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价上涨,外资只是替罪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7:03:27
来源:网易 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2Q9L/shuijia090825.html





news.163.com
  从今年四月开始,上海,南京,天津,沈阳等多个城市已经提高自来水价格;扬州,常州,兰州等城市也已经举行了上调水价的听证会,水价上调已经势在必行。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自来水提价潮已经开始席卷全国各大城市,那么,居民用水为何涨价,真的是为了“促进节约用水”吗?
 为“节约用水”而涨价,理由并不充分
节约用水,涨价未必是有效手段。


水价上涨,老百姓不一定就节约用水
  7月6日,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两部委认为,部分城市上调水价,对于促进节约用水和保障城市供水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份名为《城乡缺水问题研究》的报告认为,为促进公众节约用水,水费收入比应达到2.5%至3%为宜——和目前相比,几乎还有两倍的涨价空间。
  谁也不能否认,中国的水价确实是太低了,然而上面这种理论似乎难以说得通,因为从目前的涨价幅度来看,全国范围内,水价平均上调幅度是20%左右,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也就是月用水支出增加几元钱。很难想象,为了区区几元钱,人们就会改变长期形成的用水习惯,变得比以前更加节约。因此,涨价能挤出的“水分”并不大。
首先应该上涨的是水资源费
  更重要的是,如果涨价是为了体现水资源的稀缺程度,那么应该上涨的是供水企业交纳的水资源费,而不是供水企业向市民收取的自来水费。在此次水价上涨大潮中,只有天津等少数城市明确上调了水资源费,绝大多数城市是水资源费不变,自来水价格上涨。
节  约用水是国家有关部门要提倡、宣传的事,如果要用措施加以干预的话,那就是提高水资源费和排污费。而供水公司作为一个企业,它的主要职能是将天然水加工成自来水提供给广大公众,节约用水不是一个供水公司要考虑的问题,它要考虑的只是保障供水和养活企业自己。其实每一个参加水价调整听证会的市民代表都可以问一句:如果真是为了节约用水而提高水费,那么这些多收的水费为何归供水企业所得?

 涨价的真实冲动:供水企业亏损
全国水价“涨”声一片,各个城市不断召开听证会。图为上海市的水价听证会。

广州将于亚运会前实施阶梯式计量水价,家庭月用水量超出30吨以上的部分水价将翻倍。


亏损的原因:机构臃肿,工资支出高
  “目前的水价处于较低水平,不但供水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也不利于发挥价格约束机制,提高市民节约水资源的意识”——这是全国各地的水价上涨中被普遍提及的两个理由,但所谓的“经营压力”,恐怕才是上调水价的真实冲动。在上海市水价调整听证会上,上海市官方承认调整水价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水务企业保障供应。他们出示的数据称,2008年度上海自来水企业主营业务利润为-4.18亿元,净利润为-2.65亿元。排水企业主营业务利润-1.95亿元,净利润-1.95亿元,供排水企业合计亏损4.6亿元。
  水务行业的亏损从1995年就开始了,1998年后有一次全国大范围提价,有研究者认为现在全国的自来水公司基本维持在微利或者持平的状况,也有人认为亏损仍然普遍存在。
  有研究者称,目前水价的构成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源水价格,约占价格的20%;二是运营成本,约占价格的70%;三是税费,约占10%。而涨价的理由,主要集中在源水价格和运营成本上。但中国的水务企业高达70%运营成本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例如有媒体发现南昌水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工资支出03年为2288.95万元,07年就增长到了4271.87万元。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调查也发现,传统供水公司普遍人员臃肿,且自来水公司人均收入比当地人员收入一般高出20%。
民众不能多花冤枉钱来养闲人
  供水当然并不是一个先天亏损的行业,否则无法解释国际水务巨头为何对中国供水市场趋之若鹜。中国的供水企业亏损主要仍然是体制原因:我国一直把自来水供应作为公益性事业,设立了公用事业部门对自来水进行统一管理。但公用事业部门和自来水经营企业之间完全是一种政企高度合一的关系。在既有管理体制下,经营亏损由政府负责,企业没有经营风险,也就没有追求成本最小化的动力。
  因此,更加不能通过加价来提高企业利润,必须先考虑企业自身效率是否足够,机构是否臃肿,管理是否有问题,通过加价确实解决了企业的利润提高问题,但是民众有可能花冤枉钱养了闲人,不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

