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灭金最后之战——不降之金国忠孝军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04:05
蒙古灭金最后之战——不降之金国忠孝军 (2007-9-11 20:04:53)
分类:未分类    

        1227年,成吉思汗在灭西夏后死去。当时蒙古经过与金之间多年的战争,已控制了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而金只剩下了陕西、河南两地,在黄河之北只剩下了河中(山西蒲州)等少数据点,黄河成了金最后的屏障(注:当时黄河夺淮入海)。死前,成吉思汗对攻金的方略已有遗言:金的精锐在潼关,南有群山、北临黄河,遽然难破。若向宋借道,宋、金世仇,必然答应,这样就可以出兵唐、邓(今南阳一带),直逼汴京。金危急,必然调动潼关守军,长途增援,但城居之人,不耐久劳,即使赶到也无法作战,这样我们一定可以胜利。(评语:天才的军事家,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洞若烛火)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于1229年即位,并于1230年7月开始了对金攻略。但在国家的危亡关头,通古斯武士血液中尚存的剽悍被激发了出来,金在潞州、卫州、庆阳、大昌原等战役中连续取胜,尤其是大昌原之战,金以四百骑兵破蒙古八千之众。窝阔台于是亲率大军,于翌年4月夺取了具有战略意义的陕西凤翔。金被迫弃守西安,将军民撤入河南,以主力扼守潼关。实现成吉思汗遗言的机会来了。


            拖雷汗灭金之战开局


            1230年9月,蒙古兵分3路:拖雷率五万大军为西路军,出凤翔、取道汉中,由宋借道,直逼唐、邓;窝阔台集中兵力为中路军,进攻河中;另以成吉思汗妻弟斡陈那颜指挥东路军,由山东攻河南,以为策应。金君臣聚集商议,大臣白华提出:蒙军主力是西路和中路,而西路绕道而行,在汉水边集中至少要半月以上的时间,不如就近以主力渡河北上,迎击中路军,一旦取胜,蒙古的西路军必然担心孤军伸入,不敢北上,此为一石二鸟之计。(评语:妙计,这是成吉思汗策略中唯一的漏洞,但可惜,请看下文)于是,金哀宗请在陕西的金军统帅移剌蒲阿前来商量。但蒲阿担心渡河后被蒙军截断退路,决战又得不到好处,主张不渡河出击。而此时金的另一个统帅完颜合达也改变了主意,认为不宜渡河出击。于是金兵按兵不动,听任蒙军猛攻河中。是年12月,河中城破,大将完颜讹可被俘,不屈而死。而同时,拖雷借道宋境,于11月通过宋军把守的险隘饶峰关(今陕西西乡东北),进占金州(今陕西安康),据汉水上游。见此形势,金遂调集各路精锐,云集邓州(今河南邓县),总兵力在二十万以上。其中的主要将领完颜陈和尚、武仙、杨沃衍、张惠、按得木均是金抗蒙的名将。其中完颜陈和尚还是大昌原和卫州倒回谷战役的前敌指挥。所有这些人由移剌蒲阿和完颜合达两位统帅指挥。(评语:号令不一,种下祸根)12月,拖雷于均州(今湖北均县)渡汉水。此时金军已集结完毕,提控步军、临淄郡王张惠提出半渡而击,完颜合达也同意,但移剌蒲阿不接受,主张放纵蒙军渡江后再决战。金军只能在邓州附近的顺阳驻屯二十天,空耗粮秣。(评语:错失良机,又是一个宋襄公)蒙军渡江后到达禹山,金军主力也急忙赶到禹山,摆开阵势。此时金军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移剌蒲阿和完颜合达将十多万步兵摆在山前,而将数万骑兵列在山后,想让步兵在正面进攻,待双方激战正酣时,从骑兵从两翼迂回。而蒙军统帅拖雷在阵前观察后,看破了金军的策略,决心反客为主,下令:辎重留后,骑兵绕开金在正面的步兵,直接进攻山后的骑兵。于是,蒙军骑兵呼啸而出,使得金只能原先的主动进攻改为被动防御。但金毕竟在兵力上占优,几次短兵相接后,蒙军见难以取得优势,遂撤出战斗,并后退三十里,并决定避战待机。而金也没主动出击。此后几天,金军失去了蒙军的消息,而粮秣将尽,于是往邓州出发,沿途筹措粮秣。但途中大批蒙军骑兵遽然而出,金军仓促中只得放下辎重,双方展开激战,酣战之时,突然又有一队蒙军骑兵杀出,劫走了金军辎重。蒙军得手后迅速撤退。(评语:不愧是成吉思汗的好学生)金军进入邓州后,因粮秣已失,军心恐慌,只能据城而守。而此时,蒙军的统帅拖雷认为虽然金的粮秣被夺,但仍占优势,于是决定进一步调动金军:利用金的后方空虚,主力分几路北上,进军汴京,沿途烧夺所过州县积聚的粮草,以免被回援的金军所用。
            邓州的金军主力得讯后十分惶恐,遂以十五万主力北援(步兵十三万,骑兵二万)。时为金正大九年(公元1232年)正月初二日。决战的时刻就要到了。


