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两大战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4:34:55
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两大战役法
大纵深战役理论和闪电战理论可以说是同一时代的产物。其研究蓝本是一致的,都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为基础,深入研究装甲部队(尤其是坦克),飞机等新兴兵种在未来战争中战役战法上的运用形式。其目的也是一致的——打破第一次世界大战堑壕战的模式,在未来战争中获得战役法上的优势,进而获得整个战役乃至整场战争的主动权。不光是苏德两国,各国一战后都有研究过相类似的课题,如英国的富勒(《英国野战勤务条令》)、利德尔·哈特,法国的夏尔·戴高乐和美国的维尔斯特(美国陆军第34机械化步兵团团长范·维尔斯特,1933年晋升为第一装甲骑兵团指挥官,主管美国装甲兵在诺克斯堡的训练)。他们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形成成系统的理论,很多内容还在完善当中。但这些零散的思想初步奠定了闪电战理论和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基础:德军派出代表团前往美国陆军诺克斯堡参观学习。而苏联人曾一度将富勒等人的观点作为研究课题在伏龙芝军事学院中大规模讨论并最终自成体系,在各大军区演习和首长司令部演习中作了充分的验证。(笔者将这段黄金岁月称为“图哈切夫斯基时代”后文将再做阐述)
时至1941年夏。我们的两大战役法主角皆已到场,一场激烈的交锋即将在历史的长卷上留下他浓重的一笔。

德国陆军的“王牌”——闪电战
如果我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有名词的出现频率做个统计的话。闪电战毫无疑问将名列前茅。不光是在广大军事爱好者中做到了人尽皆知,人尽皆晓。在许多普通人的军事常识储备中也有这个词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闪电战几乎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代名词。许多军事爱好者也因此理论了解接触到1936年-1945年那段动荡岁月的德国陆军。笔者不敢妄称自己非常了解闪电战理论的实质,我只以我自己现在的认知程度去对闪电战这个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的战役法理论做个评价。如有不妥当的地方还望各位同僚指教。
该理论充分结合运用了一战新兴兵种的机动优势和火力优势。相信很多较资深的军事爱好者都有读过德军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有关机动力、火力、防御力三者的论述。闪电战理论以高度机动化的部队为主体(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装甲集群、航空队等),快速撕裂敌方防线并突入其防线深远纵深,打击其后方防御弱点和为做好充足战斗准备的部队,瓦解敌方主要防线上的配置。使对手陷入混乱当中便于各个击破。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占据整个战场的主动权与支配权。在空中部队对敌方防御全纵深全程压制的情况下,地面部队必然会给敌方部队带来毁灭性打击。战略目标将会很快甚至是超前完成。这一假设并非异想天开或者是一厢情愿。1939-1940年的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充分证明了这一结局是可以实现的。德军在西欧战场上所向披靡,似乎证明了闪电战理论是优秀的、完善的。
没错。闪电战理论的确是优秀的。不过谈到完善问题上,该理论的缺陷就暴露无疑了。就这方面而言笔者更习惯将闪电战放在战略战术层面上来谈而不是放在战略的层面上。因为我们广大军事爱好者所喜爱崇拜的闪电战理论很快遇到了他的第一个挑战,致命的挑战……

一个有很强局限性的战役法
闪电战理论从其一产生就有局限性。如果只将闪电战理论作为一个单一的战略战术理论而言这些局限性也许根本不算什么。几乎不会影响到闪电战理论的运用。问题就出在闪电战理论所担当的角色。
他不是一个陆战战法,而是德国军事思想的核心战役法。
战役法和战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会影响一个国家武装力量的发展方向,继而影响这个武装力量的每一个军事行动的安排。而后者不会。
从战役法的角度上来讲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两强一差”上:地缘性过强、陆战性过强、战略任务延展能力过差。
就地缘性过强而言。其主要表现在闪电战理论本身的实施条件上:敌对国家国土防御纵深要适中、地形要足够平坦开阔利于机动部队的展开和机动、交通系统发达便于部队的战略调动与转移等。这些条件可以说是实施闪电战理论的先决条件,没有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多少增加取得战役胜利的难度。具备闪电战实施的先决条件有利于参战部队迅速按照计划行动。在很短时间内到达每个战略节点展开攻击,深入敌方防御纵深地幅获得整场战役的主动权,从而夺取计划中的战役胜利。从世界地理区位上来看,笔者不得不佩服德国真是一个务实的国家。西欧无疑是发动并运用闪电战的最佳场所,闪电战理论几乎就是为了征服西欧各国量身定制的。西欧各国国土防御纵深都不算富裕,大部分部队组成还停留于一战“步兵、骑兵、炮兵”的模式中。法国人甚至倾力打造了马其诺防线这个堑壕战的“教科书式工程”。各国虽受一战影响多少有些装甲战车部队但并未对此类部队的运用方式有广泛深入地研究。各国军队高层都有那么一批人抱着一战的经验不放,拒绝接受新的机动作战理论。与此同时,对装甲战车部队威力认识不足的西欧各国陆军也并未有过系统的反坦克作战战术。故此,自1939年以来德军之所以能够在西欧战场上驰骋,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装备有多优秀(直到法国战役德军依然有大规模使用外国战车的纪录),而是因为他们根据西欧地区地缘特征合理的权衡了自己国家军事实力制定了最合适的战术战法,合理配置并运用了一战的新兴兵种。在先进的战役法指导下创造了西欧战场闪电般的进攻速度。如前文所提到的,在结束法国战役的辉煌后,闪电战理论迎来了他的第一次失败。

一个早于莫斯科兵败的失败
德国陆军元帅保卢斯在苏联首都莫斯科城下的兵败一向被认定为是闪电战理论运用上的第一次失败。笔者研究认为,如果单从一个战术战法对一场战役的影响上来看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不过如果将这个理论放在整个国家武装力量指导思想的层面上来看。也许闪电战理论在莫斯科兵败之前就已经在战线的另一个方向尝过了他的首次失败。
这次不太引人注目的失败损失比较特别:作为闪电战理论主要执行方的德国陆军几乎没有什么损失,而德国的海空军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德国空军甚至为此大伤了元气。想必说到这里有很多同志明白我的意思了。没错,我说的正是法国战役之后随之执行的大名鼎鼎的“海狮”计划及该计划流产后的衍生计划——“鹰”计划。

