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国际先驱导报:媒体探访中国军迷群体:游走于国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39:47
有关国家安全和中国战略的话题永远是军迷们的最爱,不过反之,个别军迷的不慎言行或被国外不良居心者所利用,也可能对国家安全形成着某种伤害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寇立研发自北京 中美舰船南海对峙、中国要不要建航空母舰……这些新闻事件或热点话题都是近期成了国内互联网军事论坛上讨论的焦点。当中,一些网民的文章,引来回帖无数,被推至网页显要位置。在观点、热情井喷的网络江湖中,背后不乏“火眼金睛”、“功力深厚”之人,他们在互联网上呼风唤雨,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军事风暴;而江湖中的大多数,则都是对军事充满热情的芸芸众生。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军迷”,很难说中国的军迷是哪一年形成的。在“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时代,那些无缘军队的青年就热衷于穿亲友剩下的或者民间仿制的绿军装,甚至还有人在街上抢军帽,这也许是早年军迷们的一种表现。到上世纪90年代,略微有点零花钱买杂志的军事爱好者开始大量阅读“三大知识”杂志(《航空知识》、《舰船知识》、《兵器知识》)、《世界军事》等,中国军迷的专业水准开始提升,队伍迅速扩大。1998年,《舰船知识》最先建立网络版(今天新浪军事的前身),中国军迷进入了网络时代。今天网络军迷早已不是传统媒体时代的单向阅读者,他们还要表达自己的意见,上传自己的“收获”,甚至希望通过线上舆论和线下行动影响军国大计。

数量不亚于正规军

据《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这中间有多少是军迷呢?

据该报告,中国网民目前52.5%为男性,84.3%集中于10-39岁之间,81.3%集中于初中至大专学历之间。网民中较集中的职业是:30%为学生,10%为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15%是企业和公司人员。收入上,半数以上的网民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

上述情况基本上也是对中国网络军迷一个宽泛的描述。正如大多数男孩都会喜欢枪支、车辆、机器人玩具一样,男性网民对军事的兴趣多少存在一些。如果把对军事感兴趣作为起步标准,则中国这个网民群体至少会有上亿。如果把每期固定购买“三大知识”和《世界军事》作为核心军迷标志,则按这四本刊物的发行量,中国核心军迷也应有百万之众。这是一群数量不少于正规军,大多在求学生涯中和事业起点上的大男孩。

很爱国,但也可能“闯祸”

网络军迷的爱国热情是谁都无法置疑的,在铁血、飞扬、鼎盛、西陆等著名的军事社区,只要一进去,就能体会到热力。中日、中印、中美、台湾等问题永远是热点。军迷在这里评论有关方面的军事装备、作战能力,分析别国策略,为政府支招……这样执着,无非是为了呼吁捍卫领土主权、希望国家强大。

但军迷的热情有时也缺少理性制约,从而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一些麻烦。军迷们急于维护国家利益而自发献计献策或呼吁军事行动,有时给外界制造“中国威胁论”的口实。2008年,一则31天“入侵越南”的作战计划流传于网上,该计划从空袭、封锁到地面行动非常详细,越南政府为此两次召见中国外交官表示忧虑。事后证明,这只是中国军迷们为了“过瘾”而编写的。

军迷们为了显示中国的强大和自己的见闻,有时造成泄密。在军事论坛中,“猛图”点击量往往很高。这些有关武器、军事行动的图片有些就是网民在生活目击中拍到,有时甚至是专门去相关场所拍摄的。2005年,一位军迷就因为在四川某军事基地拍摄大量战机活动照片,并大量在网上分享而被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

