天!自然日本人在全球一体化加速发展的今天的世界地位也就不可同日而言了。只可惜日本利令智昏,太过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不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更直接向美英帝国集团开刀!事实上只使单单在中国战场,面对国民党漫长的阵地战、共产党广阔无垠的游击战,日本已经逐渐显露出战线过长、兵员不足的致命缺憾了。可是日本人对这一切视而不见――东袭夏威夷珍珠港、西击英属孟加拉与斯里兰卡,北侵美国阿留申群岛、南炸澳大利亚达尔文港。全方位扩张出击自然就全方位树敌、全方位作战!以日本帝国本土区区7300余万的人口数量、程度有限的工业化规模水平,如何对抗得了“整个世界(至少是三分之二个世界)”?!加之其统治控制手段经验极度野蛮、残暴、无知又幼稚,被占领地区形形式式的抵抗活动风起云涌――维持帝国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的“成本代价”急剧暴涨,帝国体系内外交困、处处奔命、血流不止、伤迹累累!到了二战未期,由于油舱、货船被大量击沉(马来西亚波罗洲有的就是石油,但是日本帝国此时就是已经无法将其运回本土来进行炼制了),以至日本不得不炼松根油(即用松树的木头来提炼柴油、汽油)来支撑前线作战――这不能不说是日本帝国真正的悲衰!

  可悲的是只使到了今天,石原慎太朗之流还不知道(或者不敢正视)导致到日本帝国走向彻底失败的深层根源。他们还以为他们的日本帝国、他们的大和文明文化体系有多么的了不起、有多么的“伟大”与世界领先;根本无视了人类社会迅猛发展的全球一体化现实与趋势,还在鼓吹什么日本人种优越论、顽固排外,让参与缔造人类社会一体化进程的机遇一次次白白浪费流逝掉!时移势迁、今时今天,日本人手上已经没有多少能够改变得了人类历史运转方向的资本了,从人口、文明文化再到政治军事与经济,乃至方方面面,日本曾经的优势都在迅速地消逝!不要以为还有TOYOTA、SONY、HONDA日本就可以改变得了地球的运转方向,帝国学是一个真正系统工程,今天的日本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均已经彻底地丧失了重建其帝国体系的内外环境与条件;因为今天日本周边国家的实力与二战之前相比均发生了“质变”,日本如果企图再次推动其帝国体系对周边地区进行政治军事上的大规模扩张,其“成本代价”就是日本帝国将准备在三十分钟内从地球上彻底地消失吧!

  因此,日本帝国争夺全球海洋霸权之所以彻底失败的核心根源,说到底还是出在其帝国“系统平台”力量的单薄与基础的薄弱问题上,而且日本更缺乏对庞大的帝国体系进行成功的“整合与一体化”的能力技巧(相反,华夏中国与美英帝国集团这方面的能力水平就要高得多、杰出得多了)。因此尽管日本帝国在战争过程中凶猛异常、不入人伦,但这并不能使日本帝国豺狼般单薄的躯体迅速“突变”发展成为拥有猛虎雄狮那般庞大的身躯与力量,从而成为“百兽之王”足以处于全球政治军事食链的顶端!反过来也可以说是日本肤浅、无知、幼稚与野蛮兽性的文明文化基因注定了日本无法发展进化出政治军事影响力足以恒久遍及全球的庞大帝国体系来!一句话,日本帝国失败的核心根源还是“系统平台”的失败。

  说到苏联,则就简单多了。220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空间尚嫌不足,还要西控东欧、东制蒙古、南侵阿富汗――“要在温暖的印度洋上洗期靴子,永远不再脱下夏装”!可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苏联帝国并不能从这一切努力中获得什么实际上的经济利益好处,毕竟苏联帝国自身并不缺乏多少自然矿产资源,而且这些地区的自然气候环境条件也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也就是说苏联在这些地区推进帝国统治控制体系的扩张,实质上是在“亏本经营”。

  同样道理,出于意识形态与争霸方面的考虑,苏联帝国对朝鲜、越南、古巴、安哥拉与及中东诸多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援助。但是除了中东诸产油国以外,苏联帝国不惜血本进行军事援助的国家绝大部分都属于经济上相当贫穷落后的国家,根本就无力支付得走购买这武器所需要的资金费用;因此苏联帝国在这一过程中也就白白地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资金与经济资源。相反,苏联的对手美利坚帝国的盟友们绝大多数就要有钱得多了,因此美国尽管也同样对他们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援助,但至少都能收回生产研制这些武器装备的工本费,根本就不存在亏本的问题。

  至于苏联帝国同样不惜血本进行的大规模海军军备竞赛,那就实在是多余之举了。苏联帝国所实施的计划经济体制本来就极度缺乏从外部世界获得经济利润的能力,以“黑、大、呆、粗”为标致的苏联产品如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得过西方国家的产品?!苏联帝国更没有美英帝国集团那么多商业利益遍及全球的庞大跨国公司体系,也同样没有遍布全球的侨民体系需要苏联帝国必须建立一支庞大的海军力量来进行保护。因此苏联帝国庞大海军舰队的建立在本质上与当年中国郑和下西洋舰队的建立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奢侈”与注定要亏本经营的浪费行为。与此相反,美英帝国集团由于拥有遍及全球的庞大跨国公司、商业利益与及殖民地体系,因此维持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的存在就是理所当然的问题,而且众多的跨国公司每年从海外市场所赚取的利润都不知有几千个亿美元。也就是说美英帝国集团庞大的军费支出就可以从中得到相当程度的弥补抵消,至少“亏本浪费”的规模程度要比苏联帝国的要小得多!

  明白了这一切我们将能够很好地理解苏联帝国最终为何走向彻底崩溃解体的核心根源。坦率而言,与西方所进行的冷战与军备竞赛的确“挤占挪用”了苏联帝国大量的经济资源与社会生产力,导致到其国内民生工程的投入屡屡受到了人为的忽视,最终远远落后于人们生活发展的需求。在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苏联的普通老百姓们还要为买到区区的一些食品与日用品不得不在商店门口没完没了进行长时间的排队等候,这样的生活方式难道就足以证明得了苏联体体制的先进性?!

  苏联时代的领导人没法解释得清楚,苏联帝国崩溃解体之后新成立的俄罗斯的领导人还是无法解释得清楚,否则的话今天的俄罗斯社会早应富如西方世界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那么根源何在?!我认为问题就是出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毫无疑问,苏联帝国的科学技术(由其是军事科学技术)并非不先进,但是僵化、极度缺乏从外部世界获得经济利润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及死板、漠视对人性关怀的政治体制却阻碍了科学技术向实际生产力转变,向人民大众所急需的食品与生活用品的生产所转变――人们急需用于填肚子的面包没有,可是吃不了的导弹核武器、坦克却造了一大堆!



但是为什么苏联帝国的决策阶层必须要制造那么多无用的武器(进行国防事业的投资建设本身并没有错,但决不能盲目与无限制地大规模扩充军备,“够用”就行了。做得过多、规模做得过大,边制效益就会迅速递减,甚至会进入“亏本经营、流血运行”的境地,如此反而真正危急了国家的安全)、并维持那么庞大的军队,却丝毫不关心低层百姓生活质量的改进呢?!此乃是苏联的权贵阶层出于向外界“宣示”苏联帝国依然“强大”,从而“证明”苏联体制的“优越性”;进而指望以此来麻痹苏联底层的老百姓,认为他们依然是苏联“英明伟大的领导人”;从而得以长期霸占住国家拥有种种特权待遇的各级党政高位(苏联帝国各级领导人所拥有的种种特权远非今天的中国人所能想象,在莫斯科甚至某些公路都划出“特供领导人专用的车道”,其它人只使平时也一概不能行驶,真可谓比皇帝还要无法无天矣)――享受苏联帝国统治控制体系“存在”所能够带来的种种利益!到此,苏联帝国各级普遍“特权化、贵族化”的党政领导阶层就脱化为苏联帝国“存在”的既得利益集团,而苏联帝国广大的底层老百姓们则沦落为苏联帝国“存在”的受害阶层了。

  可是大国就有大国生存的法则、帝国运行就有帝国的潜规律。本来努力做大蛋糕、积极缩小帝国“存在”所带来的利益的分配差异、全力推进帝国社会内部的整合一体化共生关系就是维持帝国统治控制体系恒久长存的核心关键;可是在苏联帝国的晚期,随着各级党政机构普通的特权化、贵族化,苏联帝国内部的利益分配矛盾迅速尖锐激化起来了。一方面广大老百姓为了一日三餐不得不在各式各样的商店门前日晒雨淋、没完没了没希望地排着长龙(“蛋糕”人为地做得太小与太少了);而苏联帝国的各级权贵人物则按行政等级的高低,优哉悠地出入各级“特供商店”,假日则到全国各地“特供”的、风景秀丽的度假别墅区游玩过日;除此之外,国家所余下来的经济资源就一股脑儿地投入到无谓、纯属浪费的庞大军备竞赛中去,却听任广大老百姓们挣扎于温饱之中而无动于忡……长此以往,苏联帝国的统治控制体系绝有不摇摇欲坠、危机四伏之理?!如果苏联帝国后期的领导人能够充分认识到这问题严重危害性,努力削除苏联各级党政机构的特权,积极均衡帝国内部利益分配上的不均,再引入市场经济体制、开放社会,那么苏联帝国实现中国式转变并非不无可能!只可惜当年上台的是叶利钦之流人物,根本就弄不清苏联帝国所面临的问题是些什么,不管三七二十一,别洛韦日森林大笔一挥就立即宣判了苏联帝国的“死刑”。可悲的是这样做依旧没能解决苏联体制所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只不过苏联帝国时期所存在的各式各样的特权、权贵人物现在摇身一变,变为各种各样“新式”的政治经济寡头而已!

