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对外投资三大败笔暴露 警示对外扩张应谨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15:13
中资对外投资三大败笔暴露 警示对外扩张应谨慎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10-16  
本报讯 (通讯员 师葆) 源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陷入危机的许多公司、投行和银行都在寻找买家,而中国高达1.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非常有吸引力,国内不少公司也想乘机实现低成本扩张。不过,近年来国内公司对外投资的三大败笔,也警示对外扩张应当谨慎。

黑石砸伤中投首单

有着国家背景的中投公司,首单投资就栽到了美国的黑石上。2007年5月,正在筹备中的中投公司下了第一单,斥资30亿美元收购美国黑石集团1.01亿股无投票权的股份,占其总股本约10%,投资锁定期为4年。黑石集团于去年6月22日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每股IPO价格为31美元,之后随着美国股市暴跌,截至今年10月9日,中投公司在黑石上的浮亏已逾2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40多亿元,投资幅度逾70%。

富通导致平安巨亏

去年底和今年初,中国平安(26.68,-1.99,-6.94%,吧)在二级市场购入约1.13亿股比利时富通集团股票,今年6月26日又配售增持750万股,共计持有1.21亿股,合计成本238.38亿元人民币。由于富通集团爆发财务危机导致股价暴挫,中国平安投资浮亏超过157亿元,被迫在三季报中进行减值准备,将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化为乌有,预计三季报每股亏损0.9元。

QDII投资海外遭重创

去年9月中旬,国内首个股票型QDII——南方全球精选基金火爆发行,此后发行的QDII也受到追捧。然而一年后,QDII出现巨额亏损,已发行的9只QDII基金均跌破1元面值。截至10月10日,上投亚太优势基金净值为0.396元,开启了QDII的“三毛时代”。有不少人把这归罪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资料显示,风险在美国次贷危机暴发前就已显现,只是全球金融风暴导致问题更加严重。中资对外投资三大败笔暴露 警示对外扩张应谨慎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10-16  
本报讯 (通讯员 师葆) 源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陷入危机的许多公司、投行和银行都在寻找买家,而中国高达1.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非常有吸引力,国内不少公司也想乘机实现低成本扩张。不过,近年来国内公司对外投资的三大败笔,也警示对外扩张应当谨慎。

黑石砸伤中投首单

有着国家背景的中投公司,首单投资就栽到了美国的黑石上。2007年5月,正在筹备中的中投公司下了第一单,斥资30亿美元收购美国黑石集团1.01亿股无投票权的股份,占其总股本约10%,投资锁定期为4年。黑石集团于去年6月22日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每股IPO价格为31美元,之后随着美国股市暴跌,截至今年10月9日,中投公司在黑石上的浮亏已逾2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40多亿元,投资幅度逾70%。

富通导致平安巨亏

去年底和今年初,中国平安(26.68,-1.99,-6.94%,吧)在二级市场购入约1.13亿股比利时富通集团股票,今年6月26日又配售增持750万股,共计持有1.21亿股,合计成本238.38亿元人民币。由于富通集团爆发财务危机导致股价暴挫,中国平安投资浮亏超过157亿元,被迫在三季报中进行减值准备,将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化为乌有,预计三季报每股亏损0.9元。

QDII投资海外遭重创

去年9月中旬,国内首个股票型QDII——南方全球精选基金火爆发行,此后发行的QDII也受到追捧。然而一年后,QDII出现巨额亏损,已发行的9只QDII基金均跌破1元面值。截至10月10日,上投亚太优势基金净值为0.396元,开启了QDII的“三毛时代”。有不少人把这归罪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资料显示,风险在美国次贷危机暴发前就已显现,只是全球金融风暴导致问题更加严重。
中国平安的马明哲说过,6000万年薪,他值这个价.
很多咨询公司的NB案例里面就有
蒙牛和平安
很多咨询公司的NB案例里面就有
蒙牛和平安
我们选择了价格最高的时候参与,哪能不亏.
中投否认投资美基金亏损 海外投资屡遭重创
作者:张玉蕾致信张玉蕾编辑发布日期:2008-10-16
网络版专稿 记者 张玉蕾 继投资黑石集团、摩根士丹利失利之后,中投公司近期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是因周二其旗下的SLC(Stable Investment Corporation)投资于the Reserve管理的Primary基金(Reserve Primary Fund)由于清盘可能亏损54亿美元。

15日中投公司在其网站发布相关声明:在该基金停牌前就已发出全盘赎回指令,且已获得该基金将返还中投公司全部本息的书面确认,不应承担可能面临的3%的本金损失。由此,国内投资者对中投公司的这笔投资似乎松了一口气。

实际上从中投公司成立,尤其从首次投资黑石集团行为失败开始,市场对于中投公司海外投资的信心就已受到影响。在其成立的一年多时间内,资本市场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中投的海外试水屡遭重创。