战役法层面上的第一次失败——“海狮搁浅鹰折翼”
说到这里想必有同僚会拍砖:海狮计划涉及的内容是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和对制海、制空权的争夺与控制。鹰计划则是大规模战略轰炸。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闪电战这个陆战理论都与这两个计划不相干。怎么能够用来做比较呢?这就说回了本文反复强调的内容:闪电战理论作为单一的战略战术而言是不能够用上述两个计划来做评价标准的。但请不要忘记德国军队的核心战役法思想也是闪电战理论。这样一来,陆战性过强的缺点就暴露无遗了。一个陆战性过强的战役法理论指导下的军队必然会在部队装备研发和兵种战术运用于研究方面产生一定的倾向性。以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情况为例,德国空军无论是从机型设计上来说还是从空中战术设计上来说大多都是为了支援地面部队行动所设计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现代战场上流行的对敌火力增援与压制。这样的空军更多的时候是伴随地面机械化部队在作战,自身的战略任务延展性大大受限,成为地面攻击行动的配合者。与法国将坦克配属于步兵部队相对应的,德国人将空军、海军部队配属给了陆军,以加强闪电战实施时的纵深压制与支援能力。因此,德国空军更像是战术支援空军而并没有能力担任战略任务。这一点在“鹰”计划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至于德国海军,问题就更为突出了。对潜艇部队发展的过分重视使德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的发展形同鸡肋。二战打了五年,德国海军为自己在这场战争中的地位奋斗了五年。最终仍是无法扭转战局,做不出什么太大的作为。在这里,水面舰艇的严重缺乏是导致“海狮”计划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以闪电战理论为主要战役法指导下的德国军队出现了两大“短腿”兵种:海军和空军。严重的“偏科”致使德国军队失去了近现代战争几大交战方式的发动权和主动权: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制海权争夺、大规模战略空袭。由此看来所谓的“海狮”计划无疑是在画饼充饥。
如果说到这里还有同志感到不理解,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下“海狮”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到底是多少。记得以前有同僚得出如下结论:“德国海军最多能够保障三个德国陆军师对英国发动渡海登陆作战。”笔者结合防御纵深深度和防御纵深上配置的兵力类型及其特点重新对此结论作了评估。结果是惊人的:德国海军最多能够保证一个半的德国陆军师在英国海岸展开登陆行动,而且登陆作战的失败率为100%!!损失将会包括参加登陆作战行动的三个德国精锐陆军师、德国海军大部、空军单位多个。
判断理由再显而易见不过了:当陆战理论上的纵深概念转换到海洋上时。其实际纵深至少是陆地国土防御纵深的数倍以上。进入此种纵深深处或者穿越这个纵深防御带的难度要比陆地上大数百倍。与苏联不同的是,英国的国土防御纵深并不是靠广袤的陆地国土面积来维持的,而是靠英吉利海峡和大英帝国皇家海军。英吉利海峡和皇家海军舰队,多么强大的一个反登陆战组合。一个自然力量和一个人为力量合二为一早就了德国陆军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没有强大的海军作保障,德国陆军就算再精锐也无法保障自己在渡海时的安全,如果发动“海狮”计划,达成突然性根本不可能(想想英吉利海峡上游曳的大英帝国舰队)。如果英国皇家海军倾巢出动在海面上劫杀德国的登陆舰队,结果是灾难性的。光从这一点上来看。德军想要实施“海狮”计划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就算我们假设德军最终又一个半师甚至是两个师度过了英吉利海峡来到英伦三岛东岸,结果也不会有利于德军登陆部队。就算英伦三岛1940年法国战役时所有部队都在法国与德军交战,本土一个兵都没有。1940年在敦刻尔克由德军亲手放走的33万大军也是一个可怕的力量。登陆区不可能太大所以每次投入登陆的兵力不会超过三个营,对方兵力则是登陆兵力的两三倍。由此可见德军甚至连在登陆场上立足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提巩固扩大登陆场迎接后续部队的到来了。退一万步说即使勉强占据了登陆场后续部队的补给运输通道保障问题也不是德国海军所能胜任的。
无论如何架空海狮计划,最终的结果都是德军登陆部队在英联邦部队海陆空三军尽占优势的联合打击下全军覆没。我想德国人应该和美国人有相似之处:就像第一次空袭东京,如果没有一定的把握美军是不会让自己优秀的飞行员冒险一样。德国人也是如此,他们绝对不会让自己的精锐陆军师、一部分空军和几乎所有德国海军力量去冒险。
“海狮”计划的无限延期并不意味着德军准备放过英国人一马,希特勒对英国的执著催生了海狮计划的两大衍生行动:“鹰”计划和几乎持续了整个二战的海上交通线绞杀计划。这两个计划并不意味着德军在尝试全新的作战样式或是在完善闪电战理论的运用。尤其是鹰计划,他的实质几乎可以被称作是闪电战理论的另一种变形,仅仅只是变为单纯使用空军部队来执行闪电战而已。而并非在尝试使用长期的战略轰炸战术。
之前我们已经从理论上否定了海狮计划,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历史是如何否决鹰计划的:
德国空军在战略轰炸方面的“短腿”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人为的。如前文所述作为德国国家武装力量军事理论核心的闪电战理论并没有为战略轰炸机这一机型的存在留下较多的空间。考虑到德国的资源实力和发展空军时间上的急迫性,战略轰炸机的研制和列装参战乃至制定一套完善的战略轰炸战术对德国空军来说都是一笔不太划算的开销。至少就当时情况看来陆军对俯冲轰炸机和战斗机的需求要比空军对战略轰炸机的需求要重要的多。于是战略轰炸机的研制自然被放在了后面。但是鹰计划的情况不同了。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战略轰炸机及战略轰炸战术被推向了鹰计划的最前沿。德国空军所面对的新课题不再是该如何去支援陆军地面部队行动而是该如何对敌国进行单一的战略轰炸。许多同志都知道德军大型中远程轰炸机的性能是比较糟糕的,更何况德国空军在战略轰炸方面还是个学生。
从战役法的角度上来分析,这次行动无异于自杀。德军在军事和国家经济实力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完全放弃了闪电战理论所强调的兵种协作。空军在英伦三岛上空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保障轰炸编队的安全。一旦在敌国领土上被击落只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是去上帝那里报到;二是到英国战俘营里报到。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意味着德军在这场战争中永远损失了一名训练有素的飞行员。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纳粹德国的空中力量会越来越少,质量会越来越低,相应的战斗规模也会逐步缩小。德军在空中进攻期间必须依次应付英国皇家海军水面舰艇,英国皇家空军和数以千计的防空火力,后果可想而知。其次,由于德军战略轰炸机无法完整执行如此大规模的作战任务,在执行鹰计划的时候不可避免的需要用俯冲轰炸机来凑数,以保障轰炸的效果。在高密度防空火力拦阻中使用俯冲轰炸只有死路一条。众多咆哮在西欧战场上的“尖啸死神”折翼英伦就是最好的印证。
最重要的一点是德国人根本没有从问题的本质出发解决问题,无论空军能做到哪一步都不代表征服了大英帝国。最终的占领还是要由陆军完成,海狮计划所遗留的问题还是要解决,否则空军只能陷入持久战当中无法脱身。长此以来德军会在英伦三岛上入不敷出。主动结束不列颠大空战认输只是时间的问题。
行文至此,闪电战理论作为有个国家武装力量的核心军事知道理论的缺陷已经显而易见了。笔者在此部分引述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对闪电战理论的定义以方便诸位加以理解:
闪击战(Blitzkrieg)
闪击战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事战略的基础。这理论要求在敌人未来得及完成动员和展开本国武装力量之前,用几个月或者几个星期的极短时间内夺取战争的胜利……
闪击战理论是德国帝国主义毫无限制的扩张目的同达到这些目的的现实能力之间不能相适应的表现。德国力求以闪电形式的突击逐个粉碎敌对同盟各国,竭力避免持久战。
闪电战理论最重要的原则是:先于敌军迅速集中和展开作战部队,保障战略的突然性。实施最强大的首次突击,以便在初期交战中即取得决定战争结局的决定性胜利,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进攻方向,以包围与合围的方法歼灭敌人武装力量(“卡恩”学说)。
[引自:《苏联军事百科全书·战争理论》第472页,解放军出版社         1986年版]



制胜之道——苏联大纵深战役理论
有关苏联红军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官方总结可概述如下:
大纵深战役(大纵深战斗)是战役军团(兵团部队)的一种作战形式。其实质在于,以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方整个防御纵队,在选定防向上突破其战术地幅。然后将发展胜利的梯队(坦克、摩托化步兵、骑兵)投入交战,并以空降兵实施机降,迅速将战术胜利转变为战役胜利,以求尽快达到预定的目的。
[引自《苏联军事百科全书·战争理论》第43页,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
熟悉闪电战理论的同志想必能够在大纵深战役理论中找到很多熟悉的内容。由于研究方向和基础基本相同,大纵深战役理论有许多内容是与闪电战相似的,1937年也正是这一点给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机。与闪电战理论有所不同的是大纵深战役理论并没有前者所拥有的“两强一弱”的重大缺陷。换言之,大纵深战役理论经过苏军将领的不断更新完善已足以胜任作为一个国家武装力量核心思想的任务。
初步发展中的新战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进行了武装干涉。国内战争和反列强干涉斗争胜利后,苏联作为那时国际社会上唯一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依然面临着严重的国际政治形势。这一历史背景促使了苏联多名高级将领开始研究用于打赢未来战争的战术战法。
与西欧国家不同的是,苏联作为一个新生的政权,一切都是从零起步的,军队建设也是如此。苏联红军高级将领普遍受过良好的高等军事教育,许多人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战后的国内战争。常年的征战使这些将领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为苏军军事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内形势稳定后在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支持下,苏联军队的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使部队体制编制改革和对新军种的运用方式研究日益具有紧迫性。自1930年以来,在苏联红军军事领导机关的指导下苏军开始对各兵种的体制进行了明确的,针对性极强的改革:步兵向摩托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增加了突击力和火力。炮兵则增强了火力密度与纵深支援保障能力。对装甲兵、骑兵、空降兵、航空兵等多个兵种的运用和发展路线都作了调整。从总体上而言,苏联国家武装力量整体提高了机动性和纵深打击能力,为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条件。
与此同时,苏联各大军区,军事学院的军事领导也对大纵深战役理论的早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30年初大纵深战斗的原则在苏联红军最高军事学府——伏龙芝军事学院[前身为总参谋部军事学院(1918年)、工农红军军事学院(1921年)]进行了图上和现地战术作业。1932年-1933年伏龙芝军事学院战役系开始上大纵深战斗战术课。进行了大规模战役性军事导演。其间编写了第一个图上战役假定《突击集团军大纵深进攻战役》和教学教材《大纵深战役原则》。开始阐述大纵深战役实施样式和方法。这些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发展和传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间接地奠定了卫国战争时期苏军优秀将领战役法思想运用的基础。装甲兵学院、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防化学兵学院、苏联军医大学等高级军事学府也纷纷为大纵深战役理论增砖添瓦,使大纵深战役理论逐步成为设计各兵种战略战术运用、兵种协同、后勤保障、医疗救护等方面的综合战役法体系。
当然,理论上的战役法并不能够证明其实用性。苏军各军区领导在此工作上可谓是功不可没,包括白俄罗斯军区、乌克兰军区、远东特别集团军在内的苏联各军区机关分别通过组织集团军、方面军级别演习的方式对大纵深战役理论进行了实践性研究,完善了大纵深战役理论。如果没有这些支持,大纵深战役理论是无法被更多红军军官所接受的。
在诸方的共同努力下,苏军于1936年颁布了新野战条例,史称《1936年野战条令》(正式文件名为《暂行野战条令-36》)。大纵深战役理论已初成体系,围绕此体系发展中的苏联红军正处于高潮时期。各兵种的发展蒸蒸日上,各兵种间经不断磨合也越来越默契。可以预见到以这样的发展势头继续下去任何敢于与苏军交战的部队都不会讨到什么便宜。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两大战役法
大纵深战役理论和闪电战理论可以说是同一时代的产物。其研究蓝本是一致的,都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为基础,深入研究装甲部队(尤其是坦克),飞机等新兴兵种在未来战争中战役战法上的运用形式。其目的也是一致的——打破第一次世界大战堑壕战的模式,在未来战争中获得战役法上的优势,进而获得整个战役乃至整场战争的主动权。不光是苏德两国,各国一战后都有研究过相类似的课题,如英国的富勒(《英国野战勤务条令》)、利德尔·哈特,法国的夏尔·戴高乐和美国的维尔斯特(美国陆军第34机械化步兵团团长范·维尔斯特,1933年晋升为第一装甲骑兵团指挥官,主管美国装甲兵在诺克斯堡的训练)。他们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形成成系统的理论,很多内容还在完善当中。但这些零散的思想初步奠定了闪电战理论和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基础:德军派出代表团前往美国陆军诺克斯堡参观学习。而苏联人曾一度将富勒等人的观点作为研究课题在伏龙芝军事学院中大规模讨论并最终自成体系,在各大军区演习和首长司令部演习中作了充分的验证。(笔者将这段黄金岁月称为“图哈切夫斯基时代”后文将再做阐述)
时至1941年夏。我们的两大战役法主角皆已到场,一场激烈的交锋即将在历史的长卷上留下他浓重的一笔。

