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发展16万吨超大型航空母舰》续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5:19:52
《中国应发展16万吨超大型航空母舰》续篇
中国航母发展新思路
               ——扬长避短、开放布局、平战结合、养舰生财
【引言】
  前两年笔者发表了《扬长避短,中国应发展16万吨超大型航空母舰》的文章,引起了很多争议,之后不久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整理,在理论上做了提炼,改写为《中国航母发展新思路——扬长避短、开放布局、平战结合、养舰生财》。但是,当时因为吨位和大型飞行甲板之间可能存在无法协调的矛盾,最终没有将这篇文章发布出来。
  直到今年,和搞船舶设计的朋友进行了探讨,初步判断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船型加上合理布局的支撑结构,是能够在16~20万吨的吨位上设计出长达450~500米的飞行甲板来的。
  因此,尽管《中国航母发展新思路——扬长避短、开放布局、平战结合、养舰生财》是一篇老文章,但是由于获得了新的信息,加上从来没有公开发布过,所以今天放在笔者常去的几个军事论坛,和广大军迷朋友分享关于中国航母的心得。


~~~~~~~~~~~~~~~~~~~~~~~~~~~~~~~~~~~~~~~~~~~~~~~~~~~~~~~~~~~~~~~~~~~~~~~

【正文】

  关于是否发展航母和怎样发展航母的争论由来已久,上至将军学者、下至士兵平民,诸子百家争鸣,观点百花齐放。乘此众生平等的“航母学术讨论”之蔚然清风,笔者亦斗胆抛出一论,是谓“中国航母发展十六字方针:扬长避短、开放布局、平战结合、养舰生财。”以下逐一讲述,有益辄取之,无益辄乐之。
  
  
第一、扬长避短
  
  按照美式航母标准来看,有五大难题严重制约着中国发展大型航空母舰:
  1、缺乏航母专业技术。蒸汽/电磁弹射器、大型升降机、液压/电磁阻拦装置等设备和技术几乎只有美国拥有并且经过了几十年发展才逐渐完善,中国自行研制开发需要漫长的周期和大量的资金而且风险高效益差;
  2、缺乏航母专用飞机。即使美国也是经过几十年交替发展才形成一个还算不上完善的航母专用飞机(所谓的舰载机)体系,中国却要在同一时期重新研制几乎全部种类的航母专用飞机,难度和风险之大可想而知;
  3、缺乏航母专业人才。固定翼舰载机飞行员、航母地勤人员、飞行甲板/机库调度员、航母空勤管制人员、弹射器操作与维护人员等等都需要进行长期、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中国在没有经验和导师的情况下要形成有效的战斗力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周期和高昂的训练成本;
  4、缺乏航母专属经验。使用航空母舰进行作战,与陆基航空兵差异巨大,另有一套作战体制和管理方法,这是各大海军强国经过了大半个世纪实战检验和理论研究才逐渐积累起来的。中国连稍大一点的舰队作战的经验都没有,要独自摸索出航空母舰特混编队作战体制和管理方法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5、生存能力饱受质疑。长期以来,以美国航母为假想敌的反航母战法和装备在前苏联、俄国和中国都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以美国为代表的掌握高新技术的国家更是发展出了一大批各种类型的智能兵器和制导武器,这些都对航母(尤其是美国标准的航母)提出了严峻的生存挑战,更不用说战斗力更弱的他国航母了。
  针对这些难题,常规的思路是一事一议,“对症下药”,在时间、资金、人才都到位的情况下,逐项或并行解决。但是,我们同时也能发现,这些问题的产生,几乎都和“航母的专业性”有直接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异症同根”了。那么,能否站在比“航母的专业性”更高的层面,用更加简单的方法来解决这一揽子问题呢?笔者在此尝试做出的回答是:转移难点,扬长避短,在中国造船技术和能力许可范围内,大幅度增加航母的吨位,直到上述问题弱化甚至消失。
  一般的航母设计方式,首先是参考国外已有的经验规定一个大致的吨位(常见的有2万吨、4万吨、6万吨、8万吨,最高到10万吨级),然后再来探讨合适的飞机以及使用方法等等问题。可是,即使选择了目前已有的最高10万吨级别航母,仍然要面对上述五大难题。所以,我们必须继续探讨在10万吨级之后,是否可能存在合适的吨位来发展这种未知的航母(为了叙述方便称呼为“航母α”)。
  要确认“航母α”的吨位,出发点不在于航母,而在于可能使用的飞机。中国海军的战斗机包括Su30MKK2、歼轰7A、歼10、歼11B、歼8F等多种型号,预警机、反潜巡逻机和加油机则可能使用最新型号的运7改装而来,长航时无人机则可能是最近展出过的“翔龙”。按照木桶短板理论,应当以上述飞机起降性能最差的机型作为航母设计的参考起点,那么就是歼轰7A、运7改和翔龙这3种。
