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难尽说句印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5:15:27
烟囱事件影响不了中印贸易与工程合作大发展 [ 陈经 ] 于:2009-10-04 04:39:51
印度总理辛格水平还是可以的,在他那个条件下,大局抓得不错。胡 锦 涛2006年11月访印,辛格2008年1月访中,是双方交流合作不断加强的标志。是真有成效,不是象征性的。

...

2008年中印贸易额518亿美元,中国已经是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个贸易数据有统计问题,印方数据是408亿美元,可能比较乱,具体是多少不好说。但按2005年4月温家宝访印的规划,2008年的目标仅仅是200亿美元。再早到朱镕基2002年1月访印时,不过36亿美元。后来双方多次加码,最新的是2010年达到600亿美元,似应不难。按这个趋势,达到千亿美元就是三四年的事。中国加入WTO以后,贸易总额约增长4倍,而中印贸易增速远高于此。

对中国来说,印度在贸易伙伴中还排不上号,仅仅是刚进前十的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中国公司在印度的工程建筑合同总额高达129亿美元,这在中国的海外市场中排名第一。同时,也可以合理预期,印度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建筑国际合同市场,这应该不算吹。中国基建市场规模更大,但外国公司赢得的份额就不太多,主要是竞争力问题。而印度必然依靠国际招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干快上免不了。

中国要不要这个市场?这没有什么好考虑的,肯定是要的。国内这么多建筑工程公司,出去混是方向,收入也高一些。以后印度市场更大,要把位置占住。至于说印度基建好了,会抢中国的出口加工等世界市场,那还早,也不能靠这种“防备别人发展”的思维混。印度基建就算好了,搞生产的比较优势因素还很多要追。中国公司不去建,外国公司也会把生意接过去。

...

印度人的政策是,中国工程师等技术人员,商务签证来印没问题。但semi-skilled的劳工,就是普工,由印度出。烟囱事件后,印当局趁势就说不给中国普工签证了。这事其实一直在吵,有些中国工人拿三个月旅游签证来干活,过三个月又换一批人。现在最多就是吵这个事,很可能过段时间就糊涂处理了。有些传言说印度电厂等领域不让中国公司接活了,这是不可能的,印度业主自己就不愿意。

印度人活干得烂,不出活不说,烟囱都倒掉。和中国一堆政治矛盾,这都是有的。所以新闻焦点就是这些烂事与争吵,印度脑残言论不断跳出来抓眼球,中国人也有一种围观看笑话的心态。但要看到,其实现在印度真和以前不一样了,改变非常明显。

...

印度上下也认识到了经济增长是首要任务,发展的心态很迫切,各种工程开始大干快上,这也和从前不一样。除去一贯的大吹,也确实有一定成效了,应该是个正循环乐观向上的局面。以前政府管制弄死了,经济改革以后,趋势是越来越动起来了,每年9%左右的增长率不奇怪。这样已经有五六年了,累积下来,增长也是不小的。不然哪来这么多工程要建,拉了这么多中国公司去?我感觉印度政治家发展出了一些政治智慧,例如虚虚实实大吹了很多计划,有些虚的吹出去应对政治压力,但也有实在的,打了折扣以后确实搞起来了。你光以为他是吹,那就小看他了。印度政府与大资本家,确实弄到钱搞了些大项目。印度储蓄率也不低,资本市场也弄到不少钱,还真不能小看。以前印度政府弄到快破产,不得不改革。现在内外债有些危险,内债占GDP达50%多,但也不算太离谱,如果将来搞得好,都不是问题。现在宏观数据都还好。

中国应该认识到,印度是一个分裂的社会,什么人都有。但它在混乱地发展,趋势是向好的,中国公司应该加入到这个过程中来。事实上也合作空间很大,基建就是很大一项,再没有更合适的了。双方的有识之士应能维持大局,不断加深经贸合作。民间双方互有一些看不起的舆论,但利之所趋,而且也没有暴力倾向,不至于有大的影响。

...