德国陆军的“王牌”——闪电战
如果我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有名词的出现频率做个统计的话。闪电战毫无疑问将名列前茅。不光是在广大军事爱好者中做到了人尽皆知,人尽皆晓。在许多普通人的军事常识储备中也有这个词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闪电战几乎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代名词。许多军事爱好者也因此理论了解接触到1936年-1945年那段动荡岁月的德国陆军。笔者不敢妄称自己非常了解闪电战理论的实质,我只以我自己现在的认知程度去对闪电战这个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的战役法理论做个评价。如有不妥当的地方还望各位同僚指教。
该理论充分结合运用了一战新兴兵种的机动优势和火力优势。相信很多较资深的军事爱好者都有读过德军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有关机动力、火力、防御力三者的论述。闪电战理论以高度机动化的部队为主体(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装甲集群、航空队等),快速撕裂敌方防线并突入其防线深远纵深,打击其后方防御弱点和为做好充足战斗准备的部队,瓦解敌方主要防线上的配置。使对手陷入混乱当中便于各个击破。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占据整个战场的主动权与支配权。在空中部队对敌方防御全纵深全程压制的情况下,地面部队必然会给敌方部队带来毁灭性打击。战略目标将会很快甚至是超前完成。这一假设并非异想天开或者是一厢情愿。1939-1940年的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充分证明了这一结局是可以实现的。德军在西欧战场上所向披靡,似乎证明了闪电战理论是优秀的、完善的。
没错。闪电战理论的确是优秀的。不过谈到完善问题上,该理论的缺陷就暴露无疑了。就这方面而言笔者更习惯将闪电战放在战略战术层面上来谈而不是放在战略的层面上。因为我们广大军事爱好者所喜爱崇拜的闪电战理论很快遇到了他的第一个挑战,致命的挑战……

一个有很强局限性的战役法
闪电战理论从其一产生就有局限性。如果只将闪电战理论作为一个单一的战略战术理论而言这些局限性也许根本不算什么。几乎不会影响到闪电战理论的运用。问题就出在闪电战理论所担当的角色。
他不是一个陆战战法,而是德国军事思想的核心战役法。
战役法和战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会影响一个国家武装力量的发展方向,继而影响这个武装力量的每一个军事行动的安排。而后者不会。
从战役法的角度上来讲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两强一差”上:地缘性过强、陆战性过强、战略任务延展能力过差。
就地缘性过强而言。其主要表现在闪电战理论本身的实施条件上:敌对国家国土防御纵深要适中、地形要足够平坦开阔利于机动部队的展开和机动、交通系统发达便于部队的战略调动与转移等。这些条件可以说是实施闪电战理论的先决条件,没有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多少增加取得战役胜利的难度。具备闪电战实施的先决条件有利于参战部队迅速按照计划行动。在很短时间内到达每个战略节点展开攻击,深入敌方防御纵深地幅获得整场战役的主动权,从而夺取计划中的战役胜利。从世界地理区位上来看,笔者不得不佩服德国真是一个务实的国家。西欧无疑是发动并运用闪电战的最佳场所,闪电战理论几乎就是为了征服西欧各国量身定制的。西欧各国国土防御纵深都不算富裕,大部分部队组成还停留于一战“步兵、骑兵、炮兵”的模式中。法国人甚至倾力打造了马其诺防线这个堑壕战的“教科书式工程”。各国虽受一战影响多少有些装甲战车部队但并未对此类部队的运用方式有广泛深入地研究。各国军队高层都有那么一批人抱着一战的经验不放,拒绝接受新的机动作战理论。与此同时,对装甲战车部队威力认识不足的西欧各国陆军也并未有过系统的反坦克作战战术。故此,自1939年以来德军之所以能够在西欧战场上驰骋,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装备有多优秀(直到法国战役德军依然有大规模使用外国战车的纪录),而是因为他们根据西欧地区地缘特征合理的权衡了自己国家军事实力制定了最合适的战术战法,合理配置并运用了一战的新兴兵种。在先进的战役法指导下创造了西欧战场闪电般的进攻速度。如前文所提到的,在结束法国战役的辉煌后,闪电战理论迎来了他的第一次失败。

一个早于莫斯科兵败的失败
德国陆军元帅保卢斯在苏联首都莫斯科城下的兵败一向被认定为是闪电战理论运用上的第一次失败。笔者研究认为,如果单从一个战术战法对一场战役的影响上来看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不过如果将这个理论放在整个国家武装力量指导思想的层面上来看。也许闪电战理论在莫斯科兵败之前就已经在战线的另一个方向尝过了他的首次失败。
这次不太引人注目的失败损失比较特别:作为闪电战理论主要执行方的德国陆军几乎没有什么损失,而德国的海空军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德国空军甚至为此大伤了元气。想必说到这里有很多同志明白我的意思了。没错,我说的正是法国战役之后随之执行的大名鼎鼎的“海狮”计划及该计划流产后的衍生计划——“鹰”计划。

