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中国足球青训退步的罪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3:19:09
中国足球青训退步的罪魁

作者:佚名    文章发于:网络    点击数:539    更新时间:2008-8-17              【字体:小 大】

1980年前后,国内一支甲级队打破当时只招收17岁以上省市体校球员的传统,在全国范围内吸收了一批13-16岁的足球尖子入队,未几便尝到了甜头,横扫全国。其他地方于是争相效仿,到了1985年,3-4岁的幼儿园小朋友亦成了体校教练的目标。大批有天赋的球员被这个选拔机制过早地被淘汰出培训队伍,很多人才早在五六岁的时候便已经失去了踢球的机会。
    事情应当回溯到1980年前后,当时国内一支甲级劲旅为了广揽人才,在全国范围内招收了一批各省市体校的尖子,成立了13-16岁的专业队。按当时体委的政策,17岁以下是不允许进专业队的,所以这个口子一开,家长和体校教练自然趋之若鹜,因为这样一来孩子定了终身,教练手下出了人才,自然是皆大欢喜。

    这批孩子进入专业队后,有名师带队,给予高水平训练,又享受专业队的优厚待遇,果然是进步显著,加上他们本来就是国内的尖子,所以不出一年,便横扫全国,可怜各省市那些被挑剩下的孩子还在体校艰苦奋斗,哪里敌得住这一群专业化的骁将,一场球输上七八个就算不错,输十几比零也是常事。

    各省市体委一看不对———如果我们还搞业余,不但永远翻不了身,而且有人才也会被人家挖走。于是纷纷效仿,在1981-1982年左右都搞起了13-16岁的专业少年足球队,当时“1316高水平训练”搞得如火如荼,中国足球界雄心勃勃地要在3-5年内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但这样一来下面的体校和中学却乱了营。体校教练和中学老师一看,尖子都进了专业队,我们还练个什么劲儿?干脆散伙!这样到了大约1983、1984年,13岁以上的少体校队和所有的中学足球队基本都不存在了,当时全国的所谓中学生比赛和少体校比赛基本都是由专业少年队“代表”参加了。

    但体校教练们不能闲着,他们也有事业心,也要工作挣钱。从上述过程中他们学到了“经验”,吸取了教训。有脑子快的先下手为强——你不是抓13-16岁吗?我抓11-12岁。于是他在本市或本区各处抓尖子,集中到某一小学或集中到本体校号称校队,搞集中食宿、集中学习、集中训练的“三集中”。由于条件优越,不出半年打遍全市(区)无敌手,捧杯都是5个以上。别的教练一看,这个年龄无法与之抗衡,“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只好去抓更小的年龄,方法自然还是这套,逼得其他教练又去抓更上的年龄,如是再三,到了1985年,已经有很多人在打3-4岁幼儿园小朋友的主意了。

    按这样的方法,教练员无须(也不可能)下功夫花时间去广泛筛选队员并加以长期培养,大家比的是谁下手早,下手快,能尽早把别人培养的尖子抢到自己手里,迅速在本年龄段形成无人能敌的垄断地位,迫使别的教练退出同年龄的竞争,这样他就永远稳居第一,高枕无忧。

    只是这样一来,同年龄未被选中的孩子便永远失去了竞争能力,失去了参加足球训练的机会,失去了展示才能的空间,如果说那些被教练员选中的“尖子”真的是个个都有天赋倒也罢了,问题是那么小的孩子,又没有经过广泛的筛选和长期的观察,只是因为他一时表现得出色一点就把机会都给了他,把所有优厚的条件都给了他,这是很草率很不合理的。有多少有天赋的人才就这样被剥夺了机会,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足球天赋,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足球。我常常想象这样的情景,一个本可能成为马拉多纳式的足球天才的孩子站在球场外,用充满敬畏与羡慕的眼光看着那些本没有多少天赋的幸运儿在那里耀武扬威,却连踢球的念头都不敢动一下。就因为这样,12亿中国人中当年只有不到1万孩子在常年参加足球训练,也始终找不出一个世界级的球星。

  四大问题

    纵使部分有天赋的球员有幸被选中,但是因为教练员追求成绩,改年龄、早熟型球员受偏爱、训练方式不科学等问题层出不穷又废了一批人。而基层教练由于待遇过低而要使出“旁门左道”,在一些家长的吃请送礼之下,仅剩的人才也被庸才替代了。

    体育比赛是以成绩评定水平的,教练员追求成绩也无可厚非。但当时体育界上下急功近利之风蔓延,为求成绩不择手段,使我们本已薄弱的少儿足球基础又打了大大的折扣,突出的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改年龄。不少球员谎报年龄以大打小,少则1岁,多至3岁4岁。由于在少儿阶段年龄差1岁身体和技术能力就相差很多,所以同龄人中的庸才在打小年龄的比赛时俨然成了天才,被留在了我们的训练体系中,而真正的天才却被挤出了这个体系(除非他也虚报年龄)。

    当时的情况是谁诚实谁吃亏,按真实年龄组队参加比赛往往是大败而归,被领导认为没有发展而惨遭解散。这就使我们的后备力量又打了一个大的折扣。

    更可怕的是,这种事情往往是家长、教练、体校领导和当地派出所通力合作才办得成,而这一切孩子自己又心知肚明,这就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投机取巧不讲诚信的种子,现在许多球员的问题难道与此无关吗?