            三峰山决战


            就在拖雷北上的同时,蒙中路军也渡河南下,准备与西路军会合。金军在北上的同时,沿途不断受到拖雷部小股骑兵的骚扰。正月十三日又冷又饿、疲惫不堪的金军到达河南钧州城外二十五里出的黄榆店,驻扎休整。十六日,得到金哀宗制旨的金军启程,开向汴京,以防蒙中路军的进攻。但此时,蒙中路军一部已赶到钧州,与拖雷的西路军合兵,并在钧州西南的三峰山附近,以大树堵塞金军进路,激战由此展开。金大将杨沃衍见进路堵塞,遂率部奋勇血战,打开一条出路,而完颜陈和尚乘机占领了三峰山山头,金的先头部队离钧州只有十余里。此时蒙军主力退缩到了三峰山的东北、西南。金军趁势进攻,武仙、高英攻东北,杨沃衍、樊泽攻西南。同时金大将张惠、按得木立马山上,一眼望去,见蒙军密密麻麻,前后相距二、三十里,两人一直是主张主动出击的,此时再也无法忍耐,按得木对张惠说:“此地不战,尚有何为!”然后引领本部万余骑兵冲下山坡,张惠部紧跟其后。(评语:求战心切,可以理解,但不服将令,擅自出击,此为大忌)谁料,蒙军见金军骑兵冲锋,不求战,却远远避开。(评语:敌进我退,避其锋芒)一会儿天气转坏,风雪交加,能见度下降,而金军此时才发现,他们进入了一片麻田,土质疏松,而且连日雨雪,战马进入了泥浆之中,直没战马腿胫,行动艰难,难以战斗。而马上之人连日疲惫,此时已是僵饿难动。蒙军趁势合围,燃薪煮肉,各部轮番休息,轮番进攻。(评语:击其惰归)就在金军难以支持之时,蒙军突然让开了一条路通往钧州。(评语:围三阙一)生路突现,金军各部争相夺路,自顾逃生,阵容已乱。半途蒙军伏兵四起,十余万金军全线崩溃,兵败如山倒。乱军中,张惠、樊泽、高英相继战死,统帅移剌蒲阿被俘,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杨沃衍率领数百骑兵逃入钧州城中,只有武仙逃脱。不久,窝阔台也率军赶到,合攻钧州。


            忠孝军无法挽回的败局


            众寡悬殊,不久,钧州城破,金军不屈,转入巷战,全军覆没。完颜合达死于巷战,杨沃衍在城破之时向汴京哭拜:“无面目见朝廷,唯有一死耳。”自缢身亡。完颜陈和尚在全城平定后,主动求见蒙军统帅拖雷,当面说:“我是忠孝军总领完颜陈和尚,大昌原和卫州倒回谷的取胜,都是我指挥的。今日我若死于乱军中,别人还以为我有负国家,惟有死个明白,让天下人都知道我!”终不屈而死。移剌蒲阿被俘被俘后,拖雷亲自劝降,往复数百言,蒲阿只是说:“我金国大臣,惟当金国死耳!”遂被杀。此役过后,金军主力尽没,史称:“由是金不能兵矣。”不久,金亡。



            附录:没有降将降卒的金国忠孝军



            即使在统帅完颜陈和尚战死后,忠孝军仍然坚持抗战,直到金朝灭亡.
            忠孝军的成立按照<金史>记载" 哀宗正大二年,议选诸路精兵,直隶密院。""复取河朔诸路归正人,不问鞍马有无、译语能否,悉送密院,增月给三倍它军,授以官马,得千余人,岁时犒燕,名曰忠孝军。以石抹燕山奴、蒲察定住统之。加以正大已后诸路所虏、临陈所获,皆放归乡土,同忠孝军给其犒赏,使河朔俘系知之。故此军迄于天兴至七千,千户以上将帅尚不预焉。又以归正人过多,乃系于忠孝籍中别为一军,减忠孝所给之半,不能射者令阅习一再月,然后试补忠孝军,是所谓合里合军也。"


            忠孝军的特点如下


            (1)民族成分复杂,按照<金史完颜陈和尚传>记载"忠孝一军,皆回纥、乃满、羌、浑及中原被俘避罪来归者,鸷狠凌突,号难制。"从上可知,有回纥(维族) 乃蛮 羌族 吐谷浑 汉族和少量女真族.
            (2)抵抗蒙古决战心极强
            尤其厌恶投降,忠孝军的士兵大多来源于被蒙古军俘虏逃归的中原各族人民,他们对蒙古军的杀掠有着十分强的仇恨,金朝后期与蒙古的议和好多都是他们阻挠的.还有他们"所过州邑常料所给外秋毫无犯,街曲间不复喧杂,"军纪严明,成了金朝后期军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3)待遇高 装备好,待遇高见上文,忠孝军大都为骑兵,还有火枪等当时先进的装备.
            忠孝军最初的首领为石抹燕山奴、蒲察定住.后来为完颜陈和尚.



            忠孝军的战绩


            (1)大昌原之战



           正大五年,蒙古将领赤老温进攻陕西,渐至泾州,断绝庆阳粮道,进入大昌原。<金史完颜陈和尚传>记载"北兵入大昌原,平章合达问谁可为前锋者,陈和尚出应命。先已沐浴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擐甲上马不反顾。是日,以四百骑破八千众,"蒙古军的战斗力很强几乎人人皆知,像忠孝军这样以如此悬殊的兵力在野战中击败如此强大的对手实在是个奇迹.南宋的成功的战役是在守城战中取得的.<金史>评价"盖自军兴二十年始有此捷"明朝人陈邦瞻的<宋史记事本末>对金朝偏见较深,但是评价到"盖自有蒙古之难,二十年间始有此捷".


            (2)卫州之战


            正大七年,蒙古窝阔台因为蒙古军在陕西作战失利,窝阔台大怒,决意亲自领兵南侵。正大七年年七月,窝阔台与弟拖雷、侄蒙哥统率大兵,向金朝的山西进攻。蒙古军攻下天成堡,经西京,至应州,在雁门关激战,先后攻破代州和石州。
            武仙归金后,在正大五年年置府卫州。正大七年年九月,武仙领兵围攻潞州的蒙古军。窝阔台命塔思领兵救援。武仙退保潞州东原上。金将移刺蒲瓦领兵夜袭蒙古军,塔思战败,蒙古辎重、人口都被金军俘获。武仙还军,攻占潞州。十月,窝阔台再遣万户宴只吉台与塔思等攻潞州。武仙遁走,还屯卫州。蒙古真定万户史天泽等率领河北蒙、汉军围攻卫州。哀宗调遣完颜合达、移刺蒲阿领兵十万救卫州。完颜合达等先遣完颜陈和尚忠孝军及亲卫军等三千人作先锋出击,蒙古兵败退。卫州围解。陈和尚的忠孝军又立了战功。<金史>记载简略.<元史史天泽传>记载"金将完颜合达以众十万来援,战不利,诸将皆北".说的比较平和,但是仍然可以看出蒙古军的败绩.