战役法层面上的第一次失败——“海狮搁浅鹰折翼”
说到这里想必有同僚会拍砖:海狮计划涉及的内容是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和对制海、制空权的争夺与控制。鹰计划则是大规模战略轰炸。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闪电战这个陆战理论都与这两个计划不相干。怎么能够用来做比较呢?这就说回了本文反复强调的内容:闪电战理论作为单一的战略战术而言是不能够用上述两个计划来做评价标准的。但请不要忘记德国军队的核心战役法思想也是闪电战理论。这样一来,陆战性过强的缺点就暴露无遗了。一个陆战性过强的战役法理论指导下的军队必然会在部队装备研发和兵种战术运用于研究方面产生一定的倾向性。以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情况为例,德国空军无论是从机型设计上来说还是从空中战术设计上来说大多都是为了支援地面部队行动所设计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现代战场上流行的对敌火力增援与压制。这样的空军更多的时候是伴随地面机械化部队在作战,自身的战略任务延展性大大受限,成为地面攻击行动的配合者。与法国将坦克配属于步兵部队相对应的,德国人将空军、海军部队配属给了陆军,以加强闪电战实施时的纵深压制与支援能力。因此,德国空军更像是战术支援空军而并没有能力担任战略任务。这一点在“鹰”计划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至于德国海军,问题就更为突出了。对潜艇部队发展的过分重视使德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的发展形同鸡肋。二战打了五年,德国海军为自己在这场战争中的地位奋斗了五年。最终仍是无法扭转战局,做不出什么太大的作为。在这里,水面舰艇的严重缺乏是导致“海狮”计划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以闪电战理论为主要战役法指导下的德国军队出现了两大“短腿”兵种:海军和空军。严重的“偏科”致使德国军队失去了近现代战争几大交战方式的发动权和主动权: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制海权争夺、大规模战略空袭。由此看来所谓的“海狮”计划无疑是在画饼充饥。
如果说到这里还有同志感到不理解,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下“海狮”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到底是多少。记得以前有同僚得出如下结论:“德国海军最多能够保障三个德国陆军师对英国发动渡海登陆作战。”笔者结合防御纵深深度和防御纵深上配置的兵力类型及其特点重新对此结论作了评估。结果是惊人的:德国海军最多能够保证一个半的德国陆军师在英国海岸展开登陆行动,而且登陆作战的失败率为100%!!损失将会包括参加登陆作战行动的三个德国精锐陆军师、德国海军大部、空军单位多个。
判断理由再显而易见不过了:当陆战理论上的纵深概念转换到海洋上时。其实际纵深至少是陆地国土防御纵深的数倍以上。进入此种纵深深处或者穿越这个纵深防御带的难度要比陆地上大数百倍。与苏联不同的是,英国的国土防御纵深并不是靠广袤的陆地国土面积来维持的,而是靠英吉利海峡和大英帝国皇家海军。英吉利海峡和皇家海军舰队,多么强大的一个反登陆战组合。一个自然力量和一个人为力量合二为一早就了德国陆军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没有强大的海军作保障,德国陆军就算再精锐也无法保障自己在渡海时的安全,如果发动“海狮”计划,达成突然性根本不可能(想想英吉利海峡上游曳的大英帝国舰队)。如果英国皇家海军倾巢出动在海面上劫杀德国的登陆舰队,结果是灾难性的。光从这一点上来看。德军想要实施“海狮”计划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就算我们假设德军最终又一个半师甚至是两个师度过了英吉利海峡来到英伦三岛东岸,结果也不会有利于德军登陆部队。就算英伦三岛1940年法国战役时所有部队都在法国与德军交战,本土一个兵都没有。1940年在敦刻尔克由德军亲手放走的33万大军也是一个可怕的力量。登陆区不可能太大所以每次投入登陆的兵力不会超过三个营,对方兵力则是登陆兵力的两三倍。由此可见德军甚至连在登陆场上立足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提巩固扩大登陆场迎接后续部队的到来了。退一万步说即使勉强占据了登陆场后续部队的补给运输通道保障问题也不是德国海军所能胜任的。
无论如何架空海狮计划,最终的结果都是德军登陆部队在英联邦部队海陆空三军尽占优势的联合打击下全军覆没。我想德国人应该和美国人有相似之处:就像第一次空袭东京,如果没有一定的把握美军是不会让自己优秀的飞行员冒险一样。德国人也是如此,他们绝对不会让自己的精锐陆军师、一部分空军和几乎所有德国海军力量去冒险。
“海狮”计划的无限延期并不意味着德军准备放过英国人一马,希特勒对英国的执著催生了海狮计划的两大衍生行动:“鹰”计划和几乎持续了整个二战的海上交通线绞杀计划。这两个计划并不意味着德军在尝试全新的作战样式或是在完善闪电战理论的运用。尤其是鹰计划,他的实质几乎可以被称作是闪电战理论的另一种变形,仅仅只是变为单纯使用空军部队来执行闪电战而已。而并非在尝试使用长期的战略轰炸战术。
之前我们已经从理论上否定了海狮计划,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历史是如何否决鹰计划的:
德国空军在战略轰炸方面的“短腿”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人为的。如前文所述作为德国国家武装力量军事理论核心的闪电战理论并没有为战略轰炸机这一机型的存在留下较多的空间。考虑到德国的资源实力和发展空军时间上的急迫性,战略轰炸机的研制和列装参战乃至制定一套完善的战略轰炸战术对德国空军来说都是一笔不太划算的开销。至少就当时情况看来陆军对俯冲轰炸机和战斗机的需求要比空军对战略轰炸机的需求要重要的多。于是战略轰炸机的研制自然被放在了后面。但是鹰计划的情况不同了。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战略轰炸机及战略轰炸战术被推向了鹰计划的最前沿。德国空军所面对的新课题不再是该如何去支援陆军地面部队行动而是该如何对敌国进行单一的战略轰炸。许多同志都知道德军大型中远程轰炸机的性能是比较糟糕的,更何况德国空军在战略轰炸方面还是个学生。
从战役法的角度上来分析,这次行动无异于自杀。德军在军事和国家经济实力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完全放弃了闪电战理论所强调的兵种协作。空军在英伦三岛上空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保障轰炸编队的安全。一旦在敌国领土上被击落只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是去上帝那里报到;二是到英国战俘营里报到。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意味着德军在这场战争中永远损失了一名训练有素的飞行员。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纳粹德国的空中力量会越来越少,质量会越来越低,相应的战斗规模也会逐步缩小。德军在空中进攻期间必须依次应付英国皇家海军水面舰艇,英国皇家空军和数以千计的防空火力,后果可想而知。其次,由于德军战略轰炸机无法完整执行如此大规模的作战任务,在执行鹰计划的时候不可避免的需要用俯冲轰炸机来凑数,以保障轰炸的效果。在高密度防空火力拦阻中使用俯冲轰炸只有死路一条。众多咆哮在西欧战场上的“尖啸死神”折翼英伦就是最好的印证。
最重要的一点是德国人根本没有从问题的本质出发解决问题,无论空军能做到哪一步都不代表征服了大英帝国。最终的占领还是要由陆军完成,海狮计划所遗留的问题还是要解决,否则空军只能陷入持久战当中无法脱身。长此以来德军会在英伦三岛上入不敷出。主动结束不列颠大空战认输只是时间的问题。
行文至此,闪电战理论作为有个国家武装力量的核心军事知道理论的缺陷已经显而易见了。笔者在此部分引述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对闪电战理论的定义以方便诸位加以理解:
闪击战(Blitzkrieg)
闪击战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事战略的基础。这理论要求在敌人未来得及完成动员和展开本国武装力量之前,用几个月或者几个星期的极短时间内夺取战争的胜利……
闪击战理论是德国帝国主义毫无限制的扩张目的同达到这些目的的现实能力之间不能相适应的表现。德国力求以闪电形式的突击逐个粉碎敌对同盟各国,竭力避免持久战。
闪电战理论最重要的原则是:先于敌军迅速集中和展开作战部队,保障战略的突然性。实施最强大的首次突击,以便在初期交战中即取得决定战争结局的决定性胜利,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进攻方向,以包围与合围的方法歼灭敌人武装力量(“卡恩”学说)。
[引自:《苏联军事百科全书·战争理论》第472页,解放军出版社         1986年版]