  因此,苏联帝国崩溃解体的根源看似相当复杂,但本质依然是“系统平台”竞争失败的问题。事实上从帝国学与全球一体化的角度而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所具的优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所无法比拟的,详情请见本人《再探苏联崩瓦解的根源――浅析计划经济体制的致命蔽端与缺陷》一文。
第三章 详解德意志、日本与及苏联帝国挑战美英海洋帝国全球海洋霸权失败的根源。

  但是,帝国间实力的发展增长是不平衡的,随着德意志帝国统一的完成,挟持其人口的众多、科学技术的先进与工业生产实力的雄厚,德意志也迅速走上了推进殖民地体系扩张与发展全球性商业贸易的帝国道路。问题是这时为止,地球上可以进行殖民统治控制的地区差不都被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与及沙皇俄国们瓜分完毕了,由其是那些物产富饶、油水丰厚的地区均早已通通落入全球海洋的霸主――大英帝国之手中了;而作为后起的帝国,德意志只不过在非洲、大洋洲与及亚洲“分到”一些残渣冷饭而已(相对而言),与大英帝国几乎占据全球陆地面积空间五分之一的庞大帝国体系相比,数量上简值微不足道!

  更重要的是其时以大英、法兰西帝国为核心的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早已经形成瓜分全球殖民的“不成文游戏规则”:那就是本着本先到者先得、再配以“适当”的弱肉强食法则(说白了就是大国得多、小国分少,但“到场者”人人有份)――凡是来自西方的帝国,只要“到场”都可以在殖民地的瓜分过程中分到与自身实力相称的一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列强们对非洲大陆的瓜分,事实上以大英、法兰西帝国们实力的强劲雄厚,他们完全可以将葡萄牙、比利时之类的小国们从瓜分非洲大陆的“饭桌”上彻底地轰出去。但他们却没有这样做,葡萄牙、比利时之类的小帝国都在非洲的瓜分过程中获得了相当的面积份额。不仅如此,只使是对于先前与大英帝国有仇,并有过剧烈战争冲突的西班牙、荷兰,战败后他们遍布全球的众多殖民地也绝大多数维持得以保存下来,他们从事进行全球性商业贸易的权利也没有被彻底剥夺……

  明白这一切的深层作用意义实在太重要了,因为到此为止大英、法兰西两帝国显然逐渐发展成为西方诸海洋帝国们事实上的当然“领袖”了(在西方世界的地位就相当于春秋时期齐、晋两国相对于华夏列国的地位);在英、法两强的带领下,西方诸海洋帝国们无论新老还是大小,或多或少都能够分享到从事进行全球殖民与商业贸易所带来的种种利益好处。也就是说作为全球海洋的霸主,大英帝国已经逐渐与葡萄牙(殖民地孟买,就是作为葡萄牙公主的嫁妆带到英国的)、西班牙、荷兰、比利时与及法兰西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组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了相互间紧密联系的“一体化共生体系”(典型的例子还有著名的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成立)!

  而在这一“平台体系”的有效保障下,加之社会经济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个全新的经济制度终于走上了历史的前台,并且立即显示了其勃勃的生机与适用能力――无论是在诸西方海洋帝国的欧洲本土母国之间,还是在他们与其殖民地之间,甚至是殖民地与殖民地之间,贸易的往来、生产的整合、商业的流通都爆炸性地发展并繁荣起来了!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之间经济上的横向整合与一体化共生关系,开启了一个全新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与商业流通“平台体系”,为西方诸殖民与商业贸易帝国们带来了滚滚的经济利润。甚至连丹麦、瑞典等远离殖民统治控制事业第一线的北欧国家,都拜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推进从事全球殖民统治控制事业所摧生缔造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全球商业贸易体系之福,在非洲、印度与及东方的中国大发其财(详细过程请分析研究丹麦“大北公司”的经营发展史,而著名的汇丰银行成立之初也有丹麦资本的加入)!

  与此相反,作为后起新兴帝国的德意志由于急剧地推进其全球殖民与商业贸易事业的扩张,与大英、法兰西、荷兰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的全球战略利益产生剧烈的冲突与矛盾,而其咄咄逼人的海外野心与行动,对所有老牌海洋帝国们的切身“既得利益”均构成了严重的安全威胁。也就是说德意志帝国是作为一个西方全球殖民统治控制与商业贸易体系“既成游戏规则”的破坏者的形象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因此,随着德意志帝国与大英、法兰西等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在争夺全球制海权、殖民地统治控制权方面的冲突矛盾愈发尖锐,战争的阴云在欧洲大陆迅速积聚笼罩时,所有的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甚至包括新兴的美国),出于自身海外战略利益的考虑都不约如同地站到了大英、法兰西帝国这一边而对抗着势单力薄的德意志帝国!如此,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事实上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战斗力与指挥艺术都要高于、强于其对手,奈何大英、法兰西与及苏俄就是拥有丰厚得多的各种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相对于德国而言),而且还拥有源源不断的来自海外诸殖民地的物资甚至作战人员的支援。与此相反,由于地理位置的不佳与战略纵深的有限,德意志帝国的海军水面舰只战时都被英国海军无情地封锁压制于本土,与海外的一切贸易往来也均被彻底断绝!最终好汉难敌四手、蚁多困死象,德意志帝国就这样在与众多的对手所进行的“群斗”过程中被活活地拖死、拖跨――两次世界大战均是如此!

  至于东方的日本帝国,也同德意志帝国差不多。在初期打着脱亚入欧的幌子倒也着实大赚了一笔,在西方列强们的容忍下并吞了朝鲜与中国的台湾。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又见风驶舵乘机夺取了德国在亚洲、太平洋上的所有殖民地。如果就此而止,也许到今天上述诸地区均演化为操日语世界的一部分也许是未定之天!自然日本人在全球一体化加速发展的今天的世界地位也就不可同日而言了。只可惜日本利令智昏,太过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不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更直接向美英帝国集团开刀!事实上只使单单在中国战场,面对国民党漫长的阵地战、共产党广阔无垠的游击战,日本已经逐渐显露出战线过长、兵员不足的致命缺憾了。可是日本人对这一切视而不见――东袭夏威夷珍珠港、西击英属孟加拉与斯里兰卡,北侵美国阿留申群岛、南炸澳大利亚达尔文港。全方位扩张出击自然就全方位树敌、全方位作战!以日本帝国本土区区7300余万的人口数量、程度有限的工业化规模水平,如何对抗得了“整个世界(至少是三分之二个世界)”?!加之其统治控制手段经验极度野蛮、残暴、无知又幼稚,被占领地区形形式式的抵抗活动风起云涌――维持帝国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的“成本代价”急剧暴涨,帝国体系内外交困、处处奔命、血流不止、伤迹累累!到了二战未期,由于油舱、货船被大量击沉(马来西亚波罗洲有的就是石油,但是日本帝国此时就是已经无法将其运回本土来进行炼制了),以至日本不得不炼松根油(即用松树的木头来提炼柴油、汽油)来支撑前线作战――这不能不说是日本帝国真正的悲衰!

  可悲的是只使到了今天,石原慎太朗之流还不知道(或者不敢正视)导致到日本帝国走向彻底失败的深层根源。他们还以为他们的日本帝国、他们的大和文明文化体系有多么的了不起、有多么的“伟大”与世界领先;根本无视了人类社会迅猛发展的全球一体化现实与趋势,还在鼓吹什么日本人种优越论、顽固排外,让参与缔造人类社会一体化进程的机遇一次次白白浪费流逝掉!时移势迁、今时今天,日本人手上已经没有多少能够改变得了人类历史运转方向的资本了,从人口、文明文化再到政治军事与经济,乃至方方面面,日本曾经的优势都在迅速地消逝!不要以为还有TOYOTA、SONY、HONDA日本就可以改变得了地球的运转方向,帝国学是一个真正系统工程,今天的日本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均已经彻底地丧失了重建其帝国体系的内外环境与条件;因为今天日本周边国家的实力与二战之前相比均发生了“质变”,日本如果企图再次推动其帝国体系对周边地区进行政治军事上的大规模扩张,其“成本代价”就是日本帝国将准备在三十分钟内从地球上彻底地消失吧!

