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电网络破产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59:57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4日 08:19  中国经营报
  编者按:受全球信贷紧缩状况和销售下滑的影响,电信设备制造商北电网络1月14日向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破产法庭申请了破产保护。这是全球经济危机下第一家申请破产保护的知名科技企业。

  总部位于多伦多的北电网络提交破产申请文件称,该公司资产净负债为10亿美元以上,北电网络发表电子邮件声明称:“公司仍将维持正常的日常运营而不会中断,申请破产保护的程序将允许北电网络坚决地处理成本和债务负担问题、有效重组业务运营并以有效的、及时的方式收窄战略重心。”

  自从北电网络现任CEO迈克·扎菲罗夫斯基(Mike Zafirovski)于2005年上任以来,北电网络已经损失了将近70亿美元,现有资金已难以维持运营。北电网络负债已经上升至63亿美元,并持有10亿美元的2011年到期的债券,总债务将近120亿美元。

  北电网络的“错”

  北电网络申请破产保护,让很多老电信人深感痛心。“北电见证了电信业这么多年的发展历程,算得上电信业的百年老店。这家公司非常值得尊敬。”一位老电信人这样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北电走到今天,有很多原因,包括市场环境的恶化,竞争的加剧,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内部管理的缺位,多元化战略的失败,其中有一点值得所有技术公司引以为戒: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时候,技术路线的选择并不是技术越先进越好,更重要的是技术的选择要与市场合拍。

  光通信 傲慢的代价

  北电史上的最高峰在20世纪末期,使北电走上巅峰的是光通信。北电是一家多元化的公司,业务涉及面很广,它在很多领域都是在世界排名第四或第五位,进不了前三。光通信作为北电最强项,在这个领域将北电送进了前三名。

  在20世纪末期,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全球发起一轮网络升级的热潮。1998年6月,北电当时非常具有战略眼光,以91亿美元之巨资收购美国BayNetwork网络公司,随后将北方电信更名为北电网络,完成传统电信公司向基于IP协议的互联网络为核心的全新网络通信公司的转变。在随后的互联网泡沫中,北电所掌握的10G容量光纤技术脱颖而出,使得北电的订单如雪花般飞来。被订单冲昏了头脑的北电,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表面繁荣。

  互联网泡沫在2000年4月达到高潮,随即破灭。北电当时总价值超过40亿美元的产品积压下来,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这也成就了历史上因为投机而形成的最大过剩之一。

  这是北电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打击。当然,受影响的不仅是北电,还有其他电信行业的企业,整个电信业进入一个寒冷的冬天。电信业发展面临窘境,这个窘境只是刚刚开始,之后的运营商投资变得非常理性,盲目投资大大减少,这使得电信设备供应商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这也是北电后来多次转型失败的外部原因。

  在这之后,北电把自己的研发力量投入在超大容量光纤方面,研发40G甚至80G容量的光纤。在北电看来,接下来还会有一轮传输网络的扩容热潮。北电在超大容量光纤的研发方面依然非常领先,产品也很好,但却超出了市场的发展速度,与市场脱节。变得理性的电信运营商投资非常谨慎,他们刚刚建成的10G网络还没有派上足够的用场,所以并不急着向大容量光网络升级。

  这一步,北电“押”错了方向,光网络市场的萎缩,北电的优势无法在市场中得以体现,研发投入没有得到回报。北电从此一蹶不振。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道,北电在光通信领域摔的这个跟头,一方面是因为技术标准的选择出现偏差,另一方面也是对市场的预估太过乐观,不得不付出傲慢的代价。