制胜之道——苏联大纵深战役理论
有关苏联红军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官方总结可概述如下:
大纵深战役(大纵深战斗)是战役军团(兵团部队)的一种作战形式。其实质在于,以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方整个防御纵队,在选定防向上突破其战术地幅。然后将发展胜利的梯队(坦克、摩托化步兵、骑兵)投入交战,并以空降兵实施机降,迅速将战术胜利转变为战役胜利,以求尽快达到预定的目的。
[引自《苏联军事百科全书·战争理论》第43页,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
熟悉闪电战理论的同志想必能够在大纵深战役理论中找到很多熟悉的内容。由于研究方向和基础基本相同,大纵深战役理论有许多内容是与闪电战相似的,1937年也正是这一点给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机。与闪电战理论有所不同的是大纵深战役理论并没有前者所拥有的“两强一弱”的重大缺陷。换言之,大纵深战役理论经过苏军将领的不断更新完善已足以胜任作为一个国家武装力量核心思想的任务。
初步发展中的新战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进行了武装干涉。国内战争和反列强干涉斗争胜利后,苏联作为那时国际社会上唯一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依然面临着严重的国际政治形势。这一历史背景促使了苏联多名高级将领开始研究用于打赢未来战争的战术战法。
与西欧国家不同的是,苏联作为一个新生的政权,一切都是从零起步的,军队建设也是如此。苏联红军高级将领普遍受过良好的高等军事教育,许多人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战后的国内战争。常年的征战使这些将领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为苏军军事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内形势稳定后在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支持下,苏联军队的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使部队体制编制改革和对新军种的运用方式研究日益具有紧迫性。自1930年以来,在苏联红军军事领导机关的指导下苏军开始对各兵种的体制进行了明确的,针对性极强的改革:步兵向摩托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增加了突击力和火力。炮兵则增强了火力密度与纵深支援保障能力。对装甲兵、骑兵、空降兵、航空兵等多个兵种的运用和发展路线都作了调整。从总体上而言,苏联国家武装力量整体提高了机动性和纵深打击能力,为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条件。
与此同时,苏联各大军区,军事学院的军事领导也对大纵深战役理论的早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30年初大纵深战斗的原则在苏联红军最高军事学府——伏龙芝军事学院[前身为总参谋部军事学院(1918年)、工农红军军事学院(1921年)]进行了图上和现地战术作业。1932年-1933年伏龙芝军事学院战役系开始上大纵深战斗战术课。进行了大规模战役性军事导演。其间编写了第一个图上战役假定《突击集团军大纵深进攻战役》和教学教材《大纵深战役原则》。开始阐述大纵深战役实施样式和方法。这些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发展和传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间接地奠定了卫国战争时期苏军优秀将领战役法思想运用的基础。装甲兵学院、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防化学兵学院、苏联军医大学等高级军事学府也纷纷为大纵深战役理论增砖添瓦,使大纵深战役理论逐步成为设计各兵种战略战术运用、兵种协同、后勤保障、医疗救护等方面的综合战役法体系。
当然,理论上的战役法并不能够证明其实用性。苏军各军区领导在此工作上可谓是功不可没,包括白俄罗斯军区、乌克兰军区、远东特别集团军在内的苏联各军区机关分别通过组织集团军、方面军级别演习的方式对大纵深战役理论进行了实践性研究,完善了大纵深战役理论。如果没有这些支持,大纵深战役理论是无法被更多红军军官所接受的。
在诸方的共同努力下,苏军于1936年颁布了新野战条例,史称《1936年野战条令》(正式文件名为《暂行野战条令-36》)。大纵深战役理论已初成体系,围绕此体系发展中的苏联红军正处于高潮时期。各兵种的发展蒸蒸日上,各兵种间经不断磨合也越来越默契。可以预见到以这样的发展势头继续下去任何敢于与苏军交战的部队都不会讨到什么便宜。
但1941年6月22日卫国战争开始时并不是这样。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提一下原因。不提这一原因所讲述的大纵深战役理论发展历程是不完整的。
挫折与振兴
1937年,苏联红军展开对大纵深战役理论全面研究与贯彻的第二年。一场政治风暴几乎断送了这一理论的发展前程。如果没有此次事件和之后长达两年的无所适从,我们现在所读到的历史将被完全改写——1941年的德军决不会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如此轻松的攻入苏联境内,而众所周知的“巴巴罗萨”计划也将毫无意义可言。这场政治风暴的发动者——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自毁长城,在不远的将来为其所作的一切全盘买单,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说到苏联全国上下的大肃反及“肃反”扩大。中国人都不免会想起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央苏区肃反运动和解放后的文化大革命。这些事件都有共性:都为了同样的政治目的(不外乎是夺权或者是清除异己);有着一批影响力巨大的操作者(苏有斯大林,中有林彪);都是错误的、盲目的行动(显而易见);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国经济倒退十年就是一大印证)。在这里笔者不免要用政工的角度来分析一些问题:肃反的本质是没有错误的,在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清除不稳定因素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保障。但恰恰就栽在扩大化这三个字眼上了。一个国家有那么多阶级敌人吗? 要认为人人都有可能是阶级敌人还要社会主义国家干什么?对肃反运动的无限扩大甚至是利用肃反活动达到个人政治目的的行为只能造成社会动荡、人人自危。人有一种品质是人人批评又无人能真正改正的——以个人利益为上,这一点就使肃反这种全国性的运动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越来越偏移原来的路线对国家带来损害。毛主席说过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但如果把阶级斗争强化作为一个国家纲领来做,那这个国家只会倒退不会进步。这一点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已经分析的非常透彻并及时改正了这一失误。
言归正传,历史上的苏联没有这样一个“十一届三中全会”。苏联的肃反无限扩大了,苏联国内局势变得动荡,人人自危。斯大林将其作为一个树立个人崇拜和威信、排除异己的工具。肃反运动扩大到军队当中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很快,以图哈切夫斯基为首的一大批苏联中高级指挥员被解职审查。其中很大一部分军官被定性为叛党、叛国分子。在未经查证的情况下苏联政府仅凭手中少的可怜的所谓的“证据”就武断判定图哈切夫斯基等人有叛国、间谍罪,组织资本主义反党团体(有关这些罪名的证据都在今后被证明是子虚乌有的)。其它中高级军官的判决也不过如此。在对斯大林个人迷信盛行的年代里没有人发现这些判决是漏洞百出,毫无理由的。没有人发现所谓的“叛国”是极其可笑的(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同一时间有多名高级指挥员同时叛国本身就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1937年6月11日,图哈切夫斯基与多名苏军军级以上级别的军事干部被执行枪决。这一事件标志了苏联军事理论发展的“图哈切夫斯基时代”到此为止。斯大林这种自毁长城的行为在事隔4年后的1941年尝到了苦头,不得不使斯大林再次用同样的手段掩盖自己的过失。
从1937年夏开始直至1939年秋,苏军停止了一切对大纵深战役理论的研究,所有相关书籍都被禁阅或者摧毁。军校学员、教员,部队各级指战员均无法在正式场合谈论或研究该理论。2年间苏联军事理论研究处于混乱和迷茫之中。同时,由于中高级指挥员的极度短缺。迫使斯大林不得不将许多军官破格提拔至这些岗位以填补空缺。这些人中不乏有我们熟悉的卫国战争时期的名将。也有相当一部分不适合自己的岗位的军官(许多人称其为“饭桶”,笔者不赞同这样的说法。这些人其实是坐在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位置上)。这些军官给39年以后的理论恢复阶段带来了巨大的障碍,严重限制了卫国战争初期对大纵深战役理论的运用。
1937年-1939年之间,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中有部分军官被派遣前去支援西班牙内战(其中有后来“名声在外”的西部特别军区司令员巴甫洛夫大将)。他们根据西班牙内战所得到的“经验”十分武断的否定了坦克作为单一兵种存在的意义,解散了图氏为了实现大纵深战役理论纵深突破所组建的机械化军。将这几年部队训练的积累毁于一旦。从西班牙战役的全过程上来讲。德军和苏军都涉入了此次内战,所获得的东西却是完全相反的。德国认识到了Jn-88斯图卡是俯冲轰炸机的意义而大力发展这种机型以及相关的战术,使Jn-88斯图卡最终成为德国军队实施闪电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苏联人则否定了机械化、摩托化部队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要不是1939年的变化,苏联人要想在1941年夏开始的卫国战争中获得战役法上的优势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至此,除了一些受过大纵深战役理论教育的苏军军官和军校学员,大纵深战役理论已基本从苏军部队中销声匿迹,对他的研究和实践想重新得到高层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有人让苏联军政领导人认识到自己的失误……
幸运的是这种强烈的刺激很快就到来了。来自于苏联最大的假想敌——德国陆军。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宣战。德军的机械化战斗群长驱直入进入波兰领土,波兰军队的抵抗很快被德军的攻势所瓦解。德国闪电战理论经历了它的第一次试练。这次小试牛刀是西方社会陷入恐慌之中。其中当然也包括苏联——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
占领波兰后不久,德国紧接着发动了法国战役,矛头直指英法联军及其西欧盟国。以一战时期堑壕战理论指导下的英法联军被德国战车轻而易举的撕碎扯烂。德国人以动制静地突破了法国人引以为自豪的马其诺防线,高歌凯进。西欧战场上的战争明确无误的向苏联军政领导人传达了一个清晰的信息:现代战争方式已逐渐向大纵深战役样式转变。苏军之前对现代战役大纵深样式的研究是完全正确的。于是,众多中高级军官开始着手于紧急恢复对该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与落实。在1936年暂行野战条例的基础上,苏联根据最近的战事对该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完善。《1939年野战条例》应运而生。在1940年又增加了大纵深防御布势的相关内容。1941年卫国战争前夕,大纵深战役理论被正式更名为“诸兵种合同作战理论”
说到这里看似高深莫测的大纵深战役理论越来越容易理解了,他其实就是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内容——诸兵种合同作战。由此可见,大纵深战役理论不但不落后于闪电战理论,反而在战役法的层面上高于闪电战理论。否则我们也不会对这个理论不断增补完善沿用到今日。