  因此,日本帝国争夺全球海洋霸权之所以彻底失败的核心根源,说到底还是出在其帝国“系统平台”力量的单薄与基础的薄弱问题上,而且日本更缺乏对庞大的帝国体系进行成功的“整合与一体化”的能力技巧(相反,华夏中国与美英帝国集团这方面的能力水平就要高得多、杰出得多了)。因此尽管日本帝国在战争过程中凶猛异常、不入人伦,但这并不能使日本帝国豺狼般单薄的躯体迅速“突变”发展成为拥有猛虎雄狮那般庞大的身躯与力量,从而成为“百兽之王”足以处于全球政治军事食链的顶端!反过来也可以说是日本肤浅、无知、幼稚与野蛮兽性的文明文化基因注定了日本无法发展进化出政治军事影响力足以恒久遍及全球的庞大帝国体系来!一句话,日本帝国失败的核心根源还是“系统平台”的失败。

  说到苏联,则就简单多了。220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空间尚嫌不足,还要西控东欧、东制蒙古、南侵阿富汗――“要在温暖的印度洋上洗期靴子,永远不再脱下夏装”!可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苏联帝国并不能从这一切努力中获得什么实际上的经济利益好处,毕竟苏联帝国自身并不缺乏多少自然矿产资源,而且这些地区的自然气候环境条件也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也就是说苏联在这些地区推进帝国统治控制体系的扩张,实质上是在“亏本经营”。

  同样道理,出于意识形态与争霸方面的考虑,苏联帝国对朝鲜、越南、古巴、安哥拉与及中东诸多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援助。但是除了中东诸产油国以外,苏联帝国不惜血本进行军事援助的国家绝大部分都属于经济上相当贫穷落后的国家,根本就无力支付得走购买这武器所需要的资金费用;因此苏联帝国在这一过程中也就白白地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资金与经济资源。相反,苏联的对手美利坚帝国的盟友们绝大多数就要有钱得多了,因此美国尽管也同样对他们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援助,但至少都能收回生产研制这些武器装备的工本费,根本就不存在亏本的问题。

  至于苏联帝国同样不惜血本进行的大规模海军军备竞赛,那就实在是多余之举了。苏联帝国所实施的计划经济体制本来就极度缺乏从外部世界获得经济利润的能力,以“黑、大、呆、粗”为标致的苏联产品如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得过西方国家的产品?!苏联帝国更没有美英帝国集团那么多商业利益遍及全球的庞大跨国公司体系,也同样没有遍布全球的侨民体系需要苏联帝国必须建立一支庞大的海军力量来进行保护。因此苏联帝国庞大海军舰队的建立在本质上与当年中国郑和下西洋舰队的建立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奢侈”与注定要亏本经营的浪费行为。与此相反,美英帝国集团由于拥有遍及全球的庞大跨国公司、商业利益与及殖民地体系,因此维持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的存在就是理所当然的问题,而且众多的跨国公司每年从海外市场所赚取的利润都不知有几千个亿美元。也就是说美英帝国集团庞大的军费支出就可以从中得到相当程度的弥补抵消,至少“亏本浪费”的规模程度要比苏联帝国的要小得多!

  明白了这一切我们将能够很好地理解苏联帝国最终为何走向彻底崩溃解体的核心根源。坦率而言,与西方所进行的冷战与军备竞赛的确“挤占挪用”了苏联帝国大量的经济资源与社会生产力,导致到其国内民生工程的投入屡屡受到了人为的忽视,最终远远落后于人们生活发展的需求。在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苏联的普通老百姓们还要为买到区区的一些食品与日用品不得不在商店门口没完没了进行长时间的排队等候,这样的生活方式难道就足以证明得了苏联体体制的先进性?!

  苏联时代的领导人没法解释得清楚,苏联帝国崩溃解体之后新成立的俄罗斯的领导人还是无法解释得清楚,否则的话今天的俄罗斯社会早应富如西方世界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那么根源何在?!我认为问题就是出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毫无疑问,苏联帝国的科学技术(由其是军事科学技术)并非不先进,但是僵化、极度缺乏从外部世界获得经济利润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及死板、漠视对人性关怀的政治体制却阻碍了科学技术向实际生产力转变,向人民大众所急需的食品与生活用品的生产所转变――人们急需用于填肚子的面包没有,可是吃不了的导弹核武器、坦克却造了一大堆!



但是为什么苏联帝国的决策阶层必须要制造那么多无用的武器(进行国防事业的投资建设本身并没有错,但决不能盲目与无限制地大规模扩充军备,“够用”就行了。做得过多、规模做得过大,边制效益就会迅速递减,甚至会进入“亏本经营、流血运行”的境地,如此反而真正危急了国家的安全)、并维持那么庞大的军队,却丝毫不关心低层百姓生活质量的改进呢?!此乃是苏联的权贵阶层出于向外界“宣示”苏联帝国依然“强大”,从而“证明”苏联体制的“优越性”;进而指望以此来麻痹苏联底层的老百姓,认为他们依然是苏联“英明伟大的领导人”;从而得以长期霸占住国家拥有种种特权待遇的各级党政高位(苏联帝国各级领导人所拥有的种种特权远非今天的中国人所能想象,在莫斯科甚至某些公路都划出“特供领导人专用的车道”,其它人只使平时也一概不能行驶,真可谓比皇帝还要无法无天矣)――享受苏联帝国统治控制体系“存在”所能够带来的种种利益!到此,苏联帝国各级普遍“特权化、贵族化”的党政领导阶层就脱化为苏联帝国“存在”的既得利益集团,而苏联帝国广大的底层老百姓们则沦落为苏联帝国“存在”的受害阶层了。

  可是大国就有大国生存的法则、帝国运行就有帝国的潜规律。本来努力做大蛋糕、积极缩小帝国“存在”所带来的利益的分配差异、全力推进帝国社会内部的整合一体化共生关系就是维持帝国统治控制体系恒久长存的核心关键;可是在苏联帝国的晚期,随着各级党政机构普通的特权化、贵族化,苏联帝国内部的利益分配矛盾迅速尖锐激化起来了。一方面广大老百姓为了一日三餐不得不在各式各样的商店门前日晒雨淋、没完没了没希望地排着长龙(“蛋糕”人为地做得太小与太少了);而苏联帝国的各级权贵人物则按行政等级的高低,优哉悠地出入各级“特供商店”,假日则到全国各地“特供”的、风景秀丽的度假别墅区游玩过日;除此之外,国家所余下来的经济资源就一股脑儿地投入到无谓、纯属浪费的庞大军备竞赛中去,却听任广大老百姓们挣扎于温饱之中而无动于忡……长此以往,苏联帝国的统治控制体系绝有不摇摇欲坠、危机四伏之理?!如果苏联帝国后期的领导人能够充分认识到这问题严重危害性,努力削除苏联各级党政机构的特权,积极均衡帝国内部利益分配上的不均,再引入市场经济体制、开放社会,那么苏联帝国实现中国式转变并非不无可能!只可惜当年上台的是叶利钦之流人物,根本就弄不清苏联帝国所面临的问题是些什么,不管三七二十一,别洛韦日森林大笔一挥就立即宣判了苏联帝国的“死刑”。可悲的是这样做依旧没能解决苏联体制所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只不过苏联帝国时期所存在的各式各样的特权、权贵人物现在摇身一变,变为各种各样“新式”的政治经济寡头而已!

  因此,苏联帝国崩溃解体的根源看似相当复杂,但本质依然是“系统平台”竞争失败的问题。事实上从帝国学与全球一体化的角度而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所具的优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所无法比拟的,详情请见本人《再探苏联崩瓦解的根源――浅析计划经济体制的致命蔽端与缺陷》一文。
跟75啥关系?
新疆是中国内陆精华区不可缺少的"政治,军事,经济与人口,文化"安全缓冲与回旋纵深地带,其重要性远远在台湾之上.失新疆中国必大危.
第三章 详解德意志、日本与及苏联帝国挑战美英海洋帝国全球海洋霸权失败的根源。

  但是,帝国间实力的发展增长是不平衡的,随着德意志帝国统一的完成,挟持其人口的众多、科学技术的先进与工业生产实力的雄厚,德意志也迅速走上了推进殖民地体系扩张与发展全球性商业贸易的帝国道路。问题是这时为止,地球上可以进行殖民统治控制的地区差不都被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与及沙皇俄国们瓜分完毕了,由其是那些物产富饶、油水丰厚的地区均早已通通落入全球海洋的霸主――大英帝国之手中了;而作为后起的帝国,德意志只不过在非洲、大洋洲与及亚洲“分到”一些残渣冷饭而已(相对而言),与大英帝国几乎占据全球陆地面积空间五分之一的庞大帝国体系相比,数量上简值微不足道!

