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军大纵深理论与德军闪击战异同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36:04
闪电战的核心是在对手展开其主要兵力和战略资源之前,即以迅猛的攻势将其击败。其基本手段就是集中大量高机动兵力(主要是装甲兵和空军)实施强大的首次突击,然后迅猛突入敌纵深,合围敌主力集团而歼之。为了实现大量集中使用装甲兵的目的,古德里安创建了装甲师。他认为在装甲师内,“除非其他一切支援兵都具有同坦克一样的速度和越野机动力,否则坦克是绝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的。”这一点在当时尤为可贵。古德里安装甲兵作战理论(也可说就是德国装甲兵作战理论)的特点还有:坦克只能用于进攻,不能用于防守;坦克只能集中使用,不能分散;装甲师可用于第一梯队实施突破,而后高速向纵深发展,决不迁就步兵的进攻速度等等(以上只是理论,与实际多少有点距离)。
WWII爆发后,德军基本是按战前的的观点运用装甲兵的,其在进攻作战时基本特点是:在适合装甲兵机动的地形上,在决定性的时间和地点,大量集中使用装甲兵,在空军的有力配合下突然发起进攻。突破对方战术防御地域后,高速向战役纵深进攻,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战役目的。突破后向纵深发展胜利时,遇敌坚固设防地域多予以绕过;遇对方反冲击时,则多由摩托化步兵和炮兵顶着,装甲兵则从侧后发起突击。
在战役进攻时的兵力部署上,德军通常将装甲集团军(集群)、装甲师(以装甲师为基础)作为突击集团的第一梯队,其兵力部署往往也就一个梯队。各师多独立受领作战任务。故德国装甲师的编制很大,特别是坦克数量,常超过苏军的坦克军。

确实,当面对浅纵深,长战线,后方战略预备队组织松散的防御体系时,闪电战的效能实在不容低估.德军所强调的首次突击及其后效应可以发挥最大效果.突破后前出的各装甲师的确不用太在意侧后的威胁(魔鬼7师战线最长时近400km,却一直没感到侧后有多大实际压力便是明证).在拥有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空军的战术支援也着实靠得住(戴高乐的第4装甲师(旅?)反击古德里安部,终被古协同空军击退,亦又成一例).总之,法国之役,闪电战发挥得的确完美.