  因此命题就是:不使用弹射器、以航母最大长度设计全通跑道、能够起降Su30MKK、歼11B、歼10、运7改和翔龙等飞机的航母吨位,就可能是我们需要的答案。船型的选择也将会有别于传统的航母,以满足获得最大尺寸飞行甲板前提下的最小航母吨位的特殊要求。(这个吨位,肯定大于10万吨,初步估计15万~20万吨,飞行甲板长度450~500米。)
  如果有合适吨位与尺寸使得“航母α”可能存在,上述1~4大难题将迎刃而解,第5大生存难题将大幅度削弱:
  首先不再需要弹射器了;由于舰上空间足够大,可以使用固定的斜坡作为飞行甲板和机库之间的联结通道,不必使用结构紧凑但是复杂昂贵的大型升降机。飞机上下斜坡可以使用牵引车或者小功率的自动扶梯。
  由于是“先有机,后有舰”的设计原则,以Su30MKK2、歼轰7A、歼10为代表的战斗机、以运7改为代表的预警/反潜/加油机等等一大批飞机可以迅速形成一个完整的舰载机体系。不但如此,由于不需要弹射起飞以及跑道尺寸增加,“翔龙”(翼展25米,存放时需要折叠)那样的大型长航时无人机上舰的限制条件大幅度放宽,从而使航母编队获得对空中目标、水面目标、水下目标和地面目标进行大范围、全空域、全天候、长航时的侦察/搜索/警戒等信息战能力。
  不再需要蒸汽弹射器/阻拦装置的操作与维护人员这类特殊人才;航母地勤人员、飞行甲板/机库调度员、航母空勤管制人员这些专门人才的要求不会像美式航母那样苛刻,可以从陆基空军基地大量引进;不要求进行大角度高速俯冲降落和弹射起飞的飞行员也更加容易选拔和培养。
  和美式航母相比,“航母α”与陆地空军基地更为相似,因此可以大量借鉴陆基航空兵的作战体制和管理方法,从而避开一系列别人长年积累而我们完全空白的需要利用特殊的航母使用经验才能解决的问题。
  “航母α”的生存能力也将远高于美式航母:由于可以使用和陆基飞机同等级别和性能的作战飞机,攻防能力双双提高;大量长航时大型无人机的加入使得航母编队态势感知能力大幅度增加;吨位大增不但意味着船体结构抗打击能力提升,也因为吨位的富余,可以用来在要害部位增加装甲防护;由于没有弹射器、飞机升降机和阻拦装置等大型复杂机电设备,跑道、机库、出入口等部位遭到打击之后均可迅速修复(以跑道为例,如果被重磅炸弹击中形成一个大的窟窿,美式航母由于无法在舰上修复或更换弹射器将导致跑道作废,而“航母α”却可以通过切除参差不齐的弹洞边缘再铺垫焊接上普通的钢板就可以恢复跑道的使用。同样,固定的斜坡式机库上下通道也比活动的大型升降机有着更强的抗打击能力和修复能力);此外,“航母α”的跑道长度较大,一些高性能的战斗机如歼10和歼11B在空战载荷状态下使用一半长度的跑道就能够起飞,也提高了在跑道被击中后的防卫反击能力。
  
“航母α”与美式航母相比,难题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转移了,从我们苦短的“航母专业”转移到了我们擅长的“造船专业”。尽管这种前所未有的航母在造船方面必将给我们提出巨大挑战,但是在一个我们熟知而且实力强悍的领域来面对世界级难题,总比在我们陌生而且基础知识不足的领域来面对世界级难题来得更好。
  
  第二、开放布局


  航母的核心功能有两个:提供搭载服务和后勤服务。传统的航母上,由于各种“航母专业”技术、设备和人员的限制,这两种核心服务仅仅对固定搭配捆绑式的舰载机部队开放。无论从战争还是市场的角度来看,都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航母α”得益于更大的吨位、更大的飞行甲板和宽松的起降要求,能够将搭载和后勤两项服务开放给更多的航空兵部队——无论是否专门的舰载飞机甚或是否隶属海军,只要能够起降,就能获得检修维护、弹药油料补给、伤员救治、乃至度假休闲等多种服务。从而实现一种全新的“舰机分离”作战体制。这种体制,不仅仅能够将战争资源的效益最大化,还能创造出崭新的作战方法:不再勉强某支固定的舰载航空兵部队去执行未知的各种类型任务,而是根据任务情况有针对性地配置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航空兵部队上舰,从而更加专业、高效、更有侧重地执行相关任务。
  除了为航空兵部队提供搭载和后勤服务,“航母α”还能通过“开放式空间布局”的设计概念,在支援空中作战的同时,也向地面部队和舰艇部队开放搭载与后勤服务。这种“开放式空间布局”设计概念的一个例子就是:将全舰分为上中下三个不同的工作区:上层是包括飞行甲板和机库的“飞行区”;中层是“滚装区”,各种车辆可以通过滚装跳板上下滚装甲板和码头;下层是“船坞区”,可以在海上为潜艇、登陆艇、气垫船、各类小型舰艇等船只提供搭载、维护、检修服务和船员换防。“航母α”上的各个“开放式空间”都设置标准的电源、通讯端口、任务包安装支架以及物流通道等,因此能够迅速地从一种搭载对象转换到另外一种。
  这种“开放式空间布局”的设计理念,还能彻底改变潜艇部队作战使用方式。航母编队拥有强大的信息作战和对空防卫能力,长航时无人机可以24小时为潜艇提供隐蔽的通信中继,潜艇部队则拥有最强的隐蔽性和突防能力,三者结合,使得潜艇部队第一次真正可以进行编队作战和网络中心战,获得呈几何指数增长的作战能力。此外,“航母α”的船坞服务将使常规潜艇海上持续作战能力大幅度上升(与航母编队同级),装备AIP系统的先进常规潜艇甚至因此可以全程潜伏作战。


  第三、平战结合

  从战争的角度来看,“航母α”实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巨大和强悍的战舰,不但载机数量超过美式航母,还能拥有现在航母所不具备的诸多崭新能力。这种战争能力在此特别提及,然而并非本文重点,不予详述。
