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少将:国防建设要搞中国特色军民融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17:11
金一南少将:国防建设要搞中国特色军民融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0  


中国空军飞豹战机及飞行员。(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8月10日电/八一建军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研究进行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 锦 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那么,从军民结合到军民融合,表面上只有一字之差,实质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们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战略研究所所长、著名军事专家金一南少将接受中国广播网记者专访,进行详细解读。

  军民融合是大趋势下的必然选择  

  记者(李艶):从提出军民结合到提出军民融合,虽然表面上看只有一个字的差别,实质上有什么不同?

  金一南:从军民结合到军民融合,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就是技术条件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军民结合的方法,包括军民合作、军转民问题,从二战之后表现得就非常明显了。因为过去两次世界大战之前,战争相对简单,国民经济动员比较薄弱,工业化没有发展到相对较高的程度,战争的破坏力也相对弱一些。一战、二战后工业化的成果推动人类战争的规模、破坏力迅猛发展,任何一个国家要想赢得这个战争,国民经济动员必不可少,必须全力以赴,民众动员、国民经济动员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二战期间,苏联1942年生产坦克将近25000辆;1943年,苏联一年生产的火炮就达到45000门;1944年,苏联一年生产的作战飞机,包括轰炸机、运输机、侦察机、强击机全部加起来已经达到了2万多架,将近3万架,这是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

  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促使国防军工迅猛发展,如果没有一个强大工业支撑,国防军工肯定是不行的。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战争结束之后,庞大的国防军工与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体制,还是不一样,有矛盾的。社会毕竟要发展,经济要发展、民众要生活,在这种情况之下,当时提出的军转民、军民结合、育军于民等各种提法,实际上都是和平时期使国防工业、国防军工尽量与民用工业结合,减少国防军工为了国防军工而国防军工,别的产品都做不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减少国民经济发展中成本,使在国防工业中的生产技术、生产能力和科研能力,包括科学技术都能够运用到民间去。  

  党的十七大报告非常明确的提出了军民融合问题。这个融合和过去军民结合、军民合作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就是社会的技术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技术条件的变化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的发展。以前我们在讲到军民结合的时候,两个分立的部门,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可以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作用。融合是什么意思?融合是往一体化的方向走,融合的最终目标是一体化。我们不能说一体融合就实现了一体化了,融合毕竟是一体化的一个步骤。




http://cn.chinareviewnews.com/doc/1010/4/3/2/101043255.html?coluid=4&kindid=18&docid=101043255&mdate=0810021031金一南少将:国防建设要搞中国特色军民融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0  

中国空军飞豹战机及飞行员。(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8月10日电/八一建军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研究进行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 锦 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那么,从军民结合到军民融合,表面上只有一字之差,实质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们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战略研究所所长、著名军事专家金一南少将接受中国广播网记者专访,进行详细解读。

  军民融合是大趋势下的必然选择  

  记者(李艶):从提出军民结合到提出军民融合,虽然表面上看只有一个字的差别,实质上有什么不同?

  金一南:从军民结合到军民融合,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就是技术条件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军民结合的方法,包括军民合作、军转民问题,从二战之后表现得就非常明显了。因为过去两次世界大战之前,战争相对简单,国民经济动员比较薄弱,工业化没有发展到相对较高的程度,战争的破坏力也相对弱一些。一战、二战后工业化的成果推动人类战争的规模、破坏力迅猛发展,任何一个国家要想赢得这个战争,国民经济动员必不可少,必须全力以赴,民众动员、国民经济动员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二战期间,苏联1942年生产坦克将近25000辆;1943年,苏联一年生产的火炮就达到45000门;1944年,苏联一年生产的作战飞机,包括轰炸机、运输机、侦察机、强击机全部加起来已经达到了2万多架,将近3万架,这是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

  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促使国防军工迅猛发展,如果没有一个强大工业支撑,国防军工肯定是不行的。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战争结束之后,庞大的国防军工与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体制,还是不一样,有矛盾的。社会毕竟要发展,经济要发展、民众要生活,在这种情况之下,当时提出的军转民、军民结合、育军于民等各种提法,实际上都是和平时期使国防工业、国防军工尽量与民用工业结合,减少国防军工为了国防军工而国防军工,别的产品都做不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减少国民经济发展中成本,使在国防工业中的生产技术、生产能力和科研能力,包括科学技术都能够运用到民间去。  