大纵深作战理论源自30年代图哈切附元帅,与闪电战相同,大纵深也十分注重各兵种协调,但它对装甲部队的使用与闪电战有些不同。大纵深仍把步兵作为主体,进攻先期步兵在火炮、装甲部队等各兵种支援下在敌军阵地打开突破口,随后才开始投入机械化部队用以稳固突破口,扩大战果,并深入敌防御纵深,加以分割包围;战略航空兵同时对敌后方战略要地实施打击,从而摧毁其战争潜力。最终达到彻底击垮敌人的目的。
    大纵深和闪电战都是机械化协同机动作战理论,但在战斗开始时,装甲部队的应用上还是有区别的。闪电战主张将其独立、集中使用,从而能实现战略突然性,令敌方措手不及,如同闪电般迅速,主要强调的是利用高机动的快不及防从心理上威慑敌人,从实际上打击敌方,已达到瘫痪敌方的目的;大纵深则不同,它仍旧把步兵作为首次进攻的主体,其它兵种以及装甲部队的作用是支援,待突破口打开后在使用装甲部队进行纵深的分割包围,其使用装甲部队相对保守,仍有坦克支援步兵的残存意识。如此一来,开战之初将很难对敌形成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除非己方具有明显兵力优势(至少也是战场局部优势),不过这种思想的确符合1943年后的苏军以多打少的实际情况,倒也称的上是量身定做。
补充:说到大纵深机动作战理论,不能不提倡导此思想的苏军学究派代表人物——图哈切夫斯基。他在被斯大林谋杀的前一年,曾集中论述了新作战思想的基本观点。他指出,由于有了装甲兵和航空兵这样的作战手段,就不仅能够直接攻击前沿防御之敌,而且能够越过敌防御阵地,同时攻击整个防御纵深内之敌。他认为,进行单个的战役已不足以全歼敌军,必须通过多次连续性的战役方能奏效。因此他建议在单个战略方向上,选择一定范围的纵深,几乎不停顿地组织多次战役。这将使敌方无法补充休整、调整部署和前调预备队,从而最终达成在该方向上歼灭敌主力的目的。基于此思想,苏军在早于任何别国的1932年创立了作为纵深作战突击力量的机械化军(1938年改称坦克军),装备了一大批机动性良好的装甲车辆。但这一切都差点被大清洗的狂涛冲走。1938年,大纵深作战思想受到广泛的怀疑,坦克军被撤消。30年代末,40年初苏联所进行的两场战争的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具体运用上,苏军既不同于法军的坦克零散配步兵,也不同于德军的决不迁就步兵。苏军采取的是中庸之道,即承认装甲兵的独立作战能力,又不否定坦克支援步兵的作用。在攻击作战时,苏军将装甲兵分为“近战”和“远战”两种。近战者,即直接支援步兵进行突破的坦克,多为直接配属给步兵师军的坦克团(旅)。远战者,即由坦克军(集团军)组成的快速集群。用于突破后发展胜利。这里又涉及两个重要概念“突破口理论”和“快速集群”。
    闪电战和大纵深作为现在机械化作战最现实的战略思想,除了在装甲部队使用上有不小的分歧,另外在步兵的作战使用上也有各自的见解。闪电战注重的是以装甲部队为核心,要求包括步兵在内的其它兵种也要以同样的方式实施机动。步兵在作战中也首次被要求具有高机动,能够跟的上坦克的进攻节奏,这也就是步坦协调。一旦对步兵提出了此种要求,就必须有良好的运载车辆,而且进攻的行进过程中,这些车辆也和坦克一样面临被击毁的危险。德国在二战中主要使用的是Sdkfz.250和Sdkfz.251半履带装甲车,这两种车辆可靠性很好,而且还可以在车体上安装各种武器,防护水平一般,可以满足闪电战对步兵的要求。不过由于德国的工业基础较薄弱,无法腾出生产线大量生产这些辅助车辆,步兵和大量的火炮辎重还得依靠轮式车辆,甚至是骡马。为解决步兵的机动问题,德军曾想出在坦克后挂拖车运载步兵的主意,但最后也不了了之。因此古德里安的机械化设想在整个二战也没有在德军中实现。
    由于大纵深在战役之初强调以步兵为战斗核心,所以对步兵机动要求没有象闪电战那么严格。在二战中,苏军为了集中精力生产坦克,所以在其它机械化车辆上发展缓慢,主要装备还是英美支援的M3半履带装甲车。在进攻中步兵要么步行机动,要么就是最简单的由坦克搭载(为此苏军还制定了具体的坦克搭载步兵的相关的条例)。从表面上看问题似乎解决了,但这毕竟只是权宜之计。苏军大量使用的T-34坦克行使中平稳性并不是很好,实施较远距离距离行军,搭载的步兵体能消耗很大,容易影响部队的战斗力,而且步兵直接暴露在坦克外面极易受到攻击。好在苏联的数量优势可以弥补这可缺陷。
    突破口理论是一种理想的进入交战的理论。此理论认为,快速集群应在突破梯队完全突破敌战术纵深,打开突
破口后,始进入交战。而在此之前,快速集群应完全保存实力,待进入交战后再全部释放能量。这里所说的突破口是什么样的突破口呢?就是由突破梯队完全肃清了突破地段的敌有生力量,并在突破口两侧开辟出地一般反坦克火器对在突破口内行动的部队不能构成直接威胁的保障地带,而且有一定地幅的一条直接通往敌人纵深的“安全走廊”(为坦克军打造的突破口大约宽6-8km;坦克集团军8-20km。保障地带一般要求宽度在2-3km以上)。故此突破口亦称“纯突破口”,此理论亦称“纯突破口理论”。纯突破口一旦形成就意味着快速机群此时此地进入交战是再实时,再安全不过了。纯突破口理论所刻意追求的是一中纯粹理想化的进入交战的时机和环境。尽管往往与现实相去甚远。但它毕竟是人们的理想。所以,纯突破口理论为人们普遍承认。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苏军对于突破集群和快速集群任务划分是多么的严谨。
    快速集群:指苏军装甲兵在进攻作战时临时组建的,用于第一攻击梯队(突破集群)突破成功后,进入突破口纵深,打击敌纵深内的有生力量和重要目标,以达成战役目的之用的机动兵力集团。在WWII中后期,也就是快速集群发展和应用的鼎盛时期。快速集群常由方面军的坦克集团军组成。(其中在柏林战役中。苏军以4个坦集和9个坦克军担任快速集群,创快速集群规模之最。)但多数情况下,快速集群的主要力量还是坦克军。快速集群以快见长,据苏军对几十个战役的统计,担任快速集群的坦克集团军前进纵深平均320km,最高达到800km;进攻平均速度为25-45km/D。个别战役高达60-90km/D。合成集团军和步兵师实在是望尘莫及。凭心而论,突破集团的作战任务相对困难。快速集群作战任务相对容易。(试想,一个要砸开坚硬的核桃壳;一个只需吃酥脆的核桃仁。)
但快速机群亦非万能。惟有在敌纵深防御薄弱,组织松散。且地形便于坦克大兵团机动时。快速机群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图哈切夫斯基提出的大纵深作战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以杀伤性火力同时压制敌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的方向上突破其战术地幅。也就是说,在敌人建立了纵深防御的情况下,战役、战斗将首先从突破开始,以敲开敌人防御体系的外壳,为发展胜利创造条件。没有突破,就谈不上发展胜利,快速集群自然也就无用武之地。
基于战前对大纵深战役的设想,苏军在1936的野战条令中,明确将坦克分为远战和近战两种。近战者,直接支援步兵作战;远战者,纵深攻击,发展胜利。从战史上看,苏军运用坦克的兴奋点是在纵深,远战坦克更受苏军青睐。尽管如此,苏军始终没有放弃以坦克支援步兵的观点。相反,此观点成熟和完善的过程远比“快速集群”来得一帆风顺,并在体制、编制上得到苏军高层的充分保证:到1942年春,苏军累计组建了114个用于支援步兵战斗的独立装甲旅,在兵力和坦克数量上,与同期组建的25个坦克军旗鼓相当。除此以外,苏军还以法令形式予以肯定。苏军国防委员会No.325号令明确规定: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的主要任务是消灭妨碍步兵前进的目标;步兵与支援坦克的距离不得超过200-400m;敌坦克在战场上出现时,主要应由己方AT炮兵来对付,己方坦克只有在兵力上占有明显优势,并占据有利地形时,才与其展开正面对抗。这些规定现在看来简直是苛刻而呆板的,而在当时,此令无疑有它的合理性。
东线战争的初期,由于坦克数量少,加上苏军步兵指挥员不懂装甲兵战术,于是苏军步兵师常将配属的坦克部队分割成坦克小组,配属给步兵连、排;加上组织保障不利,坦克密度低等许多原因,致使支援坦克的作战效益低下,战损率高,战绩不佳。针对这些情况,苏军与1942年1月作出了支援步兵战斗的坦克必须集中使用,并与步、炮、航密切协同等一系列规定,随后又出台了No.325号令,详尽规定了步兵支援坦克的运用原则、方法等。从此苏军步兵支援坦克的运用情况才出现转机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反攻阶段中,苏军各步兵部队首次按325号令使用支援坦克。战役中,配属给步兵师的坦克旅、团均以整建制组成近战坦克群,并由步兵师师长直接指挥。独立旅、团中的各坦克营还得到了师书兵力的加强。尽管如此,在集团军的主要突击方向上,支援坦克密度不高,影响了突破速度,方面军不得不抽调快速集群的坦克以支援步兵师的突破,而后再回归本编制。虽然敌战术防御纵深并不是快速集群的任务,但为加快突破速度,快速集群往往以部分坦克支援步兵战斗或干脆提前进入交战,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43年末才有改观。究其原因,一是支援步兵的坦克数量少,密度小;步兵击力弱;步坦协同不利。二是突破任务毕竟是艰难的,而发展胜利相对要轻松一些。