  更重要的是其时以大英、法兰西帝国为核心的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早已经形成瓜分全球殖民的“不成文游戏规则”:那就是本着本先到者先得、再配以“适当”的弱肉强食法则(说白了就是大国得多、小国分少,但“到场者”人人有份)――凡是来自西方的帝国,只要“到场”都可以在殖民地的瓜分过程中分到与自身实力相称的一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列强们对非洲大陆的瓜分,事实上以大英、法兰西帝国们实力的强劲雄厚,他们完全可以将葡萄牙、比利时之类的小国们从瓜分非洲大陆的“饭桌”上彻底地轰出去。但他们却没有这样做,葡萄牙、比利时之类的小帝国都在非洲的瓜分过程中获得了相当的面积份额。不仅如此,只使是对于先前与大英帝国有仇,并有过剧烈战争冲突的西班牙、荷兰,战败后他们遍布全球的众多殖民地也绝大多数维持得以保存下来,他们从事进行全球性商业贸易的权利也没有被彻底剥夺……

  明白这一切的深层作用意义实在太重要了,因为到此为止大英、法兰西两帝国显然逐渐发展成为西方诸海洋帝国们事实上的当然“领袖”了(在西方世界的地位就相当于春秋时期齐、晋两国相对于华夏列国的地位);在英、法两强的带领下,西方诸海洋帝国们无论新老还是大小,或多或少都能够分享到从事进行全球殖民与商业贸易所带来的种种利益好处。也就是说作为全球海洋的霸主,大英帝国已经逐渐与葡萄牙(殖民地孟买,就是作为葡萄牙公主的嫁妆带到英国的)、西班牙、荷兰、比利时与及法兰西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组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了相互间紧密联系的“一体化共生体系”(典型的例子还有著名的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成立)!

  而在这一“平台体系”的有效保障下,加之社会经济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个全新的经济制度终于走上了历史的前台,并且立即显示了其勃勃的生机与适用能力――无论是在诸西方海洋帝国的欧洲本土母国之间,还是在他们与其殖民地之间,甚至是殖民地与殖民地之间,贸易的往来、生产的整合、商业的流通都爆炸性地发展并繁荣起来了!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之间经济上的横向整合与一体化共生关系,开启了一个全新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与商业流通“平台体系”,为西方诸殖民与商业贸易帝国们带来了滚滚的经济利润。甚至连丹麦、瑞典等远离殖民统治控制事业第一线的北欧国家,都拜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推进从事全球殖民统治控制事业所摧生缔造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全球商业贸易体系之福,在非洲、印度与及东方的中国大发其财(详细过程请分析研究丹麦“大北公司”的经营发展史,而著名的汇丰银行成立之初也有丹麦资本的加入)!

  与此相反,作为后起新兴帝国的德意志由于急剧地推进其全球殖民与商业贸易事业的扩张,与大英、法兰西、荷兰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的全球战略利益产生剧烈的冲突与矛盾,而其咄咄逼人的海外野心与行动,对所有老牌海洋帝国们的切身“既得利益”均构成了严重的安全威胁。也就是说德意志帝国是作为一个西方全球殖民统治控制与商业贸易体系“既成游戏规则”的破坏者的形象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因此,随着德意志帝国与大英、法兰西等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在争夺全球制海权、殖民地统治控制权方面的冲突矛盾愈发尖锐,战争的阴云在欧洲大陆迅速积聚笼罩时,所有的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甚至包括新兴的美国),出于自身海外战略利益的考虑都不约如同地站到了大英、法兰西帝国这一边而对抗着势单力薄的德意志帝国!如此,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事实上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战斗力与指挥艺术都要高于、强于其对手,奈何大英、法兰西与及苏俄就是拥有丰厚得多的各种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相对于德国而言),而且还拥有源源不断的来自海外诸殖民地的物资甚至作战人员的支援。与此相反,由于地理位置的不佳与战略纵深的有限,德意志帝国的海军水面舰只战时都被英国海军无情地封锁压制于本土,与海外的一切贸易往来也均被彻底断绝!最终好汉难敌四手、蚁多困死象,德意志帝国就这样在与众多的对手所进行的“群斗”过程中被活活地拖死、拖跨――两次世界大战均是如此!

  至于东方的日本帝国,也同德意志帝国差不多。在初期打着脱亚入欧的幌子倒也着实大赚了一笔,在西方列强们的容忍下并吞了朝鲜与中国的台湾。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又见风驶舵乘机夺取了德国在亚洲、太平洋上的所有殖民地。如果就此而止,也许到今天上述诸地区均演化为操日语世界的一部分也许是未定之天!自然日本人在全球一体化加速发展的今天的世界地位也就不可同日而言了。只可惜日本利令智昏,太过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不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更直接向美英帝国集团开刀!事实上只使单单在中国战场,面对国民党漫长的阵地战、共产党广阔无垠的游击战,日本已经逐渐显露出战线过长、兵员不足的致命缺憾了。可是日本人对这一切视而不见――东袭夏威夷珍珠港、西击英属孟加拉与斯里兰卡,北侵美国阿留申群岛、南炸澳大利亚达尔文港。全方位扩张出击自然就全方位树敌、全方位作战!以日本帝国本土区区7300余万的人口数量、程度有限的工业化规模水平,如何对抗得了“整个世界(至少是三分之二个世界)”?!加之其统治控制手段经验极度野蛮、残暴、无知又幼稚,被占领地区形形式式的抵抗活动风起云涌――维持帝国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的“成本代价”急剧暴涨,帝国体系内外交困、处处奔命、血流不止、伤迹累累!到了二战未期,由于油舱、货船被大量击沉(马来西亚波罗洲有的就是石油,但是日本帝国此时就是已经无法将其运回本土来进行炼制了),以至日本不得不炼松根油(即用松树的木头来提炼柴油、汽油)来支撑前线作战――这不能不说是日本帝国真正的悲衰!

  可悲的是只使到了今天,石原慎太朗之流还不知道(或者不敢正视)导致到日本帝国走向彻底失败的深层根源。他们还以为他们的日本帝国、他们的大和文明文化体系有多么的了不起、有多么的“伟大”与世界领先;根本无视了人类社会迅猛发展的全球一体化现实与趋势,还在鼓吹什么日本人种优越论、顽固排外,让参与缔造人类社会一体化进程的机遇一次次白白浪费流逝掉!时移势迁、今时今天,日本人手上已经没有多少能够改变得了人类历史运转方向的资本了,从人口、文明文化再到政治军事与经济,乃至方方面面,日本曾经的优势都在迅速地消逝!不要以为还有TOYOTA、SONY、HONDA日本就可以改变得了地球的运转方向,帝国学是一个真正系统工程,今天的日本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均已经彻底地丧失了重建其帝国体系的内外环境与条件;因为今天日本周边国家的实力与二战之前相比均发生了“质变”,日本如果企图再次推动其帝国体系对周边地区进行政治军事上的大规模扩张,其“成本代价”就是日本帝国将准备在三十分钟内从地球上彻底地消失吧!

  因此,日本帝国争夺全球海洋霸权之所以彻底失败的核心根源,说到底还是出在其帝国“系统平台”力量的单薄与基础的薄弱问题上,而且日本更缺乏对庞大的帝国体系进行成功的“整合与一体化”的能力技巧(相反,华夏中国与美英帝国集团这方面的能力水平就要高得多、杰出得多了)。因此尽管日本帝国在战争过程中凶猛异常、不入人伦,但这并不能使日本帝国豺狼般单薄的躯体迅速“突变”发展成为拥有猛虎雄狮那般庞大的身躯与力量,从而成为“百兽之王”足以处于全球政治军事食链的顶端!反过来也可以说是日本肤浅、无知、幼稚与野蛮兽性的文明文化基因注定了日本无法发展进化出政治军事影响力足以恒久遍及全球的庞大帝国体系来!一句话,日本帝国失败的核心根源还是“系统平台”的失败。

  说到苏联,则就简单多了。220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空间尚嫌不足,还要西控东欧、东制蒙古、南侵阿富汗――“要在温暖的印度洋上洗期靴子,永远不再脱下夏装”!可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苏联帝国并不能从这一切努力中获得什么实际上的经济利益好处,毕竟苏联帝国自身并不缺乏多少自然矿产资源,而且这些地区的自然气候环境条件也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也就是说苏联在这些地区推进帝国统治控制体系的扩张,实质上是在“亏本经营”。

