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庆阅兵看建军思想的演进-兵力和火力的均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3:43:51
大阅兵落下帷幕,除了齐轰转播,不少网友抱怨队伍“排山倒海之势”不如期待,“整齐划一”也不如期待。其实我军这10年来的建军思想的演进,恰恰体现在其中。要想走得好看,
第一就是训练。我军是世界上可能对军姿步操最苛刻的军队,绑着木板拉着线练,可能除了北朝鲜没人做得了了,此次训练强度依然如故,但时间明显缩短。据各种报道看,国防生5月入驻阅兵村,其他部队7月底才到。而对99年的报道,3月底已经练得如火如荼。此次训练时间明显缩短。军人本来每天就要练队列,但不要忘了“随着音乐,96米,128步”其实更趋近于“表演”而不是队伍的日常哪怕极为严格地按条令地坐行。此次集中训练时间缩短,说明我们治军思想的回归,虽说十年一次大庆应该付出,但军队还是有时间要多练战术、装备使用,也减少一些人力物力,作战素养和纪律礼仪这两个怎么平衡的问题。
二是服装道具。队列的雄壮来自古老的三军列阵,最好高头大马、盔甲闪亮、刀枪出鞘、旗帜羽毛林立,而现代的数字迷彩本来就难以体现这方面。84年好看,和比较独特的红绿对比强烈的军服也有一定关系。此次除了预备役都没了劈枪动作,也是一定关系。所以视觉上的感觉有一点点遗憾是肯定的,毕竟不是冷兵器时代了。比装备方队就很少有人说不如99年,而且单单视觉也比84年明显威武多得多,那时还是牵引火炮居多,装甲巨兽般的05自走肯定比卡车好看。

但是这次我们多了什么?这是一个要看门道的话题。本人感觉,我军在兵力投送和火力投送的均衡上,从此次阅兵可以检阅出,我们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和99比年是不可同日而语。大阅兵落下帷幕,除了齐轰转播,不少网友抱怨队伍“排山倒海之势”不如期待,“整齐划一”也不如期待。其实我军这10年来的建军思想的演进,恰恰体现在其中。要想走得好看,
第一就是训练。我军是世界上可能对军姿步操最苛刻的军队,绑着木板拉着线练,可能除了北朝鲜没人做得了了,此次训练强度依然如故,但时间明显缩短。据各种报道看,国防生5月入驻阅兵村,其他部队7月底才到。而对99年的报道,3月底已经练得如火如荼。此次训练时间明显缩短。军人本来每天就要练队列,但不要忘了“随着音乐,96米,128步”其实更趋近于“表演”而不是队伍的日常哪怕极为严格地按条令地坐行。此次集中训练时间缩短,说明我们治军思想的回归,虽说十年一次大庆应该付出,但军队还是有时间要多练战术、装备使用,也减少一些人力物力,作战素养和纪律礼仪这两个怎么平衡的问题。
二是服装道具。队列的雄壮来自古老的三军列阵,最好高头大马、盔甲闪亮、刀枪出鞘、旗帜羽毛林立,而现代的数字迷彩本来就难以体现这方面。84年好看,和比较独特的红绿对比强烈的军服也有一定关系。此次除了预备役都没了劈枪动作,也是一定关系。所以视觉上的感觉有一点点遗憾是肯定的,毕竟不是冷兵器时代了。比装备方队就很少有人说不如99年,而且单单视觉也比84年明显威武多得多,那时还是牵引火炮居多,装甲巨兽般的05自走肯定比卡车好看。

但是这次我们多了什么?这是一个要看门道的话题。本人感觉,我军在兵力投送和火力投送的均衡上,从此次阅兵可以检阅出,我们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和99比年是不可同日而语。
99年阅兵,据网上资料,共计11000多人,其中徒步方队17个,6000多人,装备方队25个,441台,飞机132架。09年阅兵,约8000多人,徒步方队14个,估计4000多人(有计算说一个方队352人),装备方队30个,540台以上装备,飞机151架。
从表面数量上,已经可以看出人力减少,而重型装备增加。
如果我们假设99年阅兵部队和09年阅兵部队是两支微缩的对垒两军,11000人对8000人,我们将看到什么。从火力对比上,可能结果对前者是灾难性的,如果算一下两支部队的火力当量。
解放后,我军一直追求减少兵力而增强火力,再增加机动性,后来又加上了信息化。此次才是一次大检阅。
VS没意义, DF31打DF31, 其它都是全灭
战争是杀人的艺术。杀伤能力永远是战争机器追求的主要目标。
人类经过了漫长的冷兵器年代(人力加利器),实现了枪弹杀伤为主,炸药和现代火炮发明后,进入了破片杀伤时代,二战中的大炮兵和轰炸机将破片杀伤推向了巅峰。生化武器等算是追求大规模杀伤的一个旁支,由于文明和道德的发展而没有继续发展下去。核武器出现了,杀伤力达到了空前,以至于实际没人敢用。90年代后,在信息化技术支持下,军事强国开始以高精确度的常规杀伤能力作为主要追求目标。
我军在小米加步枪的时代,一直缺乏重武器,没有空中支援,只能靠人海战术排山倒海,外加士兵脚板构成的机动性,和广泛人民群众支持来实现的通讯联络情报隐蔽,硬是打下了江山。期间,枪弹、冷兵器时代留下的刺刀、轻量级的手榴弹破片、少量的炮弹破片,是我军主要的杀伤手段。