    战争中后期,随着坦克数量的增加,直接支援步兵战斗的坦克、自行火炮的密度亦不断提高。战争初期,每公里突破正面的坦克平均密度约3-4辆;到战争后期已上升到40余辆。如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每公里坦克密度少则4辆,多则不过7辆。奥廖尔战役时,情况便大有改观,坦克密度提高到20辆左右。而柏林战役时,坦克、自行火炮的平均密度已达到40-50辆。个别地段竟高达70余辆。

在支援坦克增加的同时,分割使用中等编制的支援坦克部队又逐渐盛行(多得没地方去)。分割使用坦克旅、团已比较普遍。各步兵营大多可得到一个坦克连的配属;步兵连则可摊到一个坦克排的加强。支援坦克除以往的支援步兵突破以外,还执行发展胜利的任务。在突破敌主要防御地带后,支援坦克大多编入师、军的先遣队,从行进间夺占敌第二防御地带(如果有的话),或纵深追击退却之敌。闪电战的核心是在对手展开其主要兵力和战略资源之前,即以迅猛的攻势将其击败。其基本手段就是集中大量高机动兵力(主要是装甲兵和空军)实施强大的首次突击,然后迅猛突入敌纵深,合围敌主力集团而歼之。为了实现大量集中使用装甲兵的目的,古德里安创建了装甲师。他认为在装甲师内,“除非其他一切支援兵都具有同坦克一样的速度和越野机动力,否则坦克是绝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的。”这一点在当时尤为可贵。古德里安装甲兵作战理论(也可说就是德国装甲兵作战理论)的特点还有:坦克只能用于进攻,不能用于防守;坦克只能集中使用,不能分散;装甲师可用于第一梯队实施突破,而后高速向纵深发展,决不迁就步兵的进攻速度等等(以上只是理论,与实际多少有点距离)。
WWII爆发后,德军基本是按战前的的观点运用装甲兵的,其在进攻作战时基本特点是:在适合装甲兵机动的地形上,在决定性的时间和地点,大量集中使用装甲兵,在空军的有力配合下突然发起进攻。突破对方战术防御地域后,高速向战役纵深进攻,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战役目的。突破后向纵深发展胜利时,遇敌坚固设防地域多予以绕过;遇对方反冲击时,则多由摩托化步兵和炮兵顶着,装甲兵则从侧后发起突击。
在战役进攻时的兵力部署上,德军通常将装甲集团军(集群)、装甲师(以装甲师为基础)作为突击集团的第一梯队,其兵力部署往往也就一个梯队。各师多独立受领作战任务。故德国装甲师的编制很大,特别是坦克数量,常超过苏军的坦克军。