  同样道理,出于意识形态与争霸方面的考虑,苏联帝国对朝鲜、越南、古巴、安哥拉与及中东诸多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援助。但是除了中东诸产油国以外,苏联帝国不惜血本进行军事援助的国家绝大部分都属于经济上相当贫穷落后的国家,根本就无力支付得走购买这武器所需要的资金费用;因此苏联帝国在这一过程中也就白白地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资金与经济资源。相反,苏联的对手美利坚帝国的盟友们绝大多数就要有钱得多了,因此美国尽管也同样对他们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援助,但至少都能收回生产研制这些武器装备的工本费,根本就不存在亏本的问题。

  至于苏联帝国同样不惜血本进行的大规模海军军备竞赛,那就实在是多余之举了。苏联帝国所实施的计划经济体制本来就极度缺乏从外部世界获得经济利润的能力,以“黑、大、呆、粗”为标致的苏联产品如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得过西方国家的产品?!苏联帝国更没有美英帝国集团那么多商业利益遍及全球的庞大跨国公司体系,也同样没有遍布全球的侨民体系需要苏联帝国必须建立一支庞大的海军力量来进行保护。因此苏联帝国庞大海军舰队的建立在本质上与当年中国郑和下西洋舰队的建立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奢侈”与注定要亏本经营的浪费行为。与此相反,美英帝国集团由于拥有遍及全球的庞大跨国公司、商业利益与及殖民地体系,因此维持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的存在就是理所当然的问题,而且众多的跨国公司每年从海外市场所赚取的利润都不知有几千个亿美元。也就是说美英帝国集团庞大的军费支出就可以从中得到相当程度的弥补抵消,至少“亏本浪费”的规模程度要比苏联帝国的要小得多!

  明白了这一切我们将能够很好地理解苏联帝国最终为何走向彻底崩溃解体的核心根源。坦率而言,与西方所进行的冷战与军备竞赛的确“挤占挪用”了苏联帝国大量的经济资源与社会生产力,导致到其国内民生工程的投入屡屡受到了人为的忽视,最终远远落后于人们生活发展的需求。在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苏联的普通老百姓们还要为买到区区的一些食品与日用品不得不在商店门口没完没了进行长时间的排队等候,这样的生活方式难道就足以证明得了苏联体体制的先进性?!

  苏联时代的领导人没法解释得清楚,苏联帝国崩溃解体之后新成立的俄罗斯的领导人还是无法解释得清楚,否则的话今天的俄罗斯社会早应富如西方世界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那么根源何在?!我认为问题就是出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毫无疑问,苏联帝国的科学技术(由其是军事科学技术)并非不先进,但是僵化、极度缺乏从外部世界获得经济利润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及死板、漠视对人性关怀的政治体制却阻碍了科学技术向实际生产力转变,向人民大众所急需的食品与生活用品的生产所转变――人们急需用于填肚子的面包没有,可是吃不了的导弹核武器、坦克却造了一大堆!



但是为什么苏联帝国的决策阶层必须要制造那么多无用的武器(进行国防事业的投资建设本身并没有错,但决不能盲目与无限制地大规模扩充军备,“够用”就行了。做得过多、规模做得过大,边制效益就会迅速递减,甚至会进入“亏本经营、流血运行”的境地,如此反而真正危急了国家的安全)、并维持那么庞大的军队,却丝毫不关心低层百姓生活质量的改进呢?!此乃是苏联的权贵阶层出于向外界“宣示”苏联帝国依然“强大”,从而“证明”苏联体制的“优越性”;进而指望以此来麻痹苏联底层的老百姓,认为他们依然是苏联“英明伟大的领导人”;从而得以长期霸占住国家拥有种种特权待遇的各级党政高位(苏联帝国各级领导人所拥有的种种特权远非今天的中国人所能想象,在莫斯科甚至某些公路都划出“特供领导人专用的车道”,其它人只使平时也一概不能行驶,真可谓比皇帝还要无法无天矣)――享受苏联帝国统治控制体系“存在”所能够带来的种种利益!到此,苏联帝国各级普遍“特权化、贵族化”的党政领导阶层就脱化为苏联帝国“存在”的既得利益集团,而苏联帝国广大的底层老百姓们则沦落为苏联帝国“存在”的受害阶层了。

  可是大国就有大国生存的法则、帝国运行就有帝国的潜规律。本来努力做大蛋糕、积极缩小帝国“存在”所带来的利益的分配差异、全力推进帝国社会内部的整合一体化共生关系就是维持帝国统治控制体系恒久长存的核心关键;可是在苏联帝国的晚期,随着各级党政机构普通的特权化、贵族化,苏联帝国内部的利益分配矛盾迅速尖锐激化起来了。一方面广大老百姓为了一日三餐不得不在各式各样的商店门前日晒雨淋、没完没了没希望地排着长龙(“蛋糕”人为地做得太小与太少了);而苏联帝国的各级权贵人物则按行政等级的高低,优哉悠地出入各级“特供商店”,假日则到全国各地“特供”的、风景秀丽的度假别墅区游玩过日;除此之外,国家所余下来的经济资源就一股脑儿地投入到无谓、纯属浪费的庞大军备竞赛中去,却听任广大老百姓们挣扎于温饱之中而无动于忡……长此以往,苏联帝国的统治控制体系绝有不摇摇欲坠、危机四伏之理?!如果苏联帝国后期的领导人能够充分认识到这问题严重危害性,努力削除苏联各级党政机构的特权,积极均衡帝国内部利益分配上的不均,再引入市场经济体制、开放社会,那么苏联帝国实现中国式转变并非不无可能!只可惜当年上台的是叶利钦之流人物,根本就弄不清苏联帝国所面临的问题是些什么,不管三七二十一,别洛韦日森林大笔一挥就立即宣判了苏联帝国的“死刑”。可悲的是这样做依旧没能解决苏联体制所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只不过苏联帝国时期所存在的各式各样的特权、权贵人物现在摇身一变,变为各种各样“新式”的政治经济寡头而已!

  因此,苏联帝国崩溃解体的根源看似相当复杂,但本质依然是“系统平台”竞争失败的问题。事实上从帝国学与全球一体化的角度而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所具的优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所无法比拟的,详情请见本人《再探苏联崩瓦解的根源――浅析计划经济体制的致命蔽端与缺陷》一文。


  第四章 陆权战略――中国低成本崛起的最优化战略决择

  作为后起的新兴帝国,德、日、苏(俄)三国力图打破美英帝国集团对全球海洋霸权垄断独占的努力最终最彻底失败了,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上面所提及的无疑都是最为关键的。日、德两国资源有限,对海外的依赖极大,尽管他们曾经努力争夺过,但奈何美英帝国集团的实力更为强大、雄厚与持续恒久!原因就在于美英集团经营海外事业历史悠久,先人一步深入控制了资源丰富的北美洲、大洋洲、印度与及非洲、中东大部分地区,并且牢牢地撑控了全球海洋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意义的群岛、海峡要津(如直布罗陀、新加坡、马尔他、南非与福克兰群岛等);在从事海外殖民统治控制事业方面,远在德、日、苏三个后起帝国开始实施海权战略扩张之前就已经在全球各个角落复制克隆出一大批讲英语的社会群落!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极为成功出色地包融了法兰西、荷兰与及葡萄牙、西班牙之类传统海洋帝国们的海外利益,并与他们在经济上逐渐紧密地联结为一个整体。

  因此,面对美英海洋帝国集团如此雄厚的军事实力基础、遍及全球的殖民地与传统海洋帝国联盟支撑体系,德意志、日本帝国又如何能战胜之?!也难怪希特勒当年曾愤怒地骂丘吉尔――“你们都可以躲到美洲去”!至于苏联帝国与美英海洋帝国集团的对抗,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其彻底失败的命运早已注定,因为美英海洋帝国集团所拥有的经济优势与及“经济体制平台”优势根本就是苏联帝国所望尘莫及的;因此也可说美苏冷战美国的最终胜利其实就是美国“体系平台”的胜利!

  很明显,对于今天的华夏中国而言,我们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同样没有足够的实力与美英海洋帝国集团进行全球性主导控制权的争夺;由其是在海洋上我们无论如何努力也决无可能长久地控制得了印度洋、太平洋,更不要说是大西洋、北冰洋了;因为我们所要面对竞争对手不仅仅是美英集团,他们的背后还有整个西方白种人世界,还有日本、新加坡与印度这样的死党盟友呢(美英帝国集团的结盟吸引力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毕竟美英集团是一个比我们中国更强大、更有钱的主)!如果我们连至关重要的海洋运输通道都无法彻底撑握控制得了,那么我们就更无希望跨海越洋恒久地占有控制得了整个非洲、大洋洲甚至中东诸地区了!