军迷们为了吸引点击量,有时不惜编造假消息。今天网络论坛中的有些消息已经很像新闻单位和权威机构的正规文稿,让人真假难辨。“中国护航编队遭到某国潜艇追踪,成功迫其离开”、“中国歼-10编队到争端海域巡航”、“中国海军与某国海军日前在某海域展开激战”、“解放军在救灾前线发现神秘飞行器”……一个又一个极具爆炸性又吸引眼球的标题比比皆是。这些消息有的“三分事实七分创作”,有的干脆是无中生有。而消息的来源,有些被放到国内权威媒体身上,以增强可信性;有些则被故意放到某个军迷讨厌的专家或境外军事媒体上面,用来放大军迷的反感。

另外,军迷往往容不得模棱两可、中庸官气、专家解读,相当一部分军迷也不太能容得下不同见解。于是,论坛中的谩骂、挤兑、嘲讽等语言暴力总是很难避免。

别成了外国“网特”钩上鱼

除军迷自身问题外,甚至有一些外国人专门针对中国网络军迷的特点谋求不良利益:他们瞄上了一些军迷血气方刚、好胜心强、分辨力低的特点,有意在网络上活动“钓”起这些人的注意力。军迷中一直流传着“网特”的传说,意思是某些国家的军事情报人员和意识形态特务专门在网上刺探情报,挑拨是非。经常有人会在军事论坛上发贴询问中国军事实力情况,或者故意刺激别人,说他们对中国的军事问题丝毫不懂,受不住挑拨者愤然回应,结果往往造成内部情况曝露于网上。

还有些水平较高的军迷,有时会收到境外杂志、非政府组织的邮件,有偿请他们提供文稿、图片等等。这时有经验的军迷就站出来告诉你:别上当,“网特”在钓鱼!

同时,还有一些人专门针对网络军迷大多为中轻年男性的特点,传播网络色情,实施网络欺诈等犯罪。在一些管理不严的军事社区,武器猛图旁往往还有美女猛图,军迷们就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进行着虚拟生活。

个别军迷的不慎言行、不良居心者的阴谋,对国家安全、国人团结与对外形象,以及对外关系等都形成着某种伤害。这是造成军迷游走于边缘,不能像其他受众群体那样在国家重大议题中登堂入室、发挥更主流作用的原因。

军迷们如何“长大”?

自从新世纪网络不断加速发展以来,军迷群体不断膨胀。但在这十余年间,现役军人与专业人员由于职业要求等原因加入的比例很少。在多为业余爱好者的情况下,每年又都有随着成长被事业和家庭生活转移开的资深军迷。这使得军迷队伍在近些年整体上一直呈现“长不大”、“难提高”的现象。

许多人都开始注意到,对网络军迷,需要在保护其爱国热情的前提下进行善意引导。其实,带有官方色彩、显得生硬的“引导”,不如“开发”更加贴切。正如总理与网民的互动一样,国家在军事决策上对网络军迷的“开发”,主要办法可以按当时的军事透明度,加强与网络军迷的互动。互动将使军迷在了解情况后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并提出宝贵的民间建议。2007年美国出台的《21世纪海上合作战略》,就在制订过程中吸收了网民意见。随着中国军事透明度的提高和战略决策支持体系的完备,未来中国网络军迷在不涉及国家机密的前提下与军事部门实现互动未为不可。

国际先驱导报见习记者漆菲发自北京最近热映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在互联网各大军事论坛上被讨论得如火如荼。除了探究剧情和人物之外,最受关注的恐怕是剧中足以以假乱真的道具:日军95式坦克、美军M4谢尔曼坦克,甚至连炮塔都可以360度旋转……经热心军迷挖掘,这些道具其实来自成都双流永安镇凤凰村的一家民营企业。让人备感意外的是,所有制造仿真坦克的这些手工操作的工人们,绝大多数都是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

军迷常被看作“很热血”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成长伴随着中国军事力量的不断现代化与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军迷们的故事各有千秋,在采访中,许多军迷不断强调这个爱好给自己带来的视野上的愉悦以及世界观上的无限满足。或许,可以用国外对《孙子兵法》的翻译“The Art of War”来解读军迷这样的情感。