确实,当面对浅纵深,长战线,后方战略预备队组织松散的防御体系时,闪电战的效能实在不容低估.德军所强调的首次突击及其后效应可以发挥最大效果.突破后前出的各装甲师的确不用太在意侧后的威胁(魔鬼7师战线最长时近400km,却一直没感到侧后有多大实际压力便是明证).在拥有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空军的战术支援也着实靠得住(戴高乐的第4装甲师(旅?)反击古德里安部,终被古协同空军击退,亦又成一例).总之,法国之役,闪电战发挥得的确完美.

大纵深作战理论源自30年代图哈切附元帅,与闪电战相同,大纵深也十分注重各兵种协调,但它对装甲部队的使用与闪电战有些不同。大纵深仍把步兵作为主体,进攻先期步兵在火炮、装甲部队等各兵种支援下在敌军阵地打开突破口,随后才开始投入机械化部队用以稳固突破口,扩大战果,并深入敌防御纵深,加以分割包围;战略航空兵同时对敌后方战略要地实施打击,从而摧毁其战争潜力。最终达到彻底击垮敌人的目的。
    大纵深和闪电战都是机械化协同机动作战理论,但在战斗开始时,装甲部队的应用上还是有区别的。闪电战主张将其独立、集中使用,从而能实现战略突然性,令敌方措手不及,如同闪电般迅速,主要强调的是利用高机动的快不及防从心理上威慑敌人,从实际上打击敌方,已达到瘫痪敌方的目的;大纵深则不同,它仍旧把步兵作为首次进攻的主体,其它兵种以及装甲部队的作用是支援,待突破口打开后在使用装甲部队进行纵深的分割包围,其使用装甲部队相对保守,仍有坦克支援步兵的残存意识。如此一来,开战之初将很难对敌形成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除非己方具有明显兵力优势(至少也是战场局部优势),不过这种思想的确符合1943年后的苏军以多打少的实际情况,倒也称的上是量身定做。
补充:说到大纵深机动作战理论,不能不提倡导此思想的苏军学究派代表人物——图哈切夫斯基。他在被斯大林谋杀的前一年,曾集中论述了新作战思想的基本观点。他指出,由于有了装甲兵和航空兵这样的作战手段,就不仅能够直接攻击前沿防御之敌,而且能够越过敌防御阵地,同时攻击整个防御纵深内之敌。他认为,进行单个的战役已不足以全歼敌军,必须通过多次连续性的战役方能奏效。因此他建议在单个战略方向上,选择一定范围的纵深,几乎不停顿地组织多次战役。这将使敌方无法补充休整、调整部署和前调预备队,从而最终达成在该方向上歼灭敌主力的目的。基于此思想,苏军在早于任何别国的1932年创立了作为纵深作战突击力量的机械化军(1938年改称坦克军),装备了一大批机动性良好的装甲车辆。但这一切都差点被大清洗的狂涛冲走。1938年,大纵深作战思想受到广泛的怀疑,坦克军被撤消。30年代末,40年初苏联所进行的两场战争的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具体运用上,苏军既不同于法军的坦克零散配步兵,也不同于德军的决不迁就步兵。苏军采取的是中庸之道,即承认装甲兵的独立作战能力,又不否定坦克支援步兵的作用。在攻击作战时,苏军将装甲兵分为“近战”和“远战”两种。近战者,即直接支援步兵进行突破的坦克,多为直接配属给步兵师军的坦克团(旅)。远战者,即由坦克军(集团军)组成的快速集群。用于突破后发展胜利。这里又涉及两个重要概念“突破口理论”和“快速集群”。
    闪电战和大纵深作为现在机械化作战最现实的战略思想,除了在装甲部队使用上有不小的分歧,另外在步兵的作战使用上也有各自的见解。闪电战注重的是以装甲部队为核心,要求包括步兵在内的其它兵种也要以同样的方式实施机动。步兵在作战中也首次被要求具有高机动,能够跟的上坦克的进攻节奏,这也就是步坦协调。一旦对步兵提出了此种要求,就必须有良好的运载车辆,而且进攻的行进过程中,这些车辆也和坦克一样面临被击毁的危险。德国在二战中主要使用的是Sdkfz.250和Sdkfz.251半履带装甲车,这两种车辆可靠性很好,而且还可以在车体上安装各种武器,防护水平一般,可以满足闪电战对步兵的要求。不过由于德国的工业基础较薄弱,无法腾出生产线大量生产这些辅助车辆,步兵和大量的火炮辎重还得依靠轮式车辆,甚至是骡马。为解决步兵的机动问题,德军曾想出在坦克后挂拖车运载步兵的主意,但最后也不了了之。因此古德里安的机械化设想在整个二战也没有在德军中实现。
    由于大纵深在战役之初强调以步兵为战斗核心,所以对步兵机动要求没有象闪电战那么严格。在二战中,苏军为了集中精力生产坦克,所以在其它机械化车辆上发展缓慢,主要装备还是英美支援的M3半履带装甲车。在进攻中步兵要么步行机动,要么就是最简单的由坦克搭载(为此苏军还制定了具体的坦克搭载步兵的相关的条例)。从表面上看问题似乎解决了,但这毕竟只是权宜之计。苏军大量使用的T-34坦克行使中平稳性并不是很好,实施较远距离距离行军,搭载的步兵体能消耗很大,容易影响部队的战斗力,而且步兵直接暴露在坦克外面极易受到攻击。好在苏联的数量优势可以弥补这可缺陷。
    突破口理论是一种理想的进入交战的理论。此理论认为,快速集群应在突破梯队完全突破敌战术纵深,打开突