  从维护海外权益、推进国际交往、促进经济建设的角度上来说,航母在和平时期执行任务的重要意义不亚于它在战争中的作为。除了备战和训练,这些和平时期的任务主要有:友好访问、联合军演、反恐维和、人道救援。“航母α”相比其他类型航母,能够更好贯彻与执行平战结合的各种任务,为国家政治与经济利益服务。
  友好访问。强悍巨大的“航母α”所到之处必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然而同时,也因为足够巨大和“开放式空间布局”,使得可以在舰上安排多种多样的联谊和娱乐活动,能搭载“八一”飞行表演队做飞行表演,还能开辟航母中餐馆和游戏厅等等,用这些招待大量到访国民众的同时,也传递了友谊、敦厚与温情。两相结合,十分符合友好访问展现“恩威并济”形象的目的。
  联合军演。使用航母与别国进行联合军演获得政治加分的种种好处就不细说了,这里仅指出“航母α”一项独特的能力:可以让联合军演国的飞机在我方航母上起降并获得后勤服务。这不单单能将“联合”表现到淋漓尽致,还能给对方以获得充分“接纳”的满足感,这可是即使美式航母也无法企及的卖点,尤其用于拉拢一些亚非拉小国的效果将是震撼性和惠而不费的。
  反恐维和。航母已经被大量用于反恐维和,常规好处也不说了。仅提及“航母α”之于反恐维和任务的特长:反恐维和的作战强度不高,但是任务目标种类繁复,需要应对的手段也要求多种多样,通常需要海陆空三军配合行动,美式航母仅仅能够完成部分空中行动,地面行动还需要另外配置两栖战舰,空军部队也需要另外安排地面基地,整个行动摊子大收效低。而“航母α”却能够在一个平台上为反恐维和所需要的海陆空三军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整体效费比高,联合行动协调容易。
  人道救援。美式航母在人道救援行动中所起的作用其实是很小的,还不如登陆舰这类船只。而“航母α”则完全不同,能够搭载各种实用的救灾飞机、车辆和小型船艇,也能对参与救灾的其他国家机、车、船提供搭载与后勤服务。甚至因为“开放式空间布局”的缘故,能够很快将用于战争的人员和装备削减到最低,而将用于救援的人员和装备最大化。这相当于为全球提供了一个可以迅速移动、功能强大的“人道救援基地”,除了救援机队、船队和车队,还能设置联合国人道救援协调中心、国际新闻中心、医院和临时收容中心(相关设施设备以能快速展开使用的标准集装箱任务包的方式储备,用的时候临时上舰安装)。这时候的“航母α”,战争能力接近于零,但却是无敌的,与附近全副武装但是近乎只能袖手旁观的美式航母形成鲜明对比,十分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的形象宣传。


  第四、养舰生财

  美式航母是烧钱的,“航母α”却是生财的。生财之道列举如下:
  1、降低造舰成本
  节约了蒸汽/电磁弹射器、蒸汽/电磁阻拦装置、飞机升降机等复杂和昂贵的大型机电设备的研制、采购和维护费用。
  各种现有的机场设备(如一体化的地勤保障车辆、挂弹车、电瓶车、牵引车、检修维护车辆等等)稍加改装或者不用改装都能用于“航母α”,飞行甲板有足够的空间给这些设备展开和使用,还能够使用斜坡式机库出入口自行在飞行甲板和机库之间往返行驶。这样又能节省一大笔航母专用地勤设备研制和采购费用。
  “航母α”吨位增加,主要的成本增加在于钢材和人工,而这两项对于中国来说比其他国家能以更低成本获得。
  2、降低人力成本
  在美式航母上,仅仅使用和维护蒸汽弹射器就需要600多人,阻拦装置和升降机的使用和维护人员也不在少数;再加上作业空间的增加使得原本用于地面机场的各种自动化设备也能用于航母;因此,在作战效率提高的同时,“航母α”需要配备的人员数量反而大大减少。另外,包括舰载机飞行员在内的专门人才的要求降低,也使得选拔和培养成本降低了。这些都导致“航母α”的综合人力成本相比美式航母低得多。
  
3、盘活飞机资源
  节约了大量的舰载战斗机改装成本。以苏27为例,单价只有三千万美金,而同等性能的苏33单价超过了五千万美金,按照装备60架计算,节约的资金高达12亿美金。由于机翼不用折叠,起落架不用特别加强,也不采用美式航母那种弹射起飞和高速降落的“粗暴”使用方式,飞机的寿命更长、维护成本更低。空军和海军可以使用相同的战机,还能节省一大笔研制费用,采购方面也由于批量更大单价也就更低。
  海军现有的各种作战飞机(歼8IIF、轰7A、苏30MKK等)已经成批装备部队,可以连人带机直接配置给最初几艘“航母α”,无须另行采购和改装,更加可以节省大笔的资金。
预警机、反潜巡逻机、电子战机、通用运输/加油机这几种飞机都可以使用运7长航程型号进行改装,载机和设备基本上都具有国产化、标准化、模块化和通用化等特点,研制、采购和使用成本都会很低。
  
4、盘活机场资源
  可以节约大量的陆基机场用于国民经济发展。每建造一艘“航母α”,海军航空兵就能够腾出2至3个陆基机场,再和空军航空兵的机场进行全国范围的综合调剂,将靠近城市的机场转为民用,收取一定的租金补贴航母舰队。中国的民用航空业发展非常迅猛,未来10年将有数千架新增的飞机需要机场,因此这一笔机场租金收入将会十分可观。
  5、维护既得利益