执着与迷茫

徐杰来自军人家庭,父亲是一名陆军军官。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很早就对各种武器装备如数家珍。虽然大学的专业是贸易,但爱看军事类书籍——这个被他称之为自己的“唯一爱好”从未断绝。在某个外贸公司打拼后,由于“实在没兴趣”,他毅然辞职,进了一家综合类网站做起了军事编辑。

作为长期关注军事的“资深军迷”,徐杰对这份工作可谓手到擒来。“喜欢上论坛的军迷最关心的是中国军队建设和装备,”所以他在主题策划上会偏重这一方面。由于长期接触的人大部分属于军迷,徐杰也俨然非常了解军迷的类型。

在他看来,现在网络上的军迷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家庭或者朋友就是现役军人或者与之相关;二是课业不是特别紧张的学生将其作为闲暇时的爱好;三则是由于关注某起突发事件而对这个领域产生兴趣继而延伸下去。

“可不能小看这些军迷,有些人比内行还要内行。”徐杰感叹道,他的一个朋友是一个地道的“二战迷”,只要拿张地图此人就能跟你娓娓道来各地发生的战役,双方将领甚至战果。“但是他的本职工作跟军事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作为某网站军事版块负责人的他,最头疼的就是“涉密问题”。曾经有报道指出美国的《中国军力报告》中,相当一部分内容竟然来自于中国军迷们在网上发布的信息。徐杰认为这些东西不会是“无意识”的,这就要靠论坛的把关人去掌握了。

谈到将自己的爱好能与工作结合,徐杰承认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但更多的还是满足——“这份工作能够让我轻松解读别人看起来很复杂的军事事件,又结交了一帮好朋友。”

如果说徐杰峰回路转后找到了自己工作与兴趣的契合点,那在首都师范大学学习世界史的研究生张岩则对未来还有些彷徨。出生农村的他最初了解的军事来自于手工画册,上了高中以后能看到国防科普类教材,“很自然地就对军事上瘾了。”对国际军事的喜好直接影响了他所学专业的选择。不过,最近他为找工作伤透了脑筋,“爱好不能当饭吃。”他的话语显出几分无奈。

玩票与专业

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武汉某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的田聿则打一开始就十分笃定。先想好将来,从而把军事变为自己的爱好,这个反向思考倒是与众不同。初学新闻者尝试的普遍是社会民生类新闻,而这样常规的“科班教学”在田聿看来毫无竞争力,他把突破口选在国际新闻,“而国际新闻的重中之重就是军事报道。”

1999年对中国军迷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被炸,再到国庆大阅兵,国际时政议题层出不穷。当时甚至有人提出“化悲痛为力量振兴中华”的口号。而一些军事刊物也在此时发展迅猛,现在市面上比较有分量的军事刊物都在那时奠定地位。

这一年,刚刚大三的田聿已经是学校小有名气的自由撰稿人。通过自己掌握的资源,他弄到了国庆大阅兵的方阵出场序列。而在阅兵式的头一天,田聿拿着装有29张照片的10张3.5寸软盘,一口气做下了武汉数家媒体的几个版面。通过这一次历练,这位军迷第一次尝到掌握重大新闻线索的甜头。“那个时候我就慢慢找到自己的写作套路,把军事稿写得具有可读性。”

在田聿看来,自己很幸运有平台发表观点,而许多军迷往往苦于没有正式的“发声舞台”,他们只能通过网络论坛等有限、相对边缘的渠道,来表达自己作为军迷的狂热。对于那些泄密,间谍类的假消息,田聿认为这是军迷不成熟的表现。“有些军迷很容易冲动,也喜欢较真。这样就容易被人当枪使。”在他看来,军事本身就是一个敏感话题,军迷要学会自重,也应该保护自己。

激情与冲动

“军迷首先是个爱国者,他们不是玩票。”田聿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而对于“爱国”一词更有发言权的当数曾被称为“民族英雄”的冯锦华。