            (3)倒回谷之战


            正大七年十一月,蒙古兵攻潼关、蓝关,不能下,退军。正大八年正月,蒙古速不台军攻破小关,攻掠卢氏、朱阳。潼关总帅纳合买住领兵拒战,求援于行省。行省派陈和尚忠孝军一千,都尉夹谷浑军一万来援。蒙古速不台军败退,金兵追到倒回谷口而还。
            <金史>记载简略.<元史速不台传>记载"从攻潼关,军失利,帝(窝阔台)责之。睿宗(拖雷)时在籓邸,言兵家胜负不常,请令立功自效。"蒙古大汗亲自指责大将速不台.可见蒙古对这次战败的重视程度.


            (4)三峰山之战


            这是金朝具有决定性的一次战役,金军尽管作战勇敢,但是因为战略失误,粮食不足,士卒疲敝等一系列原因遭到惨败,金朝大多数抗蒙名将都战死.史书中关于忠孝军的战斗经过记载不多,只是说完颜陈和尚率领中军,但是对他的殉节则大书特书,<金史 完颜陈和尚传>记载",三峰山之败,走钧州。城破,大兵入,即纵军巷战。陈和尚趋避隐处,杀掠稍定乃出,自言曰:“我金国大将,欲见白事。”兵士以数骑夹之,诣行帐前。问其姓名,曰:“我忠孝军总领陈和尚也。大昌原之胜者我也,卫州之胜亦我也,倒回谷之胜亦我也。我死乱军中,人将谓我负国家,今日明白死,天下必有知我者。”时欲其降,斫足胫折不为屈,豁口吻至耳,噀血而呼,至死不绝。大将义之,酹以马湩,祝曰:“好男子,他日再生,当令我得之。”时年四十一。"这样的将领,应该同岳飞一样永垂青史.


            (5)对宋朝的战争


            天兴二年,宋朝同蒙古联合夹击金朝.八月,宋兵围攻唐州。金唐州守将乌古论黑汉遣使求援。金哀宗命权参政乌林答胡土领忠孝军百人,征西山招抚乌古论换住等军赴援。宋兵乘金援军一半入城时,出伏兵夹攻。换住战死。胡土大败,领三十骑逃回。宋军攻克唐州,又进攻息州,哀宗派抹燃兀典领兵救援。兀典派忠孝军百余骑在中渡店袭击宋军。金军"我军皆北语"说着蒙古语袭击宋军,误以为是蒙古军来袭,溃散而去。全军获胜。


            (5)归德之战


            金哀宗于天兴元年逃离开封,准备进攻河北.遭到失败.这时金朝又发生一系列政治矛盾,一些大臣被杀,大权落于蒲察官奴之手.哀宗因为蒲察官奴的母亲在蒙古军中,准备与蒙古求和,但是忠孝军的士兵们不干,<金史蒲察官奴传>记载"先是,忠孝军都统张姓者,谓官奴决欲劫上北降,遂率本军百五十人围官奴之第,数之曰:“汝欲献主上,我辈皆大朝不赦者,使安归乎?”",可见其不投降的特点.无奈,蒲察官奴只得"官奴惧,乃以其母出质,云:“汝等若以吾母自北中来,疑我与北有谋,即杀之。我不恨。”张意稍解"官奴聚集军士到北草场,说他不降蒙,不要再怀疑,并告谕军士,计划出兵袭击蒙古军营。 哀宗到归德后,蒙古诸军逐渐会集到归德附近。蒙古撒吉思卜华军在归德城北,临城背水扎营。在忠孝军广大军士的推动下,五月间,哀宗、官奴令军中准备火枪战具。官奴率忠孝军四百五十人,自南门登船,由东而北,乘夜间至城北王家寺。哀宗到城北门观战,如果劫营失败,就乘船逃往徐州。四更时,两军接战。金军奋勇杀敌,腹背夹攻,用火枪袭击。蒙古军溃败,溺水死三千五百余人。撒吉思卜华败死,一军覆没。蒙古藁城元帅董俊也在作战中败死。金军取得劫营的重大胜利。<元史董俊传>记载"金主弃汴奔归德,追围之。金兵夜出,薄诸军于水,俊力战死焉"