    二、早熟型问题。体育科学研究结果表示,早熟型的孩子由于生长发育期提前,所以他在一段时间内比同龄孩子身体强壮,运动能力和各方面能力都明显强于同龄人。但一旦这个生长发育期停止,他的优势也就会慢慢消失。从长期效应看,早熟型孩子极少能在体育方面显露头角,这是先天决定的。

    但出于成绩的考虑,教练员往往爱使用这样的早熟型球员,因为对他们来说,赢球比培养未来的新星更迫切。所以我从前看到,许多在少年时期名噪一时的小球星,没过几年便销声匿迹,其中不少就是早熟型的队员。而更多有运动潜力的正常发育的孩子因为在早期能力还没表现出来便被草率地淘汰,使我们本已不多的人才又被废掉了一批。

    三、训练不科学。许多青少儿教练为了让孩子早出成绩,不按运动训练规律和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办事,又毁掉了一批人才。

    例如,过早地对少儿进行高强度的、大运动量的训练,造成一些孩子发育不良或出现严重伤病。

    过分强调比赛成绩忽视基本功训练造成许多孩子技术粗糙;或相反,过分强调原地的、慢速的、非对抗的基本功,而使孩子只会玩花架子却不会比赛。

    长期枯燥乏味的训练和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使孩子失去了对足球的兴趣,等等。

    四、基层教练员问题。基层教练(指体校教练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少年儿童的足球水平,在这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

    基层教练工作十分辛苦,但待遇很低,使许多人长期的艰苦努力得不到回报,因而失去了从事足球活动的热情。

    基层教练基础较差,又很少能有接受业务培训和指导的机会,加之人手不足,使少儿训练的普遍水平很难提高。

    有些教练员搞不正之风,吃请收礼走后门,把有限的机会给予一些成不了器的孩子,真正有才能的却被拒之门外。

    就这样七折八扣,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本来已十分薄弱的基础还剩下多少东西?中国足球青训退步的罪魁

作者:佚名    文章发于:网络    点击数:539    更新时间:2008-8-17              【字体:小 大】

1980年前后,国内一支甲级队打破当时只招收17岁以上省市体校球员的传统,在全国范围内吸收了一批13-16岁的足球尖子入队,未几便尝到了甜头,横扫全国。其他地方于是争相效仿,到了1985年,3-4岁的幼儿园小朋友亦成了体校教练的目标。大批有天赋的球员被这个选拔机制过早地被淘汰出培训队伍,很多人才早在五六岁的时候便已经失去了踢球的机会。
    事情应当回溯到1980年前后,当时国内一支甲级劲旅为了广揽人才,在全国范围内招收了一批各省市体校的尖子,成立了13-16岁的专业队。按当时体委的政策,17岁以下是不允许进专业队的,所以这个口子一开,家长和体校教练自然趋之若鹜,因为这样一来孩子定了终身,教练手下出了人才,自然是皆大欢喜。

    这批孩子进入专业队后,有名师带队,给予高水平训练,又享受专业队的优厚待遇,果然是进步显著,加上他们本来就是国内的尖子,所以不出一年,便横扫全国,可怜各省市那些被挑剩下的孩子还在体校艰苦奋斗,哪里敌得住这一群专业化的骁将,一场球输上七八个就算不错,输十几比零也是常事。

    各省市体委一看不对———如果我们还搞业余,不但永远翻不了身,而且有人才也会被人家挖走。于是纷纷效仿,在1981-1982年左右都搞起了13-16岁的专业少年足球队,当时“1316高水平训练”搞得如火如荼,中国足球界雄心勃勃地要在3-5年内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但这样一来下面的体校和中学却乱了营。体校教练和中学老师一看,尖子都进了专业队,我们还练个什么劲儿?干脆散伙!这样到了大约1983、1984年,13岁以上的少体校队和所有的中学足球队基本都不存在了,当时全国的所谓中学生比赛和少体校比赛基本都是由专业少年队“代表”参加了。

    但体校教练们不能闲着,他们也有事业心,也要工作挣钱。从上述过程中他们学到了“经验”,吸取了教训。有脑子快的先下手为强——你不是抓13-16岁吗?我抓11-12岁。于是他在本市或本区各处抓尖子,集中到某一小学或集中到本体校号称校队,搞集中食宿、集中学习、集中训练的“三集中”。由于条件优越,不出半年打遍全市(区)无敌手,捧杯都是5个以上。别的教练一看,这个年龄无法与之抗衡,“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只好去抓更小的年龄,方法自然还是这套,逼得其他教练又去抓更上的年龄,如是再三,到了1985年,已经有很多人在打3-4岁幼儿园小朋友的主意了。

    按这样的方法,教练员无须(也不可能)下功夫花时间去广泛筛选队员并加以长期培养,大家比的是谁下手早,下手快,能尽早把别人培养的尖子抢到自己手里,迅速在本年龄段形成无人能敌的垄断地位,迫使别的教练退出同年龄的竞争,这样他就永远稳居第一,高枕无忧。