2001年,冯锦华因不满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在神社两边的石兽座上喷漆抗议,造成轰动一时的“冯锦华事件”。该年岁末被《南方周末》评为“年度人物”。2002年他又参与了华人联合保钓运动,并促成几次出海行动。

离最后一次登岛行动转眼过去五年,在他看来所经历的这些事情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加之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人生若如此足以”,他笑言。

现在冯锦华的生活非常充实。除了跟朋友一起做汽车零配件的生产,平时还参与中华民间保钓联合会的相关活动。最近他与香港的惠民慈善基金会合作帮助贵州山区建小学,当本报记者联系上他时,他正颠簸在山区的公路上。当谈起自己的军迷历程,他的声调马上抬高了许多。

作为70后,冯锦华从小便受到各类红色电影的熏陶,那个时候“大家都希望成为拯救这个世界的英雄。”1989年冯正好参加高考,在那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他和当时热衷谈论国家大事的好友们心里都留下了一道痕迹。“那时看到大家为民族大业奔波,心里特别有感触。”

如果说当时的喷漆事件,冯锦华只是单纯想让日本人看到中国人的勇敢和正直;保钓行动才使他从一个喜欢议论军事和国家大事的军迷变成一个具有行动力的民族主义者。采访中,他会跟记者热烈讨论最近的南海问题,中国航母的未来发展,抑或金融危机下的政府抉择;但他更专注于“行动力”。在他看来,这是当前社会最缺乏的。

对于军事论坛上的那些过激言论,他认为这其实是军迷苦于无处表达的无奈之举。

另一种“辣妹”

对于女军迷的找寻着实费力,几位受访者谈到该问题时都爱莫能助。某位军事专家曾经因为某篇红极一时的稿子,收到近18万封读者来信,其中女性来信只有区区32封。

但其实一直以来,很多女性都有一种军人情结。或许是军人漂亮的制服,英武的军姿;或许是军人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又抑或军人淡薄名利的品性,保家卫国的忠贞……红极一时的《血色浪漫》、《激情燃烧的岁月》恰好迎合了这批观众,光是那套军绿制服,如今还让许多女性心中泛起涟漪。生于50、60年代的女性常常会说那个年代“最不得了的事情就是当兵。”

如今的女性军迷似乎不那么看重行头,反而是军事上面“很酷很眩”的东西打动着她们。来自于空客中国的贾瑞目前从事的是飞机设计工作,而她本科的专业让许多男生听了都顿生敬意——战斗机发动机研究。对军事的兴趣源于军人家庭的熏陶,当其他女孩子讨论衣服与化妆品的时候,她则捧着某本尖端杂志讨论某款发动机是涡喷还是涡角。“就觉得研究武器特别好玩,特别酷。”直率的表达才是这帮女性军迷的特色。

而她的本科同学,在广州白云机场从事民航飞机发动机设计的杨嘉玮被称作“军事狂热发烧友”,研究战斗机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一谈到飞机发动机时,这个内向的女生就眉飞色舞起来了。

采访中,军迷的称呼不会让这两个女生觉得难堪,“这是个很真实的称呼,没什么不好的。”两位女军迷说。(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有关国家安全和中国战略的话题永远是军迷们的最爱,不过反之,个别军迷的不慎言行或被国外不良居心者所利用,也可能对国家安全形成着某种伤害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寇立研发自北京 中美舰船南海对峙、中国要不要建航空母舰……这些新闻事件或热点话题都是近期成了国内互联网军事论坛上讨论的焦点。当中,一些网民的文章,引来回帖无数,被推至网页显要位置。在观点、热情井喷的网络江湖中,背后不乏“火眼金睛”、“功力深厚”之人,他们在互联网上呼风唤雨,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军事风暴;而江湖中的大多数,则都是对军事充满热情的芸芸众生。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军迷”,很难说中国的军迷是哪一年形成的。在“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时代,那些无缘军队的青年就热衷于穿亲友剩下的或者民间仿制的绿军装,甚至还有人在街上抢军帽,这也许是早年军迷们的一种表现。到上世纪90年代,略微有点零花钱买杂志的军事爱好者开始大量阅读“三大知识”杂志(《航空知识》、《舰船知识》、《兵器知识》)、《世界军事》等,中国军迷的专业水准开始提升,队伍迅速扩大。1998年,《舰船知识》最先建立网络版(今天新浪军事的前身),中国军迷进入了网络时代。今天网络军迷早已不是传统媒体时代的单向阅读者,他们还要表达自己的意见,上传自己的“收获”,甚至希望通过线上舆论和线下行动影响军国大计。

