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军队须确立空天为主的思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53:39
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美国军队开始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并取得了骄人战果。于是,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名词,开始在各国军队的理论界蔓延。

而据笔者观察,即使美国所率领的联军没有精确制导炸弹,只凭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普通炸弹,也一样会取得战争胜利。其原因是美军主要使用了远程空军。也就是说美国可以打到伊拉克,伊拉克却打不到美国。据笔者观察,美军对伊拉克并没有采取什么新式的战略,只是沿用了二战中重视空军的战争思想,配合以更新的电子技术手段(就是所称的信息化),以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战争胜利的目的。

结合多年来对军事发展规律的研究,又观察了近20年以来的一系列局部战争,笔者认为:“飞”行化才是现代军队的第一特征,信息化只是其第二特征。

机动性永远是军队战斗力的核心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古往今来,军队发展始终都是追求速度的提高,即高机动性。

春秋战国有胡服骑射的故事。赵武灵王为什么称雄一时?那就是变步兵为主的军队为骑兵为主,战斗力上去了。新赵军新就新在机动性。同样的例子还有汉武帝逐灭匈奴。历代中国无不受游牧民族之害,汉武帝也以一支以骑兵为主的大军,深入漠北,一举把匈奴赶到欧洲,永绝后患。后来的蒙古大军横扫世界,凭借的全是骑兵——冷兵器时代机动性最高的兵种。

蒙古军队打遍亚非欧,其整个民族只有百万左右的人口,军队竟只有10万人左右。是什么让蒙古军战斗力如此惊人?是机动能力!一个蒙古兵有5匹马,无论是撤退还是追击都让对方望尘莫及。质量乘以速度,等于动能。古今中外军队都一样。这也是二战中德军集群坦克横扫欧洲的原因。德军用坦克取代了战马,核心仍是高机动。高机动带来强突击力。

漫长的冷兵器时代,高机动性的骑兵始终处在军队战斗力的核心地位。后来,英国靠着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实现了海上大范围机动,建立了日不落帝国。

20世纪,判定军队现代化的标准(在陆地上),是看它的装甲程度,其实就是钢铁骑兵。

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有了铁路可以快速集结部队,骑兵的战略地位首次被取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军队的机动程度飞跃式地提高,军队不仅可以通过摩托化和集群坦克进行地面快速机动,还有了飞机,可以实现空中机动和作战。

由于空中行动不受任何自然障碍,所以,”飞”行化开始成为现代军队的重要特征。

“二战”是现代军队和传统军队的一个分水岭,其最大的不同,是空中战场的重要作用。用“二战”的标准衡量一支军队的现代化,主要就是看它的“飞”行化程度。

1991年海湾战争是“现代化”标准的放大和最后确定。“二战”是空地战场平分秋色,到海湾战争就是以空中力量为主进行。后来的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飞”行化,甚至显现出空天一体化和太空化的初步特征。战争在越打越高的同时,也越打越快。

坦克比骡马快,飞机又比坦克快,太空飞行器又比飞机快。对高机动性无止境的追求,推动着军队一次次突破速度的极限。

信息化是托举“飞”行化的翅膀

纵观21世纪初世界各军事强国,其外观形态的共同特征就是“飞”行化。信息化只不过是托举“飞”行化的翅膀。

固然,自海湾战争之后,精确制导武器威力初显,但那同样是借助空中力量才得以显示出来的。或者说,信息技术倍增了空中力量的巨大威力。信息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而在此之前,以机动能力为核心的军事变革,已经进行了几千年。而在这几千年中,信息技术始终伴随着军队的机动能力提升,成为军队突击力量的倍增器。

一战前后,铁路被应用于战争,同时,电报也开始使用;二战中,飞机广泛应用于战争,雷达也开始出现。此次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的体现,其前提和基础是军队“飞”行能力的巨变才得以突出。