  中国正在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资源进口国和第一大海运国。仅仅从维护既得利益这个角度来衡量,“航母α”这种军舰造的越多,对中国海外既得利益的威胁就越小——不管这种威胁来自何方(美国、海盗、领土纠纷国、动乱的第三世界国家)。从对抗美军来说,潜艇也许性价比最高;但是对维护既得利益来说,拥有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以及平战结合特长的“航母α”则是当然首选。
  6、开发新的利益
  列强对于这个世界的瓜分,还远远没有到达尽头。非洲、南极、北极和深海以及各种没有主权归属的海域,已经开始展现巨大的资源和经济潜力。在这场新的利益瓜分游戏中,弱者是没有发言权的,以军力、财力、人力为核心的综合实力将决定圈地的多少。开发公司、银行与财团、舆论机器、法律机器、外交机构再加上警察和军队联合行动一起上阵,才能获得最大化的国家利益。既可以全副武装上百架战机正面击败最强美式航母编队、又可以全舰民用连阿猫阿狗都能温情救助的“航母α”,必将成为海外新利益联合开发行动团队的中坚力量。
  
7、带动相关产业
  “航母α”主要建造工作集中在造船领域(而不是包含弹射器和升降机的美式“航母专业”领域),对于造船行业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这符合中国相关产业发展大势。相比之下,弹射器和升降机产业之于国民经济的作用则较小而且投入产出效果较差。“航母α”形成批量化、模块化和制式化生产之后,更能在军民两个领域大幅度带动造船产业发展。
  
8、长寿超值服务
  从设计之初,就要考虑“航母α”长达百年的服务安排。前40年在海军服役,保家卫国;第41~70年,主要作为深海开发工作平台使用(因为天生可以同时支持潜艇和飞机工作,也能为选矿和转运提供必要的空间),还可用作滚装船、集装箱船、小型民机运输船(未来的小型民机市场会像小汽车市场一样繁荣和发达,也像小汽车一样需要“零公里”送机服务);第71~100年,固定停泊在某个港口或海岸,开发为水上宾馆和游乐场。

  现在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更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还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笔者大胆吃一回螃蟹,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提出发展中国航空母舰的思路,也算是一次回应时代的抛砖引玉。


附件:笔者构想的“航母α”造型之一(仅供参考。会3Dmax的朋友,可以尝试做一个16万吨航母的3维图像。)
通用母舰2.jpg
说明:
①主要对比航母:美国CVX大型航空母舰,排水量约10万吨,长度330米,宽度75米,搭载F35等各型飞机75~80架。
②笔者设想的“航母α”布局之一,排水量15~20万吨,长度450~500米,宽度90~110米。全舰搭载有人飞机90架:战斗轰炸机60架(歼11B或Su30MKK2),预警机6架(运7改),反潜巡逻机12架(运7改),电子战飞机8架(运7改),通用运输机/加油机4架(运7改),无人机30架( “翔龙”长航时大型无人机,通过更换不同的传感器和机载设备来执行侦察、预警、反潜、电子战、通信中继/潜艇通信等任务)。
③全通甲板飞行跑道2条,20米宽450~500米长。两条跑道实际上也是一条大型跑道,可以起降翼展更大的飞机如翼展达到25米的“翔龙”无人机。
④斜坡式机库出入口,其中两个宽度为40米,一个宽度为20米。飞机在斜坡上通过牵引车或者平板式自动扶梯上下飞行甲板和机库。
⑤动力系统(首选常规动力——蒸汽轮机、燃气轮机和柴油机作为原动力,使用电力推进的混合动力方式,最高航速28节;次选核电推进方式,最高航速33节)。
⑥两条飞行跑道可以同时起降两架战斗机,起飞区可以同时停放4架战斗机(前后用尾焰导流板隔开)。平均每分钟可以起飞或者降落4架战斗机。起飞和降落不能同时进行。
示意图布局用Su30MKK作为战斗机样本尺寸,长21.94米,宽14.7米。预警机用“鹰眼”作为样本尺寸,长17.54米,宽24.56米(折叠后8.94米)。
《中国应发展16万吨超大型航空母舰》续篇
中国航母发展新思路
               ——扬长避短、开放布局、平战结合、养舰生财
【引言】
  前两年笔者发表了《扬长避短,中国应发展16万吨超大型航空母舰》的文章,引起了很多争议,之后不久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整理,在理论上做了提炼,改写为《中国航母发展新思路——扬长避短、开放布局、平战结合、养舰生财》。但是,当时因为吨位和大型飞行甲板之间可能存在无法协调的矛盾,最终没有将这篇文章发布出来。
  直到今年,和搞船舶设计的朋友进行了探讨,初步判断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船型加上合理布局的支撑结构,是能够在16~20万吨的吨位上设计出长达450~500米的飞行甲板来的。
  因此,尽管《中国航母发展新思路——扬长避短、开放布局、平战结合、养舰生财》是一篇老文章,但是由于获得了新的信息,加上从来没有公开发布过,所以今天放在笔者常去的几个军事论坛,和广大军迷朋友分享关于中国航母的心得。