数量不亚于正规军

据《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这中间有多少是军迷呢?

据该报告,中国网民目前52.5%为男性,84.3%集中于10-39岁之间,81.3%集中于初中至大专学历之间。网民中较集中的职业是:30%为学生,10%为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15%是企业和公司人员。收入上,半数以上的网民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

上述情况基本上也是对中国网络军迷一个宽泛的描述。正如大多数男孩都会喜欢枪支、车辆、机器人玩具一样,男性网民对军事的兴趣多少存在一些。如果把对军事感兴趣作为起步标准,则中国这个网民群体至少会有上亿。如果把每期固定购买“三大知识”和《世界军事》作为核心军迷标志,则按这四本刊物的发行量,中国核心军迷也应有百万之众。这是一群数量不少于正规军,大多在求学生涯中和事业起点上的大男孩。

很爱国,但也可能“闯祸”

网络军迷的爱国热情是谁都无法置疑的,在铁血、飞扬、鼎盛、西陆等著名的军事社区,只要一进去,就能体会到热力。中日、中印、中美、台湾等问题永远是热点。军迷在这里评论有关方面的军事装备、作战能力,分析别国策略,为政府支招……这样执着,无非是为了呼吁捍卫领土主权、希望国家强大。

但军迷的热情有时也缺少理性制约,从而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一些麻烦。军迷们急于维护国家利益而自发献计献策或呼吁军事行动,有时给外界制造“中国威胁论”的口实。2008年,一则31天“入侵越南”的作战计划流传于网上,该计划从空袭、封锁到地面行动非常详细,越南政府为此两次召见中国外交官表示忧虑。事后证明,这只是中国军迷们为了“过瘾”而编写的。

军迷们为了显示中国的强大和自己的见闻,有时造成泄密。在军事论坛中,“猛图”点击量往往很高。这些有关武器、军事行动的图片有些就是网民在生活目击中拍到,有时甚至是专门去相关场所拍摄的。2005年,一位军迷就因为在四川某军事基地拍摄大量战机活动照片,并大量在网上分享而被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

军迷们为了吸引点击量,有时不惜编造假消息。今天网络论坛中的有些消息已经很像新闻单位和权威机构的正规文稿,让人真假难辨。“中国护航编队遭到某国潜艇追踪,成功迫其离开”、“中国歼-10编队到争端海域巡航”、“中国海军与某国海军日前在某海域展开激战”、“解放军在救灾前线发现神秘飞行器”……一个又一个极具爆炸性又吸引眼球的标题比比皆是。这些消息有的“三分事实七分创作”,有的干脆是无中生有。而消息的来源,有些被放到国内权威媒体身上,以增强可信性;有些则被故意放到某个军迷讨厌的专家或境外军事媒体上面,用来放大军迷的反感。

另外,军迷往往容不得模棱两可、中庸官气、专家解读,相当一部分军迷也不太能容得下不同见解。于是,论坛中的谩骂、挤兑、嘲讽等语言暴力总是很难避免。

别成了外国“网特”钩上鱼

除军迷自身问题外,甚至有一些外国人专门针对中国网络军迷的特点谋求不良利益:他们瞄上了一些军迷血气方刚、好胜心强、分辨力低的特点,有意在网络上活动“钓”起这些人的注意力。军迷中一直流传着“网特”的传说,意思是某些国家的军事情报人员和意识形态特务专门在网上刺探情报,挑拨是非。经常有人会在军事论坛上发贴询问中国军事实力情况,或者故意刺激别人,说他们对中国的军事问题丝毫不懂,受不住挑拨者愤然回应,结果往往造成内部情况曝露于网上。