雷达被安装在飞机上,成为预警机;卫星飞在外太空上,可以提供实时通信和侦察。但是,“信息”技术不可能因此改变军队追求高机动性的基本规律。所以,在“飞”行化之后,未来战争的演进方向,又指向了太空,这是因为太空平台比飞机更快。以上都说明军事变革的核心就是追求速度。

20世纪初,德国一战失败后,在重重限制和监视下,不到20年,就在失败的废墟上建立起一支横扫欧洲的新军队。其原因就是其利用了当时最新的机械工业进步的产物,将飞机和坦克组合成高机动的突击力量。20世纪中叶,以色列也是牢牢抓住机动二字建军,从一开始就把当时机动性最强的空军当做最优先的主力,连战连胜,至今不衰,其空军的许多纪录至今令人叹为观止。

现代军队与旧式军队的根本区别,是机动方式、机动能力的不同,是“飞”行化与地面化的区别,而并不是信息化和机械化的区别。信息化只是现代化军队的内在系统。从外观上说,军队的现代化就是“飞”行化。

我们也可以认为,看一支军队落后还是先进,就看它的“飞”行化水平。如果不能实现“飞”行化机动,就是陆军全部实现数字化也很难取得根本性突破。因为,信息化并不能解决机动能力不足的问题。而机动能力一直被视为军队的生命。

战争的胜败就在一个“飞”字上

为什么伊拉克、南联盟的军队,在美军面前没有招架之力?那是因为双方军队的形态不一样。美军是老鹰,伊军和南军是地面上两只小豺狐。老鹰怎么攻击它们都可以,它们却无法攻击老鹰。这才是真正的不对称。

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之后,笔者一直在关注这场战争的“现代化”特点,并比较美俄两支大国军队的不同表现。

美军从传感器发现目标到作战平台实施精确打击的时间,由海湾战争的几天,到科索沃战争的几小时,再到阿富汗战争的10分钟,初步形成“发现即摧毁”的作战模式。

如2001年11月间,美军一架“捕食者”无人侦察机发现,一支车队在夜幕掩护下撤离喀布尔,立即通过卫星传送到美国中央指挥中心。五角大楼立即下达攻击命令,3架F-15战斗机在“捕食者”引导下,很快飞到目标上空,即刻投下3枚各重2500磅的制导炸弹。同时,无人侦察机也向地面停车场上的车辆发射了“海尔法”反坦克导弹,并命中目标,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架无人攻击机。

后经证实,包括拉登的助手阿提夫在内的近100名塔利班人员在此次空袭中丧命。这精彩的一幕只是美军在阿富汗作战行动的缩影。

与美军相比,俄军在车臣基本上还是靠战机、火炮、坦克等常规兵器作战,俄军不能像美军那样利用绝对的信息技术优势实施空地不对称作战。和美军追杀阿提夫的一幕恰成对照,在车臣战争中也有这样一个镜头:俄军一支空降分队在山区陷入车匪重围之中,90名官兵苦战三昼夜而得不到支援,最终全部被歼。

车臣战争与阿富汗战争最大的区别在于,俄军打的是地面、机械化战争,而美军打的是一场空中、信息化战争。俄军使用的武器装备是各种常规作战平台,主力是以10万陆军为主的作战集团,采用大规模的步坦协同或空地协同作战,及攻城掠地式的战役合围。而美军则是以特种部队和空军为主,以导弹对子弹,以卫星对准星。

我们可以看,美国就100多万军队,打遍全世界,并正在追求一小时打遍全球,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所有的军种都是飞行化的,十几年前就奉行全球机动、全球到达、全球交战战略。以陆军为例,美军不到50万人,拥有各种飞机5000余架;俄国陆军30余万,拥有飞机3700余架。