       3G 一错再错
  上述业内资深人士多年在电信业摸爬滚打,深知电信行业的竞争是寡头竞争的格局,如果不能排在市场的前三位,就很难在运营商选择的视野之内。如果运营商没有采购你的产品,后续采购中被选购的机会就非常少,因为涉及到产品和系统兼容的问题。
  北电在光通信领域的败北,使得这家老牌电信设备供应商不再有任何优势。此时,也是中国的电信设备商崛起的时候,中兴、华为大量蚕食市场。北电的排名一下子被挤到行业第六、七的位置,被市场边缘化。
  之后是全球3G的兴建热潮。北电将自己的重点放在CDMA2000上。但3G的发展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快。特别是中国市场,北电曾预期中国很快就会上3G,但中国的3G由于要重组、发牌,这个过程中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关系,中国3G市场的周期往后拖了很久。除了中国市场,其他市场的3G也并不十分理想。
  从全球来看,WCDMA的市场化程度要比CDMA2000高,由于几大厂商之间有交叉许可的协议,大厂商之间互不收取专利费,市场推进速度快于CDMA2000。CDMA2000则由于专利问题,很多国家的政府在选择时非常谨慎,特别是亚洲市场启动很慢。
  2006年,连续低迷了几年的北电决心改革,将旗下的移动电信系统业务(UMTS)接入业务出售给阿尔卡特,几乎卖掉与WCDMA有关的全部业务。WCDMA日渐成为全球最主流的3G制式,北电失去了WCDMA的机会。这被很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是北电的一大失误。而北电对于CDMA2000的持续投入也没有得到多少回报。
  在全球向3G升级的转折点上,北电收获甚微。这使得它在电信设备供应商的阵营里更加被边缘化。
  WiMax 押错大小
  在3G的失落,使北电决定寻找新的方向,北电把WiMax技术作为自己通向4G的重要砝码,把很大部分的研发都投入在WiMax。
  在通往4G的道路上,WiMax阵营更多地被IT厂商所主导,英特尔是这一阵营的领袖。其他电信厂商也或多或少地投入在WiMax领域的研发,三星、摩托罗拉、阿尔卡特朗讯等厂商也是纷纷介入。但与北电不同的是,这些厂商没有把自己的重点押在一个市场还没有到来的技术上,都只是作为培养业务。因为作为电信厂商,他们很清楚一点,WiMax的致命弱点是没有自己的频段,各国大的运营商对WiMax的态度非常谨慎,政策环境很敏感。美国政府对于推动WiMax不遗余力,但别的国家则一直犹豫不前,市场发展缓慢。
  随着技术的进步,WiMax 后来逐渐被一些大的运营商所采用,但北电依然没有盼来自己的春天:由于长期被运营商边缘化,北电已经失去很多大运营商的客户资源,在运营商选择的名单中排序很靠后。
  其实,北电还有一个不错的方向,就是企业网。北电在企业网市场的口碑很好,竞争实力也很强。但企业网市场与电信市场完全不同,这是一个非常扁平化的市场,竞争对手非常多,任何一家都不可能称霸市场,更何况还有思科这样强劲的竞争对手存在。
  此外,北电还选择了两个方向:统一通信和电信专业服务。在这两个领域,由于营销和自我包装的能力欠缺,北电没能实现很好的突破。
  作为老牌的电信厂商,北电做了很多方向上的努力,但可惜的是没在某个领域形成绝对优势,特别是在光纤的失败之后,再无强项。很多业内人士谈起北电,认为北电的研发实力不是不强,产品也不是不好,关键是技术与市场结合得不够,或者说是技术的选择并没有踩上市场的节拍。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4日 08:19  中国经营报
  编者按:受全球信贷紧缩状况和销售下滑的影响,电信设备制造商北电网络1月14日向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破产法庭申请了破产保护。这是全球经济危机下第一家申请破产保护的知名科技企业。

  总部位于多伦多的北电网络提交破产申请文件称,该公司资产净负债为10亿美元以上,北电网络发表电子邮件声明称:“公司仍将维持正常的日常运营而不会中断,申请破产保护的程序将允许北电网络坚决地处理成本和债务负担问题、有效重组业务运营并以有效的、及时的方式收窄战略重心。”

