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峰会能否重塑双边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22:50:13



    4月1日,在英国首都伦敦,美国总统奥巴马(右)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 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当日在伦敦共同宣布,两国政府希望在《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于今年12月到期前就削减战略武器问题达成新的协议。新华社/法新
    新华网北京4月2日电  国际观察:美俄峰会能否重塑双边关系     新华社记者     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1日在伦敦举行会晤。这是奥巴马入主白宫以来美俄总统首次会晤,也是奥巴马政府在反思前任布什政府对俄政策基础上,率先提出“重启”美俄关系主张后缓和紧张关系的一个重要契机。这次美俄首脑会晤不乏积极成果,国际社会密切注视着美俄关系将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美“伸手” 俄接应     在美国前总统布什执政的8年间,美俄关系经历了由热变冷的快速转变。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新政府发出了对俄政策调整的明确信号。在这次会晤前,双方为“重启”两国关系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3月6日在日内瓦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时,特意向其赠送了一个写有“重启”字样的黄色盒子,以传达奥巴马政府希望与俄罗斯“重启”双边关系的意愿。     3月20日,白宫在秘而不宣的情况下安排美国副总统拜登与原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会晤。更令人关注的是,白宫发言人吉布斯事后承认,拜登在与戈尔巴乔夫讨论有关美俄两国共同削减核武器问题时,奥巴马因为“在白宫漫步”而“意外地”加入了这一会谈。     俄罗斯早在奥巴马尚未宣誓就任总统之前便开始争取与其对话,并得到对方积极回应。近两个多月,俄美政府高官互通电话和信件,并举行会晤,频繁接触,意在积极推动双边关系“重启”。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新政府对俄政策出现调整趋势与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密切相关。美俄都意识到,双方只有进行全面合作才更符合本国利益。因此,“重启”两国关系是双方共同的意愿。     会谈有成果 口号变行动     奥巴马和梅德韦杰夫在会晤中就削减战略武器问题达成一致,并作出有关谈判进程和结果的具体安排。     根据美俄首脑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美俄双方将“立即开始”就新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进行谈判,并在今年7月向总统呈报谈判结果,争取在1991年签署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于今年12月到期之前达成一项“内容广泛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新条约。此外,双方还商定,新条约削减两国战略武器数量的幅度将超过2002年美俄有关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补充条约的规定。     俄专家称,会谈结果表明,美方确有“倾听俄方立场”的意愿。两国领导人的决定将双方谈判时间缩短了数年。俄外长拉夫罗夫在会晤后说,俄美两国已过渡到有别于从前的“全新性质”的双边关系,愿意“相互倾听”。有理由相信,俄美在安全问题上已达成某种默契,并约定了某种“游戏规则”。     俄专家普遍认为,双方提出的“重启”关系的口号开始变成行动。这次会谈取得了“真实的成果”。     据俄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所长罗戈夫说,除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问题外,双方还就核不扩散、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共同保持两国经济稳定和世界经济增长、维护中东和平等问题达成了一致。     俄科学院专家佐洛塔列夫则表示,两国关系过渡到“高水平的新阶段”后,双方在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加入北约问题、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等问题上的分歧将会在较长时间内被搁置起来。     俄媒体评论说,本次会谈凭借在军控方面取得的成果,也将对解决反导系统、伊朗等一系列涉及俄美安全且相互关联的问题产生积极影响。     关系重启 分歧犹存     分析人士指出,从奥梅会谈情况看,美俄两国找到了改善关系的契合点。但尽管美俄关系出现了改善的迹象,两国分歧依然存在。     俄方认为,俄美之间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原苏联地区的主导权、俄在欧洲安全的诉求,以及俄美军事技术领域的相互遏制等问题上。俄方坚信,原苏联地区属于俄罗斯势力范围。但美国新政府不承认俄方势力范围一说。俄方还对北约东扩感到不满,并谋求获得与美国相当的遏制能力。     总之,安全问题是俄美矛盾和争执的焦点。“北约东扩”是美俄长期较量的一种重要形式,北约是否继续东扩堪称美俄能否真正缓和关系的一块试金石。人们注意到,奥巴马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态度与其前任相比并未发生改变。     《华盛顿邮报》日前发表社论说,奥巴马在向外界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像格鲁吉亚和乌克兰这些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在加入北约问题上不要在乎俄罗斯的尖锐批评,而是应自由做出选择。奥巴马政府自以为可以在不牺牲俄罗斯邻国利益的情况下与俄罗斯发展建设性关系。     与此同时,美俄首脑会谈也未能在反导问题上取得进展,美方仍坚持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     在美俄关系回暖的今天,人们正关注着这种“美式重启”能否开创美俄关系新时代。(综合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赵毅、驻莫斯科记者刘洋报道)




