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对外扩张的大战略构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21:32:54
1937年11月5日下午,德国军事部长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冯•勃洛姆堡元帅、陆军总司令冯•弗立契上将、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海军上将、空军总司令戈林上将以及外交部长冯•牛赖特男爵等5人,应元首之召来到座落于柏林威廉街的帝国总理府。这是纳粹德国立国以来,希特勒召开的首次最高层极密军事会议,也是他以德国元首身份第一次全面披露其发动侵略战争的战略构想。会议从下午4点15分开始,一直到晚上8点30分才结束,绝大部分时间是希特勒发言。元首的军事副官霍斯巴赫上校担任记录,并在会后整理成一份绝密的备忘录(原记录稿销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盟军查获此文件,经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确认,作为纳粹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罪证(称为《霍斯巴赫备忘录》)。根据这一秘密文件,我们得以揭示此次绝密会议的内容。
这次会议一开始希特勒就声明:“今天谈的问题极为重要,不考虑在内阁这样大的范围里进行讨论”。希特勒强调,“他要讲的话系经过深思熟虑和他执政4年半经验的结果”,要求“把这次谈话当作他万一离开人世时留下的一份遗嘱”。他说,纳粹德国政策的目的,就是要为拥有8500万人的德意志种族,谋求其安全、生存和繁衍所必需的空间。他断言,现在的空间划分状况,“对维持目前水准的德意志民族构成极大威胁”,而且德意志民族“比其他民族更有权要求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因此德国的未来最终取决于解决空间之需”。希特勒否定通过自给自足的途径,或更多地参与世界经济的方法,去解决德国的问题,重申“只能在欧洲去寻找必需的空间……而不是到海外去寻求”。他告诫三军首脑们,“任何空间的扩张只能在打破抵抗和承担风险的情况下进行……过去和如今都不存在无主的空间”,“对德国来说,问题是在什么地方投入最少的力量而获得最大的利益”。希特勒开头所讲的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他在《我的奋斗》和《第二本书》中谈到的,所不同的是他现在以德国元首的身份,把它们作为德国的根本政策加以说明。
接着,希特勒分析了德国在欧洲夺取“生存空间”时将会首先遇到的敌人。他说:“德国的政策必须把两个仇敌——英国和法国考虑在内,因为它们把屹立在欧洲中部的强大德国巨人视为眼中钉。英国……并不打算从其占有的殖民地中让给我们一部分……要英国认真地讨论把殖民地归还我们,只有在它陷入窘境,德意志帝国业已强大和装备好了的时候方可考虑。”在这里,希特勒经过上台执政4年多同英国人的较量之后,改变了他在《我的奋斗》中对英国人的看法。以前在他看来,属于优秀的北欧人种之一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是不大可能会失败的。现在,希特勒则认为大英帝国并非是不可动摇的。英国不仅在被它占领的国家中遇到反抗(他举出了印度和爱尔兰为例),而且在竞争者中间遇到更大的反抗。“英国在东亚的地位受到日本的削弱”,“在地中海与意大利发生矛盾”,靠其本土的4500万人口“已经不能在实力政策上长久地维持这个世界帝国”。至于法国,希特勒认为,虽然它在地理位置和领土状况上比英国好,“然而法国在内政方面麻烦不少”。他指的是这儿年法国政局动荡,右翼势力同“人民阵线”左翼力量之间进行着激烈斗争。总之,据希特勒看来,德国在欧洲夺取“生存空间”时,“不妨仍把英国、法国、俄国以及毗邻的小国作为实力因素予以考虑”。
希特勒向他的将军们强调:“解决德国问题只有武力一个办法,而这从来没有不冒风险。……如果把在担风险的情况下决定使用武力作为下列表述的前提,那么还存在着必须回答‘在什么时间’和‘如何行动’的问题。”希特勒详细地说明了他关于在什么时间和如何以武力对外扩张的战略构想。
在什么时间动手呢?
情况一:1943年至1945年期间。
希特勒判断,在一般的情况下,这是纳粹德国最迟动手夺取“生存空间”的时间。“在这个时间以后,只会发生对我们不利的变化”。首先,从德国的情况来看,“陆、海、空三军的装备和军官团的培训接近完成。物资装备和武器已经现代化。长期坐等就会出现陈旧过时的危险,尤其是‘特殊武器’不能永远保密。”其次,从德国的外部情况来看,倘若直到1943年至1945年仍不采取行动,“与周围各国到那时为止所进行的军备情况比较,我们在实力方面的相对优势将有所削弱”。因为,“世界各国都预期我们会出击,每年都在强化对付我们的措施……加强其防御”。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纳粹运动及其领袖又在趋于老化和衰弱”,而且德国“又面临着生活水平下降和生育率受限制的前景,除了行动以外别无其他选择”。因此,结论是“只要元首还在人世,他的不可变更的决心是,至迟在1943年至1945年解决德国的空间问题”。
那么是否有可能提前行动呢?希特勒接着分析了提前行动的两种可能性。
“情况二:如果法国的社会紧张局势发展成为内政危机,牵制住法国军队不能对德国进行战争的话,对捷克采取行动的时机就来到了。”当时,希特勒主要寄望于法国因右翼同左翼势力之间的斗争,会引起内乱而陷于瘫痪。1936年5—6月法国“人民阵线”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并上台执政,但在右翼势力的进攻下,“人民阵线”内部发生分裂,加上此时又发生新的经济危机,法国政局十分动荡,短短16个月的时间就换了4届政府。
“情况三:如果法国被牵制在一场同另一个国家的战争中,以至它无法采取行动对付德国。”当时,德国与意大利正在联合进行武装干涉西班牙的战争(希特勒估计这场战争还要打3年),由于意大利积极投入武装干涉西班牙,在地中海同英、法形成紧张局势。希特勒最大的希望就是由此而“导致法国和英国向意大利开战”。他详细分析了可能出现的这种情况,断定倘若德国利用这个时机动手夺取捷克和奥地利,“可以有把握地估计,正与意大利交战的英国不会下决心进攻德国;估计没有英国的支持,法国也不会对德国采取军事行动”。
虽然希特勒所分析的“情况二”和“情况三”后来都没有出现,但西方国家推行绥靖政策,却帮助纳粹德国兵不血刃地夺取奥地利和捷克(下面两节我们将详细叙述),造成了一个有利于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的战略态势。事实上,后来希特勒比他此时所设想的动手时间(1943—1945年),提前了4年至6年,于1939年发动了战争。
那么“如何行动”呢?