破口后,始进入交战。而在此之前,快速集群应完全保存实力,待进入交战后再全部释放能量。这里所说的突破口是什么样的突破口呢?就是由突破梯队完全肃清了突破地段的敌有生力量,并在突破口两侧开辟出地一般反坦克火器对在突破口内行动的部队不能构成直接威胁的保障地带,而且有一定地幅的一条直接通往敌人纵深的“安全走廊”(为坦克军打造的突破口大约宽6-8km;坦克集团军8-20km。保障地带一般要求宽度在2-3km以上)。故此突破口亦称“纯突破口”,此理论亦称“纯突破口理论”。纯突破口一旦形成就意味着快速机群此时此地进入交战是再实时,再安全不过了。纯突破口理论所刻意追求的是一中纯粹理想化的进入交战的时机和环境。尽管往往与现实相去甚远。但它毕竟是人们的理想。所以,纯突破口理论为人们普遍承认。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苏军对于突破集群和快速集群任务划分是多么的严谨。
    快速集群:指苏军装甲兵在进攻作战时临时组建的,用于第一攻击梯队(突破集群)突破成功后,进入突破口纵深,打击敌纵深内的有生力量和重要目标,以达成战役目的之用的机动兵力集团。在WWII中后期,也就是快速集群发展和应用的鼎盛时期。快速集群常由方面军的坦克集团军组成。(其中在柏林战役中。苏军以4个坦集和9个坦克军担任快速集群,创快速集群规模之最。)但多数情况下,快速集群的主要力量还是坦克军。快速集群以快见长,据苏军对几十个战役的统计,担任快速集群的坦克集团军前进纵深平均320km,最高达到800km;进攻平均速度为25-45km/D。个别战役高达60-90km/D。合成集团军和步兵师实在是望尘莫及。凭心而论,突破集团的作战任务相对困难。快速集群作战任务相对容易。(试想,一个要砸开坚硬的核桃壳;一个只需吃酥脆的核桃仁。)
但快速机群亦非万能。惟有在敌纵深防御薄弱,组织松散。且地形便于坦克大兵团机动时。快速机群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图哈切夫斯基提出的大纵深作战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以杀伤性火力同时压制敌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的方向上突破其战术地幅。也就是说,在敌人建立了纵深防御的情况下,战役、战斗将首先从突破开始,以敲开敌人防御体系的外壳,为发展胜利创造条件。没有突破,就谈不上发展胜利,快速集群自然也就无用武之地。
基于战前对大纵深战役的设想,苏军在1936的野战条令中,明确将坦克分为远战和近战两种。近战者,直接支援步兵作战;远战者,纵深攻击,发展胜利。从战史上看,苏军运用坦克的兴奋点是在纵深,远战坦克更受苏军青睐。尽管如此,苏军始终没有放弃以坦克支援步兵的观点。相反,此观点成熟和完善的过程远比“快速集群”来得一帆风顺,并在体制、编制上得到苏军高层的充分保证:到1942年春,苏军累计组建了114个用于支援步兵战斗的独立装甲旅,在兵力和坦克数量上,与同期组建的25个坦克军旗鼓相当。除此以外,苏军还以法令形式予以肯定。苏军国防委员会No.325号令明确规定: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的主要任务是消灭妨碍步兵前进的目标;步兵与支援坦克的距离不得超过200-400m;敌坦克在战场上出现时,主要应由己方AT炮兵来对付,己方坦克只有在兵力上占有明显优势,并占据有利地形时,才与其展开正面对抗。这些规定现在看来简直是苛刻而呆板的,而在当时,此令无疑有它的合理性。
东线战争的初期,由于坦克数量少,加上苏军步兵指挥员不懂装甲兵战术,于是苏军步兵师常将配属的坦克部队分割成坦克小组,配属给步兵连、排;加上组织保障不利,坦克密度低等许多原因,致使支援坦克的作战效益低下,战损率高,战绩不佳。针对这些情况,苏军与1942年1月作出了支援步兵战斗的坦克必须集中使用,并与步、炮、航密切协同等一系列规定,随后又出台了No.325号令,详尽规定了步兵支援坦克的运用原则、方法等。从此苏军步兵支援坦克的运用情况才出现转机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反攻阶段中,苏军各步兵部队首次按325号令使用支援坦克。战役中,配属给步兵师的坦克旅、团均以整建制组成近战坦克群,并由步兵师师长直接指挥。独立旅、团中的各坦克营还得到了师书兵力的加强。尽管如此,在集团军的主要突击方向上,支援坦克密度不高,影响了突破速度,方面军不得不抽调快速集群的坦克以支援步兵师的突破,而后再回归本编制。虽然敌战术防御纵深并不是快速集群的任务,但为加快突破速度,快速集群往往以部分坦克支援步兵战斗或干脆提前进入交战,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43年末才有改观。究其原因,一是支援步兵的坦克数量少,密度小;步兵击力弱;步坦协同不利。二是突破任务毕竟是艰难的,而发展胜利相对要轻松一些。