  坦率而言,与美英集团的“帝国系统平台”相比较,我们的“系统平台”根本就没有任何整体上的优势可言,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科技上,我们都不得不承认我们与他们存在巨大的差距。但帝国体系作为一个真正的系统工程,我们无所作为敌人对手们就会迅速地将其政治军事统治控制体系扩张至我们的家门口,一旦他们在这些对于我国的国家安全具有决定性战略价值意义的地区安顿、扎下根来时,我们日后恐怕就将不得不多付出十倍、百倍甚至上千掊的成本代价才有可能将其所带来的严重安全威胁彻底地清除得掉。这一笔账我们可必须认认真真地计算一下啊――甲午战争深远、惨痛的影响教训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彻底清醒过来?!当然,由于我们“系统平台”实力的有限与基础的单薄,我们的确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与美英海洋帝国集团展开全球性的竞争,由其是成本代价极其高昂的全球海权战略体系的竞争。因此,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人类社会全球一体化这个重大的历史机遇我们华夏集团绝有坐视不管之理?!我们无法控制得了遥远的海洋(因此注定不能有效地保碍我们海上贸易运输的恒久安全),但我们却绝对有能力在周边的蒙古、中南半岛、中亚与及朝鲜诸地区保持得了恒久的相对优势控制能力。毕竟在这些地区我们拥有相对于美英帝国集团绝对的地理、人口与及经济政治优势。既然无望建立得了一个全球性的海权华夏文明文化体系,那么建立一个局部性的陆权华夏文明文化体系在这个地球上恐怕就没人能够阻止得了我们。只使是当今地球上实力最为雄厚的美英海洋帝国集团,他们也注定拿不出大量的人口移居到中亚、蒙古与及中南半岛这些贫穷、遥远与荒凉的地区来与我们长时间进行地区一体化主导控制权的争夺!

  因此,我国对外交往的重心必须逐渐转移回到我们中国周边的中南半岛、中亚与及蒙古、朝鲜等地区来;毕竟只使日后不得不与美英帝国集团发生严重军事冲突,一切海上贸易往来均被彻底封锁切断,在这些地区我们还至少可以指望找得到松树头!那么如何来加强我国在周边地区的存在呢?!首要的条件当然就是必须尽快修通好我国直达各边疆地区的战略性公路、铁路网络了;由于我国拥有长达18000多公里的陆上边界线,美国根本就没有彻底地封锁切断得了我国与邻国保持陆上交通贸易往来的军事能力。因此一旦日后我国的海上运输线被彻底切断,我们还有陆上运输线可以借重矣。但是这一切工作却必须尽快提前做好,否则的话临时抱佛脚可就被得多了;再说路通财通,修通好陆上边陲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还可以帮助这些僻远荒凉的地区成功地实现脱贫致富呢!其次是必须及早对诸周边地区进行战略卡位、营造合适我国进行战略性长远投资的社会政治与文明文化环境(至少什么做,方法多种多样,我就不必多言了)。第三就是必须积极推进我国与周边地区进行文明文化与种族方面的整合一体化进程。坦率而言,相对于诸周边地区我国的经济、文明文化优势是明白无误的,但是直到今天为止我们还远远没有利用好这一切有利资源;由其是我国愈来愈严重的社会性别比例失衡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必须多多从这方面进行长远的策划与综合考虑!

  重视周边地区的开拓并非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全面放弃在非洲、中东等地区有利可图事业的进行,但必须内外有别。由于我们根本无法控制得全球制海权,那么我们就不应在遥远、跨海越洋的地区进行大规模、长时间才能见的战略投资了,因此一旦重大冲突战争的到来,就算我们在非洲南美开出了金山银山我们也没法冲破得了重重海上封锁线将其运回国内进行加工利用。相反,如果是在我国邻近的周边地区,我们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顾虑了,我们所投入的每一分钱我们都有能力确保这一分钱最终均为我们所用。但如果是在非洲、中东、大洋洲与及南美洲,这些国家就会完全有可能屈从美国的政治军事压力与及经济引诱,从而我国断交、进而将我们投资的矿藏工厂收归国有或者恶意贱卖――我们又能如之奈何?!我们的海军舰队能够开得到非洲、大洋洲与南美洲去为我国“讨回公道”吗?!

  因此,尽管缔造建立华夏区域性陆权战略体系还存在很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已经没有选择拖延的余地了;如果我国还不抓住今天相对和平的有利时机及早进行战略布局与深入行动,使之能及早建成、并发挥应有的作用的话;一旦我们与美利坚帝国的战略冲突矛盾迅速激化起来,我们必将处处受制于人,甚至会重渡德意志、日本被美英海洋帝国集团活活困死、拖死的复辙。因此,不得不明之、慎之矣!
在新疆解放之后到今天,除了解放初期实施兵团驻垦转业时期外,新疆的汉人移入情况都没有再发生过重大进展,帝国的统治优势在一个地区如果不能够在"人种,人口与及文明文化层面"上定格定局下, 天长日久之后,随着帝国实力的日渐消退,帝国最终还是会彻底失去这一地区,这就是近现代欧洲殖民者为什么最终还是逐渐失去了非洲而却成功"欧洲化了南北美洲"的核心根源.
在新疆彻底开放汉民族的生育限制,并给予内地居民移民新疆提供国家官方层面的全面经济政治支持,再次掀起二十一世纪新一轮的"移民实边浪潮",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政府最应该做的事情,这个工作比在东部沿海城市大建高铁,地铁与轻轨还要重要得多了.
想想海南岛近代,现代史上的汉化进展情况吧,老实说在民国以前,海南岛也实际上还是一片远离中原文明文化的蛮荒之地.而解放之后与知青时代的历次移民潮却在短短几十年来内彻底改变了海南岛的民族人口构成成份比例,而在新疆国家所做的却远远不足.
都二十一世纪了,为什么还不上马建设从青海格尔木直达新疆和田,客什的第二进疆铁路?!难道国家没有钱吗?!非没钱而不重视,不作为也.
如何彻底巩固中国中央政府对新疆,西藏地区的统治控制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国家目标中最为核心的根本任务,那怕就是要推行"刺刀保护下"的"滴血的"新移民实边浪潮也在所不惜(如二十世纪初日本在东北那样.
一旦失去了新疆西藏,中国就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空间.今天的日本之所以被叫"小日本",如果其还统治控制着东北三省,台湾与朝鲜半岛,治下总人口3,4亿,可就是名副其实的"大日本帝国"了.
无论人类社会全球一体化如何发展,保证全球一体化后的地球人类中,中国人的基因组成份额能够达到今天中国人占全球人口数量的20%也同样是二十一世纪,二十二世纪中国国家的最重要核心战略目标.
按目前人类社会全球一体化迅猛的发展趋势分析,2200年前后,"高度一体化的地球人类"就将基本成形,从此之后地球上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人种与人种之间的相貌基因分别,差别界限就将迅速"模糊化",这可是在人类从几百万年前走出非洲以来进化史上前所未有的"划时代巨变".而未来全球一体化后的地球人类,其构成基因份额今天的"原始中国人"能否还能够成功占据其中的20%,这将完全取决于未来200年间中国人的努力奋斗.
也就是说,再过得200年,300年,再来谈地球上人类个体的种族基因构成就已经纯属多余了.因为按目前人类的混血发展速度,再过一百几十年,所谓的"纯种民族"就将要消亡殆尽了.而"纯种人种"的概念消亡时间恐怕也就再迟200年而已.
可惜!我们认同没有用!得领导认同才行!
高凉陈君CT 发表于 2009-10-19 10:50
其实在偶看来,稍微有一点战略常识的人就应该能够认识到这个的重要性,所以偶相信,中国的决策集团是有这个认识的。但现在问题的关键在台湾,台湾问题不解决,其他一系列战略都无从谈起。
先做个记号,以后慢慢看。
不过当外媒称我中华为“帝国”时,心中不由的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与新疆西藏相比起来,台湾问题算个什么东东?!中国大陆能够从台湾得到的东西(资本,技术)我们已经得到了,而不能够从台湾得到(拓殖的移民空间,自然资源)的只使军事解放台湾也一样无法得到.不要对我说什么台湾的军事地位有多么重要,难道军事控制台湾我们就能够威胁美国日本了?!
因此台湾是面子问题,而新疆西藏却是里子问题."国本问题".
帝国学过时的东西
值得看
"在此,我不得不承认其实所谓的人类社会全球一体化的本质就是帝国强势文明文化体系全球扩张整合的一体化,反过来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全球一体化的本质就是帝国主义的最高境界!"
  这一段是全文的核心精华."帝国主义的最高境界就是全球一体化".
高凉陈君CT 发表于 2009-10-19 12:10
不拿下台湾,中国就没有环境强制同化那些非我族类,就不可能用丛林法则的方式对付采用丛林法则的敌人。
现时民间主张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呼声一日高过一日,我对此深以为忧。从感情角度而言,我们对台独分子的嚣张、猖狂、肆无忌惮的叫焰、侮辱早已忍无忍的了----如果我们再不在军事上有所行动,那么中国政府、中国人民的权威、合法与尊严便受到了无法挽回的动摇与损毁。从而会让香港、新疆、西藏的分裂分子备受鼓舞、误判形势,以为我们真的是“会叫的狗不会咬人”,也越来越大胆、越来越嚣张,并直接拿起武器与中央政府对着干起来!自然这就会更让美英、日本们误判形势了----以为我们是懦弱、胆小、轻易就可以被吓退妥协的,从而也“鼓励”、“暗示”了他们更放肆地对我们的利益及国家主权进行疯狂的挑衅与欺凌;甚至会乘我们还末足够强大的今天进而对我们发动“预防性”先发制人的全面军事打击--反正我们今天也还没有实力给予美国本土造成得了毁灭性的全面还击,但再过得了三、五年,一旦我们能“打得到”美国本土的核武器达1500多枚后,美国再想单方面灭亡我们中国也没可能了----是以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