            (6)蔡州保卫战

            金哀宗逃往蔡州,但是没有料到宋朝和蒙古的联合进攻.金哀宗为了迎战,从徐州把完颜仲德调来领省院事,主持军政。随后,又自徐州调回军帅抹撚兀典,再次起用老将完颜赛不领行尚书省事于徐州。完颜仲德在蔡州亲自整顿兵马,自诸道征兵万人,又命工修缮器甲,限一月完工,军威稍振。九月,鲁山元帅元志领兵千余来援蔡州,息州忠孝军元帅蔡八儿、王山儿等也领兵到蔡州。完颜仲德整肃军纪,赏罚严明,准备迎战。 蒙古军由塔察儿率领,宋军由孟珙率领,分道向蔡州进攻。九月,蒙古兵到达蔡州城下。蔡州危急。哀宗在重九日拜天,对群臣说:"国家自开创涵养汝等百有余年。汝等或以先世立功,或以劳效起身,被坚执锐,积有年矣。今当厄运,与朕同患,可谓忠矣。比闻北兵将至,正汝等立功报国之秋,纵死王事,不失为忠孝之鬼。往者汝等立功,常虑不为朝廷所知,今日临敌,朕亲见之矣,汝等勉之。"说罢,哀宗向群臣赐酒。这时,蒙古兵数百骑己到城下。金兵踊跃请战。哀宗分军防守四面。总帅孛术鲁娄室及完颜承麟守东面,乌古论镐、元志守南面,乌林答胡土守西面,蔡八儿、玉山儿、纥石烈柏寿等守北面,完颜斜烈守子城。次日,忠孝军蔡八几率百余骑潜出城门,渡汝水,向蒙古兵射击。蒙古兵筑长垒,作久困计。
             蔡州被围。哀宗放城内饥民老弱出城。又给饥民以船,到城壕采菱荧水草充饥。十一月,宋将盂珙率两万兵至蔡州,运粮三十万石助蒙古军需。宋、蒙会师。孟珙从俘虏处得知,蔡州城中粮尽,与蒙兵协力围困,防止金兵突围。宋兵攻南面。蒙古肖乃台、史天泽部攻北面。东、西两面也由蒙古兵包围。蔡州城外有柴潭,潭外即汝水。柴潭筑楼,伏巨弩设防。十二月,宋兵决柴潭入汝水,用薪草填潭,从潭上行军攻城。肖乃台、史天泽自城北偷渡,与金军血战。十二月初九日,蒙古军攻破蔡州外城,金外城守将宿州总帅高腊哥战死。蒙古攻东城,总帅手术鲁娄室随机备御。蒙军攻南城,炮击城楼。完颜仲德钡兵救援,蒙古兵退。蒙古及宋军四面来攻,完颜仲德难于四面援助,荐承麟权总帅,代娄室守东面。十九日,蒙军攻破西城。完颜仲德先在城中筑栅浚壕,蒙兵不能前进。完颜仲德选三面精锐,昼夜抗御,蒙军始终不能入城。都尉王爱实战死。二十四日,哀宗率领兵士夜出东城逃跑,到城栅处,与蒙军遇,被迫退回。
            天兴三年正月
            蒙古宋军联合攻入蔡州城,金哀宗自杀,完颜承麟战死,大臣在完颜仲德的率领下纷纷投水自杀,如孛术鲁娄室、元志、王山儿、纥石烈柏寿等及军士五百余人都投河自杀。剩下的人都战死,没有一个人投降.

      残金最后忠孝军主力武仙部的覆灭

     据《金史武仙传》记载:“合达、蒲阿败绩于三峰山,仙从四十余骑走密县,趋御寨,都尉乌林答胡土不纳,几为追骑所得。乃舍骑,步登嵩山绝顶清凉寺,谓登封兰若寨招抚使霍琢僧秀曰:‘我岂敢入汴京。一旦有急,缚我献大国矣。’遂走南阳留山,收溃军得十万人,屯留山及威远寨。立官府,聚粮食,修器仗,兵势稍振。”武仙竟然在三锋山之战后还可以“收溃军得十万人,”而这个数目占了三锋山之战中十五万金军的三分之二左右,可见,三峰山之战后,蒙古军并没有能够在三锋山之战中全歼金军,只是打了个击溃战。


             武仙率领的十万金军虽然在其后与蒙古军作战中也受了一些挫折,但实力并没有受损,直到“(金天兴二年)二年正月,仙阅兵,选锋尚十万。”


            真正全部歼灭在三峰山之战中漏网的十万金军是宋将孟珙的部队。史载孟珙曾多次击败武仙,迫使武仙“易服而遁。”孟珙最后“降其众七万人,获甲兵无算,”七万人只是投降的数目,并不包括歼灭的人数在内。由此可知,武仙部在孟珙的打击下已经全军覆灭了,这是发生在宋朝绍定六年的事。



            金国忠孝军将领构思的占领宋朝四川的计划,与辽亡之后,残余的辽军进军中亚,建立西辽,实在是有某些相似之处。金将武仙是执行这一战略决策的急先锋。武仙是残金的实力派,他在三峰山之战后,“收溃军得十万人。”这个时候,“武仙时与武天锡及邓守移剌瑗相掎角,为金尽力,欲迎守绪入蜀,犯光化,锋剽甚。”而金将武天锡亦实力超群,“天锡者,邓之农夫,乘乱聚众二十万为边患。”邓守移剌瑗也一样实力不靡,残金凭着这庞大的数十万大军,似乎复兴有望。


            然而金国占蜀的计划遭受到宋朝名将孟珙的力挫,武天锡在与孟珙作战时全军覆没,“珙逼其垒,一鼓拔之,壮士张子良斩天锡首以献。是役获首五千级,俘其将士四百余人,户十二万二十有奇。”另一金将邓守移剌瑗因为作战失败,不得不向孟珙投降,“瑗遣其部曲马天章奉书请降,得县五,镇二十二,官吏一百九十三,马军千五百,步军万四千,户三万五千三百,口十二万五千五百五十三。珙入城,瑗伏阶下请死,珙为之易衣冠,以宾礼见。”孟珙多次击败武仙,迫使武仙“易服而遁。”孟珙则“降其众七万人,获甲兵无算。”至此,数十万金军灰飞烟灭......蒙古灭金最后之战——不降之金国忠孝军 (2007-9-11 20:04:53)
分类:未分类    

        1227年,成吉思汗在灭西夏后死去。当时蒙古经过与金之间多年的战争,已控制了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而金只剩下了陕西、河南两地,在黄河之北只剩下了河中(山西蒲州)等少数据点,黄河成了金最后的屏障(注:当时黄河夺淮入海)。死前,成吉思汗对攻金的方略已有遗言:金的精锐在潼关,南有群山、北临黄河,遽然难破。若向宋借道,宋、金世仇,必然答应,这样就可以出兵唐、邓(今南阳一带),直逼汴京。金危急,必然调动潼关守军,长途增援,但城居之人,不耐久劳,即使赶到也无法作战,这样我们一定可以胜利。(评语:天才的军事家,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洞若烛火)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于1229年即位,并于1230年7月开始了对金攻略。但在国家的危亡关头,通古斯武士血液中尚存的剽悍被激发了出来,金在潞州、卫州、庆阳、大昌原等战役中连续取胜,尤其是大昌原之战,金以四百骑兵破蒙古八千之众。窝阔台于是亲率大军,于翌年4月夺取了具有战略意义的陕西凤翔。金被迫弃守西安,将军民撤入河南,以主力扼守潼关。实现成吉思汗遗言的机会来了。