希特勒向他的将军们强调:“任何情况下,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推翻捷克,与此同时推翻奥地利,以便在可能向西方发动进攻的时候消除侧翼的威胁。”
希特勒的战略方针非常明确。可是英国首相张伯伦的目光短浅,在1938年时竟然以为用牺牲奥地利和捷克的方法,就能安抚纳粹德国,为他们换来“一代人的和平”。倒是希特勒对英、法政府的估计更加准确。《霍斯巴赫备忘录》这样记载着:“元首本人认为,英国极可能、法国预计也非常可能,已经悄悄地把捷克一笔勾销了,而且情愿让德国有朝一日去解决这个问题。英帝国面临重重困难,且又顾虑再次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欧洲战争,这是英国不会参与对德战争的决定因素。英国的态度对法国绝不会毫无影响。法国没有英国的支持不大可能发动进攻,倘若进攻也会被我们的西线工事遏止住。得不到英国的援助,法国不会通过比利时与荷兰进军。即使是我们与法国发生冲突的时候,也无需担心这场进军,因为在任何情况下它都会引起英国的敌视情绪。”果然,英、法1938年在慕尼黑出卖捷克,法国人在1939年德波战争时按兵不动地呆在马奇诺防线,而英法联军1940年也没有在德军西击之前进入比利时与荷兰。人们不得不佩服希特勒在1937年11月的秘密会议中,对英、法两国未来战略行动的准确估计。
希特勒还强调了发动战争时“必须采取闪电般的速度”。他说:“波兰的惊骇程度以及我们行动的快速程度,对波兰采取何种态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波兰……是不那么情愿与战无不胜的德国打仗的。”
那么苏联呢?希特勒在这次秘密会议中很少谈到苏联,因为还有很多未知的变数,不过也透露了他的一些心思。他说:“我们必须以快速的作战行动对付俄国的军事干涉。至于这种干涉压根儿是否可能,鉴于日本的态度(当时日本正在酝酿北进,苏日关系紧张),看来大成问题。”
在这个秘密会议上聆听元首讲话的5人中,除了戈林以外,都对将要采取的扩张行动感到不安。他们倒并非是为希特勒那种赤裸裸的侵略性主张不安,而是认为德国还没有为一场大战准备就绪,担心现在就采取如此冒险的扩张行动会招致灾祸性的后果。勃洛姆堡和弗立契认为,德国现在还不能与英、法为敌。他们估计,法军即使是在同意大利打仗,在德国西部边境上仍然能保持强大的优势,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法国通过动员将会扩大这种优势。这两位将领还认为,德国西线防御工事目前的水平,对于抵御法军的进攻是没有多大作用的,相反捷克的坚固防御工事却会给德军的进攻造成极大的困难。外交部长牛赖特也对希特勒关于外交形势的估计,表示了某种怀疑。这3人都因为对元首的战争谋略表示异议,很快就丢掉了官职。
1938年1月下旬,纳粹秘密警察(盖世太保)搜集了勃洛姆堡的新婚妻子曾当“妓女”的材料,又炮制了弗立契有同性恋的假案,希特勒借此迫使两人以“健康不佳”的名义辞职,同时整肃了一批对纳粹主义“不够热心”的高级将领(16名高级将领免职、44名调职)。2月4日晚,柏林电台向德国和全世界,广播了希特勒所签发的《关于德国武装部队统辖权的命令》。希特勒宣布:“从现在开始,我亲自接掌整个武装部队的统率权”。本来希特勒作为国家元首,名义上就是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但现在他直接接掌了勃洛姆堡作为军事部长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的指挥权。他取消军事部,设立一个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全世界所熟悉的机构——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德文为OberkommandoderWehrmacht,简写OKW),委任唯命是从的凯特尔将军担任一个名称很响亮的新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长官”(实际上是希特勒的参谋长)。弗立契的陆军总司令一职,则由恭顺服从的冯•勃劳希契将军接任。同时对内阁也进行了整肃,外交部长牛赖特的职位由纳粹党徒里宾特洛甫接任,经济部长和驻意大利、日本、奥地利的大使,也都换成了纳粹党徒。第二天,即2月5日,纳粹党的机关报《人民观察家报》,刊登了一条触目惊心的大标题:“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元首手中!”从此以后,在第三帝国再也没有人对希特勒的战争谋略表示任何异议了。

本文摘自:《希特勒的战争谋略》,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5年6月版,作者:李钜廉,原题:《霍斯巴赫备忘录》1937年11月5日下午,德国军事部长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冯•勃洛姆堡元帅、陆军总司令冯•弗立契上将、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海军上将、空军总司令戈林上将以及外交部长冯•牛赖特男爵等5人,应元首之召来到座落于柏林威廉街的帝国总理府。这是纳粹德国立国以来,希特勒召开的首次最高层极密军事会议,也是他以德国元首身份第一次全面披露其发动侵略战争的战略构想。会议从下午4点15分开始,一直到晚上8点30分才结束,绝大部分时间是希特勒发言。元首的军事副官霍斯巴赫上校担任记录,并在会后整理成一份绝密的备忘录(原记录稿销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盟军查获此文件,经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确认,作为纳粹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罪证(称为《霍斯巴赫备忘录》)。根据这一秘密文件,我们得以揭示此次绝密会议的内容。
这次会议一开始希特勒就声明:“今天谈的问题极为重要,不考虑在内阁这样大的范围里进行讨论”。希特勒强调,“他要讲的话系经过深思熟虑和他执政4年半经验的结果”,要求“把这次谈话当作他万一离开人世时留下的一份遗嘱”。他说,纳粹德国政策的目的,就是要为拥有8500万人的德意志种族,谋求其安全、生存和繁衍所必需的空间。他断言,现在的空间划分状况,“对维持目前水准的德意志民族构成极大威胁”,而且德意志民族“比其他民族更有权要求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因此德国的未来最终取决于解决空间之需”。希特勒否定通过自给自足的途径,或更多地参与世界经济的方法,去解决德国的问题,重申“只能在欧洲去寻找必需的空间……而不是到海外去寻求”。他告诫三军首脑们,“任何空间的扩张只能在打破抵抗和承担风险的情况下进行……过去和如今都不存在无主的空间”,“对德国来说,问题是在什么地方投入最少的力量而获得最大的利益”。希特勒开头所讲的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他在《我的奋斗》和《第二本书》中谈到的,所不同的是他现在以德国元首的身份,把它们作为德国的根本政策加以说明。
接着,希特勒分析了德国在欧洲夺取“生存空间”时将会首先遇到的敌人。他说:“德国的政策必须把两个仇敌——英国和法国考虑在内,因为它们把屹立在欧洲中部的强大德国巨人视为眼中钉。英国……并不打算从其占有的殖民地中让给我们一部分……要英国认真地讨论把殖民地归还我们,只有在它陷入窘境,德意志帝国业已强大和装备好了的时候方可考虑。”在这里,希特勒经过上台执政4年多同英国人的较量之后,改变了他在《我的奋斗》中对英国人的看法。以前在他看来,属于优秀的北欧人种之一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是不大可能会失败的。现在,希特勒则认为大英帝国并非是不可动摇的。英国不仅在被它占领的国家中遇到反抗(他举出了印度和爱尔兰为例),而且在竞争者中间遇到更大的反抗。“英国在东亚的地位受到日本的削弱”,“在地中海与意大利发生矛盾”,靠其本土的4500万人口“已经不能在实力政策上长久地维持这个世界帝国”。至于法国,希特勒认为,虽然它在地理位置和领土状况上比英国好,“然而法国在内政方面麻烦不少”。他指的是这儿年法国政局动荡,右翼势力同“人民阵线”左翼力量之间进行着激烈斗争。总之,据希特勒看来,德国在欧洲夺取“生存空间”时,“不妨仍把英国、法国、俄国以及毗邻的小国作为实力因素予以考虑”。
希特勒向他的将军们强调:“解决德国问题只有武力一个办法,而这从来没有不冒风险。……如果把在担风险的情况下决定使用武力作为下列表述的前提,那么还存在着必须回答‘在什么时间’和‘如何行动’的问题。”希特勒详细地说明了他关于在什么时间和如何以武力对外扩张的战略构想。
在什么时间动手呢?