古往今来,都是推进距离远、打击力度强、行军速度快,即机动性强的军队才能取得胜利。速度击碎规模。

可以说,“飞”行化的本质是打得到,信息化的本质是打得准,我们必须了解的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经济落后不一定挨打,但观念落后,才是灾难之源。令人忧虑的是,太久的和平,不仅严重磨损了一些人的斗志,也模糊了其对现代军队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回顾并不久远的历史,1840年中国军队在陆地上失去尊严,1894年中国海军又在海上失去尊严,是空军1951年从天上把尊严打了回来。但是,这150年军事上的悲壮轮回,并没有让中华民族从此高枕无忧,未来中国的威胁仍然来自空中。今日中国周边狼烟四起,一些对中国充满敌意的国家,已经从海面到地面,构筑了一条严密的包围圈,并试图凭借强大的空中和太空力量,在中国的头顶也“盖”上盖。这是危机,更是机遇。未来安全的希望也来自空中。

中国新型军队,一定要确立鹰击战略思想,认清军队“飞”行化的本质,打造空中、远程进攻体系,实现和潜在对手“以攻对攻”的平衡。以不落人后的战略智慧和果敢决心,以先进的军事形态和真实、可信的军事能力,威慑、逼退战争威胁。



解放军缺乏海外用兵的远程投送能力

美国《中国安全》刊载了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战略研究所教授大卫·莱的分析文章称,当中国海军在世界的善意中执行历史性的反海盗任务时,中国可以期待平稳地向前,而当中国必须在联合国框架外捍卫自己的利益,或者与美国进行冲突时,对它的真正检验才会来临。

环球时报7月23日报道 美国《中国安全》季刊第13期刊载了美国陆军战争学院(United States Army War College)战略研究所的亚洲安全研究教授大卫-莱(David Lai)的分析文章,文章的标题是“中国军力走向全球”(Chinese Military Going Global),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无需再加思索,中国人民解放军在2008年12月26日初次登上了“世界的舞台”,这一天,解放军派出了两艘海军战舰和一艘补给舰奔赴亚丁湾,为中国商船执行护航任务,这支应急性的舰队为那些已经在海盗猖獗的海域护航的多国海军力量上又稍稍增添了一笔,但它却是21世纪解放军新使命中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在世界安全事务中成为一支“全功能”型世界力量的重要一步。

新世纪的一个使命

解放军走向全球是中国实力扩展的自然结果。在共和国的早期几十年中,对内部国家安全的关切掩盖了或许在海外拥有的经济利益,在“冷战”正酣的年代,当中国与美国、苏联及很多邻国存有不同意见的时候,解放军的唯一使命就是在家门口的前线上保护着中国。

此前,中国认为在海外运用军事力量是“帝国主义行径”,如今,形式正在发生变化,当中国的国家利益扩展时,中国与中国海外发生的事情之间变得愈加紧密。而事实上,中国如今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仅次于美日两国),也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次于美国,接近德国),中国的产品遍及世界的角落,与此同时,中国对世界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度在提高,这些重要的物资大多从海上运达,超过90%的贸易和能源供给经由海上运输,这种对海洋商业的依赖随即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面对海盗袭击的脆弱性,面对来自敌国封锁时的脆弱性,甚至是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脆弱性。中国不仅有“国土边界”,也存在一个“利益边界”,这就需要解放军采取保护措施。

文章接着说,但是,目前尚有一些尚待回答的问题:中国如何在海外运用军力?运用的方式与先前和现在的大国有何不同?在“国土边界”之外,中国会最终建立哪种力量构架和军事存在?中国如何与其他大国尤其是美国平衡军事关系?

机不可失

文章说,中国无法期望一个更好的机会来检验解放军的新使命,亚丁湾的反海盗部署允许解放军在不会激发另一轮“中国威胁论”的情况下这样做,一方面,这次军事任务是有限的,中国海军在那里为中国商船护航,并不针对其他国家进行战事,也并非挑战另一个世界强国。当中国还不具备远程军力投送能力的时候,这种有限的海军护航行动也对解放军海军力量的管理掌控有所裨益。

文章接着说,更为重要的是,解放军的首次海外部署是在联合国的授权之下执行的。索马里海盗的行径激起了国际性的强烈抗议,以至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数个决议,呼吁国际社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派遣海空力量,来保护亚丁湾航行的商船,还允许地面部队上岸抓捕海盗。中国响应联合国的号召采取了行动,此举实现了两大目标:解放军在海外首次执行战斗任务有了法律依据,而且中国赢得了负责任大国的赞誉。中国将就此为例向世界表明,中国不仅仅是在世界舞台上展露“军事肌肉”的又一强国,更是扮演促进世界和平角色的大国。