 板子不能只打在外资身上
水价上调在全国大部分城市乃大势所趋。听证会也难以阻止其涨价。

有调查显示,40%的人认为本土水务企业将被边缘化,要对外资垄断保持警惕。


  2001年-2005年的“十五”期间,水务业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国有资产要撤出的100多个行业之一。中国水务属于公用事业,价格始终处于低位,有的城市甚至10年间都没有上调过水价,因而未来会有很大的上涨空间,水价上调确实也早已经进入政府几大部委的备忘录,同时,传统供水体制效率低下,也急待改革。
当初,引进外资是为了“提高技术,改善管理”
  这个时候,外资就登场了。政府在供水领域引进外资的目的是,“提高城市供水设施的技术及企业管理经验。”目前,法国苏伊士集团北自昌图、南至三亚、东起上海、西达重庆,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拥有22家合资企业,供水人口达到了1400万。而具有153年水务领域专业经营历史的法国威立雅公司也在中国掀起了收购狂潮。迄今为止,威立雅拿下了天津、上海、北京、成都、昆明、兰州等近19个城市的21个合资项目,供水人口达到了3000万。
  高溢价是这些实力雄厚外资攻城掠地的制胜法宝。如2007年8月,威立雅以17亿元的高价拿下兰州供水集团45%的股份,而底价仅为4亿多元。2007年10月,为了底价为3.1亿元的海口水务集团50%的股份,威立雅一举掷出9.5亿元;为了获得天津自来水公司49%的股权,威立雅出资21.8亿元,高出7亿元底价两倍多;而在拿下扬州自来水公司49%股权时,苏伊士集团旗下合资子公司中法水务出资8亿元,其底价仅为1.8亿元。
如今,外资被骂“垄断供水,导致价格全面上涨”
  目前“高溢价”收购等激进行为被贴上了“阴谋”的标签,板子似乎又将打在外资的屁股上,“外资垄断导致水价全面上涨”的舆论已经喧嚣尘上。目前,住建部已经就此展开调查。不过,高投资要有高回报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供水涨价的板子,是否打在外资的屁股上就万事大吉?事实上,按相关规定,国内城市供水行业引进外资,股权不会超过50%。外资在中国水务市场也远未达到垄断地位,外资企业目前所有签约项目的供水总能力不到全国供水总能力的10%。国内许多城市无论是否引进外资,这些年来城市用水也已经历多轮涨价。
  将供水事业出售给外资的地方政府,显然比惧外资如虎的经济民族主义者更加聪明,他们出售自来水公司赚钱的同时,还甩掉了自来水公司的亏损包袱;外资当然更不是傻子,在中国这个对公共物品高度管制的体制下,如果不是得到涨价的明确预期,想必他们也不会高价接盘。

[/table]
  我们并不反对上涨水价,相反,我们一向认为中国的资源性产品定价太低,已经酿成恶果;同样,大多数家庭也许都不在乎涨价后多交这十来元钱,之所以大家关注水价上涨,因为这里面的问题,关乎社会公平。
来源:网易 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2Q9L/shuijia090825.html





news.163.com  从今年四月开始,上海,南京,天津,沈阳等多个城市已经提高自来水价格;扬州,常州,兰州等城市也已经举行了上调水价的听证会,水价上调已经势在必行。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自来水提价潮已经开始席卷全国各大城市,那么,居民用水为何涨价,真的是为了“促进节约用水”吗? 为“节约用水”而涨价,理由并不充分节约用水,涨价未必是有效手段。