还有些水平较高的军迷,有时会收到境外杂志、非政府组织的邮件,有偿请他们提供文稿、图片等等。这时有经验的军迷就站出来告诉你:别上当,“网特”在钓鱼!

同时,还有一些人专门针对网络军迷大多为中轻年男性的特点,传播网络色情,实施网络欺诈等犯罪。在一些管理不严的军事社区,武器猛图旁往往还有美女猛图,军迷们就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进行着虚拟生活。

个别军迷的不慎言行、不良居心者的阴谋,对国家安全、国人团结与对外形象,以及对外关系等都形成着某种伤害。这是造成军迷游走于边缘,不能像其他受众群体那样在国家重大议题中登堂入室、发挥更主流作用的原因。

军迷们如何“长大”?

自从新世纪网络不断加速发展以来,军迷群体不断膨胀。但在这十余年间,现役军人与专业人员由于职业要求等原因加入的比例很少。在多为业余爱好者的情况下,每年又都有随着成长被事业和家庭生活转移开的资深军迷。这使得军迷队伍在近些年整体上一直呈现“长不大”、“难提高”的现象。

许多人都开始注意到,对网络军迷,需要在保护其爱国热情的前提下进行善意引导。其实,带有官方色彩、显得生硬的“引导”,不如“开发”更加贴切。正如总理与网民的互动一样,国家在军事决策上对网络军迷的“开发”,主要办法可以按当时的军事透明度,加强与网络军迷的互动。互动将使军迷在了解情况后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并提出宝贵的民间建议。2007年美国出台的《21世纪海上合作战略》,就在制订过程中吸收了网民意见。随着中国军事透明度的提高和战略决策支持体系的完备,未来中国网络军迷在不涉及国家机密的前提下与军事部门实现互动未为不可。

国际先驱导报见习记者漆菲发自北京最近热映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在互联网各大军事论坛上被讨论得如火如荼。除了探究剧情和人物之外,最受关注的恐怕是剧中足以以假乱真的道具:日军95式坦克、美军M4谢尔曼坦克,甚至连炮塔都可以360度旋转……经热心军迷挖掘,这些道具其实来自成都双流永安镇凤凰村的一家民营企业。让人备感意外的是,所有制造仿真坦克的这些手工操作的工人们,绝大多数都是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

军迷常被看作“很热血”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成长伴随着中国军事力量的不断现代化与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军迷们的故事各有千秋,在采访中,许多军迷不断强调这个爱好给自己带来的视野上的愉悦以及世界观上的无限满足。或许,可以用国外对《孙子兵法》的翻译“The Art of War”来解读军迷这样的情感。

执着与迷茫

徐杰来自军人家庭,父亲是一名陆军军官。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很早就对各种武器装备如数家珍。虽然大学的专业是贸易,但爱看军事类书籍——这个被他称之为自己的“唯一爱好”从未断绝。在某个外贸公司打拼后,由于“实在没兴趣”,他毅然辞职,进了一家综合类网站做起了军事编辑。

作为长期关注军事的“资深军迷”,徐杰对这份工作可谓手到擒来。“喜欢上论坛的军迷最关心的是中国军队建设和装备,”所以他在主题策划上会偏重这一方面。由于长期接触的人大部分属于军迷,徐杰也俨然非常了解军迷的类型。

在他看来,现在网络上的军迷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家庭或者朋友就是现役军人或者与之相关;二是课业不是特别紧张的学生将其作为闲暇时的爱好;三则是由于关注某起突发事件而对这个领域产生兴趣继而延伸下去。