“视距之外的目标”

解放军有理由庆祝它的首次海外战斗部署,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领导者却面对一个困难的前方之路,为支撑解放军的未来使命,中国需要发展远程军力投送能力,中国不久前出版的08国防白皮书及时地指明了国家防务现代化的三步发展战略:将信息化作为防务现代化的目标,依据本国国情和军事状况,中国将在2010年之前为长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2020年之前完成中国武装力量的机械化任务,并在信息化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在21世纪中叶实现国家防务和武装力量的信息化目标。

文章说,对于美国的领导者来说,中国防务现代化的上述计划太过冗长,美国领导者的视野很少超过他们那四年的(总统)任期,而中国正下定决心站稳脚跟而奔向上述目标。中国持续三十年的经济和科技发展为防务现代化铺设了物质基础,而领导者为解放军21世纪的发展定下了新的政策导向。未来十年,人们会看到中国将其资源用于提升传统的陆海空军力量,同时,拓展开发新型核、太空和网络技术。最为引人议论的就是中国发展海上军力的努力,解放军陆军和核力量大多处在国内,外太空和网络技术又因其双重功用的自然特性,这些都不大容易吸引国际注意力,而海军力量就有所不同了,它是一种外显的军事机器,拥有重要的国家影响力。发展一种与中国扩展的利益相称的海军力量将是主要的任务。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国内存在一个如何追求海权的争论,这种讨论是中国在历来忽视海权的典型反映,在近代历史上,蒙羞的中国遭遇来自海上的外敌入侵,现代又遭遇美国及其亚洲盟国的重压,当今中国需要保护和发展在海上的利益。

文章提到,尊奉阿尔弗莱德-马汉(Alfred T.Mahan)海权学说的鼓吹者们坚信,强大的海军是要具备全球抵达能力的大国崛起的先决条件,他们认为中国具备成为全球强国的能力,但是倘若没有强大的海军,中国将不能达到它的“潜在”目标,或者更坦率地说,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中国的发展将“没有未来”。实际上,强大海军的拥护者力促中国打造航母战斗群,他们声称,没有航母,中国就不能完美地解决台湾问题,而只要台湾问题依然存在,中国就不得不和美国“面对面”,此外,没有航母战斗群,中国就不能够安全保护那些较为遥远的海洋国土和海上运输通道。

文章接着说,海军建设的鼓吹者们指出下列事实: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唯一不具备航母战力的国家,尽管中国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由此延伸出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他们还指出,中国的邻国日本、印度和泰国都拥有航母。最后,中国的海权鼓吹者们争论说,如果中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将会强化中国在与美国共享大洋利益中的地位。正如中国海权鼓吹者们所说的,“长远来看,中国和美国将成为朋友;然而,美国人总是与不可打败的对手交朋友;不被打败的国家才是美国平等对待的朋友”。

文章还提到,另外一些分析采用了一种更加理智的看法,他们指出,盲目听从马汉的论点来发展中国海权,将让中国走向霸权竞争的道路,带来潜在的灾难;中国确实应该发展海军势力保护自己的利益,但应避免挑战美国。还有人认为,航母代表了过时的技术,投资外太空和网络才是未来之路。

文章总结说,尽管在中国争论还会继续,但有理由相信中国将会扩展他们的海军部队,正如一名中国将军所言:“中国有权利也有能力发展航母,如果有一天中国决定那样做的话,世界不应感到意外。”就现在而言,当中国海军在世界的善意中执行历史性的反海盗任务时,中国可以期待平稳地向前“航行”,而当中国必须在联合国框架之外捍卫自己的利益时,或者与美国进行冲突时,对它的真正检验才会来临。在那种环境下,中国将作何举动?解放军的全球使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美国军队开始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并取得了骄人战果。于是,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名词,开始在各国军队的理论界蔓延。