水价上涨,老百姓不一定就节约用水  7月6日,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两部委认为,部分城市上调水价,对于促进节约用水和保障城市供水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份名为《城乡缺水问题研究》的报告认为,为促进公众节约用水,水费收入比应达到2.5%至3%为宜——和目前相比,几乎还有两倍的涨价空间。  谁也不能否认,中国的水价确实是太低了,然而上面这种理论似乎难以说得通,因为从目前的涨价幅度来看,全国范围内,水价平均上调幅度是20%左右,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也就是月用水支出增加几元钱。很难想象,为了区区几元钱,人们就会改变长期形成的用水习惯,变得比以前更加节约。因此,涨价能挤出的“水分”并不大。首先应该上涨的是水资源费  更重要的是,如果涨价是为了体现水资源的稀缺程度,那么应该上涨的是供水企业交纳的水资源费,而不是供水企业向市民收取的自来水费。在此次水价上涨大潮中,只有天津等少数城市明确上调了水资源费,绝大多数城市是水资源费不变,自来水价格上涨。节  约用水是国家有关部门要提倡、宣传的事,如果要用措施加以干预的话,那就是提高水资源费和排污费。而供水公司作为一个企业,它的主要职能是将天然水加工成自来水提供给广大公众,节约用水不是一个供水公司要考虑的问题,它要考虑的只是保障供水和养活企业自己。其实每一个参加水价调整听证会的市民代表都可以问一句:如果真是为了节约用水而提高水费,那么这些多收的水费为何归供水企业所得?
 涨价的真实冲动:供水企业亏损全国水价“涨”声一片,各个城市不断召开听证会。图为上海市的水价听证会。
广州将于亚运会前实施阶梯式计量水价,家庭月用水量超出30吨以上的部分水价将翻倍。

亏损的原因:机构臃肿,工资支出高  “目前的水价处于较低水平,不但供水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也不利于发挥价格约束机制,提高市民节约水资源的意识”——这是全国各地的水价上涨中被普遍提及的两个理由,但所谓的“经营压力”,恐怕才是上调水价的真实冲动。在上海市水价调整听证会上,上海市官方承认调整水价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水务企业保障供应。他们出示的数据称,2008年度上海自来水企业主营业务利润为-4.18亿元,净利润为-2.65亿元。排水企业主营业务利润-1.95亿元,净利润-1.95亿元,供排水企业合计亏损4.6亿元。  水务行业的亏损从1995年就开始了,1998年后有一次全国大范围提价,有研究者认为现在全国的自来水公司基本维持在微利或者持平的状况,也有人认为亏损仍然普遍存在。  有研究者称,目前水价的构成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源水价格,约占价格的20%;二是运营成本,约占价格的70%;三是税费,约占10%。而涨价的理由,主要集中在源水价格和运营成本上。但中国的水务企业高达70%运营成本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例如有媒体发现南昌水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工资支出03年为2288.95万元,07年就增长到了4271.87万元。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调查也发现,传统供水公司普遍人员臃肿,且自来水公司人均收入比当地人员收入一般高出20%。民众不能多花冤枉钱来养闲人  供水当然并不是一个先天亏损的行业,否则无法解释国际水务巨头为何对中国供水市场趋之若鹜。中国的供水企业亏损主要仍然是体制原因:我国一直把自来水供应作为公益性事业,设立了公用事业部门对自来水进行统一管理。但公用事业部门和自来水经营企业之间完全是一种政企高度合一的关系。在既有管理体制下,经营亏损由政府负责,企业没有经营风险,也就没有追求成本最小化的动力。  因此,更加不能通过加价来提高企业利润,必须先考虑企业自身效率是否足够,机构是否臃肿,管理是否有问题,通过加价确实解决了企业的利润提高问题,但是民众有可能花冤枉钱养了闲人,不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
 板子不能只打在外资身上水价上调在全国大部分城市乃大势所趋。听证会也难以阻止其涨价。
有调查显示,40%的人认为本土水务企业将被边缘化,要对外资垄断保持警惕。