  自从北电网络现任CEO迈克·扎菲罗夫斯基(Mike Zafirovski)于2005年上任以来,北电网络已经损失了将近70亿美元,现有资金已难以维持运营。北电网络负债已经上升至63亿美元,并持有10亿美元的2011年到期的债券,总债务将近120亿美元。

  北电网络的“错”

  北电网络申请破产保护,让很多老电信人深感痛心。“北电见证了电信业这么多年的发展历程,算得上电信业的百年老店。这家公司非常值得尊敬。”一位老电信人这样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北电走到今天,有很多原因,包括市场环境的恶化,竞争的加剧,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内部管理的缺位,多元化战略的失败,其中有一点值得所有技术公司引以为戒: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时候,技术路线的选择并不是技术越先进越好,更重要的是技术的选择要与市场合拍。

  光通信 傲慢的代价

  北电史上的最高峰在20世纪末期,使北电走上巅峰的是光通信。北电是一家多元化的公司,业务涉及面很广,它在很多领域都是在世界排名第四或第五位,进不了前三。光通信作为北电最强项,在这个领域将北电送进了前三名。

  在20世纪末期,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全球发起一轮网络升级的热潮。1998年6月,北电当时非常具有战略眼光,以91亿美元之巨资收购美国BayNetwork网络公司,随后将北方电信更名为北电网络,完成传统电信公司向基于IP协议的互联网络为核心的全新网络通信公司的转变。在随后的互联网泡沫中,北电所掌握的10G容量光纤技术脱颖而出,使得北电的订单如雪花般飞来。被订单冲昏了头脑的北电,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表面繁荣。

  互联网泡沫在2000年4月达到高潮,随即破灭。北电当时总价值超过40亿美元的产品积压下来,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这也成就了历史上因为投机而形成的最大过剩之一。

  这是北电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打击。当然,受影响的不仅是北电,还有其他电信行业的企业,整个电信业进入一个寒冷的冬天。电信业发展面临窘境,这个窘境只是刚刚开始,之后的运营商投资变得非常理性,盲目投资大大减少,这使得电信设备供应商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这也是北电后来多次转型失败的外部原因。

  在这之后,北电把自己的研发力量投入在超大容量光纤方面,研发40G甚至80G容量的光纤。在北电看来,接下来还会有一轮传输网络的扩容热潮。北电在超大容量光纤的研发方面依然非常领先,产品也很好,但却超出了市场的发展速度,与市场脱节。变得理性的电信运营商投资非常谨慎,他们刚刚建成的10G网络还没有派上足够的用场,所以并不急着向大容量光网络升级。

  这一步,北电“押”错了方向,光网络市场的萎缩,北电的优势无法在市场中得以体现,研发投入没有得到回报。北电从此一蹶不振。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道,北电在光通信领域摔的这个跟头,一方面是因为技术标准的选择出现偏差,另一方面也是对市场的预估太过乐观,不得不付出傲慢的代价。