而据笔者观察,即使美国所率领的联军没有精确制导炸弹,只凭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普通炸弹,也一样会取得战争胜利。其原因是美军主要使用了远程空军。也就是说美国可以打到伊拉克,伊拉克却打不到美国。据笔者观察,美军对伊拉克并没有采取什么新式的战略,只是沿用了二战中重视空军的战争思想,配合以更新的电子技术手段(就是所称的信息化),以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战争胜利的目的。

结合多年来对军事发展规律的研究,又观察了近20年以来的一系列局部战争,笔者认为:“飞”行化才是现代军队的第一特征,信息化只是其第二特征。

机动性永远是军队战斗力的核心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古往今来,军队发展始终都是追求速度的提高,即高机动性。

春秋战国有胡服骑射的故事。赵武灵王为什么称雄一时?那就是变步兵为主的军队为骑兵为主,战斗力上去了。新赵军新就新在机动性。同样的例子还有汉武帝逐灭匈奴。历代中国无不受游牧民族之害,汉武帝也以一支以骑兵为主的大军,深入漠北,一举把匈奴赶到欧洲,永绝后患。后来的蒙古大军横扫世界,凭借的全是骑兵——冷兵器时代机动性最高的兵种。

蒙古军队打遍亚非欧,其整个民族只有百万左右的人口,军队竟只有10万人左右。是什么让蒙古军战斗力如此惊人?是机动能力!一个蒙古兵有5匹马,无论是撤退还是追击都让对方望尘莫及。质量乘以速度,等于动能。古今中外军队都一样。这也是二战中德军集群坦克横扫欧洲的原因。德军用坦克取代了战马,核心仍是高机动。高机动带来强突击力。

漫长的冷兵器时代,高机动性的骑兵始终处在军队战斗力的核心地位。后来,英国靠着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实现了海上大范围机动,建立了日不落帝国。

20世纪,判定军队现代化的标准(在陆地上),是看它的装甲程度,其实就是钢铁骑兵。

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有了铁路可以快速集结部队,骑兵的战略地位首次被取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军队的机动程度飞跃式地提高,军队不仅可以通过摩托化和集群坦克进行地面快速机动,还有了飞机,可以实现空中机动和作战。

由于空中行动不受任何自然障碍,所以,”飞”行化开始成为现代军队的重要特征。

“二战”是现代军队和传统军队的一个分水岭,其最大的不同,是空中战场的重要作用。用“二战”的标准衡量一支军队的现代化,主要就是看它的“飞”行化程度。

1991年海湾战争是“现代化”标准的放大和最后确定。“二战”是空地战场平分秋色,到海湾战争就是以空中力量为主进行。后来的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飞”行化,甚至显现出空天一体化和太空化的初步特征。战争在越打越高的同时,也越打越快。

坦克比骡马快,飞机又比坦克快,太空飞行器又比飞机快。对高机动性无止境的追求,推动着军队一次次突破速度的极限。

信息化是托举“飞”行化的翅膀

纵观21世纪初世界各军事强国,其外观形态的共同特征就是“飞”行化。信息化只不过是托举“飞”行化的翅膀。

固然,自海湾战争之后,精确制导武器威力初显,但那同样是借助空中力量才得以显示出来的。或者说,信息技术倍增了空中力量的巨大威力。信息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而在此之前,以机动能力为核心的军事变革,已经进行了几千年。而在这几千年中,信息技术始终伴随着军队的机动能力提升,成为军队突击力量的倍增器。

一战前后,铁路被应用于战争,同时,电报也开始使用;二战中,飞机广泛应用于战争,雷达也开始出现。此次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的体现,其前提和基础是军队“飞”行能力的巨变才得以突出。

雷达被安装在飞机上,成为预警机;卫星飞在外太空上,可以提供实时通信和侦察。但是,“信息”技术不可能因此改变军队追求高机动性的基本规律。所以,在“飞”行化之后,未来战争的演进方向,又指向了太空,这是因为太空平台比飞机更快。以上都说明军事变革的核心就是追求速度。