烟囱这个事其实没多大影响,印度这种事不少,倒掉不是中国公司弄的,只有间接监管问题。中方也无人死伤,没有闹大。只是有些戏剧性,一些别有居心的媒体炒得象是中国公司在印度建烟囱砸死上百人。估计过阵子就没啥事了,中国公司继续在印度猛接合同大干快上。


印度确实在发展,很多方面可以看出来。

看看美国校园里的老印,五年前还不见几个,现在大大不同了。

但是,哎,看看美国,二战时的意气风发,现在...其实如果地球上没有中国,美国一超独霸的局面应该会维持很久,冷战解决了苏联,冷战后经济上搞定日德。初级产品分工到不发达的小国,中高级产品日德造,自己垄断高端产品,金融和铸币权,本来算是“千秋万代,一桶浆糊“了。虽然为了几个小钱和一个贫穷落后的大国做生意,料想不久其也会步苏东的后尘,用不着担心。

有人评价当时美帝的错误就是应该全力政治经济上围堵,发动代理人战争...

当然,大家一起和平发展是最好的,但是如果科技发展有瓶颈,资源和能源的分配必将成为刚性的分配,这个多一点,那个少一点。估计不久的未来某国现在的生活水平是无法维持的。
以现在的速度,美国如果还不放下金融霸权,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成本过高的问题,再过十年,就是以美国金刚铁骨,也是粉身碎骨的命。

美国唯一的出路就是佛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用tg的语言说就是缴枪不杀。

呵呵,放下金融霸权的后果恐怕是大多数人生活水平要急剧下降。


我的看法是本来美国是不会走到这一步的。正是另一个统一的大国不断的工业化和产业升级导致美国的制造业衰败。西方本来是通过垄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放开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达到贸易平衡并获取超额好处的,所以曾经的趋势是世界上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当然,如果西方国家有道德的话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帮助穷国缩短差距,但这将取决于其主观意愿。

近几十年的趋势却是所有主要发达国家都走向破产,固然与其金融业的贪婪有关,但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自建立以来就是如此,大萧条对各个主要发达国家打击虽大,但是世界格局不会变化。透过现象看本质,关键还是十多亿人口的工业化导致了世界的财富资本资源趋向于从新分配,旧的格局必将瓦解。

希望某国不要重蹈某国的覆辙,不然人口老化后恐怕也要被“缴枪不杀了”。
烟囱事件影响不了中印贸易与工程合作大发展 [ 陈经 ] 于:2009-10-04 04:39:51
印度总理辛格水平还是可以的,在他那个条件下,大局抓得不错。胡 锦 涛2006年11月访印,辛格2008年1月访中,是双方交流合作不断加强的标志。是真有成效,不是象征性的。

...

2008年中印贸易额518亿美元,中国已经是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个贸易数据有统计问题,印方数据是408亿美元,可能比较乱,具体是多少不好说。但按2005年4月温家宝访印的规划,2008年的目标仅仅是200亿美元。再早到朱镕基2002年1月访印时,不过36亿美元。后来双方多次加码,最新的是2010年达到600亿美元,似应不难。按这个趋势,达到千亿美元就是三四年的事。中国加入WTO以后,贸易总额约增长4倍,而中印贸易增速远高于此。

对中国来说,印度在贸易伙伴中还排不上号,仅仅是刚进前十的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中国公司在印度的工程建筑合同总额高达129亿美元,这在中国的海外市场中排名第一。同时,也可以合理预期,印度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建筑国际合同市场,这应该不算吹。中国基建市场规模更大,但外国公司赢得的份额就不太多,主要是竞争力问题。而印度必然依靠国际招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干快上免不了。

中国要不要这个市场?这没有什么好考虑的,肯定是要的。国内这么多建筑工程公司,出去混是方向,收入也高一些。以后印度市场更大,要把位置占住。至于说印度基建好了,会抢中国的出口加工等世界市场,那还早,也不能靠这种“防备别人发展”的思维混。印度基建就算好了,搞生产的比较优势因素还很多要追。中国公司不去建,外国公司也会把生意接过去。

...