投资美货币基金 54亿出险情

中投公司旗下子公司SLC持有Reserve Primary基金的11.1%法人股权,大约投资额度有54亿美元,而近期Reserve Primary基金因投资雷曼兄弟损失而引发大规模的赎回,要求赎回的资金规模约400亿元占公司管理资产的六成多,而该基金返还给投资者的资金只有100亿美元,并向监管机构申请允许其无限期暂停返回资金,该基金当前进入清算阶段,由此引发市场对中投公司50余亿元的担忧。

对此,中投公司15日紧急发布了一则声明称 目前中投公司已不是该基金的股东投资者,而是债权人,中投已发出了全盘赎回指令,并且该基金已书面确认将返还中投公司的全部本息,该基金已宣布将于近日进行第一批资金返还,金额将达所欠资金的35%左右,余款也将尽快返还。

投资黑石 浮亏近20亿美元

中投公司对黑石集团的首次海外投资,是在公司正式成立之前就进行的,2007年2月,中投斥资30亿美元以29.605美元/股的价格购买黑石近10%的股票,锁定期4年。2007年6月22日黑石在纽交所挂牌上市,IPO价格31美元。

但黑石集团上市后,股价出现连续下跌,国内投资者将矛头指向了中投不断扩大的浮动亏损,2008年2月浮动亏损接近50%。之后5月黑石集团的股价一度反弹达到20美元,但15日美股大跌,黑石股票也继续跳水,其15日收盘价创出新低10.580美元,比中投公司的入股价29.605美元正好跌去逾63%。中投公司入股该集团的30亿美元已大幅缩水,账面浮亏18亿美元,目前账面只剩下11亿多美元。

投资大摩 损失侥幸算小

2007年5月入股黑石集团之后,当年12月,中投公司又与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进行了一笔交易,出资50亿美元购买摩根士丹利发行的可转换股权单位,期限两年七个月,年息9%按季支付利息,到期后转换成摩根士丹利公司上市交易的股票,转换价格最高不超过参考价格的120%,股权单位全部转换后中投公司持有摩根士丹利公司的股份将不超过9.9%。

作为中投公司在海外进行的第二笔投资,中投公司的投资理由是,看好摩根士丹利的增长潜力,尤其在投行、资产管理业务上的市场地位,以及在新兴市场面临的业务发展机会。

尽管当时摩根士丹利财报显示因次债业务而巨亏35.9亿美元,是其1986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中投公司的“注资”无疑有点“火线救急”的味道。

据最新数据显示,摩根士丹利在本次次债危机损失157亿美元。“只要摩根士丹利不破产,这笔投资每年9%的收益还是可以保证的。”一市场人士分析,尽管投资时确定的参考价格区间为48.0700-57.6840美元/股,目前摩根士丹利的股价在22美元左右,但到期后是否转股,可以视当时的金融环境和公司情况再定,最多中投公司不转股,只是每年收收利息。

投资中铁H股新股也未获利

在国内舆论的批评声中,中投公司并未停止海外投资的步伐。2007年11月,中投以1亿美元认购中国中铁H股新股。截至2008年10月16日,中国中铁H股收报4.850港元,中投公司在这一投资上也没赚到钱。

此前,媒体报道称,在维萨公司(VisaInc)IPO的过程中,中投公司则认购了2亿美元,截至10月16日,维萨公司以49.75美元/股收盘。而3月19日,维萨公司以44美元/股的发行价IPO,中投曾经有望在维萨身上收获1亿美元的回报,如今也大幅缩水了。
中铝高层否认所持力拓股份被套
作者:严凯致信张婷编辑发布日期:2008-10-16
网络版专稿 记者 严凯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日前报导称,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601600.SH, 简称:中国铝业)正与负责对雷曼兄弟进行破产清算的有关方面进行洽谈,希望能释放其被套的数以十亿计的美元,因中国铝业持有大量矿业巨擘力拓的股票,而雷曼是其股票托管人。

每日电讯报表示,清算人尚未释放这部分股权,并可能会将作出中国铝业公司只与其他债权人享有同等权利的决定,若果真如此,则可能出现的最坏的情况是,中国铝业公司所持的力拓股份将遭受较大损失。

每日电讯报还称,这一争端已经升级至涉及政府层面的较高级别,北京方面正施压香港要求其交出中国铝业的股票。

对此,中国铝业母公司中国铝业公司(简称“中铝”)一位高层今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面的报道并不符实,目前正在开会研究这个问题,正在寻求通过从法律的角度对此事作个解释。

2008年2月,中国铝业联合美国铝业公司携手以1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力拓集团12%的股份,此举被外界认为是旨在抵御此前必和必拓对力拓发起的恶意收购。
力拓旗下那么多矿山冶炼厂,不怕被套.只是如果现在入手会更好.现在增持个人认为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铝价已经大幅下跌,中铝这几年日子也不会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