20世纪初,德国一战失败后,在重重限制和监视下,不到20年,就在失败的废墟上建立起一支横扫欧洲的新军队。其原因就是其利用了当时最新的机械工业进步的产物,将飞机和坦克组合成高机动的突击力量。20世纪中叶,以色列也是牢牢抓住机动二字建军,从一开始就把当时机动性最强的空军当做最优先的主力,连战连胜,至今不衰,其空军的许多纪录至今令人叹为观止。

现代军队与旧式军队的根本区别,是机动方式、机动能力的不同,是“飞”行化与地面化的区别,而并不是信息化和机械化的区别。信息化只是现代化军队的内在系统。从外观上说,军队的现代化就是“飞”行化。

我们也可以认为,看一支军队落后还是先进,就看它的“飞”行化水平。如果不能实现“飞”行化机动,就是陆军全部实现数字化也很难取得根本性突破。因为,信息化并不能解决机动能力不足的问题。而机动能力一直被视为军队的生命。

战争的胜败就在一个“飞”字上

为什么伊拉克、南联盟的军队,在美军面前没有招架之力?那是因为双方军队的形态不一样。美军是老鹰,伊军和南军是地面上两只小豺狐。老鹰怎么攻击它们都可以,它们却无法攻击老鹰。这才是真正的不对称。

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之后,笔者一直在关注这场战争的“现代化”特点,并比较美俄两支大国军队的不同表现。

美军从传感器发现目标到作战平台实施精确打击的时间,由海湾战争的几天,到科索沃战争的几小时,再到阿富汗战争的10分钟,初步形成“发现即摧毁”的作战模式。

如2001年11月间,美军一架“捕食者”无人侦察机发现,一支车队在夜幕掩护下撤离喀布尔,立即通过卫星传送到美国中央指挥中心。五角大楼立即下达攻击命令,3架F-15战斗机在“捕食者”引导下,很快飞到目标上空,即刻投下3枚各重2500磅的制导炸弹。同时,无人侦察机也向地面停车场上的车辆发射了“海尔法”反坦克导弹,并命中目标,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架无人攻击机。

后经证实,包括拉登的助手阿提夫在内的近100名塔利班人员在此次空袭中丧命。这精彩的一幕只是美军在阿富汗作战行动的缩影。

与美军相比,俄军在车臣基本上还是靠战机、火炮、坦克等常规兵器作战,俄军不能像美军那样利用绝对的信息技术优势实施空地不对称作战。和美军追杀阿提夫的一幕恰成对照,在车臣战争中也有这样一个镜头:俄军一支空降分队在山区陷入车匪重围之中,90名官兵苦战三昼夜而得不到支援,最终全部被歼。

车臣战争与阿富汗战争最大的区别在于,俄军打的是地面、机械化战争,而美军打的是一场空中、信息化战争。俄军使用的武器装备是各种常规作战平台,主力是以10万陆军为主的作战集团,采用大规模的步坦协同或空地协同作战,及攻城掠地式的战役合围。而美军则是以特种部队和空军为主,以导弹对子弹,以卫星对准星。

我们可以看,美国就100多万军队,打遍全世界,并正在追求一小时打遍全球,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所有的军种都是飞行化的,十几年前就奉行全球机动、全球到达、全球交战战略。以陆军为例,美军不到50万人,拥有各种飞机5000余架;俄国陆军30余万,拥有飞机3700余架。

古往今来,都是推进距离远、打击力度强、行军速度快,即机动性强的军队才能取得胜利。速度击碎规模。

可以说,“飞”行化的本质是打得到,信息化的本质是打得准,我们必须了解的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经济落后不一定挨打,但观念落后,才是灾难之源。令人忧虑的是,太久的和平,不仅严重磨损了一些人的斗志,也模糊了其对现代军队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回顾并不久远的历史,1840年中国军队在陆地上失去尊严,1894年中国海军又在海上失去尊严,是空军1951年从天上把尊严打了回来。但是,这150年军事上的悲壮轮回,并没有让中华民族从此高枕无忧,未来中国的威胁仍然来自空中。今日中国周边狼烟四起,一些对中国充满敌意的国家,已经从海面到地面,构筑了一条严密的包围圈,并试图凭借强大的空中和太空力量,在中国的头顶也“盖”上盖。这是危机,更是机遇。未来安全的希望也来自空中。