1941-1945    两大战役法的对决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场的战士一直备受关注,对苏德战场上各种战例的讨论也从未停止过。我们通过对照苏德战场上的诸多战例,可以更好的去理解大纵深战役理论和闪电战理论的内涵与区别。相反的,我们也可以通过对这两大战役法的对比研究更好的理解战史。笔者将这场历时近4年的交锋分为四个部分逐一解析。一便于读者理解其全过程
第一部分——初战之乱
许多军事爱好者之所以会选择性忽略大纵深战役理论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党中的地位,或是认为闪电战理论远比大纵深战役理论要优秀。我想这一定与苏联红军在卫国战争初期时的糟糕表现脱不了干系。
不可否认,苏联红军在卫国战争初期的表现的确难以让人觉得1939年恢复贯彻的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实际作用。但平心而论,苏联红军的糟糕表现不是没有原因的,而是由长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失误共同造成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事件不外乎于1937年的大肃反、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以及长期以来德国政府对苏联的外交欺骗。以上的这一切为德国人实施闪电战创造了绝佳的条件:达成战略的突然性;对手对闪电战战法认识不足甚至是完全不了解;对手准备不足,缺乏应对对策等。如此这些都表明了德军在开战前期已经获得了成功发动战争的先机。同时,苏联红军在卫国战争初期与德军交战时的仓促和混乱还与苏联部分军政领导人有着很大的关系。
不管怎么说,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苏联人在1941年6月22日开战当天起持续几星期的时间都在进行仓促和混乱的抵抗。西部特别军区在比亚威斯托克突出部-明斯克一线的惨败和基辅战役的百万大合围都很具有代表性,同时也暴露了部分苏联方面军级、集团军级领导人的无知与落后。由于1937年对军队领导层的大肆清洗,部分新任的军事主官并不都对大纵深战役理论有着超高的悟性。更何况在长达2-3年的时间里苏联红军对战役法的研究一直处于无所适从的状态。许多苏联军区领导在资料短缺的情况下更是难以在短短的几年内让自己与自己的下属了解并完全正确运用大纵深战役理论。部分指战员甚至仅仅沉浸于快速晋升至高级指挥岗位的快乐当中而忽视了去学习与自己职务相称的战役法(在此再次提及西部特别军区司令员巴甫洛夫大将)。在闪电战来袭的时候因一时间无法适应这一新战法的节奏,众多苏军指战员就这样被德军的装甲洪流冲垮、淹没。随之而去的还有高达数百万的苏联红军官兵。
在德国人看来,“巴巴罗萨”计划实施的几个星期内,一切似乎就像法国战役一样:部队捷报频传、高歌凯进,几乎无人能敌。希特勒对此甚为满意,认为德军完全能够在冬天到来之前攻占莫斯科,彻底击毁苏联人的意志。
历史注定要给德国军人留下永远的遗憾,以提醒他们犯下了不止一个错误……是停止遐想的时候了。
第二部分——国土防御战
德国人的错误可笼统的概括为:找错对手了。系统而又精确的概括则是;对自身战法认识不足、过于自信轻敌、忽略了战场上的不确定因素。
前文已引用苏联军事百科全书的内容概括了闪电战理论的本质。德军部队一旦开战,就如同弓箭离弦,再也不能停止前进。除非达到战略目标——取得决定战争结局的决定性胜利。可对付苏联,德军再也不能像他们在西欧一样一次性解决战斗了。理由不外乎有三个:

苏联人的国土防御纵深太深了,超出闪电战的最远作用距离。
苏联人本身就有与闪电战极其类似的战役法理论并在一段时间内奠定了部分“群众基础”苏联部分高级军事领导人对此并不陌生。
苏联人为了抵抗外敌侵略、保卫国家不惜一切代价。

因为苏联从未准备向任何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屈服。
正是因为如此,德国军队前进每一公里都要付出巨大代价,每一次攻击都会遭到对手的殊死抵抗。苏联边防总队、近邻国境线的各军区部队即使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包围也依然在抵抗,时刻威胁着德军的侧翼安全。这迫使德军不得不分出宝贵的兵力与之交战。悟性之下,德军的突击步伐被大大减缓了。这给了苏联高级军政领导时间从震惊和慌乱中醒来,去制定相关对策。苏联政府反应过来的那一刻,德国人达成战役突然性的优势已全无,苏联人开始动员并展开其武装力量与之对抗,其中更重要的是大纵深战役理论正式开始被苏军运用于实战。苏联总参谋部成为组织和实施大纵深战役的中心,开始向各军区部队有条不紊的下达作战命令,利用苏联广阔的纵深战场迟滞、阻截、消耗、消灭德军突击部队,削弱德军的进攻锋芒。虽然在整个战线上依然是在退却。但各部队间交替掩护、且战且退的做法给德军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保存了自己的实力,逐步将德军部队逼向作战顶点。最终将德军阻挡在斯大林格勒-莫斯科一线,进入胶着状态。利用这些官兵的牺牲争取来的时间,苏联政府成功转移了工业生产,调动部队。这两者很快为大纵深战役进攻的发动奠定下坚实的基础。使得苏联人能够从容反击,此乃后话。
德军的大举进攻停止了,他们已经因不断的进攻被逼向了作战顶点,所有人的精力都透支了。这时补给线过长、后勤保障滞后、士气降低等曾在法国战役是担心过的问题逐步显现出来。相互僵持摩擦相比较继续进攻而言也许是一个调整的途径,但更好的办法则是让部队得到轮换和休整。可惜的是德军并没有这个条件,不但兵力上不允许这么做,从闪电战战法上也不允许那么做。这就使得德军部队依然在前线发起一场又一场的攻击,继续冲击其作战顶点。被逼过作战顶点的部队就像是一台超出压力的锅炉。报废惹事只是时间问题。
德国人已经失去了闪电战战法所能给他们带来的所有优势,确并没有达成闪电战的最终目的而是逐步陷入闪电战的禁区——持久战。更重要的是他们并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地打破僵局。如果说以上的这些还不够的话,大自然还残忍的给德军出了另一道难题——冬天来了。
如果说1941年秋的德国人还在为如何进莫斯科而烦恼的话,冬天的到来就使他们最终陷入了寻求自保的境地。想必大家还有记得希特勒认为冬天之前就能解决苏联问题,应该及时配发的冬季装备就被后勤系统“愉快地”迟发了,当德军意识到冬天的来临要求调拨冬装的时候又因为补给线过长且不稳定无法及时发放(这一点牵扯到德军后勤保障体系的问题,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铁路运输的铁轨配套问题)。许多德军官兵暴露在苏联零下数十度的低温当中,非战斗减员的人数在一天天不断增加。德军只有缩减战斗规模以保持对苏军部队的压力,为这样的目的继续付出牺牲等待着天气转好。可在战局的发展绝非德军一方说的算。
苏联人经过长时间的部队调动与集结,已经达到了发动大纵深进攻战役的条件。现在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个——反击。在对手达到作战顶点时发动攻击,深入敌方战略深远纵深彻底包围、分割、消灭敌人。这也是大纵深战役理论进攻内容的第一次真刀实枪演练。我们在此忽略其过程只说最著名的结果:保卢斯元帅的第六集团军被苏联重兵集团围困,突围无望。于1943年1月31日投降。
苏军部队稍事休整后迎着德军来时的方向展开全面反击。
第三部分——库尔斯克
前文已稍加带过大纵深战役防御布势内容确立的时间——1940年。结合1939年9月1日开始的波兰战役我们可以猜想的到这种防御布势的研究是针对德军闪电战战法的。其实早在1936年德军发展本国武装力量时,苏联当时的军事领导人就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研究相应的对策。直至36年6.11事件发生之前,对大纵深防御布势运用方式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1940年新一代的苏联军事领导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框架下结合实际战例填充具体内容,最终创造出了一个可以有效抵抗闪电战突击的防御手段。卫国战争开始以后,苏军一直在尽力尝试使用该手段应对德军的攻击。但由于诸多的原因一直使用的非常糟糕。在这期间苏联军事机关不断根据现实情况反馈调整、调整、再调整。最终将德军阻止在莫斯科城外。众多苏军将士流血牺牲所换来的经验在库尔斯克突出部最终成为德军的噩梦。事实证明当防守方有充足的时间严格按照规定建立大纵深防御体系,试图使用单纯的闪电式突击是很难讨到便宜的。
苏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防御鲜明的体现了大纵深战役防御布势的特点。在足够深的防御纵深中梯次配置各兵种与防御工事。炮兵、航空兵、步兵、装甲战车兵相互配合行动,防线总布势前轻后重,配置各种地雷、铁丝网、反战车障碍的同时将所有火力覆盖于防御全纵深。此外还设置有各种假阵地、隐蔽阵地以使进攻方不能准确判定真实前沿的位置并保证侧射火力的有效发挥。上述内容只是大纵深防御布势的一部分,仅以这些内容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德军在库尔斯克地区进攻时所遭遇到的麻烦。苏军抓住了德军在战法上的固有缺陷,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同时将这一主动权一直持续到战役结束,打了一场“以强凌弱”的仗。
大纵深战役防御布势其实也有其缺点,由于防御纵深深,防御面积大,涉及的部队众多。故建立完整的防御体系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利于在战役进攻结束后迅速转入完全防御状态。如果进攻方不给防御方足够的准备时间又有能力随时发动一场强有力的快速突击,大纵深防御布势的意义便不复存在。故此,德军其实有望突破苏军的防线以达成其战役目标。可惜的是德军恰恰使用了最吃力不讨好的方式进行这场战役。寄予厚望的新型战车“虎”式(Panzerkanpfwagen ⅥAusf. E Tiger Ⅰ)和“豹”式(PzKpfwⅤ)坦克较偏重于火力和防御力,机动力尤其是越野机动力相比较于以前的三、四号坦克有了很大的下降。更重要的是这些战车的可靠性都不佳,实际损失数要比正常损失高出几倍。使用这样的武器实际上已经从某种意义上开始背离闪电战最初的原则。另外,大多数装备此类战车的部队与这些车辆还处在磨合期,正所谓武器性能好不如用的顺手。处于磨合期的部队限制了对新式战车的运用,也间接限制了其对闪电战战法的运用。这样的部队在前几天发动的首次突击时随很有可能占尽便宜。但无论防御力有多强终究有被摧毁之时。在日后的进攻中战损车辆只会越来越多。当然,仅仅只是车辆的问题还不足以使德军惨败。最大的失误在于为了保证“堡垒”计划的顺利实施德军以各种理由多次推迟战役发起时间。这些并不能被说成是错误的决定,但错就错在这些时间上的推迟并没有与兵力调动同步进行,结果将自己的作战意图暴露得众人皆知。留给苏联人宝贵的时间为即将到来的攻击做好充足的防御准备。这些行动都给库尔斯克战役中的德军部队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最终导致德军惨败。
将大纵深防御布势从战略层面降格至战术层面讨论笔者不由为德军感到悲哀。德军突击力量要想到达敌方防御的实际前沿并展开攻击必须先后经历苏联远战炮兵群、近战支援炮群、反坦克炮群、各种雷场的轮番洗礼。在苏联航空队的全程“陪同”下突破各种反坦克障碍。就算德国装甲战车兵们对这一切还勉强能够忍受,对于身后跟进的德国步兵来说这也是一场灾难,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触及实际防线后的德军坦克还要面对新的威胁——苏联步兵,由单兵反坦克枪、反坦克手雷、莫洛托夫鸡尾酒瓶(燃烧瓶)组成的苏联步兵反坦克力量和部署在二线的苏军反坦克炮群会一刻不停的对德军突击纵队实施打击。苏军士兵可以在做完一切之后通过交通壕撤回二线阵地而德军坦克则只能暴露在地表以上任人摧残。想到要不停突破数道这样的防线相信每一个指挥员都不会觉得舒服,再强大的装甲集群也无法忍受其带来的可怕战损。于是乎德军最终并未能够突破苏军防御全纵深达成战役目标是可以理解的。
当德军突击纵队的侧翼再也无法承受来自两翼日渐严重的压力后,库尔斯克战役的结果已基本成为定局。苏军打了一场以强凌弱的战役这句话无疑是一语双关的:苏军的胜利不仅仅因为其拥有数量上的优势。还在于苏军抓住了德军战法上的固有缺陷,利用自身优势狠狠打击敌方的弱点。相比较于前者而言,后者才是真正名副其实的以强凌弱。

