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篇关于火箭发动机的翻译校对请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3:48:03
从wikipedia上翻译了几个火箭发动机放在互动百科了,首次接触这个领域的翻译,恳请各位达人校对一下。
以下是地址:
F-1:http://www.hoodong.com/wiki/F-1%E7%81%AB%E7%AE%AD%E5%8F%91%E5%8A%A8%E6%9C%BA
J-2:http://www.hoodong.com/wiki/J-2%E7%81%AB%E7%AE%AD%E5%8F%91%E5%8A%A8%E6%9C%BA
分级燃烧循环:http://www.hoodong.com/wiki/%E5%88%86%E7%BA%A7%E7%87%83%E7%83%A7%E5%BE%AA%E7%8E%AF从wikipedia上翻译了几个火箭发动机放在互动百科了,首次接触这个领域的翻译,恳请各位达人校对一下。
以下是地址:
F-1:http://www.hoodong.com/wiki/F-1%E7%81%AB%E7%AE%AD%E5%8F%91%E5%8A%A8%E6%9C%BA
J-2:http://www.hoodong.com/wiki/J-2%E7%81%AB%E7%AE%AD%E5%8F%91%E5%8A%A8%E6%9C%BA
分级燃烧循环:http://www.hoodong.com/wiki/%E5%88%86%E7%BA%A7%E7%87%83%E7%83%A7%E5%BE%AA%E7%8E%AF
增加一个
N1运载火箭:http://www.hoodong.com/wiki/N1%E ... D%E7%81%AB%E7%AE%AD
继续来
航天飞机主发动机(SSME)
http://www.hoodong.com/wiki/%E8% ... 1%E5%8A%A8%E6%9C%BA
继续
RS-68火箭发动机:
http://www.hoodong.com/wiki/RS-6 ... 1%E5%8A%A8%E6%9C%BA
F-1什么时候用于土星I号了?第一句就错,后面不看了……
哦,就那一句是错的,我在wikipedia上改了,互动的还没改
继续
液体助推器:http://www.hoodong.com/wiki/%E6% ... 9%E6%8E%A8%E5%99%A8
固体助推器:http://www.hoodong.com/wiki/%E5% ... 9%E6%8E%A8%E5%99%A8
]]
直接把wikipedia贴到别的百科不太好吧…
暗夜流星有所不知,这些文章都是我从wikipedia翻译出来的,原文本来就有些问题,不符合维基标准,所以我大多采用意译,没有证据证明SSME是最先进的,所以我用“复杂”替换,以保证中立性。
外储箱这个词我之前的确不知道。
我也是刚接触航天类的文章,翻译了十几篇做练习,有些术语还很不好翻译。
如果哪样,就不要叫别人给你“翻译校对”。另外,SSME确实是公认的最高水平的液体燃料发动机,如果你看过另外讨论液体发动机的帖子的话。

原帖由 woc2006 于 2008-8-6 11:18 发表
暗夜流星有所不知,这些文章都是我从wikipedia翻译出来的,原文本来就有些问题,不符合维基标准,所以我大多采用意译,没有证据证明SSME是最先进的,所以我用“复杂”替换,以保证中立性。
外储箱这个词我之前的确不 ...
好吧,我不再贴了。
不是那个意思,翻译错误或者不恰当实在是难免,人人都会有的。
如果你自己认为维基的不对,这也很正常,我也就是说,我只是给你“翻译校对”,至于维基原文究竟对不对,那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不过你可以换种方式,这个你开的主题里面有“翻译校对”这个确实很误导,你可以换个标题。

原帖由 woc2006 于 2008-8-6 12:05 发表
好吧,我不再贴了。
我的意思是,用你们的专业知识来检查有没有知识性错误。
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率,你莫生气,就SSME来说,你的翻译偷工减料的地方太多,很多地方都没有翻译,错漏也不少,你对于术语的使用也不太熟悉,这样放到网上是会误导人的。
如果你时间不够,集中精力翻译一篇就好,如果都是这样翻译,再多又有什么用处?
如果这是某种工作性质,为了充实网站内容,按照国内网站的水平,也就那样吧。

原帖由 woc2006 于 2008-8-6 12:13 发表
我的意思是,用你们的专业知识来检查有没有知识性错误。
SSME原文的意思我都表达出来了,你不要去核对原文,我把内容整合了。所以你觉得缺东西。
至于目的,很简单,就是通过翻译学这些知识,而且我主要是写给维基,不是写给互动的
所以.............给人提意见是非常不讨好的事情。如果你没有这个度量,认为自己都对,何必在这里开这个帖子呢?


