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哪位老大给介绍一本书,好像叫《雪白血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8:15:03
求哪位老大给介绍一本书,好像叫《雪白血红》,好像是不是原来叫《战争是什么》,94年读高中时看过同学的,主要介绍东北地区抗战及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期间的战史,视角比较独特,想现在搞一本,高中时还有一本书很吸引我就是民国的《抗战画史》求哪位老大给介绍一本书,好像叫《雪白血红》,好像是不是原来叫《战争是什么》,94年读高中时看过同学的,主要介绍东北地区抗战及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期间的战史,视角比较独特,想现在搞一本,高中时还有一本书很吸引我就是民国的《抗战画史》
视角倒是独特,私货确是过多。真要琢磨琢磨东北解放战争的话,刘统的《东北解放战争纪实》是不错的入门书。
那本书在微博上听人介绍说 主要讲锦州的?
血红雪白是讲东北内战的。不过当年被禁了。因为作者当年写得太纪实了。
是的,我是看过一次!!!
国内难得一本说了不少真话的书  以前家里有 被参加过辽沈战役的姥爷拿走看之后 就不知道下落了
这是百度百科的介绍

 作者张正隆。本书描述了在解放战争期间从抗战胜利后抢占东北,到辽沈战役胜利结束这3年的历史。作者为了写这本书,跑遍大江南北,采访了上百参加战争的老兵,花了1年多的时间。与它不止赞扬了林彪高超的军事才能揭露了战争期间困长春(长春围城)等人们不知道,更不敢想的事实,语言深沉,给人以震《雪白血红》书影
撼人心的力量,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编辑出版者称,“作品突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势,力图用鲜明的当代意识和深邃的哲理描写交战双方的复杂命运与斗争的结果”。从1990年第4期开始,《中流》杂志开辟“怎样看待《雪白血红》专栏,共用六期展开论争。《作品与争鸣》也在1991年第2、4期以“《雪白血红》是怎样的书”为题做了“争鸣综述”。在论争中,有读者来信认为,《雪白血红》采取的是“毋庸置疑、不许置辩地将共产党和国民党视若一丘之貉的大有问题的错误舆论导向。”(《中流》1990年第10期)第11期《中流》发表了曾见焉的文章《颇为耐人寻味的所谓“当代意识”——写在读完<雪白血红>之后》,在涉及对战争的看法时,文章认为《雪白血红》“无视阶级社会的客观存在,而成为脱离实际的虚幻梦呓”。在社会发展问题上,《雪白血红》“忘不了革命战争中不可避免的破坏,不承认社会主义必经的初级阶段,从而怀疑我们社会发展是否失常”。“其实,拆穿了讲,它无非是要证明:大陆不如台湾,共产党不如国民党,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革命战争,再没有比这否定得更彻底了;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再没有比这否定得更彻底了。”魏巍认为,“这个作品是这些年来自由化泛滥的一个典型表现。”
唉 复制了下这本书的百度百科 竟然都要经过审查 唉
这可是禁书,小心呀!
私货过多,不建议入门阅读。
呵呵,之前是禁书,现在一本正版的难求啊!
看之前可以去看看突击的辽沈,里面也有长春保卫战
1948年1月16日,谭政在《关于人民军队建军路线的报告》中说:XX师(即16师——笔者)是井冈山下来的。是红军的“老祖宗”,但部队非常不团结,上下不团结,官兵不团结,军民不团结,许多干部因此要离开部队,战斗力眼看着下降,那个部队所谓有三凶主义:对敌人凶,对老百姓凶,对自己同志凶。⑤怎么个凶法呢?用有的老人的话讲:打仗嗷嗷叫,像八路;抢战利品,打骂老百姓,就像土匪了。

  这种“三凶主义”的部队可不止一个16师。东北野战军中另一支“两头冒尖”,“野”得很的七纵,在攻打锦州老城时为了多捞资财和俘虏,兵力部署上不仅考虑怎样消灭敌人,还充分注意到不能让别的部队插进来。这样一支很能打的部队建国不久就被撤销番号,有的老人说就是因为另一头太冒尖了。