情况一:1943年至1945年期间。
希特勒判断,在一般的情况下,这是纳粹德国最迟动手夺取“生存空间”的时间。“在这个时间以后,只会发生对我们不利的变化”。首先,从德国的情况来看,“陆、海、空三军的装备和军官团的培训接近完成。物资装备和武器已经现代化。长期坐等就会出现陈旧过时的危险,尤其是‘特殊武器’不能永远保密。”其次,从德国的外部情况来看,倘若直到1943年至1945年仍不采取行动,“与周围各国到那时为止所进行的军备情况比较,我们在实力方面的相对优势将有所削弱”。因为,“世界各国都预期我们会出击,每年都在强化对付我们的措施……加强其防御”。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纳粹运动及其领袖又在趋于老化和衰弱”,而且德国“又面临着生活水平下降和生育率受限制的前景,除了行动以外别无其他选择”。因此,结论是“只要元首还在人世,他的不可变更的决心是,至迟在1943年至1945年解决德国的空间问题”。
那么是否有可能提前行动呢?希特勒接着分析了提前行动的两种可能性。
“情况二:如果法国的社会紧张局势发展成为内政危机,牵制住法国军队不能对德国进行战争的话,对捷克采取行动的时机就来到了。”当时,希特勒主要寄望于法国因右翼同左翼势力之间的斗争,会引起内乱而陷于瘫痪。1936年5—6月法国“人民阵线”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并上台执政,但在右翼势力的进攻下,“人民阵线”内部发生分裂,加上此时又发生新的经济危机,法国政局十分动荡,短短16个月的时间就换了4届政府。
“情况三:如果法国被牵制在一场同另一个国家的战争中,以至它无法采取行动对付德国。”当时,德国与意大利正在联合进行武装干涉西班牙的战争(希特勒估计这场战争还要打3年),由于意大利积极投入武装干涉西班牙,在地中海同英、法形成紧张局势。希特勒最大的希望就是由此而“导致法国和英国向意大利开战”。他详细分析了可能出现的这种情况,断定倘若德国利用这个时机动手夺取捷克和奥地利,“可以有把握地估计,正与意大利交战的英国不会下决心进攻德国;估计没有英国的支持,法国也不会对德国采取军事行动”。
虽然希特勒所分析的“情况二”和“情况三”后来都没有出现,但西方国家推行绥靖政策,却帮助纳粹德国兵不血刃地夺取奥地利和捷克(下面两节我们将详细叙述),造成了一个有利于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的战略态势。事实上,后来希特勒比他此时所设想的动手时间(1943—1945年),提前了4年至6年,于1939年发动了战争。
那么“如何行动”呢?
希特勒向他的将军们强调:“任何情况下,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推翻捷克,与此同时推翻奥地利,以便在可能向西方发动进攻的时候消除侧翼的威胁。”
希特勒的战略方针非常明确。可是英国首相张伯伦的目光短浅,在1938年时竟然以为用牺牲奥地利和捷克的方法,就能安抚纳粹德国,为他们换来“一代人的和平”。倒是希特勒对英、法政府的估计更加准确。《霍斯巴赫备忘录》这样记载着:“元首本人认为,英国极可能、法国预计也非常可能,已经悄悄地把捷克一笔勾销了,而且情愿让德国有朝一日去解决这个问题。英帝国面临重重困难,且又顾虑再次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欧洲战争,这是英国不会参与对德战争的决定因素。英国的态度对法国绝不会毫无影响。法国没有英国的支持不大可能发动进攻,倘若进攻也会被我们的西线工事遏止住。得不到英国的援助,法国不会通过比利时与荷兰进军。即使是我们与法国发生冲突的时候,也无需担心这场进军,因为在任何情况下它都会引起英国的敌视情绪。”果然,英、法1938年在慕尼黑出卖捷克,法国人在1939年德波战争时按兵不动地呆在马奇诺防线,而英法联军1940年也没有在德军西击之前进入比利时与荷兰。人们不得不佩服希特勒在1937年11月的秘密会议中,对英、法两国未来战略行动的准确估计。
希特勒还强调了发动战争时“必须采取闪电般的速度”。他说:“波兰的惊骇程度以及我们行动的快速程度,对波兰采取何种态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波兰……是不那么情愿与战无不胜的德国打仗的。”
那么苏联呢?希特勒在这次秘密会议中很少谈到苏联,因为还有很多未知的变数,不过也透露了他的一些心思。他说:“我们必须以快速的作战行动对付俄国的军事干涉。至于这种干涉压根儿是否可能,鉴于日本的态度(当时日本正在酝酿北进,苏日关系紧张),看来大成问题。”
在这个秘密会议上聆听元首讲话的5人中,除了戈林以外,都对将要采取的扩张行动感到不安。他们倒并非是为希特勒那种赤裸裸的侵略性主张不安,而是认为德国还没有为一场大战准备就绪,担心现在就采取如此冒险的扩张行动会招致灾祸性的后果。勃洛姆堡和弗立契认为,德国现在还不能与英、法为敌。他们估计,法军即使是在同意大利打仗,在德国西部边境上仍然能保持强大的优势,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法国通过动员将会扩大这种优势。这两位将领还认为,德国西线防御工事目前的水平,对于抵御法军的进攻是没有多大作用的,相反捷克的坚固防御工事却会给德军的进攻造成极大的困难。外交部长牛赖特也对希特勒关于外交形势的估计,表示了某种怀疑。这3人都因为对元首的战争谋略表示异议,很快就丢掉了官职。
1938年1月下旬,纳粹秘密警察(盖世太保)搜集了勃洛姆堡的新婚妻子曾当“妓女”的材料,又炮制了弗立契有同性恋的假案,希特勒借此迫使两人以“健康不佳”的名义辞职,同时整肃了一批对纳粹主义“不够热心”的高级将领(16名高级将领免职、44名调职)。2月4日晚,柏林电台向德国和全世界,广播了希特勒所签发的《关于德国武装部队统辖权的命令》。希特勒宣布:“从现在开始,我亲自接掌整个武装部队的统率权”。本来希特勒作为国家元首,名义上就是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但现在他直接接掌了勃洛姆堡作为军事部长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的指挥权。他取消军事部,设立一个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全世界所熟悉的机构——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德文为OberkommandoderWehrmacht,简写OKW),委任唯命是从的凯特尔将军担任一个名称很响亮的新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长官”(实际上是希特勒的参谋长)。弗立契的陆军总司令一职,则由恭顺服从的冯•勃劳希契将军接任。同时对内阁也进行了整肃,外交部长牛赖特的职位由纳粹党徒里宾特洛甫接任,经济部长和驻意大利、日本、奥地利的大使,也都换成了纳粹党徒。第二天,即2月5日,纳粹党的机关报《人民观察家报》,刊登了一条触目惊心的大标题:“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元首手中!”从此以后,在第三帝国再也没有人对希特勒的战争谋略表示任何异议了。