印度人的政策是,中国工程师等技术人员,商务签证来印没问题。但semi-skilled的劳工,就是普工,由印度出。烟囱事件后,印当局趁势就说不给中国普工签证了。这事其实一直在吵,有些中国工人拿三个月旅游签证来干活,过三个月又换一批人。现在最多就是吵这个事,很可能过段时间就糊涂处理了。有些传言说印度电厂等领域不让中国公司接活了,这是不可能的,印度业主自己就不愿意。

印度人活干得烂,不出活不说,烟囱都倒掉。和中国一堆政治矛盾,这都是有的。所以新闻焦点就是这些烂事与争吵,印度脑残言论不断跳出来抓眼球,中国人也有一种围观看笑话的心态。但要看到,其实现在印度真和以前不一样了,改变非常明显。

...

印度上下也认识到了经济增长是首要任务,发展的心态很迫切,各种工程开始大干快上,这也和从前不一样。除去一贯的大吹,也确实有一定成效了,应该是个正循环乐观向上的局面。以前政府管制弄死了,经济改革以后,趋势是越来越动起来了,每年9%左右的增长率不奇怪。这样已经有五六年了,累积下来,增长也是不小的。不然哪来这么多工程要建,拉了这么多中国公司去?我感觉印度政治家发展出了一些政治智慧,例如虚虚实实大吹了很多计划,有些虚的吹出去应对政治压力,但也有实在的,打了折扣以后确实搞起来了。你光以为他是吹,那就小看他了。印度政府与大资本家,确实弄到钱搞了些大项目。印度储蓄率也不低,资本市场也弄到不少钱,还真不能小看。以前印度政府弄到快破产,不得不改革。现在内外债有些危险,内债占GDP达50%多,但也不算太离谱,如果将来搞得好,都不是问题。现在宏观数据都还好。

中国应该认识到,印度是一个分裂的社会,什么人都有。但它在混乱地发展,趋势是向好的,中国公司应该加入到这个过程中来。事实上也合作空间很大,基建就是很大一项,再没有更合适的了。双方的有识之士应能维持大局,不断加深经贸合作。民间双方互有一些看不起的舆论,但利之所趋,而且也没有暴力倾向,不至于有大的影响。

...

烟囱这个事其实没多大影响,印度这种事不少,倒掉不是中国公司弄的,只有间接监管问题。中方也无人死伤,没有闹大。只是有些戏剧性,一些别有居心的媒体炒得象是中国公司在印度建烟囱砸死上百人。估计过阵子就没啥事了,中国公司继续在印度猛接合同大干快上。


印度确实在发展,很多方面可以看出来。

看看美国校园里的老印,五年前还不见几个,现在大大不同了。

但是,哎,看看美国,二战时的意气风发,现在...其实如果地球上没有中国,美国一超独霸的局面应该会维持很久,冷战解决了苏联,冷战后经济上搞定日德。初级产品分工到不发达的小国,中高级产品日德造,自己垄断高端产品,金融和铸币权,本来算是“千秋万代,一桶浆糊“了。虽然为了几个小钱和一个贫穷落后的大国做生意,料想不久其也会步苏东的后尘,用不着担心。

有人评价当时美帝的错误就是应该全力政治经济上围堵,发动代理人战争...