  事实上美国的兰德公司与及其的智囊团已经策划完成了如何挑起对华战争、再迅速扩大化、乘机对我们进行全面的、不间断的军事毁灭性打击--以求能一劳永逸地清除掉我们中国这个美英海洋帝国集团潜在的最强大竞争对手--集中美国所有的军事力量对中国发动不间断的空袭轰炸,力图完全摧毁掉中国所有的军事、经济能力与潜力,将中国炸回石器时代,之后再如伊拉克战争般纠集一支“百国联军”对战后的中国实行“分区托管控制占领”,再培养出一个个的地区独立“小国”来,从而永远地铲除了中国重新崛起的土壤(兰德牌的对华作战计划)。

  是以现在美国人正在背后起劲地鼓动、引诱、支持台湾独立,以逼使我们大陆在忍无可忍的状态不得不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这样美国人就让台独马仔先与我们交手,并明确无误地告诉台独势力--美国人必定会参战,但你得先支上十天、八天;一旦台湾的军事力量被消耗得差不多了,眼看即将玩完,美国人便立即大规模投入战争,接下其台独走狗、马仔直接与我们大陆撕杀下去!台海战争一切的玄机就在这里面了。美国现在大量卖台湾先进武器明明白白就是要先武装好台独势力这条走狗的,好“告诉”、“暗示”台独分子要有足够的信心与我们大陆“拼”上一回,为美国人卖命打代理战--而这一切于美国人而言自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如果我们打不过台独势力,美国就不必军事插手了,一旦如此中央政府的威信、合法性就损失殆尽了,疆独、藏独、港独与及其它各式各样什么“独”们的就将群起而发难,而中央政府高层、民间也将纠缠于追够战争失败的责任中闹得不可开交。如此,中国外则强敌环伺、乘机明里暗里煽动动边疆地区“武装闹独立,枪杆子里出政权”;内则打着追够战争失败责任的幌子争权夺利,分党裂国,谋求个人的“政治资本、地区实权”,如此,中央政府乱成一锅粥、软弱无力、对外不足以拒强敌,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对内则不足以制“诸候”、阻“割据”,如此外患内忧,中国必将“国将不国”矣!

  反之,我们如果成功地在十天半月内收搭掉了美国的台独走狗,那么美国人将会乘我们在台湾岛上立足末稳立即军事介入与我们接着撕杀下去。这也同样于美国利好多!一是我们大陆无论如何强大,在与台独马仔交手时必定要受到一定的伤亡,而美国则以逸待劳,并可将我们的战斗力、强项弱点研究个透,并可以主动地选择军事界入的最佳时机与方式。而我们则完全被动了。更为要命的是,登上台湾岛的我军既要对付台独残余部队与游击队的扰袭,又要面对美国人可能来自空中的打击与空降、二栖作战;而来自大陆的补给也无法正常长期维护(此时西太、台海地区中美的海空争夺大战早已如火如涂了,登台陆军部队一时也顾及不了无法顾及那么多了。),生死存亡堪忧矣!

  到此为止,中美间的大战就完全暴发了,我们中国已经没有退路了,不是胜就亡(仅仅失败已经是一种奢望了);而美国人也一样,如果中途撒出,世界霸主的“名头”就将要报销了,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在这一战中如果不能重创并彻底摧毁(仅仅战胜也没有意义了)中国,战争结束后,无论中国损失如何之大,必定会不计后果地扩充核武器库与大肆扩充常规军备的,以中国人力之丰富、工业实力之强大、科技之先进,军备竞赛拖得死苏联但要拖死中国则是个梦想----一旦如此,美国就将永远地失去了战胜、灭亡中国的机会了!

  由此分析之,台海之战注定就是中美全面摊牌之战,台海局势已演变为套在台、中、美三者脖子上的连环套了,到底谁套死谁,则是末定之“天数”,也许大家到时都得一齐死!军国大事、生死存亡之秋啊!我们不怕战争,但我们首先要确保在战时能“打得到、打得中、打得死”美国人,我们最差劲也得要保证得了与军事干涉界入台海战事的美军“一齐死”的能力与“权利”;甚至我们也必须做好要与美国一同灭绝于地球之准备----如此也不枉英雄民族的历史一场!我们改变不了美国强大与称霸世界的本性,但我们确保得了与其同归于尽于世间的权利----这决不仅仅是某部分中国人的怒吼,而注定是整个华夏民族的最后怒吼!支持理解我们吧!这也是支持我们的祖国!

这是我当年的著名评论,"台湾独立"本质就是打开中国解体魔瓶的盖子,而不是台湾独立本身会对中国大陆有多么大的伤害.因此只要台湾不独立,台湾就是无害的,但一旦台湾成功独立,那么新疆,西藏独立运动就会倍受豉励了,那么中国大陆就面临彻底解体的危险了.因此台湾独立是中国安全的"显性病问题",而新疆西藏今天的问题却是严重隐性病问题.
请楼主继续。。。
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崛起或者是《辐射》现实版本???????还好大家都忍住了
当代的中华华夏文明是否有构建长期稳定殖民统治的文化根基?现在要与具有各方面优势的西方基督教文明进行真刀真枪的文化上的较量,而且还没有从文化上成功同化影响非本族群,非本人种的事例.
或者说现在的中国人能否在被征服,被治理的族群面前建立绝对的文化和思想上的优越感?
学习。必须保持中华民族在种族数量、文化上的强盛地位
其实在偶看来,稍微有一点战略常识的人就应该能够认识到这个的重要性,所以偶相信,中国的决策集团是有这个认识的。但现在问题的关键在台湾,台湾问题不解决,其他一系列战略都无从谈起。
-----------------------------------
TW问题与这根本不同,这个纯粹内政,有没有军事斗争的风险,稳稳当当从经济,文化方面着手即可。
把TW问题当成挡箭牌,不断地拖延,拖延,客观上是为将来种下病根,主观上也说明了当朝掌政着们想法,不在俺的任上出事就好,保平安,拖的几年是几年
马克下~学习!
实在是太好的文 特别是关于台湾战争的那段
我在部队服役的时候
部队就专门就这个问题做过系统的教育宣传
其内容和结论和楼主所说惊人的一致
说真话 我所经历的和见到的部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问题
但是绝对比对岸强 强的多
我们也不怕死 但是至少我们要为胜利而死
现在中国的国力和军力不能拿来和周边小国相比
没有可比性
印度?说老实话 印度是潜在的盟友不是潜在的敌人
也许在近期是敌人 但是从长远看来印度绝对是盟友
我觉得现在的网民都太小国心态了
看什么人都是敌人 你看不贯人家 人家也不喜欢你
我们是很强 但也不要到处显摆 欺负印度越南算什么
就为一点蝇头小利?
现在的隐忍是因为我们中国的敌人的头一号永远是:美国
要把眼光放远 胸怀放大
我们是中国人 要有大局观
要知道该打谁 该拉谁
当前应该干什么 以后应该干什么
有本书叫《大洋角逐》 宋宜昌写的
里面对英国的崛起有很精辟的论述
一个西欧岛国是怎么把西班牙 法国 德国一个一个打趴
用几百年的时候逐步成为世界帝国的
而西班牙 法国 德国的急功近利是怎么使国家错失强国良机
从而在英国的面前始终是二流
请大家多学习学习 楼主的文章基本也是这意思
做一个持重沉稳 有勇有谋的中国人把

哦 楼主的文章很好 建议置顶把
{:3_98:}上面未必不重视,现在再提西部大开发恐怕也不全是发展经济吧
新疆不稳
西北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将发酵
会给整个西北带来辐射性的连锁反应

其实在偶看来,稍微有一点战略常识的人就应该能够认识到这个的重要性,所以偶相信,中国的决策集团是有这个认识的。但现在问题的关键在台湾,台湾问题不解决,其他一系列战略都无从谈起。
------------------------ ...
CCMV 发表于 2009-10-19 15:07