“可不能小看这些军迷,有些人比内行还要内行。”徐杰感叹道,他的一个朋友是一个地道的“二战迷”,只要拿张地图此人就能跟你娓娓道来各地发生的战役,双方将领甚至战果。“但是他的本职工作跟军事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作为某网站军事版块负责人的他,最头疼的就是“涉密问题”。曾经有报道指出美国的《中国军力报告》中,相当一部分内容竟然来自于中国军迷们在网上发布的信息。徐杰认为这些东西不会是“无意识”的,这就要靠论坛的把关人去掌握了。

谈到将自己的爱好能与工作结合,徐杰承认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但更多的还是满足——“这份工作能够让我轻松解读别人看起来很复杂的军事事件,又结交了一帮好朋友。”

如果说徐杰峰回路转后找到了自己工作与兴趣的契合点,那在首都师范大学学习世界史的研究生张岩则对未来还有些彷徨。出生农村的他最初了解的军事来自于手工画册,上了高中以后能看到国防科普类教材,“很自然地就对军事上瘾了。”对国际军事的喜好直接影响了他所学专业的选择。不过,最近他为找工作伤透了脑筋,“爱好不能当饭吃。”他的话语显出几分无奈。

玩票与专业

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武汉某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的田聿则打一开始就十分笃定。先想好将来,从而把军事变为自己的爱好,这个反向思考倒是与众不同。初学新闻者尝试的普遍是社会民生类新闻,而这样常规的“科班教学”在田聿看来毫无竞争力,他把突破口选在国际新闻,“而国际新闻的重中之重就是军事报道。”

1999年对中国军迷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被炸,再到国庆大阅兵,国际时政议题层出不穷。当时甚至有人提出“化悲痛为力量振兴中华”的口号。而一些军事刊物也在此时发展迅猛,现在市面上比较有分量的军事刊物都在那时奠定地位。

这一年,刚刚大三的田聿已经是学校小有名气的自由撰稿人。通过自己掌握的资源,他弄到了国庆大阅兵的方阵出场序列。而在阅兵式的头一天,田聿拿着装有29张照片的10张3.5寸软盘,一口气做下了武汉数家媒体的几个版面。通过这一次历练,这位军迷第一次尝到掌握重大新闻线索的甜头。“那个时候我就慢慢找到自己的写作套路,把军事稿写得具有可读性。”

在田聿看来,自己很幸运有平台发表观点,而许多军迷往往苦于没有正式的“发声舞台”,他们只能通过网络论坛等有限、相对边缘的渠道,来表达自己作为军迷的狂热。对于那些泄密,间谍类的假消息,田聿认为这是军迷不成熟的表现。“有些军迷很容易冲动,也喜欢较真。这样就容易被人当枪使。”在他看来,军事本身就是一个敏感话题,军迷要学会自重,也应该保护自己。

激情与冲动

“军迷首先是个爱国者,他们不是玩票。”田聿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而对于“爱国”一词更有发言权的当数曾被称为“民族英雄”的冯锦华。

2001年,冯锦华因不满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在神社两边的石兽座上喷漆抗议,造成轰动一时的“冯锦华事件”。该年岁末被《南方周末》评为“年度人物”。2002年他又参与了华人联合保钓运动,并促成几次出海行动。

离最后一次登岛行动转眼过去五年,在他看来所经历的这些事情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加之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人生若如此足以”,他笑言。

现在冯锦华的生活非常充实。除了跟朋友一起做汽车零配件的生产,平时还参与中华民间保钓联合会的相关活动。最近他与香港的惠民慈善基金会合作帮助贵州山区建小学,当本报记者联系上他时,他正颠簸在山区的公路上。当谈起自己的军迷历程,他的声调马上抬高了许多。