            拖雷汗灭金之战开局


            1230年9月,蒙古兵分3路:拖雷率五万大军为西路军,出凤翔、取道汉中,由宋借道,直逼唐、邓;窝阔台集中兵力为中路军,进攻河中;另以成吉思汗妻弟斡陈那颜指挥东路军,由山东攻河南,以为策应。金君臣聚集商议,大臣白华提出:蒙军主力是西路和中路,而西路绕道而行,在汉水边集中至少要半月以上的时间,不如就近以主力渡河北上,迎击中路军,一旦取胜,蒙古的西路军必然担心孤军伸入,不敢北上,此为一石二鸟之计。(评语:妙计,这是成吉思汗策略中唯一的漏洞,但可惜,请看下文)于是,金哀宗请在陕西的金军统帅移剌蒲阿前来商量。但蒲阿担心渡河后被蒙军截断退路,决战又得不到好处,主张不渡河出击。而此时金的另一个统帅完颜合达也改变了主意,认为不宜渡河出击。于是金兵按兵不动,听任蒙军猛攻河中。是年12月,河中城破,大将完颜讹可被俘,不屈而死。而同时,拖雷借道宋境,于11月通过宋军把守的险隘饶峰关(今陕西西乡东北),进占金州(今陕西安康),据汉水上游。见此形势,金遂调集各路精锐,云集邓州(今河南邓县),总兵力在二十万以上。其中的主要将领完颜陈和尚、武仙、杨沃衍、张惠、按得木均是金抗蒙的名将。其中完颜陈和尚还是大昌原和卫州倒回谷战役的前敌指挥。所有这些人由移剌蒲阿和完颜合达两位统帅指挥。(评语:号令不一,种下祸根)12月,拖雷于均州(今湖北均县)渡汉水。此时金军已集结完毕,提控步军、临淄郡王张惠提出半渡而击,完颜合达也同意,但移剌蒲阿不接受,主张放纵蒙军渡江后再决战。金军只能在邓州附近的顺阳驻屯二十天,空耗粮秣。(评语:错失良机,又是一个宋襄公)蒙军渡江后到达禹山,金军主力也急忙赶到禹山,摆开阵势。此时金军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移剌蒲阿和完颜合达将十多万步兵摆在山前,而将数万骑兵列在山后,想让步兵在正面进攻,待双方激战正酣时,从骑兵从两翼迂回。而蒙军统帅拖雷在阵前观察后,看破了金军的策略,决心反客为主,下令:辎重留后,骑兵绕开金在正面的步兵,直接进攻山后的骑兵。于是,蒙军骑兵呼啸而出,使得金只能原先的主动进攻改为被动防御。但金毕竟在兵力上占优,几次短兵相接后,蒙军见难以取得优势,遂撤出战斗,并后退三十里,并决定避战待机。而金也没主动出击。此后几天,金军失去了蒙军的消息,而粮秣将尽,于是往邓州出发,沿途筹措粮秣。但途中大批蒙军骑兵遽然而出,金军仓促中只得放下辎重,双方展开激战,酣战之时,突然又有一队蒙军骑兵杀出,劫走了金军辎重。蒙军得手后迅速撤退。(评语:不愧是成吉思汗的好学生)金军进入邓州后,因粮秣已失,军心恐慌,只能据城而守。而此时,蒙军的统帅拖雷认为虽然金的粮秣被夺,但仍占优势,于是决定进一步调动金军:利用金的后方空虚,主力分几路北上,进军汴京,沿途烧夺所过州县积聚的粮草,以免被回援的金军所用。
            邓州的金军主力得讯后十分惶恐,遂以十五万主力北援(步兵十三万,骑兵二万)。时为金正大九年(公元1232年)正月初二日。决战的时刻就要到了。


            三峰山决战


            就在拖雷北上的同时,蒙中路军也渡河南下,准备与西路军会合。金军在北上的同时,沿途不断受到拖雷部小股骑兵的骚扰。正月十三日又冷又饿、疲惫不堪的金军到达河南钧州城外二十五里出的黄榆店,驻扎休整。十六日,得到金哀宗制旨的金军启程,开向汴京,以防蒙中路军的进攻。但此时,蒙中路军一部已赶到钧州,与拖雷的西路军合兵,并在钧州西南的三峰山附近,以大树堵塞金军进路,激战由此展开。金大将杨沃衍见进路堵塞,遂率部奋勇血战,打开一条出路,而完颜陈和尚乘机占领了三峰山山头,金的先头部队离钧州只有十余里。此时蒙军主力退缩到了三峰山的东北、西南。金军趁势进攻,武仙、高英攻东北,杨沃衍、樊泽攻西南。同时金大将张惠、按得木立马山上,一眼望去,见蒙军密密麻麻,前后相距二、三十里,两人一直是主张主动出击的,此时再也无法忍耐,按得木对张惠说:“此地不战,尚有何为!”然后引领本部万余骑兵冲下山坡,张惠部紧跟其后。(评语:求战心切,可以理解,但不服将令,擅自出击,此为大忌)谁料,蒙军见金军骑兵冲锋,不求战,却远远避开。(评语:敌进我退,避其锋芒)一会儿天气转坏,风雪交加,能见度下降,而金军此时才发现,他们进入了一片麻田,土质疏松,而且连日雨雪,战马进入了泥浆之中,直没战马腿胫,行动艰难,难以战斗。而马上之人连日疲惫,此时已是僵饿难动。蒙军趁势合围,燃薪煮肉,各部轮番休息,轮番进攻。(评语:击其惰归)就在金军难以支持之时,蒙军突然让开了一条路通往钧州。(评语:围三阙一)生路突现,金军各部争相夺路,自顾逃生,阵容已乱。半途蒙军伏兵四起,十余万金军全线崩溃,兵败如山倒。乱军中,张惠、樊泽、高英相继战死,统帅移剌蒲阿被俘,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杨沃衍率领数百骑兵逃入钧州城中,只有武仙逃脱。不久,窝阔台也率军赶到,合攻钧州。