本文摘自:《希特勒的战争谋略》,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5年6月版,作者:李钜廉,原题:《霍斯巴赫备忘录》
史上最大规模的战略欺骗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签发进攻苏联的第21号指令规定:“以一次快速的远征将苏俄击败(‘巴巴罗萨’方案)。”为了保证入侵苏联的战争获得最大的战略突然性,他策划和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战略欺骗行动。
欺骗虽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商业活动)也经常发生,但从战略层次去策划和实施欺骗,则产生于军事行动(战争)。欺骗的核心是“掩蔽”。它首先就是保密和伪装。希特勒在第21号指令中明确规定:“切切不可暴露进攻(苏联)的企图”。为了达到高度的保密,他强调:“参加早期准备工作的军官人数应尽可能少,其他有关人员则尽可能晚些时间参加,而且每个人的活动应仅限于其工作所需要的范围。”第21号指令总共只打印9份,陆、海、空三军总部各一份,其余保存在最高统帅部。即使是参加“巴巴罗萨”行动的德军部队,大多数军和师一级的指挥员,也是直到1941年4—5月间才被告知要入侵苏联。当时担任德军第56坦克军军长的冯•曼施泰因,在其回忆录中说,他只是在1941年5月才知道要进攻苏联。而根据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作战日志,第一次提到“巴巴罗萨”行动的时间是1941年4月15日,传达到师一级指挥员是在5月13日。
掩蔽虽然是欺骗的核心,但仅仅反映了欺骗战略的消极方面。人为制造假象和散布谎言,则是欺骗战略的积极方面。在这方面,欺骗战略有两种最基本的形式:一种是“A式”欺骗,主要是增加模糊度,使敌方无法判明己方的意图和事实真相;另一种是“M式”欺骗,它刚好同前一种相反,力求减少模糊度,诱使敌方相信一种假情况,从而达到掩蔽己方的意图和事实真相的目的。“M式”欺骗需要诱使敌方相信一种假情况而作出错误判断,因此比较复杂和不容易做到,但它一旦成功将带来极大的好处。在战争史上,纯粹和成功的“M式”欺骗比较少,而希特勒的“巴巴罗萨”骗局是一个非常突出的典型例子。
在希特勒的这个欺骗战略中,核心是掩蔽他大举东进摧毁苏联的意图和真相,以求获得最大战略突然性的效果。为此,他充分利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西线的对英战争,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进行了高层次、大范围的“M式”欺骗。1939年8月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最初并非是用于进行欺骗的,而是希特勒为了入侵西欧时避免两线作战所采取的行动,但是现在则被直接用于欺骗苏联人。当然,希特勒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最终消灭苏联的企图,他等待的只是“在西线腾出手来”的时机。这一点他和斯大林在心底里都同样是很清楚的。问题在于对德国是否已经从“西线腾出手来”的估计上。因此,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所起的战略欺骗作用,最终还得取决于西线的对英战争态势。应该说,希特勒的“时间差”进攻战略,即在对英战争尚未结束之前,先以一个短促的战局摧毁苏联,这种出乎一般意料之外的决策本身,就为他施展对苏联的战略欺骗打下了基础。
1940年7月以来的对英战争,本来最初也不是希特勒为了欺骗苏联而采取的行动。“海狮”计划开始之初,确实有“真”的一面。当时只要有一点成功的机会,希特勒是会把这个计划付诸实施的。但在9月17日希特勒决定无限期推迟“海狮”行动之后,虽然德军最高统帅部仍然命令把“海狮”准备工作继续下去,但“这只是为了保持对英国的政治和军事压力”,已经不是作为入侵英国的行动了。从这时起,“海狮”就成了“假”的,其实际意义只在于:一是保证东击苏联时西线无重大后顾之忧;二是用以制造假象欺骗苏联(当然也必须同时欺骗英国)。希特勒对于有关进攻苏联的意图,即使是对意大利和日本也从不透露。1941年3月5日,他签发第24号指令,指示要推动“日本尽快在远东采取积极行动”以牵制英、美,但强调“关于‘巴巴罗萨’行动,不可对日本人有任何暗示”。
1941年初,希特勒精心策划和制造了一系列即将入侵英国的假象,进一步强化了“海狮”计划的欺骗性。他在2月6日签发的第23号指令,要求德军“更多地使用潜艇和水面舰艇”对英国进行海上袭击,同时“更加集中实施空袭”。指令强调:“在开始为‘巴巴罗萨’行动而变更部署之前,应日益扩大空中和海上战争的效果。这不仅仅是为了给英国造成尽可能大的损失,而且也是为了制造即将进攻不列颠群岛的假象。”稍后,希特勒又指令陆军总部制订两份西线作战计划,有意泄露出去,给人以德军将要在1941年盛夏前后入侵英国的假象。一份代号“鲨鱼”,内容是关于1941年4月在英吉利海峡地区开始进行军事调动。另一份代号“鱼叉”,内容是关于1941年5月在德军驻挪威、丹麦和法国的部队中,开始进行对英国两栖作战的准备。
此外,希特勒在1940年秋冬所采取的一系列针对英、美的外交和军事行动,如前述缔结轴心国军事同盟条约,在昂代同佛朗哥举行会谈,制订夺取直布罗陀的“菲立克斯”计划,在蒙都阿尔同贝当举行会谈,制订占领法国南部的“阿提拉”计划等等。这些行动都同样起着迷惑苏联的作用。至于1941年春,派遣德军到北非支援意军对英军作战的“葵花”计划,派遣德军到阿尔巴尼亚的“阿尔卑斯山紫罗兰”计划,派遣德国空军突击马耳他岛和东地中海,以及入侵巴尔干的“马丽他”行动和攻占克里特岛等等,所有这些虽然都不是为了欺骗苏联而采取的军事行动,但却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地中海地区的德英战争上面,在希特勒对苏战略欺骗的大背景下,起着掩蔽德军准备侵苏战争的作用。在这期间,德军新建和改编84个师,其中11个坦克师,也都是在对英战争需要的掩蔽下进行的。
总的来说,从1940年11月—1941年5月,希特勒至少策划和实施了11个重大的对英作战行动。这些行动,有的是为了对苏战略欺骗而有意安排的,有的是随机应变实施的,有的则是出于巧合,但在实际上都起了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德英战争上的作用。结果导致和加强了斯大林的错误判断,认为德国在征服英国之前,尤其是正在地中海地区同英国激烈交战的情况下,不可能对苏联发动一场全力以赴的战争。虽然斯大林曾经从几方面的渠道(包括苏联驻外使馆、军事谍报员的情报,也包括丘吉尔的通报),获得过有关德国准备进攻苏联的情报信息,但他始终不相信或不予重视,而把这些真实的信息看成是德国人或英国人制造的“假情报”。