当然,大家一起和平发展是最好的,但是如果科技发展有瓶颈,资源和能源的分配必将成为刚性的分配,这个多一点,那个少一点。估计不久的未来某国现在的生活水平是无法维持的。
以现在的速度,美国如果还不放下金融霸权,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成本过高的问题,再过十年,就是以美国金刚铁骨,也是粉身碎骨的命。

美国唯一的出路就是佛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用tg的语言说就是缴枪不杀。

呵呵,放下金融霸权的后果恐怕是大多数人生活水平要急剧下降。


我的看法是本来美国是不会走到这一步的。正是另一个统一的大国不断的工业化和产业升级导致美国的制造业衰败。西方本来是通过垄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放开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达到贸易平衡并获取超额好处的,所以曾经的趋势是世界上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当然,如果西方国家有道德的话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帮助穷国缩短差距,但这将取决于其主观意愿。

近几十年的趋势却是所有主要发达国家都走向破产,固然与其金融业的贪婪有关,但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自建立以来就是如此,大萧条对各个主要发达国家打击虽大,但是世界格局不会变化。透过现象看本质,关键还是十多亿人口的工业化导致了世界的财富资本资源趋向于从新分配,旧的格局必将瓦解。

希望某国不要重蹈某国的覆辙,不然人口老化后恐怕也要被“缴枪不杀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关键还是十多亿人口的工业化导致了世界的财富资本资源趋向于从新分配,旧的格局必将瓦解。

hahah ,英雄所见略同呀。我曾经在天涯讨论这次金融危机的本质原因是什么,结果观点跟楼主一样。

还有,很多同志总是说中国老百姓如何辛苦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来换取一点点好处。人家活的多轻松呀。问题是他们这种轻松是建立在既往的功劳,既往建立起来的技术和秩序上的,中国只要持续发展下去,那么这个秩序就要改变,而美国这次金融危机就是这种大变革的开始!
美国这次次贷危机闹大了。大家都在看美国人如何收场。但我却要问这次次贷危机的根源是什么?是因为美国的房地产有太多不良贷款的房产?
    
  我们知道次贷指的是贷款人的信用等级是“次级”是不够好。比如,他没有明确固定的收入来源。那意味着他贷款买房的还贷能力是不稳定的。一旦没有收入这还贷就成为问题,那贷出去的钱就等于打水漂了。这就是还贷人的信用等级不够高既次贷的含义。
    
  那么问题出来了,美国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什么要贷款呢?难道他们不知道有很高风险吗?不,他们还是愿意贷款的。因为三个技术因素决定他们愿意!
  一,是因为这贷款利率高。所谓万一碰到一个人走好运能换了款,那就比给那些信用等级高的人收更高的利息。
  二,但最重要的其实是这个房地产抵押信用担保公司。这是因为次级信贷人把房产抵押给特定的公司,由这家公司来承担还款信用!而这公司用这资产发行债券,而这融资的钱做投资。也就是说,一旦贷款人不能还贷,那么将由这拥有抵押房产的公司负责。这风险就让两家公司负担。而不是银行一家。而且这些拥有抵押房产的公司融资后的资金投资收益高,那么他们完全可以继续还贷,并且这家公司再把收到的房产再出售,更拿一笔。也就是他们的还贷能力是可以接受的。这不就没有所谓的不良贷款了吗?
  三,而且房价如果升高有人接手,那就更不怕了。因为这房产卖出去就可以收回了嘛----无论是自己,还是愿意接受房产抵押的信用担保公司。
    
  从这些来看,这样不就万无一失了啦?
    
  问题就来了。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这个次级信贷的根本支撑是什么?是拥有一个接受房产做抵押的还款信用担保公司!而这家公司靠什么营生?难道是靠抵押过来的房产出售?不,毕竟人家要是换了贷款,那我没什么呀?关键是他们把接受房产并以债券等方式融资并依靠这融资来投资挣钱。一旦他们投资不能挣到钱,那就麻烦了。毕竟次级信贷人还贷能力有限,他们不得不接受房产并负担银行的还款责任。投资挣不到,又要还款,还要给债券人收益来保证新的融资资金入库……当然有人说,还有房地产价格上涨靠出售房产呀。但既然次级信贷人不能还贷了,有多少人买房呢?房价即便高也是没有人接手的虚高呀!
  似乎一个抵押房产接受公司投资失败就可以解释一切了。但问题是,平常投资挺好,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除问题呢?或者说,又凭什么偏偏碰到房地产不景气呢?否则人家可以出售房产度日呀?
    