~~~~~~~~~~~~~~~~~~~~~~~~~~~~~~~~~~~~~~~~~~~~~~~~~~~~~~~~~~~~~~~~~~~~~~~

【正文】

  关于是否发展航母和怎样发展航母的争论由来已久,上至将军学者、下至士兵平民,诸子百家争鸣,观点百花齐放。乘此众生平等的“航母学术讨论”之蔚然清风,笔者亦斗胆抛出一论,是谓“中国航母发展十六字方针:扬长避短、开放布局、平战结合、养舰生财。”以下逐一讲述,有益辄取之,无益辄乐之。
  
  
第一、扬长避短
  
  按照美式航母标准来看,有五大难题严重制约着中国发展大型航空母舰:
  1、缺乏航母专业技术。蒸汽/电磁弹射器、大型升降机、液压/电磁阻拦装置等设备和技术几乎只有美国拥有并且经过了几十年发展才逐渐完善,中国自行研制开发需要漫长的周期和大量的资金而且风险高效益差;
  2、缺乏航母专用飞机。即使美国也是经过几十年交替发展才形成一个还算不上完善的航母专用飞机(所谓的舰载机)体系,中国却要在同一时期重新研制几乎全部种类的航母专用飞机,难度和风险之大可想而知;
  3、缺乏航母专业人才。固定翼舰载机飞行员、航母地勤人员、飞行甲板/机库调度员、航母空勤管制人员、弹射器操作与维护人员等等都需要进行长期、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中国在没有经验和导师的情况下要形成有效的战斗力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周期和高昂的训练成本;
  4、缺乏航母专属经验。使用航空母舰进行作战,与陆基航空兵差异巨大,另有一套作战体制和管理方法,这是各大海军强国经过了大半个世纪实战检验和理论研究才逐渐积累起来的。中国连稍大一点的舰队作战的经验都没有,要独自摸索出航空母舰特混编队作战体制和管理方法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5、生存能力饱受质疑。长期以来,以美国航母为假想敌的反航母战法和装备在前苏联、俄国和中国都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以美国为代表的掌握高新技术的国家更是发展出了一大批各种类型的智能兵器和制导武器,这些都对航母(尤其是美国标准的航母)提出了严峻的生存挑战,更不用说战斗力更弱的他国航母了。
  针对这些难题,常规的思路是一事一议,“对症下药”,在时间、资金、人才都到位的情况下,逐项或并行解决。但是,我们同时也能发现,这些问题的产生,几乎都和“航母的专业性”有直接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异症同根”了。那么,能否站在比“航母的专业性”更高的层面,用更加简单的方法来解决这一揽子问题呢?笔者在此尝试做出的回答是:转移难点,扬长避短,在中国造船技术和能力许可范围内,大幅度增加航母的吨位,直到上述问题弱化甚至消失。
  一般的航母设计方式,首先是参考国外已有的经验规定一个大致的吨位(常见的有2万吨、4万吨、6万吨、8万吨,最高到10万吨级),然后再来探讨合适的飞机以及使用方法等等问题。可是,即使选择了目前已有的最高10万吨级别航母,仍然要面对上述五大难题。所以,我们必须继续探讨在10万吨级之后,是否可能存在合适的吨位来发展这种未知的航母(为了叙述方便称呼为“航母α”)。
  要确认“航母α”的吨位,出发点不在于航母,而在于可能使用的飞机。中国海军的战斗机包括Su30MKK2、歼轰7A、歼10、歼11B、歼8F等多种型号,预警机、反潜巡逻机和加油机则可能使用最新型号的运7改装而来,长航时无人机则可能是最近展出过的“翔龙”。按照木桶短板理论,应当以上述飞机起降性能最差的机型作为航母设计的参考起点,那么就是歼轰7A、运7改和翔龙这3种。
  因此命题就是:不使用弹射器、以航母最大长度设计全通跑道、能够起降Su30MKK、歼11B、歼10、运7改和翔龙等飞机的航母吨位,就可能是我们需要的答案。船型的选择也将会有别于传统的航母,以满足获得最大尺寸飞行甲板前提下的最小航母吨位的特殊要求。(这个吨位,肯定大于10万吨,初步估计15万~20万吨,飞行甲板长度450~500米。)
  如果有合适吨位与尺寸使得“航母α”可能存在,上述1~4大难题将迎刃而解,第5大生存难题将大幅度削弱:
  首先不再需要弹射器了;由于舰上空间足够大,可以使用固定的斜坡作为飞行甲板和机库之间的联结通道,不必使用结构紧凑但是复杂昂贵的大型升降机。飞机上下斜坡可以使用牵引车或者小功率的自动扶梯。
  由于是“先有机,后有舰”的设计原则,以Su30MKK2、歼轰7A、歼10为代表的战斗机、以运7改为代表的预警/反潜/加油机等等一大批飞机可以迅速形成一个完整的舰载机体系。不但如此,由于不需要弹射起飞以及跑道尺寸增加,“翔龙”(翼展25米,存放时需要折叠)那样的大型长航时无人机上舰的限制条件大幅度放宽,从而使航母编队获得对空中目标、水面目标、水下目标和地面目标进行大范围、全空域、全天候、长航时的侦察/搜索/警戒等信息战能力。
  不再需要蒸汽弹射器/阻拦装置的操作与维护人员这类特殊人才;航母地勤人员、飞行甲板/机库调度员、航母空勤管制人员这些专门人才的要求不会像美式航母那样苛刻,可以从陆基空军基地大量引进;不要求进行大角度高速俯冲降落和弹射起飞的飞行员也更加容易选拔和培养。
  和美式航母相比,“航母α”与陆地空军基地更为相似,因此可以大量借鉴陆基航空兵的作战体制和管理方法,从而避开一系列别人长年积累而我们完全空白的需要利用特殊的航母使用经验才能解决的问题。
  “航母α”的生存能力也将远高于美式航母:由于可以使用和陆基飞机同等级别和性能的作战飞机,攻防能力双双提高;大量长航时大型无人机的加入使得航母编队态势感知能力大幅度增加;吨位大增不但意味着船体结构抗打击能力提升,也因为吨位的富余,可以用来在要害部位增加装甲防护;由于没有弹射器、飞机升降机和阻拦装置等大型复杂机电设备,跑道、机库、出入口等部位遭到打击之后均可迅速修复(以跑道为例,如果被重磅炸弹击中形成一个大的窟窿,美式航母由于无法在舰上修复或更换弹射器将导致跑道作废,而“航母α”却可以通过切除参差不齐的弹洞边缘再铺垫焊接上普通的钢板就可以恢复跑道的使用。同样,固定的斜坡式机库上下通道也比活动的大型升降机有着更强的抗打击能力和修复能力);此外,“航母α”的跑道长度较大,一些高性能的战斗机如歼10和歼11B在空战载荷状态下使用一半长度的跑道就能够起飞,也提高了在跑道被击中后的防卫反击能力。
  