希特勒一方面制造德国即将入侵英国的假象,另一方面则用发展对苏联的贸易来麻痹斯大林。1941年1月,德国同苏联缔结了一项新的贸易条约。希特勒下令,要依约履行对苏贸易条款,要满足苏联向德国订购货物的一切订单,要维持准时交货直到进攻苏联的最后一刻。
纳粹德国还精心策划了其他种种诱使敌方作出错误判断的措施。例如通过无线电和报纸等传媒工具制造种种谣言,故意泄露各种真真假假的情报。下面是纳粹德国宣传部门欺骗手段的一些例子。当时德国无线电广播台设有德军士兵点播音乐的节目,他们故意塞进一些类似这样内容的广播:“近卫军官兵寄给他们受伤的连长3瓶‘亨尼西’酒,祝他早日康复。”近卫军是纳粹德国精锐部队,‘亨尼西’是法国名牌白兰地酒。监听到这段播音的外国军事情报机关,很容易推断德军的精锐部队仍在西线,也许就在法国。又如在柏林散布这样的谣言:“斯大林即将到巴登巴登(德国南部旅游圣地)进行4个星期的疗养”(暗示德、苏关系正在友好发展);“下星期没有向西开行的民用过站列车”(暗示西行列车军用繁忙、进攻英国迫在眉睫)。再如,1941年6月20日,即德军入侵苏联的前两天,戈培尔故意在纳粹党的党报《人民观察家报》,发表一篇题为《克里特岛就是榜样》的文章,吹嘘德军渡海攻占敌岛的能力,仿佛即将要渡海入侵英国。为了加强欺骗效果,德军最高统帅部下令在大街小巷没收这份报纸。外国情报机构花了力气才弄到这份报纸,就增加对其所透露的假情报的可信性。
按照“巴巴罗萨”计划,希特勒要投入152个师进攻苏联(其中19个坦克师、13个摩托化师另3个摩托化旅)。要把这样一支300万人的庞大军队,调集到东普鲁士和波兰靠近苏联的边境,虽然采取了种种掩蔽措施,也是很难完全不被苏联发现的。从1940年7月到1941年1月,德军从西线共调集了44个师去东线,当时由于部队数量还不很大,仍能遮掩过去。但从1941年2月初开始,德军要按照“巴巴罗萨”计划把担任主攻的89个师(包括全部坦克师和摩托化师),调到东线进攻出发地,这就难以完全掩蔽。为此,纳粹德国陆军总部发出专门指令,向各野战部队指挥官这样解释东调的原因:“以防止苏联进攻为名,实际是为进攻英国而采取的迂回行动”。其实,这是一个双重骗局:它既是讲给德军官兵听的谎言(说德军东调是为了抵御苏联的进攻),也是准备泄露给苏联人的假情报(德军东调是为了掩蔽进攻英国的行动)。除此之外,德军的调动采取划分5个梯队,按梯次逐步由远而近,分别隐蔽地向东线进攻出发地逐步推进和展开。而在德、苏接壤的230公里新国界边境线上,一直只配置4个步兵师,表示两国相安无事。
1941年2月3日,希特勒在贝希特斯加登“山间别墅”召集高级军事会议,最后审定了“巴巴罗萨”作战方案。规定编组北、中、南3个战略集群(以中路为重点),同时实施3个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战役。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李勃元帅),下辖29个师,其中3个坦克师和3个摩托化师,由第1航空队1070架飞机支援,部署在东普鲁士靠波罗的海一侧的230公里正面,向列宁格勒方向突击。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博克元帅),下辖50个师又2个旅,其中9个坦克师、6个摩托化师和2个摩托化旅,由第2航空队1670架飞机支援,部署在东普鲁士南部和波兰北部500公里正面,向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方向突击。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伦斯德元帅),下辖57个师又13个旅,其中5个坦克师、3个摩托化师和1个摩托化旅,由第4航空队1300架飞机支援,部署在波兰南部到罗马尼亚的1200公里正面,向基辅方向突击。要求坦克部队“果断地楔入敌深远纵深”,歼灭苏军主力于苏联西部地区,然后快速追击进至伏尔加河---阿尔汉格尔斯克一线,建立一道针对苏联亚洲部分的防线,使苏军飞机航程达不到德国领土,而德国空军必要时可以摧毁苏联残存的乌拉尔工业区。希特勒按奈不住兴奋的心情说:“当‘巴巴罗萨’开始时,全世界将会大惊失色,难置一言!”第二天,德军即开始向东线大规模调动和展开。
2月4日—3月12日,德军第1梯队7个步兵师和1个摩托化师,使用和平时期的火车运行时刻表,不紧不慢地以平均每4天半调运1个师的速度,到达波兰但泽至卡托维兹一线下车,这里离苏联边境约165公里。3月16日—4月8日,德军第2梯队18个步兵师,也是使用和平时期的火车运行时刻表,从法国和德国以平均每1天半调运1个师的速度,到达哥尼斯堡、华沙、塔尔诺夫一线下车,离苏联边境约90公里。4月10日—5月10日,德军第3梯队16个步兵师,仍然使用和平时期的火车运行时刻表进行调运,在阿伦斯坦至拉多姆一线下车,这里离苏联边境大约70公里。这时苏联的情报部门已侦察到德军的调动,并估算德军集结在东线的部队达70—80个师。但是,在希特勒利用西线对英战争进行高层次、大范围的“M式”欺骗环境下,斯大林仍然坚信纳粹德国在征服英国之前,不可能对苏联发动一场全面的战争。他把德军在东线的集结,看成仅仅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对苏联施加压力,认为顶多是发动一场有限的进攻,低估了希特勒的冒险性。因此,苏联当局虽然决定以“野营集训”为名,向西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边境增调部队(共28个师),并决定征集80万预备役人员,但没有采取更大和更有力的预防措施。
从5月25日起,德国开始实施战时火车运行时刻表,以每天调运多达3个师的速度,把德军第4梯队的47个师(包括28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从法国和德国调运到东普鲁士和波兰离苏联边境约60公里一线(德军第5梯队的24个师是作为总预备队,在战争打响后才进行调运)。从6月10日起,德军参加进攻苏联的第一波96个步兵师,开始逐次从各自的下车地点,采取夜间行军,昼间隐蔽于森林,尽量减少与当地老百姓接触,向离苏联国界7—20公里的边境推进。从6月12日起,德国海军开始在波罗的海进行扫雷行动。尽管德军采取了极严格的隐蔽措施,苏联的情报和侦察部门仍然有所觉察。
6月13日,苏联国防部长铁木辛哥,向斯大林提出下令西部边境军区进入一级战斗准备,但斯大林说:“让我们再考虑一下。”他仍然不相信一向惧怕两线作战的德国,会在对英战争尚未结束之前冒险进攻苏联。第二天,苏联塔斯社发表了一个声明,宣称在外国报刊上流传着关于“苏德战争正在迫近”的消息,“完全是敌视苏联和德国的势力所捏造出来的”。苏联发表这个奇怪的声明,大概是想借以探测德方的态度。但是德国毫无反应。