  八路军“到一处吃一处,吃空烧尽,有如蝗虫,人民怨声载道”,而国民党正规军却“对居民纪律颇好”,这与多少年来通过各种宣传工具进行的“传统教育”,是格格不入的,乍听简直有点令人难以容忍。

  没有根据地,“到一处吃一处,吃空烧尽”,为了生存,不得不如此。辽沈战役期间,一些部队仍然“到一处吃一处,到一家吃一家,有的甚至连白条子都没开”⑥,也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历次农民起义,基本都是这样子。
上文摘自《雪白血红》

ar234b 发表于 2011-10-30 22:15
上文摘自《雪白血红》


唉 把原来打得字都删掉 勿谈国是  遇到一些书中自己觉得的失实之处  可以在走南闯北之时  在身边亲戚朋友的老人中 多去实地考察 眼睛看到的和耳朵里听到的 永远比书中写的要来的实在 个人意见  哈哈
ar234b 发表于 2011-10-30 22:15
上文摘自《雪白血红》


唉 把原来打得字都删掉 勿谈国是  遇到一些书中自己觉得的失实之处  可以在走南闯北之时  在身边亲戚朋友的老人中 多去实地考察 眼睛看到的和耳朵里听到的 永远比书中写的要来的实在 个人意见  哈哈
现在还有 估计是盗版 90年代初买的 长春饿死70万人把当年的我看傻了
聂明宇 发表于 2011-10-30 22:33
现在还有 估计是盗版 90年代初买的 长春饿死70万人把当年的我看傻了
没这么多吧? 好像是30多万?:shutup:
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1月2日结束的辽沈战役是将国民党部队赶到长江以南的三次重大战役之一。

    战役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对长春进行长达近5个月的围困,最后“兵不血刃”地接受国民党守军投降。守长春的国军是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有大约10万人,围困长春的东北人民解放军(后改称东北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第一兵团约10万人,司令员萧劲光,政委萧华。

    郑洞国与孙立人、戴安谰、杜聿明、廖耀湘齐名,都是威名赫赫的抗战名将,是对中国抗战立了大功的人。长春显然是一块硬骨头,四野要想强攻,林彪根本不是对手,肯定要付出巨大代价。于是林彪就利用人海战术把长春围了个水泄不通,不放一个人出城。

    围城也就罢了,但**的做法却是罕见的——不准一个老百姓出城。目的很明显,就是迫使百姓把城内粮食耗光,使长春守军粮尽而降。于是,长春遭受了整整五个月的围困。

    出城的饥民成群地跪**面前央求放行,但**坚决不答应。许多人有的还把将婴儿小孩丢了就跑,有的拿根绳子就在**岗哨前上吊自杀。有的战士见此惨状心肠软了,也跪倒在地陪饥民一起痛哭,说“这是上级的命令,我们也没有办法”。

    由于**严禁老百姓出城,早已断粮的长春,变成一座死城,饿殍之城,白骨之城。

    五个月的围困,全城七百余万平方米建筑,230万平方米被破坏。一切木质结构部分,大到房架,小到交通标志牌,乃至沥青路面,或用于修筑工事,或充作燃料,而一切可以当做食物的东西,如树皮、树叶之类,都被尽情地送入口中,化作维系呼吸运动的热量。