第四部分——反戈一击
大纵深战役理论的精华部分是进攻。与闪电战理论一样,苏联最早对新战法的研究也是从如何进攻开始的。自库尔斯克战役以来苏联红军主动进攻的战役越来越多,开始由大纵深战役防御逐渐转向大纵深战役进攻。苏军在该理论的指导下一步步地向德国挺进,最终攻占德国首都柏林,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具体过程请查看相关战史资料。现在,让我们来深入了解这一举世瞩目的反击战背后的实质。
大纵深战役理论与闪电战理论有很强的同源性。这一点在如何展开战役进攻方面体现的十分明显。进攻一向是众多战役法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自古以来主动进攻一直被各国军事学者认为是最好的防守手段。正是因为如此,多数战役法研究都是围绕进攻为中心展开的:如何撕裂对方防线、如何进入并深入对方防御纵深、如何压制敌方防御部队、如何尽可能消耗敌方主力、如何进行战场经营等问题都是众人激烈讨论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问题我们都能够在大纵深战役理论和闪电战理论中找到合适的答案。
笔者曾写过《大纵深战役理论简析》,虽然是一篇许久未完成的败笔之作,但文章还是清晰概括了大纵深战役理论有关进攻内容的具体框架。与闪电战理论一鼓作气动用全部武装力量所不同的是,大纵深战役理论将其发动突击的部队分为三个梯队:突击梯队、发展战役梯队(胜利梯队)、各预备队。突击梯队负责在预定地段撕开对方防线,之后深入15-20公里左右逐渐停止突击保障突破口的持续畅通并扩张已有突破地幅的正面宽度。在突破口打开的同时,出动胜利梯队迅速进入敌方防御深远纵深分割、包围敌方主力部队同时阻截并消灭任何方向而来的敌方预备队。而己方预备梯队则随时待命加入歼敌行列。这样的梯队安排有效减缓了各梯队到达作战顶点的时间。加强了对敌方防御全纵深的压制力度。敌军预备队和一线部队由于我方胜利梯队的阻截和突破梯队在突破口的存在无法及时封堵突破口。防御部队被我方机动部队迅速分割包围,断绝与后方的一切联系。此外在地面攻击的同时由航空兵组成的空中突击力量对敌方部队实施空中立体打击并将空降兵远程投送至需要的地点展开攻击。彻底压制敌方部队在防御全纵深的一切活动。除了大纵深战役进攻是多个向心突击的组合而不是单个钳形攻势以外,整个大纵深战役进攻与闪电战理论大同小异。
苏军利用这近乎于相同的手段使处于低谷的德国军队尝到了卫国战争初期苏联红军的苦难。对于德军将领来说当面之敌作用的战法十分熟悉却又有所不同,他们想遍自己所有的战例也无法找到有效的抵抗方法,除了一个人——曼施坦因元帅。哈尔科夫战役时他使用近似于大纵深战役防御的方式给进攻一向顺利的苏联红军上了极其深刻的一堂课,以至于朱可夫元帅在其回忆录里都对“土星”计划讳莫如深。如果德军能够用大纵深战役防御理论对付苏军的进攻也许还能够成功阻止苏联人前进的脚步。
但希特勒并不赞同手下将军们的观点。他认为任何形式的退却都死可耻的,于是他不停的干涉一线部队的战术战略部署。曼施坦因元帅属于少数几个能够说服希特勒同意自己方案的人,其他将领则很难做到。因此德军在防御时很少能够有机会自由运用比较灵活的方法去抵抗苏联军队的进攻。希特勒之所以作出上述行为的原因不难理解:闪电战理论只有攻击内容却没有防御内容,故希特勒在对闪电战这一新战法理论的理解上只能理解到进攻这一层,一旦被迫进入守势就只能理解一战式的防御方式(要知道一战时期部队后撤丢失阵地就意味着局部失败,这与二战后期希特勒的观点极其一致)。形象地来说希特勒在进攻上可以担当第三帝国的元首,防御上仅仅只是一战时期的那个波希米亚下士。像希特勒这样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军政高层领导绝非仅此一例。光从大西洋堡垒和齐菲格防线的构筑就可以看出德军新战法在防御层面上的严重缺失。众多精锐的机械化部队因没有合适的战役法指导而倍受制约,难以发挥其最大效能。这在任何一场战斗中都是对资源和兵力的一种极度浪费,其后果可想而知。在这样的背景下奉行大纵深战役进攻理论的苏军无疑是在摧残没有合适战法指导、无所适从的德军。
随着柏林的陷落。大纵深战役理论和闪电战理论这两大战役法的对决结束。大纵深战役理论因被证明适合作为一个国家武装力量的核心指导思想而赢得这场交锋的胜利。


总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各领域上的成果都被后人发扬光大,在民用和军用领域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战后军事领域的战术战法也经历多年完善发展至今。大纵深战役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不再在苏联官方文件当中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定于1941年的“诸兵种合同作战”理论,在共产主义国家中广为流传并最终传播至西方各国。成为各国军校战役系和指挥系学员的必修课。在我国中高级指挥员普遍被要求能够理解该理论并熟练运用于作战当中。西方国家则多以三军立体化打击的方式在多次战争和冲突当中不断体现。强化各兵种协同力度后的新战法在日益增强的武装力量远程投送能力的支持下被赋予了更大的威力。大战期间落败的闪电战理论也在现代军事战役法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通常所说的先发制人打击就是闪电战理论补充入大纵深战役理论的最佳体现。
正所谓:
大战期间,双剑交锋,刀光剑影。
战后岁月,双剑合一,锋芒更盛。
有点道理!!!
要真说,还是苏联的大纵深作战理论达到了机械化战争的顶点。二战后期苏联人运用这套理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比如1944年的白俄罗斯战役),连德国都不得不自愧不如。
无论是“大纵深”还是图哈切夫斯基元帅,都没有一些人说的那么强。
原帖由 万历红画 于 2008-9-12 23:56 发表
无论是“大纵深”还是图哈切夫斯基元帅,都没有一些人说的那么强。


你的意思是游击战最强是么?
为什么无论是德国还是苏联都没有发展出一支战略空军呢?我感觉无论大纵深还是所谓闪电战中都侧重装甲兵,空军的地位仍旧偏低。
外行胡说两句:德国形势和苏联不一样,从中欧到东欧是个逐渐变大的喇叭形,苏联越向后退,德国就越要分散兵力,不然就会出现巨大的突出部。而德国越后退,苏联兵力就越集中。
1944年的白俄罗斯战役苏军坦克5500,德军1000。兵员苏军250万,德军120万。如果德军也是5500,250万,苏军能否“把大纵深作战理论运用得炉火纯青”?自我吹捧罢了。
大纵深这么个东西,就是怎么样快速高效地以多打少的。