    战争中后期,随着坦克数量的增加,直接支援步兵战斗的坦克、自行火炮的密度亦不断提高。战争初期,每公里突破正面的坦克平均密度约3-4辆;到战争后期已上升到40余辆。如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每公里坦克密度少则4辆,多则不过7辆。奥廖尔战役时,情况便大有改观,坦克密度提高到20辆左右。而柏林战役时,坦克、自行火炮的平均密度已达到40-50辆。个别地段竟高达70余辆。

在支援坦克增加的同时,分割使用中等编制的支援坦克部队又逐渐盛行(多得没地方去)。分割使用坦克旅、团已比较普遍。各步兵营大多可得到一个坦克连的配属;步兵连则可摊到一个坦克排的加强。支援坦克除以往的支援步兵突破以外,还执行发展胜利的任务。在突破敌主要防御地带后,支援坦克大多编入师、军的先遣队,从行进间夺占敌第二防御地带(如果有的话),或纵深追击退却之敌。
原二战论坛老文章,重新翻出来,免得童子们做无谓争论
苏、德的理论,应该说是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借鉴,又相互切磋发展的。
理解得比较清楚了~~~~~~~~
可惜图哈切夫被斯大林剁的太早鸟,没有完全系统化
……主帖文章的作者应该理解错了大纵深作战的应用要求,实际上大纵深与闪电战在突袭战中使用的战术几乎是相同的,大纵深的突破口部署只是在冲击坚固防御时才采用,大纵深理论中为打开突破口设置的兵团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
]]
相反的美军从二战中的收获却是步兵有坦克配合会更好,二战一结束就解散了所有的坦克师:L :L
德军有高效的军兵种协同, 图哈切夫斯基的大纵深作战, 这方面很欠缺.   严格说图哈切夫斯基的对手不是古德里安, 而是希特勒.   事实证明希特勒远胜过图哈切夫斯基, 即便其本人活着, 苏军初期损失也不会好多少.  

**最热心多炮塔坦克的, 就是图哈切夫斯基.;P
原帖由 老装甲 于 2009-1-16 23:15 发表
相反的美军从二战中的收获却是步兵有坦克配合会更好,二战一结束就解散了所有的坦克师:L :L


==============

步兵机械化程度提高, 外加坦克大量配置, 这样的机械化步兵师讲不定比别人的坦克师还强, 不过就是换名称而已.  

战后美国好象还有重装师, 印象中装备比苏联坦克师强不少.
]]
原帖由 老装甲 于 2009-1-17 09:26 发表

超大的水平,实在是没有讨论的必要了,,除了讲不定,印象中就没有一点数据,二战结束到朝鲜战争爆发,美军是没有象样的重装不独的


===============

阁下也是超大一员.  本人实事求是无法确实肯定, 你还希望本人装牛B?  ;P
当然相同啦,都是二太子帮忙建立的
原帖由 老装甲 于 2009-1-16 23:09 发表

没有防御还突破什么,苏军的经验表明装甲集群在筑垒地段并不好用才会有突破集团,要是稀松平常就能取得胜利,那就成不了东线战役的规模了,德军可不是那么废柴


……德国装甲兵所谓闪电战成功的关键就是打的突然,在对方没有形成纵深防御前突破线式防御,这样的方法对采用线式防御的军事力量很有效果,但是对有准备防御的效果非常差,库尔斯克的德国装甲兵是个什么下场?德国装甲兵团在东线什么时候突破过苏联的纵深防御系统?就算战争初期有限的几次靠实力打开防线上口子后哪次实现其战役目标了?