    长春居民之人口,由围困前之120万左右锐减到围城后17万人。饿死居民人数,目前尚无确切统计。
时任长春市长尚传道之回忆录称“根据人民政府进城后确实统计”“饿、病而死的长春市民共达十二万人”和国民党《中央日报》战后报道称城外“尸骨不下十五万具”;日本媒体估计为二十至三十万人(战前滞留长春之日本人约3千,据说其中很多战后被饿死)。1975年被释放之“战犯”段克文在《战犯回忆》一书中说,长春围城饿死了六十五万。而据当年亲历者描述,“几乎没有任何家庭全部(在围城中)活下来,许多人一家都死光了……除非是当年开粮店的,或者像我们家一样(在国民党统治期间,有一定身份地位、可以获得空投补给的家庭)”(以上信息见《维基百科》)
長春死人最多是洪熙街和二道河子,都是十室九空。炕上,地下,门口,路边,到处都是白花花的骨头架子。时值盛夏,到处都是黑压压的绿头蝇,蛆虫也是成片成片的。城外的**说,最怕刮风,一刮风,臭味十里、八里都熏得人头昏脑涨。

  长春解围后,熟人见面总要问“你们家还剩几口人?”就象唐山大地震以后熟人见面都问“你们家还剩几口?”一样。长春满城百姓没有人家不饿死人的。

  長春解放后第一件事就是“救生埋死”。“救生”就是给活着的发粮食,“埋死”就是埋死人。第二年春天,凡是埋死人的地方都不长草,那地太“肥”了。

以上纯引用 不代表个人观点  {:soso_e133:}
不过悄悄的说 有东北的亲戚或者去东北游玩 遇到当地老人 可以问问真伪 都在国内 这问题比二战军史好求证的多~
为了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不必要争论 特意找到坛子另外的一个关于此话题的链接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08190 可以去那里尽情发挥 {:soso_e113:}
家里就有,封面是红褐色的,像是盗版的,正版很难买到了。主要写围困长春死了不少百姓,有损形象,所以被禁了。
当年买了正版:《雪白血红》中国革命斗争报告文学丛书 辽沈战役卷,张正隆著,解放军出版社

,1989年8月第一版,1989年8月(北京)第1次印刷,618页,字数:513千字,印数1-93000,定价6.50元。当时书价不觉得便宜。
书里有一句话,战争是男人的天堂,是女人的地狱
记得里面有这样 一个情节,一个大饼在长春围城期间就可以换个媳妇,解放后引起了离婚潮
解放军入城后发高粱米给老百姓,结果因为太饿撑死了一些人;有个团长看到一个老太太煮了已经饿死的老伴的一条腿,还没煮熟,自己就饿死了,还有个挺上进的青年解放后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快入党了,对党不隐瞒,说在长春围城期间曾经吃过人肉,结果入党的事就此泡汤了,还有就是老大哥在东北为非作歹。
那时记得这书好像叫《战争是什么》,没准是盗版,没办法,那时太小,也就这么点印象
shshsh 发表于 2011-10-30 15:49
血红雪白是讲东北内战的。不过当年被禁了。因为作者当年写得太纪实了。
纪实谈不上,私货太多,误人子弟,别看
土耳其弯刀 发表于 2011-10-31 09:47
家里就有,封面是红褐色的,像是盗版的,正版很难买到了。主要写围困长春死了不少百姓,有损形象,所以被禁 ...
关键是该作者以偏概全,夹带私货,没有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
╮若如初见 发表于 2011-10-30 22:42
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1月2日结束的辽沈战役是将国民党部队赶到长江以南的三次重大战役之一。