  2001年-2005年的“十五”期间,水务业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国有资产要撤出的100多个行业之一。中国水务属于公用事业,价格始终处于低位,有的城市甚至10年间都没有上调过水价,因而未来会有很大的上涨空间,水价上调确实也早已经进入政府几大部委的备忘录,同时,传统供水体制效率低下,也急待改革。当初,引进外资是为了“提高技术,改善管理”  这个时候,外资就登场了。政府在供水领域引进外资的目的是,“提高城市供水设施的技术及企业管理经验。”目前,法国苏伊士集团北自昌图、南至三亚、东起上海、西达重庆,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拥有22家合资企业,供水人口达到了1400万。而具有153年水务领域专业经营历史的法国威立雅公司也在中国掀起了收购狂潮。迄今为止,威立雅拿下了天津、上海、北京、成都、昆明、兰州等近19个城市的21个合资项目,供水人口达到了3000万。  高溢价是这些实力雄厚外资攻城掠地的制胜法宝。如2007年8月,威立雅以17亿元的高价拿下兰州供水集团45%的股份,而底价仅为4亿多元。2007年10月,为了底价为3.1亿元的海口水务集团50%的股份,威立雅一举掷出9.5亿元;为了获得天津自来水公司49%的股权,威立雅出资21.8亿元,高出7亿元底价两倍多;而在拿下扬州自来水公司49%股权时,苏伊士集团旗下合资子公司中法水务出资8亿元,其底价仅为1.8亿元。如今,外资被骂“垄断供水,导致价格全面上涨”  目前“高溢价”收购等激进行为被贴上了“阴谋”的标签,板子似乎又将打在外资的屁股上,“外资垄断导致水价全面上涨”的舆论已经喧嚣尘上。目前,住建部已经就此展开调查。不过,高投资要有高回报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供水涨价的板子,是否打在外资的屁股上就万事大吉?事实上,按相关规定,国内城市供水行业引进外资,股权不会超过50%。外资在中国水务市场也远未达到垄断地位,外资企业目前所有签约项目的供水总能力不到全国供水总能力的10%。国内许多城市无论是否引进外资,这些年来城市用水也已经历多轮涨价。  将供水事业出售给外资的地方政府,显然比惧外资如虎的经济民族主义者更加聪明,他们出售自来水公司赚钱的同时,还甩掉了自来水公司的亏损包袱;外资当然更不是傻子,在中国这个对公共物品高度管制的体制下,如果不是得到涨价的明确预期,想必他们也不会高价接盘。
[/table]  我们并不反对上涨水价,相反,我们一向认为中国的资源性产品定价太低,已经酿成恶果;同样,大多数家庭也许都不在乎涨价后多交这十来元钱,之所以大家关注水价上涨,因为这里面的问题,关乎社会公平。


把公有资产卖了(先不管是卖给了谁,是外资还私人),财政上有了钱,这任官员日子是好过了。人家高溢价收购的目的也不是要办慈善事业,最后当然也还是要赚钱的,一定是变本加厉从老百姓身上刮,涨价是一定的。

改革先把“公有”变成“国有”,别小看这一字之差,物权的性质就由全民所有变成了官有。既然是官有,或卖或送就随人家处置了,而真正的所有者人民,其实就在这个过程中被抢光了。

以前只是改革者和私人资本联合抢劫,如今外资也加入了哄抢,因为它们的手还更长一些。

把公有资产卖了(先不管是卖给了谁,是外资还私人),财政上有了钱,这任官员日子是好过了。人家高溢价收购的目的也不是要办慈善事业,最后当然也还是要赚钱的,一定是变本加厉从老百姓身上刮,涨价是一定的。