……苏联的大纵深同样要求突然袭击,这个时候大纵深与闪电战几乎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在突破防御的时候大纵深要求保留纵深突击兵团战斗力的完整,打得开突破口可以快速突击,打不开还可以打反突击。德国在战争末期同样开始采用类似苏联的战役观念,可惜的是没有那个装备去打这样的仗。

……你要是看看苏联大纵深作战的理论就可以发现,大纵深不但包括闪电战的全部内容,而且比闪电战的涵盖范围更广泛。
]]
原帖由 lizyu 于 2009-1-17 09:36 发表


……德国装甲兵所谓闪电战成功的关键就是打的突然,在对方没有形成纵深防御前突破线式防御,这样的方法对采用线式防御的军事力量很有效果,但是对有准备防御的效果非常差,库尔斯克的德国装甲兵是个什么下场?德 ...

看不出阁下观点有什么异同,苏军战术始终在变化,苏军二战的战术基本对应的德军实力,,低速部队在前,快速部队在后可以取得较后的效果,这和苏军实现机械化后的方式有相当大差距
原帖由 老装甲 于 2009-1-17 09:45 发表

看不出阁下观点有什么异同,苏军战术始终在变化,苏军二战的战术基本对应的德军实力,,低速部队在前,快速部队在后可以取得较后的效果,这和苏军实现机械化后的方式有相当大差距


……苏联军队对装甲兵的战役组织观念根本就没有什么变化,大纵深的基本观点是在2战前就确定下来的,那个时候德国军队还没来得及再次武装呢。
原帖由 JC谢尔曼 于 2009-1-17 06:29 发表
最热心多炮塔坦克的, 就是图哈切夫斯基

* ...

出处?
原帖由 lizyu 于 2009-1-17 09:47 发表


……苏联军队对装甲兵的战役组织观念根本就没有什么变化,大纵深的基本观点是在2战前就确定下来的,那个时候德国军队还没来得及再次武装呢。

您回复的内容,都是原文作者已经说过的, 没看文章吗:L
]]
]]
……我说作者不了解大纵深是因为他僵化的认为大纵深每次都要编组突破和突击两个集团(在文章中多次提到),而事实上这个战役组织只有在突击有准备的防御地幅的时候才会这样,而在突击防御薄弱战线(与德国闪电站选择突破点类似)时同样是编组集中的装甲兵团的,也不需要利用步兵去打那个不存在的突破口。

……其实作者在文章中也提到过苏联装甲兵编制的类似观点,可惜的是文章中还非要强调突破集团的不可改变性,就算是以指挥僵化著称的苏联将领好象都没有达到这个程度。
这点我同意,快速集群进入突破口后,从实际使用看,坦克集团军直入纵深,切断敌军退路、阻止后撤敌军重建战线、粉碎敌预备队的反扑等几种作用是互相交织的,而在独立坦克/机械化军往往直接配合诸兵种集团军合围,不是宝塔般的把坦克集团军推往纵深:D
不过战前的资料我没有,从42年的一些条令来看,编制体制已经变化,战术上的操作没有变化吗??:Q
]]
恩那,一站的资料有,二战的资料有,二三十年代几乎是空白了[:a9:]
]]
Storm of Steel: The Development of Armor Doctrine in Germany and the Soviet Union, 1919-1939
原帖由 dply 于 2009-1-17 09:48 发表

出处?


===================

30年代被清洗前, 图哈切夫斯基是事实上的苏联国防军备直接负责人, 管地不算, 还管天.   对其权力最具挑战的, 无非就是布琼尼, 和伏龙希罗夫.  吹捧图的文章, 通常都把前两者视为图现代化军备的保守力量障碍;  但事实上, 布琼尼在1932年就向斯大林表示, 自己知识能力不够, 而去了伏龙芝军事学院.  而伏龙希罗夫, 来自斯大林的一个评价, 是其更多时间花在歌舞团.....

图的权力大到何种地步?  30年代中前期, 苏联研制出了20毫米航炮, 图看了认为没有必要, 就被否决了.  权力如此之大, 当时能把多炮塔发扬光大的, 除了他很难有别人(确定KV-1单炮塔型号的倒是斯大林).  30年代中前, 苏联前线战术攻击/俯冲轰炸机是一片空白, 中远程轰炸机倒造了一大堆.  苏芬战争倒是很快把对手首都炸了, 但企图快速纵深突进的装甲部队, 却由于跟进协同火力的严重缺乏, 碰得焦头烂额.   