       3G 一错再错
  上述业内资深人士多年在电信业摸爬滚打,深知电信行业的竞争是寡头竞争的格局,如果不能排在市场的前三位,就很难在运营商选择的视野之内。如果运营商没有采购你的产品,后续采购中被选购的机会就非常少,因为涉及到产品和系统兼容的问题。
  北电在光通信领域的败北,使得这家老牌电信设备供应商不再有任何优势。此时,也是中国的电信设备商崛起的时候,中兴、华为大量蚕食市场。北电的排名一下子被挤到行业第六、七的位置,被市场边缘化。
  之后是全球3G的兴建热潮。北电将自己的重点放在CDMA2000上。但3G的发展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快。特别是中国市场,北电曾预期中国很快就会上3G,但中国的3G由于要重组、发牌,这个过程中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关系,中国3G市场的周期往后拖了很久。除了中国市场,其他市场的3G也并不十分理想。
  从全球来看,WCDMA的市场化程度要比CDMA2000高,由于几大厂商之间有交叉许可的协议,大厂商之间互不收取专利费,市场推进速度快于CDMA2000。CDMA2000则由于专利问题,很多国家的政府在选择时非常谨慎,特别是亚洲市场启动很慢。
  2006年,连续低迷了几年的北电决心改革,将旗下的移动电信系统业务(UMTS)接入业务出售给阿尔卡特,几乎卖掉与WCDMA有关的全部业务。WCDMA日渐成为全球最主流的3G制式,北电失去了WCDMA的机会。这被很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是北电的一大失误。而北电对于CDMA2000的持续投入也没有得到多少回报。
  在全球向3G升级的转折点上,北电收获甚微。这使得它在电信设备供应商的阵营里更加被边缘化。
  WiMax 押错大小
  在3G的失落,使北电决定寻找新的方向,北电把WiMax技术作为自己通向4G的重要砝码,把很大部分的研发都投入在WiMax。
  在通往4G的道路上,WiMax阵营更多地被IT厂商所主导,英特尔是这一阵营的领袖。其他电信厂商也或多或少地投入在WiMax领域的研发,三星、摩托罗拉、阿尔卡特朗讯等厂商也是纷纷介入。但与北电不同的是,这些厂商没有把自己的重点押在一个市场还没有到来的技术上,都只是作为培养业务。因为作为电信厂商,他们很清楚一点,WiMax的致命弱点是没有自己的频段,各国大的运营商对WiMax的态度非常谨慎,政策环境很敏感。美国政府对于推动WiMax不遗余力,但别的国家则一直犹豫不前,市场发展缓慢。
  随着技术的进步,WiMax 后来逐渐被一些大的运营商所采用,但北电依然没有盼来自己的春天:由于长期被运营商边缘化,北电已经失去很多大运营商的客户资源,在运营商选择的名单中排序很靠后。
  其实,北电还有一个不错的方向,就是企业网。北电在企业网市场的口碑很好,竞争实力也很强。但企业网市场与电信市场完全不同,这是一个非常扁平化的市场,竞争对手非常多,任何一家都不可能称霸市场,更何况还有思科这样强劲的竞争对手存在。
  此外,北电还选择了两个方向:统一通信和电信专业服务。在这两个领域,由于营销和自我包装的能力欠缺,北电没能实现很好的突破。
  作为老牌的电信厂商,北电做了很多方向上的努力,但可惜的是没在某个领域形成绝对优势,特别是在光纤的失败之后,再无强项。很多业内人士谈起北电,认为北电的研发实力不是不强,产品也不是不好,关键是技术与市场结合得不够,或者说是技术的选择并没有踩上市场的节拍。
1999  1969年就已加入北电做设计工程师的罗世杰,从1995年开始领导北电网络并创造北电网络的“神话”。
  人们曾经一度以为2.5G是光纤传输的极限,但罗世杰带领北电网络制造出了10G的产品,领先了别人两年。
  正是抓住了朗讯的这个失误,北电大力向市场推出10G的SDH。北电网络后来在所谓的OC192系统中(该系统支持每秒10G比特的传输速率)占有垄断性的90%的市场份额,使10G的市场大战以北电的绝对胜利而结束。可怜当时的朗讯还在卖2.5G,10G的SDH并没商用,这也堪称朗讯商业史上最惨重的失误之一。
  罗世杰因此声名大震,北电网络的股票也一路高歌猛进。2000年,北电的收入达到303亿美元,那时的北电控制了全球光纤设备市场的43%,几乎是市场份额仅为15%的第二名朗讯的3倍。北电网络是加拿大少数几家在国际间赫赫有名的企业,在一段时间里被引为加拿大人的骄傲。
  2000
  互联网泡沫在2000年4月“崩塌”,数万家雄心勃勃的互联网公司一夜之间倒闭,他们在北电订购的产品就这样堆积在了仓库里,顶住了冲击的运营商宁肯支付违约金也不愿提货,这导致了总价值超过40亿美元的产品积压。而这些光纤骨干网,北电自己10年都用不完。
  2001
  第二季度北电亏损192亿美元,这创造了加拿大公司季度亏损的历史最高纪录,也足以登上世界前列。
  北电股价开始直线下跌,从最高达120美元,下跌至10余美元附近徘徊,市值已由最高点 2670亿美元猛跌到100多亿美元。
  2001年10月初,罗世杰下台, 由原首席财务官邓富康(Frank A.Dunn)接任,罗世杰转任副董事长,两年时间里,北电累计亏损超过300亿美元,随后,北电开始盈利,但这仅是假象,盈利是由非法的会计方法计算而来。2004年4月丑闻暴露,北电网络董事会宣布解雇CEO邓富康和另外两名高级管理人员——财务总监和总审计官。由于北电网络向来是美国和加拿大股票交易市场的大户,丑闻导致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价格指数迎来自“9·11”以来下跌幅度最大的一天。
  2005
  重金聘请摩托罗拉原总裁兼首席运营官Mike Zafirovski 出任公司CEO,他着手对北电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型策略,最大的举动应是放弃3G,押宝4G,北电作价3.2亿美元将其3G业务卖给了阿尔卡特,从此基本退出3G领域。
  2006
  12月27日,北电网络公司和股东达成的24.5亿美元和解协议获得了两名美国法官的批准,这项和解的达成成为美国证券欺诈集体诉讼历史上最大的和解案之一。
  2009
  1月14日北电网络向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破产法庭申请了破产保护。