前提就是一个,以多打少。不给敌人补充,不给敌人消耗的机会。

不能满足这个前提的国家,研究大纵深的目的只是破解和防守而已,比如中国和西欧。

谁的将领都不傻,中共玩儿穿插玩儿的可不赖,而且那还是靠腿的。大纵深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找出敌军防线若干要害后,同时突破,不停穿插,连续围歼,中国要是有那么多坦克和强击机,直升机,怕不比毛子玩儿得次。
恩,我的感觉和10楼一样,要是德国有同样的力量,被搞掉的还不定是谁呢。

这就是建立在,牛刀杀鸡的基础之上的,只是研究下怎么样杀得更快,更有效率而已。
原帖由 sbchaoda 于 2008-11-22 04:21 发表
恩,我的感觉和10楼一样,要是德国有同样的力量,被搞掉的还不定是谁呢。

这就是建立在,牛刀杀鸡的基础之上的,只是研究下怎么样杀得更快,更有效率而已。

:o 兵员足够支持作战要求就行,有时人多在后勤上可不是什么好事!
原帖由 sbchaoda 于 2008-11-22 04:21 发表
恩,我的感觉和10楼一样,要是德国有同样的力量,被搞掉的还不定是谁呢。

这就是建立在,牛刀杀鸡的基础之上的,只是研究下怎么样杀得更快,更有效率而已。


台风  开始的时候德军应该是多余苏军的,为什么没打赢??
原帖由 rwxing 于 2008-12-5 22:33 发表


台风  开始的时候德军应该是多余苏军的,为什么没打赢??

台风开始的时候德军只是人员多于苏联西部的部队,对苏联全部可没有优势,如果计算装备数量的话,苏联更是大占优势(德军当时主要是人员训练、素质较高,装备的质量也好一些,另外德军在局部有数量优势)。而且因为德军当时动员并不彻底,所以后备力量更远逊于苏联,所以虽然战争初期德军损失远小于苏联,可却一直无法全部补充部队的损失,致使很多部队越战越弱。
还是一战的堑壕阵地战更有骑士风度,当然过时了,呵呵
sbchaoda 发表于 2008-11-22 04:21


    不能这么说,进攻方本来就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可以集中优势力量在一点或者几个点上进行突击。苏德双方力量差距不大的时候是在僵持。如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等到一方的力量打破了平衡,那就是战略转折,斯大林格勒后苏军全面反攻,那时候天平已经向苏联倾斜了。如果简单的说什么德军有这样的力量会怎么怎么样是不客观的!
来学习了
学习学习
写的不少,尤其是理论的溯源比较详细。。。

不过,闪电战的战略层面脱离不了鲁登道夫的总体战,所以,应该提一提。。。

而海狮计划,确实和闪电战的关系不大,举这个例子说明性不足。。。

其三,应该把闪电战与大纵深的具体战术分别比较一下,就更好了。。。尤其是应该总结一下,那些超前军事思想的共同点,不是用了坦克就是军事革命了,关键在于纵深突击。。。

而最后得出的结论大纵深胜出,这是个败笔。。。任何战术都没有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是否适宜而已,适宜技术,适宜地理等等等等。。。
什么时候打什么仗,什么场合用什么武器。
学习了
今天又遇到大题目了
学习了
学习了
学习下军事理论
战术是死的,人是活的。战术<战略<政治。


两国理论都是从自身国力以及地理出发,苏德战争从数据对比上,德国在大多项目上对比苏联其实都是处于下风的.
闪击战应该是主要研究如何以弱击强.在总体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取胜的战法.尤其像德国处于四战之地的不利位置,各处皆防极其消极,只能集中兵力以攻代守,而且要求精兵速决,避免腹背受敌.二则国家资源多依赖进口,物流消耗高,对于支持庞大的作战部队.迁延日久对后勤的压力极大.
时间是其致命的要害.
偶觉得希特勒一直喜欢强调进攻也是基于上面的观点.
而大纵深则是"锤子砸鸡蛋",完全是站在拥有国家雄厚物资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战争的理论,特别强调兵力装备,后勤质量数量上对敌的绝对优势.
像曼施坦因在哈尔科夫的成功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苏方印证了绝对优势重要性.在双方实力伯仲之间时,苏军是无法彻底打败精兵进攻型的德军的.而43年第三次打哈尔科夫苏方就很好的吸取了教训,良好的贯彻了这一点.

在历史上实力偏弱的一方多采用闪电战这种速战思想.而实力更强的一方往往与大纵深的主体思想不谋而合,这种对手打仗等于就是玩拼消耗.
像天朝的楚汉相争里的项羽十万精兵攻无不克但后勤是其短板,虽一生72战全胜却被刘邦最后耗死.
官渡之战,袁绍总体实力远高于曹,却与曹一样急于求成主张速战,在被曹寻求战机破坏粮秣辎重后原有的兵员数量优势已经被转换成为其劣势,最终兵败.这两个战例也是上面两种战法绝好的理论体现,即使年代久远,但战争的核心指导思想多少年来其实变化不大.

两国理论都是从自身国力以及地理出发,苏德战争从数据对比上,德国在大多项目上对比苏联其实都是处于下风的.
闪击战应该是主要研究如何以弱击强.在总体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取胜的战法.尤其像德国处于四战之地的不利位置,各处皆防极其消极,只能集中兵力以攻代守,而且要求精兵速决,避免腹背受敌.二则国家资源多依赖进口,物流消耗高,对于支持庞大的作战部队.迁延日久对后勤的压力极大.
时间是其致命的要害.
偶觉得希特勒一直喜欢强调进攻也是基于上面的观点.
而大纵深则是"锤子砸鸡蛋",完全是站在拥有国家雄厚物资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战争的理论,特别强调兵力装备,后勤质量数量上对敌的绝对优势.
像曼施坦因在哈尔科夫的成功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苏方印证了绝对优势重要性.在双方实力伯仲之间时,苏军是无法彻底打败精兵进攻型的德军的.而43年第三次打哈尔科夫苏方就很好的吸取了教训,良好的贯彻了这一点.

在历史上实力偏弱的一方多采用闪电战这种速战思想.而实力更强的一方往往与大纵深的主体思想不谋而合,这种对手打仗等于就是玩拼消耗.
像天朝的楚汉相争里的项羽十万精兵攻无不克但后勤是其短板,虽一生72战全胜却被刘邦最后耗死.
官渡之战,袁绍总体实力远高于曹,却与曹一样急于求成主张速战,在被曹寻求战机破坏粮秣辎重后原有的兵员数量优势已经被转换成为其劣势,最终兵败.这两个战例也是上面两种战法绝好的理论体现,即使年代久远,但战争的核心指导思想多少年来其实变化不大.
闪电战我觉得其实并不是很厉害,虽然攻下了欧洲大部
德军也不是只有闪电战理论的,论防御,德军也是专家,弹性防御战术么。。。只不过后来实在是肾亏,连弹性防御都没法玩了。。。
“德国陆军元帅保卢斯在苏联首都莫斯科城下的兵败一向被认定为是闪电战理论运用上的第一次失败。”
神来之笔
闪击战和TG运动战差不多,集中一切优势兵力和火力,突击、迂回、包围。

TG红军如果搞宽正面广纵深绝对挨不到抗日。
文化大革命的罪过难道也要安到林彪的头上?
闪电战一招鲜
大纵深吃遍天
Jn-88斯图卡是俯冲轰炸机的意义而大力发展这种机型以及相关的战术”
笑而不语
tty 发表于 2008-12-29 13:55


    开始的时候,就算对苏联全部没有优势,但是开战3个月以后呢?靠偷袭得手的德军总该有优势了吧?
就算没有,德国的仆从国也有几百万军队在里面,算上了吗?
苏联经过大清洗,军队质量肯定是更不如了。算上了吗?
hjfgcx 发表于 2010-12-11 14:47
巴巴罗萨开始时,轴心国地面总兵力800万,苏联550万,优势的确在轴心国这一边。其实无论闪电战也好,大纵深也罢;都是适用于进攻作战的理论。对于进攻准则的第一条,就是必须具备局部战区的兵力优势。没有这种优势,也就不存在进攻发起的基本条件,闪电战和大纵深都不会有用武之地。所以不要把战役成败归结于何种理论,兵力对比才是主要的因素。
好像大纵深理论神奇无比,万能永胜。
继续忽悠

没有足够的实力啥战法理论都是狗屎

从来名将伟人都在强国
学习一下
要说到兵法,可以好好研究研究咱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哦。
只能说两个国家都发展处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战术理论,并都使用其获得过良好的效果。
但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在战场之外。