    战役 ...
哎,又见这类东西,首先问问是谁纵兵抢粮,是谁抢光百姓活命粮后还不许放人,是谁等到大量饿死人后突击放人,是谁在放出城的百姓中混入便衣和部队试图突围和攻击你所说的**的围成阵地,是谁被发现在围城结束后仓库里还有大量存粮,最后告诉你在某军阀把持的太原被围时间更长打半年照样没有饿死过人,连监狱里的犯人都有一口活命粮接济。还有一句话郑洞国不死便宜他了。
╮若如初见 发表于 2011-10-30 22:48
不过悄悄的说 有东北的亲戚或者去东北游玩 遇到当地老人 可以问问真伪 都在国内 这问题比二战军史好求证的多 ...
不用悄悄说,老人吗,不知道总参的老人会不会出现,哈哈哈
普鲁士的吹笛人 发表于 2011-10-30 16:25
唉 复制了下这本书的百度百科 竟然都要经过审查 唉
呵呵,这本书的出来和当年某D内的思潮有关,就好比某60大庆要不要举太祖的思想牌牌也是很纠结。但是这不是把这本书当做一本可靠的历史作品或者历史演义的问题,其实本书就是为反对而反对,私货太多,以偏概全,把个别当做典型和普遍,扯淡啊
普鲁士的吹笛人 发表于 2011-10-30 16:19
国内难得一本说了不少真话的书  以前家里有 被参加过辽沈战役的姥爷拿走看之后 就不知道下落了
这也叫说真话,那我劝你还是看对岸的戡乱战史,从某种逻辑上说,首先血的作者还是体制内人士肯定是给某D脸上贴金,大陆肯出版过至少也是和万斤田一样,而对岸皿煮自由肯定是还原历史真相。
我觉得有能力的话,还是看看军内战史和各种资料汇编,相对还客观,因为当年的TG能上位还是靠实事求是的
jumin 发表于 2011-11-1 11:36
我觉得有能力的话,还是看看军内战史和各种资料汇编,相对还客观,因为当年的TG能上位还是靠实事求是的
呵呵 建议你去问问参加过辽沈战役的爷爷们当年到底他们仗是怎么打得 经历了什么 东北当地人到底当年遇到了什么 再说话 不是只有你聪明 你求真 这就是发生在咱们国内的事情 当年的那些当兵的 老百姓都在 在炕上就多跟老人家长里短的唠呗  当年什么情况  还不是都清楚了 宁愿相信照片 书籍 也不相信这些活的历史的话 那真是种悲哀了
普鲁士的吹笛人 发表于 2011-11-1 12:43
呵呵 建议你去问问参加过辽沈战役的爷爷们当年到底他们仗是怎么打得 经历了什么 东北当地人到底当年遇到了 ...
当事人的回忆的确是第一手资料,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会模糊褪去,加上每个人的主观认识的不同回忆会带有大量的主观臆断,这个是被科学证实的,所以当事人的回忆往往又是很不可靠的,必须结合多种资料判断,此外采访多少人,或者多少样本直接决定了材料的可信性,请您举些例子来举证吧,否则我还是相信书籍和照片。
普鲁士的吹笛人 发表于 2011-11-1 12:43
呵呵 建议你去问问参加过辽沈战役的爷爷们当年到底他们仗是怎么打得 经历了什么 东北当地人到底当年遇到了 ...
至于所谓老人的回忆,已经出过无数次洋相了,战沙就是典型的例子,SC也有很多反面教材---可惜SC死了,否则上面有详细关于此事的讨论,许多真老大有翔实的资料。
jumin 发表于 2011-11-1 12:50
至于所谓老人的回忆,已经出过无数次洋相了,战沙就是典型的例子,SC也有很多反面教材---可惜SC死了,否则 ...
算了吧 对于只愿意了解一面倒资料的没什么好说的  看来是他们大部分老人的记忆是集体模糊了   你好 , 再见
jumin 发表于 2011-11-1 11:36
我觉得有能力的话,还是看看军内战史和各种资料汇编,相对还客观,因为当年的TG能上位还是靠实事求是的
呵呵,接着忽悠,继续;P
jumin 发表于 2011-11-1 11:18
关键是该作者以偏概全,夹带私货,没有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姑娘,以前的历史真相谁也说不好,你眼睛看到听到的未必就是真的。
普鲁士的吹笛人 发表于 2011-11-1 12:57
算了吧 对于只愿意了解一面倒资料的没什么好说的  看来是他们大部分老人的记忆是集体模糊了   你好 , 再 ...
很正常,“总参某老人遗孀”之类的笑话已经够多了。杨迪的回忆录都是错谬之处多多,个体的回忆本来就只能做为一个参考,非要硬搬出来作为全部的话,出错就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了。至于什么所谓“对于只愿意了解一面倒资料的没什么好说的 ”这种观点,更没什么好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