“航母α”与美式航母相比,难题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转移了,从我们苦短的“航母专业”转移到了我们擅长的“造船专业”。尽管这种前所未有的航母在造船方面必将给我们提出巨大挑战,但是在一个我们熟知而且实力强悍的领域来面对世界级难题,总比在我们陌生而且基础知识不足的领域来面对世界级难题来得更好。
  
  第二、开放布局


  航母的核心功能有两个:提供搭载服务和后勤服务。传统的航母上,由于各种“航母专业”技术、设备和人员的限制,这两种核心服务仅仅对固定搭配捆绑式的舰载机部队开放。无论从战争还是市场的角度来看,都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航母α”得益于更大的吨位、更大的飞行甲板和宽松的起降要求,能够将搭载和后勤两项服务开放给更多的航空兵部队——无论是否专门的舰载飞机甚或是否隶属海军,只要能够起降,就能获得检修维护、弹药油料补给、伤员救治、乃至度假休闲等多种服务。从而实现一种全新的“舰机分离”作战体制。这种体制,不仅仅能够将战争资源的效益最大化,还能创造出崭新的作战方法:不再勉强某支固定的舰载航空兵部队去执行未知的各种类型任务,而是根据任务情况有针对性地配置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航空兵部队上舰,从而更加专业、高效、更有侧重地执行相关任务。
  除了为航空兵部队提供搭载和后勤服务,“航母α”还能通过“开放式空间布局”的设计概念,在支援空中作战的同时,也向地面部队和舰艇部队开放搭载与后勤服务。这种“开放式空间布局”设计概念的一个例子就是:将全舰分为上中下三个不同的工作区:上层是包括飞行甲板和机库的“飞行区”;中层是“滚装区”,各种车辆可以通过滚装跳板上下滚装甲板和码头;下层是“船坞区”,可以在海上为潜艇、登陆艇、气垫船、各类小型舰艇等船只提供搭载、维护、检修服务和船员换防。“航母α”上的各个“开放式空间”都设置标准的电源、通讯端口、任务包安装支架以及物流通道等,因此能够迅速地从一种搭载对象转换到另外一种。
  这种“开放式空间布局”的设计理念,还能彻底改变潜艇部队作战使用方式。航母编队拥有强大的信息作战和对空防卫能力,长航时无人机可以24小时为潜艇提供隐蔽的通信中继,潜艇部队则拥有最强的隐蔽性和突防能力,三者结合,使得潜艇部队第一次真正可以进行编队作战和网络中心战,获得呈几何指数增长的作战能力。此外,“航母α”的船坞服务将使常规潜艇海上持续作战能力大幅度上升(与航母编队同级),装备AIP系统的先进常规潜艇甚至因此可以全程潜伏作战。