       钝(记者观察)
  北电的错,看起来像是三大原因:一是技术路线选择的失误,二是对市场预估过于激进,三是内部缺乏有效的管理。这正是所有技术公司都有可能面临的风险,技术路线的错误,对市场预估的失误,都有可能将一个技术公司拖入深渊。
  其实北电的失误不仅表现在对技术市场的“钝”,它对客户的需求也有些“钝”。有人就认为,北电的失误是一味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而不考虑客户的需求。
  以光纤为例,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北电急急地投入到新一代大容量的研发当中,认为市场复苏之后,运营商就会大规模升级网络。但当时全球刚刚经过一轮光网络的升级,10G网络铺完成之后,网络上的业务还没有应用起来。在业务没有发展起来的情况下,运营商当然是不会感觉到网络的容量不够,所以也不会急着扩容。相反,运营商着急的是如何把网络用起来。所以,北电的“前瞻性技术”并不被运营商所接纳。
  北电并没有理解客户真正需要什么。这些年,电信运营商也处于转型期,一方面是网络的升级,另一方面,更为运营商所看重的是在现有承载能力上去挖掘业务潜力,而不是无度地投资。
  近几年,全球电信业的低迷是有目共睹,这个低迷主要是因为运营商不再疯狂地投资在基础建设方面。对于整个行业的低迷,一些供应商很早就预见到并积极根据客户的需求转型,将企业网、融合通讯、电信专业服务等新业务作为拓展领域,所以不会像北电那样陷入如此的困境。
  比如爱立信,很早就看到设备采购骤减的趋势,运营商的重点是如何让现有网络更好运营。意识到这点,爱立信很早就把电信专业服务作为自己的明星业务,为运营商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帮助运营商进行网络优化、挖掘增值服务。所以在设备采购减少的时候,依然还有钱赚。再比如阿尔卡特朗讯,在2008年度最新的财报中,传统电信业务也同样是萎靡不振,但企业网业务、电信专业服务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找到了很好的新增长点。
  运营商是电信设备厂商的衣食父母,北电对运营商转型的心理抓得不准。所以,北电的几次转型并没有紧紧地贴着自己的客户去转型,而更多地将命运交给未来可能存在市场的超前技术。客户不会跟着北电走,北电就被无情地抛弃。
  远离了客户的北电,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