            忠孝军无法挽回的败局


            众寡悬殊,不久,钧州城破,金军不屈,转入巷战,全军覆没。完颜合达死于巷战,杨沃衍在城破之时向汴京哭拜:“无面目见朝廷,唯有一死耳。”自缢身亡。完颜陈和尚在全城平定后,主动求见蒙军统帅拖雷,当面说:“我是忠孝军总领完颜陈和尚,大昌原和卫州倒回谷的取胜,都是我指挥的。今日我若死于乱军中,别人还以为我有负国家,惟有死个明白,让天下人都知道我!”终不屈而死。移剌蒲阿被俘被俘后,拖雷亲自劝降,往复数百言,蒲阿只是说:“我金国大臣,惟当金国死耳!”遂被杀。此役过后,金军主力尽没,史称:“由是金不能兵矣。”不久,金亡。



            附录:没有降将降卒的金国忠孝军



            即使在统帅完颜陈和尚战死后,忠孝军仍然坚持抗战,直到金朝灭亡.
            忠孝军的成立按照<金史>记载" 哀宗正大二年,议选诸路精兵,直隶密院。""复取河朔诸路归正人,不问鞍马有无、译语能否,悉送密院,增月给三倍它军,授以官马,得千余人,岁时犒燕,名曰忠孝军。以石抹燕山奴、蒲察定住统之。加以正大已后诸路所虏、临陈所获,皆放归乡土,同忠孝军给其犒赏,使河朔俘系知之。故此军迄于天兴至七千,千户以上将帅尚不预焉。又以归正人过多,乃系于忠孝籍中别为一军,减忠孝所给之半,不能射者令阅习一再月,然后试补忠孝军,是所谓合里合军也。"


            忠孝军的特点如下


            (1)民族成分复杂,按照<金史完颜陈和尚传>记载"忠孝一军,皆回纥、乃满、羌、浑及中原被俘避罪来归者,鸷狠凌突,号难制。"从上可知,有回纥(维族) 乃蛮 羌族 吐谷浑 汉族和少量女真族.
            (2)抵抗蒙古决战心极强
            尤其厌恶投降,忠孝军的士兵大多来源于被蒙古军俘虏逃归的中原各族人民,他们对蒙古军的杀掠有着十分强的仇恨,金朝后期与蒙古的议和好多都是他们阻挠的.还有他们"所过州邑常料所给外秋毫无犯,街曲间不复喧杂,"军纪严明,成了金朝后期军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3)待遇高 装备好,待遇高见上文,忠孝军大都为骑兵,还有火枪等当时先进的装备.
            忠孝军最初的首领为石抹燕山奴、蒲察定住.后来为完颜陈和尚.



            忠孝军的战绩


            (1)大昌原之战



           正大五年,蒙古将领赤老温进攻陕西,渐至泾州,断绝庆阳粮道,进入大昌原。<金史完颜陈和尚传>记载"北兵入大昌原,平章合达问谁可为前锋者,陈和尚出应命。先已沐浴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擐甲上马不反顾。是日,以四百骑破八千众,"蒙古军的战斗力很强几乎人人皆知,像忠孝军这样以如此悬殊的兵力在野战中击败如此强大的对手实在是个奇迹.南宋的成功的战役是在守城战中取得的.<金史>评价"盖自军兴二十年始有此捷"明朝人陈邦瞻的<宋史记事本末>对金朝偏见较深,但是评价到"盖自有蒙古之难,二十年间始有此捷".


            (2)卫州之战


            正大七年,蒙古窝阔台因为蒙古军在陕西作战失利,窝阔台大怒,决意亲自领兵南侵。正大七年年七月,窝阔台与弟拖雷、侄蒙哥统率大兵,向金朝的山西进攻。蒙古军攻下天成堡,经西京,至应州,在雁门关激战,先后攻破代州和石州。
            武仙归金后,在正大五年年置府卫州。正大七年年九月,武仙领兵围攻潞州的蒙古军。窝阔台命塔思领兵救援。武仙退保潞州东原上。金将移刺蒲瓦领兵夜袭蒙古军,塔思战败,蒙古辎重、人口都被金军俘获。武仙还军,攻占潞州。十月,窝阔台再遣万户宴只吉台与塔思等攻潞州。武仙遁走,还屯卫州。蒙古真定万户史天泽等率领河北蒙、汉军围攻卫州。哀宗调遣完颜合达、移刺蒲阿领兵十万救卫州。完颜合达等先遣完颜陈和尚忠孝军及亲卫军等三千人作先锋出击,蒙古兵败退。卫州围解。陈和尚的忠孝军又立了战功。<金史>记载简略.<元史史天泽传>记载"金将完颜合达以众十万来援,战不利,诸将皆北".说的比较平和,但是仍然可以看出蒙古军的败绩.


            (3)倒回谷之战


            正大七年十一月,蒙古兵攻潼关、蓝关,不能下,退军。正大八年正月,蒙古速不台军攻破小关,攻掠卢氏、朱阳。潼关总帅纳合买住领兵拒战,求援于行省。行省派陈和尚忠孝军一千,都尉夹谷浑军一万来援。蒙古速不台军败退,金兵追到倒回谷口而还。
            <金史>记载简略.<元史速不台传>记载"从攻潼关,军失利,帝(窝阔台)责之。睿宗(拖雷)时在籓邸,言兵家胜负不常,请令立功自效。"蒙古大汗亲自指责大将速不台.可见蒙古对这次战败的重视程度.