明确的说说偶的看法吧,任何经济或者文化上的扩张始终离不开军事力量的保驾护航。7.5事件我们为什么只能用绥靖的方式来解决?因为现在的中国承受不了跟MSL世界闹翻的结果。一旦跟非西方的第三方势力闹翻,美国封锁中国的航线,没有台湾,战略核潜被锁在第一岛链的中国有胆量跟美国打核战争吗?中国只有实现彻底统一,具备你不让我活,那我也让你活不了的实力,才可能自由的施展自己的意志。如果在七五之前中国就已经解决了台湾问题,那这次七五事件采用铁和血的手段解决问题,MSL又能耐我何?他敢跟中国闹翻吗?中国大不了向西方输诚,拥有可靠核力量的中国至少能确保自己的生存,而跟中国闹翻的MSL,那时候欧洲人还会向现在那样在自己的土地上容忍他们吗?还会容忍他们用石油来绑架西方吗?
其实在偶看来,稍微有一点战略常识的人就应该能够认识到这个的重要性,所以偶相信,中国的决策集团是有这个认识的。但现在问题的关键在台湾,台湾问题不解决,其他一系列战略都无从谈起。
------------------------ ...
CCMV 发表于 2009-10-19 15:07

明确的说说偶的看法吧,任何经济或者文化上的扩张始终离不开军事力量的保驾护航。7.5事件我们为什么只能用绥靖的方式来解决?因为现在的中国承受不了跟MSL世界闹翻的结果。一旦跟非西方的第三方势力闹翻,美国封锁中国的航线,没有台湾,战略核潜被锁在第一岛链的中国有胆量跟美国打核战争吗?中国只有实现彻底统一,具备你不让我活,那我也让你活不了的实力,才可能自由的施展自己的意志。如果在七五之前中国就已经解决了台湾问题,那这次七五事件采用铁和血的手段解决问题,MSL又能耐我何?他敢跟中国闹翻吗?中国大不了向西方输诚,拥有可靠核力量的中国至少能确保自己的生存,而跟中国闹翻的MSL,那时候欧洲人还会向现在那样在自己的土地上容忍他们吗?还会容忍他们用石油来绑架西方吗?
mark一下,待后仔细学习
很长,晚上下班好好学习,现在来做个记号
其实小布什真的是一个很伟大的总统。但是美国这个民族不行了,当越战仅仅死了几万人整个社会就受不了选择退缩的时候,就标识着美国承担不起它自己宣扬的历史使命了。而苏联解体之后,先是克林顿浪费8年,接着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布什勇敢的开战是正确的,但是美国的国家机器已经完全没有坚定的意志去实现彻底的胜利。所以偶以为,美国已经永久性的失去了解决世界问题的窗口期了。
37# wajy

同意楼上对小布什的看法!
经略西部尤其是新藏远远未过时,
长贴都要顶,码字殊不易


丢弃掉了新疆西藏的中国就没有资格再叫"中国".
一旦新疆西藏丢失,中原汉民族核心聚居区西北部的所有缓冲回旋空间就会全部丢失掉,外来异族,异国的安全威胁前锋就将直逼呼和浩特----兰州---成都平原一线;
汉民族的生存战略回旋空间就将彻底丢失殆尽,也就整一个北宋王朝所面临的安全困局.悲惨的后果可想而知.
当然,今天的中国中央政府的统治控制彻底从新疆辙出也不见得对欧洲.俄罗斯与美国有多大的好处.由于欧洲.美国与俄罗斯本人的人口增长率都已经接近于零,在中国政府辙出新疆后他们也没法拿出足够的人口来填补中国汉民族退出的空间.但人口正飞速增长的伊斯兰社会与极端主义思想就将能够从中大获其利了,新疆将成为下一个阿富汗,成为新一个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潮与运动的天堂,这于欧洲,俄罗斯与美国而言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老实说,对于人类现代文明社会而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苏联帝国的崩溃与俄罗斯人口人种,文明文化逐步从中亚地区的辙出都是"人类现代文明社会"的一大灾难.
原本我们以为美国,欧洲与中国能够很快就在政治,经济与人口人种,文明文化层面上填补上俄罗斯从中亚退出的所有全部空间.
可事实上其它大国除了在军事与经济上能够相当程度上填补上俄罗斯势力在中亚逐渐退出的空间外,在人口人种与文明文化层面上,欧洲,美国与中国的竞争势力完全败于来势汹涌澎湃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或者阿拉伯人口人种与文明文化.
何解?!皆因欧洲,美国都是高度城市化,相当程度上老龄化的国家,已经彻底无力再象十八,十九世纪的沙皇帝国与大英帝国那样拿得出大量的人口向中亚地区大量移民拓殖了.
而诸帝国在中亚的军事经济统治优势如果始终无法转化为人口人种与文明文化优势,并在人口人种与文明文化层面"定格定局"下来,那么随着未来帝国的军事经济优势日渐流逝,美国,欧洲,中国与俄罗斯诸帝国们的影响力最终还是会从亚洲的腹地彻底消逝掉.
参考现在非洲(特别是南非)的重新黑人化进程,由于欧洲帝国的军事政治优势始终无法演化为人口人种与文明文化优势,现代白人已经在人口人种层面大量辙出非洲了.斯诺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1500年后的世界>中对此一现象有着精辟的论述.
因此,如果今天的中国政府再不着手上从"根源上彻底巩固"中国中央政府在新疆西藏的军事.政治与经济统治优势,并将其彻底地转化为人口人种与文明文化优势,并在人口人种与文明文化层面上彻底"定格定局"下来,不远的将来新疆西藏的丢失将无法挽回.

丢弃掉了新疆西藏的中国就没有资格再叫"中国".
一旦新疆西藏丢失,中原汉民族核心聚居区西北部的所有缓冲回旋空间就会全部丢失掉,外来异族,异国的安全威胁前锋就将直逼呼和浩特----兰州---成都平原一线;
汉民族的生存战略回旋空间就将彻底丢失殆尽,也就整一个北宋王朝所面临的安全困局.悲惨的后果可想而知.
当然,今天的中国中央政府的统治控制彻底从新疆辙出也不见得对欧洲.俄罗斯与美国有多大的好处.由于欧洲.美国与俄罗斯本人的人口增长率都已经接近于零,在中国政府辙出新疆后他们也没法拿出足够的人口来填补中国汉民族退出的空间.但人口正飞速增长的伊斯兰社会与极端主义思想就将能够从中大获其利了,新疆将成为下一个阿富汗,成为新一个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潮与运动的天堂,这于欧洲,俄罗斯与美国而言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老实说,对于人类现代文明社会而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苏联帝国的崩溃与俄罗斯人口人种,文明文化逐步从中亚地区的辙出都是"人类现代文明社会"的一大灾难.
原本我们以为美国,欧洲与中国能够很快就在政治,经济与人口人种,文明文化层面上填补上俄罗斯从中亚退出的所有全部空间.
可事实上其它大国除了在军事与经济上能够相当程度上填补上俄罗斯势力在中亚逐渐退出的空间外,在人口人种与文明文化层面上,欧洲,美国与中国的竞争势力完全败于来势汹涌澎湃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或者阿拉伯人口人种与文明文化.
何解?!皆因欧洲,美国都是高度城市化,相当程度上老龄化的国家,已经彻底无力再象十八,十九世纪的沙皇帝国与大英帝国那样拿得出大量的人口向中亚地区大量移民拓殖了.
而诸帝国在中亚的军事经济统治优势如果始终无法转化为人口人种与文明文化优势,并在人口人种与文明文化层面"定格定局"下来,那么随着未来帝国的军事经济优势日渐流逝,美国,欧洲,中国与俄罗斯诸帝国们的影响力最终还是会从亚洲的腹地彻底消逝掉.
参考现在非洲(特别是南非)的重新黑人化进程,由于欧洲帝国的军事政治优势始终无法演化为人口人种与文明文化优势,现代白人已经在人口人种层面大量辙出非洲了.斯诺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1500年后的世界>中对此一现象有着精辟的论述.
因此,如果今天的中国政府再不着手上从"根源上彻底巩固"中国中央政府在新疆西藏的军事.政治与经济统治优势,并将其彻底地转化为人口人种与文明文化优势,并在人口人种与文明文化层面上彻底"定格定局"下来,不远的将来新疆西藏的丢失将无法挽回.
因此,如果今天的中国政府再不着手上从"根源上彻底巩固"中国中央政府在新疆西藏的军事.政治与经济统治优势,并将其彻底地转化为人口人种与文明文化优势,并在人口人种与文明文化层面上彻底"定格定局"下来,不远的将来新疆西藏的丢失将无法挽回.
值得M教主们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