  其实根源出在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至少从三个角度导致了这次次贷危机!
  第一,人民币升值导致次级信贷人还贷能力下降。大家知道,这些次级信贷人收入有限或者收入不固定。那么这些人往往是对日常消费品比较敏感。一旦这些生活日用品涨价,那么还贷能力和意愿就大大打折扣了!此为次级信贷第一推动力。
  第二,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愿意购入房地产抵押债券的资金可能减少。这是因为人民币相对升值,而美元贬值,那么干嘛把资金投入那些债券呢?还不如购买人民币资产。这是对这个次级信贷支撑柱釜底抽薪!这样的房地产抵押公司一旦没有资金来源,那么还贷就成大麻烦了!
  第三,人民币升值,那么美国房地产市场相对贬值,那么房地产投资减少,也就是意味着整个房地产连资本方都任其贬值---资金转而购买人民币资产呀。也意味着房产买不出去,于是……
    
  当然有人就说了,你这里忘记了人家房地产抵押公司还可以投资人民币资产来收钱呀!当然有人也可以指出,人民币升值都三个方面打压了,你一个投资收益能弥补全面的漏洞吗?
    
  能,起码理论上是可能的!也就是这次次贷危机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而这原因就是投资收益相对下降。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80年代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劳动力投入整个世界市场。也就是资本价高,劳动力贬值的时候。当时中国大陆对投资是求之若渴!由于这个为代表的劳动力市场扩大,而资本有限。这个时候从美国,欧洲,日本等来看,资本跟劳动力分享投资收益时,资本方收进的比例越来越高。而劳动力相对越发不值钱。到最顶峰,美国几乎就靠资本投资来生存。而别的国家负责具体商品生产而已。所谓资本为王!
  但世事变迁。随着亚洲四小龙,中国内地的劳动力开发潜力消耗完。这些地区的劳动力价格上涨!但是这些地方的产品消费市场也固定呀。于是分给劳动者的投资收益增长,资本方相对收入下降。于是美国这些资本投资出现危机了!
  而且必须指出的是,其实人民币升值也是这个过程的部分。因为当投往中国的投资逐渐增多,而劳动力价格上升导致资本方就希望人民币升值来保障其超额的投资收益。而这点恰恰是因为劳动力占相对优势后。资本方利用不同地区货币价格不同而玩弄的投资收益游戏。但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起码是砸了美国投资人!
    
  如我前面说的,既然人民币升值带给了美国次贷房地产巨大压力。但是他们还可以投资中国来缓解。但是劳动力价格上涨趋势强大。在中国投资的资本必须向劳动力市场让步。也就意味着连最后的保障也丢失了!
    
  总结一句话:是因为劳动力开发殆尽,劳动力相对资本优势导致资本收益相对下降,从而在根本上导致了这次次贷危机!
  而人民币升值,不过是这次大市场扭转的一个中转因子而已!
文明的兴衰恐怕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多些,中国如果真的有一天强大了,也必有衰落的一天,但是我在想,即使是知道终究会衰落,也不能放弃扩张,虽然一个个辉煌的帝国的衰落和解体都让他们的国民扼腕,但帝国所留下的遗产依然让他们的国民受用至今

老牌西欧列至少强完成了原始积累,而俄罗斯即使是解体也依然是领土世界第一,足够让毛子东山再起。
盛极而衰,古往今来只如此。西方发展几百年了,以前的干劲和精力都没有了,现代西方人好逸恶劳,游手好闲,怎么创造财富?只能吃老本,老本越吃越少,日子就会越过越穷,中国历史上也是如此,由盛而衰,好几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