  第三、平战结合

  从战争的角度来看,“航母α”实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巨大和强悍的战舰,不但载机数量超过美式航母,还能拥有现在航母所不具备的诸多崭新能力。这种战争能力在此特别提及,然而并非本文重点,不予详述。
  从维护海外权益、推进国际交往、促进经济建设的角度上来说,航母在和平时期执行任务的重要意义不亚于它在战争中的作为。除了备战和训练,这些和平时期的任务主要有:友好访问、联合军演、反恐维和、人道救援。“航母α”相比其他类型航母,能够更好贯彻与执行平战结合的各种任务,为国家政治与经济利益服务。
  友好访问。强悍巨大的“航母α”所到之处必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然而同时,也因为足够巨大和“开放式空间布局”,使得可以在舰上安排多种多样的联谊和娱乐活动,能搭载“八一”飞行表演队做飞行表演,还能开辟航母中餐馆和游戏厅等等,用这些招待大量到访国民众的同时,也传递了友谊、敦厚与温情。两相结合,十分符合友好访问展现“恩威并济”形象的目的。
  联合军演。使用航母与别国进行联合军演获得政治加分的种种好处就不细说了,这里仅指出“航母α”一项独特的能力:可以让联合军演国的飞机在我方航母上起降并获得后勤服务。这不单单能将“联合”表现到淋漓尽致,还能给对方以获得充分“接纳”的满足感,这可是即使美式航母也无法企及的卖点,尤其用于拉拢一些亚非拉小国的效果将是震撼性和惠而不费的。
  反恐维和。航母已经被大量用于反恐维和,常规好处也不说了。仅提及“航母α”之于反恐维和任务的特长:反恐维和的作战强度不高,但是任务目标种类繁复,需要应对的手段也要求多种多样,通常需要海陆空三军配合行动,美式航母仅仅能够完成部分空中行动,地面行动还需要另外配置两栖战舰,空军部队也需要另外安排地面基地,整个行动摊子大收效低。而“航母α”却能够在一个平台上为反恐维和所需要的海陆空三军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整体效费比高,联合行动协调容易。
  人道救援。美式航母在人道救援行动中所起的作用其实是很小的,还不如登陆舰这类船只。而“航母α”则完全不同,能够搭载各种实用的救灾飞机、车辆和小型船艇,也能对参与救灾的其他国家机、车、船提供搭载与后勤服务。甚至因为“开放式空间布局”的缘故,能够很快将用于战争的人员和装备削减到最低,而将用于救援的人员和装备最大化。这相当于为全球提供了一个可以迅速移动、功能强大的“人道救援基地”,除了救援机队、船队和车队,还能设置联合国人道救援协调中心、国际新闻中心、医院和临时收容中心(相关设施设备以能快速展开使用的标准集装箱任务包的方式储备,用的时候临时上舰安装)。这时候的“航母α”,战争能力接近于零,但却是无敌的,与附近全副武装但是近乎只能袖手旁观的美式航母形成鲜明对比,十分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的形象宣传。


  第四、养舰生财

  美式航母是烧钱的,“航母α”却是生财的。生财之道列举如下:
  1、降低造舰成本
  节约了蒸汽/电磁弹射器、蒸汽/电磁阻拦装置、飞机升降机等复杂和昂贵的大型机电设备的研制、采购和维护费用。
  各种现有的机场设备(如一体化的地勤保障车辆、挂弹车、电瓶车、牵引车、检修维护车辆等等)稍加改装或者不用改装都能用于“航母α”,飞行甲板有足够的空间给这些设备展开和使用,还能够使用斜坡式机库出入口自行在飞行甲板和机库之间往返行驶。这样又能节省一大笔航母专用地勤设备研制和采购费用。
  “航母α”吨位增加,主要的成本增加在于钢材和人工,而这两项对于中国来说比其他国家能以更低成本获得。
  2、降低人力成本
  在美式航母上,仅仅使用和维护蒸汽弹射器就需要600多人,阻拦装置和升降机的使用和维护人员也不在少数;再加上作业空间的增加使得原本用于地面机场的各种自动化设备也能用于航母;因此,在作战效率提高的同时,“航母α”需要配备的人员数量反而大大减少。另外,包括舰载机飞行员在内的专门人才的要求降低,也使得选拔和培养成本降低了。这些都导致“航母α”的综合人力成本相比美式航母低得多。
  
3、盘活飞机资源
  节约了大量的舰载战斗机改装成本。以苏27为例,单价只有三千万美金,而同等性能的苏33单价超过了五千万美金,按照装备60架计算,节约的资金高达12亿美金。由于机翼不用折叠,起落架不用特别加强,也不采用美式航母那种弹射起飞和高速降落的“粗暴”使用方式,飞机的寿命更长、维护成本更低。空军和海军可以使用相同的战机,还能节省一大笔研制费用,采购方面也由于批量更大单价也就更低。
  海军现有的各种作战飞机(歼8IIF、轰7A、苏30MKK等)已经成批装备部队,可以连人带机直接配置给最初几艘“航母α”,无须另行采购和改装,更加可以节省大笔的资金。
预警机、反潜巡逻机、电子战机、通用运输/加油机这几种飞机都可以使用运7长航程型号进行改装,载机和设备基本上都具有国产化、标准化、模块化和通用化等特点,研制、采购和使用成本都会很低。
  