    4月1日,在英国首都伦敦,美国总统奥巴马(右)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 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当日在伦敦共同宣布,两国政府希望在《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于今年12月到期前就削减战略武器问题达成新的协议。新华社/法新    新华网北京4月2日电  国际观察:美俄峰会能否重塑双边关系     新华社记者     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1日在伦敦举行会晤。这是奥巴马入主白宫以来美俄总统首次会晤,也是奥巴马政府在反思前任布什政府对俄政策基础上,率先提出“重启”美俄关系主张后缓和紧张关系的一个重要契机。这次美俄首脑会晤不乏积极成果,国际社会密切注视着美俄关系将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美“伸手” 俄接应     在美国前总统布什执政的8年间,美俄关系经历了由热变冷的快速转变。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新政府发出了对俄政策调整的明确信号。在这次会晤前,双方为“重启”两国关系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3月6日在日内瓦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时,特意向其赠送了一个写有“重启”字样的黄色盒子,以传达奥巴马政府希望与俄罗斯“重启”双边关系的意愿。     3月20日,白宫在秘而不宣的情况下安排美国副总统拜登与原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会晤。更令人关注的是,白宫发言人吉布斯事后承认,拜登在与戈尔巴乔夫讨论有关美俄两国共同削减核武器问题时,奥巴马因为“在白宫漫步”而“意外地”加入了这一会谈。     俄罗斯早在奥巴马尚未宣誓就任总统之前便开始争取与其对话,并得到对方积极回应。近两个多月,俄美政府高官互通电话和信件,并举行会晤,频繁接触,意在积极推动双边关系“重启”。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新政府对俄政策出现调整趋势与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密切相关。美俄都意识到,双方只有进行全面合作才更符合本国利益。因此,“重启”两国关系是双方共同的意愿。     会谈有成果 口号变行动     奥巴马和梅德韦杰夫在会晤中就削减战略武器问题达成一致,并作出有关谈判进程和结果的具体安排。     根据美俄首脑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美俄双方将“立即开始”就新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进行谈判,并在今年7月向总统呈报谈判结果,争取在1991年签署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于今年12月到期之前达成一项“内容广泛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新条约。此外,双方还商定,新条约削减两国战略武器数量的幅度将超过2002年美俄有关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补充条约的规定。     俄专家称,会谈结果表明,美方确有“倾听俄方立场”的意愿。两国领导人的决定将双方谈判时间缩短了数年。俄外长拉夫罗夫在会晤后说,俄美两国已过渡到有别于从前的“全新性质”的双边关系,愿意“相互倾听”。有理由相信,俄美在安全问题上已达成某种默契,并约定了某种“游戏规则”。     俄专家普遍认为,双方提出的“重启”关系的口号开始变成行动。这次会谈取得了“真实的成果”。     据俄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所长罗戈夫说,除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问题外,双方还就核不扩散、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共同保持两国经济稳定和世界经济增长、维护中东和平等问题达成了一致。     俄科学院专家佐洛塔列夫则表示,两国关系过渡到“高水平的新阶段”后,双方在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加入北约问题、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等问题上的分歧将会在较长时间内被搁置起来。     俄媒体评论说,本次会谈凭借在军控方面取得的成果,也将对解决反导系统、伊朗等一系列涉及俄美安全且相互关联的问题产生积极影响。     关系重启 分歧犹存     分析人士指出,从奥梅会谈情况看,美俄两国找到了改善关系的契合点。但尽管美俄关系出现了改善的迹象,两国分歧依然存在。     俄方认为,俄美之间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原苏联地区的主导权、俄在欧洲安全的诉求,以及俄美军事技术领域的相互遏制等问题上。俄方坚信,原苏联地区属于俄罗斯势力范围。但美国新政府不承认俄方势力范围一说。俄方还对北约东扩感到不满,并谋求获得与美国相当的遏制能力。     总之,安全问题是俄美矛盾和争执的焦点。“北约东扩”是美俄长期较量的一种重要形式,北约是否继续东扩堪称美俄能否真正缓和关系的一块试金石。人们注意到,奥巴马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态度与其前任相比并未发生改变。     《华盛顿邮报》日前发表社论说,奥巴马在向外界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像格鲁吉亚和乌克兰这些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在加入北约问题上不要在乎俄罗斯的尖锐批评,而是应自由做出选择。奥巴马政府自以为可以在不牺牲俄罗斯邻国利益的情况下与俄罗斯发展建设性关系。     与此同时,美俄首脑会谈也未能在反导问题上取得进展,美方仍坚持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     在美俄关系回暖的今天,人们正关注着这种“美式重启”能否开创美俄关系新时代。(综合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赵毅、驻莫斯科记者刘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