            (4)三峰山之战


            这是金朝具有决定性的一次战役,金军尽管作战勇敢,但是因为战略失误,粮食不足,士卒疲敝等一系列原因遭到惨败,金朝大多数抗蒙名将都战死.史书中关于忠孝军的战斗经过记载不多,只是说完颜陈和尚率领中军,但是对他的殉节则大书特书,<金史 完颜陈和尚传>记载",三峰山之败,走钧州。城破,大兵入,即纵军巷战。陈和尚趋避隐处,杀掠稍定乃出,自言曰:“我金国大将,欲见白事。”兵士以数骑夹之,诣行帐前。问其姓名,曰:“我忠孝军总领陈和尚也。大昌原之胜者我也,卫州之胜亦我也,倒回谷之胜亦我也。我死乱军中,人将谓我负国家,今日明白死,天下必有知我者。”时欲其降,斫足胫折不为屈,豁口吻至耳,噀血而呼,至死不绝。大将义之,酹以马湩,祝曰:“好男子,他日再生,当令我得之。”时年四十一。"这样的将领,应该同岳飞一样永垂青史.


            (5)对宋朝的战争


            天兴二年,宋朝同蒙古联合夹击金朝.八月,宋兵围攻唐州。金唐州守将乌古论黑汉遣使求援。金哀宗命权参政乌林答胡土领忠孝军百人,征西山招抚乌古论换住等军赴援。宋兵乘金援军一半入城时,出伏兵夹攻。换住战死。胡土大败,领三十骑逃回。宋军攻克唐州,又进攻息州,哀宗派抹燃兀典领兵救援。兀典派忠孝军百余骑在中渡店袭击宋军。金军"我军皆北语"说着蒙古语袭击宋军,误以为是蒙古军来袭,溃散而去。全军获胜。


            (5)归德之战


            金哀宗于天兴元年逃离开封,准备进攻河北.遭到失败.这时金朝又发生一系列政治矛盾,一些大臣被杀,大权落于蒲察官奴之手.哀宗因为蒲察官奴的母亲在蒙古军中,准备与蒙古求和,但是忠孝军的士兵们不干,<金史蒲察官奴传>记载"先是,忠孝军都统张姓者,谓官奴决欲劫上北降,遂率本军百五十人围官奴之第,数之曰:“汝欲献主上,我辈皆大朝不赦者,使安归乎?”",可见其不投降的特点.无奈,蒲察官奴只得"官奴惧,乃以其母出质,云:“汝等若以吾母自北中来,疑我与北有谋,即杀之。我不恨。”张意稍解"官奴聚集军士到北草场,说他不降蒙,不要再怀疑,并告谕军士,计划出兵袭击蒙古军营。 哀宗到归德后,蒙古诸军逐渐会集到归德附近。蒙古撒吉思卜华军在归德城北,临城背水扎营。在忠孝军广大军士的推动下,五月间,哀宗、官奴令军中准备火枪战具。官奴率忠孝军四百五十人,自南门登船,由东而北,乘夜间至城北王家寺。哀宗到城北门观战,如果劫营失败,就乘船逃往徐州。四更时,两军接战。金军奋勇杀敌,腹背夹攻,用火枪袭击。蒙古军溃败,溺水死三千五百余人。撒吉思卜华败死,一军覆没。蒙古藁城元帅董俊也在作战中败死。金军取得劫营的重大胜利。<元史董俊传>记载"金主弃汴奔归德,追围之。金兵夜出,薄诸军于水,俊力战死焉"


            (6)蔡州保卫战

            金哀宗逃往蔡州,但是没有料到宋朝和蒙古的联合进攻.金哀宗为了迎战,从徐州把完颜仲德调来领省院事,主持军政。随后,又自徐州调回军帅抹撚兀典,再次起用老将完颜赛不领行尚书省事于徐州。完颜仲德在蔡州亲自整顿兵马,自诸道征兵万人,又命工修缮器甲,限一月完工,军威稍振。九月,鲁山元帅元志领兵千余来援蔡州,息州忠孝军元帅蔡八儿、王山儿等也领兵到蔡州。完颜仲德整肃军纪,赏罚严明,准备迎战。 蒙古军由塔察儿率领,宋军由孟珙率领,分道向蔡州进攻。九月,蒙古兵到达蔡州城下。蔡州危急。哀宗在重九日拜天,对群臣说:"国家自开创涵养汝等百有余年。汝等或以先世立功,或以劳效起身,被坚执锐,积有年矣。今当厄运,与朕同患,可谓忠矣。比闻北兵将至,正汝等立功报国之秋,纵死王事,不失为忠孝之鬼。往者汝等立功,常虑不为朝廷所知,今日临敌,朕亲见之矣,汝等勉之。"说罢,哀宗向群臣赐酒。这时,蒙古兵数百骑己到城下。金兵踊跃请战。哀宗分军防守四面。总帅孛术鲁娄室及完颜承麟守东面,乌古论镐、元志守南面,乌林答胡土守西面,蔡八儿、玉山儿、纥石烈柏寿等守北面,完颜斜烈守子城。次日,忠孝军蔡八几率百余骑潜出城门,渡汝水,向蒙古兵射击。蒙古兵筑长垒,作久困计。
             蔡州被围。哀宗放城内饥民老弱出城。又给饥民以船,到城壕采菱荧水草充饥。十一月,宋将盂珙率两万兵至蔡州,运粮三十万石助蒙古军需。宋、蒙会师。孟珙从俘虏处得知,蔡州城中粮尽,与蒙兵协力围困,防止金兵突围。宋兵攻南面。蒙古肖乃台、史天泽部攻北面。东、西两面也由蒙古兵包围。蔡州城外有柴潭,潭外即汝水。柴潭筑楼,伏巨弩设防。十二月,宋兵决柴潭入汝水,用薪草填潭,从潭上行军攻城。肖乃台、史天泽自城北偷渡,与金军血战。十二月初九日,蒙古军攻破蔡州外城,金外城守将宿州总帅高腊哥战死。蒙古攻东城,总帅手术鲁娄室随机备御。蒙军攻南城,炮击城楼。完颜仲德钡兵救援,蒙古兵退。蒙古及宋军四面来攻,完颜仲德难于四面援助,荐承麟权总帅,代娄室守东面。十九日,蒙军攻破西城。完颜仲德先在城中筑栅浚壕,蒙兵不能前进。完颜仲德选三面精锐,昼夜抗御,蒙军始终不能入城。都尉王爱实战死。二十四日,哀宗率领兵士夜出东城逃跑,到城栅处,与蒙军遇,被迫退回。
            天兴三年正月
            蒙古宋军联合攻入蔡州城,金哀宗自杀,完颜承麟战死,大臣在完颜仲德的率领下纷纷投水自杀,如孛术鲁娄室、元志、王山儿、纥石烈柏寿等及军士五百余人都投河自杀。剩下的人都战死,没有一个人投降.