4、盘活机场资源
  可以节约大量的陆基机场用于国民经济发展。每建造一艘“航母α”,海军航空兵就能够腾出2至3个陆基机场,再和空军航空兵的机场进行全国范围的综合调剂,将靠近城市的机场转为民用,收取一定的租金补贴航母舰队。中国的民用航空业发展非常迅猛,未来10年将有数千架新增的飞机需要机场,因此这一笔机场租金收入将会十分可观。
  5、维护既得利益
  中国正在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资源进口国和第一大海运国。仅仅从维护既得利益这个角度来衡量,“航母α”这种军舰造的越多,对中国海外既得利益的威胁就越小——不管这种威胁来自何方(美国、海盗、领土纠纷国、动乱的第三世界国家)。从对抗美军来说,潜艇也许性价比最高;但是对维护既得利益来说,拥有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以及平战结合特长的“航母α”则是当然首选。
  6、开发新的利益
  列强对于这个世界的瓜分,还远远没有到达尽头。非洲、南极、北极和深海以及各种没有主权归属的海域,已经开始展现巨大的资源和经济潜力。在这场新的利益瓜分游戏中,弱者是没有发言权的,以军力、财力、人力为核心的综合实力将决定圈地的多少。开发公司、银行与财团、舆论机器、法律机器、外交机构再加上警察和军队联合行动一起上阵,才能获得最大化的国家利益。既可以全副武装上百架战机正面击败最强美式航母编队、又可以全舰民用连阿猫阿狗都能温情救助的“航母α”,必将成为海外新利益联合开发行动团队的中坚力量。
  
7、带动相关产业
  “航母α”主要建造工作集中在造船领域(而不是包含弹射器和升降机的美式“航母专业”领域),对于造船行业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这符合中国相关产业发展大势。相比之下,弹射器和升降机产业之于国民经济的作用则较小而且投入产出效果较差。“航母α”形成批量化、模块化和制式化生产之后,更能在军民两个领域大幅度带动造船产业发展。
  
8、长寿超值服务
  从设计之初,就要考虑“航母α”长达百年的服务安排。前40年在海军服役,保家卫国;第41~70年,主要作为深海开发工作平台使用(因为天生可以同时支持潜艇和飞机工作,也能为选矿和转运提供必要的空间),还可用作滚装船、集装箱船、小型民机运输船(未来的小型民机市场会像小汽车市场一样繁荣和发达,也像小汽车一样需要“零公里”送机服务);第71~100年,固定停泊在某个港口或海岸,开发为水上宾馆和游乐场。

  现在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更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还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笔者大胆吃一回螃蟹,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提出发展中国航空母舰的思路,也算是一次回应时代的抛砖引玉。


附件:笔者构想的“航母α”造型之一(仅供参考。会3Dmax的朋友,可以尝试做一个16万吨航母的3维图像。)
通用母舰2.jpg
说明:
①主要对比航母:美国CVX大型航空母舰,排水量约10万吨,长度330米,宽度75米,搭载F35等各型飞机75~80架。
②笔者设想的“航母α”布局之一,排水量15~20万吨,长度450~500米,宽度90~110米。全舰搭载有人飞机90架:战斗轰炸机60架(歼11B或Su30MKK2),预警机6架(运7改),反潜巡逻机12架(运7改),电子战飞机8架(运7改),通用运输机/加油机4架(运7改),无人机30架( “翔龙”长航时大型无人机,通过更换不同的传感器和机载设备来执行侦察、预警、反潜、电子战、通信中继/潜艇通信等任务)。
③全通甲板飞行跑道2条,20米宽450~500米长。两条跑道实际上也是一条大型跑道,可以起降翼展更大的飞机如翼展达到25米的“翔龙”无人机。
④斜坡式机库出入口,其中两个宽度为40米,一个宽度为20米。飞机在斜坡上通过牵引车或者平板式自动扶梯上下飞行甲板和机库。
⑤动力系统(首选常规动力——蒸汽轮机、燃气轮机和柴油机作为原动力,使用电力推进的混合动力方式,最高航速28节;次选核电推进方式,最高航速33节)。
⑥两条飞行跑道可以同时起降两架战斗机,起飞区可以同时停放4架战斗机(前后用尾焰导流板隔开)。平均每分钟可以起飞或者降落4架战斗机。起飞和降落不能同时进行。
示意图布局用Su30MKK作为战斗机样本尺寸,长21.94米,宽14.7米。预警机用“鹰眼”作为样本尺寸,长17.54米,宽24.56米(折叠后8.94米)。
浮岛...
铁血废文又一次月经:victory:
美军下一代航母还是老样子,并没有太大变化,可以看出尼米兹的这种布局是目前技术水平下相对最有选择!

就像客机一样,都差不多,没必要搞的另类
钱啊!钱!
发动机啊!发动机!
钱啊!钱!
发动机啊!发动机!
原帖由 mysunsky 于 2009-2-3 11:32 发表
美军下一代航母还是老样子,并没有太大变化,可以看出尼米兹的这种布局是目前技术水平下相对最有选择!

就像客机一样,都差不多,没必要搞的另类


不一定,要知道,CVN21实际上是在冷战后资金、需求、科技平衡的产物,这里面资金是最大的制约,如果现在仍旧是冷战,CVN21很可能不是这样的,很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变革。
用几艘大拖轮来拖......
[:a1:] 估计航速应该能有16节吧
没有最BT,只有更BT!!!转BT吧!!
按民船的标准造,不然美帝也得吐血
请版主关闭该贴。谢谢。
  16万吨超大型航空母舰需要多大的发动机?建议测算这个发动机功率。目前能达到这样的功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