中国新型军队,一定要确立鹰击战略思想,认清军队“飞”行化的本质,打造空中、远程进攻体系,实现和潜在对手“以攻对攻”的平衡。以不落人后的战略智慧和果敢决心,以先进的军事形态和真实、可信的军事能力,威慑、逼退战争威胁。



解放军缺乏海外用兵的远程投送能力

美国《中国安全》刊载了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战略研究所教授大卫·莱的分析文章称,当中国海军在世界的善意中执行历史性的反海盗任务时,中国可以期待平稳地向前,而当中国必须在联合国框架外捍卫自己的利益,或者与美国进行冲突时,对它的真正检验才会来临。

环球时报7月23日报道 美国《中国安全》季刊第13期刊载了美国陆军战争学院(United States Army War College)战略研究所的亚洲安全研究教授大卫-莱(David Lai)的分析文章,文章的标题是“中国军力走向全球”(Chinese Military Going Global),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无需再加思索,中国人民解放军在2008年12月26日初次登上了“世界的舞台”,这一天,解放军派出了两艘海军战舰和一艘补给舰奔赴亚丁湾,为中国商船执行护航任务,这支应急性的舰队为那些已经在海盗猖獗的海域护航的多国海军力量上又稍稍增添了一笔,但它却是21世纪解放军新使命中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在世界安全事务中成为一支“全功能”型世界力量的重要一步。

新世纪的一个使命

解放军走向全球是中国实力扩展的自然结果。在共和国的早期几十年中,对内部国家安全的关切掩盖了或许在海外拥有的经济利益,在“冷战”正酣的年代,当中国与美国、苏联及很多邻国存有不同意见的时候,解放军的唯一使命就是在家门口的前线上保护着中国。

此前,中国认为在海外运用军事力量是“帝国主义行径”,如今,形式正在发生变化,当中国的国家利益扩展时,中国与中国海外发生的事情之间变得愈加紧密。而事实上,中国如今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仅次于美日两国),也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次于美国,接近德国),中国的产品遍及世界的角落,与此同时,中国对世界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度在提高,这些重要的物资大多从海上运达,超过90%的贸易和能源供给经由海上运输,这种对海洋商业的依赖随即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面对海盗袭击的脆弱性,面对来自敌国封锁时的脆弱性,甚至是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脆弱性。中国不仅有“国土边界”,也存在一个“利益边界”,这就需要解放军采取保护措施。

文章接着说,但是,目前尚有一些尚待回答的问题:中国如何在海外运用军力?运用的方式与先前和现在的大国有何不同?在“国土边界”之外,中国会最终建立哪种力量构架和军事存在?中国如何与其他大国尤其是美国平衡军事关系?

机不可失

文章说,中国无法期望一个更好的机会来检验解放军的新使命,亚丁湾的反海盗部署允许解放军在不会激发另一轮“中国威胁论”的情况下这样做,一方面,这次军事任务是有限的,中国海军在那里为中国商船护航,并不针对其他国家进行战事,也并非挑战另一个世界强国。当中国还不具备远程军力投送能力的时候,这种有限的海军护航行动也对解放军海军力量的管理掌控有所裨益。

文章接着说,更为重要的是,解放军的首次海外部署是在联合国的授权之下执行的。索马里海盗的行径激起了国际性的强烈抗议,以至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数个决议,呼吁国际社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派遣海空力量,来保护亚丁湾航行的商船,还允许地面部队上岸抓捕海盗。中国响应联合国的号召采取了行动,此举实现了两大目标:解放军在海外首次执行战斗任务有了法律依据,而且中国赢得了负责任大国的赞誉。中国将就此为例向世界表明,中国不仅仅是在世界舞台上展露“军事肌肉”的又一强国,更是扮演促进世界和平角色的大国。