      残金最后忠孝军主力武仙部的覆灭

     据《金史武仙传》记载:“合达、蒲阿败绩于三峰山,仙从四十余骑走密县,趋御寨,都尉乌林答胡土不纳,几为追骑所得。乃舍骑,步登嵩山绝顶清凉寺,谓登封兰若寨招抚使霍琢僧秀曰:‘我岂敢入汴京。一旦有急,缚我献大国矣。’遂走南阳留山,收溃军得十万人,屯留山及威远寨。立官府,聚粮食,修器仗,兵势稍振。”武仙竟然在三锋山之战后还可以“收溃军得十万人,”而这个数目占了三锋山之战中十五万金军的三分之二左右,可见,三峰山之战后,蒙古军并没有能够在三锋山之战中全歼金军,只是打了个击溃战。


             武仙率领的十万金军虽然在其后与蒙古军作战中也受了一些挫折,但实力并没有受损,直到“(金天兴二年)二年正月,仙阅兵,选锋尚十万。”


            真正全部歼灭在三峰山之战中漏网的十万金军是宋将孟珙的部队。史载孟珙曾多次击败武仙,迫使武仙“易服而遁。”孟珙最后“降其众七万人,获甲兵无算,”七万人只是投降的数目,并不包括歼灭的人数在内。由此可知,武仙部在孟珙的打击下已经全军覆灭了,这是发生在宋朝绍定六年的事。



            金国忠孝军将领构思的占领宋朝四川的计划,与辽亡之后,残余的辽军进军中亚,建立西辽,实在是有某些相似之处。金将武仙是执行这一战略决策的急先锋。武仙是残金的实力派,他在三峰山之战后,“收溃军得十万人。”这个时候,“武仙时与武天锡及邓守移剌瑗相掎角,为金尽力,欲迎守绪入蜀,犯光化,锋剽甚。”而金将武天锡亦实力超群,“天锡者,邓之农夫,乘乱聚众二十万为边患。”邓守移剌瑗也一样实力不靡,残金凭着这庞大的数十万大军,似乎复兴有望。


            然而金国占蜀的计划遭受到宋朝名将孟珙的力挫,武天锡在与孟珙作战时全军覆没,“珙逼其垒,一鼓拔之,壮士张子良斩天锡首以献。是役获首五千级,俘其将士四百余人,户十二万二十有奇。”另一金将邓守移剌瑗因为作战失败,不得不向孟珙投降,“瑗遣其部曲马天章奉书请降,得县五,镇二十二,官吏一百九十三,马军千五百,步军万四千,户三万五千三百,口十二万五千五百五十三。珙入城,瑗伏阶下请死,珙为之易衣冠,以宾礼见。”孟珙多次击败武仙,迫使武仙“易服而遁。”孟珙则“降其众七万人,获甲兵无算。”至此,数十万金军灰飞烟灭......
不能扩大忠孝军的概念吧,忠孝军是抽调各部精锐组成的,相当于后世的特种部队,所以出现800人与上千人蒙古部队作战而胜利的事情,如果泛化了,就难以理解了。
打算写一个架空小说
忠孝军在金国被灭以后一部辗转到了川北
在蒙宋边境与宋军一道反元
然后吸收金国西夏旧人以及从蒙古军屠刀下逃脱的中原及西北各族人民
等宋国灭亡后
忠孝军与一部分宋朝精锐部队联合后向西逃窜
先向北,与不愿意臣服于忽必烈的一部分阿里不哥蒙古残部汇合
之后一路向西逃到中东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占领了耶路撒冷
然后成为众矢之的
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奋起战斗,打出一片天地
完颜陈和尚是个厉害人物
孟珙算是個厲害人物.
耶路撒冷在蒙古军和麻木流客军手中争夺呢,忠孝军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只能像耶驴大石那样找一个权力真空才行!
架空个毛。
“努尔哈赤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阿骨打和吴乞买的灵魂附体!他不是一个人!!”
500年后,大金终将复兴!:D:D
DATIGER 发表于 2009-7-20 12:25



阿骨打和吴乞买等,多数;P 是投胎到明军了~~~
。。。架空一下而已。。。
不战屈人 发表于 2009-7-20 15:02

宋人的笔记说,吴乞买相貌“绝类本朝太祖”,言下之意,是转世来报烛影斧声之仇的。
蒙古军队这一阶段可真是巅峰呀,战略战术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交战时指挥控制高效灵活,挺可怕的
马甲你这小说写了没???让我们观摩一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