作为70后,冯锦华从小便受到各类红色电影的熏陶,那个时候“大家都希望成为拯救这个世界的英雄。”1989年冯正好参加高考,在那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他和当时热衷谈论国家大事的好友们心里都留下了一道痕迹。“那时看到大家为民族大业奔波,心里特别有感触。”

如果说当时的喷漆事件,冯锦华只是单纯想让日本人看到中国人的勇敢和正直;保钓行动才使他从一个喜欢议论军事和国家大事的军迷变成一个具有行动力的民族主义者。采访中,他会跟记者热烈讨论最近的南海问题,中国航母的未来发展,抑或金融危机下的政府抉择;但他更专注于“行动力”。在他看来,这是当前社会最缺乏的。

对于军事论坛上的那些过激言论,他认为这其实是军迷苦于无处表达的无奈之举。

另一种“辣妹”

对于女军迷的找寻着实费力,几位受访者谈到该问题时都爱莫能助。某位军事专家曾经因为某篇红极一时的稿子,收到近18万封读者来信,其中女性来信只有区区32封。

但其实一直以来,很多女性都有一种军人情结。或许是军人漂亮的制服,英武的军姿;或许是军人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又抑或军人淡薄名利的品性,保家卫国的忠贞……红极一时的《血色浪漫》、《激情燃烧的岁月》恰好迎合了这批观众,光是那套军绿制服,如今还让许多女性心中泛起涟漪。生于50、60年代的女性常常会说那个年代“最不得了的事情就是当兵。”

如今的女性军迷似乎不那么看重行头,反而是军事上面“很酷很眩”的东西打动着她们。来自于空客中国的贾瑞目前从事的是飞机设计工作,而她本科的专业让许多男生听了都顿生敬意——战斗机发动机研究。对军事的兴趣源于军人家庭的熏陶,当其他女孩子讨论衣服与化妆品的时候,她则捧着某本尖端杂志讨论某款发动机是涡喷还是涡角。“就觉得研究武器特别好玩,特别酷。”直率的表达才是这帮女性军迷的特色。

而她的本科同学,在广州白云机场从事民航飞机发动机设计的杨嘉玮被称作“军事狂热发烧友”,研究战斗机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一谈到飞机发动机时,这个内向的女生就眉飞色舞起来了。

采访中,军迷的称呼不会让这两个女生觉得难堪,“这是个很真实的称呼,没什么不好的。”两位女军迷说。(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
原帖由 bloodywind 于 2009-3-24 14:12 发表
军迷们为了显示中国的强大和自己的见闻,有时造成泄密。在军事论坛中,“猛图”点击量往往很高。这些有关武器、军事行动的图片有些就是网民在生活目击中拍到,有时甚至是专门去相关场所拍摄的。

爬墙党满塞:D :victory: :victory:
要打击爬墙党了?
作家有作协
个体商贩有个协
。。

被控制的木偶最安全。。

人肉搜索都可以立法禁止了,凡事不控制一下很不爽。
军迷群体的发展壮大也体现了国家主权的强大,恩恩,偶们要做理智冷静窃喜的军迷!
我不是军迷,虽然经常上超大
这年头连军迷都能威胁"国家安全", TG还真脆弱.....天哪何时解放台湾南沙啊, 连军迷都怕怕......
新人路过。。我什么都不知道。。不过军迷都知道了。。没道理别人就不会知道啊。。。。到底是专业间谍厉害还是满地的军迷厉害了?
一则31天“入侵越南”的作战计划流传于网上,该计划从空袭、封锁到地面行动非常详细,越南政府为此两次召见中国外交官表示忧虑。
———友邦莫名惊诧?
原帖由 huangjiajing 于 2009-3-25 12:12 发表
一则31天“入侵越南”的作战计划流传于网上,该计划从空袭、封锁到地面行动非常详细,越南政府为此两次召见中国外交官表示忧虑。
———友邦莫名惊诧?

这个友邦惊诧很强:D
Enjoy! Hehe
网络战场你不去也会被别人占领~~
60-70年代的管理方式去看21世纪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