原帖由 woc2006 于 2008-8-6 16:01 发表
SSME原文的意思我都表达出来了,你不要去核对原文,我把内容整合了。所以你觉得缺东西。
至于目的,很简单,就是通过翻译学这些知识,而且我主要是写给维基,不是写给互动的
[:a1:]好吧,我承认,我的确省略了一点,你要批评什么只管说,把文章放在高人面前审阅,才会有进步 ,下一篇:航天飞机外储箱
]]
比如“固体助推器”的第一段:

WiKi的原文是:
Solid rocket boosters (SRB) (or motors, SRM) are used to provide the main thrust in spacecraft launches from the launchpad up to burnout of the SRBs. Many launch vehicles include SRBs, including the Ariane 5, Atlas V, and the NASA Space Shuttle. The NASA Space Shuttle uses two Space Shuttle SRBs, which are the largest of their type.

你的翻译是:
“固体火箭助推器(Solid rocket boosters,SRB,以下简称“固体助推器”)是一种捆绑在航天运载器上提供附加推力的相对尺寸较小的火箭。阿丽亚娜五号、大力神五号以及的美国的航天飞机都使用固体助推器。其中航天飞机使用的固体助推器是这类助推器中推力最大的。”

------------------------------------------------------------------------------------------------

翻译最好还是忠于原文,按照我个人的体会,航天的一些词条,WiKi上的解释都非常专业,不是你随便就能改得了的。比如英文的原文说“provide the main thrust ”(提供主要推力),而你却擅自改成了“提供附加推力”。你要知道在很多情况下,固体助推提供的推力,都远远大于芯级,比如航天飞机的固体助推器提供了起飞推力的70%。

你把主次关系搞反了,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是会给读者以误导。另外,原文中并未说“相对尺寸较小的火箭”,就原理来说,助推器不一定要比芯级小,有些方案里面,助推器的个头也不小。

还有就是火箭型号的问题:

Atlas V 应该是“宇宙神 5” ,“大力神”应该是“Titan”,这个我原来也搞错过。
汗一个......我没检查......
我理解是,芯级本身有一定推力,那么助推器是附加上去的,因此使用“附加推力”这种描述。附加推力不一定就是小推力吧。
其他错误都改了。
继续交,土星五号的三级火箭,这次直接给原稿了。
http://zh.wikipedia.org/wiki/S-IC
http://zh.wikipedia.org/wiki/S-II
http://zh.wikipedia.org/wiki/S-IVB
]]
其实维基的数据并不完全准确,同一个参数在几个条目里都有可能不同。你说的数字转换一定要做的。这两天不来了,潜心翻译外储箱...这篇很长....仅次于你们前几天讨论的航天飞机SRB(这个也是计划翻译项目)
数字问题,可以参考 www.astronautix.com
上面的数据比较准

原帖由 woc2006 于 2008-8-6 22:53 发表
其实维基的数据并不完全准确,同一个参数在几个条目里都有可能不同。你说的数字转换一定要做的。这两天不来了,潜心翻译外储箱...这篇很长....仅次于你们前几天讨论的航天飞机SRB(这个也是计划翻译项目)
航天飞机外储箱: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 ... 6%E5%82%A8%E7%AE%B1
或者这个连接:
http://zh.wikipedia.org/wiki/航天飞机外储箱

如果有无法连接,那我还是转帖到互动吧
我帮你校对了第一段,有时间帮你订正其他。

这里面的问题主要是:

jettisoned :一般翻译为“分离”,“抛弃”不太合适。
re-enters  :有术语对应,叫做“再入”,不必翻译为“重新进入”。
direct-insertion launch trajectories :应该翻译为“直接入轨发射弹道”。解释如下
-------------------------------------------------------------------

A5. What is "direct insertion" vs. "standard insertion"?
The shuttle has two ways of getting into orbit once the main engines have stopped: by doing two OMS burns or just one.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shuttle program, insertion into orbit was called "Standard Insertion" (or maybe this was a backwards coining once the second method came about). In this scenario, the shuttle hits Main Engine Cut-Off at an orbit of around 85 x 20 nautical miles. Obviously this is too low for an orbit, so right after MECO, when they're at apogee (the highest point in the orbit), they do an OMS burn that raises the perigee (the lowest point in the orbit, at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orbit) to a safe altitude of about 160 nautical miles. Then they do another burn later that raises the low part of the orbit (now 85 miles) up to circularize at 160.

Later, the "Direct Insertion" method was devised. Instead of having two OMS burns, the main engines would cut off when the shuttle's apogee was at the desired altitude. So for a regular mission now, the orbit would be about 160 x 45 nautical miles, and only one more burn would be required to raise the low part of the orbit.

Among the big differences between Standard Insertion (SI) and Direct Insertion (DI) are timeline (fewer burns), better placement of the external tank (in the Pacific instead of Indian Ocean), and propellant (DI is more fuel effic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