6月14日,即苏联声明苏德战争正在迫近“纯属捏造”的这一天,希特勒把三军总司令和东线集团军级以上的指挥官,召集到柏林帝国总理府,就实施“巴巴罗萨”计划举行了最后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会议从上午11点开到傍晚6点半,希特勒分别听取了北、中、南3个集团军群对作战准备的最后报告,并作了政治性的训话。他强调:进攻苏联“这是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决定性战斗,必须用完全不同的尺度来衡量我们作为军人所习知的惯例(即根据国际法的惯例)”,他要求其将领用最残暴的手段和空前恐怖的统治来进行对苏战争。
同天晚上,苏联那位与德国驻日使馆关系特殊的传奇间谍左尔格,从东京向莫斯科发了一条情报:“进攻将在1941年6月22日拂晓全面展开。拉姆扎。”
此后几天,苏联国防部在斯大林的批准下,给西部边境各军区接连发了几道命令,包括:以“演习”为名把西部各军区部队向预定展开地带运动,西部各军区司令部从城市撤到野战指挥所,对机场、军火库等重要军事目标进行野战伪装。但斯大林仍不相信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在即,没有同意采取更加紧迫的临战防御措施。
6月18日,德军担任主要突击的31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开始在夜间隐蔽地向离苏联国界20—30公里的边境推进。但直到6月20日,德苏边界线表面上仍然几乎看不到德军的野战大部队,只有平时担任巡逻警戒的边防部队和海关人员。
6月21日星期六白天,一些德军“劳军姑娘”还奉命跑到德苏边境地带游玩。但当夜幕降临之后,德军担任进攻苏联的第一波步兵师,在实行严格的灯火和噪音管制的情况下,隐蔽进到离苏联国界1公里的出击阵地,其突击队则潜伏进到国界线上的重要桥梁、岗楼和铁丝网障碍前几十米的地方,坦克部队进到离国界线稍远些的地方隐蔽。成百万准备出击的德军,于黑暗中静静地展开在漫长的德苏边境线上。午夜稍过,在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战线上,一列从柏林开往莫斯科的火车特快列车与平常一样穿过布格河,进入苏联边境城市布列斯特。当晚也发生了一个很可能改变事态的偶然事件,在乌克兰边境,有一个德军司务长越过国界向苏军边防部队投诚,供称德军将于明晨对苏联发动进攻。这个信息迅速上报到斯大林那里。斯大林立即召集铁木辛哥和总参谋长朱可夫商讨,继而召开党的政治局紧急会议。最后决定:下令西部5个军区(列宁格勒、波罗的海沿岸、西部、基辅和敖德萨)进入一级战斗准备,以防“可能的突然袭击”;下令第一线部队立即隐蔽进入国境筑垒地域各发射点;下令在6月22日拂晓前将全部飞机分散到各野战机场并加以伪装。这个命令是在6月22日0点30分发出,但由于通讯设备落后等原因,苏军大多数部队未能在德军发动进攻之前接到命令。

(摘自《希特勒的战争谋略》一书,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年6月版)
纳粹德国为何仅用六周就速胜法国


纳粹德国进攻西欧的作战计划,最早是根据希特勒1939年10月9日签发的第6号作战指令,由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领导拟制的。在希特勒的第6号作战指令中,强调要以重兵在西线的右翼,通过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领土,实施大规模进攻。目标是尽可能多地歼灭法国及其盟国的陆军作战部队,占领荷、比和法国北部,以此作为对英国进行海、空作战的基地。在急于向西线发动进攻的希特勒催促之下,勃劳希契10月19日提出了匆忙拟就的“黄色方案”。这个作战方案认为,由于德国与法国接壤的边境,双方都有坚固的筑垒防线,尤其是法国方面筑有马奇诺防线,难以实施正面突击,因此确定把进攻重点放在右翼,即在德、荷、比三国交界附近的列日(比利时城市)以北至海边的德、比、荷接壤地区。方案以右翼的B集团军群(计划集中43个师包括大部分坦克部队)担任主攻,向比利时的根特和多佛尔海峡方向实施突击,占领荷兰和比利时沿海地带,并一鼓作气进抵索姆河和歼灭法国北部的敌军主力。这实际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施利芬计划”的某种翻版。
A•施利芬(1891—1905年任德军参谋总长)这位以鼓吹速决歼灭战称著的德国军事家,在担任威廉德国时代的德军参谋总长期间,经多年酝酿于1905年制定了德国在东、西两线作战的战略计划,史称“施利芬计划”。它假定德国同时在东、西两线面对俄、法作战,确定先在东线采取守势,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在西线实施先发制人的突击。在西线则以梅斯为中轴,分成左、右两翼。左翼以8个师面对法军主力筑垒据守作为底座,右翼则集中70个师的重兵,形成一块强大机动的“转板”,沿海边穿越中立的荷兰和比利时领土,迅速突破法国北部边境防线,强渡塞纳河,包围巴黎,然后迂回东北,与筑垒据守作为底座的左翼,夹击歼灭法军主力于法德边境。虽然后来继施利芬担任德军参谋总长的小毛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没有能够完全按照“施利芬计划”集中兵力在西线,而且在西线也没有能够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在右翼,结果沿海边穿越荷兰和比利时的德军未能迅速突破法军北部防线,战争陷入持久的阵地战,“转板”战略遭到了失败。但是,施利芬的战略思想在德军中仍然很有影响。
勃劳希契匆忙拟就的“黄色方案”提出来之后,就遭到一些德国高级将领的反对。他们认为法国人不会再上“施利芬计划”的当。希特勒本人也感到不甚满意,曾经设想是否可以派一支坦克部队从列日以南的阿登地区突击色当方向。但陆军总部认为阿登山林地区不利于坦克运动,而且担心英、法军队不进入比利时境内,这就会使此行动失去意义。希特勒自己对此也有怀疑。一些德军将领要求推迟行动。几经讨论,终因希特勒急于在西线发动进攻,遂对勃劳希契提出的方案略作修改之后,于1939年10月29日批准下达。
希特勒最初下令11月12日在西线发动进攻,后来因天气不佳和准备不足等种种原因而再三推迟,最后一次是确定1940年1月17日发动进攻。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德国A集团军群的参谋长冯•曼施泰因中将,多次向陆军总部提出一个大胆的作战方案。它近似于前面希特勒曾经做过的设想,即以坦克主力部队冒险穿越阿登山林地区,从马奇诺防线西北终端的法军防御薄弱地带突击色当方向,然后高速西进直趋英吉利海峡,包抄进入比利时的英法盟军主力。曼施泰因的大胆方案,被思想保守的陆军总部搁置一旁,也没有转呈给希特勒。据曼施泰因回忆录所述,他在1939年10月至翌年1月,一共6次向陆军总部呈递备忘录提出此作战方案。如果不是因为1940年1月10日偶然发生前述的“梅克林事件”,这一后来给德军西线战争带来辉煌胜利的方案,本来是很可能被埋没了的。