改革先把“公有”变成“国有”,别小看这一字之差,物权的性质就由全民所有变成了官有。既然是官有,或卖或送就随人家处置了,而真正的所有者人民,其实就在这个过程中被抢光了。

以前只是改革者和私人资本联合抢劫,如今外资也加入了哄抢,因为它们的手还更长一些。


亏损有什么奇怪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邮政系统是不是亏损,公共医疗系统是不是亏损,公共交通系统是不是一直投入没有产出。教育投入是不是一直亏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些民生公共工程上有凭借政府垄断盈利吗?人民纳税了,政府要用财政收入为人民做什么,是与民争利,富政府穷公民,还是藏富于民

亏损有什么奇怪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邮政系统是不是亏损,公共医疗系统是不是亏损,公共交通系统是不是一直投入没有产出。教育投入是不是一直亏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些民生公共工程上有凭借政府垄断盈利吗?人民纳税了,政府要用财政收入为人民做什么,是与民争利,富政府穷公民,还是藏富于民
那天把官职也可以卖给外资不更好!
五毛网评员怎么不进来替主子河蟹啊
狼指着狈骂,都是你不好
外资的枪手反映速度比五毛快太多
记得4月份汇源案也是这样
happywar 发表于 2009-8-26 01:41

誰卖的阿
happywar 发表于 2009-8-26 01:41

是谁把水资源这种应当由政府补贴的基本民生资源卖给外资的啊?;P ;P
住建部否认调研外资水务对中国影响
2009-08-26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核心提示:8月25日,针对有媒体报道称水务行业主管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员和有关专家正在全国多路调研水价,调研重点是外资水务对中国市场的影响的说法,住建部相关负责人予以否认,称该报道不实,住建部没有开展此项调研。



新京报8月26日报道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水务行业主管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员和有关专家正在全国多路调研水价,调研重点是外资水务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对此,昨日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销中心发展处处长章林伟表示,该报道不属实,住建部没有开展此项调研。

章林伟昨日表示,关于各地水价上调,所有相关政策住建部与发改委已下发了通知,并有了明确表态,住建部目前没有新的动作。

据了解,近日发改委与住建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合理掌握涨价时机,并做好价格监审。

2007年1月,威立雅以17.1亿元、4倍的溢价,获得兰州水务集团49%股权。这种高溢价引发了外界质疑:外资投钱是要在经营权有效期内通过收取水费回收成本的。

据媒体报道,天津市在外资进入后十多年的时间内,居民用水价格先后上调了8次。
外资被指操纵涨水价住建部前往多地调研
2009-08-24 来源: 华龙网-重庆商报(重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官员及有关专家正在就水价在部分城市调研。消息人士称,此次调研的重点之一,是外资在中国水务市场的影响,以及外资与这一轮水价上涨的关系等。

  中国多个城市上调水价,外资水务企业被认为是涨价的操纵者,并被指垄断了中国水务市场。“住建部这边主要由我们司在负责,这几天一直在开会讨论这件事。”住建部城建司一位人士说。按照他的说法,此次调研“主要是水价的问题,外资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部分”。

  记者获悉,住建部已经指派一批官员和专家前往一线实地调研,截至目前他们的目的地包括东北、西北和华南的几个城市;另一方面,来自地方省市水务主管部门的官员则不断被召集到北京,汇报当地水务行业情况。

  一些水务企业和业内专家也接到了住建部的电话,被要求提供意见。住建部城建司的官员没有披露此次调研的用意及更进一步的计划,但一些外资企业担心,此番调研可能将针对外资水务企业的舆论压力升级为政策限制。同时,根据中国水网显示,2008年,在全国30个重点城市中,北京生活用水水价最高,达到3.7元/立方米,拉萨最低,为0.6元/立方米。而我市则并列全国第四,为2.8元/立方米。据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