  党的十七大报告非常明确的提出了军民融合问题。这个融合和过去军民结合、军民合作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就是社会的技术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技术条件的变化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的发展。以前我们在讲到军民结合的时候,两个分立的部门,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可以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作用。融合是什么意思?融合是往一体化的方向走,融合的最终目标是一体化。我们不能说一体融合就实现了一体化了,融合毕竟是一体化的一个步骤。



http://cn.chinareviewnews.com/doc/1010/4/3/2/101043255.html?coluid=4&kindid=18&docid=101043255&mdate=0810021031
中国自主研发的“刀锋”无人机,主要用于航拍、航测、气象、环境监测、海岸巡逻、森林防火以及石油、电力管线巡查等领域。   
  信息技术发展为军民融合提供重要途径

  现在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门类的技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能起到什么样作用?它能使多个不同的专业完成无缝连接。我们过去讲专业的分割、条块的分割、行业的分割、专业之间的鸿沟问题,现在信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手机、信息传输技术,包括信息加工技术,各种各样的数据库成为不同专业之间的连接,包括工业生产企业它也是这样的,与信息技术结合所出现的一种融合的可能。国防军工有可能完全融合到民用企业中去,民用企业也有可能完全从国防军工的发展发现一个途径。比如从军队来说,国防工业融合的必要性,美国人提出一个例子,现在美军开发一个独立的信息系统,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而地方民用工业,每三年就完成新的一代信息技术的更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军方没有必要再单独搞自己那一套科研、研发,巨大投入的系统,它把地方高速技术发展拿过来就行,由研发主体变为研发用户。

  军民双方都呈现出极大的主动性

  今天高技术发展非常明显,比如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各种各样的通信技术,这些技术现在几乎分不出军用、民用的区别,而在很多领域,尤其在高技术领域,民用的标准甚至优于军用的标准,甚至民用的标准填补军用标准的空白,军用标准还没有制订出来,民用标准已经出来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今天军民的融合,呈现极大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来自双方。

  民用工业对军工的主动性在哪里?比如美国人1945年开发的爱尼亚克计算机目的是什么?计算炮兵的弹道。互联网首先也是始于美国军用阿帕网,阿帕网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美军内部完成内部通讯的一个局域网络。计算机和阿帕网在军方运用范围非常小,当这个技术由军用技术转入民间的时候,得到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导致整个社会发展的转型,就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这是民用技术可以说饱尝了军用技术的好处。我举个例子,美国访华的第七舰队旗舰蓝岭号,九十年代末期,它上面用的是Windows 95微软公司的系统。当时我们很多人都感到非常吃惊,美国军方的回答也很干脆:军方独立开发的系统的用户太少,漏洞肯定很多,而民间开发的系统,像微软用户非常多,动辄数百万,数千万,上亿,用户多就能发现漏洞,然后微软公司赶快做补丁,系统就变得相对完善。
 军民融合不能“比着葫芦画个瓢”   

  记者:在这次集体学习当中,您就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这个问题进行了讲解,到底什么是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这个中国特色体现在哪里?

  金一南:世界上军民融合的模式非常多。比如美国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模式,欧洲军民融合的模式也比较成功,还有日本、以色列,包括俄罗斯。我们中国“比着葫芦画个瓢”肯定不行。欧洲在搞军民融合的时候,它的核心是私有化,原来欧洲的国防军工的国有化程度很高,它核心是私有化竞争,就是把国防军工推向市场,完成私有化进程,完成军民融合,完成一体化,它比较成功。苏联解体之后,当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就想模仿欧洲的私有化进程,完成俄罗斯承接苏联的庞大的国防工业的转型,结果搞得一塌糊涂,造成了俄罗斯国防工业几乎整体崩溃。

  中国的军民融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道路

  从这点可以看到,世界上没有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融合的模式。我们自己的军民融合要结合我们的特点:

  首先,我们现在拥有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融合的过程并不是说要破坏这个体系或者压缩这个体系,而是在这个基础之上,使我们原来拥有的相对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得到更高质量的发展,使之和国民经济、高技术融为一体,以更小的成本、更高的效能完成它的发展。

  第二,我们还要看到中国市场化的进程,因为融合的过程中,与市场化的联系是非常紧的,离不开市场的。我们的市场化进程并不是很深入,相比欧美还有一定差距,尤其在市场法规的完善方面,不规则市场非常多。怎么针对我们这种特殊市场条件,完成我们这种军民融合式的发展,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第三,我们的国防军工长期沿袭了苏联的体制,就是国防军工相对封闭的发展,以保密为优先的这种发展,阻止了很多民用企业的进入,所以下一步,我们的国防军工在相对封闭、相对保密的情况下,怎样引用民间科技力量促进我们的发展,这是我们在搞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的时候,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加快步伐、提高效益是完成军民融合一个很重要的核心要素。这种融合是大势所趋,是技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发展大势所趋,结合这个大势,国防军工、国民经济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有利于国家安全的有效结合。如果不能有效结合,在完成这两者的过程中,代价就要比有效融合的国家代价大得多,成本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