“梅克林事件”之后,希特勒下令推迟西线的进攻日期,并对整个作战计划进行修改。1940年1月底,希特勒的军事副官施蒙特上校访问A集团军群司令部,获悉了曼施泰因所提出的大胆方案。此时,受陆军总部排斥的曼施泰因本人,已被调去担任新组建的后备部队第38军军长。施蒙特返回柏林后向希特勒作了报告,并推动元首于2月17日召见曼施泰因。向来喜欢大胆甚至轻率设想的希特勒,对曼施泰因的建议十分感兴趣,尤其是这个建议同他曾经有过的从阿登地区突击色当的想法有所吻合。正如所有独裁者一样,希特勒把曼施泰因的设想变成了自己的天才创造。于是第二天他就召见勃劳希契和哈尔德(陆军参谋长),下令陆军总部据此拟制新的西线作战计划。2月24日,最终确定了这个新的西线作战计划,代号“镰刀”。
按照“镰刀”计划,德军重新调整部署。以中路的A集团军群担任主攻,重兵部署于从亚琛南部到德、法、卢(森堡)交界处,在170公里宽的战线上共集结45个师(其中7个坦克师、3个多摩托化师)。其任务是出敌意料地穿越阿登山林地区,在列日至色当之间的法国防御薄弱地带突破法军防线,强渡马斯河(一译默兹河),向西直插英吉利海峡,包抄进入比利时的英法盟军主力,然后与南下的B集团军群夹击歼灭盟军主力。右翼的B集团军群担任辅攻,部署于从北海海边到亚琛的400公里宽的战线上,共有29个师(其中3个坦克师、两个多摩托化师)。其任务是首先突入荷兰和比利时,吸引英法盟军主力进入比利时境内,然后迅速攻占荷兰和比利时,并继续南下协同A集团军群歼灭英法盟军主力。另外,以左翼C集团军群(共19个师),在德法边境的350公里战线上实行佯攻,牵制驻守马奇诺防线的法军。为了保证进攻的突然性,隐蔽主攻方向,把A集团军群一些主攻部队集结在B集团军群的地域内,把担任主攻的第一梯队坦克师配置于远离国境线150公里的地带,直至进攻前夕才隐蔽进入出发地域。
如果说“黄色方案”是形似“施利芬计划”的话(所以是它的某种翻版),那么“镰刀”计划则神似“施利芬计划”,它实际上是一种施利芬式的逆向“转板”战略,是更加符合于闪击战原则的。“施利芬计划”的“转板”突击,是沿海岸穿越荷、比领土突进至巴黎的塞纳河,然后向左迂回东北,夹击歼灭在法德边境的敌军主力。而“镰刀”计划的“转板”突击,则是从色当强渡马斯河后,在法国北部平原向西直插英吉利海峡,然后向右迂回西北,包抄歼灭进入比利时的英法盟军主力,正好是前者的逆方向。
同纳粹德国的闪击战略相反,英、法两国在军事上实行的是消耗战略。他们过分相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阵地防御战经验,企图依靠永久性的筑垒地域(马奇诺防线)顶住敌人的进攻。但是,马奇诺防线仅仅修筑到阿登地区。从阿登地区至海滨的法、比边境,地势比较平坦,既无天然的屏障又无永久性的筑垒工事。当时几乎没有人怀疑,德军将会再次通过入侵中立的荷、比来进攻法国北部。最理想的办法是英法盟军在德军进攻之前就进入比利时与荷兰,与该两国军队一起据守面对德国的比、荷两国边境筑垒阵地。这在比利时与荷兰同英、法两国结盟的情况下是很自然的。但由于英、法战前推行出卖弱小民族的绥靖政策,原来同英、法有结盟关系的比、荷都宣布中立,拒绝英法盟军在德军进攻之前入境。因此,法军总参谋部提出一个“E”字计划,规定一旦德军入侵荷、比,英法盟军立即进入可以在24小时内到达的比利时境内,在靠近法国的斯海尔德河组织防御。斯海尔德河源于法国,流经比、荷注入北海,在法国境内一段叫埃斯考(Escaut)河,故称“E”字计划。但这样一来,就等于让荷、比军队单独抵抗德军的进攻。由于荷、比军队无法单独顶住德军攻势,德国将会迅速攻占荷、比两国大部分地区,然后以此为海、空军基地攻击英伦三岛。这自然是英国人不能接受的。于是重新制订出一个代号为“D”字的计划,规定英法盟军主力在法、比边境待机,一旦德军入侵荷兰和比利时,英法盟军立即驰往一二百公里外的荷兰布雷达城和比利时戴尔河一线迎敌。1939年11月17日,这一计划经英法最高军事会议批准下达。两国将其精锐主力41个师(其中英国远征军9个师),部署在左翼的法、比边境,另以法军38个师居中据守马奇诺防线,11个师在右翼守卫法国与瑞士交界的边境。
历史上发生过的许多事情,包括人们的决策行动,虽然都有其必然性的依据,但其中又包含着众多的偶然性、甚至个人的因素。如果不是1940年1月偶然发生的“梅克林事件”,德军仍然是按照1939年10月所制定的“黄色方案”发动对西线的进攻,就很可能同根据“D”字计划进入荷、比腹地的英法盟军主力,在那里展开鏖战,纳粹德国的闪击战略将难以发挥出来。可是现在,英法盟军主力按照“D”字计划进入比利时腹地,却正中德军“镰刀”计划下怀,使德国担任主攻的A集团军群的坦克摩托化部队,在穿越阿登山地和强渡马斯河之后,得以在法国北部平原向西直插英吉利海峡,包抄进入比利时的英法盟军主力。以曼施泰因的建议为基础的“镰刀”作战计划,给纳粹德国的西线战争带来了闪击战的辉煌成功。而偶然发生的“梅克林事件”,则成了曼施泰因建议得以变成“镰刀”作战计划的契机。但曼施泰因本人却因其指挥的第38军是后备部队,只好在旁边作壁上观,看着自己提出的作战方案在西线战争中取得辉煌成功。


(摘自《希特勒的战争谋略》一书,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年6月版)
莫斯科门前的分兵


1941年6月22日正好是星期天,又是夏至的日子,昼长夜短。在战争最初的日子里,德军一天差不多可以战斗18个小时。凌晨3点刚过,德国空军出动2000多架飞机,首先全面突袭苏联西部地区的66个机场,第一天便击毁苏军飞机1200架(其中800架是首轮空袭时被击毁于机场地面),同时袭击300—400公里纵深的主要城镇、交通枢纽和部队驻地。3点15分,德军地面部队7000多门各种口径的大炮开始炮火准备,接着空军的俯冲轰炸机参加对苏军防线的攻击。4点15分,德军一百多个师以坦克为先导,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的苏联1500公里国境线,全面发起进攻。到当天日终时,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的坦克部队,已突入苏联国境35—60公里,南方集团军群也突入10—20公里。
当德军按“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大举入侵苏联的时候,希特勒心中升起了一种轻松感和满足感。他苦心积虑了将近1年:如何对斯大林实施战略欺骗?现在终于成功地打了苏联一个措手不及。他认为很有把握在3个月里征服苏联,因此根本不作冬季作战的任何准备。他确信,苏联的布尔什维主义政权,只要遭到惨重打击,就必然会被其人民所推翻。他对其将领说:“我们只要在门上踢一脚,整个腐朽的结构就会倒塌下来。” 他想起了16年前在兰德斯堡监狱里口授《我的奋斗》时所说的话:“我们又重拾起600年前中断了的事业。我们停止了德国向欧洲南方和西方无休止的移动,将我们的目光转向东方的土地……命运本身似乎希望在这里给我们指出道路。”