公平地说,朝鲜战争后期,我军才第一次实现了“破片成为对敌第一大杀伤”,实际晚了40年(欧美在一战晚期已经形成,二战成熟使用),标志是朝鲜战争后期的金城战役,我军开始表现出苏军在二战中大炮兵加坦克的作战方式,而加上空中支援进行完整的检阅,是一江山岛战役和辽东半岛大演习。
好在伟人率领全国人民勒紧裤带,我们只晚了20年拥有了核武器杀伤的能力(而实际真正能使用已经到了80年代初)。有时有的网友说文革时我们却造了原子弹氢弹,这是错误的观点,恰恰由于文革的破坏,我们实际对核武器的作战能力的拥有被推迟了10多年,少数人的试验受干扰较少,整个基础工业破坏得一塌糊涂,各种回忆录里都有,为了调个发电车还要部队压境去和造反派谈判才弄得出来。
70年代后西方世界开始了计算机技术带动的新技术革命,此时我们已经能够意识到,但这种质变的飞跃使我们的差距实际上越来越大,加上国力的积弱,人民生活改善的急切需求,我们又落后了。标志是对越作战,又打了一场30年前模式的仗,而且战术素养还大不如从前。
09阅兵标志陆海空三军装备体系初成
接下来的就是如何在部队装备、演练乃至实战中深化完善以及最终转化提升为战斗力
冷战后期,美国一方面和前苏联构建核武器支撑的恐怖和平,一方面从越战的煎熬中想明白了这种实际不可能真正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怎样提升杀伤能力。这些血的教训上作出的努力,终于使得他们在海湾战争中实现了一次突破性的发挥。我们后来说“打赢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对美国对伊拉克这样一个特定形式而言,其实即使是全面战争,只要不想让地球毁灭,即使两个大国间,一样进行这种高精度的常规杀伤力的较量。
高精度的常规杀伤能力,要包括,
先敌发现,还要让敌发现不了,为此一系列信息、制信息的争夺;
先敌开火,射程更远,精度更高,你打不到我,我却能准确地打到你;
首发摧毁,使你无法再还击,实际上海湾战争时的火力当量比二战更大,但特点是更集中,只要瞄准了就是五发导弹进一幢楼,在这个点上形成超杀,而对无关目标更少的附带损伤。500发导弹攻击100个重点目标后,炸点100个,敌方已经窒息。而二战时却是200多颗炸弹扔进一个城市,火光冲天,鬼哭狼嚎,但分散炸点200个,敌军有生力量可能还都在。
集中优势火力打击重点目标(过去我们是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薄弱环节),需要高度的信息支持和通讯能力,以网络为平台,组织上能扁平化地迅速调集火力。而且要压制敌方的信息和通讯能力,让敌人无法联络无法获得正确信息。
更高的机动能力。无论是兵力还是火力,都要能更高速度更远距离地迅速调动。
84、99阅兵是为了展示国防科研实力,而09阅兵则是展示我军现役成熟装备的实力,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军队里老旧装备还是很多,要一一替换还要个20年!
海湾战争后,我国决策层为美军表现出的这种新一代的杀伤能力所震惊,我军建设脚步加快。99年,是一次大检阅。99年检阅的表现出的装备特点是,我军自己还不十分掌握这样的杀伤能力,但是,我们正在努力应对。S300、野战的红旗7、首次出现的弹炮合一的自行高炮、加上老当益壮的红旗2等等,可以看出我们在为对付假想敌空中精确打击所作出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起了防空系统,起码不会象伊拉克那样等着挨打。152自走、三代坦克同堂、86改步战等等,则明显看出了过渡期的影子,我军还在努力从摩托化向机械化转化的过程中。9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在台海和南沙的压力都非常大,空中加油机首次出现、展示海军导弹、海军陆战队、苏27、歼轰7等等,也看出当时还是在短短几年内作出了各种应急手段,说明如果“出事”,我们有能力应对。DF31是给美国看的,其他导弹足够威慑台独了。
09年阅兵,首先眼前一亮的是,新一代空地“火力链”基本形成。
120迫榴/100突击炮/05两栖突击车-122自走-155自走-300火箭自走-武直9-歼轰7A-DF11、15-长剑10-DF21-轰6K-DF31-DF41。
这已经是一个完整的火力链条。155、300、歼轰7A,整个导弹体系,轰6K应该也可以,是可以建立在一个信息化指挥平台上的。应该说,我军信息化技术下高精度打击能力首次到达了集团军层面。
当然,和美军比,我们首先还没有把这个平台扩大到海上(对台岛已经足够),其次,直升机环节着实是太弱,前线支援不行。
兵力投送呢?
在99改、96A、加上63A开道下,04步战、新轮式、新两栖、新空降战车。连排级在兵力投送开始机械化的同时,120迫榴、100突击带来的火力链的加强,使兵力火力投送的平衡达到了新高度。空降战车作为平台肯定也能再加强火力比如60迫。
缺在中型直升机太弱,远海不行,虽然已经有一艘坞登,空中靠现有的几架伊尔也是不行的,全球战略投送还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