“视距之外的目标”

解放军有理由庆祝它的首次海外战斗部署,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领导者却面对一个困难的前方之路,为支撑解放军的未来使命,中国需要发展远程军力投送能力,中国不久前出版的08国防白皮书及时地指明了国家防务现代化的三步发展战略:将信息化作为防务现代化的目标,依据本国国情和军事状况,中国将在2010年之前为长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2020年之前完成中国武装力量的机械化任务,并在信息化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在21世纪中叶实现国家防务和武装力量的信息化目标。

文章说,对于美国的领导者来说,中国防务现代化的上述计划太过冗长,美国领导者的视野很少超过他们那四年的(总统)任期,而中国正下定决心站稳脚跟而奔向上述目标。中国持续三十年的经济和科技发展为防务现代化铺设了物质基础,而领导者为解放军21世纪的发展定下了新的政策导向。未来十年,人们会看到中国将其资源用于提升传统的陆海空军力量,同时,拓展开发新型核、太空和网络技术。最为引人议论的就是中国发展海上军力的努力,解放军陆军和核力量大多处在国内,外太空和网络技术又因其双重功用的自然特性,这些都不大容易吸引国际注意力,而海军力量就有所不同了,它是一种外显的军事机器,拥有重要的国家影响力。发展一种与中国扩展的利益相称的海军力量将是主要的任务。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国内存在一个如何追求海权的争论,这种讨论是中国在历来忽视海权的典型反映,在近代历史上,蒙羞的中国遭遇来自海上的外敌入侵,现代又遭遇美国及其亚洲盟国的重压,当今中国需要保护和发展在海上的利益。

文章提到,尊奉阿尔弗莱德-马汉(Alfred T.Mahan)海权学说的鼓吹者们坚信,强大的海军是要具备全球抵达能力的大国崛起的先决条件,他们认为中国具备成为全球强国的能力,但是倘若没有强大的海军,中国将不能达到它的“潜在”目标,或者更坦率地说,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中国的发展将“没有未来”。实际上,强大海军的拥护者力促中国打造航母战斗群,他们声称,没有航母,中国就不能完美地解决台湾问题,而只要台湾问题依然存在,中国就不得不和美国“面对面”,此外,没有航母战斗群,中国就不能够安全保护那些较为遥远的海洋国土和海上运输通道。

文章接着说,海军建设的鼓吹者们指出下列事实: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唯一不具备航母战力的国家,尽管中国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由此延伸出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他们还指出,中国的邻国日本、印度和泰国都拥有航母。最后,中国的海权鼓吹者们争论说,如果中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将会强化中国在与美国共享大洋利益中的地位。正如中国海权鼓吹者们所说的,“长远来看,中国和美国将成为朋友;然而,美国人总是与不可打败的对手交朋友;不被打败的国家才是美国平等对待的朋友”。

文章还提到,另外一些分析采用了一种更加理智的看法,他们指出,盲目听从马汉的论点来发展中国海权,将让中国走向霸权竞争的道路,带来潜在的灾难;中国确实应该发展海军势力保护自己的利益,但应避免挑战美国。还有人认为,航母代表了过时的技术,投资外太空和网络才是未来之路。

文章总结说,尽管在中国争论还会继续,但有理由相信中国将会扩展他们的海军部队,正如一名中国将军所言:“中国有权利也有能力发展航母,如果有一天中国决定那样做的话,世界不应感到意外。”就现在而言,当中国海军在世界的善意中执行历史性的反海盗任务时,中国可以期待平稳地向前“航行”,而当中国必须在联合国框架之外捍卫自己的利益时,或者与美国进行冲突时,对它的真正检验才会来临。在那种环境下,中国将作何举动?解放军的全球使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空天?王立宇宙军?月光之旅?
思想也慢慢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