6月23日中午,希特勒登上驶往东普鲁士的专列,于晚上到达腊斯登堡以东森林中新设的元首大本营。它是1940年冬动工建造的,核心部分由10个藏在两米厚混凝土板下的地堡组成,内有设备齐全的元首办公室和卧室,正中地面上是木板结构的会议室(后来在1943年围上6米厚的水泥墙)。大本营外围有3层由地雷场、碉堡群和带电铁丝网构成的隔离带,由武装党卫队昼夜巡逻警卫。希特勒亲自给这个大本营起了个代号——“狼穴”。从此,这位纳粹德国元首大部分时间都在“狼穴”里指挥战争,直到1944年底苏军逼近东普鲁士,才转移到柏林的帝国总理府地下室。这当然是希特勒没有预料到的。而在1941年初夏时节,“狼穴”里充满着乐观气氛。
由于德军在战略上和战术上都成功地取得突然袭击的效果,苏联的整个西部防线被突破,通讯系统、交通枢纽、战略要地均遭严重破坏,部队建制和指挥系统被打乱,无法实施有效的抵抗。北路德军前锋6月26日进抵西德维纳河,接着其坦克部队迅速渡河,于7月1日攻占里加,9日夺取普斯科夫,深入苏联国境400—450公里,打开了通向列宁格勒的大门。中路德军的古德里安坦克集群(辖5个坦克师、3个摩托化师)和霍特坦克集群(辖4个坦克师、3个摩托化师),突破苏军防线后展开钳形攻势,6月29日在明斯克合围苏联西方方面军主力(两个集团军),随后德军坦克部队向斯摩棱斯克迅速推进,到7月9日深入苏联国境450—600公里,对苏军整个战线构成主要威胁。南路德军因苏联在乌克兰部署了重兵,进展稍慢。6月24—29日,苏军曾以5个机械化军对南路德军进行反击,双方坦克部队在卢茨克、杜布诺、勃罗得一带进行激战,苏军因缺乏协同而失利。7月1日,南路德军变更部署后发起新攻势,至9日深入苏联国境300—350公里,抵达通向基辅的接近地。德军初战告捷,开战18天共歼苏军28个师、重创70个师(减员过半),击毁苏军飞机3500架和约半数以上的军火、燃料仓库等(德军仅伤亡10万人)。不过,德军未能达到希特勒预定的、歼灭苏联西北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主力的战略目标。
7月8日,希特勒在“狼穴”大本营的军事会议上决定,调整部署后开展新的攻势作战:中路坦克部队再次向斯摩棱斯克展开钳形攻势,打开通往莫斯科的大门;北路坦克部队不等后续步兵,立即向列宁格勒进攻并予以包围;南路则继续向基辅方向推进,围歼集结在第聂伯河右岸的苏联西南方面军主力,占领整个乌克兰。于是从7月10日起,德军全线开始新的进攻。在希特勒看来,苏联差不多已经完蛋了,以至于他在7月14日签发了一项指令,提出要“为‘巴巴罗萨’行动以后时期做准备”的问题。他认为:“征服俄国之后,对欧洲地区的军事统治,将允许马上大大缩小陆军的规模”,军备生产的重点将转移到海军和空军,尤其是空军,以便“直接与英国和必要时与美国作战”。
(待续)
千乘之国涉乎大国之间,总是悲剧。二战前的德国就是这样。
可是这回希特勒估计错了。初战失利的苏联,在斯大林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全民迅速动员起来。成立国防委员会(6月30日)和最高统帅部(7月10日),集中统一党、政、军的领导;改变原来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战略,实行积极的防御战略;把战略第二梯队(预备队)调上去,在普斯科夫、奥尔沙(斯摩棱斯克之西)、文尼察(基辅之西)一线重新组织防御(被称为“斯大林防线”);紧急动员和组建新的战略预备队,继6月23日征召23—35岁壮丁入伍之后,于8月间再征召18—22岁和36—50岁的后备役人员入伍;把整个国民经济转上战时轨道,对可能被敌人占领的西部工业地区,实行史无前例的工业大东迁。
7月上旬,德、苏两军从南到北,展开了基辅战役、斯摩棱斯克战役和列宁格勒战役的激烈战斗。据有重兵的中路德军,依靠空军支援的坦克摩托化部队的突击力量,趁苏军刚展开的战略第二梯队(24个师)未及建立稳定的纵深防御,于10天的时间内夺取了奥尔沙、斯摩棱斯克等地,推进约200公里,并在莫吉廖夫包围了苏军12个师。7月下旬,苏军再从战略预备队增调20个师至此方向组织反击,虽未取得显著战果,但支援了被围部队的突围。这种情况,加上德军已经深入到苏联腹地600—800公里,后勤补给线拉得很长,还常常受到苏联游击队的袭击,其坦克摩托化部队连日作战也要休整。因此,希特勒在7月30日下达第34号指令,暂停了中央集团军群的进攻。与此同时,南路和北路德军的进攻也遭苏军的反击而受阻。此时,希特勒同他的高级将领们,对下一步的作战行动发生了尖锐分歧。
早在指令陆军总司令部制订进攻苏联的作战方案时,希特勒就一直要求先夺取列宁格勒和乌克兰,然后再攻打莫斯科。在1940年7月31日的贝希特斯加登“山间别墅”军事会议上,他曾具体提出对苏联发动两个攻势:“一个是在南方向基辅和第聂伯河进攻,第二个是在北方通过波罗的海国家,然后向莫斯科进攻。两支大军将在莫斯科会师。” 但陆军总司令部在制订方案时却认为,应该把进攻重点放在莫斯科方向。同年12月5日,当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及其参谋长哈尔德,奉命向希特勒提交对苏作战方案时,希特勒强调说:“莫斯科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消灭俄国的有生力量。” 勃劳希契和哈尔德极力说服元首,他们估计苏军主力可能在莫斯科方向上,认为只有把重点放在此方向才有可能将敌主力一举歼灭。但在12月18日希特勒签发的第21号指令时,仍然规定“应将主力用于北部”,强调从华沙地区出击的德军粉碎白俄罗斯境内的敌军后,要以“快速部队的强大兵力转而向北,协同从东普鲁士向列宁格勒总方向突击的北方集团军群,歼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敌军。只有在完成此项紧急任务并继而占领列宁格勒和喀琅施塔得之后,才可实施旨在攻占莫斯科的进攻行动”。不过,在1941年2月3日最后审定“巴巴罗萨”作战方案的军事会议上,希特勒同意了以中路为重点,同时在北、中、南实施3个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战役的计划。
可是,当1941年7月间德军闪击苏联取得初战胜利之后,希特勒那个早就有的、先夺取列宁格勒和乌克兰然后再攻打莫斯科的念头,重又冒了出来。尤其是当南路和北路德军的进攻受阻,未能一举夺取列宁格勒与乌克兰的情况下,希特勒打算从兵力最强、进展最突出的中央集团军群,抽调古德里安和霍特这两支坦克集群,分头转向南、北支援攻击基辅方向和列宁格勒。这一向南、北分兵的打算,受到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也是德军东线总指挥)、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博克以及第二坦克集群司令古德里安、第三坦克集群司令霍特等一批高级将领的强烈反对。他们都坚决主张全力进攻苏联首都莫斯科。勃劳希契和哈尔德向希特勒力陈:情报表明苏军的主力现正集中在莫斯科前沿,应在此方向“消灭俄国的有生力量”;莫斯科又是苏联军火生产的重要来源和交通运输的枢纽,占领它就能切断敌人从战略后方把兵源和物资运往南、北两线;而且攻下莫斯科这个苏联抗战神经中枢具有重大的心理价值。(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