    只是这样一来,同年龄未被选中的孩子便永远失去了竞争能力,失去了参加足球训练的机会,失去了展示才能的空间,如果说那些被教练员选中的“尖子”真的是个个都有天赋倒也罢了,问题是那么小的孩子,又没有经过广泛的筛选和长期的观察,只是因为他一时表现得出色一点就把机会都给了他,把所有优厚的条件都给了他,这是很草率很不合理的。有多少有天赋的人才就这样被剥夺了机会,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足球天赋,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足球。我常常想象这样的情景,一个本可能成为马拉多纳式的足球天才的孩子站在球场外,用充满敬畏与羡慕的眼光看着那些本没有多少天赋的幸运儿在那里耀武扬威,却连踢球的念头都不敢动一下。就因为这样,12亿中国人中当年只有不到1万孩子在常年参加足球训练,也始终找不出一个世界级的球星。

  四大问题

    纵使部分有天赋的球员有幸被选中,但是因为教练员追求成绩,改年龄、早熟型球员受偏爱、训练方式不科学等问题层出不穷又废了一批人。而基层教练由于待遇过低而要使出“旁门左道”,在一些家长的吃请送礼之下,仅剩的人才也被庸才替代了。

    体育比赛是以成绩评定水平的,教练员追求成绩也无可厚非。但当时体育界上下急功近利之风蔓延,为求成绩不择手段,使我们本已薄弱的少儿足球基础又打了大大的折扣,突出的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改年龄。不少球员谎报年龄以大打小,少则1岁,多至3岁4岁。由于在少儿阶段年龄差1岁身体和技术能力就相差很多,所以同龄人中的庸才在打小年龄的比赛时俨然成了天才,被留在了我们的训练体系中,而真正的天才却被挤出了这个体系(除非他也虚报年龄)。

    当时的情况是谁诚实谁吃亏,按真实年龄组队参加比赛往往是大败而归,被领导认为没有发展而惨遭解散。这就使我们的后备力量又打了一个大的折扣。

    更可怕的是,这种事情往往是家长、教练、体校领导和当地派出所通力合作才办得成,而这一切孩子自己又心知肚明,这就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投机取巧不讲诚信的种子,现在许多球员的问题难道与此无关吗?

    二、早熟型问题。体育科学研究结果表示,早熟型的孩子由于生长发育期提前,所以他在一段时间内比同龄孩子身体强壮,运动能力和各方面能力都明显强于同龄人。但一旦这个生长发育期停止,他的优势也就会慢慢消失。从长期效应看,早熟型孩子极少能在体育方面显露头角,这是先天决定的。

    但出于成绩的考虑,教练员往往爱使用这样的早熟型球员,因为对他们来说,赢球比培养未来的新星更迫切。所以我从前看到,许多在少年时期名噪一时的小球星,没过几年便销声匿迹,其中不少就是早熟型的队员。而更多有运动潜力的正常发育的孩子因为在早期能力还没表现出来便被草率地淘汰,使我们本已不多的人才又被废掉了一批。

    三、训练不科学。许多青少儿教练为了让孩子早出成绩,不按运动训练规律和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办事,又毁掉了一批人才。

    例如,过早地对少儿进行高强度的、大运动量的训练,造成一些孩子发育不良或出现严重伤病。

    过分强调比赛成绩忽视基本功训练造成许多孩子技术粗糙;或相反,过分强调原地的、慢速的、非对抗的基本功,而使孩子只会玩花架子却不会比赛。

    长期枯燥乏味的训练和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使孩子失去了对足球的兴趣,等等。

    四、基层教练员问题。基层教练(指体校教练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少年儿童的足球水平,在这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

    基层教练工作十分辛苦,但待遇很低,使许多人长期的艰苦努力得不到回报,因而失去了从事足球活动的热情。

    基层教练基础较差,又很少能有接受业务培训和指导的机会,加之人手不足,使少儿训练的普遍水平很难提高。

    有些教练员搞不正之风,吃请收礼走后门,把有限的机会给予一些成不了器的孩子,真正有才能的却被拒之门外。

    就这样七折八扣,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本来已十分薄弱的基础还剩下多少东西?
我进来只是为了表达一下,我对中国足球的任何话题都没有兴趣。
其实中国足球到底问题出在哪,足球圈的人心里知根知底,问题是现在搞足球的大多数人是从中得益的,如果打破这条利益链弄不好他们就会没饭吃,在这点上我略微有点佩服蛰伏崇明岛的徐根宝,他是真正想有番作为的,但个人不看好他的结果。
“足球从娃娃抓起”
嘿嘿,青少年足球这东西,我觉得倒是可以照搬先进国家的制度,完全照搬
和早熟有什么关系啊,梅西,鲁尼,C罗那个不是少年成名啊,不都属于早熟吗?关键是人家的良性环境,所谓蓬生麻中不扶则直,而中国足球这个臭水沟进去就是一身臭。
中国足协这个臭染缸是染不出好材料的!!
腩猪 我不想再提!
根已经烂掉了,还指望开花结果?: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