装备, 是思想的最具体直接体现.  图哈切夫斯基的思想, 如果碰上芬兰集重兵企图拒敌于边境线, 完全能成功.  对手纵深防御, 就极快成强弩之末.  

希特勒闪电战远胜过图的地方, 就在其能让德军不仅边界交战取胜, 装甲机械化部队快速纵深推进, 依然能在相当长的时间距离拥有强大的空地支援火力, 尤其是来自空中的火力.
好文啊
想想以前跟着超大的童子们吵来吵去,争论装备的优劣实在是件很幼稚的事儿。
装备只有与战略战术运用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效用。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原帖由 JC谢尔曼 于 2009-1-17 08:21 发表


==============

步兵机械化程度提高, 外加坦克大量配置, 这样的机械化步兵师讲不定比别人的坦克师还强, 不过就是换名称而已.  

战后美国好象还有重装师, 印象中装备比苏联坦克师强不少.



据DADA兄介绍,美国的步兵师属坦克营,辖74辆坦克。
一句话,面对大纵深,梯次防御的敌人,闪击战把突击力量直接用于第一线的战法缺乏后劲,而红军的大纵深机动作战理论,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队属坦克,独立炮兵和航空兵火力掩护下合成军打开突破口后,投入快速兵团,向纵深穿插,发展胜利,形成对敌合围。
芬兰主要是大清洗和地形环境的问题
怪不到图哈头上
原帖由 碧海云帆 于 2009-1-19 14:40 发表
一句话,面对大纵深,梯次防御的敌人,闪击战把突击力量直接用于第一线的战法缺乏后劲,而红军的大纵深机动作战理论,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队属坦克,独立炮兵和航空兵火力掩护下合成军打开突破口后,投入快速 ...


============

反正在战争初期, 希特勒闪电战的后劲, 比同期苏联的所谓大纵深强多了.  要说后期苏联红军的辉煌, 偶赞同宋宜昌先生的观点: 希特勒教会了他们.:lol
原帖由 oberstein 于 2009-1-19 15:28 发表
芬兰主要是大清洗和地形环境的问题
怪不到图哈头上


============

英国 法国没有大清洗, 不也一样惨?   

芬兰的地理环境, 抗击当年的苏军确实有其优势(偶在当年JC就持此论点).  但大纵深打成攻坚啃骨头, 思想导致装备及使用的问题, 想推卸辩解都很难.  

图哈切夫斯基有点一人完成现代军事变革的意思, 管太多, 没完成作品不说, 缺陷不少;  希特勒差不多是把陆军的现代化交给了古德里安, 空军交给戈林, 两人都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分包任务;  奥地利下士又以其魔鬼天才,  将两者成功珠联壁合,
自此, 吃了大败仗除了向德军学习, 事实上没有别的出路.
原帖由 JC谢尔曼 于 2009-1-20 08:24 发表


============

反正在战争初期, 希特勒闪电战的后劲, 比同期苏联的所谓大纵深强多了.  要说后期苏联红军的辉煌, 偶赞同宋宜昌先生的观点: 希特勒教会了他们.:lol


战争中学习战争,是很正常的事情,红军是在军备建设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投入到伟大卫国战争中的,在法国之战中足以引起一国意志崩溃的突破,面对苏维埃却没有办法,苏维埃虽然损失惨重,但在莫斯科城下,在斯大林格勒,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库尔斯克,更是奏响了装甲兵闪击战的挽钟
]]
原帖由 JC谢尔曼 于 2009-1-20 10:01 发表


=============

学会徒弟, 打死师傅. :P

另请注意, 闪电战, 并不仅是装甲兵闪电战, 更确切说是空地紧密协同/合成作战.  如果纯粹是装甲兵闪电战, 那倒真比苏军在芬兰好不了多少, 德国人在西线有得啃骨头了 ...


完全同意你的观点,红军确实从德国人那里学到了不少,但红军是很早就有骑兵集团机动作战的先例的
法国是希特勒无视国际法侵犯中立国,而且本身纵深也浅

苏联在巴巴罗萨的损失是由于把部队部署在新国境而不是旧国境的老筑垒地域,斯大林又太早命令各地部队发动反击,使得部队在路上就消耗掉了,本身苏联当时也是在换装,部队的装备完善度和训练度也不足,如果再晚个一年,德国人肯定要碰个头破血流,要说责任,那也是斯大林同志的,怪不到图帅头上

反正在战争初期, 希特勒闪电战的后劲个P,敦刻尔克拿不下30W败兵溃卒,莫斯科被朱可夫几个师击退,这就是所谓后劲么
大纵深。。。。。。苏军队属坦克实力远强于德军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